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精选9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3)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机制等。
(5)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坚持“五个统筹”的理论,等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6)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可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会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概括起来可以说包括了四个层面:第一个层次是主题和主线。其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题, 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主线。并且主题和主线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不断得以延伸和发展的, 主要的发展表现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发展三大问题的辩证统一。第二个层次是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基础,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第三个层次是核心内容和核心思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核心内容, 而“以人为本”是核心思想。第四个层次是基本理论和重要观点。基本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对外关系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的理论、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理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等十二个方面。
二、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够正确指导实践
当前, 社会主义新中国始终都在以崭新的面貌发展, 在中国强大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 更加安康, 并且中国的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让人民看到了幸福的方向, 也使得我们中华民族能随着时代前进和发展的潮流大踏步前进。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 以国家为主体的国与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在和平、发展的趋势下越显复杂, 国家间的合作明显加强, 利益矛盾也更加凸显出来。
我国已经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 很多国外思潮在国内的传播和影响, 对于我们的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得到进一步发展, 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各族人民大团结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特征, 同时, 全球经济大发展、国际局势大变动、国际关系大调整成为我们时代的又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我国在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及利益分配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日趋多元化的倾向, 这样的现状也直接导致人们在思想活动方面的必然会产生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 会带来社会思想的空前活跃, 人们价值观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于部分青年缺乏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待、分析问题, 简单地得出结论, 这影响到部分大学生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伟大任务, 在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内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我们才能够不断前进、不断胜利。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
(二)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够正确指导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最大的助推力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而进行的坚持不懈和与时俱进的探索。至于为什么这个理论体系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这个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并且同时又被赋予了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
而我们需要正确的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用具体的内容来和实践对照, 我们才能正确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当然实践是永无止境的, 同时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 作为一种不断发展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但要在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展创新, 而且还必须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要做到与时俱进和勇于创新, 要时刻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继续探索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精神动力。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结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如何在实际中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够在实际中发挥实际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学术界围绕的具体内容做出梳理, 以此提供一个指导实际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实践
参考文献
[1]周淑芳, 梅荣政.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2期
[2]周新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研究综述[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3]王若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三大理论成果关系的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4]潘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0期
[5]刘从德, 杨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焦点问题[J].学术论坛.2009年第12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26-(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既继承又发展、既坚持又创新的关系,阐明了这一理论体系的思想理论来源。
一、马列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创立的根本理论前提
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为基点,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如何从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出来的历史必然性;又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使之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和途径,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这一立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们所坚持。[1]邓小平、江泽民等的科学著作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诸多历史文献证明了这一点。邓小平曾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老祖宗不能丢啊!”[2]369江泽民则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215胡锦涛更是反复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事实上,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才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告诉人们: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质就是要把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进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因。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之后,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要求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到首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问题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邓小平提出: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4]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则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入21世纪,胡锦涛进一步强调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更透彻、更鲜明、更具有时代气息,增强了它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发展并实践的根本目标
马克思列宁主义始终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求:其一,在物质基础方面,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创立到发展,它的主创成员,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始终坚持这一发展目标。强调实现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建设共产主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坚定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只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无疑是要实现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其二,在思想基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又始终认为,必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建设精神文明。而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着重于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大胆进行政治思想领域的改革,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倡导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把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正如江泽民提出的:“党的最高纲领必须通过完成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来实现,必须由一个一个实际步骤来达到……要求全党同志扎扎实实做好现阶段的各项工作,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3]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一)毛泽东思想中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直接引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形成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形成的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创者邓小平等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直接的、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一思想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方法论的根本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照搬、照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模式,而是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出发,总结了中国革命独创性历史经验,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把握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弘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关头,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状态下,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注新情况、新问题,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共同特点,这就是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形成的全过程。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个重大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由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结果。没有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就不会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5]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运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了前进的正确方向。
第二,毛泽东思想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创者邓小平等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早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和任务。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强调,这是“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者的共识,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后,成为全党的基本理念。从此,全党树立起了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本理念,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不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而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与他的战友们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强调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依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致力于二者的“第二次结合”。他明确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63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推向新阶段,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在新时期,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正是在毛泽东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则的指引下,分别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从而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上,就延续至今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而言,毛泽东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奠基性的。毛泽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指明了方向。
(二)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积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根本任务、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国际战略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而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起点,它在理论与实践的诸多方面首开先河,给中国未来的发展作一初步定位,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的思想基础。尤其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诞生的逻辑起点和直接的思想来源。
第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走有中国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命题和中国式工业化、现代化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搞社会主义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同时还指出:“中国是一个东方的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6]由此可见,坚持走有中国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毛泽东提出的命题。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翌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反复强调要从大农业国这个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同时,毛泽东还从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和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要走出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观念和“既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原则,走一条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增长,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些有益的思想,事实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端。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历程将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大阶段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的论断。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的思想。他说: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且明确指出目前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阶段。
为此,1962年,他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国家快的多。可是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快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7]这些思想成为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第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早在1952年底,毛泽东在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宏伟目标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不久,便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替代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
1964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两步走”的战略步骤,无疑成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源头。
第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的思想。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这一论断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蕴含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指出::“我们国家要有很多立志改革的人……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同我们一起来为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而无所畏惧地奋斗。”[8]411按此说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
第五,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的科学论断。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国内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命题。他指出: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以后,“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8]377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8]375这样,毛泽东就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显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第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与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大法宝的理论。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
毛泽东强调通过人民政协等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8]288以上思想,直接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依靠力量理论的形成。
第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论断与要探讨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的重要思想。早在1956年中共八大上,毛泽东就提出了著名论断:“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后又明确提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8]
对于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毛泽东明确指出: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骄傲自满和官僚主义,因此,全党要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此,他提议建立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发展党内民主。这些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领导力量思想的直接来源。
第八,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对外开放的设想。毛泽东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策者和奠基人。他提出的“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称霸”等成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尽管新时期,党依据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深刻变化,对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但是毛泽东创立的外交基本原则仍然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换。”[9]而对于后来走过的曲折道路,邓小平总结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2]64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对外开放的新思路、新举措,正是在此基础上直接形成的。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马列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其根本理论来源,毛泽东思想是其直接的理论来源。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维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和丰富的条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29(2):3.
[2]邓小平.总结经验,使用人才[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
[5]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6.
[6]毛泽东.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的批语和修改[M]//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43.
[7]毛泽东.全党必须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建设[M]//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
[8]毛泽东.论十大关系[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9]毛泽东.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1.
1、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两个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2、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一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三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依靠什么要素推动经济增长,采用什么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发展,通过什么消费方式引导生产等。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安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7、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简答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什么是统筹兼固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固就是要总揽全局,兼顾各方,统筹谋划,综合平衡,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4、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
5、和平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
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既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6、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必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7、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总的思路是什么? 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赢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更好的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三、论述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形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留给我们的重要思想成果,又以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为基础,发展了这些重要思想。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也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重要创新成果,三者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独创性实践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征的发展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社会全面进步,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机械应用,也不是对别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模仿照搬,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自己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所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创造,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征,既体现社会主义共性,又凸显中国特色个性的创新道路。
(3)、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正是辩与不辩的辩证法。
2、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已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渐激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1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在新世纪的丰富与发展(1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等内容,名称未定(1周)
赵卯生: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研究(1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1周)
张秀华:
现代性与发展的理念(2周)
和谐的观念与和谐社会构建(2周)
卫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重大调整(1周)
和平发展是中国21世纪的战略选择(1周)
邰丽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权结构与分配制度研究(2周)
中国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周)
“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1周)
周三上午,第二大节(9:45-12:10)教室:致2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34年来,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形成于不同时期,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党的十八大对改革开放又有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改革开放必须着眼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着眼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不仅要有一个改革开放的大目标,而且还要让改革开放各项制度更加协调、更加系统、更加成熟。
一、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面临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就是百废待兴的中国到底是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路线,还是破除“左”的思想束缚,走出一条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好制度,但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不是完全清楚的。因此,从新时期一开始,我们党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方向。
从1978年到1992年,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世界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问题”;根据中国国情,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现实国情,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根据世界军事变革的新要求,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根据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报告还把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若干理论新观点概括为13条,这些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概括。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进行了概括,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作为指导思想载入党章。
二、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党的十三大以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东欧剧变、90年代初发生了苏联解体。这些震惊世界的事件,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来遇到的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在国内,我们的改革发展也遇到了新的困难,政治上发生了政治**;经济上发生了经济过热,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体制改革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没有重大突破,国家的税制改革、金融体制和价格改革的滞后,形成了双重体制长期共存、摩擦很大、漏洞很多的状况。形势是十分严峻的。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如何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摆在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地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一是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二是要全面执行,一以贯之。江泽民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已经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文章做好。在做好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江泽民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观点,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根据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新形势,提出要紧紧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根据冷战结束后世界新形势,提出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主张。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和经济风险等种种严峻考验,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并且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理论体系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此,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围绕发展这个中心问题,我们党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面向未来,解决中国前进、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要求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内容提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概念的提出
1949年建国之初, 由于苏联是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严格按照苏联模式来进行的。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弊端的暴露, 毛泽东提出了要“以苏为戒”, 并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但是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直到1957年1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音乐的文章, 其中两次提到“中国特色”这个概念。文章指出:“中国的老百姓欢迎具有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的音乐曲调, 这一点是用不着怀疑的。我们的音乐家目前要多多发掘和继承我们祖国丰富的音乐遗产, 并在这基础上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音乐来。”中国人民觉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词语, 从这时起, “中国特色”开始逐渐被应用到艺术、经济、科技等社会领域。但是由于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水平的限制, 以及后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反右斗争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等挫折, “中国特色”这一概念始终没有被提到政治的高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孕育和提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邓小平等领导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呼吁而来的将是一场思想上的大解放。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全党的共识。
1979年3月21日, 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 我姑且用个新说法, 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1) 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邓小平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 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 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 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 (2) 同年10月4日, 邓小平在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讲到:“我们开了大口, 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口, 叫中国式的现代化, 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 (3) 1979年12月, 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 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4) 1981年11月17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财政部长唐纳德.里甘时提出:“搞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我们的新提法就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5)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提出使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呼之欲出。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十二大开幕词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但是, 邓小平并没有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内涵、特征和建设途径展开论述。
1984年6月30日, 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代表团时提出“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 并且首次提出了“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7) 至此, 人们开始使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在这一时期,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局限于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和“一国两制”几个方面, 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完善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党总结改革开放经验, 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并把其内容归结为12条: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基本轮廓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构建。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这次谈话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比如, 关于改革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提出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8) 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不断完善。
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十四大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前冠以邓小平的名字是因为邓小平在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大会把其内容归结为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9个方面, 并强调它第一次回答了如何建设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已经走向成熟, 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为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完善, 1995年中央批准中宣部出了一本《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 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体系由9个方面扩展到十六个方面。增加了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军事和国防建设理论。这样邓小平及其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囊括其中。
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 省略了“同志”二字, 使表述更清晰、简洁, 而且同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相对应。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称为“邓小平理论”, 并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认为邓小平理论己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 并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概括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是继邓小平理论之后又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十六大以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随着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 人们不禁思考这些理论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其实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任务,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都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又因为这一系列理论是党的领导人及其集体智慧的结晶, 所以加上“体系”二字, 形成了十七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命题。
2007年9月,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大命题。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将上述几个重大的理论成果统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示, 揭示了这几个理论成果的内在联系。
十七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今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向前推进, 肯定还会涌现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仍然会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名称, 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丰硕成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世界各国多样化文明的发展, 继续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新境界, 就一定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②③邓小平年谱 (1975—1997) (上) [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第496、502、563页
④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第237页
[3]⑤邓小平思想年谱 (1975—1997) [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第208页
⑥⑦⑧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第63、65、373页
[1]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徐志宏、秦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007—02
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提出后,就一直指引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走向。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成就。党的十七大完整的诠释了它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的艰难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 历史的推动和人民的拥护,使我们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继续完善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并且,在进行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当代价值,所彰显的时代魅力,更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仅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和理论基础,更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在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牺牲之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则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胜利发展的新阶段,也使得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在坚持继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同时,又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某些理论观点的束缚,取得了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些宝贵经验的科学成果和理论结晶,它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深入地揭露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阶级剥削的思想;而“以人为本”则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新时代的诠释;建设生态文明演绎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同自然和解的思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单一的计划经济。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部分理论观点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促进其自身的开放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前行,更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拓宽了道路,指明了方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不但加深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使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并且给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新内容,拓宽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领域。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我党在解放思想的同时统一思想,以便指导现代化事业的向前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
以科学的理论来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是我党最根本的经验,最优良的传统。我党一直采取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相结合的方式来汲取理论精华,并指导实践向前发展。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我们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成功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力的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今社会不断的解放思想中,整个世界、各个国家以至每个人的基本情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意识领域里的斗争错综复杂,各种文化交流碰撞激烈。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夯实基础的过程。这样才有利于统一行动进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用最新理论成果及时武装全党,有利于加强和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发展,有利于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创新。
江泽民说到:“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实践和努力奋斗。而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充实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提升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指引着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且在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中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全世界无产者都形成了对于社会主义的热烈期望和坚定信仰。但苏东剧变的历史现实与西方政客的言论攻击,以及各种错误思潮在中国的盛行,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而且通过不断地自我调整,资本主义缓解了自身的矛盾冲突,呈现出的一片繁荣景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人们深深陷入对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思索之中。
尤其是在历史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贫富悬殊、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以及贪污腐败等等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对社会主义进行重新思考。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备受瞩目的发展中大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备受世界关注,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模式及其成败得失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我们要在当今社会提升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就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可以防止主观的教条主义、防止人们固步自封、防止官僚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迈向小康社会,必定对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充满了信心,对社会主义的到来充满希望。
邓小平同志曾意味深长地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3] 社会主义的艰巨事业需要我们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找准前进的方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向社会主义的实现稳步迈进。
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增强民族性,有利于党和人民更好的继承与发扬中国的优良传统与特色文化
毛泽东曾说到,“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4]。我们今天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是不能抛开民族性,就是要彰显中国特色,丢弃了中国特色去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中国实际,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意愿相结合,与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深深融合,充分显示其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作为一个拥有继承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不断地从中华文化中吸取营养,激发创造活力。完善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可以推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吸收性,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则强调在坚持科学的扬弃精神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同时,继续汲取和改造中华文化文明中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进程中,中华文明依然是我们具有坚实储备的的智慧宝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持发展振兴中华民族的中国人民,则要继续坚持科学的批判精神,既要担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重任,又要担当中华灿烂文明的当世传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而日益加深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根基, 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必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和更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江泽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J].求是,1998,(4):2.
[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主义制度三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统率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分别立足于政治、实践、理论、制度规范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整体诠释,就其功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提,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加以阐述,形成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旗帜统领下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为我们从整体和学理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一、三者的内在共性
第一,世界观、方法论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身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理想与现实相统一,即党的最高纲领与党的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基本原理,都始终根植于、立足于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场,都遵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一致性决定了三个概念的内在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也是三者能够相互贯通、形成统一整体的根本依据所在。
第二,目标指向一致。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还是制度,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指向的一致性,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维度具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指向,避免中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曾经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从而确保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行。
第三,实践基础一致。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共同的实践基础,来自实践的需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旗帜确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并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党的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每一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都是基于道路的具体实践,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实践的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形成、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四,理论品质一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品质,这一品质也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重维度的理论展开中。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这一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横向和纵向展开而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过程,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制度层面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可见,正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突破陈规,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三者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在形态上是理论、道路和制度的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位一体”。这三者是有区别的。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的是“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目标的实践路径,因而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路标。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重的是“理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理论引导,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方向盘。我们既要反映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要从本质上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内容逻辑和发展逻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重的是“制度保障”。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成果最终都应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制度,只有形成一种制度,才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才能避免左右摇摆,也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得到有效保障。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明我们已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进入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自觉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的规则体系,因而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制度保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保障沿着正确路标和方向行进的规则体系。这一规则体系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以及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种基本关系”,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三、三者的内在逻辑关联 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之间具有诸多理论共性,正是这些理论共性使得三个理论维度展开的理论成果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所维系、所联结。不仅如此,由于存在诸多理论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间还形成了紧密的逻辑关系,彼此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验证。
第一,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实践探索的新成果,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不同道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
新时期理论探索的新成果,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而言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制度形态展现,它是相对于其他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之中,且是以具体的实践来体现,以最终实践的结果并且经由高度理论化的抽象来展现。道路和理论体系是旗帜的现实表达,它们分别从实践和理论层面丰富了旗帜的内涵。如果说,旗帜强调的是方向性,道路强调的就是实践性,理论体系强调的便是指导性,制度强调的便是科学性,它们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于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第二,相互依存。道路、理论、制度三者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其一,道路的具体实践为理论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十分注重吸取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并使之成为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之所以具有不同的理论重心和阶段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是总结不同时期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成果,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发展道路的现实需求。其二,理论体系为具体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设计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这一理论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符合上述要求的理论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党设计出颇具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第三,相互促进。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规定、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每一个关口的突破,都离不开理论上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中国才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而且,随着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会更加显著地展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另一方面,实践推动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成为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理论或实践上的难题,对这些难题的破解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对这些规律的科学归纳和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的发展和创新。鉴于此,习近平同志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又要在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第四,相互验证。所谓相互验证是说不同的理论维度所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整体的多个面,或谓之不同表现形态。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而言,道路以实践形态表现理论体系和制度,理论体系和制度是以科学化的理论形态表现道路。创新实践中包含了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规定,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又包含了对道路探索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高度综合和统一,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熔铸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推荐阅读: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06-21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10-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答案11-14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答案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