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面临的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形势困难、反腐败任务艰巨、价值观差异增加、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论文 篇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深化改革的指导作用研究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以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地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创新理论,在深化改革时期也为我国的各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未来社会 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在这个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逐步确立的同时,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也更加凸显。深化改革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然而面对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收入差距已趋严重等重大社会问题,用怎样的思想和理论引导这一场新的改革,关系到深化改革的成功与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中发展的重要理论,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运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成为了协调各阶层利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建立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目标的关键因素。

1 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作为当前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它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具体体现,更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总体规划,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而“五位一体”建设理论的出现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了全方位的规划。而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紧紧围绕“发展”二字。

从农奴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人类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从新中国的一穷二白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用自己双手证明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构建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今天,我们不仅仅只是在经济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从经济上入手,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改革经济发展中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地方,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在注重高效率的过程中,改革分配方式,使人民享受到改革所带的福利。深化经济改革為政治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我们将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凸显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所在,更加彰显法治社会的活力,更加巩固党的领导,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民族强盛与否的重要指标,开展文化领域的深化改革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本,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立“中国梦”的统一认识,人们才能够加团结一心,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同时,加强在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领域,引领社会发展正能量,构建绿水蓝天的美丽中国即使人民的期望更是“中国梦”的发展目标。然而,这些都离不开深化改革的发展,只有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中国发展的事情出发,将人民的声音听清了,将中国发展中的问题理顺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才能最终实现。

2 为我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保障

解决在过去30年里,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目的。然而面对着的各种社会矛盾的阻碍,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建设什么社会成为了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出现,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社会从总体上个划出了美好的蓝图。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的各领域都取得飞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在实践中有萌芽走向成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迎来了崭新的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它仅仅只是一种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绝不是我们建设的教条。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启动和推进的,但又是遵循了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条件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专注于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使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得关键时期,改革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在确保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投身到改革的事业当中来成为了改革成败的关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它是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情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打破了我们将建设的目光只局限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建设。它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思想,在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给出了新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绘了美好蓝图。

3 为我国深化改革指明了发展目标

改革不是倾覆,解放不是否定,创新不是折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当中,我们改变的是经济运行体制、社会管理模式,然而,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在任何时期都不可动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目标。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又对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目标做出了规划。但是它并没有的提出教条式的条款,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特征上的描绘。

在深化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作为我们建设的总目标,更是我们的思想指南。它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化,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形象化,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新气象,让社会风气更加正派。

在全面社会改革的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深化改革的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未来社会的表述从本质上,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不变,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不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变,坚持人民利益导向不变。改革不是倾覆,改革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对深化改革实践指导中,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同时,进一步论证了改革带来的制度完善和创新,使人们认识到改革社会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活力。

4 为我国深化改革巩固了政治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政治保障,更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政治核心。无论改革如何深入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始终不变,我们在推进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不是为了将人民民主专政性质改变,反而是通过改革更加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本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谋而合。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有了新的变化,在坚持工农联盟牢不可破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团结所有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社会阶层。人民民主专政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我国改革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生力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阶层也发生着变化。从整体上来看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而农民阶级依旧是我们最为可靠的盟友,但是由于我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依靠新兴阶层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建设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理论所提到的充满活力就需要有这些新兴阶层的参与,他们所提供的社会创造力更能够保障社会的创新发展,而这也更能够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中的巨大作用。

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中间阶层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会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逐步加强而扩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产生进一步化解了这一矛盾的产生,有效地推动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通过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完善,使人民享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兼容共同,是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建设,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真正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5 结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理论,更为实现“中国梦”的提供了社会建设上的理论保障。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为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我国社会发展制定了总的目标。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改革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更从实践上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巩固了我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民主自主权利,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夯实了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7.

[6] 曹海玲.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主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作者:刘超 腾欢 公立政 王俊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论文 篇2:

浅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面临的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形势困难、反腐败任务艰巨、价值观差异增加、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

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面临的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形势困难、反腐败任务艰巨、价值观差异增加、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社会问题。所以,要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一条不仅能够快速增长,而且能够和谐发展的路子。

我们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一个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的社会,它不是一个空想的“乌托邦”。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但它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一种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和快速发展的机制。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和伟大的历史过程。这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篇大文章。

从现实的针对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的发展理论做出贡献。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元互动、合作互助、理性人本的社会,而这一切美好社会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全面有效的调整。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和谐的社会关系牢固地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法律的制定必须坚持以人為本、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理性精神。理性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而法律应当成为理性的最权威的载体。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必须增强全社会的守法意识与法制观念,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尤其重要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法律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联,因为社会主义民主不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中,应当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把握这一理论应着重抓住哪些要点呢?

一是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明确的总体要求,这就是“民主法治、公正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强调民主法治,就是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病重和保障人权。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善于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力戒独断专行、以权谋私、背离群众是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切实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真正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强调公平正义,就是要树立浩然正气,端正党风党纪,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鼓励公而忘私,见义勇为,真正做到纪律严明,赏罚分明,有错必纠,惩戒有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保障和实现所有社会成员在教育、劳动、就业、分配、医疗、卫生、社保等方面的权利。

强调诚信友爱,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首先教育,提倡重承诺、践誓言、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与人为善,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社会风气。

强调充满活力,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建立和完善各个领域全面协调的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勇于创新、善于创造、锐意进取、竞相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宿舍智力的源泉充分涌流,使社会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

强调安定有序,就是要清除危害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得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严厉打击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切实治理扰乱社会秩序的违规行为。要 全社会加强法制教育,形成遵纪守法清廉的正气,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正风,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妥善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努力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全面发展的局面。

二是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当属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断,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之所以能达成广泛的共识,就在于它所提示的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所体现的内在要求。“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实现”所表述的都是运动过程,都是内在要求,都有明确目标。

三是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理论延伸,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时提出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显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没有和谐就没有全面小康。这一思想在决定中得到进一步阐述,强调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要求坚持以为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谢雪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论文 篇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几点认识

编者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理论,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伟光,请他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与大家讨论交流。

关于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

记者:王校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请您谈谈这一理论是如何提出的。

王伟光: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不是从理论出发提出来的,而是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又同时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是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隐患,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正因为有问题、有矛盾,而且这些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比较紧张、比较尖锐,迫切需要解决,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所要回答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记者:有人说,改革开放28年,成绩那么大,但为什么问题和矛盾又会那么多呢?

王伟光:这就要辩证地看问题。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讲过,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了的问题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就是说,发展了,问题反而多了,不发展,问题就没那么多。发展起来,问题反而多了,这就是辩证法。道理很简单,“文化大革命”之前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没有发展起来,最大的问题就是老百姓吃不上饭,吃不饱饭,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穷。虽然穷,但大家都穷,平均主义,问题和矛盾反而似乎不那么多。今天发展得越快,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就越多,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矛盾”。比如,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改革开放28年,贫困率从31%下降到1.8%,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达到了小康水平,贫困人数大幅度降低,贫困人口绝对数很少了,但贫富差距拉开了,贫困问题反而相对突出了。

邓小平还有一句话,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比解决发展的问题还难。辩证法就是如此,事物的辩证法并不像人们主观愿望那么简单。打天下难,但坐天下比打天下还难。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尽管是发展中的,但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解决,就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要实现“五统筹”。“五统筹”就是五大矛盾,即城乡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发展起来了,有了基础和条件,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有问题、有矛盾,而且因为问题多了、矛盾多了,需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也就是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

记者: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和矛盾,能不能说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就不改革开放了?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王伟光: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旧的问题和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只有靠更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和矛盾归咎于改革和发展,存在这些问题和矛盾,恰恰是因为改革和发展不够深入。因此,只有深化改革,加大发展的力度,才能解决好发展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解决好发展问题。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只有靠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要进一步发展,必须破除阻碍发展的种种障碍和弊端,这就要深化改革。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这就必须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必须积极推进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

记者:由此看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因为我们面对着诸多社会矛盾,需要解决,需要协调。也正因为有矛盾,才要和谐,也正因为要和谐,才要协调矛盾。谈到矛盾,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斗争哲学,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是和谐哲学。斗争哲学是错误的,和谐哲学是正确的。对此您是怎么认为的?

王伟光:这种说法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意,又不符合实际情况。这里首先有一个把毛泽东哲学思想同毛泽东本人晚年在哲学认识上的失误区别开来的问题。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成果。而毛泽东本人晚年在哲学认识上是有偏颇的,但这并不能由此而否定毛泽东哲学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哲学基础也是一脉相承的。既然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那么,把它们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是不适当的。

记者: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

王伟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

对立统一观点客观地反映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在《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篇文章里,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了中国化的解释,概括为矛盾规律,把对立统一观点概括为矛盾观点。什么是对立?对立就是差别、矛盾,即同中有异。什么是统一?统一就是同一、和谐,即异中有同。所谓对立统一就是在斗争中求得同一,在不断地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求得统一与和谐。对立统一观点,即矛盾观点告诉我们:第一,世界充满了矛盾。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第二,矛盾是事物包括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第三,必须用对立统一观点,即矛盾观点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认识世界,就是世界观;运用对立统一观点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

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毛泽东同志所处的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是革命,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三座大山”,用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要强调斗争性的一面,要强调通过一个吃掉另一个达到同一性,所以,强调斗争性这一面。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问题。当然,毛泽东在强调斗争性的同时,也重视同一性。比如,他强调斗争性,是要通过一个吃掉另一个的办法,求得同一,求得统一。即使在强调斗争性时,他同样重视同一性问题。比如,提出抗日民族战争中的统一战线问题,不就是解决同一性问题吗?所以,即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强调斗争性的同时,毛泽东也是要考虑到同一性的。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实际上也是哲学上的同一性问题。问题在于一切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条件变了,形势变了,人们强调的方面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了,这就不能过分地强调阶级斗争。对于人民内部矛盾,也不能用一个吃掉另一个的办法来解决。不能把战争年代历史条件下的大规模阶级斗争的办法,运用到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离开了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实践条件,片面强调斗争性,这是毛泽东晚年在哲学认识上的失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用很长的篇幅论述社会矛盾问题,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观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认识现实社会的矛盾,分析现实社会的矛盾,善于化解现实社会的矛盾。现实社会的矛盾,除了极少数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犯罪分子以外,都不能采取阶级斗争的办法、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来解决,而是采取融合、协调、和解的办法来解决。当然,即便对少数犯罪分子也要用法律的办法来解决,这同战争年代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也不同了。

记者:讲到矛盾,在社会历史领域,从逻辑上讲,首先就想到社会基本矛盾。

王伟光:把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会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辩证发展,即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那么,社会主义还有没有社会基本矛盾呢?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认为,苏联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完全适合”,没有矛盾。这种形而上学观点是导致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失误的一个重要认识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完全适合”,没有矛盾了,那么,就不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具体体制上的变革,就会逐步形成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充满了矛盾。他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表现为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矛盾,也就是说,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基本适合下的不适合,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表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适合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基本适合的,这就决定了社会基本矛盾总体是适合的。但是,它又有不适合的一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在改革开放之前,具体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不适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束缚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条件下没有发挥出来。到“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走到了崩溃的边缘。邓小平提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就是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体制。

记者:看来,不改革是不行的。

王伟光:对。今天,虽然经过28年的改革,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人民积极性发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但社会基本矛盾还有不适合的方面,这些不适合的方面仍然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和矛盾,仍然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具体体制上的不适合有关系。所以,不进一步改革掉影响和阻碍生产力发展与人民积极性发挥的体制上的障碍,就不能进一步发展。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发展方向,不改不行,不改很多问题和矛盾就解决不了。怎么才能从体制上解决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呢?就是要进一步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体制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解决好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

记者: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王伟光: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一方面是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另一方面又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面对有限的、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生产,就使人民内部矛盾在物质利益分配上更加突出。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根本问题是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我们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这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记者: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什么?

王伟光: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也好,主要矛盾也好,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大量的、反复的、经常出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所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从总体上来讲是非对抗性矛盾,但处理不好就可能激化,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当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就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对抗化的具体表现。

记者: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又有哪些新动向?

王伟光:由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对抗性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当前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正处于多发期和突发期,这是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隐患,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新动向。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还有一个新动向,就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矛盾的增多。所谓“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指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当事人与事件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也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和纠纷,但也容易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在一些群众中普遍存在仇官仇富心理。尽管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积淀下来普遍的仇官仇富心理,一有诱因,也很容易爆发出来。

记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而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又是什么?

王伟光:关键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社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存在形式。有关系就有差别,有差别就有矛盾。一定的利益差别表现为一定的利益矛盾。适当地保持一定的利益差别对社会发展是一种动力,会产生利益激励效应,推动人们去积极工作,以谋求更多的利益。利益矛盾处理好了,对社会发展有利;利益矛盾处理不好,对社会发展不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状况决定了在人民内部必然存在复杂多样的利益矛盾。只有从物质经济利益根源上对人民内部矛盾进行深刻地、正确地分析,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物质的、经济的利益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产生和变化的根源。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诸矛盾的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就必须认真研究和妥善协调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记者:说到人民内部矛盾,就不能不谈到我国当前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关系。对此,您的看法是什么?

王伟光: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发生了新的分化、变化。社会主体阶级尽管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再加一个知识分子阶层(工人阶级一部分),但工人阶级内部分化成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农民阶级内部也分化成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同时还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工人阶级内部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利益差别和矛盾。城乡差别持续拉大,继续加大了工农两大阶级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新产生的社会阶层,同原有的阶级、阶层也存在差别和矛盾。所以,正确认识和有效协调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的、相互协调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对和谐社会建设相当重要。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与和谐,要形成橄榄形的社会成员构成结构,这种社会成员构成结构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

关于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

记者:保持社会和谐,就要解决好社会公平问题。而社会公平问题,首先就显现为贫富差距的问题。对此,您是怎么认为的?

王伟光:我认为,贫富悬殊是最大的不公。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把贫富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对一个国家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历史上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之说。在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因分配不公、两极严重分化而引发的农民起义达几百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可以推翻封建政权。就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说,没有一定的贫富差距,是不现实的,不能笼统地认为,一定的贫富差距是坏事,关键看贫富差距保持在什么状况下,这对一个国家稳定、和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贫富差距太大,导致两极分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社会会发生动荡,执政者会丧失人心,丧失政权。当前,我国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乃至贫富差距拉大,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明显问题。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相对集中在社会公平问题上。

记者:伴随着公平问题的提出,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也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当前有两种主要看法:一种是要淡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再一种是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

王伟光:我认为,更准确的提法应当是,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即在坚持效率的前提下,当前要突出地解决好公平问题。既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把蛋糕做大,是效率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把蛋糕分好,是公平问题。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分好蛋糕,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有一种说法,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进步与和谐,一定要把追求财富的最大化和分配的公平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作为衡量标准。财富的最大化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分配的公平化就是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和基础,必须坚定不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但是,同时不能忽略了公平问题,不能忽略公平分配问题,要把蛋糕分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有两个基本的执政能力,一是把蛋糕做大,一是把蛋糕分好。共产党人执政既要有把蛋糕做大的本事,还要有把蛋糕分好的能力,执政能力应当有机地包括这两个方面。

邓小平极为重视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1993年,他指出:“小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现。这个问题要解决。”“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当前公平问题又突出反映在分配公平上。现在是突出地提出和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别及其他社会差距持续拉大问题的时候了。

关于社会和谐与社会文化

记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从文化建设角度来看,我们应考虑哪些问题?

王伟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文化建设角度来看,既要考虑到文化多元化,又要考虑到文化一元化。

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一。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人们必然产生多元文化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产生于并服务于社会发展,造就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全球化浪潮下,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文化的更新转型日益加快,新的文化层出不穷,文化发展越来越呈多元化趋势,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的多元共存意味着各种文化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多元文化之间存在碰撞,同时又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和谐社会需要多元文化的共存,需要不同的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避免过分偏离,或过分融入,或过分碰撞,这就需要和谐文化。

但是,构建和谐社会,在考虑多元文化的同时,还要坚持一元文化。一元文化的好处,是能把人的思想统一起来。一方面,和谐社会建设要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鼓励发展多元文化。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社会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价值评价体系,不同阶层的人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才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丰富多彩的社会可以让每个人自身都能得到文化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有为主的、一元的、占统治地位的,能统一人们思想的核心思想、核心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否则,社会就会乱套。现在既有如何鼓励多元文化发展的问题,又有如何加强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有民族的核心信仰,有核心价值观。信仰和价值观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信仰和价值观的巨大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毛泽东讲,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精神一旦转化成物质力量,就会变成对社会的巨大的能动力量。好的精神动力可以转化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极端重要的,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极端重要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承认各种文化存在,同时又要构建为主的、一元的、核心的,把大家凝聚起来的价值体系,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否则社会也和谐不了。

作者:姚黎君

上一篇:安保队履职工作报告下一篇:用人公信度检查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