高校新生心理学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高校心理学公共课程教学的普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成为心理学课程核心教学内容。为了全面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理论渗透到心理学日常教学之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它能将教学目标与内容紧密联系,建立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新生心理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新生心理学论文 篇1:

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新生思想教育工作探析

摘要:大学新生入学后,面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心理上难免会发生一些波动,思想和行为都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针对高校新生的特点和需求,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对高校新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深刻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期帮助大学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高校新生;思想教育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是一个人从稚嫩转向成熟、从青年走向成人的重要阶段。大学一年级是高校新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人生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的转折和整合阶段。高校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直以来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的新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使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于僵化和流于形式,逐渐丧失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初衷。随着社会思潮多元化和物质的多样化,高校新生的思想和行为的特点也出现新的变化,因此,过去形式化、政治化的高校新生思想教育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新生教育的需要。從发展心理学的视角,立足于当前高校新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新生特点

1高校新生的心理发展阶段解析

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首先要对高校新生的心理行为发展阶段进行界定。青年期一般分为青年初期(15、16—17、18岁),青年中期(17、18—21、22岁)和青年晚期(23、24—27、28岁)。考虑到当前高校新生普遍入学年龄较小,因此,高校新生以18、19岁年龄段的学生最多,可以界定为青年中期。由于刚进入大学校园,他们很多心理和行为特点仍然未脱离初高中的心理行为状态,只不过周围环境的变化、社会层次的提升和人们对他们的看法都对新生的心理特点产生影响。高校新生群体正处于青年中期的过渡期,从心理发展水平上看,正是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年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不稳定,在这种心理发展阶段最重要的特点是:第一,自身的心理特点上存在明显的矛盾性,即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矛盾;第二,自我意识存在矛盾,即意识中“成人”与现实“未成人”的矛盾。

2高校新生的心理特点矛盾解析

高校新生心理的积极层面和消极层面存在矛盾性[1]。大学新生心理特点的积极层面体现在:首先,高校新生在生理机能的发展上已经处于高峰期,有着充沛的精力和活力,敢拼、敢做、敢表现,富有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其次,高校新生出现更多新的需要,从封闭的高中迈入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大学校园,交往范围和生活领域逐渐扩大,他们产生了更多的需求,特别是精神上的需要,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渴望结交新的朋友、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可等等。再次,这一阶段的高校新生有着更为强烈和丰富的情感,这一时期的他们总是感性高于理性,看待一件事情容易把个人感情参与其中,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衡量别人。最后,高校新生富有创新精神,拥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对旧事物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意见。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积极的心理特点并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很容易走向反面而产生消极的心理表现。比如:精力充沛却没有正确地发挥作用时,就会用于无益甚至有害的活动上;情感丰富在同学交往尤其是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受感情支配而不能正确对待,大学新生自尊心强烈,一旦受挫折会很容易陷入到自卑当中;当强烈的求知欲与不成熟的辨别能力集中到某个个体时,往往会把自己没有接触过但有害的理论作为新的选择;由于富有想象力,也容易陷入自己美妙的幻想当中,从而削弱进取心。

3高校新生的自我意识矛盾解析

高校新生正处在迅速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因此心理的发展也不平衡,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自我意识矛盾。由于脱离了家庭、老师、学校的严密监管和控制,他们的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外在世界,相反,他们会更多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经常强烈地意识到自身及周围所发生的种种矛盾。这些矛盾集中体现在:一是渴望独立而又不能摆脱依赖之间的矛盾。升入大学以后,新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即作为成人而独立生活的意识,他们希望得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可,摆脱长期以来的人身束缚和经济限制。但正是由于长期在家庭和学校的保护下成长,他们缺少实际的社会实践能力,大部分新生都要依赖家庭的经济支持,因此又不可能完全独立。二是长期封闭性的孤独感与强烈的社会交往需要之间的矛盾。此阶段的高校新生心理上仍然停留在少年期,心理闭塞不愿向他人透露自己的情感和秘密,而且长期的学习任务使得他们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长此以往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但是他们内心却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三是强烈的感性意识和理性思维之间的矛盾。高校新生往往心智发展仍不成熟,在处理事情上经常会陷入感性危机中,缺乏正确的思考有时候明知如何做才是合理的但结果却相反,事后经常后悔苦恼。四是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识别力低下之间的矛盾。

二、当前高校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

“新生思想教育”就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过渡,为四年的大学生活甚至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的一种阶段性的思想教育,新生思想教育工作影响着学校教书育人结果的基本方向[2]。从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入学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新生思想教育工作一直被列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来做,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思想教育工作体系。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青年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原有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新生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改进和提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政治教育工作,轻思想教育工作

在谈到高校新生思想教育工作时,我们也称它为思想政治工作,但是思想教育工作与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社会活动过程。学校政治教育指在学校中进行的各种影响学生政治观念、信念和信仰的课程和活动,又称狭义的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涵盖在思想教育工作之中,更加侧重于“价值”的目标,旨在帮助高校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长期的新生思想教育工作演变成了大量的政治教育工作,学生被讲座、被政治化情况突出,高校新生群体普遍产生了政治疲劳、厌恶感,这就偏离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初衷,违背了教育的价值规律,自然也就很难达到“育人”的目的[3]。

2重理论教育工作,轻实践教育工作

当前很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仍将思想教育工作停留在书本教育即“第一课堂”的教育層面,社会实践教育即“第二课堂”教育明显不足。新生思想教育通常是将新生统一集中在大教室中进行,由领导和教师开展主题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而且这种大规模性的思想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渗透到新生思想深处,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长此以往,新生们自然就会产生厌恶情绪,就算被动地到了现场也不能较好地听课,不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以及反思,实际效果不明显。而作为思想教育工作新形式的实践教育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课堂”教育明显不足。因此,在学校内部或走出校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主题活动以及拓展训练活动会更加符合新生的思想行为需求,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3思想教育周期短,缺乏长效性和连续性

我国思想教育周期短暂,后期对新生的思想教育也缺乏连续性和长效性。学生的思想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思想教育意识,且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存在弊端。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存在厌烦的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或逆反的心理;另一方面大量集中的灌输式教育会造成新生不能全面吸收和理解。后期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乏高校新生教育方式,一般集中在学生入校后的一到两周的时间内,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新生展开集体教育。大量的思想教育任务往往是集思想教育的跟进和补充,这就会导致很多新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处于困惑和盲从的状态,所以这种短周期、集中式的教育模式往往缺乏连续性和长期性,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4思想教育工作者体系单一,专业化不足

当前高校的思想教育队伍主要由各学院的辅导员、学生处和管理学生工作的院系领导担任,整体人员结构单一。学生工作队伍与学生直接产生联系,承担着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任务,工作繁杂、工作压力大,致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真正从事思想教育工作,没有时间进行理论研究,这就大大限制了他们自身理论水平的提升。并且在校辅导员和其他学生管理人员大多是仅凭经验做事,思想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丰富,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工作技巧,也限制了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辅导员队伍比较年轻,并且岗位流动较快,很难出现专业化、专家化的教育行家,再加上各学院之间缺乏长期定时的交流和互动,使得新生思想教育组织处于边缘化状态,教育的效果也有待提高。

三、发展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新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升路径1平衡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解决新生心理困惑

正确的政治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个时期的学生更需要的是解决内心世界的困惑,改变茫然的情绪状态,以实现健康发展和成长。所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部门应合理安排政治教育工作,不要把思想教育简简单单地变为政治教育,更多的要在新生思想和心理层面下功夫、做文章,帮助新生解决心理矛盾,正确认识自我,才能促进其自发的激进状态和对成功的渴望。只有我们的教育一针见血地点破学生的困惑所在,找到学生问题的关键点,并用专业的知识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才能够扭转目前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误区,从而赢得学生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才能使学生积极配合开展工作。

2重视实践教育工作,开辟第二课堂

从发展心理学分析来看,高校新生有着充沛的精力、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敢于挑战新事物、提出新问题、迎接新挑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应结合青年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发展需求,牢牢把握新生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这一特点,从而努力地将思想工作转变到实践教育上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更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青春活力,同时可以引导大学新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发挥特长,释放自己的活力,不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在今后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尝试更多的挑战,激发勇于拼搏的潜质,同时也有利于维持校园的和谐稳定,为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3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新生思想教育档案

新生思想教育工作往往时间短暂,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思想教育知识,更谈不上对大学新生产生深刻的体会,所以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仍然处于困惑和盲从的状态。考虑到现实因素以及大学生发展心理的特点,首先高校应当建立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从学生未进校的时候就做好规划,层层负责,统筹兼顾。在实际工作中完善新生的思想教育档案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那些思想偏激、心理异常的学生要定期跟踪访视,帮助他们顺利地渡过大学校园生活的不适应期。同时将思想教育档案与个人在校的学习以及成长发展相挂钩,这样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每个人的动态,可以及时跟进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引导,以做到未雨绸缪,确保大学新生更好地进行生涯规划,更好地成长。

4提升专业化水平,扩大思想教育工作队伍

加强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思政教育的这支队伍,通过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队伍建设,保障这支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4]。首先,要扩充思想教育工作队伍规模,确保开展思政教育的稳定力量。可以将学校的教师、行政人员、学生管理人员一同纳入到这一体系当中,这一方面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有利于这部分人能够在学生工作中专心进行研究。其次,要加大力度对思想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尤其是对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教育学领域的知识进行再培训,改变由经验决定行动的传统做法。当前由于社会的进步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触和接受能力往往比教师还要迅速和及时,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水平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形式各样的专题讲座进行定期培训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拓展活动进行实践体验,以及鼓励他们进行理论性的研究等方面多角度开展。最后,要加强高校内部院系之间、部门与学院之间、工作队伍内部成员之间的联系,做到资源共享、加强交流,学生工作队伍要能够不断地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诉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总结经验,制订计划,在此基础上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松祥,宋绍峰.“大学生早期教育”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1994(1):62—64.

[2]郑华萍,郭鹏.论大学新生思想教育内容的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62.

[3]杨文杰.朋辈教育在大学新生活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2013(9):179.

[4]欧阳永忠,区瑞珍.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77.

作者:孙婷

高校新生心理学论文 篇2:

以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高校心理学公共课程教学的普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成为心理学课程核心教学内容。为了全面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理论渗透到心理学日常教学之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它能将教学目标与内容紧密联系,建立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 教学策略

1998年Seligman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书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理论正式问世,“积极心理学”摒弃传统心理学关注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导向,转向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主要通过关注普通人的发展潜能和德行以及动機等方面,挖掘人性潜藏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培养人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存与发展的相关问题,以此促进人际和谐和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对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积极心理学主要通过积极增进、预防和治疗来发挥其功能,它有效地引导当代大学生关注发展过程中追求积极品质,体验高品质的生活,同时它倡导积极预防和治疗,即通过增强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人格比如理性、乐观等,来缓解心理压力及治疗心理疾病。它有效地促进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

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预防自杀、矫正心理问题、预防心理问题。从现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来看,预防自杀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消极、病态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病理学;矫正心理问题则关注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而使得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主要服务于有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而忽视心理素质良好的广大学生,缺乏引导广大学生朝着更积极健康的心理方向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教学则主要向学生普及常见的心理疾病,比如精神病、心理障碍等,以及如何预防这些问题,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多为消极心理学知识领域,容易误导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专门针对具有心理人格障碍的学生的教育,形成患有精神问题的人需要心理教育的观念,导致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歧视并缺乏理性的思考。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第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首先是教学局限于心理问题的预防,虽然现阶段高校已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全校公共课程体系之中,但课程内容若仅关注心理问题预防,而忽略了培养积极心理素质以及开发心理潜能,则缺乏长远考量。其次,当前的课程设置与实际心理健康教育有差距,主要表现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侧重于剖析心理健康问题成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虽然具有较强的心理问题针对性,但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虽然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但高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单纯的心理预防和治疗,而更多地在于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社会也需要优秀心理素质人才,所以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锻造和培养高校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功能定位不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全力减少学生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但就现阶段的教育来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疏导,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向学校专业心理辅导机构或教师寻求帮助,导致高校心理辅导功能无法发挥实际效用,功能定位不明确,工作开展形式单一而不足。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以消极心理为主,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片面性。长期以来的消极心理学教学方向导致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定位无论从学生、教师还是学校方面都有失偏颇。首先是大学生,学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为消极心理学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导致学生过度关注自身消极心理,并放大消极因素,缺乏积极的态度甚至采用逃避方式面对心理问题。其次是教师,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单一,过分关注心理问题和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而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动机。再次是学校,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以防治为主,主要围绕如何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关注消极心理而缺乏对积极心理的补充和引导,缺乏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和培养。同时,开展的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多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热情普遍偏低。这主要源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过度关注人性消极面,而导致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准确认知和定位,无法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促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将有助于心理健康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引导高校重新确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教学目标。传统以消极心理学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偏离社会心理教育本质,容易引导学生建立错误的心理观念。而积极心理学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的积极心理的培养,以此为理论指导,关注学生在社会中和谐的生存与发展,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有效地面对社会竞争压力,挖掘自我个性潜能。

(二)提升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培养积极人格

心理健康是指积极向上、乐观开朗、适应性强的心理状态。作为矛盾的统一体,人都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心理状态,传统心理教育注重预防和治理心理问题,缓解学生的心理困境,缺乏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深度开发和挖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正面的心理素质为培养方向,引导学生建立更加健康的心理素质,并以积极的心理对抗和防治消极的心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于探寻积极的人格。人格是生理、外部行为以及环境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生理机制的作用下内化为稳定的心理活动。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积极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学校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从而对学生的积极健康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学校教育环境通过不断的完善将增强学生个体的积极体验,为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品质和人格。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不断完善学校教育环境从而全面提升心理课程系统的良性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積极心理学关注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注重开发个人的个性潜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当从传统关注消极心理转向关注积极心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注重将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中,以积极心理学作为评价手段和干预手段,不断修正传统消极心理学的价值导向。同时,将积极心理学系统化地融入教学内容中,不断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其教学形式,全力营造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从情感体验、组织系统以及人格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引导和教学,将教学重点设置为探讨人的积极现实和深层次的能力对于人的积极人格形成的作用,以此为指导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扩大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积极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 以积极心理学为教学核心,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作为核心内容应当渗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并以此为据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所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含教育管理部门、师资队伍以及心理课堂。第一,为了培养健全的大学生心理素质,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需要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以及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运用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浅出,开展系列课程授课与教学实践;第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当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与相关的选修课程,不断满足学生的心理知识需求,并可以通过增加课时量,使得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流于形式,而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理论体系。

(三)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遵循积极心理学的特征,根据学生的生活心理体验,开展有针对性的、符合实践性的多样化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除了专门理论化的课堂授课模式之外,还应当适时开展系列专题报告、设置主题展开讨论,展开培养团体精神的团体训练,设置情境教学等针对性心理教育活动。并举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体验中不断增强自我社会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

具体的授课模式可以包含:情境参与式教学、融合式教学、互助式教学等形式。情境式教学主要是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积极心理状态下参与活动,将积极的体验逐渐内化为个人需求,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融合式教学是指将积极心理学知识渗透到常规教育中,挖掘学科之间内在联系,并创建良性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更加热爱生活,建立健全的人格,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人格素养,不断完善其心理机能。互助式教学包含自主式心理探究、训练、辅导和暗示等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专题,进行专门系统化的学习,并通过自己的训练感受如何完善自我的心理状态,通过研究和训练不断探讨如何获取积极的心理品质,调控自我情感和压力,进而通过自我辅导或者相互辅导而形成关爱他人的积极品质,将这些积极的品质内化为个人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自我心理暗示和激励,引导自己建立稳定的情绪,树立自信心和勇气,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人为本,通过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通力合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环境,引导和推动学生在积极体验中不断感受积极心理状态带来的身心愉悦感,进而将这种心理体验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不断提升高校心理教育的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 李凤梅.新时期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与焦虑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3):451-455.

[2] 冯惠.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课改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06-208.

[3] 钟平.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6(3):68-69.

[4] 叶颖瑜.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9):94-95.

作者:李静一

高校新生心理学论文 篇3:

试论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规律的学科,对高校思政课的借鉴与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充分把握思政课的学科性质,遵循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全面了解教学情境、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过程。重点探讨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高校教育献计献策。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教育心理学;运用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协调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社会瞬息万变,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从而产生思想上的迷茫、认识上的错误。运用教育心理学,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的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学与教是一种系统性的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大要素。在中外教育思想史上,许多有成就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受教育者的心理因素。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认为教育心理学是随着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要是为了了解人性及改变人性从而实现教育目的为取向。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是探讨心理环境和高校思政课的关系,研究思政教育的心理氛围如何通过影响人的心理从而影响人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思政教育活动。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只有运用教育心理学,把握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创新教学方法,及时、准确、入情入理地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才能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

效性。

二、高校思政課教学与教育心理学结合的意义

(一)必要性

1.高校思政课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结合具有科学性

人的心理、意识、思想是相通的,心理是形成思想意识的基础条件,思想意识是心理的高级反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心理、思想、行为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而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是围绕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展开的,所以从人的心理、意识、思想的相通性角度来看,将教育心理学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是完全符合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与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

2.高校思政课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结合具有合理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也开始逐渐增强。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关注教育对象也就是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结合更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拓宽教育研究视角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3.高校思政课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结合具有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服务于政治,更是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思潮、价值观碰撞交融,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提升宣传力度,弘扬主流意识价值观。这就要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重要性

1.完善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社会开放的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地球村”,外来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心理,并对我国正确舆论导向形成强烈的对抗。社会上盛行这些文化思潮:多元化的价值观、实用主义、网络垃圾、过分强调个性主义等。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结构,才能突破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

将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能够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不断总结、概括、归纳的过程中更加系统、科学化。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充分利用其中的感觉、直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规律方面的知识,能够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具有启发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3.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预见性

教育心理学为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首先应该运用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动机和目的,从而预测其行为,这样就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把握了主动权。在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后,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从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教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了解高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产生、变化与发展规律,教育人、塑造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深刻地认识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探索教育心理学的运用方法,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所以,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成为许多高校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教师

1.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

现代教育家夏丏尊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这种爱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基石。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不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活动,才能因材施教,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点子上。另一方面,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信任、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愿意向教师打开心扉,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融合教育心理学理论,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首先,注重情感教学理论的运用。一个人如果没有情感力量作支撑,哪怕他的知识再丰富,智力水平再高,也难以有创造性的行为。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高度重视情感教育理论的渗透和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政课教学内容。如,在教学中引入国家重大政治事件或者社会关注热点,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增强思政课堂的教学魅力,顺利实现学生的思想转化。其次,运用需要理论。目前,高校思政课教材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高校与中学的思政教育内容存在重复之处,内容较为陈旧。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需要,针对性地选择、整合教学内容,比如大一新生进行环境适应、安全教育等方面内容的疏导,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人际关系、道德心理的调节,对大四的学生进行就业心理问题的指导,给学生传授缓解心理矛盾的技巧,解开学生的思想困惑。

3.采取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

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各种思想、心理活动变化,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暗示法,是一种通过语言、行为或某种事物,间接而含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经常性地给学生一些积极暗示,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典型示范教育法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可以利用先进人物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在现实生活中模仿自己崇拜的人和事;心理换位法,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佳心态教育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及时了解、把握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根据他们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学生

1.完善自我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不可忽略。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全面客观评价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闪光点,积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勇于剖析自己,重塑自我。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懂得保持积极的心态,塑造健康的个性倾向心理品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怀着对高校思政课的兴趣,并内化为高尚的思想道德与理想信仰,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2.善于学习

高校大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获取学习策略,努力成为策略型的学习者。只有储备了丰富的学习策略,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到学习过程中,内化成一种自我需要。其次,学生在没有学校、教师、家长等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形成自我调节能力。善于监控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学习行为符合学习目标,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思习惯。同时,养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效吸收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给自己明确一个学习目标,系统地分析学习问题,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程度和质量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品质和能力对学生今后一生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影响深远。

四、结语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成效如何,对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千方百计地采取策略,探索出一套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而教育心理学的运用能够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然而,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未来如何有效运用教育心理学进行全方位的思政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

[2]王兆云,李小梅,王新刚.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基于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3(23).

[3]宋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

[4]黄瑞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双主动模式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

作者:刘建伟

上一篇:信息化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全年个人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