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2022-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居民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需求情况调查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方式来了解常熟城乡居民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需求等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看出在常熟城乡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可行甚至有潜力的,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制约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导致需求没有突破较大发展,因此,银行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个人消费信贷担保抵押制度和及时通知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来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需求 常熟

一、引言

个人消费信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银行为个人办理的信贷业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个人消费信贷随之产生,为人们的消费提供了一定的便捷。但是在银行推广个人消费信贷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消费信贷需求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提高消费信贷需求的建议。

学者们对个人消费信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陈天一、李颖(2010)和李婷(2013)对我国当前个人消费信贷的类别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个人消费信贷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医疗贷款、旅游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10多个信贷品种。在各项贷款中,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占绝大部分。而消费贷款品种仍集中在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传统个贷业务,两者业务规模已达到消费贷款总规模的83%,其他新型消费业务发展较慢。刘潇(2010)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个人消费信贷在商业银行总体信贷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对于消费信贷的风险和管理问题。林跃武、许大庆(2010)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八大信贷风险,其中涉及项目贷款、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等八个方面的信贷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刘洋(2013)认为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个人征信系统还不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商业银行管理水平还不够,抵押物变现难和商业银行盲目扩张个人信贷,且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了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有效性差,风险攀升。

综上所述,学者们探讨了个人消费信贷的类别、现状、风险等,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绝大多数文献只是理论上分析了个人消费信贷的概念,并没有结合实地情况具体分析,没有进行实证分析,而且城乡对消费信贷的实际使用情况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结合实证分析对城乡个人消费信贷的需求情况进行探讨。

二、常熟城乡地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问卷调查情况

(一)数据描述性分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常熟城区与农村地区的实地问卷调查。调查者职业、收入等存在较大差异性,其随机性较大,样本数据较为有效,因此此次调查充分考虑了城乡、职业、收入等构成分布因素,对调查结论有普遍性的研究意义。此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00份问卷,而有效问卷261份,有效回收率87%。其中有137份城区问卷,占比52.49%,农村124份问卷,占比47.51%。

1.个体分布。第一,性别、年龄分布此次调查中男性共133人,其中城市57人,农村76人,女性共128人,其中城市80人,农村48人。平均年龄在36~45岁,以中年为主。

第二,教育程度城区的调查对象学历集中于高中及专科,而农村则明显文化水平较低,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

第三,职业构成城区的调查对象职业集中于企业人员、个体人员,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自由职业者也有少数,分别占了十分之一左右。而农村不仅企业人员、个体人员很多,务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人数也非常多。这也很符合地域特点。

第四,收入分布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总体属于中等收入阶层,但具体来看,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存在的,城区收入比农村高。

2.信贷需求情况。对261位居民进行调查发现,了解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居民有123人,占比47.13%,不了解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居民有138人,占比52.87%,说明超过一半的居民对个人消费信贷不了解。而居民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办理意愿,调查中也有所反应,在偶尔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下,116人中会有96人愿意办理个人消费信贷,占比82.76%。在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的居民支持个人消费信贷,满意程度较高,另一小部分居民持反对意见,认为会增加其生活压力,造成还款困难。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常熟市的居民对个人消费信贷总体上是支持满意的,该业务在常熟开办是可行的甚至有潜力,市场需求较大,对常熟市的经济发展有益。

(二)从需求与收入分布看

已经办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人群中,以中高收入阶层为主,而且中高收入阶层打算申请该项业务的比例也较高,说明收入的高低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收入越高,愿意申请该业务的数量及能承担还款的能力就越高。而且不仅当前收入是非常重要的,预期收入也是影响办理该业务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如果人们工作稳定,有较高的工资,且对未来预期收入抱有良好的预计,则对还款能力有信心,那么就会愿意提前向银行申请消费贷款,这不仅使消费者能如愿提前消费,而且也促进了我国的消费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从需求与年龄分布看

虽然此次调查集中于中年人群,但调查发现,越年轻打算申请办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人相对越多,尤其打算申请住房与汽车贷款的更明显。

(四)从需求与消费信贷对象看

在已经申请过个人消费信贷的人中可看出住房、汽车、房屋装修的占绝大多数,旅游、留学、耐用消费品则占少数。而在96位还没申请却打算申请的人中选择住房贷款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选择汽车贷款,这两者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消费对象;教育、医疗和房屋装修也占了一定的市场需求,比例相近;而旅游和普通消费耐用品比例较低。其实这非常符合我国的发展情况(靠房地产拉动经济),也符合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现状,即总体上居民处于温饱和温饱有余的阶段,居民主要以生存即居住为主,而且中国人的“买房养老”思想很重,也与目前常熟市的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火热、较大的保值升值空间和父母为子女买房结婚的思想相关,因此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比较大,反映出目前个人住房贷款的市场空间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的。而目前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人们在满足住房的同时对交通工具也有所需求,也因为地理位置等各种因素,汽车逐渐成为每家每户出门的交通工具,汽车市场正在庞大的发展。而其他消费对象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如住房和汽车那么大,但也逐渐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并使用,这个不仅需要人们认知的一个过程,也需要银行做出一些宣传及产品创新的努力,使人们更能理解接受并最大化人们的利益。

三、个人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

(一)收入因素——经济因素

居民的收入不仅能影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需求数量,也是制约该业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是一个关键的根本因素。因为办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前提在于居民要有乐观的未来收入预期才能有好的还贷能力。虽然目前很多居民是靠工作获得收入,而且很多是企业员工即时有稳定的收入,但是一旦企业经营不下去或是一些意外情况,预期收入则不会那么乐观,因此对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传统观念——文化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61位被调查者中有138位居民不愿意申请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而且即使其中有人会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原因如下:不了解;无资金短缺,不需要;手续复杂,比较麻烦;没有提前消费的习惯;信贷利息高,消费不起;倾向于向亲戚朋友借,没有利息;平时的消费不大等。尤其在农村地区的被调查者中有五分之三的人不愿意办理,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向银行贷款的这种借款方式的信心不足,再加上地域的因素,都反映了消费者牢固的传统消费观念,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未与时俱进,很多人不了解个人消费信贷,而且消费信贷是一种提前消费即透支的行为,很多家庭为了不超出当前收入,即“量入为出,理性消费”的观念使许多人尤其农村地区的人不愿选择提前消费,急需资金时很多都会向亲朋好友借,向银行贷款的相对较少,而用信用卡透支的人则更加少。当然这也与银行的宣传力度有关,尤其在农村地区宣传并没有深入人心,这需要银行更加力度地宣传,推广一些有关银行贷款与还款的程序规定,使人们了解到向银行贷款或者信用卡透支是安全的借款方式。并且创新出符合农村区的一些有特色的消费信贷产品,当然这个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三)不完善配套机制——环境因素

目前尚不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不能很好地核对个人信息等资信情况,不能有效地判断消费者的还贷能力。在调查中确实发现目前的信用评判机制不是很健全,有部分市民在办理信贷业务时的面试等不是很严格,办理贷款后的一些如及时还款的通知等也没有,这些都存在着较大的隐患,且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这些都是制约着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因素。

(四)客户满意程度——心理因素

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办理过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人中绝大多数人对目前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还是满意的,可以缓解暂时的资金短缺问题等一些实际经济上遇到的困难。在消费者的心里,银行信贷服务的态度及售后服务态度也十分重要。大部分人对银行贷款中的服务态度基本满意,小部分人满意,但还是存在不满意的情况。在目前这个以服务为重的社会中,商家的服务态度是发展的硬道理,其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商家的信誉及利益,有效地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是发展消费信贷的有效保证。

(五)风险制约——机制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有30人有过信贷违约行为,所占比例不小。主要原因有:无意间拖延(遗忘、出差等情况)、资金不足还款及不清楚具体还款日期或还款金额。这些违约行为对银行消费信贷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及隐患的,会损害银行的利益。当然除了消费者自身的原因导致违约行为的出现外,银行也负了一定的责任,比如前期银行信贷人员审核申请办理信贷业务的借款人的个人身份、财产状况等资信状况时,不是做到每笔都很严格,这也与银行不完善的个人信用机制有关,还有在贷款发放后,有的银行并没有及时提醒借款人还款或因利率变化等特殊情况调整金额的通知等等,这一系列情况都是导致信贷风险滋长的潜在因素。因此,控制好风险才能保证消费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鉴于调查发现,许多被调查者不仅对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不是很了解,甚至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没听说过,因此常熟各家银行要加大宣传力度,从电视广告、报纸甚至网络广告等来消除人们对消费信贷的误解或是不信任。比如,发放给每个来银行办理业务的客户宣传手册,耐心讲解关于消费信贷的有关知识;尤其像一些扎根于农村的银行,比如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等可以发挥其农村特色,成立专门的团队,下乡走人家,在村里为百姓讲解宣传知识,解除百姓疑虑。通过银行自身的努力,提高工作人员为居民办理业务的服务效率及态度,甚至可以适时推出一些优惠政策,提升居民的满意度,从而加大银行的信誉度。

(二)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银行可以将客户信息资料整合起来,建立详细的数据库,并定期更新完善资料,这样客户的信用记录就能相对完整。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时刻保持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还可以依靠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力量,建立征信部门,时刻了解客户的收入、还贷记录和违约等情况,减少征信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个人消费信贷担保抵押制度

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居民会选择抵押担保方式来申请贷款,虽然银行掌握了第二还款源,但还是会有居民拖延还款甚至故意违约。那么当贷款人不能还款即银行的第一还款来源不能保证时,作为第二还款源——抵押物就十分重要,因此制定完善的抵押制度对于防范抵押物变现风险是一个必要的保证。首先要选择合法、足值的抵押物,这样才能有效地变现。其次要选择信用高的客户作为保证人,为实行担保贷款做铺垫,培育健康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保证抵押物顺利足值变现。

(四)及时通知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调查中有涉及题目“当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后,您的贷款银行是否及时告知您每期应还贷款变化情况”,虽然有大部分人选择银行会及时通知,但还是存在通知不及时甚至没有通知的情况,因此银行要吸取教训,当利率发生变动等情况时,银行应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等方式及时通知客户,避免双方的损失,从而减少利率变动引发的风险。此外,银行是服务性行业,服务态度至关重要,只有真诚、耐心地为客户服务,客户才会放心地在银行办业务。

参考文献

[1]郭毅飞.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02).

[2]刘潇.浅析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难点与对策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0(03).

[3]陈天一,李颖.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及防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05).

[4]林跃武,许大庆.国内商业银行八大信贷风险[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07).

[5]李佳佳,谭理.农村消费信贷供给与需求约束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1(11).

[6]李婷.消费信贷现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

[7]王落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及化解研究[J].金融经济,2012(24).

[8]刘洋.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旬刊),2013(08).

[9]李婷.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现状以及风险防范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3(09).

[10]张鑫.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

作者:李晅

第2篇: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情况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农村居民在2014年各项消费数据平面指标,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比较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及变化情况,研究不同地区间,城乡间消费存在的差距,分析产生这些差距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改善农民消费水平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民消费 人均收入 恩格尔系数

一、引言

我国的发展迈入了新的台阶,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仍过度的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为了提高国家的竞争水平,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必须将提高自主消费,扩大内需成为国家目前主要的任务。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大半,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农村消费情况直接体现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发展,国家对推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视,对农村农民的关注度和投资力度加大,农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目前农村消费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善。

二、农村居民之间的消费差异状况

(一)不同地区之间消费情况的差异

通过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按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这七个方面的消费支出指标,将我国31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为四类,其中北京上海分为第一类,天津浙江和江苏分为第二类,广东福建山东辽宁海南重庆湖南内蒙古河南安徽四川江西湖北河北吉林黑龙江山西分为第三类,贵州甘肃云南青海新疆西藏陕西广西宁夏为第四类。北京上海属于国家的中心城市,各项经济指标都比较高,因此消费水平也比其他各城市高,天津浙江江苏沿海城市发展较快,人均纯收入高,因此消费水平也高,河南河北等这些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消费较为稳定,而贵州藏等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自然灾害,交通不便利等因素,使得发展较为缓慢,消费程度也较低,总体来说我国中西部地区消费程度偏低,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农村消费能力分布很不平均,对农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这种差距。

(二)城乡之间的差异

根据《统计年鉴》给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数据表明,从1978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的一开始3倍的差距到2013年差距仍接近为3倍表明虽然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没有缩小,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指数已经超过城镇的指数,在未来的几年城乡差距缩小有望进一步实现。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到2013年的37.7%。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的呈现下降的趋势,近几年较为平缓,恩格尔系数作为研究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数值越大代表贫困程度越大,59%以上为贫困,30%-40%为富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为富裕的程度。但由于贫富差距较大,人均达到富裕并不代表普遍富裕,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研究2000~2014年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的发展变化,从2000年高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为5190元是低收入户802元的将近六倍,到2014年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23947.4是低收入户2768.1的接近10倍,说明农村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仍然存在并且有增无减,根据边际消费递减理论,只有缩小贫富差距,才能有效的促进消费。缩短贫富差距的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近些年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近些年的数据显示随着收入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确实有所提高,收入与支出之间确实存在这某种必然的联系,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1978年到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用spss做相关性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明显看出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99.9%,显著性概率也小于0.01说明二者的是显著相关的,再对数据做线性回归,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因变量,人均纯收入作为自变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线性公式表示如下,y=0.744x+48.762模型建立的标准误差为0.004,说明这个公式确实能很好地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收入水平与消费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关系。

四、农村居民消费情况的发展变化

最近几年国家采取的各项扩大内需的政策下,如降低利率,降低资金使用者的成本压力,提高了消费的信心,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医疗保险公共服务建设等农民在食品方面的消费逐渐向多元化,丰富化方向发展。由主要消费食品为粮食蔬菜,变为粮食蔬菜虽然仍居主要地位,但相对变少,而瓜果坚果奶制品这些副食的消费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耐用品数量,新建住房面积以及住房平均面积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改善农村消费水平

(一)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保医保体制机制,普及农业保险,提高基础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我国的人口逐步迈入老龄化,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逐渐加大,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了农民的储蓄动力,降低了消费能力,只有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对农村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完善农村的养老金制度,减轻农民的家庭负担,才能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普及农业保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对各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改善消费环境,农村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保障之后,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消费。

(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

在传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新型农场。农民可以将合作经营,传统的播种、施肥、浇水、收获均由专门农用机械来完成,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收获后,农产品统一联系厂家出售,不再是从前的农民各自零散买卖,也充分提高了农民的议价能力。年终农民按照自己的土地数量百分比来分配利润。农民收入水平可以获得很大提高,从而大大提高消费水平。

(三)大力支持农村第三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发展

目前农村各种服务行业发展非常有限。随着现在农民收入的增加,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潜力巨大。政府可以进一步的普及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农村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补助,降低贷款门槛和利率等。大力鼓励发展农村餐饮、外出旅游等多个产业,充分满足农村群众的各种需求,使农民消费向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想,刘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收入结构的影响-以陕西省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5):27-3

[2]刘启欣.安徽农业科学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J].

作者简介:邹馨(1992-),女,蒙古族,河南平顶山人,辽宁大学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作者:邹馨

第3篇:结合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分析影响消费因素

【摘要】文章从针对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特点的调查问卷入手,从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及资产配置等角度分析辽宁省居民消费的特色,找出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需要寻找潜力市场,并提出引导居民增加消费可采取的方法为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和增强及改善居民消费观念,为刺激辽宁省消费及振兴东北经济作出贡献。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辽宁省;刺激消费;方法

辽宁省作为“十二五”计划关于振兴东北计划中的主要大省,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基本国策的重要战略地区,在经济、文化及消费特色等领域都承担着重大职责。现针对我省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查报告的分析刺激及促进消费可采取的措施。

本次调研活动涉及人群为我省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89份。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家庭收入及支出结构;2、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能力及消费倾向;3、针对居民消费途径;4、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对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 辽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

(一)从收入及支出情况分析

在调研范围内,家庭成员为3人及3人以下的占69%,家庭年收入为5万元以上的为50%以上。以家庭为单位的支出如下分布情况(图1)

图1:2013年辽宁省居民家庭月均支出分配图

从图1中可看出教育类的投资目前占主要地位,这同我省城乡居民的年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其次是日常必须支出,而作为其他消费类所占支出的比例较小。

(二)从消费支出情况分析

在2011年-2013年辽宁居民在收入小幅稳定调整(表1)的前提下,居民消费支出的种类较为丰富。根据调研报告统计我省城乡居民拥有电脑、空调等非必需类家用电器比率达到26.17%和35.16%,这说明辽宁省城乡居民随着收入的稳步提高,对于生活用品的功能性的要求也在提高。辽宁省2013年的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0,位列全国第23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3,位列全国第15位。辽宁省居民收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待提高空间,为提高消费水平初步的探索结果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广大的农村市场的消费方式。

二、 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可采取的途径。

(一)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寻找潜力市场。

随着辽宁省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及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虽然仍处于消费不足的阶段,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差距从2009年开始就逐步扩大,但农村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是高于城市居民的。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2008年到2012年的增长率为11.17%,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3.87%(见表2)。这说明在新一轮的消费增长中,农村市场是具有较大潜力的市场。与此同时,我省农村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是高于城市的(表3),这又表明广大农村市场是有夯实的消费群体的。

(二)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居民增加消费可采取的方法。

1、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提高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重中之重,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消费的增加,是促进消费的有力保障。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在获得货币收入扣除各项税后的剩余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辽宁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18元,全国位列第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07元。2013年辽宁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在第八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697元和10161元,均位列全国第九位。辽宁省GDP在2013年中全国排名第七為27100亿元,人均61745元。就我省的人均生产总值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值进行比较,说明我省居民的收入还有可观的上涨空间。提高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需从调节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入手。

2、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从城乡居民消费指数来看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可以从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入手,可以利用税收或者补贴的形式,减轻农村中低收入者的负担;通过改善公共设施及养老、医疗体系使人们减少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消费。

3、增强及改善居民消费观念。

居民的消费观念主要会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居民可支配的收入的多少,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人们对于商品价格水平的预期,如果人们对于价格水平预期有所改变,就会调整自己的消费计划来适应自己的收入;再次是金融市场上的各项利率,这决定着人们收入的使用方向,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投资;最后人们的消费情况还会受到政府支出及货币幻觉等方面的影响。

上述各种因素,对于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影响是不同的,实际消费水平将依据这些因素各自发生作用的相对力量而定。提高居民的消费意识,是要使人们在有了稳定的收入和有保障的养老的前提下提升消费意识。

我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在完善居民消费潜力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应利用好“十八五”的政策契机提升辽宁的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2013辽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2013

[2]洪银兴.消费经济:十二五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J].南京社会科学,2011:1-5.

[3]陈新年.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2005.

[5]俞建国.“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3-21.

[6]李金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理论、现状与对策[J].阅江期刊,2009:20-23.

作者简介

魏璠(1981-),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基金项目

辽宁完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机制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研究 L13DJL031

作者:魏璠

第4篇: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报告名称】: 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关 键 字】: 农村,居民,消费

【报告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88.47元,比上年增加344.27元,增长11.3%。食品消费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0%,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河南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方式从量的变化向质的提高转变。农民除了吃、穿、住等基本的消费,则把更多的钱投向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等服务享受型消费,消费需求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一、食品消费合理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20.36元,比上年增加54.55元,增长4.7%。在食品消费中,人均用于主食消费支出356.56元,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蔬菜及制品消费支出人均121.33元,增长10.4%,肉、禽、蛋、奶和水产品支出人均233.60元,增长1.4%;烟、酒117.91元,增长14.4%,茶叶、饮料支出人均16.71元,增长32.9%。从具体消费的数量上看,人均消费粮食194.44公斤,比上年下降20.8%;人均消费肉禽类9.84公斤,增长17.5%,奶和奶制品2.15公斤,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蛋类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分别为10.57公斤和1.5公斤,分别增长1.6%公斤和3.1%。农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赖以生存的主食消费不断下降,而多营养的副食消费则全面上升,饮食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在外饮食184.68元,比上年增长1.0%,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已占到整个食品消费支出的5.5%。

二、衣着消费成衣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25.64元,比上年增加15.89元,增长7.6%。在消费支出大幅增加的同时,消费更加趋向于成衣化,全年购买服装、鞋的支出增幅较大,人均分别为157.95元、52.22元,增长6.6%、11.7%,此项支出已占到整个衣着消费支出的93.1%。

三、居住条件舒适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3.5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84平方米,增长5.8%。在住房面积增加的情况下,房屋室内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完善。2009年河南省百户农户中,26.5%用上了自来水,27.1%使用清洁能源燃料,13.6%已装上了空调,另外用于购买家具、机电设备、室内装饰品均呈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河南省农民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

人均875.83元,比上年增长22.9%,购置家庭生活设备及用品的支出人均203.81元,比上年增长20.2%。

四、交通通迅现代化

受农民收入水平较快增长和通讯工具价格继续下跌的双重影响,农民交通通讯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末河南省农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52台,增加3台,消耗燃料支出人均18元,增长18.4%;年末农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26部,比上年末增加12部,增幅高达11.4%。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交通与通讯支出310.11元,比上年增长

6.6%。其支出额已成为农民生活消费中仅次于居住支出的第二大支出项目。

五、大件耐用消费品普及化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完成了从实用型向享受型的转变。2009年末大件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一些高档的家电等在农村逐渐增加。2009年末,河南省农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和彩色电视机分别为35台、15台、4台和104台,分别增长28.2%、33.5%、15.2%和4.5%。家用电脑、私人轿车也开始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农民家庭,2009年末的每百户拥有量分别达到4台和2辆。农民中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增加,给家庭带来了浓厚的现代化生活气息。

六、消费领域多元化

随着农村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聚集,一些家政服务、房产中介居民服务等行业也越来越受到农村居民的青睐,2009年农民用于家政服务的支出比上年增长103.4%。文化娱乐、身体保健、美容美发等一些城市化服务性消费呈较快增长势头。农村消费要求进一步趋旺,消费领域呈现多元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应该看到,仍有一部分低收入农户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还处在相对低的水平。据抽样调查资料,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五等分分组,2009年20%低收入农户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5.80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67.2%。其中食品支出人均979.07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80.2%;衣着支出164.12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72.7%;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30.40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55.7%。年人均消费的肉、水产品、蛋分别为8.38公斤、1.23公斤、6.27公斤,分别为河南省水平的85.2%、82.0%、59.3%。这部分农户生活的恩格尔系数为43.0%,比河南省农户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所拥有的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大件耐用消费品也明显低于河南省农户平均水平。

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生活消费,可以清楚的看出,河南省农民总体生活水平向好,但低收入的农民群体的生活水平仍然较低,目前这部分农民为数不少,其生活水平每提高一步都相对艰难。因此,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在不断提高总体水平的同时,特别要着力解决在整体中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快步向小康迈进。

第5篇:农村居民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1.您家庭年收入多少?()

A.5000以下B.5000~10000C.10000~15000D.15000以上

2.您家庭收入的主要来自于?()

A.经商B.外出打工C.农业生产D.其他

3.您近三年的家庭收入趋势如何?()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基本持平D.波动大,不稳定

4.您家的今年的收入主要用于?(可多选)()

A.新建住房B.维修改善住房C.医疗教育D.农业生产 E.解决温饱F.购买家电G.其他

5.近三年来,您感觉家庭支出在哪些方面增长较快?(可多选)()

A.农业生产投资B.医疗教育支出C.住房新建改建D.购买家电E.其他

6.您月均储蓄占月均收入的多少?()

A.80%以上B.60%~80%C.30%~60%D.30%以下

7.目前提高家庭收入的最大的困难在于?()

A.打工收入不稳定B.农产品价格低C.缺乏投资资金D.就业渠道少 E.其他

8.“新农合”医疗保险对您的家庭消费有何影响?()

A.非常大,医疗支出减少,敢于消费

B.比较大,医疗负担减轻,消费增加

C.一般,对医疗支出和消费没什么影响

D.其他

9.目前,对您消费行为影响的有?(可多选)()

A.价格过高B.收入增长缓慢C.产品质量无保障D.其他

10.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您认为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可多选)()

A.增加补贴力度B.扩大居民收入C.控制物价水平D.增加对农村的投资E.保障产品质量F.其他

第6篇:居民酒类消费情况调查

黄州区酒消费调查分析

1.饮酒频率。由表1可见,偶尔喝的人数占主体(近七成),经常喝的人数占不到两成。而每天喝占约一成,表明嗜酒如命、酒瘾大等问题在黄州酒类消费群体中小范围内存在,需引起注意。

2.饮酒原因。绝大部分消费者(六成)把饮酒作为一种社交及公关手段,可见酒在社交场合必不可少。其次,以饮酒为乐的占近两成,生活习惯和以保健为目的共占近两成。以饮酒来排忧解闷的人属极少数,但也就应引起重视,见图1。

3.饮酒的场合与地点。黄州区居民酒消费场合主要是聚会和节日,各占五成和三成,可见酒在喜庆、聚会等场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成消费者喜欢天天饮酒,其余人在心情不好时或其他场合饮酒,见图2。由图3可见,主要的酒消费场所是中低档餐饮场所和家里,其次是高档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在单位饮酒仅占很小一部分。分析原因,黄州经济相对落后,居民月收入大部分在1000~2000元上下,在家里或中低档餐馆消费比较适宜,而在高档宾馆饭店消费比较高,因此,大部分人会选择家里和餐饮场饮酒消费;另外娱乐场所,虽不适合大型招待、喜庆等活动,但对于小型聚会、节日等,娱乐场所消费也是不错的选择。

4.消费者购酒地点。由图4可见,消费者购酒地点主要为超市和商场,而传统销售场所杂货店、酒店烟酒专卖店、酒店也占据一定的比例。

5.酒消费水平。由图5可知,每周酒花费在30元以下的占据半数,花费在31~100元间的占据三分之一,其余人每周酒花费在100元以上;由此

可见,绝大部分居民主要消费中低价位水平的酒类产品。

6.消费者喜爱的酒种及品牌。由图6可见,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喜欢喝啤酒,半数受访者喜欢喝白酒,喜爱果酒、配制酒的人数各占一成左右,而喜爱黄酒的则只占1%。由此可见,白酒和啤酒是黄州区居民喜爱的主要酒种。分析原因,此现象与黄州当地经济水平有一定联系,黄州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比较落后,而白酒和啤酒价位一般较低,与黄州居民消费能力吻合。另一方面,湖北省白酒和啤酒行业本地企业发展迅速,这也促使白酒和啤酒处于主导地位。葡萄酒属于中高档产品,所以仅受到一小部分消费者的青睐。由于黄州居民在酒的保健功能上有一定认知,所以配制酒也受到一小部分人的欢迎。由图

7、图

8、图9可见,黄州区市场上白酒、啤酒消费情况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竞争激烈,多个厂家共存和竞争;第二,主要以本省品牌为主,如白云边、枝江大曲、行吟阁、金龙泉等。由于湖北本地气候条件限制,本土鲜有葡萄酒产出,所以葡萄酒消费则主要是一些国内知名品牌,如长城、张裕、王朝等。

7.影响居民选购及消费的因素。在可能影响黄州区居民选购消费酒的众多因素中,质量是居民考虑的首要因素,见图10.这说明一款酒只有质量过硬才能赢利市场。其次是价格、品牌与偏爱。广告因素影响较小。

8.居民酒消费满意度调查。半数居民对酒的口味和质量满意,表明经过治理整顿,制售假冒伪劣酒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超过八成居民对价格满意度较差,说明黄州地区居民收入不高,而名优酒普遍价格偏高,严重影响了普通居民向往品味好酒的愿望。超过九成居民对包装、售后服务及其他方面不满意,说明酒的过度包装已引起普通消费者不满,售后服

务工作也有待加强。

总结

通过对黄州区酒类消费情况调查,得到如下结论:1.绝大多数黄州区居民把酒看作社交工具,仅两成居民以饮酒为乐。偶尔喝酒的居民占主体,说明绝在大多数居民已认识到大量饮酒有害健康。2.主要购酒地点为商场、超市。主要在聚会和节日饮酒,并且饮酒地点以中低档餐饮场所及家里为主。每周消费酒30元以下居民占据一半以上,产品档次主要为中低档产品。3.主要消费酒种为啤酒和白酒,且以本省生产的知名品牌为主。4.质量、价格、品牌、偏爱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居民对酒的口味和质量较满意,而对价格、包装、售后服务等满意度较差。

作者:王蔚新 林承温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化工学院

第7篇: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摘要:消费是一个社会最关注的话题,在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发生了巨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消费日趋多元化,借此时机,以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在这个暑假中,本人通过对我县经济发展网上资料的查阅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十六以来我县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据此做出报告。

一、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演变。我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演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XX—XX年为消费水平缓慢增长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前两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产品价格低,农民负担高。因此,进入新世纪的前三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二是XX年为消费水平快速增长阶段。我市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使我市的农业经济迅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二)消费结构的演变。调查显示,受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低、支出预期高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还是以一般性消费为主,衣食、居住消费等占的比重较大。随着收入的大幅增长,消费支出也大幅增加,消费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一是伴随着连续几年婚嫁高峰的过去,农村旧房改造已基本结束,建房热已开始降温,在消费支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居住消费却大幅度减少。二是食品和衣着消费的比例有了突发性增长。由XX年的人均700元上升到1038元,增幅达48%,比重由37.2%上升到43.6%。三是交通通讯支出平稳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和通讯工具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外出频繁,对外交往不断扩大,使得农民的交通通讯支出在XX年就大幅增长。

(三)消费方式的演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而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方式转变的结果,消费方式的转变反过来又促进消费结构的变化,并转化为拉动消费市场的动力。近年来农民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由满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转变。在食品结构上,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各种副食消费不断增加,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在衣着消费上,农民穿衣在成衣化的基础上,更注重时尚化。XX年人均衣着支出140.1元,同比增长35%。二是由重食物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食物消费更多表现为生存型消费,而服务型消费更多表现为提高型和享受型消费。服务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农民消费观念的积极转变,也反映出农民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三是由自主性与市场化结合消费向更高的市场化消费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消费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二、扩大农民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农民收入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以收入的提高为前提的。近两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对收入的预期也提高了,消费水平就明显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现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还要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并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收支预期的不稳定,是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保障体系,但这些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普及率也不高,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存钱养老、存钱防病的思想在农民中还普遍存在。另外,收支预期的不稳定,越来越高的教育投资,婚丧嫁娶的盲目攀比,也使得农民不敢贸然消费。

(三)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和消费环境欠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设备、日用品等有赖于新型业态如连锁超市在农村的延伸,而目前农村商业流通组织方式落后,商品流通不畅,成本过高,商品价高质次、假冒伪劣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和适应农民消费方式的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讯、自来水等近几年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远远落后于城镇,运行成本、运行费用高也使得农民对一些耐用消费品买得起用不起,限制了农民的消费。

三、进一步推动农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

(一)增加农民收入。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是推动农民消费的根本措施。要增加农民收入,既要全面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又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随着近几年农民增收各项政策的全面、强力出台,今后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将进入常规阶段,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也是间接的、有限的。今后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不再是由政策决定的生产积极性,而是农民生产经营水平。因此,今后农民增收的核心应转向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上来。

(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使更多的农民从传统的储蓄养老、家庭养老的方式中解脱出来;使更多的农民参入医疗保险,看得起病,吃得起药,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进一步理顺农村信贷关系,落实农村信贷政策,简化信贷手续。进一步降低学生“学杂费”,特别是高中、大学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民不致为了让孩子上学而贫困或债台高筑。

(三)降低收费门槛和价格,使大多数农民能消费的起。近几年所兴起的耐用消费品以及与人们生活极其相关的医疗、教育、住宅、汽车等高消费领域,其价格与收费门槛仍然过高,有的收费标准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宅等方面,人们对现行的消费标准又不得已而从之。因此,下一步,首先在教育、住宅等方面,对超出居民承受能力的部分要合理降低,能规定收费上限的要予以明确,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乱收费的监管力度,严控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其次在医疗、汽车等特殊服务、特殊商品方面,要合理地降低商品、服务价格,使老百姓能够在这些方面都能消费的起。

总之,在研究促进消费需求和调整消费结构的对策措施时,要根据我市目前农民已形成的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这一实际,并把握不同群体消费需求走势,着力启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力度,主要应以稳定收入和改变其心理预期为主。对中等偏上收入者,可用消费信贷等方式,引导一部分人向城镇转移,鼓励他们首先购房、买车;对中等收入者,可增加其文化娱乐消费;而对中等偏下收入者,则可增加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换代。

第8篇:济南市居民早餐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基本信息

1、 您所居住的地区为

A 历下区 B 历城区 C 市中区 D槐荫区 E 天桥区 F 长清区

2、 您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3、您的年龄是

A 15岁以下 B16—30岁 C 31—45岁 D 46—60岁 E 60岁以上

问题

1、 您平常有吃早餐的习惯吗?

A 每天都吃 B 经常吃 C 偶尔吃 D 几乎不吃

2、您早餐一般选择在哪儿吃

A 在家里做饭吃 B 在中式快餐店吃(如金德利民) C 在西式快餐店吃(如肯德基)

D 从个体小商贩那买着吃 E 从学校或单位食堂吃 F 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

3、您早餐一般吃什么(请直接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通常买早餐单人花费多少钱

A 3元以下 B 3—6元 C 6—10元 D 10元以上

5、您可以接受的单人最贵早餐价格区间是

A5元以下 B 5—10元 C 10—30元 D 30—50元 E 50元以上

6、您对您现在的早餐消费现状满意吗?

A 非常满意 B 基本满意 C 不太满意D 很不满意

7、您现在认为目前您的早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A 价格较高B 买早点不方便C 早餐口味一般 D 安全卫生状况亟待提高 E 营养搭配需要改善 F 早餐时间不合适 F 其它(请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8、您对早餐最看重的方面是(最多选三项)

A 价格实惠 B 安全卫生C 营养丰富 D 个人喜好 E 口味好 F 购买方便 G 其它

9、您对卖早点的个体商贩有何看法?(请选择其中两项)

A 价格便宜 B 购买方便 C 不卫生 D态度差 E价格高 F 时间地点有不确定性G 卫生服务好 H 其它 ______________

10、您听说过济南市的“放心早餐工程”和“早餐车”吗?

A 很了解 B 大致听说过 C 没有听过

11、 您对早餐车的看法是

A、很喜欢,方便快捷B、一般,无所谓C、不喜欢,影响城市秩序D 、很讨厌

12、您认为早餐车在我市的发展前景如何

A乐观B 观望C 不乐观

第9篇:2014年1-4月北京市丰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4年1-4月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7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01元,增长13.4%。八大类消费“七增一降”,消费支出特点突出。下面从吃喝住行几个方面看丰台区农村居民生活变化:

一、吃喝追求营养,在外饮食逐渐增多

从消费结构看,食品支出仍是消费的主体。2014年1-4月,丰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629元,同比增长12.9%,拉动生活消费支出增长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饮食更加注重营养,食品消费中的水产品及制品同比增长15.3%;茶叶、饮料同比增长18.2%。随着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在外饮食也逐渐增多,支出同比增长9.8%。

二、居住追求品味,装潢支出稳步增长

2014年1-4月,丰台区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613元,同比增长8.2%。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居住的舒适和品位,居民购买装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同比增长5.8%,购买家庭设备、用品中的室内装饰品支出同比增长7.9%。

三、出行追求愉悦,旅游消费火爆增长

2014年1-4月,交通和通讯人均支出762元,同比增长39.4%。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受汽车摇号政策影响,以及人们环保理念不断提升,农村居民购买电动自行车支出明显增多。购买交通和通讯用品支出同比增长29.2%,交通和通讯服务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1.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愿意走出家门,参加旅游、健身、文化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旅游支出同比增长58.9%,休闲娱乐费同比增长35.6%。

上一篇: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下一篇:七年级英语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