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识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识(精选8篇)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识 篇1

--------大新县人民法院

一、“和谐社会”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视角

千百年来,中国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我们今天倡导的“和谐社会”,其中的“和谐”二字不只是指社会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从“和谐”这一视角对社会进行分类,用“和谐”为“社会”作定性。因此,引导人们从“和谐” 这一视角去审视社会,思考和认识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认识前提。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告诉我们:

第一,科学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综合体。和谐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第二,和谐社会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实际上就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与小康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任务是完全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不是中一蹴而就的,决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在注意解决各阶层利益矛盾的同时,要注重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共同营造遵章守法、诚信友爱、开拓进取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重视差异的价值

人一般不喜欢差异,人的本性喜欢他人与自己的一致。但只有理性才会告诉我们,应该重视差异,应该重视对立面,并在多样性里求统一。

黑格尔说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中华民族更是自古以来就崇尚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纯和、家庭和睦,“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中华文化中“和”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孔子甚至把这种“和同思想”,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谓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是承认多样,承认差别,承认不同。承认多样、差别和不同,就意味着承认矛盾冲突,甚至对抗。那么,要“和谐”,要就有一个如何面对“对立面”,怎样处理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问题。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稳定”是有多种的。“死水一潭”是一个稳定,虽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但它是死水,没有一点活力和生命力。高压也能取得表面的、暂时的稳定,但它蕴涵着更大的不稳定。和谐的稳定才是内在的、持续的、真正的稳定。“和 1

谐”也有多种。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社会和谐概念的提出,其前提正是承认一个社会有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存在、不同的利益要求需要调整。和谐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都得到承认,各类矛盾和问题在不一致中得到化解。在这样的社会里,全社会形成合力,经济与社会才得以协调发展。

“和而不同”,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只有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形式、不同的政治见解、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长期共存,才是和谐的社会。当然所谓同,就是将上述不同统一于社会主义这一面伟大旗帜之下,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建立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我们既要坦诚地承认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又要努力地为解决这些矛盾、缩小这些差距而奋斗。

三、原因比结果更值得关注

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当前社会中最不和谐的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贫富悬殊现象比较突出,如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等。这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还有垄断性行业,它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

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比单一的发展经济更重要。当前能断送改革开放事业的,主要的已经不是极左思潮了,而是在改革和发展当中能否兼顾公平。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四个公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当前,如何分配又是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是,第一,发展机会平等。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必须在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第二,财富分配公平。按贡献进行分配(不是平均),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第三,社会调剂公平。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要从体制上和政策上下手,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公平的调节。加大扶贫力度诚然重要,可是,提高点所得税,增强点利息税,扩征点遗产税,比什么力度都大。现在既有穷人不会做穷人的问题存在,也有富人不会当富人的问题存在,不过,主要是富人不会当富人。应该让富人懂得:抽肥补瘦是文明社会普遍的做法。要让富人懂得:缩小差距以后仍然有差距,富人依然是富人。要让富人懂得,这样做也是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四、民主化与市场化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思路。与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内部矛盾相比,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有其新的特点。

一是经济利益矛盾突出。利益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子。利益矛盾是其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制约、导向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即劳资关系矛盾)。二是群体性矛盾较强,往往是一部分人与一部分人的矛盾,一旦爆发,即形成大规模的群聚事件。这些群体性矛盾一般是非对抗性的,但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对抗性。三是矛盾与政府某些部门存在问题的关联度高。矛盾的背后,往往有官僚主义、腐败分子隐藏其中,这些新特点都大大强化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

可见,在当今这些错综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中,我认为,最重要矛盾是:城乡矛盾、福利矛盾、劳资矛盾和干群矛盾(政府与社会的矛盾)。

要在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是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撑点。离开这两大支撑点研究处理社会矛盾问题将会走到传统体制的老路上去。第一,主要用经济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得失矛盾。要学会善于用经济方法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第二,主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人民内部在思想政治上的矛盾就是是非矛盾。民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民主法制的方法;一是思想教育的方法。

第三,采取综合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各类矛盾。要依法及时处置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从源头上解决矛盾,尽可能地把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对于已激化了的人民内部矛盾,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逆,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平息事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第四,根本方法是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认识: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都证明,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才有了物质保证。经济发展总是第一位的,但是社会发展必须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社会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乃至决定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现代化社会的阶层结构一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非常富有的阶层和处于底层的贫穷弱势的人口规模都比较少,而社会中间阶层的人口规模为大多数或较大多数,这样的社会,才是比较稳定健康,也就是和谐社会。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奋斗。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积五十余年的经验,在政治上要保证各阶层应有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要保证他们应得的物质利益,这样才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及其成员的积极性,使社会充满活力。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应有的题中之义,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要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去。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一个和谐社会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科、教、文、卫、体和社会保障事业同步发达。我们现在这方面是相对滞后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要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5—8年。国家今后要把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放到办公共事业上,经济建设投资则主要交给市场。

第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民风醇正的社会。中华民族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但在所谓“批判封、资、修”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丢掉了,把世界的一些先进东西排斥了,“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的摧残、对社会的破坏,后果极其严重,影响相当久远。现在大家都关心诚信问题、信仰信任问题、道德伦理问题、民风问题,说明不如人意的现象严重存在。所以说,精神文明是“三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加强建设。

第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社会治安良好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要通过文明、法制、妥善的方式,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切不可用粗暴的、简单的方式对各种问题进行压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真正而持续的稳定。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识 篇2

2005年2月,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应当关注贫富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 以及由此带来的可能的社会摩擦或者对抗。中国的贫富差距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 低收入者的日子也比过去好多了, 而高收入者的财富增加得更快。根据联合国的统计, 过去二十年里, 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贫困人口是在中国脱贫的。《中国震撼》一书的作者张维为曾多次说过这样一个观点:你可以开车从北京或上海市中心出发, 往任何方向开, 只要不开到海里去, 不开出国境线, 开20个小时, 你会看到很多的城市和农村, 你把你一路所看到的贫困现象加在一起, 可能会少于你从印度的孟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市中心往城外开2个小时所看到的贫困。在那些国家, 你会看到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绝迹的那种赤贫:几十万人居住的贫民窟, 那种衣衫褴褛无家可归的赤贫。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赤贫人数大幅下降, 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温总理在2010年3月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讲了这样一番话:“社会公平正义, 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认为, 公平正义比阳光还要有光辉。一个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 我们的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都要更多地关注穷人, 关注弱势群体, 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占大多数”。

同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还有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 就是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一概括说明:第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从我国社会现状看是总体和谐的, 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

一是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发生的方方面面的变化是有目共睹。这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造就了一大批富人。“富”到什么程度?且看媒体公开曝光的几张“底片”。2006年, 一手创办步步高电子公司的段永平为了和“股神”巴菲特吃顿饭, 竟豪掷62万美元, 令世人吃惊不小。不过, 与素有“中国私募教父”之称的赵丹阳相比, 段永平不得不甘拜下风。两年后的2008年, 赵丹阳以211万美元的巨资拔得头筹, 获得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殊荣, 在全世界富豪面前风光无限的露了一把脸。当一名即将回国的大款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免税商店一口气买了价值近5万欧元的法国红酒时, 售货员几乎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实。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称:在“金砖四国”中, 中国富豪的数量已超过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三国的总和。富豪人数快速增长当然是好事, 但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则绝对是坏事。中国目前还有多少贫困人口?按中国2009年重新确定的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的标准衡量, 中国目前还有4000多万的贫困人口;如按世界银行人均日收入1.25美元的绝对贫困线标准, 中国则有2.1亿贫困人口。令人忧心忡忡的是近几年贫富之间的裂痕不仅没有弥合, 反而呈扩大撕裂的态势。先看城乡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 已从1985年的1.86:1增至3.31:1。再看行业差距:我国垄断行业职工大约833万人, 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的百分之八, 但其工资和工资外收入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五。这意味着其余百分之九十二的职工拿到的工资却只占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五。至于不同阶层件的差距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 而国企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竟高达128倍。有专家指出, 中国收入最高的百分之十人群和收入最低的百分之十人群的收入差距, 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终于看清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这些年来, 社会财富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快速向权力与资本集中;而作为创造出社会财富的主体———普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却在这场社会财富分配的博奕中几近缺席, 甚至丧失参与权与话语权。拉美国家已有的实践证明, 分配不公与贫富分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社会动荡。近几年我国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与校园血案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离开公平与正义, 社会断无稳定与和谐可言。

二是劳动关系失衡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 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毋庸讳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问题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我们对投资者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 这种保护迅速提升了资本所有者的地位, 如某县级市就打出这样的标语:谁要是为难投资者谁就是和某市人民过不去。而劳动者的地位却在不同程度地下降, 在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背景下, 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劳动关系已经处于不和谐状态, 劳资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显性化。

三是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 已经从1995年的1.86:1增至3.31:1.“三农”问题的突出, 表明了城乡之间的发展确实处于不协调与不和谐状态, 其妨碍的当然不仅仅是乡村的发展, 而且必然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是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冲突。2004年中央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概念, 这是基于地区发展的失衡或者不和谐而作出的调整努力, 它一方面证明了地区差距的客观存在, 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种差距及其带来的不和谐急切需要调整, 这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

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导致的价值观扭曲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滑坡。如官德、师德的下滑已经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先富起来的群体形象急切需要改善等等。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识 篇3

一、太极拳的社会特性

1.民族历史性。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有清晰的师统承传。山西的王宗岳、河南温县赵堡的蒋发、陈家沟的陈氏家族等多家门派。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各流派太极拳都有了极大发展,呈现出后继有人,蒸蒸日上的很好局面。

太极拳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富有深层文化内涵、具有明显健身效果,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传统健身养生和防身运动。在中国武术中,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族气质的,莫过于太极拳了。太极拳合技击与养生为一体,是一种意气运动,而且每个动作螺旋缠绕都呈圆形。充分体现华夏子孙追求和谐圆满的民族风范。

2.传统文化性。所谓的太极,是我们古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思辨、体悟而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其表明无知无欲和阴阳分化两种状态,太极拳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特别是《老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无不是达到天人合一、心物一元、物我两忘的融融状态。

太极拳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在长期发展中人们赋予它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其理论根基坚实,显现出高贵的文化气质。由于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儒释道三大主流教派在思想、文化、理论上相互渗透、融合,因而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不仅限于道家思想,而几乎吸收了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3.竞技表演性。太极拳有科学的、完整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拳架等套路;有成熟有效的训练程序和训练方法;有克敌制胜的技击、实战功能。在国际武术联合会两年一届的世界武术锦标赛及其下属会员协会组织的武术比赛中,以及在亚运会、东亚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中都设有太极拳比赛。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申奥项目中,慎重地写人了“太极拳”。

为了弘扬太极拳文化,举办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和永年、邯郸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特别是焦作市每两年在当地举办一次国际太极拳年会,被太极拳爱好者视为展示与拼搏的盛会、交流和学习的课堂。每届都吸引着大批海外学人前来参与,国内外太极爱好者汇集一堂、切磋武艺、共叙友情。从1992年开始的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4.祛病强身性。太极拳有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功效。太极拳舒缓柔和,轻松自然,是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者强身壮体、康复延寿的有效手段。依据当今有关科学调查测算,人的自然寿限可达到130-150岁。要提高人类的自然寿命没有什么仙丹妙药,关键在于加强自我保健。无数事实证明太极拳是保健卫生、延年益寿的好选择。

太极拳能醒脑清神,调节神经,对慢性顽症有辅助物治疗的作用,特别适合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修炼。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人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通过太极拳使身心得以全面适度运动,使周身血液畅流不息,保证了脏器、细胞的正常活动,可以使身体机能日趋健全,使人体力充沛,不易衰老。

太极拳强调身心皆修,注重精神和体魄的平衡发展,宜于塑造心理、生理都健康的新人。现代医学健康的标准已不再是身体上“没有疾病的状态”,而在精神(心理)卫生方面也有具体的标准。太极拳能使身心皆修,在练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养成健全的心理,长期练习太极拳的人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富于同情心理,乐于助人,不怕挫折,明辨是非,不信鬼神。所以太极拳的修炼可以造就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

5.群众参与性。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行云流水,松静自然,雍容大雅,莫测端倪。故老弱妇孺均可练习。太极拳动作舒缓大方,易记易学,对场地、服装、器械等没有过多特殊的要求,是广大群众健身的好运动,群众参与性极强,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太极拳长期以来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和推荐。周恩来也曾亲自派顾留馨先生赴越南教胡志明主席练习太极拳,藉以治疗胡志明的疾病。此事已被传为中越友谊的一段佳话。邓小平更是推崇太极拳,曾为日本友人书赠“太极拳好”的题词,并由此更加推动了太极拳在中外的大推广,大普及。

6.国际交流性。太极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刻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养身、修身、健身者。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应把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特点的太极项目推向奥运会,让太极文化在世界各地不断传播,为全人类的文明和健康服务,太极拳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中华民族致力于将太极拳奉献给国际体坛造福世界人民,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不同肤色的锻炼者正不断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入到太极拳锻炼的队伍中来,采用太极拳健身和通过太极拳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者。我们的东邻日本,十年前练习太极拳的人群就已超过百万之众。正如2001年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发给第一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的贺词所说:“作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的太极拳现已走向世界”。

二、太极拳的社会功能

1.全民的健身娱乐功能。太极拳是一种集技击与养生为一体的意气运动,太极拳、剑、扇、球等套路在音乐的伴奏下翻飞舞动,既是一种健身强体的好运动,又是一种娱乐休闲的好方法,对锻炼、表演者来讲,是一种极好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炼,对观赏者也不失为一种健康休闲、调节身心的方式,在农村、城市,直至世界各地都可以看的到太极拳的身影。

2.深厚的文化教育功能。太极拳是华夏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太极拳以包容着中国道家、儒家和理学家思想和伦理的“太极学说”立论,依太极之理规范拳技体系,靠太极之理,解释拳械技法,借太极立名,而称之为“太极拳”,是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包含着“更快、更高、更强”奥运理念,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强调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思维方式正好是友谊、团结、和平的思想基础。

3.精湛的表演竞技功能。每每盛大体育及文艺盛会的开幕式、晚会、闭幕式上。都能看到无比精彩,有着中国符号的,集美感与动感于一身的太极功夫表演。在第三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闭幕式上,海内外太极拳好手相聚一堂,用精妙绝伦的太极功夫表演为本届太极文化交流盛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国际武术联合会每两年一届的世界武术锦标赛及其下属会员协会组织的武术比赛中,以及在亚运会、东亚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中都设有太极拳比赛。加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指日可待。

4.显著的强体祛病功能。随着卫生保健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延长了,老龄化社会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养老的严峻问题,以节奏轻缓,轻柔圆活为特征的太极拳非常适合这些老年人的运动特征,为老年人带来健康的福音。现今社会体重超标和肥胖症患者日益增多,这一群体很难选择到适宜的锻炼项目,逐渐离开受体重限制的项目,将目光投向了太极拳运动。从繁杂的家务中解放出来的广大家庭主妇,也把太极拳锻炼视为利用余暇增进身心健康的好途径。

5.新的经济增长功能。自改革开放以来,太极拳得以快速、蓬勃发展,名扬海内外,给太极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市场,从1992年开始,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成功地举办了七届,参加年会的共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名运动员和爱好者,数十万人前来旅游观光、洽谈贸易。仅中国·焦作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期间就签订了42个贸易项目,其中外资项目10个,总投资1.451亿美元;内资项目17个,总投资6.3559亿人民币;其他贸易项目15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6.中西文化的融通功能。东方文化向人类展示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西方文化向人类展示了人类的物质世界。人类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融合,将构筑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这正是东方文化必须崛起,东西方文化必须融合的根本所在,是大势所趋,是太极玄机!

三、结论

太极文化是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和谐发展;太极拳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和谐发展;太极拳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养生观念的和谐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太极拳已成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太极拳的国际品牌价值为物质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无限商机;太极拳的社会特性和功能,特别是其独特的文化、健身和包容功效,对强身健体,社会风俗,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可以从太极拳中领略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也可以看到先辈们在太极武苑中,艰辛拓业的足迹和汗水,它必将鼓舞我们循着先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去进一步发掘,探寻太极拳乃至太极拳哲学的精奥,使之造福于世界各族人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各尽其 篇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各尽其能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人的创造活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影响我国社会创造活力的因素还在相当范围内、相当程度地存在着,抑制了群众的积极性和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决改变一切妨碍人的创造活力的思想观念,坚决革除一切束缚人的创造活力的体制弊端,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干事创业提供舞台,努力营造全体人民各尽其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首先,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的作用。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要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制度为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便利、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鼓励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其次,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主动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对他们的创业精神给予充分鼓励、创造愿望给予切实尊重、创造活动给予真正支持,进一步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他们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再次,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这是不断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前提。我们要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和营造这样一种观念和氛围: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识 篇5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是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综合起来看,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趋复杂和突出。如,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等等。从这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最关键和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

发展是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有力武器。当今世界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挑战;由于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松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而这最终要靠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经济不断发展,财富不断积累,始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依托。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建立在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不断增强物质基础之上的,是以经济发展为支撑的,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全面展开和具体体现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要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

构建和谐社会当以民生问题为先要 篇6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生问题的解决

王薇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改善民生已逐步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生问题、社会建设、社会保障

正文:

1.引言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以社会转型形式出现的空前社会变革,一方面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鲜明特征,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中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更为顺利和健康。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生息息相关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

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解决民生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历史经验表明,仅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并不能自然实现社会和谐。一些拉美国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失去的十年”的教训,佐证了这一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种种不平衡因素、不协调现象。例如,就业压力沉重;城乡、区域、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尤为脆弱;很多地方教育水平不高,医疗卫生体制落后,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文化事业发展滞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等。如果我们只顾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不仅会加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而且经济发展最终也将难以为继,和谐社会更将无从谈起,因此解决好民生为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得至关重要。

2.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经济”与“民生”两手抓

高度关注、认真解决民生问题,才会自觉地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虽然给大多数人带来了实惠,但并不一定使所有的民生问题都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相反,由于市场机制在某些环节的失灵和其他社会原因,贫富悬殊、下岗失业、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生活困难等民生问题还相当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加快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从真心实意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出发,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从而调动最广大人民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3.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三大民生问题

3.1“就业难”问题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9 年7 月的通报显示,2009 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

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人数达2400万人。这2400万人其中有1300万人为城镇新增劳动力,800万人为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与此同时,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人,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将在在13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也在不断加大,而且劳动力农闲时间增加,农闲季节部分农民或就地寻找二三产业就业或进城寻找工作。这都将加剧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矛盾,特别是低端产业劳动市场更是如此。因此,即使我们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转变到以扩大就业为中心上来,但由于劳动力市场持续的就业压力,失业率有可能还会上升。这种就业情形需要我们特别重视,作为民生之本,就业将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3.2“住房难”问题

自2000年以后,房地产市场由复苏期转入繁荣期,居民住房更新,以及大规模城市建设带来的拆迁,引发了旺盛的需求,房价开始快速攀升。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提前了购房计划,甚至开始为尚未成年的子女准备房子,同时,更多的人加入了房地产投资行列,房地产需求快速放大。相对于此,供应明显不足。绝大部分楼盘尚未预售便被预订一空,出现了房交会无房可交,拿着钱买不到房子的怪事。在房地产市场上,人们似乎重新回到了商品短缺的计划经济年代。商品房供不应求进一步推高房价。进入2009年,房价收入比已经远超过国际公认的标准。鉴于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拉得比较大,这样高的房价收入比尤其让人难以承受。而房地产商为了自身利益越来越热衷于大套型住宅开发,供应结构出现畸形,推出的住宅平均面积不断加大,房屋总价也在迅速提升。同时,由于经济适用房供应量不足,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仍没有解决。已处于相当高度的房价,也让没有多少积蓄的年轻人和刚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望房兴叹。老百姓要求改善的愿望日益迫切。因此“住房难”也将是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3.3“看病难”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减政放权和市场化改革,政府对医疗卫生所负的直接责任不断减少,GDP高速增长而卫生总费用所占的比重却不断下降,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卫生总费用中财政的投入仅占16-17%(大部分OECD国家75%,其他国家一般50%左右)。我国公立医院预算中财政补助所占比重在10%以下,2006年为9.05%,其中县及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政府补助仅占医院收入的7%左右。随着卫生总费用的扩张,增加医疗卫生投入的沉重负担落在了消费者的肩上,因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与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私人自费的比重严重偏高,而完全依赖自费方式获得

医疗服务的人口比重同样偏高。自费所占比例越高,获得医疗服务对收入分配格局的依赖程度越高,收入较低和风险较高人群获得医疗服务就会越困难。这正是城市低收入人群与广大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的深层次原因。

4.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要

4.1多项举措综合实施,解决“就业难”

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工作的协同。一是要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私营、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同时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地,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二是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同时,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改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客观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植再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行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鼓励服务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行税收鼓励政策;四是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4.2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住房难”

首先,要把住房保障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责任,提高政府的重视力度。真正使住房保障的主体、责任、实施方式和标准等问题都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提高保障住房的覆盖面。其次,要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加快发展经济租用房;租借方式容易解决保障供应和保障需求错配的问题,可以剔除有更高支付能力的家庭购买住房产权的需求和追求资产升值的投资性购房需求的介入,从而提高住房保障政策有效性。同时租借方式更易于实现住房保障的退出机制,通过保障性房源的封闭运行、重复循环利用,提高政府住房保障投入财力的使用效率。逐步实现廉租房、经济租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对接。最后,要将住房保障支出纳入公共财政支出的范畴。目前很多国家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达到相当与其GDPI%的水平,美国比重约1.2%;法国目前为1.5%,历史最高曾达2%;发展中国家做得较好的是智利,该比重约1%。如果我们也达到1%,将使我国住房保障资金得到充分的保障。

4.3加快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

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机制结合的卫生事业发展政策。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强市场监管,采取严厉措施规范诊疗行为,在机制上消除大检查、大处方、过度消费卫生材料等行为;二是要建立广覆盖和机制完善的社会健康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各地应根据其人口结构的特点,探索建立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按个人承受能力与需求,提供不同医疗保险产品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力争覆盖全体居民。三是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药品及卫生材料集中采购和配送制度,彻底取缔繁杂的药品及卫生材料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除了目前对其他药品实行网上限价采购外,卫生材料采购也应该纳入网上限价采购,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在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及诊治需求的同时,合理降低药品及卫生材料价格。从实质上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康耀辉.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成因及对策 [期刊论文]-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9)

2、岑科.经济学家身世之10年流变,载《南方人物周刊》,2006(10)。

3、张进等.马凯谈“十一五”,载《财经》,2006(6)。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讨 篇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总要求具体表现在:到2020年,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等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奋斗目标和任务上。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1 民主法治

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1.2 公平正义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 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 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公平正义, 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1.3 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 没有诚信, 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 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1.4 充满活力

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 不是死水一潭, 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充满活力。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 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1.5 安定有序

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 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 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

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量事实表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 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 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2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从现实的针对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 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目前,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 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对世界的发展理论做出贡献。因此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居安思危, 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3.1 注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党和政府要把发展作为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 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 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的社会环境,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2 注重对各阶层、群体的利益整合促进公平与正义

当前, 要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 建立规范的对话和协商机制, 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 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具体的利益关系也存在着差距和矛盾。因此, 在制定党的方针和政策时, 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 特别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群体, 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3 注重公民社会的培育扩大公民有序参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 公民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意识也在逐步增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已成为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 增进相互理解与沟通, 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渠道。党的群众路线的执行, 党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都需要公民社会的良好发育,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3.4 注重推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促进社会走向有序运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这要求我们, 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层组织基础。针对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加快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通过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网络的发展, 形成社会自我组织、自我协调的机制, 发挥社会自主管理、自我协调的内在机能, 推动多元社会自主秩序的形成, 促进社会走向有序运行。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忠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与基本途径[J].理论前沿, 2005, 7.

如何认识和理解“社会责任” 篇8

在日常用语中,在各种媒体上,我们可以经常听到、看到或使用“社会责任”一词,尤其是近些年来,“社会责任”一词可谓是使用最为频繁、最为时髦的词汇之一了,例如:用谷歌引擎搜索网页,含有“社会责任”一词的文章竟达516万篇之多。尽管大家热衷使用“社会责任”一词,殊不知,“社会责任”一词却有一般意义和特定意义之分,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那么就很容易引起误解和争议。

“社会责任”的一般含义

从一般意义来说,亦即根据辞典或词典的解释,“责任”一词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以此推理,“社会责任”的一般含义是指在社会方面分内应做的事以及因未做好这些事而应承担的过失。

很显然,如何确定“分内”和“分外”,是理解和确定“社会责任”的前提。

至于何谓“分内”,《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对此解释为“本分之内,即《论语·宪问》中所说的‘君子思不出其位”。

由此看来,对于“分内”和“分外”的判定,它主要仍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判定结果,与当事人的世界观极为相关,不仅会随着当事人自身世界观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也会因当事人之间世界观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世界观指导下,仅打扫门前积雪才是分内之事,而打扫门前之外的积雪则是分外之事;在现代环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世界各地的环境保护事业都成了每一个地球人的分内之事。

由于上述“分内”与“分外”判定的主观性和差异性,“社会责任”的判定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其判定结果也将很可能会因人而异。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因某几个房地产商关于慈善捐款的言论而引发的网上企业社会责任大辩论,这件事本身就充分证明了“社会责任”的判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差异性。

“社会责任”的特定含义

从特定意义上来说,“社会责任”为特定术语,有其特定的含义。“社会责任 (Social Responsibility,SR) ”一词作为特定术语在20世纪初才形成,最早起源于美国。

1923年,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美国考察企业时首先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概念,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企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将道德因素包含在企业社会责任范畴之内。一般认为,这便是“社会责任”术语的最早起源。

尽管“社会责任”一词作为特定术语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其定义随着社会责任理论的建立和完善直到如今仍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状态中。

自“社会责任”术语形成以来,为其确定定义的尝试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致现有社会责任定义的数量多得无法统计。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不同定义,主要是因为定义者本身的视角差异以及对社会责任理念的认识差异所导致的结果。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出自于以下一些组织的社会责任倡议、工具、标准或相关文件: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秘书处于2003年发表的《公司社会影响的披露:当前趋势和问题》;世界商业可持续发展理事会于2002年发表的《企业社会责任——世界商业可持续发展理事会概览》;国际雇主组织于2003年3月所发表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雇主组织的一个途径》;国际商会于2002年3月所发表的《社会中的商业:做出积极和负责的贡献》;欧盟于2001年7月所发表的《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框架绿皮书》等。

由于各种现有社会责任定义的差异性导致了人们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识彼此不同,各有侧重,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和标准化的社会责任定义日益成为了当前国际社会的迫切需要。

ISO26000关于“社会责任”术语的定义

为了适应国际社会对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化的普遍需要,自2005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就开始着手制定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尽管ISO26000仍未完成全部制定工作,但有关社会责任的术语定义则基本达成了广泛的国际共识。

在ISO26000已有的草案稿中,“社会责任”术语被定义为:“社会责任是指组织通过透明和道德的行为为其活动和决策给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所承担的责任。这种担责行为应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健康和社会福利,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期望,符合适用法律和国际行为规范,并被整合到整个组织及其关联实践关系之中。” 为了更进一步深刻理解和认识ISO26000的社会责任定义,我们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社会责任包括社会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2.社会责任不仅限于企业,还包括企业之外的任何其他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和活动性质。

3.任何组织的存在均会给社会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积极影响,也可能是消极影响。如果是积极影响,组织应视其为分内之事,理应积极促进和推动。如果是消极影响,组织应勇于承担因未做好分内之事而带来的过失,理应采取措施使消极影响尽可能降低到最低程度,或者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避免消极影响的产生。

4.组织的社会责任活动是一种透明和道德行为。透明行为,即意味着组织的活动及其影响的公开化,组织自愿以清楚、准确、完整的方式将这些活动及其影响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道德行为,即意味着组织的活动符合特定情况背景下公认的良好操行原则。

从七大核心主题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社会责任

为了更明确地指导所有组织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正在制定的ISO26000在总结全球现有社会责任倡议、工具或文件的基础上,就社会责任应包括哪些核心主题基本达成了国际广泛一致的认识。

这些核心主题为我们勾画了一个组织开展社会责任活动的基本轮廓和核心框架,可使得我们更容易、更深入、更具体和更完整地认识和理解组织的社会责任。

在ISO26000中,社会责任核心主题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组织治理;2.人权;3.劳工实践;4.环境;5.公平运行实践;6.消费者;7.社区参与和发展。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组织在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时,均应从上述七个方面进行识别和阐释,也就是说,组织在确定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时,应从上述七个方面来进行判断和确定。

对于不同的组织,其社会责任活动可能并不完全包含上述所有七个方面,可以是其中某一或某几方面。

即使是同一主题,对于不同的组织,由于各自的性质、规模、运行等情况不同,组织的社会责任活动也将可能存在一定或较大差异,为此,组织的社会责任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组织的实际。

本文对“社会责任”的含义从一般意义和特定意义两方面加以区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读者在使用或遇到别人使用“社会责任”时能从两方面加以考虑。当然,作为特定术语的“社会责任”,其含义来源于一般含义,但又有其特定含义。随着特定含义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术语“社会责任”的特定含义也将可能会慢慢普及化和一般化,并与一般意义重叠,以致合二为一。

上一篇:某市一河一策方案下一篇:学校观《开学第一课》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