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精选7篇)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篇1

据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5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

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747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0968元。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全年农民工总量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其中,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864元,比上年增长9.8%。以下为国家统计局数据全文:(2015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全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

二、工业生产运行在合理区间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制造业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中部地区增长8.4%,西部地区增长10.6%。分产品看,464种产品中有329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6.4%。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0.75%。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208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主营活动利润52944.5亿元,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1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9%。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61629亿元,增长13.0%;民间投资321576亿元,增长18.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14.6%,中部地区增长17.2%,西部地区增长1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530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1%,国内贷款增长8.6%,自筹资金增长14.4%,利用外资下降6.3%。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6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1%。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9.2%。房屋新开工面积17959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4.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1%。全国商品房销售额76292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8%。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338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0%。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21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1%。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1991亿元,比上年下降0.1%。

四、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3179亿元,增长9.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027亿元,增长12.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7860亿元,比上年增长9.7%,商品零售234534亿元,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24971亿元,增长9.8%。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环比增长1.01%。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增长56.2%。

五、进出口增速回落 全年进出口总额2643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12亿元人民币,增长4.9%;进口120423亿元人民币,下降0.6%。进出口相抵,顺差23489亿元人民币。12月份,进出口总额249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13973亿元人民币,增长9.9%;进口10928亿元人民币,下降2.3%。

六、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3.1%,烟酒及用品下降0.6%,衣着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9%,居住上涨2.0%。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3.1%,油脂价格下降4.9%,猪肉价格下降4.3%,鲜菜价格下降1.5%。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3%。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9%,12月份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2%,12月份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0.8%。

七、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5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747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0968元。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全年农民工总量27395 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其中,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864元,比上年增长9.8%。

八、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上年缩小0.06。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

九、货币信贷增势平稳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2%,狭义货币(M1)余额34.81万亿元,增长3.2%,流通中货币(M0)余额6.03万亿元,增长2.9%。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1.6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13.86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7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8900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9.48万亿元,比上年少增3.08万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比上年减少8598亿元。

十、人口就业总体稳定

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6(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篇2

国家统计局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指出,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801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27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3%,经营净收入增长9.2%,财产性收入增长1 1.2%,转移性收入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871元,同比名义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6.5%,家庭经营收入增长7.3%,财产性收入增长27.0%,转移性收入增长12.2%。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篇3

一、目标任务

加快完善富民政策,大力落实富民举措,在发展中实现增收,在富民中促进发展,形成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关系,持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努力缩小地区间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日趋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从2012年到202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按当年价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4万元,比2010年翻1.59番;按2010年不变价达到3.82万元,比2010年翻1.16番。

二、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资共决、兼顾并重、调高保低、同工同酬、公平公正的企业工资分配机制,完善以工资指导线为依据、以工资集体协商为决定方式,兼顾效率和公平、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依法规范企业分配行为,理顺分配关系,引导企业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合理增加职工工资。

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政府及时发布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等宏观调控指标,指导各类企业结合本企业经济效益,参照本地区经济发展、职工工资水平、行业平均利润率等因素,通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平等协商的方式,依法确定本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制定落实工资指导线实施方案。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有增长的企业,围绕基准线安排工资增长;经济效益增长较快、工资支付能力较强的企业,在基准线和上线区间内安排工资增长;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一般的企业可按下线安排工资增长。企业除因效益严重下降经工资集体协商后可适当降低工资外,都要保证职工工资适度增长。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并将工资集体协商纳入各地政府绩效考核目标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区生产经营比较正常并已组建工会的企业都应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全面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状况,按照国家《最低工资规定》的要求,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每次调整的增长幅度在15%以上,逐步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职工工资水平随经济发展而提高。到2015年,力争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月最低工资1000元以上。

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健全完善预防企业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制度等长效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工资保障金制度和欠薪信息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制度,对解决拖欠工资不力引发影响稳定的群体事件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监管机制,指导和督促企业依法支付工资。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构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有机衔接的纠纷解决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企业劳动标准管理体系。加快健全完善“政府主导、行业自律、企业落实、职工监督”的劳动标准管理新格局,适应经济成分多元化要求,维护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认真落实企业加班加点、休息休假等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政策。严厉查处未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许可而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健全完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使企业制定的劳动定额(计件单价)水平达到或接近本地区同类型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促进城镇劳动者充分就业。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统筹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做好军队转业人员安置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支持以创业创新带动充分就业。推行灵活的就业形式,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力争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区城镇就业人数在2011年底1035万人的基础上,到2020年底达到1305万人以上。

强化基层机构建设,提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能力。重点推进县(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建设,将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区就业管理和服务信息统一联网。

加大创业帮扶力度,改善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并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简化审批手续,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改善创业环境,拓宽劳动者的创业门路,鼓励劳动者创办中小企业、从事个体经营、创办合作组织以及新项目。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帮助劳动者成功创业,实现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企业,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和创办科技型企业,推动科研成果在中小企业转化。

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实行全区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就业登记、失业登记与就业服务有机衔接的工作流程,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制定控制失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促进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和工作保障制度并使之长效化,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援助,并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由基本保障型向福利普惠型转变,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全区社会保险缴费与待遇水平相统一,从总体上提高全区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到2015年,全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40万人、失业保险240万人、工伤保险250万人、生育保险22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5%以上。

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参保职工病残津贴和参保人员丧葬抚恤标准。鼓励建立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稳步增长。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让更多劳动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2013年,在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时,同步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费用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不用缴费。建立失业保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失业保险金标准与最低工资水平同步调整机制,确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稳步增长。物价上涨过快时,及时启动失业人员物价补贴机制,

按规定调整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按照本统筹地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与基本养老保险同步调整。

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3年1月1日起,全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增加20元,自治区对市县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月205元。加大社会救助尤其是在临时救助的财政投入,加强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孤儿福利、残疾人、优抚安置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

五、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

加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努力解决中低收入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多渠道筹措廉租房房源,加大租赁补贴力度,稳步扩大覆盖范围,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逐步将困难职工、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性住房供应范围。积极争取提高国家和自治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补助标准,实现国家对中低收入居民住房补助的转移支付。到2015年,全区完成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90万套(户),全区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2.8%。

六、强化制度改革和政策调节,千方百计增加城镇居民收入

积极扩大投资渠道,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储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不动产投资等金融产品的投资,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鼓励居民投资的配套政策法规,引导居民逐步从存款保值向投资生财转变。

坚持消费制度转型与推进城镇职工工资货币化改革同步推进。在推进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改革,大幅度削减福利型、供给型、集团型消费的同时,合理拓展职工工资范围,确保广大职工的收入不因改革而减少。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篇4

农民增收问题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长期以来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虽然我区在面临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及自身转型发展情况下,经济出现了下滑的不利形势,但为促进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保证农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长的目标,我区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深化非农就业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农民退养金,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据我区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2.1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去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一、可支配收入特点分析

1、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

人均工资性收入11974.6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去年提高3.7个百分点,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81.3%。其中,本镇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7458.8元,同比增长13.4%。

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204月1日,最低工资标准从每月1120元提高至1280元。农村居民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重体力的低收入行业,因此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其工资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是非农就业稳步推进。据区劳动保障部门统计,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5311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137人,帮助成功创业500人,非农就业4643人,青年职业见习807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209人,培养高技能人才4936人,农民工培训16671人。

2、转移性收入迅速增长

人均转移性纯收入2382.7元,同比增长16.1%,其中,救济金、低保收入19元,同比比增长17.3%,离退休金、养老金收入2408.6元,同比增长27.9%。

转移性收入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区将农村托低养老平均水平由330元至410元,“镇保”养老金平均水平由743元提高至833元。二是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3600元提高到4320元,增加了低收入户家庭补助收入。三是一次性物价补贴的发放。今年我区按照市人保局有关规定,8月对退休、低保等各类人员集中发放一次性临时物价补贴。

3、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

人均财产性收入1336.5元,同比增长4.5%。其中,房屋租金收入1108.9元,同比增长13.4%。

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减速、外来人口导入减缓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房屋租金收入不增反降。但今年,在加息以及征收房产税等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农村房屋租赁市场回暖,农村居民房屋租赁价格呈上涨的趋势,带动房屋租金收入增加,从而促进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收。

4、家庭经营纯收入明显下降

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98.3元,同比下降12.2%,其中,二产纯收入25.0元,同比下降51.5%。

今年,由于受全区经济下滑的影响,从事家庭经营纺织等工业品生产的农村居民家庭订单量也一定程度下降,而房租、燃料等生产资料的上涨进一步挤压了其利润空间。但总体来看,虽然二产纯收入下降幅度较大,由于其绝对量较小,影响程度非常有限。

二、可支配收入分组分析

1、中等收入户收入增长最快

从收入增速来看,按可支配收入五等分组,收入增长最快的是中等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413.9元,同比增长12.9%,以下依次为中低收入户、中上收入户、低收入户、高收入户,增速分别达到12.3%,10.1%,9.2%,7.3%。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分组

单位:元

指标名称年±%

20%低收入户9761.08936.59.2

20%中低收入户12245.510902.412.3

20%中等收入户14413.912768.112.9

20%中上收入户18165.716503.010.1

20%高收入户22915.921363.57.3

2、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农村家庭户比重仅四成

从收入绝对量来看,在全部农村住户调查网点中,达到或超过全区平均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家庭户为402户,占总调查户数的比重为41.9%,与往年相比下降0.4个百分点。

3、高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收入差距来看,高低收入户差距仍然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2011年高低收入户可支配收入差距为13154.9元,20高低收入户可支配收入差距12427.0元,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了727.9元。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1、物价快速上涨抵消了部分农民增收实际效果

今年,在多项利好民生政策的带动下,农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增幅超过去年2.2个百分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受到通胀因素的影响,各类商品价格不断攀升,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出了历年的新高,2011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比往年上涨5.2%。由于物价的快速上涨,导致了收入的实际购买力显著下降,对农民增收的实际效果产生了很大程度的抵消作用,应引起有关部分足够重视。

2、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矛盾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作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我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达到89.1%。但是仍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就业矛盾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较弱,难以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我区农村劳动力无论从就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来看,仍然处在较低的一个水平,而我区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轨道,高科技含量的企业逐步替代传统制造业企业,因此,农村劳动力就业也面临新的挑战。二是就业结构不合理。我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业大多集中在二产制造业,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村劳动力占总就业劳动力的45.6%。这一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三产服务行业的就业拉动作用,而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制造业经济下滑而对就业产生冲击的被动局面。

3、财产性收入呈现持续低位增长态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土地、房屋等资产也不断升值,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多。但是近两年来,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呈现低位增长的态势,增长速度明显趋缓。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工业、房产发展等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征用均以一次性补偿为主,使农民丧失了从土地、房屋再升值而产生的长久收益和价值。

四、建议

1、贯彻落实中央及地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党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指出要持续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措施,因此,大力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强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非农就业增收空间,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健全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近年来,我区的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在新城区等其他地区商业门店和设施仍比较少,商业门店的空置率仍然较高。建议可以通过优惠政策措施,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大型超市等商业单位来松投资,加快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当前农村从业人员在就业时碰到的最大问题是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特别是在浦南地区,由于地区就业环境影响,农民就更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一些临时的工作,没有切实的保障。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政府对培训经费实行一定的贴补,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和本领,是有效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的途径。

4、进一步促进和提高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篇5

作者:汝城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1-9-8

2010年,汝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产业,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千方百计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外出打工,粮食丰收,牧业增产,农民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汝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增长11.9%,比上年增加227元。

(一)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亮点

2010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06元,增加85元,增长13.7%。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人均收入68元,比上年增加9元,增长14.8%;在本乡地域务工得到的人均收入252元,比上年增加18元,增长7.7%;外出务工得到的人均收入385元,比上年增加58元,增长17.9%。

从工资性收入内部构成看,农民外出务工得到收入占54.5%,其中在国内省外从业得到收入40.3%;乡村教师、村组干部等从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占

9.7%。以上数据表明,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中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最高,所占比重大,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粮食产量的增加是农民增收的根本保障

粮食收入始终是汝城县农民纯收入的重要部分。2010年,汝城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不断提高,给农民增收提供了根本保障。

2010年,汝城县粮食产量19.98万吨,增长0.7%,比去年增加0.16万吨。在全年粮食价格一路上扬的作用下,农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纯收入为1405元,比去年增加58元,增长4.3%。

(三)惠农政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随着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的相继落实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汝城县累计发放惠农补贴7357万元,其中退耕还林

727万元,种粮直补34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077万元,早中晩稻良种补贴484万元。

二、汝城县农民纯收入与全省、全国的差距比较

2010年汝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增长11.9%;比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少379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5622元,少349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5208元,少3080元。近年来,汝城县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三、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平稳增长

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元,增加111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比重为52.7%,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四、2011年农民增收的前景分析

展望2011年,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是外出就业条件、农业比较效益等因素对农民增收的支撑程度可能会下降,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有所加大。

(一)从2011年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

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已经连续多年增产,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继续靠增产实现增收的难度较大;

二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性长,经济效益不如外出务工高,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均为老、弱、病、残人员,农业劳动力缺乏。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农业用工成本快速增加,依靠廉价劳动投入带动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

三是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结构不相称的矛盾加剧,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

在当前的农民收入结构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合计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2.4%。因此,当前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应当要以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着力点。

(二)农民增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

一是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国民经济运行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当前,通胀预期依然强烈,通缩风险交替出现,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难以预料,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增加了变数。

二是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现象增多,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加之汝城县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自然风险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是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生物性能源的发展,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更加复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问题愈加关注;随着农产品价格周期缩短,波动频繁,市场调控难度加大。需求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变动越来越难以把握,对农民增收形成了新的挑战。

五、对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基础,是城乡居民生存之本,也是农民取得实物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汝城县农民在种植粮食中人均取得的纯收入578元,比上年增加26元,增长4.79%。虽然种粮成本在增加,但各类粮食销售价格也上涨了10-20%不等。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农村工作的紧要任务。

(二)农民增收需要新突破。针对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汝城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条件。今后农民增收,必须建立在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这是一条保持农民快速增收的可持续途径。因此,今后要在通过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要加快农村劳动力分化,促进农村劳动力专业化。要转变吸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让更多的农民融入城镇,鼓励农民流转耕地和农业生产要素。要培育好农村市场,让一些农民有更加便利的条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生产者增产增效增收。

(三)积极引导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返乡就业的积极性。要把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项目来抓,充分利用外出劳务大军中蕴藏的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际关系等资源,大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在落实返乡创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和指导。引导返乡人员把有限的资金积累尽量用于扩大再生产,积极参与农业产

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使返乡创业人员成为振兴家乡经济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篇6

关键词:组合预测,人均可支配收入,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GIOWA算子

组合预测思想的提出,为我们预测经济指标的数量变化,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以单项方法为基础,通过引入权重系数,使组合预测中不同单项方法发挥的作用得以分清。定义诱导值概念,使不同时点不同单项方法的赋权次序有了依据。单项方法在每个时点的预测精度不一,固定权重的组合预测方法在现实中意义不大。因此,变权组合预测方法值得探讨。

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准则建立的组合预测模型, 注重拟合结果,误差越小就被认为模型越好,这一思想有其价值,但在现实当中就会遭遇挑战,当预测事物有着明确的方向性划分,大于或小于真实值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以本文为例,预测一个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情况,用预测值作为实际支出的参考。当预测值偏大很多 时,人们会以 为自己收 入增加,支出也会随之增加,入不敷出的状况出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Yager[1]引入诱导值概念,提出了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IOWA),为组合预测发展指明了方向。后续学者通过创新IOWA算子方法,相应地建立了各自组合预测模型。陈华友和盛昭瀚[2]引进了诱导有序加权几何 平均 (IOWGA)算子,提出了基 于IOWGA算子相关 的组合预 测方法。IOWA和IOWGA算子建立的预测模型,其权系数都与各个单项预测值无关,而与它们对应的诱导值大小有关。后者创新性地把预测值与权系数结合在一起,取权系数作指数,相应的单项预测值作底数,全部求积,作为组合预测中这一时点真实值的预测值。袁宏俊、杨桂元在文献[3]中提出了最大、最小贴近度的概念,用预测值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刻画了单项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组合预 测最大、最小贴近 度的解决 办法,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行的优化模型。袁宏俊、胡凌云[4]提出了基于新的相关性准则的组合预测模型,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的引入,拓展了模型权重系数确定的领域。

借助MATLAB优化工具箱,运用灰色预测GM (1,1)、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和BP神经网络三种方法,对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预测。以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为准则,引入广义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GIOWA,构建起算 术平均最 小贴近度 的GIOWA算子组合预测模型,计算出组合预测值。在综合评测指标下,对比四种预测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精确度高、误差小,能顺应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可在实际当中运用。

1模型构建

1.1单项预测方法介绍

1.1.1灰色预测模型GM(1,1)

给定一组 数据: X0= (x0(1),x0(2),…, x0(n)),作为原始序列。生成新序列X1= (x1(1), x1(2),…,x1(n)),生成方法为:

以此类推,x1(n)=x0(1)+x0(2)+…+x0(n)。数据处理完毕,便可建立模型。变量和阶数都为1的GM(1,1)模型为:其中θ和ω都为待求参数。确定模型之后,对方程求解。

形成数据矩阵Zn和矩阵C ,x0与x1满足矩阵方程Zn=C^g ,其中:方程其中:

计算出g和μ的值,紧接着累加模型结果,最后还原预测结果,公式为:

1.1.2ARIMA(p,d,q)模型

AR为自回归过程,p为自回归滞后期数。MA为移动平均过程,滞后q期。d为使数据平稳所需差分次数。ARIMA的模型为:

模型经过的步骤主要为:1数据平稳性检验。通过观察自回归函数图和偏自回归函数图,或者单位根检验,确定数据是否平稳。如果数据不平稳,存在序列相关性和趋势性,就要对数据进行差分。2确定差分次数和p值、q值,从而确定模型。通过观察差分后的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确定d值,选择AIC和BIC检验值最小的P值和q值,确定模型最终结构。 3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4进行预测分析。

1.1.3BP神经网络

模型建立的原理是通过模拟人脑神经传输,通过前馈神经传播网络和误差反向传播机制,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输入数据经过三级、两个阶段,依次经过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步骤由先到后。输入层向隐藏层传输数据,经过设定后的隐藏层处理,向输出层输送信息,这个过程是逐层传递,没有反馈,存在先后顺序的。当输出数据到达指定的期望输出阶段时, 期望数据与输出数据之间存在误差,这个误差提供了网络模拟的信息,涉及到各个阶段的权重和赋值问题,网络会根据 这个有用 信息,反馈给前 面各个阶段,通过重新调整,继续向下级传播信息,直到输出数据达到理 想效果为 止。网络会据 此形成一 个模拟函数,通过仿真 形成的函 数,可以很好 地对事物做出预测。

根据已经证明的存在性结论,本文隐藏层选用单一层。设计的模型输入形式为:连续的3年可支配收入为输入数据,相邻下1年为期望输出数据。模型训练阶段,选用从1991年开始的18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输出数据设定为1组。隐藏层节点数的设定参考了先验公式:,其中m为隐藏层节点数,n为输入层节点数,l为输出层节点数,a大致范围取1到12。确定好范围之后,采取试凑法,对隐藏层的节点进行估计,根据公式确定的范围,本文取[5, 17]之间的数,依次对各个节点进行了模拟。MATLAB中转换函数选用Sigmoid,将线性转换函数应用于输入和输出层。传输函数为tansig,采用动量梯度下降法训练,调用函数为traingdm,动量常数为0.9, 学习率为0.05,精度为0.001,进行10 000次训练。 虽然相同节点每一次的输入也会获得不同的结果,但根据多次训练的结果,15个节点效果更优,因此,本文选择更加稳定和误差小的15个节点隐藏层作为训练参照。

1.2组合预测方法

1.2.1诱导有序加权算术平均算子(IOWA)

IOWA算子改变了传统组合预测权重固定的做法,采用变换权重技术,附加诱导因子,将不同时点的预测对象重新赋以权重,较好地适应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状态,更加贴近现实,预测效果也较传统方法有效。因此,本文组合预测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点将围绕IOWA算子展开。

IOWA算子是将m种单项预测方法,分别对经济现象进行预测,形成一组预测序列值 (a1,a2,…, am),根据某一准则,附加诱导因子 (θ1,θ2,…,θm), 将诱导因子和预 测数据结 合,组成二维 数组:(θ1, a1),(θ2,a2),…,(θm,am)。 权重系数 为l1,l2,…,lm,满足条件:权重系数li并不和ai相关,而是和 (θ1,θ2,…,θm)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之后的第i个大的θ 有关。当按照要求排列好诱导因子 (θ′1,θ′2,…,θ′m)之后,预测序列值相应的与自己二维数组中的θi结合,形成新的二维数组,(θ′1,a′1),(θ′2,a′2),…,(θ′m,a′m)。则lia′i就是调整后精度第i大的单项方法的预测值。把m种单项预测方法的预测值累加,则

就是组合预测在t时刻的组合预测值。θi值的确定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选用单项方法的预测精度来确定,其公式为:

根据本文实际情况ati,at都设定为大于0,ati为在t时刻第i种单项预测值,t=1,2,…,n。i=1,2, …,m 。

1.2.2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

贴近度描述了事物之间的接近程度,通常用[0, 1]区间的数值来说明。数值越高表明事物之间的关系愈紧密,联系更强,相反,则表明两者之间关系力度不够,相互解释的效果不好。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叙述预测值和实际观察值之间的关系,数值越接近1,表明预测效果理想。当最小值为0时,说明在这个时点,某个预测方法存在很大偏差,可被利用程度低,需要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修正,以使所含有用信息被发掘出来。下面用模型说明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

其中,b(x),c(x)分别为两组非负的 客观现象 观察值,i=1,2,…,m 。依据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模型得出两者最大值为1,在预测研究中,一组可以定义为预测值,另一组为实际观察值。通过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能很好地说明两者的拟合程度,来检验预测的准确度。

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可以用来刻画不同预测时间点内,同一单项预测方法对客观实际值的拟合程度。作为求权重系数l1,l2,…,lm值的准则,属比较关键的一步。由于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的取值为闭区间[0,1],而且当b(x),c(x)其中一组为预测值,另一组为实际值时,就可以作为一个预测模型的准则来应用,在这之前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满足归一化的要求。归一化主要用下面公式计算:

设 (x1,x2,…,xn)为一组取值全大于0的客观对象观察数据,取观察值中最大和最小的值分别记为:xmax,xmin。

在由预测结果形成的一组序列 (at1,at2,…,atm) 中,归一化时,要把真实值at和预测值序列放在一起归一化,也就是要把At= (at,at1,at2,…,atm)序列归一化。

其中atmax= max(at,at1,at2,…,atm),atmin= min(at, at1,at2,…,atm)。将归一化后的yti值与诱导值θti组成二维数组(θt1,yt1),(θt2,yt2),…,(θtm,ytm)。

1.2.3广义诱导有序加权算术平均算子

GIOWA又称广义诱导有序加权算术平均算子, 它的模型形式为:

其中,θti为诱导值,由精度确定。yti为归一化后,第i种预测方法t时刻的预测值。ω 为广义系数,ω ∈ (∞,0)∪ (0,∞),取1时就为前文所述IOWA算子, 取-1时就是诱导有序加权调和平均算子IOWHA。

第i种单项预 测的误差 为eit,eit的ω 次幂为eitω,eitω=ytω-yitω,etω=ytω-^ytω。所以结合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的模型可以构建为:

由以上两个模型,就可以推知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的最优模型为:

2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组合预测

本文选取了安徽省1994年到2013年20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20年数据对灰色预测模型和向量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给出模拟,并给出了未来5年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预测。运用神经网络训练模型时,向前增加了3年数据,总共18组数据进行训练,最后两组数据用作模拟仿真。

ARIMA(p,d,q)模型进行预测前,需要确定数据是否平稳,经过检验,本文数据存在单位根,数据不平稳,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紧接着进行差分,一阶差分之后,经检验数据平稳,可以用来 模型估计。 在确定AR(p)和MA(q)中的阶数时,运用AIC和BIC准则,数值越小,表明统计模型对数据的拟合越好。经过MATLAB运算,在p=1,q=2时,拟合效果最好,从而确定模型为ARIMA(1,1,2)形式。

BP神经网络预测,增加了1991年到1993年3年数据(分别为1 485.14元,1 795.54元,2 233.89元)。选用18组数据作为输入,起始输入为1991年到1993年(1 485.14,1 795.54,2 233.89),第2组为1992年到1994年数据作为输入,以此类推,形成18组数据输入。1994年到2011年的18年数据作为一组输出。用2012年和2013年2年数据作为检验模型效果的测试数据。最后3年的数据开始第一组预测,之后给出紧临5期的预测值。运用MATLAB软件优化工具箱给出三种不同方法的模拟结果和预测值,与相应时间点的真实值比较结果,将在组合完成之后一并给出。表1给出的是三种预测模型的模拟结果,组合模型将根据表1数据对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作出预测。

单位(元)

根据表1,可以直观看出时间跨度20年,用三种不同方法获得的每一年的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值,据此进行组合预测计算。首先计算每个时点不同预测值的精度,结果见表2。

其中第一、二、三种分别是:ARIMA、GM(1,1)、 BP神经网络。

按照精度从大到小顺序,对每个时点的预测值进行调整,对调整之后的数据和真实值一并进行无量纲的归一化处理。结果见表3:

调整一、调整二、调整三分别为:yt1,yt2,yt3

当上述步骤完成,就可以把数据带入模型求解。 运用lingo11软件运行程序,通过对模型进行线性化的处理,软件能很方便地求出权重系数值。当ω =1时,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最大值为0.871 3,权重系数l1=0.806 4,l2=0.193 6,l3=0。对20次的计算结果观察发现,随着ω 值的增大,计算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最优值时,产生的误差一直在增大,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ω=1时预测效果就很理想,l1=0.806 4,l2=0.193 6,l3=0就是最优权系数。以它为系数的组合预测结果见表4:

单位(元)

对组合预测效果评价的指标有很多种,本文选取平方和误差(SSE)、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 (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四种指标, 分别对四种方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

其中xt,为t时期真时 值和预测 值,运算结果 见表5。

通过对比四种指标的评价结果,组合预测在各个指标上都表现出最小的共性。说明了组合预测方法能很好地拟合真实值,具有再现模拟和预测的功能, 且符合客观实际,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因此,可以被用来对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组合预测。未来五年的单项预测结果和本文的预测结果在表6给出:

单位(元)

表6给出了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五年预测值。预测到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1 599元。这些数据的给出,大体上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也和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加快,区域协作性加强,顺应产业政策调整趋势,能适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从而带来经济持续增长、收入稳步增加的局面吻合。

3结束语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篇7

关键词: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SPSS;异方差性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5-0128-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但在看到这个整体经济趋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为了研究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研究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本文主要分析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1 模型的设定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镇居民消费水品”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从统计局网站中获得数据的变量。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建立的是2013年西部十二省截面数据模型。

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另外,在分析解释变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在理论上能够解释解释变量的变量有“城镇居民就业人数”,“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等,在这我们仅选取这两个变量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解释。

2 所选用计量软件和计量方法

本文所选用的计量软件为SPSS-19,其分析方法主要为异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3 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步骤

3.1 回归分析

首先对西部十二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进行回归分析操作,检验其所构造回归方程是否通过F检验和T检验,如果通过检验,则证明方程显著。经SPSS分析后所得结果如下:经检验其拟合优度R2为0.773.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75。在计量经济学上来讲是一个很高的数值,表明模型在今后由可支配收入来预测居民消费水品有较高的可信度。西部十二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F检验结果,见表1。

由上表可得出其F统计量为34.040,其P值远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所构造的方程是显著的,方程通过F检验。西部十二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上表可得模型变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系数T值为5.834,其P值远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本模型中唯一解释变量系数显著,方程通过T检验。

3.2 异方差性检验

运用等级相关系数法来检验模型异方差性,即检验残差绝对值与解释变量间的关系,经SPSS计算处理,可以看出,等级相关系数r=-0.063,残差绝对值与城镇军民可支配收入间相关性非常小,并且其P值=0.846,P值大于0.05,我们可以认为残差绝对值与解释变量不显著相关,所以不存在异方差性。

3.3 回归方程

因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所以不需要做加权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直接进行回归分析,由表最终所得回归方程为:

Y=-10180.192+1.317X

方程表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大致呈一元线性关系,城镇居民消费水品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大而增大。想要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应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着手。

4 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析步骤

在我们分析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可支配收入关系后,是什么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此我们提出两个影响因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和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因为投资的多少能反应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段利率的变化;此外,就业人员的多少也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息息相关。由于数据的不可测性和数据获得的限制,我们在此只考虑这两个影响因素。

4.1 回归分析

首先对西部十二省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回归分析,见表3。经SPSS数据处理可得:R2=0.769,调整后R2=0.718。这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表明所建立模型在今后预测方面有很高的可信度。

由上表可得其F统计量为15.021,其P值远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此模型构造的回归方程是显著的,模型通过F检验。西部十二省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由上表可得模型变量城镇居民就业人数T值为-3.866,P值=0004,远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解释变量城镇居民就业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系数T值=4.976,P值=0.001,远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解释变量系数显著,方程通过T检验。

4.2 异方差性检验

同样运用等级相关系数法来检验模型异方差性,经SPSS处理后所得结果。经过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可得,等级相关系数r=0.049,表明残差绝对值与城镇居民就业人数相关性较低,并且其P值=0.88,P值大于0.05,认为残差绝对值与解释变量不显著相关,所以表明模型方程不存在异方差性。

4.3 回归方程

在这里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Y,城镇居民就业人数为X1,固定资产投资为X2。因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所以不需要做加权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最终所得回归方程为:

Y=20140.626-13.297 X1+0.668 X2

由方程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大致呈一元线性关系,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就业人数之间呈反比,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呈正比。所以,要想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实现。

5 分析结果解读

在一个社会中,消费可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我们已经建立的模型当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需要降低就业率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据此,可以提出几点建议:

①政府可以通过降息、降税等措施来鼓励投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而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等目的。降息使企业增加向银行贷款,从而增加投资;降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使企业敢于投资,提高投资拉动内需进而刺激市场发展。

②由菲利普斯曲线可得,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呈反向变动关系,这从我们的模型中可以反映出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就业人数之间存在反比例线性关系。温和的通货膨胀非但不是坏事,而且意味着经济的稳步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政府要发展经济,需要制定一些列的有效政策,把失业率控制在经济发展条件下合理的比例,不可盲目发展经济而导致失业率的大幅提高,得不偿失。

③居民消费水品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直接体现在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上,在考虑居民可支配收入问题上,我们仅考虑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就业人数,事实上,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如医疗卫生补助,社会福利政策,免税政策等等。政府一直以来以GDP增速来确定经济发展水平,但真正能够把经济发展起来的是本国国民,政府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是民生,人民富则国家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郁菁.回归模型异方差性的检验与消除研究—以SPSS为分析工具[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2] 马骊.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理论新 探,2007,(19).

[3] 高远东,陈迅.中国省域产业结构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J].系统工程理 论与实践,2010,(6).

[4] 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经济分析,

上一篇:形容梅花的拟人句下一篇:农民工工伤赔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