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精选9篇)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篇1

摘要:当今人类社会正在一个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正确回应这些新挑战,正面应对这些新挑战,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特点和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才能明确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本文将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新挑战切入,试图寻找应对新挑战的途径,从而实现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大发展。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新挑战

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时同人类社会所处的时代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蒸汽时代、自有资本主义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于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当今人类社会正在转变到一个更新的时代。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特点和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才能明确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才能更进一步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制定新时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战略,争取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成果。

我们认为,就科学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言,当今时代是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就生产关系和社会国家制度的性质变化而言,当今时代是社会主义在多国胜利并且同世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谋求合作共赢,成了各国人民仍要长期进行的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正是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程度日益增强的新时代背景下,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崭新环境和态势。特别是二战以来,全球思想战线呈“百花齐放”和所谓“诸神之战”态势,新的流派和新的思潮不断涌现,使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着多领域、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概括而言,在当代世界,科学社会主义正面临两大时代性、全球性的挑战:其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其二是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具体而言,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挑战也由此展开。下面就这两大挑战所衍生出的众多新挑战作具体分析,并试图找到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和今后的新发展、大发展。

一、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遇到的挑战

(一)当代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当代资本主义是指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从20 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科技革命为资本主义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力飞速提高、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给社会主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组织有的更名易帜,有的则继续保持共产党的名字(如日共、西共)继续进行艰苦探索;另一方面,现存的5 个社会主 义国家,在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压力后,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曾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占有的社会产品、教育程度和国民收入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促进了资本所有者在世界范围内的联合,同时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仍处于中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全球化以经济为中心,逐渐向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扩张,西方利用全球化的趋势,把自己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乃至生活方式推向全球,谋取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全面霸权,并按照自己的战略需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些无疑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的复兴、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造成极大的困难。

(二)“和平演变”战略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诞生和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使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感到了严重的威胁。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复辟资本主义,始终是帝国主义势力的既定战略。他们加紧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进攻;利用经济援助、技术转让和贸易往来,诱迫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实行多元化,经济上实行私有化;推行人权外交,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同时大力培植亲西方的“民主势力”和“持不同政见者”,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反对派势力。虽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期,但是资本主义国家从来也不可能放弃对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只不过是演变的方式和手段更加隐蔽罢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对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出了新挑战。尽管我们现在还不能预测整个21 世纪世界究竟会发生那些变化,但就世纪之初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来看,在21 世纪“, 西强东弱”、“北强南弱”、“资强社弱”的格局暂时无法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科技革命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新进程、政治格局的新变迁及世界多样文明的新冲突的确会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挑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人类之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依赖增强,人类社会的全球性问题也在日益增多。如维护世界持久和平问题,消除饥饿和贫困问题,实现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发展问题,合理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保护 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打击恐怖活动、制止走私贩毒问题,防治艾滋病问题,加强科技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问题,推动人类在教育卫生等领域进步问题等等,都是当今人类社会正在面临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系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大都同资本主义有着密切联系,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不能依赖于资本主义,而必须依赖于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队伍被分化。伴随着学科的分化,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队伍也发生了分化。有许多以前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教授先后被调剂或充实到政治学、社会学、行政学、党史党建、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担任学科带头人,有部分教师也相继转了行。现在,虽然有很多人还在继续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但绝大多数人并不在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招生,全国高校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越来越少,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 研究生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对口专业,也相应转入其他研究领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队伍的萎缩,影响了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四)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后续力量严重不足。

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都有本科生或本科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完整培养系列,而且发展相对比较稳定。20 世纪80 年代,在我国普通高校中还有一些学校设有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培养 本科生。后来,这些学校的本科生招生逐渐停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系,先是改成国际政治系,后来又改成国际关系学院。山东大学原来有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后来也一直在萎缩,现在还招少量学生。华中师范大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研 究所,原来以培养科学社会主义专业人才为重点,现在研究重心转移到政治学和农村问题的研究。原来一些师范院校的政教系还开设“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有些学生因为听此类课程走进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队伍中。但1985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之后,本科生不再开设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课,因而不再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这样一来,科学社会主义专业难以招到本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因为社会需求减少而转向其他研究领域,从而造成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后续力量严重不足。

二、应对策略

(一)大胆借鉴吸收,为我发展所用

由于20 世纪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几乎都是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落后国家产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要迅速提高和发展生力,应该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的经营方式、科学的管理方法等一切文明成果,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全面超越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创新、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总结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同时还要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所用。

(二)保持头脑清醒,与资本主义划清界限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与资本主义彻底划清界限。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只是采取一些经济调节措施,暂时缓解经济危机,但是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实行的改良措施虽然使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是这些改良措施并没有使工人阶级摆脱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只不过是剥削方式更加隐蔽化、智能化。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并没有改变,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也不会消失。我们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又要看到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本质,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三)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国际联系和合作

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说:“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①在全球化时代,国际金融的全球化和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得以形成,使原材料、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的配置突破了一国的框架,社会主义国家应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放,使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以获得产品的最 低成本和最大利润;加强国际联系和合作,出口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走出国门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谋求更大的利益。

(四)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研究。党的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科学命题反响热烈,研究踊跃,形成了一些共识。但仍有一些难点疑点问题亟待解答。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底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如何开辟的? 它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各个阶段的发展有何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与当今世界上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和流派有何区别? 这个理论体系到底有哪些内容,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它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性或普遍性,又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即个性或特殊性? 毛泽东对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到底有何贡献? 这个理论体系与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是何关系? 这个理论体系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到底产生了何种影响? 如何提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实效?等等。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篇2

一、低碳社会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成为众多国家中的“佼佼者”, 同时还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重大的问题, 在将来的10年内, 我国经济增长、人口总量的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碳的排放量及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我国处于高速的工业化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中, 再加上人口不断增长, 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加。然而要改变我国大量温室气体排出的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将是一个长远的目标。

二、我国低碳社会建设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1. 自然条件的制约。

我国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森林覆盖率也很低, 生态环境脆弱得远远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们都知道森林可以储存并吸收二氧化碳, 将它固定在土壤或者植被中。森林覆盖率越高, 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越强, 对于改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以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来看, 我国占有的那百分之七的的耕地还得养活十几亿人, 这就说明我国在耕地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 其耕地基本都用来养活人口了, 根本就没有富余的耕地来种植植被。除了自然条件的制约因素外,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也成为了我国低碳社会建设的一个难点。

2. 能源结构比例失调。

据研究, 每燃烧1吨煤就会产生4吨二氧化碳气体, 比燃烧天然气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比例要高的多。我国能源结构比例失调, 其中煤炭就占了94%的比例, 而天然气和石油仅占0.6%和5.4%的比例。这就决定了我国将长期存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需情况。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多数是以化石能源为主, 而化石能源的消耗意味着要发展低碳经济的话就得面临这些现实的挑战, 低碳经济建设的艰难也预示着我国低碳经济社会建设还需要面临着很多巨大的挑战。

3. 经济发展依靠环境污染。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都呈现粗放型的特点, 对资源及能源的依赖性比较高, 主要产品的能耗和单位GDP的能源消费水平均高于全球各国的平均水平。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忽视了环境保护, 之前也一直在走“先发展经济, 后治理环境”的道路, 这样的经济发展道路只是短期的。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导致现在的经济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最后还得投入大量资金来治理环境, 这是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4. 技术水平低。

要从“高碳”现状转向“低碳”目标, 除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 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落后是最大的制约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科技在低碳社会经济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 高科技水平的投入和发展是实现低碳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 但是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及储备都存在严重不足。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规定, 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与转让, 但是很多国家并没有真正履行这一义务。就我国目前低碳开发技术来看, 要想从高碳经济社会转向低碳经济社会, 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购买技术才得以实现这一目标。

三、采取的应对策略

1. 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发展低碳产业, 技术密集型及知识密集型产业均属于低碳产业, 服务业也是新型的低碳产业, 应该着力于低碳产业的发展。在能源结构的优化方面, 应该减少煤炭的使用, 降低交通、建筑、石化、冶金等“三高”行业的能源消耗。

2. 开发低碳技术。

技术是解决未来温室效应减排问题的重要因素,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二氧化碳的利用技术及更新是加快低碳社会发展的关键, 而低碳技术开发则是重中之重。我国目前的能源系统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要低10个百分点, 但是消耗率在大幅度增长。因此, 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依附高新科技。可以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化成其它可用能源, 比如将CO2合成碳酸二甲酯, 将CO2还原成CO等, 这样就能减低大气污染程度。在高新技术的创新方面, 我国应该舍弃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技术经济, 对能源合理的使用和排放开发出新的技术。

3. 完善低碳经济制度的建设。

低碳经济建设不仅要合理利用资源, 还要有高新技术的支持。除了这两者外, 相关制度对于实现低碳社会建设来说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完善低碳经济制度的建设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 气候问题受到全球的关注,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致力于低碳经济社会建设中, 但是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现实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 应该采取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挑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文铭, 艾尉.浅谈低碳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J].中国市场, 2010 (19) .

[2]张丽慧.浅析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29 (S1) .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篇3

“中国文化的辉煌在技术主导的农业文明时代,衰落在制度主导的工业文明时代,新生的机遇在观念主导的科业文明时代。我们的辉煌与技术相关,失败与制度相关,新生将与观念相关。”

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由技术、制度和观念三大子系统构成,文化的演化业已经历了技术主导和制度主导两个阶段,当代正在向观念主导的时代过渡。观念系统包括信仰、理性和价值,它的发展经历了信仰主导和理性主导,现在走向价值主导。人类的文明之车依靠两个轮子前进,一个轮子是科学技术,另一个轮子是伦理道德。

当代的人类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环境恶化的倾向,一个是高技术发展的预测困难,一个是科学与人文发展的不平衡。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生存在技术崇拜和恐惧的张力中,感受到技术的反传统性,也认识到科学理性的缺陷,并试图通过观念重建来调整文化。

现在一些思想家开始从中国传统中寻找智慧,我们熟悉的有李约瑟,他觉悟到应该按东方的见解办事,包括李远哲在内等诺贝尔得奖者“回到孔子”的呼吁、世界宗教会议的《世界伦理宣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普遍伦理计划”,都试图改变当代世界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不平衡的状况。

在这种寻求价值观的努力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被关注。《易经》塑造了一个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它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逐渐取代了商代时期的神学思想,为进一步演化发展为中国文化核心角色奠定了基础。学者们有关“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表明,它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而是以两者的关系来思考人类和自然的问题。它是一种宇宙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式,并且代表着一种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类精神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最高境界。中国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归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中国哲学史家牟宗三认为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的《周易》,包括了能够产生科学的数理、物理和客观三种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对人类当代的挑战时有什么意义呢?易学与科学的结缘表明易学是中西文化的契合点,中国是在儒学格物致知延伸意义上接受产生自欧洲的现代科学的,并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转变。明朝末年的徐光启不仅把易学象数学和传教士传入的科学对等,还借《易传》“会通”的概念,提出“中西会通”的主导思想。在国外,通过了阿拉伯人和传教士,易学传到了欧洲。所以有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等科学家对易学的研究。易学作为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结合点,也吸引了当代一些学者的关注。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在17世纪的欧洲,在溯源的意义上才有古代的和中古代的科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源流的关系。但在类比的关系上,可以谈论中国科学。在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的发展,中国开始接受产生在欧洲的科学,但是迄今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微不足道。

如何理解中华文明在科学上的失败,如何改变当今中国科学事业的落后状况,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中国文化的辉煌是在技术主导的农业文明时代,衰落是在制度主导的工业文明时代,新生的机遇在观念主导的科业文明时代,即以科技产业性为其标志的新文明时代。所以就主导因素来考虑问题的话,我们的辉煌与技术相关,失败与制度相关,新生将与观念相关。

现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沿着产生自欧洲的科学传统演进的,但其未来走向并不一定总是沿着既定的方向。在如何建构后现代科学的话题中,中国文化传统受到关注,意味着中国传统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可能会重新获得生命力。李约瑟反对把中国传统科学视为失败的典型,认为它保留了内在而未诞生的充分意义的未来科学,但是什么叫“未诞生的充分意义的未来科学”,他没有给出更详细的阐述。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探索中国传统科学的理论特征,我认为任何科学传统的差异,都不在科学内容本身上面,因为自然规律不会因发现它的民族的不同而改变,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科学规律的表述上面。而表述不同是基于哲学观的不同及其影响的逻辑形态和理论构造方式的不同。

在中西对比下,考察中国传统科学的特征,我把它概括为生成论的自然观、比类和互补的逻辑推理、模型化的理论构造。这里不能详细说了,我举个例子。我们要问,盐为什么是咸的,花为什么是红的,解答归结为原子的结合和分离,这就是现代科学的构成论观点。而生成论把变化看成是产生和消灭的过程,这样的观点在现代科学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量子场论,它是专门描述基本粒子的产生和消灭的理论。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有这种自觉。

我们的现代科学习惯于把理论搞成公理化的体系,因为牛顿就是那样做的,爱因斯坦也是这样做的。这种表述方式使得科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也存在问题。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发现,对公理化理想是一个致命性的打击。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模型论的构造是不是就不好?它跟公理论的构造有同样的推理功能,有些科学哲学家认为模型论可能更加适合现代科学的发展。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篇4

新形势下基层检察院公诉部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作者:老健华 林炎华

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2年第11期

[摘 要]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正式颁布,势必在我国的法治进程中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我国的司法制度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的检察机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关键词]简易程序;证人出庭;量刑建议;法律监督

新形势下,作为行使国家公诉权的检察院公诉部门,在刑事诉讼法修正后,如何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履行好自身的公诉职能,在司法实践中又将面临怎样的新问题,如何应对刑事诉讼法带来的新挑战,是基层检察院公诉部门目前应当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刑诉法修正后检察院公诉部门面临的新挑战

(一)强化无罪推定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带来的挑战

这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更加突出了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权保护,凸显了无罪推定原则:第一是《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第二是第五十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一规定赋予了犯罪嫌疑人不得自证其罪的权利。

而在司法实践中,重口供而轻其他证据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对于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办案人员往往只注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罪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了则表示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减少诉累,而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轻或者无罪的证据重视不够。因此,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如何贯彻落实无罪推定原则,确保最大限度地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仍然是一个丞待完善的问题。

(二)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带来的挑战

基层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在司法实践中承担着对绝大部分刑事案件提起公诉的职能,而刑事案件又分为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案子,而大多数的案子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刑诉法修正案规定了简易程序案件公诉人应当出庭,这在有利于弥补检察机关

对于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在庭审活动监督中缺位的问题,但同时也给基层检察机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规范证人出庭制度带来的挑战

在我国,证人出庭作证难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司法界的一大难题。有关数据表明,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比例不足1﹪,许多案件在初查和侦查阶段证人不愿作证的现象也相当普遍。证人出庭难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而在很多英美法系的国家,由于有陪审团制度,实行当事人对抗主义,诉讼过程中证人证言的出示比较充分,证据几乎都是证人出庭作证的口头证言。①我国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公诉人往往只宣读证人证言的笔录,然后经过质证后作为法院定案的依据,这种做法的缺陷很明显。因为笔录做好后是无法改变的,而庭审的过场中却存在很多变数,被告人翻供的现象也很普遍,而证人不出庭,公诉人则无法及时向其继续调查取证,证据只限于笔录的内容,往往不利于有力地指控犯罪。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了证人、鉴定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规定了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对于定罪量刑具有重大影响的;控辩双方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的;第二是规定了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第三是增加了鉴定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最后还增加了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即情节严重的,予以十日的拘留。

(四)刑事案件审判方式的改革对公诉人的挑战

我国的量刑建议制度自20世纪末出现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史,但是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实现规范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检察机关量刑建议过于机械化,缺乏对被告人的综合估量,导致量刑建议的质量不高,法院不予采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检法两家对于某些量刑情节的问题在认识上缺乏协调性。另外,量刑建议权是否会对审判权造成干涉,检法两家存在争议。②刑事诉讼法修正后,随着量刑辩论程序的引入,检察院公诉部门提出量刑建议必然会成为一个常态,这就要求公诉人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量刑建议,从而确保量刑的准确性,确保罪责刑相适应,减少检法两家因量刑畸重或者畸轻而引发的抗诉问题。武汉大学的赵廷光教授曾经尖锐地指出,解决量刑失衡问题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③

二、刑诉法修正后检察院公诉部门应对新挑战的对策

(一)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公诉部门要扭转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理念

公诉部门首先要围绕公诉工作的核心,在确保程序正义的基础上,从源头上不断改善和提高案件的证据质量,正确地定位公检两家的关系,改变过去公检两家配合多于制约的传统观念,既要强调配合也重视监督,做到分工配合明确、监督与制约并重,要防范侦查人员以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从而确保案件证据的证明效力与法律效力的有机统一。其次要从程序上构建科

学的案件质量评价体系,高度重视并认真地开展证据标准的研究,从而对侦查机关进行有效的引导,要确保案件的质量。最后要加强公检法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从程序上规范统一常见多发性犯罪的证据证明标准,同时要将这些标准延伸到侦查环节,例如提前介入命案现场引导侦查,要在审查起诉工作中引导公安机关逐步提高证据的收集以及

运用的水平,从而以提高公诉案件的质量。

(二)积极探索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办案的效率

随着《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颁布实施,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基层检察院公诉人必须出庭将成为常态,因此要积极创新案件的办理模式。笔者认为,将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案件分开处理,由部分专人负责承办简易程序的案件,对于出庭的公诉人提供合理的津贴,对于缓解公诉部门的办案压力,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案。公诉部门对于决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受理、审查、起诉以及出庭等各个环节,形成专人专项负责的工作模式,对于同类案件可以同批公诉,在与法院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对同类的案件进行同批开庭审判,从而达到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以及节约司法资源的目的,这也是设立简易程序的立法目的。

(三)新形势下必须继续加强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诉讼监督力度

刑诉法修正后,有利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其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也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因此,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必须继续秉承“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己任,在加大侦查监督以及审判监督方面下功夫,不断拓宽法律监督的渠道,在研究法律监督的新方法和新形式上下功夫。

庞德说过,“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公诉部门在加强法律监督方面,光靠自身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因此必须走群众路线,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传媒的作用,让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公诉部门要将监督制约寓于办案之中,必须摈弃就案办案的观念,不断强化监督意识,使法律监督规范化、常态化,必须依法加大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法律监督力度。另外,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的判决、裁定,一旦发现确有错误的,必须按照“慎重、准确、及时”的原则依法进行抗诉。④对于侦查机关以及审判机关的违法行为,则可以根据不同情形进行灵活的监督,例如提前介入引导侦查、退回补充侦查、建议撤案或不起诉、列席审判委员会、发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多种方式进行法律监督。

[注释]

①黎伟华:《今日庭审无证人的深层剖析》,《民主与法制》2005年。

②黄松有:《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③赵廷光:《量刑公正的实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④傅宽芝:《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与法律监督》,《人民检察》2008年第17期。

当代物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5

姓名:张倒红 学号:20120511447 专业:物理学(师范)年级:2012级

50年代以来当代物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学科群,物理学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广阔的科学领域,以至要对其前沿阵地的工作做一个简短的概括将必然是不完全的和带偏见;当然在物理学这样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同样也面临着一些值得我们去探索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当代物理学的发展

在20世纪初,一批中国学者到西方学习现代物理学知识,开展物理学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些人学有所成后,回国兴办教育,出版刊物,组织学会和创办研究机构;在他们的辛勤付出后再国内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青年物理学人才。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的工作者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我们的物理学各个领域都做出了一些一流的成果,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在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中的力学、相对论、引力论以及宇宙论、声学、热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电磁学、无线电电子学和微波波普学、光学、应用光学和光谱学、固体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学科领域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20世纪以来,物理学以相对论、量子力学为新起点,以场物理为基础,迅速发展成分支浩繁的当代物理学科群;在物理学思想、基本观念、研究方法、与其它学科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崭新的特点。特别对最近一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和进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影响。本书以丰富、确凿、新颖的资料为依据,着重对60年代以来高能物理学、当代光学、凝聚态物理学、聚变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当代物理学前沿课题的进展,从历史渊流,探索历程、理论成果、物理思想与研究方法的变革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等方面,做出系统的概括论述,并力求对各个物理学科奔向21世纪的拓展轨迹和前景作豹斑之窥。当代物理学面临的机遇 一百多年前,在物理学的重大革命中产生了两个重要理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这两个理论的诞生不仅仅标志了近代物理学的开始,也促进了后一个世纪物理学的飞速发展,而且也带动了整个自然学科的发展。回顾一百年前物理学发展的辉煌历程,当时的经典物理学都经过了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验证,基本的经典物理大厦已经建立。然而当我们带着20世纪的物理成果逐步跨入21世纪时,我们又开拓了一个新的物理学研究的里程碑。这些新型的先进的物理研究,促进了21世纪的科技的突飞猛进。面对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发展我们将不仅要大大地推动物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实验物理的大力发展。所以新的革命性理论的发现和建立非常有必要。然而21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机遇和发展远不局限于自身领域。20世纪物理学的进步与突破丰富了整个科学,开辟了科学技术的新时代。在当代的社会中,物理学已经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带我们走进了信息时代,所以才刺激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物理学进入了机遇迅速膨胀的新时期。2001年6月,美国科学家出版社出版了PSOC(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物理学审查评议委员会)的新时代物理学纵览,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物理学实验仪器的发展以及它对其它学科的渗透给予物理学今后的发展很大的机遇。在“新时代物理学纵览”中主要提出了:发展中子技术、创造新材料、了解和研究复杂体系、统一自然界的各种相互作用力、揭示宇宙、物理应用到生物学中去。

其中我们了解到新材料要被了解、发展和广泛运用到科学技术当中去,比如其中的由越来越多的元素构成的复合材料的合成、处理和了解;从原子尺度到宏观范围内影响物理性质的非平衡过程各种控制(例如:旋流、破裂和黏附)。

科学技术的步伐前进速度相当之快,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似之处给予了物理学科迅速向前发展的机遇,当然在科技发展和物理科学发展的同时,各个自然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和学习非常之关键。21世纪的物理学,不是仅仅可以靠的自身领域就可以发展起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思想、适应多种学科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当代物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走过了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辉煌时代,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21世纪的曙光,然而,虽然20世纪的物理学发展成果推动了科技技术的前进,但对于21世纪的物理发展,我们也遇到了难题和挑战。地球物理学是20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涉及面极为广泛的一门边缘学科,百余年来它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世纪对地球物理学来说是机遇,也更是挑战。然而正当全球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地球物理学却呈现了“危机”,为此必须较为完整地认识地球物理学的内涵、强化地球物理学学科的整体建设,并从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高度来厘定其中坚与先导作用已迫在眉捷。

未来几十年里,量子水平的研究将继续受益于利用光阱等装置对单个原子和分子进行的操纵。这种操纵所必要的技术的发展将使物理学家能够将原子作为信息的“比特”处理,实现量子计算。另一方面,量子技术也可能导致对新物理现象的观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物质就是一个例子,它由许多处于相同量子力学态的超冷气体的原子产生,这些原子有很高的空间叠加几率。这些未来的物理学研究全都仰承高灵敏度仪器的开发,而基于量子水平的量测技术和传感器技术通过量子控制化学、量子加密技术和高精度时钟等应用,也能够促进其它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进步。

像量子科学技术一样,纳米科学的进步也将受到纳米技术工艺现状的制约,特别是纳米科学将取决于在纳米水平制造材料和仪器的新方法的发明,比如能制造“黑”炭化硅的新技术。而且,纳米技术的进步还将对其它领域产生不可预测的有益影响。在医学和健康领域,纳米技术也许能帮助医生进行分子水平的手术,植入纳米装置,如向肺中植入原子磁体。这一重要进展将改进目前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它也能应用于能源生产、环境治理、纳米电子学和基于纳米粒子的空间推进机燃料。

物理学家经常因其物理系统模型中简化的假设而遭到嘲笑(如著名的“地球危机”笑话);然而,物理学中解释其中一些假设的理论上的进步可能为我们增进对复杂系统的认识,提供最大的希望。在物理学研究的实践方面,对诸如湍流和混沌等线性和非线性现象进行的大规模计算机模拟和仿真能够在多层次和多领域阐释复杂性。对于物理系统,模拟和仿真能够使我们对处于极端条件下的真实物质的属性和星体的爆炸死亡获得重要知识。就生物系统而言,它们则能使我们对人类肌体、社会系统和经济甚至股票市场获得进一步的了解。

物理学支持着生物学,而生物学又支持着医学;因此,将物理学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的潜力是巨大的。生物学领域应该雇用更多的物理学家来严格地模拟分子过程,如蛋白质折叠。而且,可以将力学和电磁学结合起来,利用DNA和酶的电子机械特性来了解细胞的过程。在医学领域,物理学可帮助人们设计对人体的新的非侵入诊断方法,如通过分析呼吸来了解人体内的生物化学。其它将物理学应用于医学的领域包括运动生物力学和脑神经元生物物理学。

21世纪物理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居于其它研究问题之上的元挑战:谁将是做这些研究的下一代物理学家?更具体地说,他们是美国人还是外国人?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们如何鼓励他们?也许更重要的是,谁将为这些物理学研究埋单和如何埋单将如何影响我们对所有这些“大挑战”的相对重要性的评价?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自己和其他人都要牢记,物理学的成就能够也应该与我们自己帮助形成的社会的期望相一致,因为“物质科学是创造财富的科学”。结论 物理学的发展21世纪是新的曦光,交织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已经透射出东方的地平线。在向新世纪迈进的时候,回顾20世纪、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物理学的发展轨迹,展望21世纪、特别是未来二三十年物理学的发展趋向,是十分有意义的。20世纪的辉煌发展,21世纪的继续发展和前进,物理学从自身领域延伸至各个学科的交叉合作,让物理学的发展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时,让我们运用新的思维体系结合新的社会发展,不断地开发出新的资源,提出 新的理论,并对其证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下有效地发展新时代的物理科技。参考文献

[1] 魏凤文,当代物理学进展,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08)。[2] 魏凤文,20世纪物理学史,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3] 美玲;曾科;肖佃师;;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发展设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8期。

[4] 袁立新,核素在引力常数减小工程中的放射性衰变[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篇6

摘要: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对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进行阐述。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从给予管理会计足够的重视、对数据存储系统进行升级,对信息分析技术进行完善、加强对管理会计信息的管理力度、注重高素质管理会计队伍建设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管理会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良好发展,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数据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随着企业动态数据的增多,想要深入挖掘这些大量的数据,就需要通过新的工具与模型,获得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在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边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大数据,使管理会计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位置。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

(一)企业对管理会计工作不够重视

大数据给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管理会计工作都没有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最终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1]。还有部分企业没有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工作,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管理会计,从而影响管理会计的工作质量。此外,还有部分企业过于注重销售业绩,从而忽略了管理会计工作。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科技水平较低,无法对大数据进行充分运用,以至于大数据和管理会计无法充分有效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

(二)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分析技术滞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管理会计工作中,都存在信息分析技术滞后的情况,发生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企业的信息容量较小。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在管理会计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因此就需要巨大的存储空间来进行存储。并且由于企业管理会计技术不够完善,信息数据存储量不足,导致无法对信息数据进行评估分类,从而对信息数据分析产生直接的影响,无法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此外,随着市场信息数据的不断增多,传统的信息分析技术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也无法对有效的信息进行挖掘,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

(三)管理会计信息不够安全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具有高效、信息资源丰富的特点,但是同时网络平台也面临着较大的安全威胁,管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2]。企业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为管理会计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需要利用网络,收集和分析信息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数据将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其主要原因是信息数据和个人、组织等隐私相关。管理会计信息属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机密,如果网络平台被hacker或者是病毒入侵,那么会导致信息数据丢失,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来进行对应的工作,要求其可以灵活运用大数据的优点,将网络信息技术和管理会计工作相结合,从而使管理会计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都是兼职管理会计人员,从而导致管理会计工作质量不断下降。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应对挑战的措施

(一)给予管理会计足够的重视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企业需要对管理会计给予足够重视[3]。只有企业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才可以对财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领导者需要注重管理会计工作,对大数据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使大数据和管理会计工作充分结合,积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二)对数据存储系统进行升级,对信息分析技术进行完善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涉及大量数据,其中非结构化数据较多,一般的数据库在处理TB以上级别的信息数据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企业需要对数据存储系统进行升级。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全球大数据计算性能在快速增长中,100TB数据排序的时间,从8274s缩短到377s,这个与云计算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传统分析技术不同,云计算可以全面分析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信息数据,可以存储PB级别的信息数据,还可以全面分析ZB级别以上的信息数据,能够有效解决存储空间小的问题。并且,云计算还可以对信息分析技术进行完善,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服务。因此,企业可以云计算平台为依托,在管理会计中应用云计算系统,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对管理会计信息的管理力度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管理会计信息的管理力度[4]。首先,企业在对云计算服务商进行挑选时,需要挑选一些安全性和知名度较高的服务商。在挑选前,需要深入了解服务商的服务水平和信誉情况,从而保证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其次,云计算系统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隔离功能,避免出现信息数据被篡改和被非法窃取的情况。最后,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密,保证储存的安全性,在没有获得客户允许的情况下,不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共享。

(四)注重高素质管理会计队伍建设

企业需要注重高素质管理会计队伍的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只有聘用优秀的`人才,才可以做到对先进技术的熟练运用,从大量繁杂的数据中提取出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招贤纳士;其二,加强内部培训。企业需要为优秀人才提供丰厚的薪资待遇、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企业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进行演讲、指派工作人员到其他企业进行学习和交流等形式,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对新招聘的人才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培训学习成为企业的常态化工作,使企业中全体工作人员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加强管理会计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管理会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通过合理的方式,提升管理会计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琴.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7):43-44.

[2]郭娴.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0):27-28.

[3]季丹群.大数据时代下对传统制造企业管理会计的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4,(28):163-164.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篇7

一、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1、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存在薄弱环节

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薄弱环节表现为:一是培育“四有”新人这一目标的前瞻性与企业理想信念教育空洞的差异;二是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单一的差异;三是工作环境的开放性与企业实现政治工作的传统性的差异。近年来, 企业改革的深化造成一些人精神上的失意和心理上的失落, 加之思想政治工作对人的精神和内心需求关注也重视不够, 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价值存在着“虚无主义”的认识和看法, 这些都与形势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机构被弱化

随着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 当前企业正发生着较大的变化, 企业越来越直接面对市场。在这一进程中, 企业不再像过去那样被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层层管制, 而是在很多方面具备了较大的自主决策性权。这就使得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特别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结构被大大弱化了, 许多企业合并了政工机构, 裁减并分流了一些政工干部。这样一来,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法更深入地开展, 也因此更加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

3、企业员工思想趋于复杂性和多元化

当前正是社会变革最全面、最深刻, 企业改革最具有实质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企业里面, 各种思想、观念错综复杂。比如, 年龄偏大员工与年轻员工对企业改革的认同和评价有很大的不同, 年龄偏大者愿意有一个安安稳稳的工作环境, 对变革带来的震荡承受力较弱;而年轻员工希望通过改变旧的体制, 改变自己的境遇, 因而对改革大多比较支持。利益的多元化、错综复杂的员工心态, 以及企业职工思想经受了各种社会问题的冲击和考验后, 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让人猝不及防

现代科技的进步, 对于人类的日常生活来说是好事情, 但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看, 却带来了诸多挑战:技术的进步, 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 知识更新速度明显滞后, 同时技术进步也使得生产力迅速发展,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导致大批企业职工上岗竞争, 这个竞争过程包含着许多思想政治工作, 对未得到上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将是我们长期面对的困难。科学的迅猛发展, 对人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更为直接。鉴于上述情况, 如何发挥和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摆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二、当前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策略

1、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使企业日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在应对市场挑战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 会形成各自的企业文化, 任何企业都不例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结合点, 将纯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企业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 转化为凝聚企业精神和文化。

2、将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的专业素质作为出发点

在复杂的环境和空前变化的形势面前, 政工干部的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政工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能够解答员工群众的困惑, 做员工群众的贴心人, 这就需要加强对政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有了有素质的政工干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局才能得到保障。政工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要政治坚定, 经得起考验。思想政治工作涵盖面广, 既有具体事务性工作, 又有许多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二要严于律己, 当得起表率。政工干部一般都工作在领导身边, 往往是员工关注的对象。

3、把“以人为本”体现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以人为本既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 就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企业职工。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关心人的生存环境, 关心人的发展条件, 使职工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发展水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 就意味着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各个要素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为出发点开展工作。

4、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强化对职工思想的教育引导

工作中, 要教育职工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社会”秩序, 同时要发挥教育的“濡化”和“涵化”作用, 培育职工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 使他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分清良莠, 去伪存真。还要充分发挥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优势, 深入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 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同时必须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职工教育的一门基础性教育课程, 引导职工参与“网络社会”的信息管理与研究工作, 以培养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

三、小结

思想政治工作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凝聚人、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建设, 求得不断进步与发展, 必须要有一个蓬勃向上的职工群体, 而这又恰恰离不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去贯通和实现。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这些挑战都需要企业去想办法应对, 政工人员只有一切从实际从发, 针对企业实际情况, 解放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 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

总之, 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尊重传统, 又要面对现实。只有着眼于解答和解决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进行深入研究, 才能作出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只有着眼于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准确把握员工的需求, 才能通过满足需求从而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叶培才.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攀登 (双月刊) , 2007, 26 (3) .[1]叶培才.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攀登 (双月刊) , 2007, 26 (3) .

[2]刘尚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4) .[2]刘尚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4) .

[3]周述平.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20) .[3]周述平.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20) .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篇8

1 网络编辑的涵义及特点

1.1 网络编辑的涵义

网络编辑, 指的是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来从事关于网站工作的工作人员, 其核心就是对互联网中海量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的搜寻、分类以及编辑, 进而再通过网络这个媒介, 及时的向网民进行信息发布, 最后再接受网民的反馈信息, 从而形成的互动活动。

1.2 网络编辑的特点

网络编辑的工作包括了对素材的采集、资料的审核以及监控、发布信息的撰写以及分类、运用相关的信息或软件进行网页的制作、展开互联网调查以及网民交流论坛的管理等等。其特点包括:第一, 网络编辑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并且涵盖实际业务活动领域中所有的技能课程设计;第二, 网络编辑要以认证质量为目标并且对所有职业活动进行模块化测量考核;第三, 以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工作体系与运行机制;第四, 网络编辑要以实用、高效为前提, 建构培训考核活动信息化技术平台。

2 网络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1 文化素质

知识结构是网络编辑文化素养的核心问题, 而编辑应该针对所办网站的性质、特点, 相应的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就拿贵州省信息中心的《贵州综合经济网》和《贵州黄果树瀑布节》两个网站的编辑来说, 至少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应有编辑学、经济学、信息学、旅游学和网络知识……等等, 否则, 就难于开展日常工作。

2.2 职业道德素质

网络编辑工作者, 被人们称之为灵魂的工程师, 由此可以看出, 网络编辑的工作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去美化、塑造人们的灵魂。正是因为这样, 网络编辑工作者应该供应给人们有丰富营养的、有意义的精神食粮, 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要绝对的对读者负责, 比如说保持自身网站、媒体内容方面的纯洁性以及尽可能的减少因为技术而出现的网站错误, 让人们能够在吸收丰富精神营养的同时享受到艺术美以及网络编辑工作者的用心。另外, 网络编辑工作者在对读者负责任的同时, 还要注意对文稿的作者负责任, 必须保持正确的、良好的工作态度, 严格的对待每一篇稿件并且认真的作好稿件的选取以及修改, 以提高文稿的质量, 不胡乱扼杀稿件的同时积极的去发现、寻找到高质量的、有意义的稿件。

2.3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 是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应该必须拥有的, 而对于网络编辑这个工作来说, 还应该具有健全的、完善的、健康的心理素养, 这是网络编辑这个工作的意义、性质决定的。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跟传统媒体编辑的基本上差不多, 一方面要筛选、判断以及提高稿件的质量, 而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序化的、系统的去组织结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 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 一方面, 能够帮助网络编辑工作者获取一个稳定的工作心理以及一种平衡的工作心态, 而在这样的工作心态下, 网络编辑工作者能够更冷静、更客观的去筛选、判断稿件, 并且用科学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态度去组织结构工作;另一方面, 能够帮助网络编辑工作者形成一个包容的心理, 多学多思, 进而养成多维的思维方式, 学会顺向思维、逆向思维以及换元思维, 这样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3 目前网络编辑面临的挑战

3.1 假新闻以及俗气化

网络存在着虚拟性以及隐藏性, 而正是这两种决定了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受到了太多约束、制约的人们, 会更加的倾向于网络, 因为在网络中无论是情绪、言语还是行为, 都不会受到道德的约束以及和现实社会的约束, 而一些网站为了能过获取短期的利益或者是点击率一味的迎合这些网民的需求。可以说打开电视、电脑, 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假新闻、低俗新闻充斥我们的生活、工作, 分不清真假、相互炒作、恶意诽谤等等, 抑制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虽然这样的内容能够成功的在短时间之内获取足够的击量率,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其实是对网站的发展非常不利的。而追究其原因, 仍是广大受众的猎奇心理、广告商的经济利益驱动、网络传者的迎合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3.2 信息过于海量化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 可以说是令人惊讶的, 伴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 信息也是在以飞速增长, 泛滥的信息可以说已经蔓延到了网络的每一个角落。面对浩瀚的信息, 不仅仅只是广大的网友们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就连作为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网络编辑有时也会难以适应。工作本来就很繁杂, 还要在大海一样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中进行筛选、撰写等等工作, 无疑是网络编辑最大的挑战, 更何况信息中还存在着虚假以及低俗等等。但是信息量过于庞大, 同样也能存在着它的优点, 比如说能够给网络编辑提供更多的角度以及更多样的材料等等, 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对海量的信息善于选择、善于使用, 比如说组织广大的网友展开讨论活动、策划专栏以及专题等等, 通过这种多面性的手段, 使这些海量信息能够更立体、更有厚度以及有质量。

4 网络编辑面对挑战的解决措施

4.1 要提高网络编辑的自身素养

首先, 网络编辑必须具有扎实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一个好的网络编辑常常需要独自一人承担从构思策划、采访、网络发布等多个环节的制作及页面展现。因此, 网络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相关专业、新闻传播以及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然而, 业内对网络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议主要存在于:网络编辑究竟应该是懂技术多一点, 还是懂新闻多一点?我们应该以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网络编辑不一定要对新闻很精通, 但是他应该具备新闻人的新闻敏感、瞬间把握受众心理的能力、良好的采写编能力;网络编辑也不一定非得是个网络高手, 但是他的网络技术能力一定要足以将自己的作品完美地展现在互联网上;另外, 网络编辑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反而更为重要, 只是这种专业知识未必是新闻知识, 也可以是财经、历史、甚至是时尚、女性等知识, 因为网络可以是媒体, 但不一定是新闻媒体, 而这些专业的知识对于网络编辑从事该领域的编辑工作是必须的;其次, 网络编辑从事文字工作居多, 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网络媒体的海量需要不停地更换网页, 常常使得大多数网编人员疲于寻找新的信息和内容。这样做的结果是泥沙俱下, 有些编辑只注意所选内容是否新奇、抢眼, 或只注意追求上传速度而忽略了所传内容在文字方面的不足:我们有时甚至能在一些长短不过一二百字的新闻里发现好几个错别字;有些文章的遣词造句粗劣不堪, 字里行间更是只求意达而不讲求词句的修饰, 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优美蕴藉, 更影响了读者阅读时美感的产生。

4.2 做好网络信息的发言人

网民在网络中是具有盲目性的, 同时也是有情绪的, 他们不仅仅需要网络编辑来整理出有用的、有意义的信息, 更需要网络编辑加以正确的指导、指引, 而这个时候网络编辑就充当起了发言人的重要角色。与传统的媒体一样, 网络新闻编辑可以选择通过撰写评论以及配置评论来进行直接性的发言, 也可以通过信息的编排以及稿件的微处理来进行间接性的发言, 也就是直接的指导与间接的指导。但是由于网络的即时性, 所以网络编辑更应该跟随事件的发展来及时的进行跟进, 这样才能够更加及时地帮助网民解疑释惑。从事网络编辑的工作人员要正确的认识到网络交互性的特点, 充分的利用网络论坛讨论以及网络调查等等有效手段, 这样不仅仅能够为网民建立发表观点的平台, 还能够邀请到专家进行讨论, 在这样的基础上网络编辑再加以正确的引导, 就能够起到赞赏、批评、建议以及监督的作用。

5 总结

总而言之, 网络编辑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职业, 并且会随着社会科技技术、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不断改变, 所以网络编辑必须不断的掌握好相关的业务技能, 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才能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闫东艳.网络编辑把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编辑之友, 2009.

[2]王莉.试论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及其素质修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张钰雪.网络新闻编辑面临的矛盾及应对措施——以腾讯网为例[J].青年记者, 2010.

[4]窦宝国.浅析我国网络编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编辑之友, 2010.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篇9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信息,会计核算,会计数据

一、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呈现的新特点

1.会计数据和信息数量庞大且多样

大数据时代表现出的最直接特点就是信息的数量庞大和多样, 不管来源是关系型数据库还是非关系数据库, 会计数据和信息数量都是十分庞大和多样的, 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未来整体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 人们将需要更多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的会计数据和信息。所以, 未来会计数据的来源将更加丰富, 并向着由内向外拓展、种类由结构化向非结构型发展的趋势延伸, 会计数据整体在数据和信息的量和质上将呈现新的局面。

2.会计目标可实时监测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表现出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会计目标可实时监测, 解决了传统会计中利用静态结构数据来表达财务情况, 从而不能及时准确得出财务报告, 使企业财务状况受到制约的弊病。利用大数据时代先进的技术手段, 使会计基本信息的获得更加及时、准确, 符合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节奏, 这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对未来财务状况作出预测及对会计目标进行实时监测, 有利于有效分析静态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 更有利于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预测, 将会计目标执行情况落实的更加充分。

3.会计从业人员角色向风险防控方面转变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会计人员所扮演的角色由单纯的会计实务处理向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方向转变, 不仅使大数据对会计人员产生商业价值的影响, 还对社会和政府民生领域等都产生一定影响。会计人员对企业风险的防控能力得到提高, 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企业财务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会计人员角色也更加专业化、职业化。

二、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

1.会计数据收集及信息处理技术落后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 会计人员面临的是新型的以“结构化+非结构化”为主的会计数据形式, 与传统会计数据相比, 非结构化为主的数据形式更是达到70%以上, 而在这种情况下的信息处理技术, 急需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具体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不足, 一是对会计数据的甄选和信息分析较为落后, 大量的会计数据原始凭证是否能够及时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对整体会计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加上传统的漏斗式数据甄选模式, 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大量被浪费;二是对会计平台的管理和完善方面, 会计平台使用的软硬件更新情况、操作是否规范等因素都对会计数据处理产生影响, 特别是现代信息处理和存储正处于变革阶段, “云”处理技术还有待加强, 会计人员对会计实务的管理很容易产生阻碍。

2.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

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员普遍容易存在对信息安全认识不足的情况, 并且这也未能引起企业管理者足够的注意, 这种情况对企业会计系统的管理和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大数据的处理离不开优秀的信息安全作为保障, 分析目前信息安全的现状, 具体表现为这样几个隐患:一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 如存储、传输等过程, 产生安全隐患;二是因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 使企业财务安全疏于监管, 会计信息存在被窃取、篡改的风险;三是因会计人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不够, 在使用会计软件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等问题, 或者是对加密操作不够重视, 给企业的信息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会计行业人才稀缺

据权威公司发布, 会计行业中对深度数据分析人才的缺口正逐年增大, 并且全球范围内均出现这一现象。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两点, 一是高等院校未能与企业需求相关联, 课程设置偏离企业需求或者课程缺失情况严重;二是现有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功能未能很好的理解, 在会计工作中未能很好的落实和推广。以上两点使得会计行业专业性人才稀缺, 长久以往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4.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不足

(1) 认识和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程度不够

目前, 企业管理者未能很好将企业管理、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与大数据背景很好的结合起来, 缺少对其关系的分析, 未能很好的掌握会计人员的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并单纯认为继续教育是多余的开支, 从而忽略了提高会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个别企业干脆取消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机会, 即使会计人员参与了继续教育培训也属于个人行为, 未能获得企业的重视。

另外, 会计人员自身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 认为会计实务靠的是经验积累, 不需要继续教育, 也不需要增加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并且, 由于大部分企业在制度设定上未能将继续教育与升迁、福利等相关联, 继续教育成为单纯的个人投入, 特别是年龄较大或行政、技术职务较高的会计从业人员存在这种思想的更多, 长久下去对工作是不利的。

(2) 对继续教育的管理不够

现阶段继续教育管理体制落后, 教考不分, 教育形式单一。《会计法》规定, 财政部门是会计人员的管理机关,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按照属地原则归属于当地财政部门管理。这种运作方式, 习惯于以行政手段组织培训, 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会计人员没有多余选择, 只是完成规定学时、应付考试了事, 效果不够理想。还有的培训单位为追求利润, 管理不到位, 使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3) 会计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容安排不合理

现阶段继续教育的内容设置不合理, 会计行业对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趋于形式化, 然而并没有真正起到会计继续教育所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设置缺乏层次性, 继续教育的内容几乎是千篇一律, 大都没有考虑会计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以及工作职责的不同;二是继续教育内容设计不全面, 内容偏重于会计专业知识, 很少涉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很难满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要求。

(4) 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不高

现阶段继续教育的培训场所和师资配备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就目前为止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多数为会计师事务所和社会办学组织, 并不够规范, 不具备承担与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场所和设施。

三、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1.建立会计人员信息系统平台及相关技术标准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要做好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分析系统建设和对会计数据发掘成为首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 对云计算所需的软件和硬件打好坚实的基础, 制定和完善云计算服务的相关国家标准, 建设相关的云计算平台, 大力发展云端技术在其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其次, 要在中央政府的资金、技术和人员的带动下还有政府的支持下, 建立统一的信息分析系统;最后, 数据信息的收集、储存、输出等相关技术由国家统一来制定, 由地方和企业按统一标准来执行并实施。

2.加强对会计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想能胜任大数据时代对会计的新要求, 关键的是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提高学历的层次并且改善其知识结构, 更应该伴随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调整认知, 掌握新知识, 将自身定位转向管理和风险防控的方向。

3.重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1) 提高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意识

会计人员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意识提高具体需要从两方面来实现。一是企业领导和会计部门领导要树立正确意识, 提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企业管理层面鼓励并支持会计人员发展继续教育, 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作为评定员工的重要考核标准, 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 并作为一项单独工作来抓, 稳步推进, 重点落实;二是加强会计人员自身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强调会计行业终身学习机制, 培养会计人员的学习热情, 树立其正确的学习意识, 避免出现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当成工作任务来完成的现象。

(2) 建立继续教育管理体系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企业管理为了更好的实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需要建立并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 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单独提上日程, 重点落实继续教育流程。要确保在如下几方面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进行监督管理, 一是要保证培训时间, 分析继续教育学时, 严格落实执行;二是严格考勤制度, 监督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效果;三是严把考试关, 提升继续教育考试成果, 对参与人员进行评优, 对不合格会计人员要求重新培训、考核。

另外, 完善该继续教育管理体系, 需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实务能力区分对待, 要注意职业道德提升的时序性, 树立长效保证机制, 稳步推进, 不可急功近利, 杀鸡取卵, 鼓励各个企业单位树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典型, 加强教育力度, 提升会计人员自身职业修养。

(3) 合理安排继续教育内容

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落实要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 从技术、态度到方式方法多元评价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整合落实。首先, 合理安排继续教育内容需要用科学的技术来对整个流程进行控制, 可以考虑根据培训者不同的学历背景、岗位职责、年龄、职场需求设立不同的继续教育学习内容;其次, 要注意继续教育内容与学习态度之间的互相作用, 根据不同的行业背景、学员背景及时进行调整继续教育内容;再次, 科学的方式方法是合理安排继续教育内容的重点之一, 利用网络等多种教育渠道对培训学员进行培训, 利用企业的实务操作的便利条件, 分析国内外优秀会计操作案例, 以现代数据信息处理为学习大环境, 用培训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法, 鼓励其自学, 自己挖掘潜力的能力。最后, 用多元评价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方法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水平进行考核, 可以举办座谈会、交流会、学习会来增加学员间交流学习的机会。

另外, 学历提升也属于继续教育的一种体现, 要结合会计行业与大数据结合的具体事务, 通过分析国内外先进会计案例, 取长补短, 将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充分结合起来, 实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新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袁振兴, 张青娜, 张晓琳, 张晓雪.大数据对会计的挑战及其应对[J].会计之友, 2014 (32) :89-92.

[2]姚澜.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工作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7) :36-37.

[3]赵萍.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思变[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16) :161-161.

[4]傅红彬, 官登水.大数据浪潮下的管理会计对策与发展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8) :54-55.

[5]于俊旺.浅析大数据时代下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河北企业, 2015 (07) :31-31.

上一篇:绩效考核评分项下一篇:谈治国理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