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精选8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篇1

很多的时候,感觉这位中国的创始人的思想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睿智,真的让人莫名的崇拜。是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是他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潜移默化中,他的思想已被我们所接受,他的理念在延续,影响着中华儿女。

就所学的知识,我谈点具体的感受。课本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作了详细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国人民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事实表明:“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和比较后所选择的革命真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就是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

毛泽东思想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为三个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而形成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对党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历史是真理的最好注解。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作了科学分析,毅然抛弃了苏联“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并最终依靠这条新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改造。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造性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用和平方式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苏联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尽管这一探索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却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上述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思想,提出了“三个代表”党的建设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任务,集中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特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运用唯物主义观的重大成果,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党从建立开始就以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代表的姿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政治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民主集中制,在经济上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从而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然而,由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又缺乏经验,使得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特点,提出并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的经验表明,只要我们党坚持和把握了三个代表,我们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胜利。能否坚持三个代表,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宏伟纲领和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行动指南。

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深深认识到毛泽东为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篇2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探索

一、采用“跟进式”专题化教学, 构建教学内容

“概论”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 涵盖了从历史到现实, 从理论到实践, 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到内政、外交、国防、党建, 以及革命、改革、发展、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可以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宝库。而其中的一些理论知识, 学生在中学的课程中已经有了一些接触和学习,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避免与中学时的重复, 使学生真正能够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精髓,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认知到理解, 再到认同和信仰,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此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上, 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按教材的章节一章一节面面俱到的讲授方法, 按照“把握理论精髓, 兼顾教学体系, 创建名牌课程”的要求, 将教学内容优化组合为35个特色鲜明的专题, 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深入分析讲授。

在专题内容的设置上, 我们强调要“跟进党的创新理论, 跟进社会发展现实, 跟进学生思想实际”。为此, 我们一是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 要求每位担任专题教学的教师必须负责跟踪自己专题内容所涉及的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 最新成果以及学术界的研究动态, 使党的创新理论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课堂;二是建立学生思想调查制度, 在开学初和学期中, 我们都会在学生中进行调查, 让学生把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希望该课程解答的问题写出来, 根据调查的结果, 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适当调整, 对已有专题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使我们的专题更加贴近学生思想, 贴近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三是建立专题的专家评议验收制度, 每个学期, 我们都会组织专家组, 对大家新制作和修改的专题的教案和课件进行评议验收, 验收合格的专题, 才可以在教学中使用。

“跟进式”专题化教学的实施, 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们普遍反映:“专题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针对性强, 且思想深刻, 有很大的启发性”;专题课“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 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一是全程实施多媒体教学。对每一个专题, 我们都精心制作了包含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把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综合起来表达事物, 不仅大大增加了课堂上的信息量, 而且在形式上非常生动、活泼、直观, 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二是开发建设网络课程。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同时, 我们还开发完成了“概论”课的网络课程, 挂在大学的校园网上运行。该网络课程主要有三大模块:教学支撑系统、资料查询系统、考核测评系统。其中教学支撑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要求、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专家课堂以及供师生交流的BBS、论坛、聊天室。资料查询系统主要包括经典文献、学术论著、背景资料、声像资料、图片资料。考核测评系统分为教师考核及学生自测系统。能够实现网上远程浏览、查询、提问、下载相关资料, 可以进行网上远程教学、对话、辅导、答疑、管理。网络课程的开发, 实现了教学内容开放,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为学生自主化学习创造了条件, 也为师生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是进行了网络课堂的教学试点。网络课堂, 是借助于交互性更强的网络技术平台, 有多名教员同时参与, 集授课、研讨、答疑、考核等教学环节于一体的课堂教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个专题中我们进行了教学试点, 教学时由3-4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 共同参与授课。课堂教学环节包括五步, 第一步, 引导教学环节。由主讲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学习本专题的基本思路, 包括介绍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等。第二步, 材料浏览环节。组织学生浏览各种相关资料, 包括本专题的完整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背景介绍、理论争论、观点解读、专家论坛等。第三步, 分组讨论环节。第四步, 辩论答疑环节。第五步, 课堂测试环节。网络课堂设置有完善的即时测试系统, 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当场检测。试点证明这种教学改变了那种“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方式, 构建了一种“启发引导, 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增强教学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

为搞好实践教学, 我们重新规划落实了4个实践教学基地, 并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每学期安排专门的课时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参观调查, 要求学生提交调查报告, 使学生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体所察, 在改革开放第一线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推动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除校外实践活动外, 我们还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校内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组织学生成立专题问题研究小组, 由任课老师担任不同专题小组的辅导教师, 利用课余时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撰写小论文。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会、报告会、影视评论等活动, 寓教于乐。这一系列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们提供了贴近社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广阔舞台, 也提高了他们正确地认识、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实现考核方式综合化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这种考核方式下, 学生平时即使不认真上课, 甚至逃课, 考前突击看书、背笔记, 也一样能过关。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与我们的教学目的不相符。学习“概论”课的目的, 不是让学生背会几个名词解释, 背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 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正确分析社会问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围绕此教学目标, 我们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建立起了综合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占20%, 主要从平时表现、纪律、上课回答问题方面进行考核;社会实践占20%, 主要从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考核, 期末开卷考试占60%, 主要注重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以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实践证明, 这种综合化的考核方式, 真正改变了学生对“概论”课考试临时抱佛脚的状况, 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和宗旨。

五、规范教学管理, 实现课程管理制度化

课程管理的规范和制度化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概论”课的课程建设中, 我们根据新教材和教学大纲, 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建设规划、教学改革计划、教学实施计划。课程组还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包括教研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 研究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集体备课制度, 每个专题, 从大纲到具体的教案, 都坚持集体讨论, 以集思广益, 对教案和课件进行完善, 努力使每个专题都是一场高水平的讲座,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最拿手、最受欢迎的精品课;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指定骨干教师具体指导新教师授课, 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课比赛, 吸纳他们参与大的科研项目;还有新专题的试讲制度等。

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 我们规范了课程的各项教学活动, 实现了课程管理的制度化, 也凝聚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篇3

关键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4.017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自身要求就是要随时代、历史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指出,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革命导师们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自身解放创立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必须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使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打算为未来理想社会设计一套周详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制度安排,从来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作是达到“千年王国”的操作方案,他们提供的只是对现存社会的“正确的认识”。未来社会应该由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依据当时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研究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深入研究现实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和特点,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创造出不同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体现其生命力,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也是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再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适时转换社会主义发展主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同的理论形态。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初的历史发展中得了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末这一阶段,针对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主题,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世界历史”、“东方社会”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等极有价值的探索基础上,提出了“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这一阶段,列宁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总体涵盖了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问题。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多个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针对社会主义如何与资本主义合作,在斗争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严峻形势,马克思主义陷入了危机与探索、创新与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必须对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并存的现实作出科学的解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涉及时间继起性基础上的空间并存性问题,时间继起性是空间并存性的前提,只有在科学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关系。空间并存性是时间继起性的过程形式,因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以及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各民族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充分展示其作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的应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先后肩负了革命救国和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提炼时代主题,总结根本经验,顺应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形势,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历史潮流,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必须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并把党的思想路线丰富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成功地推向21世纪,针对我党所面l临的新的历史任务,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新时代,回答新问题,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路线的内涵,提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和社会转型变革时期,我们特别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求真务实”,并对其做了具体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继承和发展”的要义,继承就是坚持和一脉相承,就是不丢“老祖宗”,就是恪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发展就是创新和与时俱进,就是说出“老祖宗”未曾说过的新话,就是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

原则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又一个的新成果。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它依然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若干理论新观点;党的十四大和党的十五大报告阐述的许多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文风和党风运用于全面深刻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在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在深刻认识“三大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根据;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必然会促进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进程是有一定规律的,问题只在于发现这些规律。每一个人都按照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些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和目的及其对外部世界作用力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历史的创造者能否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并且以此指导未来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探寻社会前进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条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总结这些基本经验时,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有80年的奋斗历史,有创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实践,有国内外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只要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我们就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做出贡献。”

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了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硬道理”,从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两个文明”一起抓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和条件等问题的实践,是社会主义矛盾理论的正确运用和对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正确应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与时代特征相符合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实际,科学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矛盾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要求,总体布局“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同时,我们党一直关注以什么样的党来执政和领导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对“执政党应该是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算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等有关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改革开放新时期,江泽民同志基于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执政兴国的重大使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具备的特殊品格——始终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把它概括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和人民性,强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些思想和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建领域的

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党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也达到了相应的理论自觉。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我国实情和发展目标相结合,在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长期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的基础上,始终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相统一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本质,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等与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策略方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自身建设的实践中,紧紧抓住“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结合起来,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体现社会主义发展和执政党的先进性。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的新阶段,党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等基本问题,把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传统发展观进行了历史性的超越。中国共产党科学地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促进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更加合理地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就在于在这些领域不断升华和提炼“三大规律”,不断赋予其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并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列宁晚年在回答苏维埃俄国如何巩固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这一崭新课题时强调,“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反复强调,“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发展中国的经验总结,又是发展中国的理论指导。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鲜经验,开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才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在不断解决改革攻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既要继承前人总结的经验和规律,更要植根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但无论坚持还是发展,都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在解决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即是说我们的发展进入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的新起点。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必须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全球化发展浪潮的世情,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国情,牢牢抓住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党情变化,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同时,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各种困难、风险,直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直面社会活力不断进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的新课题新矛盾,致力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少,“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改善”,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仍需加强等等。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我们思考一切社会问题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所遵循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曾有过违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性;也违背过真正把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诉求的价值前提,导致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把不断提高公有制的社会化程度,把平均主义和消灭人的个性差异以追求社会平等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诉求,使社会主义建设发生重大挫折。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本质与中国具体历史的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什么时候就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执政规律有了充分认识的情况下,更加理性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阶级政党领导,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等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巩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灵活地运用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中,在解决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中善于发现问题,达成理论自觉和创新;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在理论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着力于深入思考和研究:高新科技革命浪潮中现代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社会主义体制模式危机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与社会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与社会和谐与公正的关系;坚持改革开放与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等等。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必须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特别强调的是,在思想理论领域,针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要高度重视对意识形态价值观层面的国民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研究,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核心和根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身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我们要树立科学的问题观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客观而勇敢地正视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矛盾新冲突,在用“发展”来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中,概括提炼新观点、新理论,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体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立足于当代中国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把握社会主义阶段性特征,积极面对当前中国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2.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列宁全集:第1 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09.

[7]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篇4

课程论文方案

一、选题

同学们可以从推荐题目中选择一个作为小组论文选题,也可对推荐题目进行适当调整或就题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述。要注意广开思路,积极创新。还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其它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二、步骤

1.分组:

每个教学班的同学在本教学班自由组成课题小组,3—5人,不少于3人,不超过5人,课题小组成员不能跨班组成。每个课题小组推举出一名组长,负责该小组课题的组织、分工、论文撰写等工作。

2.论文要求:

①论文字数应在2000字以上。随小组论文一起提交的还必须有两个附件:一是每个小组成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表现和作用,二是小组成员在阅读和查找资料时认为最有益的书目。论文及附件统一采用A4纸打印。

②论文的内容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层次清晰,逻辑合理;要有针对性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力提倡和鼓励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后从中得出心得和体会的做法。

③所用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引用材料一定要注明出处,引用事例要简明扼要;反对大段引用报刊观点和论述,否则一概按低分评成绩。

④论文首页左上角标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核论文”字样。在标题下写清作者姓名(组长及全组成员)、系别、班级、学号、等;

推荐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社会调查参考题目:

第一类:大学生的实际

1、关于大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2、关于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性的调查

3、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

4、关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的调查

5、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

6、关于大学生节约用水的调查

7、关于大学生普法教育必然性的调查

8、关于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

9、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

10、关于大学生时尚消费趋势的分析

11、关于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查

12、关于如何看待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关系问题的调查

13、关于“新读书无用论”的调查及思考

14、关于对青年自愿者工作的认识的调查

15、关于某些大学生痴迷网络游戏的调查

16、关于大学生打工问题的调查

17、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

第二类:社会热点

1、关于看病难问题的调查

2、关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调查

3、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

4、关于如何有效地关爱“空巢老人”问题的调查

5、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

6、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调查

7、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调查

8、关于社会和谐问题的调查(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调查)

9、关于减免农业税问题的调查

10、关于农村孩子教育问题的调查

11、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调查

12、关于社会救助问题的调查

13、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问题的调查

14、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问题的调查

15、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

除以上参考题目外,同学们可以自拟题目。自拟题目一定要与概论(实践)课社会调查的主题和内容相关,否则视为不合格选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篇5

单选1、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要命题的是(毛泽东)。

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3、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

5、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苏东各国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7、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9、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简答

一、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12大《党章》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试述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3、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反映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一般联系,又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特殊联系。与剥削社会相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剥削制度的本质区别。强调共同富裕,既把社会主义与剥削制度区别开来,又把社会主义与原始社会共同贫穷区别开来,还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内在联系起来。

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

5、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等各方面的统一。

三、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1、我国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论述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在八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特别是井冈山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红军节节败退,中国革命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在遵义会议清算了左倾机会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肯定成为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在于: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

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之后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毛泽东同志及其领导的党中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取得了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成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及时提出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方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取得了中印反击战的胜利。取得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胜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取得了夺取政权之后巩固政权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四个字,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讲的就是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问题,即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这种国情的革命与建设的具体道路。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这既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单选

1、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稳定)。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100年)。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公有制经济).7、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9、首次把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党的十七大)。

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简答

一、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动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没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改革是动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冲破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稳定是前提,发展需要投入,改革会付出成本,投入和成本过高,都有可能带来社会的不稳。而不论是发展还是改革,都必须在稳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应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应付吃苦头,付出代价。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三者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二、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首先、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其次、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三、公有制经济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用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条件;

第四、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五、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切实保证。

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才能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否定和取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否定和取消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是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的。

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

第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三、试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使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要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之一。社会主义的法律通过人民民主程序来制定,通过人民民主监督来实行,民主和法治向来不可分割。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总之,党对国家的领导是依法领导,目的在于保证国家在民主法治轨道上运行,就会在民主法治轨道上发展。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论述

试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实践证明,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的。而一些就其性质说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如非公有制经济,只要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也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突破了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在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他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的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指出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单选

1、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共同富裕)。

2、目前我国调节个人收入的税种主要是(个人所得税)。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代表大会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6、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7、“一国两制”的提出当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一个中国)。

10、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是(独立自主、维护和平)

简答

一、试述新时期新阶段对台方针和政策。

新时期新阶段对台的方针和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2)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3)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发展的主题;

(4)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5)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二、试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从我国实际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允许任何国家损害中国的尊严和主权。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

(1)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2)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论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篇6

命题人---吴晓明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10分)

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10分)

3.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0分)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0分)

5.举例论述依法治国及重大意义。(30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篇7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创新

1. 开展概论课程教学创新的原因分析

1.1 国家大政方针的基本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而归结在理论方面就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无论是中宣部, 还是教育部都对高校开展这一课程做了专项强调, 不仅要求教学要面向实际, 还要能够坚持开拓创新, 通过不断赶紧教学形式和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教学道路。

1.2 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学生的核心要求

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 基本目标也是学生, 而学生的成长进步状况则是衡量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最好依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既是政治课程, 也是思想教育课程。怎样培养和教育学生,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成为当前课程教学的重要要求, 但毋庸置疑, 随着时代变化发展, 教学方法应该做出创新, 要充分结合网络化时代背景, 结合多元人才培养要求,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学习理论知识, 还要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教学理念的革新, 积极引导学生, 培养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1.3 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教学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这与教学环境的变化和教学目标的变化有很大关联。而现阶段要想高效开展教学, 既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做好继承, 也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而只有充分做好改革, 才能推动教学不断发展前进。无数教学实践证明,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教学改革新的要求, 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改革能够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 调动学生认知思维和理解能力,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 概论课程教学创新具体思路阐述

创新并不是对以往教学方式一味否认, 也不是脱离课堂教学形式。而是立足教学实际, 结合教学要求, 根据教材内容和新的教学形式, 创造另具特色的教学思路, 这才是教学创新的核心, 具体而言, 新的教学思路主要有:

2.1 精选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

以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 并不能对整个课程做清晰的教学讲解, 授课只是知识点讲解, 缺乏框架型讲述, 更不能对教学重点做主要讲解。而教学创新的基础只能是教学内容, 因此, 这就需要我们针对教材, 做好教学内容筛选, 要把握好概论这一课程的主线和重点, 同时要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和价值观做好正确引导。而所精选教学内容不仅要“高、大、上”, 还要能“接地气”, 要与实际相结合, 任何教学内容都不能脱离实际, 这是基本要求。因此所选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紧密相连, 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 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认知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 变化教学方法, 构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际上, 当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学生对这一课程并不感兴趣, 一方面这与课程内容较为深刻有一定关系, 但主要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法不当。教师单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 整个课堂缺乏互动, 学生学习氛围不浓厚, 学习积极性也就不高。

2.3 延展课堂, 倡导学生实际探讨课堂问题

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 只有走进实际与社会具体问题相结合才是教学的真谛。而以往概论课程教学, 学生的理解度和认知度并不高的另一原因就是缺乏与实际相结合, 比如在讲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时, 很多学生对收入分配尚无直接概念, 也就无法对这一问题进入深刻理解。因此, 这就需要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带着问题走向社会实际,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中探讨理论问题, 加深印象。

结语

随着新课程的设置调整, 概论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要求也发生了一系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变化, 而做好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就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实际, 做好教学创新工作, 通过教学创新, 使整个课程教学更深入教学实际, 更贴近学生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创新向度分析[J].教育探索, 2013, 7:217-2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篇8

课题:关注老人——我看养老保障制度

组长:柯荷芳12110414

组员:凌娇12110423

田素侦12110439

王丽霞121104

43班级:教育科学学院

12级(4)班

2014年4月30日

摘要: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提出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长远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研究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需要梳理其基本理论和制度政策价值取向,以便更好的指导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机制,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最初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享受对象限定的由国家统一管理并保证养老金发放的养老体系。上个世纪 90 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后新形势的需要,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开始逐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增加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虽取得的一定的成就。关键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建议

一.研究背景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与发展的,是二十世纪人类文明最伟大的社会成就之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重要社会经济制度。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础是中国的国情。第一,经济转型时期。中国改革开放 30年来,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均 GDP 于 2003 年跃上 1000 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快速转型期。中国经济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第二,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步。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一般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而到来的,即属于“先富后老”。其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繁荣为人口结构的转变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中国却是在经济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时,人口老龄化到来,即属于“未富先老”。不仅经济总水平低,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其它国家相比也较低。第三,人口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城乡人口在现有的年龄结构、死亡率、生育率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

二、相关概念

(一)社会养老保障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指因年老而退出劳动生产领域的基本生活为保障对象,通过再分配或储蓄等方式建立养老基金,用以支付老年生活费用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构成是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障、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障和个人与家庭储蓄(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其整合社会养老资源,满足各层次的养老需求。

(二)老年社会福利

老年社会福利是以老年人为特殊对象的社会福利项目,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发扬敬老爱老美德,安定老年人生活,维护老年人健康,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设施和服务。老年人福利是养老保险的延续和提高,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解决好“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目前,中国农村主要存在家庭养老、个人养老、社会养老保险、传统救济、商业保险几种养老保障模式,其中家庭(个人)养老模式为主,一般讲,社会(集体)养老模式处于补充的地位,在有些地区还处于缺失状态。

1.家庭养老

是指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低,农民养老采取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自我保障和家庭保障为基础的养老模式。

2.个人养老模式

是指农民自己利用和积累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和非市场手段,为自己提供养老保障。

3.社会养老保险

是指以国家为主体,运用立法手段对劳动者(一般是工资劳动者)在年老缺乏劳动力或者失去生活来源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

三、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发展

(一)国内养老保障制度现状

改革开放 30 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养老保障事业也取得长足进展。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收支规模持续增长,经办管理服务不断加强,各项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1.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初步建立

我国于 1986 开始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开始在养老保险费缴纳中尝试引入了个人缴费制度,改变以前一直由国家和企业负担养老保险费的作法。1991 年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2.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逐渐统一,统筹层次逐步提高

1995 年,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提出了两个侧重点不同的实施办法,实践证明这次改革产生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企业负担重、统筹层次低等问题。1997 年,我国总结过去的改革的经验,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心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由县级统筹向省或省授权的地区统筹过渡,提高统筹层次。

3.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人均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从过去仅局限于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逐步扩展到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从业人员,参保人数逐年增长。

4.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规模逐年扩大,发放能力得到确保

1997―2007 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年均增长 17%,其中近4 年来年均增长 20%;养老金支出年均增长 15%。2007 年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 78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2%,其中征缴收入 64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5%。

(二)国内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

1.养老保障制度的初创时期(建国—1965)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恢复生产、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是当时的中心工作。建立劳动保险对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建设新中国有重要促进作用。所以在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就明确规定我国“要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各解放区原有建立劳动保险制度的实践也为新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出台提供了经验借鉴。1951 年 2 月 26 日,政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并于同年 5 月 1 日正式开始实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在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标准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上个世纪 50 年代初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之下逐步形成的。该制度实际上是一个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金支付上是采取完全的受益确定制的方式,资金来源上完全由企业或单位负担。

2.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停滞阶段(1966—1977)

这一时期正处我国十年“文革”**时期,十年浩劫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包括养老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处于停滞和倒退阶段。1968 年,管理社会保险的专门机构—内务部被撤销,中华全国总工会也被停止活动,劳动保险基金从 1969 年开始也不再筹集。1969 年 2 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规定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各自支付养老金,国家不再进行企业、行业、地区间的调剂,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基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项目列支,实报实销。

3.养老保险改革启动阶段(1978—1985)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过去集体公社制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多种经济参与主体的出现。所有制结构的不断调整,致使非国有经济部门就业人数不断增多。另外,非公有制企业的工资并不采用原有的等级工资制度,按标准工资作为相关社会保险待遇计发基数的办法难以实行。单位 为主体的保障体制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1986 年,我国扩大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范围,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保险制度,并首次确立了企业、个人、国家三方共同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款原则,实现了全国县、市一级的养老保险统筹。

4.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探索阶段(1986—1996)

1986 年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的发布,标准着我国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开始进入深层次的改革探索时期。暂行规定首次正式确立了企业、个人、国家三方共同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供款原则,首次引入了个人缴费制度。1991 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进一步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决定提出我国要“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1992 年 1 月,人事部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比较笼统的原则意见。

5.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阶段(1997--今)

1997 年针对当时存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企业负担重、统筹层次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心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

四、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改革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家庭养老是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养老方式,在我国农村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直到今天仍然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起主导作用。现在,在我国农村,90%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但是,社会转型使这种古老的养老方式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市场经济弱化了儿女对父母的依赖,却强化了父母对子女的依赖。近年来,弃老、虐老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国家和政府首先要担当起社会养老的责任,在农村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把养老的重任由家庭逐渐向社会过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包括社会养老保险、五保制度、低保、优抚安置、社区养老等。

1.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要因地制宜的发展社会养老保险,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管理,循序渐进,逐渐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形成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带来新的契机。

2.完善五保制度

目前农村的“五保户”制度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分散供养标准低,经费难以足额到位。“五保”供养内容仅限于解决温饱。日常生活照料被忽视,部分对象生活极清苦。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年龄偏大,生活处于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人员较多,日常生活照料问题比较突出。

3.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的多种形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及老人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探索出更多的农村社会化养老形式,已成为社会各界急于探讨的焦点之

一。近年来,各地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社会化养老探索,而且这些探索也初步显出成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1)以房换养

“以房养老”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主要表现方式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还有如售房养老、房产置换等形式),在 60 岁之前,通过储蓄存款、按揭贷款等形式购买住宅,并在 60 岁之前还清房款,取得该住宅的全部产权。再在 60 岁退休养老之时,将该住宅的价值予以流动化。即指房屋产权的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后,在一定年限内,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当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亦归抵押权人所有。

(2)社会志愿者服务

完善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志愿者服务计划。志愿者本身可以由多层次的不同人 群组成,而老年人本身就应该成为这些志愿者中的一员。由非老年人提

供的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可以是完全意义上的志愿服务,还可以是适当营利的服务,由社会第三部门提供,此外,还有老年人自身实现自助与助人的老人工作小组。前两者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一大空间,也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而体现在养老领域的一大发展趋势。但后者的意义更重大,因为由老年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可以为老年人参加社会工作提供机会,为其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尤其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农村。

参考文献:

[1]刘苓玲.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2]黄晓.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均衡政府责任及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孙江超.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J].特区经济.2011(05)

[4]刘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2010(01)

[5]陈之楚.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05)

[6]汪沅.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7]王章华.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

[8]刘迪平.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D].苏州大学.2010 [9]姜彦国.加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对策探讨[J].行政与法.2011(03)

[10]冯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上一篇:小学生关于打针的日记300字下一篇:浅论法院审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