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精选8篇)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篇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体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加深了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也深刻体会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挫折,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二十苏联高度集权的失败,在全球化浪潮下各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和新探索,使得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得到不断的加深。

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因为,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更加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它是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理论科学,了解了怎么样巩固发展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政权建设为中心,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从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怎样的世界环境,科学社会主义经过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二、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发展当中的挫折和失败

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伟大的飞跃,它告诉了人们社会主义可以在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起来,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其合理性,促使了前期的发展,但是在和平时期表现出了它的不足,扭曲和修正了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有的部分甚至是严重的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如果不进行具体的体制改造,长久下去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国在吸收苏联的经验教训的时候,一边吸收好的部分,一边对不好的部分进行改造,完成了1956年的三大改造,奠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基础。

三、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十分重视理论的建设和完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不断地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等一系列的指导思想,正是在这些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坚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兼容并蓄,大幅度的复合古今中外的成功的经验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中国的现代化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中国的成功发展,证明应该坚持这样的发展方向,摸着石头过河,最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了应对策略,保证了我们的经济改革没有出现大的波折。

现在我们可能 会听到出现中国模式,中国危害论等等,这些正是表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以及世界上的国家对中国的认可。包括美国这个强大的巨龙。已经认识到中国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以上是我学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一些认识和收获,同时我对这门课的认识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是我深信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上,前途是一片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感觉到安排的课程太少,还有很多重要的理论和经验没能够充分的给我们讲解,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更多的媒体资源,通过一些影片的形式更加生动的给我们介绍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篇2

一、《历史与社会》和《历史》两个学科之间的不同

《历史与社会》的本质是文综学科,涉及到地理、历史与政治的多科结合。学生通过初一地理,初二古代史、近代史,初三现代历史、政治三个阶段的学习,来掌握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历史》仅仅是一个单门学科,教学内容只涉及到历史的史实,不含有政治、地理等其他社会因素。学习社会学科,要区别开两门学科之间的差别,在避免混淆的情况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社会学科的内在动力,借助情感调动学习兴趣

(一)激发内在动力

社会学科的学习与许多学科一样,学习的主要障碍不在于知识的理解难度,而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为了改变学生学习的懈怠状态,要以“内因”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身为主体的学习意识,令学生意识到自身主动性在学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鼓励自己、调节自己来激发知识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情境来主动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性提问与创造性意境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激发自身的思维活跃性。最后,学生要重视教师使用的探索性教学手段,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与提问,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不忘思索,加强知识的掌握深度。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节《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为例,地理知识本身是极为枯燥的,地理学科虽然是文科学科之一,其内容却偏向理科,比较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播放纪录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如我们中国的经纬度是多少?中国在地球仪上的哪里?中国的面积有多大?中国的地形和气候是什么样的?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二)激发情感动力

情感因素可以推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依靠教师使用情感手段来调节。《历史与社会》究其本质是人文学科,丰富的情感策略可以带动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教学内容的传递目的也就达到了。以七年级第五单元的“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为例,课堂上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歌曲,学生倾听教师讲述的各个民族的传说故事,在情感上加深与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达到爱国感情的共鸣。

三、改变传统对结论的过分注重,并重知识与能力的体验过程

传统的学习目标片面注重知识的获得结果,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社会学科的学习,必须要重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结论的双重满足。以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一方人”为例,在向学生传递我国南北东西各个地区的情况时,可以从整体角度统一教学,通过小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详细探讨,使得学生既获得了足够的知识理论,多种社会能力也得到培养。

学生观看教师展示的东西南北各个地区的不同优美风光,注意力被大大吸引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学生按不同分组选择不同的旅游区域设计个性化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方案。制定好旅游方案后,由教师提供课堂进行演示,学生演示的手段不受限制,游记、日志、信件、影像图片、新闻报纸,各种形式均可。展示完成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与人文特征的巨大差距。

同时也可以采用洽谈会形式,以西线旅游为例,可以设定学生在西部旅游线路中遇到西部开发项目,学生通过模拟形式探讨如何进行人才招聘与贸易的投资,积极思考提出众多的“金点子”。

四、多加利用课外资源

校本学习资源的使用固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社会学科的效果,校外的社会学习资源若被善加利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社会学科的学习成绩。对比校本学习资源的单调枯燥,课外资源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如学校所处城市的烈士陵园、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参观游览,在取得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学习素材的同时,学生也培养了自身的研究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解决了教师制定的课题。

信息课外资源与社会课外资源同样具有丰富的形式与数量,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得社会学科题材的信息资源比以前更加容易获得。以《百家讲坛》为例,学生日常在家中就可以观看,在学校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参与讨论。同时,学校建立电子图书室,学生可以自行查阅社会学科资料。

现代学科趋向综合发展方向,社会学科也可以借助他科的资源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浑天仪、土电话等模型,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结语

初中阶段的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史、地、政三个学科领域,学生若要提高学习成绩,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要从自身出发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要依靠教师的适当引导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教学,学科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手段辅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学习方式。

摘要:初中阶段的社会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涉及到丰富的人文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角度分析学生如何借助教师的帮助,建立科学的学习方式,提高社会学科的学习成绩。

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翻译学习研究 篇3

关键词: 社会科学方法论;翻译学习研究;学术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02-01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

从学科性质角度出发,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此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而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方法论。

(一) 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现状。

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个重要、复杂的方法论问题,而这个问题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有关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如社会科学史、 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学,仍然不被看作专门的学术领域,至少可以说, 远不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

(二) 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意义。

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或哲学研究,不仅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建立,对于社会科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加强理论的宣传、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用于翻译学习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的反思性前提, 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要重视社会科学史;要把分科研究和综合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把握社会科学的性质和规律;要立足于社会科学总体结构,来探索和使用社会科学的具体方法和研究程序;同时还要重视社会技术的研究。

(一)哲学思辨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第一,必须从社会科学史入手展开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和方法论研究, 探讨现代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近现代,社会变革中来探索和把握社会科学这一研究方式和知识体系的性质和作用,避免作简单的哲学思辨。

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翻译学习研究,首先要克服定向思维,避免将方法论与学科研究脱轨。

(二)分科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第二,在学科史研究的基础上,把分科研究和综合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把握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揭示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应该重点把握社会科学的现代性背景, 研究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社会科学对现代社会的发育、发展的贡献,以及现代社会的结构和特性对现代社会科学这种知识形式的影响和结构化的作用, 在这种互动中来把握社会科学的功能及其发展方向。

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翻译学习研究,就要把基本学科与分支学科结合起来,翻译学包含很多分支:应用翻译、文学翻译、经济翻译等等,分支学科与综合学科有共性也有个性,运用特殊问题特殊分析的方法,可以使学者更好地把握综合学科的统筹作用和分支学科的具体作用、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立足全局研究。

第三,立足于对社会科学的总体结构和关系的理解,探索社会科学的具体方法和研究程序。只有有了对社会科学的学术和文化地位的全局的理解,才有可能对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的特性和要求形成内在的认识,从而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找到适合具体研究对象和具体条件的研究方法。

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翻译学习研究,要求学者着手于总体构架,多维分析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四) 开发有效技术。

第四,探讨社会科学理论的技术化的可能性和途径,把握社会科学与社会现实沟通的桥梁。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终究是为了社会实践,技术这个概念不仅适应于自然科学,也适应于社会科学,开发有效的社会技术,提高社会规划和管理的能力,也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课题。

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翻译学习研究,当然也离不开社会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翻译这门学科也是如此,翻译理论加之翻译的先进技术,就如同先进的知识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定会产生先进的研究成果,用以实现学科研究的真正意义。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社会科学方法论内涵、现状、意义的分析,多角度、多层次、深刻地分析了社会科学方法论。认识并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论会在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倡导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相结合,旨在培养人们在而对和处理理论思维的能力,进而帮助我们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土学川,杨克勤.社会调查的实用方法与典型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肖龙福,肖笛,李岚,宋伊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

[3][美] 艾爾·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9.

[4]黄友义.在第四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J].上海翻译,2011, (3).

基金项目:《从<红楼梦>在国外的传播与接受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cjj2015126;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西华大学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川学位[2014]1号)成果之一;西华大学学科平台项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婷婷(1991—),女,汉族,山西原平市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研究生,翻译硕士,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研究方向:英语文学及翻译理论研究。

陈达(1963-),男,汉族,四川成都市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文学及翻译理论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 篇4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内容与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了解掌握的。作为一名研究生,肩负着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重任,我们除了要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把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融洽的结合起来,那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从而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使我们所擅长的专业技能在社会主义的大舞台上发挥作用,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从16世纪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19世纪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虽然在20世纪前半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并发展到多个国家。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我们得到深刻教训,在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还需做更深入的探索。在今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本次会议的主题,因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正是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除了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外,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加深了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进一步了解:

1、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数以私人占有形式直接的矛盾发展必将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姐姐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

3、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并在夺取政权后,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构,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4、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最直接也最密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通过上课听老师的讲解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查找,我了解到新中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走社会主义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在几十年的艰辛路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首先,“社会主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引,立足于中国是实际,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深圳南巡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我国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根本的优势,因为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我国人民发展的客观原位和要求。我国经济一手抓市场经济的同时,一手抓宏观调控,而国外许多国家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宏观调控力度和实施效果都不如我国。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跃升至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超过10%,城镇化水平上升34.7个百分点。这些成果都与我国的经济制度分不开的,但我国经济体制仍面临以下挑战,如:1.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2.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起来。3.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清,缺位,越位的现象。4.对外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5.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仍要考虑资源问题,发展经济不能以环境为代价。

其次,政治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全体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享有和行使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如今我国综合实力逐渐提高,也在世界上越来越有话语权,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民主政治的效率,说明我们的民主政治是公平的,正义的,并且也是相当有效率的。而且我国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强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同于西方的政党制度,保持了政权稳定和政策的延续性,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可以使公民有序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同时我国的政治制度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但我们的政治优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我们不仅需要重视保持自己的政治优势,还需要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提升我们的政治优势,否则政治上的优势也会逐步弱化甚至流失。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我国人口众多,国民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大规模搞民主是不行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政治体制改革也是漫长的。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我国文化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当前的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1.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3.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不相称。以上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观念问题,保障问题,投入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及人才问题。要建设好文化事业,就要兼顾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如今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强调文化的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们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种文化需要。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对我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发展社会事业,优化社会结构,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机构,健全社会功能。近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需改进的地方,如法律有点空洞,一些部门地位不正,预案体系不全,职责分工不明,管理不够精细等。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岁世界负责的精神。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种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事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有些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选择可持续的绿色通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用时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篇5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理论创新--学习《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体会

中央[]3号文件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了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具有中国特色.这对于当前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教学与研究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为此联系这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 者:周肇光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社科部,上海,09刊 名: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416(6)分类号:B815.9关键词:发展社会科学 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篇6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传统的发展观用经济的发展来代替社会的发展,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在这种发展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惜高投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对立之中。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社会要和谐,首先就要发展。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有序提供物质前提。第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归根到底只能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要讲效率就要牺牲公平,而讲公平就要否定效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效率不仅包括经济效率还包括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相应的公平也是经济公平、生态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统一。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要求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这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揭示了和谐社会内在的价值取向。

第一,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谐意味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反对“物本”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信念,从而把异己的客观力量变为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和谐的实现才有可能。

第二,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所以,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和当家作主的地位。而要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反对“民本”的错误观念。“民本”思想是英雄史观的体现。在“民本”观念中,人民只是客体而不是主体,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而加以利用的工具,只能导致“官”和“民”的二元分化。

第三,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归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日益分化,形成了各种利益博弈的局面。利益的分配要讲规则,而规则的确定不能单从经济效益着眼,还要考虑生态的成本和社会的成本,不能使少数人享有发展的成果,而使大多数人背负发展的成本。资源和环境都是全社会的,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有。并且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所以,发展的成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这就需要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体现社会公平,使社会安定和谐。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今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就是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造成的。所以,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化解这些矛盾,达到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

第一,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建设造成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提倡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着眼于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始终注意“四位一体”的协调统一,而不能顾此失彼,搞“单打一”。第二,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目前依然存在的诸如城乡二元结构、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等,使速度、结构和效益不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突出。要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解决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结构合理、机制顺畅、和谐平衡发展。第三,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证。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不仅因为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与子孙后代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2页,人民出版社,xx年10月第2版)因而,科学发展观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认为只有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发展世世代代永续进行。否则,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不再适合人类的生存,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构建和谐社会(共2篇)]篇一: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心得体会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构建和谐社会(共2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可以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

本目的是为了人,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引导。

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准则。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揭示,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其内涵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的思想,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而针对目前我校构建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稳定,更有利于目前我校快速发展的在思想方面的问题的解决。我们海南师范大学在最近两年取得了学校办学历史上最辉煌的成绩:从升格师范大学到桂林洋新校区破土动工再到去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取得“优秀”,这一件件的大事无一离得开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正是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不冒进,不退缩,稳扎稳打,大步向前,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对于我个人来说,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起到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篇二:学习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心得体会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可以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

展的在思想方面的问题的解决。我们海南师范大学在最近两年取得了学校办学历史上最辉煌的成绩:从升格师范大学到桂林洋新校区破土动工再到去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取得“优秀”,这一件件的大事无一离得开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正是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构建和谐社会(共2篇)]导思想,不冒进,不退缩,稳扎稳打,大步向前,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篇7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提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因此,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便非常顺利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显然, 在走进化学新课程的时候, “科学探究”将和我们结伴而行。

二、理论指导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在具体观点上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它们在有关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等问题上基本上是“一致”的。知识观:课本知识只是一种比较可靠的假设, 并非解释现实的“模板”。学生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的掌握, 而是要不断进行深化, 即学习要走向“思维中的具体”。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经验, 另起炉灶, 从外部装进新知识,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同时,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 他们可以在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 对问题形成更丰富的、多角度的理解。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 从而促进学习。学习观:学习的过程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在建构主义学习的框架内, 教师必须采用各种“手段”作为认知工具来支持、指引和扩充学生思维过程或心智模式, 促进知识内化与问题解决。教学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 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由此可见, 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2. 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建构学习理论。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而提出的种种的不同途径的解释。具体到学习中, 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们用来领悟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张凤梅

(新疆石河子第七中学, 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可见, 加强对我们农村中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 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是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我所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 长期以来, 受教育现实中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只

科学、获取知识的思想观念, 领悟科学方法而进行的各类活动。学生的探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不但需要有目的的观测以及实验, 还要对结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获取一定的知识,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善于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逐渐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探究的能力。

探究过程中, 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主动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建构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 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因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科学探究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探究,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是每一个教师应该研究的主要课题。那么,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如何为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些都是我们在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1. 学生科学探究的内驱力。

学生作为探究活动的主体, 具有自主性的特征。因此, 在探究活动中, 学生要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 使学生具有强烈而又持久的科学探究的欲望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虽然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奥秘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学生的当前认知状态与探究目标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障碍, 而跨越这种障碍, 需要学生有乐于探究的兴趣、敢于探究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需要有刨根问底、不怕困难的精神。

2.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建构。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探究活动, 尤其是猜想、假设、解释以及结论的环节, 都需要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底蕴的配合。但是, 从另一个角度讲, 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尚处于发展进步阶段, 这和科学探究要求学生具有演绎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让学生在未知的情景中进一步探索, 并且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新关系、新途径以及新的知识注重于读写, 偏废听说能力培养和训练的现实, 加之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 父母的文化水平大都较低, 又因受

理论体系。如果学生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3. 科学探究活动, 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科学素养。

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以及咨询者, 只有一支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队伍, 才能鼓励和培养学生究根问底的好奇心, 以及对事物常常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品质。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应能够做到:对科学探究津津乐道, 同时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对于学习化学的强有力的作用以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认清科学探究的本质。同时, 教师在科学探究的指导中, 要能有效组织和指导科学探究活动, 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了解学生以前产生的问题、原有的前概念、认知潜能、发育状况、身体素质、情感发展和行为动机;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一道制定科学探究的活动计划, 以使所有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尊重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不同观点, 表示的不同态度和持有的不同价值观念;用发展、激励的方式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见。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 在我们对教育改革进行反思和规划时, 建构主义学习确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应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

四、结语

建构主义的观点不仅仅对化学学科有重要作用, 对于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整个教学改革也很有启发, 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的批评也是“一针见血”的。但是, 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更加适合于学习的高级阶段, 因此,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基础教育有待普及, 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在学习这一理论时, 一定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 理性地借鉴和吸收, 不能照搬照抄。

摘要:化学新课程对中学化学教育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来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构主义,化学新课程,科学探究

参考文献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篇8

22年前,陈钟梁先生的论文《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作为我国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篇力作,不仅在当时的语文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与广泛的共鸣,而且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如今重读这篇文章,深深感到作者语文教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的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甚至“科学”“人文”两者的“分离”比以前或许更加严重,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普遍存在着“泛人文”现象

语文教学的“泛人文”现象主要表现为:离开学科特性,背离语文本味,抛开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视训练,张扬个性人格,强化感情体验,陷入人文的过度阐释,造成语文的实用性减弱。语文能力下滑,语文功能瘫痪。

比如教材编写,全盘否定知识体系,甚至“能力训练”一类的词语也被视为禁忌。许多教材都不提语文知识。似乎一提知识、能力、训练等就触犯了禁忌。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已有8年,回过头看看教学实际,高中语文教师抱怨初中语文教师连最起码的“短语”“句子成分…‘比喻”都不教: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才来补语法修辞,大大加重了高中教学的负担。而且,学生过了那个“打基础”的年龄,语文知识也不太容易学进去,以致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不能掌握。语文教学应该涉及的字、词、句被代之以“自己去感悟”“在悟中学”“再揣摩揣摩”。由于“语文没有体系”“不应该讲体系”等观念的大肆宣扬,一线教师当然只有跟风跑。新课程主张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但教材编写者、教学实施者都心中无数,放弃了主导作用,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生的自我建构又从何谈起?

上公开课,不管什么文本、什么课型,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设计美丽如画的课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设置生动感人的情境,设计声情并茂的导入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现场的“精彩”,精彩的标志就是让学生感悟。感动,甚至流泪;让几个聪明一些的学生站起来发言,从他们的嘴里引出带有白胡子的哲理,以赢得观众的满堂喝彩。课上的“堂练”砍掉了。静思默想的时间没有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挤掉了,只剩下人文兮兮的热闹场面,漫无目的的师生对话。语文课成了单纯的人文熏陶课、情景表演课,美学欣赏课、文学解读课、哲学研究课、科学普及课……目前这种“泛人文”的课堂比比皆是:脱离文本,一味放纵学生所进行的“个性表达”“独特感受”“情感体验”,已经成了无本之木的非语文行为。

课堂教学目标,理应是单位时间内学习结果的具体化表述。具有可观察性、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可是几乎全国所有的中学语文教师备课笔记的“教学目标”都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他们尽管在备课笔记中也标上“教学目标”四个字,但所用的动词却是“理解”“了解”“感悟”“体会”“感受”“热爱”之类的模糊笼统的心理动词。这类模糊笼统的教学目标根本不具备导教、导学、导测的功能。第一。不利于明确教学任务。“理解”“体会”之类的教学目标,会给教师分析教学任务(目标确定后的教学思考)和指导与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带来很大的困难——从学生的起点能力到达这些学习结果之间究竟需要多少距离,应该经过哪几个阶段,其间的具体目标又是什么。有哪些支持性条件等,都很难确定。第二,不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理解”“体会”之类的教学目标,会使师生双方在选择和使用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时受到很大的制约。目标不明确,怎样达到目标就更难以确定。第三,不利于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模糊的教学目标意味着测量和评价的标尺也是含糊不清的,这就给测量和评价工作带来困难。衡量“理解”“体会”之类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准确判断学生有没有达到这些目标?教师和学生对这些问题心中无数,只能凭经验对学习结果进行估计,根本谈不上准确的测量。可是估计出来的结果与真实的学习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更谈不上效度和信度。

(二)有的方面泛滥着“科学主义”

现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也导致“科学主义”大泛滥。考试成风,除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调研考试外,还有月考、周考,甚至有一日一考、一课一考。应试教育所主张的考试中心、认知至上、分析本位、技术主义为科学主义语文教育观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这种语文教育观表现出来极端的唯科学主义功利性的价值趋向与唯科学方法论的实践走向,其实是非科学的与反科学的。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迷信某一类教学法,把本来生动的语文课堂弄得呆板,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对文学作品的教学,他们总喜欢抱住固定的教学程式: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练习1、练习2……一首名诗、一篇美文、一曲好戏常常被上成一堂知识传授课。毫无文学性可言。他们习惯以科学主义的手段把优美的文学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干着焚琴煮鹤的勾当。笔者就多次听过把《荷塘月色》分解成多少种比喻、多少种拟人、多少衬托、多少种通感的分析课。这里,带有自然科学特色的解剖刀刺向了文学,刺向了审美。要知道,语文教学应有必要的人文教育,首先应该目中有人——有学生、有作者、有编者、有教师,应该“四心合一”。可是这些人笃信科学。心中只有这个法那个式,唯独就是没有“人”,没有情感,没有人文。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现在几乎消失殆尽:因为语文课上学生根本“作不了主”,课堂中的学与教全由教师控制与作主。教师要求看投影,学生不可能看别的;要求听录音,不可以不听;要求朗读一遍,不可以读两遍;要求讨论3分钟,到时不停止不行。教师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没有自主探究的权力。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奴隶,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奴隶主。教师从过去的“满堂灌”发展到现在的“满堂问”,学生从过去的“满堂听”沦落为现在的“满堂答”。一次在苏州举行的新课程展示课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语文教师所执教的16节课,没有一节课跨越“满堂问”的藩篱,有的一节课竟发问了64次。

此类问题,诸如考试练习过多,阅读分析过细,作文标准过繁,备课过于统一,拓展阈限过窄,教学生成少,都是科学主义泛滥的表现。科学主义要求人应当不带感情的认识事物,做到客观、冷静、理性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此种情境中的语文教学,其根本属性已经异化为唯理性的可分析性、逻辑性与系统性:其内容已经弱化为单纯对实用知识的追求:语文已经变成了记诵之学、推理之学、乃至“屠龙”之学:学习的主体已经蜕变为失去人文情怀的应试机器与答问木偶。

无论是普遍存在的“泛人文”现象,还是局部泛滥着的“科学主义”倾向,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莫大的损失。

上述种种问题严重歪曲了语文教育的学科性质,妨碍了语文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误导了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造成了语文教育的重大混乱。在我们认识到

22年前陈钟梁提出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之际,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以为,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厘清一个二维结构,清除“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人为对立

以前一些人曾以“人文性”来攻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企图以此来纠正语文教学里的诸多弊病,但很快就没有市场了。原因在哪里?逻辑梳理混乱,概念含混不清,匹配对象搞错了。“人文性”与“科学性”向来是相对应的概念,它们分别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派生出来的,二者共存于某一事物体内并形之于外:“物理”与“人情”兼具相融,这个事物才是一个完满健全的。杨叔子说:“科学人文,和而不同。”“工具性”是同“目的性”相对应的一对范畴,“工具性”是指某一事物在它与诸多事物构成的链条或系统里,处于手段、桥梁和中介的地位,这一事物的存在价值是通过使其他事物更好地存在而体现出来的。这是一个事物陷于某个关系链或某个系统里而拥有的相对性很强的事物的属性:改变一下链条长度或调整一下系统的要素数量和结构方式,这个具有“工具性”的事物可能就成了这个链条或系统的终极,成为“目的性”了。一个具有完美“工具性”的事物,必须将“人文性”与“科学性”共同纳于体内并形之于外,才能充分展现其“工具性”,才在事物链条或系统里具有存在的价值。

“工具性”“目的性”与“科学性”“人文性”,是一个“二维结构”。“工具性”中有“科学性”也有“人文性”:“目的性”中有”科学性”也有“人文性”。要追求融合,只能说工具性与目的性相融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合。换句话说,“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于语文的“工具性”之中,才是真正完满健全的“工具性”:反之,其“工具性”则是残缺不健全的。如此认识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就是充满人文性的科学训练与充满科学性的人文滋养的并存不分。而以往人们对“工具性”的指责有过激偏颇之嫌。“工具性”内所含的“人文性”不足是教学实践里出现的事实,但不能因此而把整个“工具性”也抛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工具性”里增添“人文性”的内涵,使之与存在于“工具性”体内的“科学性”相融。

联系到语文课程标准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看来需要改一改了。比如“工具性”与“目的性”的融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厘清了这样的关系。就不至于再出现“人文性”“工具性”谁重谁轻的无谓之争了。

(二)明确两条途径。避免陷入虚无融合的境地

作为人文性的上位概念“人文主义”,偏重人、主体、人生、主观、个体存在、自由意志、价值、直觉、体验、情感等;作为科学性的上位概念“科学主义”,则侧重物、客体、自然、客观、普遍规律、因果决定、知识、逻辑、实证、理性等。二者关注焦点的差异既显示出各自的长处和优势,也是其不足和缺憾之所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观各自的基本主张,都有符合教育规律与发展趋势的正确合理的一面,也有背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足的一面。而一方的不足,正是另一方的优势所在,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它们各自的片面性也日益暴露出来。科学主义教育观重视教育的直接社会作用,但忽视了更为深刻的促进入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责任:人文主义教育观注重人性的陶冶与完善,但有脱离客观物质世界和漠视人类对现实价值追求的倾向。所以,对待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教育观,重视其一与忽视其一,都是片面与错误的。因为这两个教育观本来就是教育发展中相辅相成与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只是由于人类知识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才导致它们不平衡发展与彼此割裂。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并坚持一个完整的,既包括人文主义教育目标又包括科学主义教育目标的教育目的观。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使人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具备科学技术知识素养,也应具备社会人文知识素养,这才是我国乃至全人类的整体目标。正如美国圣母大学校长郝斯柏指出:完整的教育同时包括“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两大部分。在他看来。“学会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会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

从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来看,语文教学必须改变非此即彼的状况,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整合。当年陈钟粱的推测与期盼“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很可能是科学主义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无疑是正确的。只是如何结合,具体方法是什么,具体的途径在哪里,由于时代局限未能解决。我们已经知道,语文教学既不属于单纯的科学主义,也不属于单纯的人文主义,而是二者的相关要素的和谐融合。不过。两者融合之后尽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并非完全你我不分,应该各有侧重;否则,将会消弥各自的个性。陷入虚无融合的境地;所以我们认为,侧重人文主义的融合叫做“科学的人文主义”fscientific humanism),侧重科学主义的融合叫做“人文的科学主义”rhumanistscientisml。科学的人文主义,在保持和光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它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所以又称之为新人文主义(neo-humanism):人文的-科学主义,在发掘和弘扬科学主义的宝贵遗产的前提下吸收它所不足的仁爱情怀和人文精神:所以又称之为新科学主义(neo-scientislm)(见李醒民《中国科学哲学论丛》(总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所以,人文的科学主义这条途径,不会像单纯科学主义那样导致漠视人文关怀的繁琐化与机械化:科学的人文主义这条途径。也不会像单纯人文主义那样忽略科学精神,不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的积累。

(三)纠正几种偏向,追求合理的匹配方式

在语文教学实际中,到底是科学的人文主义好,还是人文的科学主义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教师在执教《夏》(作者梁衡)这一课中,单纯引人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活动,可以表现夏日紧张、热烈、急促的情景。结果,为活动而活动,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舞蹈课、美术课等,冲淡了语文学科的本味。这是“泛人文”——人文主义——的体现。如果简单地取消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活动,直接肢解优美的散文,逐句逐字地分析夏日农村“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这便是科学主义的做法,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果在肢解散文、逐句逐字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接受,讲究循序渐进,注意讲解的生动性、形象性、具体性,这属于人文的科学主义前一种教法不可取,没有实施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后一种教法也不行,虽然有所融合但途径不对。不应该选取人文的科学主义,而应该走科学的人文主义之路。采取第四种教法:在用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活动表现夏日紧张、热烈、急促的情景之后。再回到文本。让学生利用文本内容解说如此

唱歌、跳舞、绘画的原因:“我这个舞蹈节奏较快是为了表现文中‘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的情景;‘挥镰“弯腰“流汗分别用这个(舞蹈模拟)动作,‘快割在前,‘快打在后,先后用这两个(舞蹈模拟)动作。”为什么第三种教法(属于人文的科学主义)不如第四种方法(属于科学的人文主义)呢?道理很简单,《夏》这篇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人文色彩浓厚,此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与之匹配:单纯选用人文主义的教法自然不可。因为没有融合:选用人文的科学主义的教法不相匹配。因为虽然融合但教学内容侧重人文性:只有选用科学的人文主义的教法才是匹配的,

或许有人会反问,一个具体的教例能拘泥到某个主义上来吗?要知道。抽象的理念常常能物化到具体的事物上来,更可以具象到人们有意识设计的教学方法上来。语文教学实际中的具体做法是可以体现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人文的科学主义、科学的人文主义的:一个教学活动、一个教育行为、一个评价措施、一节课、一道题、一个提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主义”的产物。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主要属性(是人文主义的还是科学主义的)取用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属于人文主义的(如诗歌欣赏),适宜采用科学的人文主义:教学内容属于科学主义的(如科学类文本解读),适宜采用人文的科学主义。如果教学内容两者综合,一般做法是,侧重科学的则选用人文的科学主义,侧重人文的则选用科学的人文主义。分不清侧重什么,两者都可以考虑,只要便于学生接受即可。当然“教学无法”,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变式”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一定固守一些框框套套。

人文的科学主义与科学主义,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其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都是相通的;科学的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其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精神也是相通的。人文的科学主义与科学的人文主义,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是彼此对方化的表现。人文的科学主义系科学主义人文化的结果,科学的人文主义则是人文主义科学化的结果,这也是“科学”“人文”融合的简单道理。

上一篇:汽车4s店员工手册下一篇:冬天里最温暖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