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选10篇)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坚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基础的一致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二是基本立场的一致性。它们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取向。三是理论品质的一致性。它们的理论品质都是与时俱进。四是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一致性。根本任务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共同富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情况,提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时代特征和世界形势做出了科学判断。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2

一、“中国梦”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

按照教学计划,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内容即绪论, 按照理论产生的时间顺序, 依次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五方面的内容。授课中, 教师对理论内容进行讲解的同时, 带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进行回顾,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 会得到一个坚定的结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历经90多年的奋斗,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悲惨命运, 开启了走向民族复兴的阳光正道, 从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这些成就集中显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当中。由此, 教学中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环节, 我们看到的是毛泽东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梦”的探寻;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我们无时无刻不体会到邓小平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梦”的追梦途中时而犹豫观望, 最终坚定奋进;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梦”的精神引领下探索前进。“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传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中国梦”的鲜明特质, 又是“中国梦”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

二、“中国梦”在重点章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更为显著

———“中国梦”是由人民共筑而成的国家之梦

2013年3月1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阐述了若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换言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呼吁全国人民通过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从国家的角度来看, 终究是人民的梦, 终究需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同时不断为人民造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列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同时在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中提出“三大法宝”之一就是要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紧密统一起来,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自己的发展, 全力建设自己的社会;在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中, 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根本原则, 即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 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一重点内容体现出“中国梦”之所以成为全国人民的梦想, 它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之上的。国家好, 民族好, 最终人民才会好。我们要把“国”与“家”“民”与“族”融合成为国家民族, 把“你”“我”“他”集中整合为“大家”, 唯有这样, 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才会变成现实真切的生活状态, “中国梦”方可在体现本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其科学内涵。

———“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复兴梦, 又是世界崛起梦

2013年3月22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坦、刚及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习主席在坦桑尼亚发表主旨演讲中进一步强调, 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同时非洲人民也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介于此, 中非人民需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 努力实现各自的梦想, 合力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七章内容中,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我们要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努力把本民族的价值观做到与世界共享, 通过本国软实力的提升, 促进世界共荣共进;在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美好愿景, 展示出中国正全力倡导全世界人民命运共同体意识, 积极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能够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同时, 复兴的中国在世界上勇于担当起负责任的大国角色, 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梦, 而且是全球人民、世界民族的伟大之梦。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 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 不仅造福中国人民, 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进而,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中国梦”不仅是贴有中国标签的, 它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以其丰富的内涵与延展为中国社会和世界人民勾勒出一个既真切而又憧憬的奋斗目标。由此对“中国梦”做纵深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特别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 讲清楚“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关系, 与近现代中国探索出的特色道路的关系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教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参考文献

[1] .郭凤海, 《“中国梦”为何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党建》, 2013.2:22-27

[2] .辛鸣, 《“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 《学习时报》, 2013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麽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麽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麽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这是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作出的高度概括。有了自身的科学理论体系作行动指导,这也是世界上成员最多的执政党变得更加成熟的一个标志。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显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执行、实践邓小平理论过程中新鲜经验的总结和科学认知的系统提升。

关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有的学者归纳为“八论”,即社会主义时代条件论、社会主义“以人为本”论、社会主义本质特徵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社会主义全面文明论。2以上“八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特徵和发展阶段、时代定位等,作出了比较清晰明确的揭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其核心就是一个发展理论问题,即什麽是发展、怎麽样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它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同时又具有普适性的内容与价值,是世界发展理论的“中国共识”、“东方见解”3,但“八论”未能将“一国两制”论或祖国统一论作为单独的理论元素加以总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的认知缺位和判断失据。

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其宗旨正是在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1987年4月16日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4。

二、“一国两制”——最典型中国特色的理论元素

早在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即对邓小平等人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所作的探索和回答,作了理论总结,勾勒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其中主要包括十二项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科学理论观点,而关於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国家统一的观点5,被列为十二项主要科学理论观点中的第九项。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从九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问题上的“一个两制”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这项创造性构想已经形成反映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一项基本国策。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把邓小平与孙中山、毛泽东并称为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报告把十四大所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6

2002、2007年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对包括“一国两制”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更加严谨、更加科学的概括。正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指引着实现社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前进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妥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确保了香港的平稳过渡,实现了香港的顺利交接,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践,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把按照‘一国两制’方针管理好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进一步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7

总之,“‘一国两制’事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繁荣的事业,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8“‘一国两制’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在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中央政府治国理政面临的崭新课题,同样也是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面临的崭新课题。”9

讲“一国两制”首先要解决国家认知,即一个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理论体系。这是包括特别行政区居民在内的全国人民都应建立的基本认知。实践充分证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份的‘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要组成部份的祖国和平统一道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0

三、讨论有助於“双认同”的提升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领导人正式推出“一国两制”理论以来已有超越30年的历史,“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经《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加以法制化、定型化已分别有21年和18年的历史,而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正式启动至今也分别有14年以上和近12年的历史。在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的今天,人们不难作出的基本判断是:在中国政府业已恢复行使主权的香港、澳门两地,正常运作的是按基本法建立的新型政权,实行的是体现“一国两制”优越性的特别行政区制度,而广大居民的基本权益受到全面而妥善的多重保障。

20世纪末在中国版图上出现两个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不同於原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一般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为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容许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表明了特别行政区是国家在原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制之外建立的新型地方行政区域,它所实行的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有效载体,既不同於实行单一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原有的统一制度,也不同於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现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国两制”理论适应历史发展需要产生於当代中国,“一国两制”又令人信服地成功实践在当代中国。“一国两制”作为多重创新的积极成果,应该开始进入其收获期,它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所展现的巨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将逐渐改写现有政治学、法学以及政府管理和公民社会建设等领域的一系列传统定势与价值判断。这中间,涉及宪政理论、宪政传统的新认识,涉及基本政治制度的科学定位,涉及对“一国两制”历史与文化渊源的考证,也涉及对“一国两制”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科学认定,对“一国两制”优势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一国两制”实践模式的探索等诸多重要而敏感课题。作为“一国两制”理论策源地的中国包括两个特别行政区相关领域的当代专家学者,在这一系列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也事关对新学科建立、新学术活动阵地的认定的大方向大原则上,不容掉以轻心,不容观望等待,不容无动於衷。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实践“一国两制”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它涉及宪政的发展与进步,宪政的突破与创新。围绕特别行政区制度的讨论,早在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前的後过渡期业已开始,近年这场讨论在全国各地包括澳门特区逐渐升温,实属可喜。但整体观察,讨论似乎仍处於相对滞後状态,围绕“一国两制”理论的研究也依然不能认为达到同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快速提升相称、同特别行政区蓬勃发展的现实相称的地步。故此,通过特区和全国相关领域学者共同努力,尽快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包括对特别行政区制度的认知上达成共识,其积极意义是多方面的、不容低估的:1、既最大限度地体现宪政创新、体现国体与政体日趋完善、体现深度改革开放新思维,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反映特别行政区现实。2、及时充实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令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充实崭新内容。3、推动人文社会科学认知体系的全面提升,扩大“一国两制”和中国理论创新的国际影响力。4、促进“双认同”:特区居民的国家认同和全国人民的“一国两制”认同。这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制度大建构,事关特区居民和全国人民综合素质的持续改善,事关法治与公民社会建设的成功。

2004年12月,胡锦涛首次前来澳门特区视察时指出:“‘一国两制’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在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中央政府治国理政面临的崭新课题,同样也是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面临的崭新课题。”11因此,“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及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都需要在贯彻‘一国两制’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前进。”12对“一国两制”、基本法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如今已成为国家领导人反覆强调的一个重大课题。它不仅直接同确保特别行政区长期繁荣稳定、长治久安具密切相关性,而且也同国家核心利益的维护和基本国策的落实息息相关。

四、“一国两制”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

伴随社会的转型和快速发展,重视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的培育十分重要。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3 被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之一。对於澳门特区来讲,“爱国爱澳”和开拓创新,同样应成为社会核心价值取向。“一国两制”经长达30年的宣传普及,包括通过基本法加以法制化、具体化,特别是经两个特区十年有多的积极实践,正逐渐深入人心,在特区更享有很高的尊严。可以讲,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已正式而稳定地建立起来,但对“一国两制”理论的系统研究,对新型社会价值观的倡导,整体观察,似乎尚显力度不足,有待引起进一步全面关注与重视。

“一国两制”的实践以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正式成立为标志,这毫无疑义。但广义上讲,追溯到以80年代初这项基本国策的确定和推出为标志也不无道理,特别是中英、中葡两个联合声明中方宣示的基本国策和随後两部基本法的制定,都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的标志性事件。其实,把“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价值完全分开也很难做到,两者互为条件、互为补充,两个特别行政区成立後就更是如此。由於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多重创新,故实践中有探索、坚持原则下注重创新就完全必要。从特别行政区的现实观察,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一国两制”都具有核心价值的多重性。

一是实践价值。其一是反映求同存异、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的突破;其二是社会主义宪政理论的创新;其三是体现东方文明的和谐、包容理念的展示;其四是团结大多数、化消极为积极的统战思维的现代操练;其五是深度开放、坚持创新、自我完善的路径选择。

二是理论价值。其一是单一制与复合制的成功转化与互补;其二是对资本主义积极一面的可利用性的认定;其三是突显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性;其四是验证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合理性、必然性;其五是推动“一国两制”文明、“一国两制”法治成为普世价值。

五、力保“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被扭曲至为重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14

敢於走新路、做新事,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固有特徵。作为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重大成果的“一国两制”,不仅是特别行政区的根和本,也是对国家、对全球具深刻影响与启迪的新事物。有关特别行政区制度科学定位的讨论,近期受到政界、理论界越来越高的关注,形势令人鼓舞,但与此同时,不能不承认的一项判断是,随着形势的深入发展,在“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对一些原则性问题的误读误判,对一些利益驱动项目的误导误引,对维护社会公正的缺席缺位,可能时有发生。因此,成为“一国两制”示范平台的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其政府与社会成员作为新时代新制度的幸运受益者,坚持与时俱进、薪火相传,力保“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被扭曲,无疑至为重要。

“一国两制”作为新事物,需要正确理解与认知,需要坚定地恪守与维护,需要在实践中完善与提升实践水平,需要不失时机地总结得失与研究其发展规侓。进入新时期,澳门和全国一样,既有物质基础和发展经验的积累,也有已知和未知的诸多变数要面对;既有越来越多发展机遇,也有不容回避的现实挑战;既有阳光普照、春风和旭,也有不测风云甚至台风恶浪。对於敢於承诺、充满自信的特区政府和各界居民来说,对於“一国两制”事业的践行者与受益者来说,沿着“一国两制”基本国策设计的既定方向一脉相承、一如既往、一往直前、一鼓作气地阔步前进,作与时俱进的时代强者,这应该是别无他选的选择。

注释: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7月2日第二版。

2李恒瑞:《关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的若干问题》,《学术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0页。

3同注2。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8页。

5程伟礼、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75页。

6同注5,第276页。

7吴邦国:《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7年6月6日,人民大会堂。

8胡锦涛:《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9胡锦涛:《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10吴邦国:《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年12月4日,人民大会堂。

11胡锦涛:《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载於《澳门日报》,2004年12月21日,第A1版。

12同注11。

1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页。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 篇4

摘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于我国复杂落后的情况,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所逐步确立起来的。

关键字: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富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篇5

优秀成果评选办法

为展示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发现、凝聚和激励高校理论人才,促进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宣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经报部领导同意,我们将组织评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具体办法如下:

一、评选单位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二、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1.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奖。

2.奖项等级:分设一、二、三等奖。按照确保质量、宁缺毋滥原则,允许奖项有空缺。

3.奖励办法:颁发获奖证书。

三、申报范围

1.申报成果:党的十七大以来公开出版、发表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专著或论文。丛书只能以其中的单本著作申报。多卷本著作可整体或以其中独立完整的单本著作申报。

2.申报数量:普通高等学校每校可申报3项(著作最多报1项)。

四、申报程序

1.申报组织单位:由各高校党委宣传部统一组织申报。本办法同时发往部分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或相关单位,请收到本办法的相关单位主动向党委宣传部申报。评选单位不接受个人申报。

2.申报者:申报者可为个人,也可为集体;合作研究成果以第一署名人申报。一人限报一项。

3.申报推荐:请校党委宣传部签署初审推荐意见。初审内容:⑴申报资格是否符合规定;⑵申报成果是否符合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⑶《申报评审表》成果简介是否准确、客观。初审合格后,请在《申报评审表》“学校初审意见”栏中签上“同意推荐”。

五、申报材料报送

1.提交本单位《申报一览表》1份、每项成果3份(可以复印)、《申报评审表》3份,及上述申报材料的电子版文档(专著除外)数据光盘1份。请将上述材料邮寄至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处。接收申报材料截止日期为2010年9月10日。申报材料免予退还,请自留底稿。

2.《申报评审表》和《申报一览表》电子版可在教育部社科中心网站下载(网址:http://shekzx.moe.edu.cn)。

六、评审标准及表彰

1.评审标准:获奖成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论据充分,资料翔实,数据准确,逻辑严密,方法科学,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体现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

2.评选结束后,由评选单位适时召开表彰暨理论研讨会。

七、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处

邮编:100080

联系人:郑丽平王炳权

联系电话:010—62514714或62514698

电子信箱:jiaoyubujidi@163.com

附:1.《申报一览表》

2.《申报评审表》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6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大历史性贡献。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深刻理解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实践和理论创新历程,深入领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到关重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党的十七大全面回顾和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指出:“改革开放以业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7

一、认清高职学生和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

认清高职学生和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 是认清和解决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基本依据。

(一) 认清教育主体

认清教育主体, 是研究和开展教学活动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主体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高中毕业生, 这是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最大实际。这意味着他们对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和理解基本停留在应付考试层面, 意味着他们心目中的政治思想 (理论) 只是一堆枯燥乏味没有生命的标准答案。改变他们心目中几乎固化的政治理论课形象, 这是大学讲堂发挥政治理论课传播政治思想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面对的最大挑战。

(二) 正视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

正视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 是解决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的着力点。

一是“概论”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应付了事现象比较普遍。从教师方面看, 尽管大多数教师都在认真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但据了解, 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很难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具体表现为:有的觉得重复中国革命史, “不知讲什么”, 正因为如此, 在课堂教学中, 很多学生觉得老师在上历史课, 而不是上政治课, 虽然政、史难分, 但二者还是有严格的区分;有的觉得有许多问题自己说服不了自己, 更难说服别人, “不好讲”。从学生方面看, 相当多的高职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 经常会说“我是理科生, 没学过”, “不记得了”, 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 很少有学生因为回答不了问题感到愧疚进而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究其原因, 很多学生“没感觉它有什么用”、“不喜欢”。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教”“学”活动容易流于形式, 疲于应付。

二是教学实效性难以提高。这是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也是应付式教学活动必然产生的一个结果。据了解, 目前, “概论”课日常教学活动中, 学校和教师大都通过学生到课率、课堂参与率、作业和考试分数等指标来量化考核。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起到‘管住’学生的作用, 不能真正体现和实现本课程的功能和目标。

三是对“概论”课程认识不到位, 对其功能定位的解读笼统模糊。这是上述所有问题产生的根源。据了解, 在本课程教学中, 有些教师空泛地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没有科学而深刻地揭示本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没有认真思考并区分“概论”课程与“思想品德修养课程”, 笼统地归为思想政治课程, 因而几乎没有学生知道“概论”课程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理论课程, “概论”课程中的理论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思想, 当然就不会从政治思想高度去揭示政治思想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去感受政治思想理论者的历史使命感和智慧, 自然也就很难理解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使命和现实价值。因此, 必须让神秘而令人敬畏的“政治思想”或“主义”揭去神秘的面纱, 走下神坛, 走进学生的心里。

二、教学内容设计一定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依据高职学生和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设计教学内容, 让他们真正清楚:什么是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是什么?马克思是谁,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怎样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为什么中国共产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95页) 党从成立那天起, 就是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什么?以此为当代大学生真正构建一个系统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从根本上让他们读懂马克思主义、理解本课程的使命和价值, 从中提高他们作为公民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

三、依据政治思想的时代性特点, 科学严谨解读教学内容 (政治思想理论)

时代性是政治思想理论的基本特征, 解读政治思想理论必须紧扣时代性特点, 才能揭示和展示政治思想理论原有的鲜活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才能克服长期以来学科领域空泛的假大空现象, 减少解读时的随意性、主观性甚至片面性, 真正体现和发挥“概论”课程传播执政党政治思想的功能。

政治思想理论时代性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采用必须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史 (实) 为依据, 要求我们必须要展示具体的史 (实) , 了解那个时代面临的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是什么, 探索解决那个时代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什么, 给那个时代带来哪些变化。这是“论”的前提和基础;以论为主, 就是以理论解读为主, 通过理论的解读, 反映政治思想理论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为此, 政治思想理论解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时代背景了解那个时代面临的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是什么, 这是政治思想理论提出或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是政治思想理论提出者提出的解决问题方式方法是什么;三是解决问题的结果或效果如何。三者缺一不可, 有机结合才能完整科学地解读政治思想理论。比如, 解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时期、面临怎样的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产生的?它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结果如何?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政治思想, 它是在怎样特定的历史时期、面临怎样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提出的?它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结果如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作为政治思想, 它是在怎样特定的历史时期下面临怎样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提出的?它如何解决问题?结果如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是在怎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怎样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什么?科学发展观:它是在怎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怎样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什么?

通过这种解读方式, 不仅使学生从根本上懂得政治思想理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以及政治思想家们非凡的历史担当和智慧, 真正领略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担当、伟大智慧和伟大成就, 激励他们肩负新的历史使命, 坚定在中共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 用青春和智慧去谱写历史新篇章, 而且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关于公民与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与社会和政治之间关系的科学认知。

摘要:高职院校如何真正体现和发挥传播政治思想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认清高职学生和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 是认清和解决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的基本依据;依据高职学生和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 设计教学内容, 为当代大学生构建一个系统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依据政治思想的时代性特点, 科学严谨地解读政治思想理论, 揭示和展示政治思想理论的鲜活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特色;基本特征

党的十七大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理论的内容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和气质表现为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新期待,具有坚定的人民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源于其理论渊源的人民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人民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当作主体,依靠人,把人当作目的,为了人,把人当作尺度,尊重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显著的人民性特征。“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从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到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到胡锦涛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始终不脱离、始终不动摇这个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人民性的充分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人民性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是科学也是价值,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生活得更有尊严,这既合乎客观规律,又合乎人类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视野,回应了当代中国人民的新期待,使社会主义重新回归理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把握时代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向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制订其战略和策略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进行了准确的分析,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科学判断,使党的认识与已经变化了的国际环境相统一。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该怎样继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重大的抉择。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综合国力还处于劣势,但时代主题的转变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中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客观依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革命输出,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谋和平、求发展,把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主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的国际背景下,在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形势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们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的情况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方针。理论是为解决时代问题而产生的,理论与时代同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发展的实际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

《共产党宣言》(简称《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宣言》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 (P.248-249)毛泽东同志针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鲜明地提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2] (P.707)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转化为运动和社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各个国家的实际相结合,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浓郁的民族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和中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们的民族特点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与之相契合的理论成果,以解决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围绕着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展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重要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党的建设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两个先锋队”等科学理论,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围绕着发展这一新世纪新时期的根本问题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系统观点,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完善到发展,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理论发展的每一历程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做中国自己的事情,走中国自己的路,为中国人谋幸福,从而使之具有了鲜明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产生于西方,其思想观念、价值理念、行为标准与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有效契合,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性还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充实发展自己。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具有强烈的创新性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突出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善于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了不同于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而是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伟大历程也表明,党和国家的事业要发展,理论创新就不能停顿。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发现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之后,提出了“以苏为鉴”、“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3] (P.109)的新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4] (P.258)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江泽民指出:“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5] (P.2)胡锦涛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6] (P.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项开创性工程,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只有通过实践探索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就客观上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和阶段而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共同勾勒出清晰的、鲜明的理论创新痕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更新了社会主义的旧观念,唤醒了执政党的新意识,倡导了社会发展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表明我党一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烈的创新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求实精神。求实就是讲求实际,不唯书,不唯上,只求实。改革开放30多年,在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和发展中,在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决策中,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6-01(2).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9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结合实际,谈一谈对这句话的认识。(50分)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论断新观点,形成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和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举措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把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四个全面”深 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

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依据、改造世界的遵循.中国共产党执政66 年来,形成了包括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体制、执政基础等在内的一整套与时俱进的执政理论,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 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肩负执政兴国沉甸甸担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思考并回答党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更好治国理政这个重大理论和实 践课题,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重大治国理政方略.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荡人心,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全面依法治国开启新程,全面从 严治党正风肃纪,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力有效展开,实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飞跃,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要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等。对这些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阅读以下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材料1: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我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资料来源——《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2: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我曾经讲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资料来源——《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3: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

资料来源——《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根据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0分)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容清新,语言鲜活,直面现实,科学回答了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总书记的讲话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要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他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认真学习贯彻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要准确把握当前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全面提升对文艺创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任务。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句话,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2、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论述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30分)作答要求: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材料展开论述。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怎样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思想,对于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上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辩证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当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性的东西,正如当年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习近平在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其次,创造性转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照搬照抄、囫囵吞枣,关键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才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呢?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必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这就告诉我们,要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一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为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二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认真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真正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三要用符合时代需要和大众口味的形式对传统文化作出新的“阐释”,使之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第三,创新性发展。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那么,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呢?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一要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把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爱国、友善、诚信、公正、和谐等理念,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发展而来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二要既立足本国国情又要面向世界。在当今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必须根据本国国情的需要,认真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之精华,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等理念,就是在“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习近平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10

[摘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它走马可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集中体现,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始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经过一代代领导人的努力逐渐深化形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起着重要件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一、理论精髓的科学含义及提出

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精髓”这一概念的中国共产党人,他在《矛盾论》中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把“实事求是”看作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大字。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结底,就是靠这个。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的形成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首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创立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是革命导师不断地追求和运用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论去探索社会真理,改造现实世界的历史。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论,便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在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反对一切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在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并有力地指导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彻底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最后,实事求是是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毛泽东最先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曾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提倡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提倡实事求是决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严重失误,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百废待兴,邓小平首先着重解决党的思想路线这一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首先,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开展并积极支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一讨论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迅速地扩展为全国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恢复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輿论基础。最后,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指出: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木对头。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不相结合,不可能有现在的一套方针、政策,不可能把人民的积极性统统调动起来,也就不可能搞好现代化建设,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的这一系列阐述,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课题,使我们党成功找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为我们党永葆生机提供了科学的精神,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的深化和发展

(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时俱进最先由江泽民提出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到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事物的运动没有止境,时代的前进没有止境,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没有止境。所以,要想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随着时代一道前进。即要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穿于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结果。我们应始终不渝地继续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地向前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二)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必须坚持求真务实

1.求真务实思想的提出。2004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题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重要讲话,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求真务实是根据新的形势,面临的新任务以及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党提出的要求。它对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小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求真务实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提出来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其次,求真务实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来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最后,求真务实是针对当前党的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2.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在于实践中。一是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二是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求真务实,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来进行。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做到“四求”、“四务”。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特别是要认真执行并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四是要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将这三点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党中央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更大的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四、理论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下一篇:春节白酒促销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