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居民消费情况调查(精选10篇)

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篇1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是?

A.25岁以下B.25--35岁C.35--45岁D45--55岁E55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

A企业员工B国家公务员C教师D事业单位职员E 医生F个体经营者G离退休人员H下岗待业I其他

4、您的月收入是

A 500—1000B 1000—1500C 1500—2000D 2000以上

5、您一般选择何种投资?

A 股票B 银行存款C 债券D 基金E 其他

6.您的消费方式

A事先做好计划再花钱,不会超支B能省就省,挣钱不易

C尽量满足自己,钱为人服务D随意消费,常会透支

7、您家里大部分的钱都用于什么开销?(可多选)

A子女上学支出B购房购车C形象消费D面子消费 请客送礼E基本生活F投资G医疗保健H保险I娱乐活动j 其他

8.您觉得受教育程度高低对经济收入有很大的影响吗?

A.很认同B.也许会C.不认同

9、您整个家庭平均每月用于食品的支出金额是

A.400-600B.600-800C.800-1000D.1000-1200E.1200-1400F.1400-1700G.1700-2000H.2000-2300I.2300-2600J.2600-2800K.2800-3000L.3000以上

10、您经常在网上购物吗 :

A是的,家常便饭B偶尔吧,有这么几回C没有,一次都没有

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篇2

关键词:农村消费,宏观调控,金融创新

一、农村居民消费概况及变化趋势

1、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农民人均收入增加, 但收入来源渠道较窄,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加大。近几年, 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多项富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 沧州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生活消费水平逐步得到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2383元、4565元, 较2006年分别增长29%、21%, 从收入比看, 沧州城镇居民与农民的收入比从2006年的2.44:1上升到2008年的2.62:1, 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从农民收入来源看, 渠道较窄, 种养殖业收入、外出打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以2008年沧州农村居民收入为例, 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外出打工收入分别占全部收入的49%、10%、28%, 农业收入和劳务性服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农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消费结构趋于优化, 但消费档次仍处于低层面。调查显示, 2008年沧州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3072元, 比2006年增长641元, 增幅达37%, 年平均增幅17%, 生活消费八大项的年平均增速依次达到:医疗保健消费支出50%, 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44%, 居住消费支出31%, 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23%, 衣着消费支出18%, 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18%, 食品消费支出12%, 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8%。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增速逐渐上升, 恩格尔系数由2006年的0.38下降到2008年的0.35, 代表着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二、制约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

近几年来, 在国民经济发展受到内需不足严重制约的形势下, 国家试图通过开拓农村市场扭转不利局面, 但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启动仍无显著效果。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农村居民消费的基础障碍。

有效消费需求的形成应具有两个基本条件, 即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如果消费者虽有购买欲望, 但没有足够的货币来支持, 就不能实现有效消费, 所以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农民增加消费的主要因素。其次, 收入增长缓慢阻碍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加。

2、农村居民消费的心理障碍。

一是求廉性动机比较强烈。由于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较低, 物美价廉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选购商品的基本标准;二是实用性动机较为普遍。由于大多数农民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 注重商品的实用性是农村消费者普遍的主导动机;三是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理念。大多数农民群众仍习惯于“量入为出、安居乐业”的传统消费方式, 攒钱操办“大事”的消费心理以及“勤俭节约, 艰苦朴素”传统消费观念, 对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行为造成深刻的心理影响。四是预期消费压力增加, 制约农村居民消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农民生活消费中建筑材料大幅上涨, 使农民生活负担有增加的趋势。农村居民改善居住条件、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出现大病的医疗费用、家里的红白喜事等巨大经济压力成为农民即期消费的后顾之忧。据调查, 农民每盖一次房屋要花3到10万元, 供一个大学生上学要花4到5万元, 出现大病 (花费3000元以上的) 负担不起医疗费用的大有人在。农村居民后顾之忧多, 迫使其强制自己储蓄攒钱, 消费意愿不强成为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一个障碍。

3、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的环境障碍。

目前农村商业流通组织相对滞后, 不能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交通、通讯、自来水等普及率还远低于城镇, 限制了一些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 影响了农民消费。农村社区服务组织尚未建立健全, 商品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权益没有充分保障, 使农民对购买耐用消费品颇多疑虑, 消费谨慎。

三、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促进农民增收, 增强消费能力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 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农村, 将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农村。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金融信贷等方面切实向农村倾斜,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公共财政支出要向“三农”倾斜, 尤其是要加大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生产资料购买补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运用新技术补贴等, 同时要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技术服务价格, 从而间接地增加农民收入。要鼓励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进入农村, 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的金融产品。

2、建设现代消费服务网络,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业网点体系,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延伸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 激活农产品市场。废止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 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降低农村居民消费预期, 增加即期消费

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加大以社保、低保和特困救助“三条主线”为骨架的社会救助网络建设, 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及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制度, 使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困有所帮, 降低农村居民未来支出预期, 增加即期消费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井田, 张世晨. 新世纪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特点分析[J]商业研究, 2002, (02) .

[2]、刘艳. 优化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情况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民消费 人均收入 恩格尔系数

一、引言

我国的发展迈入了新的台阶,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仍过度的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为了提高国家的竞争水平,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必须将提高自主消费,扩大内需成为国家目前主要的任务。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大半,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农村消费情况直接体现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发展,国家对推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视,对农村农民的关注度和投资力度加大,农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目前农村消费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善。

二、农村居民之间的消费差异状况

(一)不同地区之间消费情况的差异

通过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按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这七个方面的消费支出指标,将我国31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为四类,其中北京上海分为第一类,天津浙江和江苏分为第二类,广东福建山东辽宁海南重庆湖南内蒙古河南安徽四川江西湖北河北吉林黑龙江山西分为第三类,贵州甘肃云南青海新疆西藏陕西广西宁夏为第四类。北京上海属于国家的中心城市,各项经济指标都比较高,因此消费水平也比其他各城市高,天津浙江江苏沿海城市发展较快,人均纯收入高,因此消费水平也高,河南河北等这些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消费较为稳定,而贵州藏等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自然灾害,交通不便利等因素,使得发展较为缓慢,消费程度也较低,总体来说我国中西部地区消费程度偏低,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农村消费能力分布很不平均,对农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这种差距。

(二)城乡之间的差异

根据《统计年鉴》给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数据表明,从1978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的一开始3倍的差距到2013年差距仍接近为3倍表明虽然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没有缩小,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指数已经超过城镇的指数,在未来的几年城乡差距缩小有望进一步实现。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到2013年的37.7%。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的呈现下降的趋势,近几年较为平缓,恩格尔系数作为研究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数值越大代表贫困程度越大,59%以上为贫困,30%-40%为富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为富裕的程度。但由于贫富差距较大,人均达到富裕并不代表普遍富裕,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研究2000~2014年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的发展变化,从2000年高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为5190元是低收入户802元的将近六倍,到2014年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23947.4是低收入户2768.1的接近10倍,说明农村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仍然存在并且有增无减,根据边际消费递减理论,只有缩小贫富差距,才能有效的促进消费。缩短贫富差距的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近些年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近些年的数据显示随着收入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确实有所提高,收入与支出之间确实存在这某种必然的联系,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1978年到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用spss做相关性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明显看出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99.9%,显著性概率也小于0.01说明二者的是显著相关的,再对数据做线性回归,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因变量,人均纯收入作为自变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线性公式表示如下,y=0.744x+48.762模型建立的标准误差为0.004,说明这个公式确实能很好地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收入水平与消费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关系。

四、农村居民消费情况的发展变化

最近几年国家采取的各项扩大内需的政策下,如降低利率,降低资金使用者的成本压力,提高了消费的信心,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医疗保险公共服务建设等农民在食品方面的消费逐渐向多元化,丰富化方向发展。由主要消费食品为粮食蔬菜,变为粮食蔬菜虽然仍居主要地位,但相对变少,而瓜果坚果奶制品这些副食的消费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耐用品数量,新建住房面积以及住房平均面积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改善农村消费水平

(一)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保医保体制机制,普及农业保险,提高基础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我国的人口逐步迈入老龄化,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逐渐加大,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了农民的储蓄动力,降低了消费能力,只有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对农村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完善农村的养老金制度,减轻农民的家庭负担,才能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普及农业保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对各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改善消费环境,农村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保障之后,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消费。

(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

在传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新型农场。农民可以将合作经营,传统的播种、施肥、浇水、收获均由专门农用机械来完成,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收获后,农产品统一联系厂家出售,不再是从前的农民各自零散买卖,也充分提高了农民的议价能力。年终农民按照自己的土地数量百分比来分配利润。农民收入水平可以获得很大提高,从而大大提高消费水平。

(三)大力支持农村第三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发展

目前农村各种服务行业发展非常有限。随着现在农民收入的增加,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潜力巨大。政府可以进一步的普及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农村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补助,降低贷款门槛和利率等。大力鼓励发展农村餐饮、外出旅游等多个产业,充分满足农村群众的各种需求,使农民消费向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想,刘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收入结构的影响-以陕西省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5):27-3

[2]刘启欣.安徽农业科学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J].

居民消费调查报告 篇4

前瞻式消费极大地依赖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金融体系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理性地规划自身消费,也能够诱发经济消费,金融体系和产品不断创新,将财富变为可消费资金,实现当前与未来消费的统一结合,跨状态地进行资源互通,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提高消费效用;

二、由家庭个体化到家庭功能化消费

我国居民消费特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消费自主性得到加强,主观消费能力得到解放。

1、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不是不相同的,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式也不同,在生命周期内,经济个体面临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形成了典型的生命周期交叠特征;

2、消费是一种经济行动,其行为具有社会性定位,不同的消费是不同经济社会互动的结果,社会关系对消费等经济活动影响很大,行动者可能因为自己的消费占用他人的社会关系,可强可弱,这是信息和信任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的结果,因此,当经济活动有可能影响到社会关系的时候,社会关系比经济结果更重要;

三、消费模式在经济社会转型中演变

1、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和经济制度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模式,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制度两个层面,正规制度包括正规的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税制结构,非正规制度涉及支撑养老、医疗和失业的安排,这些社会保障的程度能够替代家庭内部部分经济功能,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2、当把老龄化进程当做一个因素纳入经济的不确定当中,人口负担风险巨大,且不具备持续性,老年人养老需求是要多层次的,需要将基本经济保险从家庭功能中分离开来,这样才能更加合理法,情感需求也会更高稳定;

郑州社区居民网络消费调查问卷 篇5

您好!我们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学生,正在做一个关于郑州社区居民网络消费的课题调研,想通过您了解日常网络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请您客观真实填写调查表,在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选项,占用您宝贵的时间,我们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

2、您现在的月收入水平是多少?()

A、1500-2500元B、2500-4500元C、4500-6000元D、6000元以上

3、您接触过网上购物吗?()

A、经常网上购物B、偶尔网上购物C、正在尝试D、不感兴趣

4、您平常每个月在网上购物几次?()

A、1—2次 B、3—4次C、5—6次D、6次以上

5、您在网上购买过蔬菜和水果吗?()

A、购买过B、没购买过但很愿意尝试C、不能接受

6、如果网上购买蔬菜您最关心的问题是?()

A、价格优惠B、快捷方便C、绿色安全D、送货速度

7、您认为郑州现在缺少哪类服务性网站?()

A、优惠团购类B、网上超市类C、绿色蔬菜类D、日常服务类

8、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网上购物的?()

A、朋友介绍B、户外广告C、短信广告D、网站链接E、电视/报纸广告

9、你认为以下哪几项手段能打动您网上购物的念头(多选)()

A、免费送货B、开设赠优惠券C、商品打折D、相应的售后服务

E、朋友推荐

10、您网络消费的支付方式?()

A、快捷支付B、网上银行C、第三方支付D、短信支付E、货到付款

11、你认为目前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是?(多选)()

A、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B、网上的商品信息不好搜索C、购物所花时间太长

D、操作太繁琐E、价格不够诱人F、缺少传统购物的感觉G、其他

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调查报告提纲 篇6

(一)、开展访谈的时间、地点,访谈对草‘人数‘方式方法等

1.1、访谈时间从×月×日开始至×月×日结束

1.2、访谈地点为

1.3、访谈对象: 按类型划分有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按职业划分有企业员王、敏帅医生、公务员、私营业主、退休人员、学生等

1.4 访谈对象人数为100人

1.5、访谈方式以个别访谈为主.(二)、调查问卷 设计

问卷内容().中档商品().低挡实惠()、您的性别= 男().女()堪的年龄18 岁以下(), 19-30 岁(), 31---45()岁(), 40-50 岁

(), 60 岁以上():

3、您的职业: 企业员工().公务员().教师().医生().学生().私有企业者().退休().其他()

4、您的学历:小学放以下().中学().大学().研究生()

5、您的平均月收入1000 元以下(), 1000-2500().2500-5000元().5000-8000元().8000 元以上()、您主要的消费付就方式现金消费().银行卡消费()信用卡

消费

……自行设计需要统计的问题

(三)、通过问卷调查,在报告中得出统计结果:

3.1、平均每月的日常生活消费

1)日精饮食消费金额,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

2)服饰穿着消费情况

3)如电、煤气、物业费用支出

4)电话通讯和其他消费等。

3.2、教育消费

1)家庭有沓子女在读,如有则月平均消费支出额

2)为子女升大学、出国留学积累费用

3)家庭其他成员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进修等费用.3.3、住房、汽车消费

1)购买住房消费,有否按锅,月供本息多少

2)购买汽车消费,有否按锅,月供本且多少

3)每月车辆的保险、维修燃油、停车、养路费用等.3.4、医疗、保健消费)家庭平均每月的医疗费用;)自购药品、保健品、美容护理、健身消费情况.3.5、其他消费类

1)家庭及其成员外出旅游消费

2)保采访友、请客送礼消费.(四)、调研结果建议与对策

4.1对生活和消费的满意度

 购买商品房的情况

对商品房的销售价格看法

对政府部门调控商品房措施的意见

 医疗方面的情况

高昂的医疗费令居民曾遍“生不也病、看不起病” 药品价格居高不下

 物价是广大居民关注的热点

物价上涨指数超过居民平均收入的增长

居民对水、电、煤气的涨价十分敏感

 交通出行问题

上班和出门乘车难

停车难

 教育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4.2、调查结果分析

 消费满意度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

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制

 医疗、敏育、社会保障等是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键

4.3、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和销施

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物价的宏观调控和监管  提高城做低保户的低保标准

 通过税收杠杆作用有效控制社会收入的两极分化

绥化市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 篇7

关键词:绥化市区,城市居民,体育消费

休闲和休闲经济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经济活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 花钱买健康、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 体育消费已逐渐成为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对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进行研究,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绥化市区居民。在绥化市北林区的6个街道, 随机抽取550名16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 发放问卷550份, 共回收问卷541份, 其中有效问卷526份, 问卷的有效率为97.23%。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 了解绥化市区居民体育消费情况。其中, 问卷调查法的问卷效度, 通过向8位专家征求意见和建议后, 认为其内容和效度符合社会学要求。

三、绥化市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

1. 绥化市区居民的体育关注程度。

对体育的关注程度是影响、激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 绥化市区居民经常观看体育比赛及转播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1.90%, 不经常观看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8.10%;经常观看体育报刊及报道的, 占调查总人数的68.06%, 不经常观看的占调查总人数的31.94%。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对体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将有助于引导居民进行体育消费, 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2. 绥化市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情况。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是人体大脑对各种事物稳定化了的反映倾向的综合体。体育消费意识是指人们对体育及体育消费综合性的认识活动, 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等的总和。它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特点, 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发挥着调节、控制、指导的作用。它是决定人们是否参与或以何种方式参与体育的主导因素。因此, 体育消费意识的强弱, 直接影响着体育消费行为方式。在对绥化市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的调查中, 在问及如果有空闲时间, 是否在体育方面进行消费时, 认为是的有442人, 占84.03%;认为否的有84人, 占15.97%。

有15.97%的人选择不进行体育消费, 主要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体育消费观念不足, 对体育消费的正确认识不够, 甚至有些人对体育根本就不感兴趣。政府和有关的体育宣传部门应对体育的功能和体育的重要性进行大力的宣传, 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3. 绥化市区居民的体育消费信息获取情况。

信息在消费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体育消费信息的选择既包括对体育物质消费信息的选择, 也包括体育精神消费信息的选择。体育物质消费所需的体育信息一般为购物信息, 它是消费者进行体育消费的指导和依据, 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体育精神消费的对象是赛事转播、表演等图像信息和文字信息, 它影响消费者对体育消费的态度, 间接地影响购买活动。在对绥化市区居民的体育消费信息获取途径统计发现, 有82.51%的居民从网络上获知体育消费信息的, 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由于在当代这个信息社会里, 电脑在居民家庭中越来越普及的缘故, 因此, 要想最新的信息被传到居民那里, 通过网络是最有效的手段。有79.64%的居民是通过观看电视转播, 宣传广告获知体育消费信息的, 排在第二位。这主要是因为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人们很习惯在饭前饭后或比较疲劳的时候, 或和家人聊天时看电视, 所以通过电视宣传也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有62.78%的居民是从杂志、报刊报纸上获知体育消费信息的, 排在第三位。这也是宣传体育消费信息不应被忽视的途径, 因此要把体育杂志、报刊的封面与内容做得更具吸引力, 以及字画能引人注目是最理想的。有28.28%的居民是通过收听广播获知体育消费信息的, 排在第四位。利用学校的广播, 在广播时穿插一些体育消费信息, 对学生群体进行体育消费信息方面的灌输引导, 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另外, 通过观看比赛得知体育消费信息的居民也占有28.21%。

四、绥化市区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

1. 绥化市区居民余暇时间的分配情况。

余暇时间指每日24小时中除了工作、学习、生活、睡眠等一切必要时间后的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 亦称自由时间。随着全国双休日和长节假日的实行, 人们的闲暇时间愈来愈宽松, 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1]。余暇时间的多少以及如何利用, 既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物质条件, 也反映精神文明程度。经济越发达的国家, 人们余暇时间越多, 给人们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就越多, 居民体育消费的机会也就愈多[2]。调查显示, 绥化市区居民每天的余暇时间最集中的在1~3小时, 占47.91%;4~6小时占24.14%;7小时以上的占10.65%;1小时以下的占17.3%。总的来说, 绥化市区居民还是有足够的余暇时间可以去体育消费, 当然给予正确的宣传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2. 绥化市区居民参加体育消费的动机。

所谓动机, 是指一个人去从事某种行为的一种原因和推动力量。动机是人做事的出发点, 抓住了它, 就能抓住动机拥有者。体育消费的消费动机就是促使体育消费者实现购买的想法, 促使体育消费者产生各种体育消费、服务或购买行为的内在原因[3]。

绥化市区居民体育消费动机排在前四位的是:身体健康占89.35%、休闲娱乐占33.27%、掌握一项运动技术占14.64%、社交占10.65%。这说明绥化市区居民将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掌握一项运动技术和社交作为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同时也说明绥化市区居民对“花钱买健康”具有较积极的认知态度, 并且随年龄的增加人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休闲娱乐、丰富生活内容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生活方式。它预示着人们在基本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基础上, 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这对促进居民进行体育消费有积极的作用。运动项目是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的有效工具, 因为交流需要双方能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 不论是独自运动项目还是集体运动项目, 都能从共同的媒体中获得彼此信息, 达到互相了解的作用, 体育锻炼特别是集体项目的体育锻炼对促进人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有明显功效。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社会交往方面有着广阔的天地[4]。

3. 绥化市区居民对“花钱买健康”的看法。

绥化市区居民认为“花钱买健康”完全值得的有406人, 占77.19%;认为基本值得的有28人, 占5.32%;认为不太值得的占28人, 占5.32%;认为不值得的有57人, 占10.84%;不表态的有7人, 占1.33%。说明绥化市区居民对“花钱买健康”具有较积极的认知态度, 现阶段居民对“健康投资”的观念己经形成, 体育消费的意识有明显提高, 己认识到体育消费与自己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

4. 绥化市区居民对体育消费价格的态度。

(1) 绥化市区居民对精彩体育比赛买门票的看法。人们对精彩比赛买门票的态度, 表示“愿意”的占43.92%, “十分愿意”的占27.95%, “不愿意”的占13.5%, “不表态”的占2.66%。说明大部分人还是可以接受花钱去看精彩体育比赛。其中“不太愿意”的占11.98%, 对于这部分人, 立场比较中立, 可消费也可不消费, 这些人完全是可以引导消费的, 只要多一些怂恿和鼓励, 完全可以达到去消费的效果。 (2) 绥化市区居民所能承受的体育消费价格。要制定合理的体育消费价格, 特别是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产品和运动竞赛产品的价格, 既要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 又要遵循供求关系规律的基本要求。绥化市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所能承受的价格在11—50元的占58.56%, 10元以下的占26.62%, 51元以上的占14.83%。从这些可以看出, 绥化市区居民的体育消费尚处于初级阶段, 居民对体育消费还比较保守, 人们能接受的体育类观赏门票大都在50元以内, 50元以上的比例最低, 主要是由于经济不够发达, 决定了绥化市区居民各项体育消费水平偏低和体育消费结构的不合理[5]。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绥化市区居民对体育消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体育消费观念不足, 对体育消费的正确认识不够, 甚至有些人对体育根本就不感兴趣。 (2) 在对绥化市区居民的体育消费信息获取途径统计中发现, 居民从网络上获知体育消费信息的人数最多。 (3) 绥化市区居民是有足够的余暇时间可以去体育消费的, 而且他们已经将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掌握一项运动技术和社交作为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 (4) 绥化市区居民对“花钱买健康”具有较积极的认知态度, 但是对体育消费品的价格要求以中低档为主。

2. 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特别是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体大力宣传报道体育消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确引导广大居民, 使体育消费日趋科学化、合理化;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体育消费环境, 为消费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时间灵活的体育生活空间;根据不同年龄、职业、兴趣和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需求, 开发不同层次的体育场所和体育消费品, 以满足不同年龄、知识结构和审美趣味的消费者的需求;在学校附近、繁华场所或交通方便等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段多设一些大众性的体育场馆设施。

参考文献

[1]董启林, 谭延敏, 张铁明.邯郸市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特征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4 (1) :28-29.

[2]蔡永强, 姚亚克.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 (12) :90.

[3]刘勇.体育市场调查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45.

[4]孙广伟, 杨寿雨.廊坊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心理调查与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1 (4) :74.

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篇8

关键词:抚顺文化 消费 调研报告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文化消费状况为出发点,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为促进抚顺文化产业的发展,较全面地了解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状况、文化消费需求及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形成以下报告。

一、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

(一)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

为了解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情况,问卷调查了20多项文化娱乐活动,结果显示,文化消费活动中排在前列的是:电视、广播、报刊、上网、打牌、运动等休闲活动。参观、看戏、收藏等高端文化活动比例极小。90%以上的居民每天都看电视,紧随其后的是看报、打牌和体育运动,分别占全部被调查者的41.40%,29.52%和28.49%。

(二)日均文化活动时间

调查显示,居民的文化活动时间较充足。有近70%的被调查者平均每天有1-4小时可用于文化娱乐活动,其中12.76%的人长达5小时以上,主要是大专院校学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日均文化娱乐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占11.54%,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企业工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部分自由职业者。

(三)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调查表明,当前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还比较低。近70%的被调查者月均文化消费支出占个人月收入的5%以下,占个人月收入6-15%的人占20.03%,占个人月收入16-20%的人仅占8.36%,还有极少数认为文化消费不值得。从年龄结构看,文化消费支出占收入5%以上的集中在18-35岁年龄阶段,文化消费支出占收入10%以上的集中在40-55岁年龄阶段。从收入结构看,收入越高,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消费意愿相对越强。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学历越高,文化消费意愿越强。

(四)文化消费的目的和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放松自己、减轻压力”“休闲娱乐”和“增加知识、拓宽视野”,选择这三项的占全部被调查者的62.13%,59.75%和54.33%。对于个人和家庭消费的迫切需要,有63.76%的被调查者表示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都重要,有14.02%的人认为“精神文化消费”需要迫切。

二、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

1.文化消费支出偏低

调查显示,居民的文化消费项目大多是简便易行、花费少甚至不用花费的项目。从调查结果看,目前抚顺城镇居民在文化消费上的人均月支出低于50元,居民文化生活由于投入不足而远远不能得到满足。对此,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文化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水平。

2.文化消费结构单一

目前抚顺城镇居民的娱乐性消费主要是一般消遣型,娱乐享受型消费比例较小。调查显示,居民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看报纸、上网、打牌,文化消费构成单一,消费层次低。调查还表明,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放松心情、强健身体、休闲娱乐。这说明目前居民文化需求还处在适当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低级阶段,其构成缺乏活力和消费热点。

(二)居民文化消费偏低、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居民文化消费偏低,首先因为收入水平偏低,支付能力弱,舍不得在文化消费上多投入。但收入水平和文化消费之间也有一些特殊现象,即居民文化消费多少并不完全与收入高低呈正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投入普遍较高,而很多学历不高的高收入者还不如较低收入者投入得多。这说明提高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文化消费观念有利于扩大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偏低、结构不合理与缺乏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密切相关。调查中,60%以上的居民认为文化设施配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50%以上的居民认为应多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目前,近70%的居民几乎没参加过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

文化消费偏低、结构不合理还缘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由过去的生存型需求升级为发展型需求。生存型需求主要集中在物质产品方面,而发展型需求则更关注精神文化类产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文化消费潜力的释放。

三、促进文化消费增长的建议

(一)培育文化消费观念,营造文化消费环境

可以利用学校、媒体和社会舆论等多种途径,宣传、倡导文化消费的理念,培养文化消费习惯,让文化发展得到全社会重视,引导居民以提高文化素养、充实精神世界、实现全面发展、追求更高生活品质为目的,自觉进行文化消费,养成良好消费习惯。与此同时,要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创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发展文化产业

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改制文化事业单位,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引导和督促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效益为重点,尊重消费者,为消费者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使文化市场更加活跃,文化产业更加繁荣,带动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

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抚顺地区虽然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但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所以要加大文化产业投入,进一步培育文化市场,拉动文化消费增长。

(三)培育文化消费增长点,优化文化消费结构

文化消费增长点不多是文化消费偏低的重要原因。现代消费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是不仅消费“决定”生产,同时生产又“决定着”消费。人们的消费需求是可以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所以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需要挖掘和创造文化消费新增长点。首先要挖掘居民热衷的文化消费项目,提升其内涵、层次和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从而培育出新的消费增长点,让老树发新芽。其次,要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开发新的文化消费项目,引导居民的文化消费方向,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

(四)立足文化消费现状,调整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立足居民文化消费实际,生产适应市场的文化产品,提供适合居民需求的文化服务。目前文化市场普遍存在定价过高的现象。文化消费定价高,老百姓消费不起,就出现了“曲高和寡”的局面,所以要以市场导向调整产品和项目,根据居民承受能力制定价格和提供服务。

作者简介:

姜广多(1979- ),男,哲学硕士,中共抚顺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

中国居民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篇9

一、调查说明

伴随着经济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疲软,奢侈品市场一度一蹶不振,然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蒸蒸日上却给奢侈品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2012年1月,世界奢侈品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中国已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奢侈品是许多品类商品的总称,包括包、香水、化妆品、服饰、车等等,虽然它们统称为奢侈品,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事实上各种品类之间好似又有着各自的不同。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居民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日益凸显,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消费势头依然不减,中国在全世界奢侈品消费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奢侈品消费项目和认知情况

调查表明,中国居民购买奢侈品较多的项目包括:名牌服装、高档化妆品、名牌皮具、名表、珠宝首饰,较多的人认为名表、名车、飞机、游艇、珠宝首饰、名牌皮具应属于奢侈品的范围。对比来看,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最多的是名牌服装和高档化妆品,而中国居民把它们看作是奢侈品的并不在多数,原因可能在于这两类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功用更为普遍,用户很容易实现购买。名牌皮具、名表、珠宝首饰的认知和购买率均靠前,但二者的差值明显,表明消费者对三类产品的认知水平较高,但购买力还略显不足。国人普遍认为名车、飞机和游艇为奢侈品,可能因为其高昂的价格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真正购买的消费者寥寥无几。

不同人群的购买力、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不尽相同,从而其消费情况项目也存在差异。经统计,被调查者平均每人购买过的奢侈品数量约为3.3种,其中女性多于男性,25-34岁和35-50岁年龄段消费者高于15-24岁消费者,同时随着学历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的奢侈品数量也在增加。

从具体消费项目来看,女性消费者购买高档化妆品、珠宝首饰、名牌服装和出国旅游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在名酒方面表现出非常强的偏好;25-34岁、35-50岁年龄段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名牌皮具、珠宝首饰、名表和名酒,年轻消费者购买高档端化妆品的明显偏多;收入和学历水平越高,购买各类奢侈品的比例也越高;从不同职业来看,企业/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购买名牌手表的比例更高,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则是名酒和专业户外用品的最重要消费群体。

在问及奢侈品进入中国后的做法时,被调查者的观点较为一致,普遍的看法是既要保持与国际接轨,也要考虑体现中国特色。

三、奢侈品、信用卡消费额度

被调查人群中约87%的比例至少拥有一块手表,拥有的最新手表的平均价位为1.42万元,同时表示过去半年购买过黄金首饰和皮具的比例也均约为87%,他们在两个项目上的平均支出分别为1.42万元和0.7万元。

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在各类产品上的开支均低于平均水平,结合不同用户对各类奢侈品的消费情况,可以发现奢侈品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少数的高端人群。

不同用户在各项目上的消费情况

注:手表为渗透率和最新手表的价格,其它三类产品为过去半年的购买比例和支出。

信用卡的使用日益普遍,此次调查也显示所有被调查者均使用过信用卡,他们平均每月消费金额约为6000元,但大部分用户消费额度并不高,月消费5千元以下的被访者约占2/3。总体来看,35-50岁年龄段的信用卡消费额度最高,消费额度与学历水平和家庭收入水平基本成正相关。各职位中,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消费额度最高。

信用卡消费金额分布

不同用户信用卡平均消费金额

四、奢侈品消费习惯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花自己的钱购买奢侈品,而15-24岁人群获得奢侈品的主要渠道还包括花父母钱购买,该年龄段人群刚刚或尚未参加工作,他们的经济来源有限,从而购买奢侈品更多地依靠家庭其他成员。

经常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仅占总体人群的2.6%,近3/4的居民仅是偶尔购买或只是买过一两次。从不同人群来看,女性经常购买的频率高于男性,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经常购买的比例较高,家庭月收入超过10000元的消费者经常购买的也较多。

中国居民选购奢侈品时,最看重的是品牌和产品品质,35-50岁年龄段和高学历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程度更高。

我们平时选购商品时,价格是我们通常要考虑的因素,而调查表明居民在购买奢侈品时对产品价格的关注程度并不高。在消费者的思维中,奢侈品意味着高价格,高价格的商品才是奢侈品,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的价格敏感性较弱,对价格的重视程度也就较低。

选购奢侈品重视要素

从购买奢侈品的理由来看,中国居民更看重奢侈品所承载的特殊意义——身份体现和有面子,同时追求品质的消费者也占了一定比例。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居民获取奢侈品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获取信息的第二大途径为杂志。

奢侈品信息获取途径

五、生活态度分析

以上研究中知道,中国居民对奢侈品的消费除了受个人经历、经济实力的影响外,还与生活态度有关。经过统计,较多的人对以下两个语句描述较为认为:“在品质和价格相当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选择品牌更响的产品”“碰到打折的名品会增加我购买奢侈品的欲望”。

分人群来看:

女性居民的消费更为感性,他们碰到打折或在朋友/同事推荐后很容易购物冲动;

15-24岁年龄段居民的消费态度较为多元化,有的会消费比较保守,不购买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商品,有的比较狂热,即使攒钱也要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有的则比较在乎品味,符合自己个性的商品和店铺陈设容易激发购买欲望;

本科学历居民也容易受朋友/同事消费经历的影响,而硕士及以上学历居民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品位;

家庭年收入为2000-5000元的居民消费时更为谨慎,他们从来不购买超过自身购买力的商品;家庭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居民由于其优越的经济实力,对价格的考虑较少,购买商品的决策更为容易,他们也会在意购买奢侈品用来提升身份。

六、总结

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篇10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调查报告

关于湖南省城市居民茶油消费行为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湖南省城市居民对茶油的认知和购买情况,侧重茶油品牌认知和绿色食品认

证方面的消费调查

调查对象:湖南省常德市居民

调查方式:随机问卷式

调查时间:2010年8月

摘要:本次暑期调查主要针对湖南省居民对茶油的认知和购买情况,包括了对茶油功效、品牌的认知,同时侧重了品牌质量、绿色食品认证等要素对居民消费情况的影响。此次调查通过对湖南省不同地区进行抽样分析,以此来了解居民对茶油消费的要素偏好,进而更好地推动茶油的销售和发展。

关键词:茶油消费者问卷

一、茶油市场的总体概况

油茶,木本植物。我国山茶属(Camellia Linn)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是山茶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也是起源中心。中国油茶林地的土壤划分出了砖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4个土类;砖红壤、红壤、黄红壤、黄壤和黄棕壤5个亚类,3O个土属,107个发生类型。现在全世界山茶属植物种或变种已超过200种,分隶于4个亚属20个组,其中将近9O%分布在我国。油茶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17个省、区,花苞4-5月份形成,10-11月份开放,届时上年的果实也同时成熟,花果同枝,民间有“抱子怀胎”美誉。山茶油是从其新鲜果实中榨取的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一直以来是作为皇家贡品被广泛使用。全国茶油总产量稳定在150,000吨/年以上,约占食用油市场的1%不到。我国山茶油的生产目前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市场上还没有真正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品牌的山茶油产品。

自2008年起,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上茶油突然走俏,目前整个行业属于急于扩张阶段,湖南省作为主要龙头的茶油开发大省,理应积极备战。同时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健康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尚潮流,茶油产品也将会迅速的瓜分高端市场份额。

二、对调查问卷的汇总和分析(调查基数位10)

1、消费者信息:①、性别:男性(4),女性(6)

②、年龄:36-45岁(3),46-55岁(3),55岁以上(4),均为中老年人群

③、婚姻状况:已婚(7),未婚(3)

④、家庭结构:有6岁以下小孩(1),有7-18岁小孩(1),与老人同居(2),其他(5),⑤、学历:高中、中专(7),专本科(3),多数为高中或中专学历

⑥、职业:私营业主(5),公司职员(2),家庭主妇(3),私营业主为主

⑦、年收入:2万元及以下(4),2-4万元(2),4-6万元(2),8-10万(4),都为中等收入

⑧、家人健康状况:良好(5),一般(5)

由上述被调查者信息情况可以得出:第一,此套问卷包括了各年龄段、各行业圈及各阶层的消费者代表,使调查结果更为全面、真实;第二,此套问卷的被调查者中,以已婚者为主,其对茶油的认知和购买更为深刻、详尽,更有利于分析对茶油的认知及销售情况,有较强的针对性;第三,此套问卷都具有一定的学历,因此对于健康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对于茶油更容易接受。

2、茶油的购买情况:

①、购买次数:0次(0)、1-2次(5)、3-4(1)、5-6次(1)、7次以上(3),可见,大多数居民均会购买茶油

②、假设未购买的原因:价格太高(7)、担心假冒(4)可见,价格和质量是影响居民消费

茶油的主要因素

③、主要来源:自购(1)、赠送(1)、发放(8)、其他(0),可见,居民主要是自购茶油

④、茶油占比:<1/3(2)、1/3-1/2(5)、1/2-2/3(0)、>2/3(3),可见,茶油占家

庭食用油的比例较小

3、影响选择购买食用植物油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分析:

第一,被调查者普遍认为产品质量、生产日期、购买地信誉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和饮食偏好对

他们选择是否购买食用植物油和购买何种食用植物油很重要;

第二,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品牌名称、食用油的色泽及价格实惠是影响选择和购买食用植物油

较重要的因素;

第三,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植物油的营养成分、口感香味、安全标识、生产产地是影响选择和

购买食用植物油的重要因素;

第四,食用植物油的包装外观和容积、购买地距离、购买地规模一般不影响居民选择和购买

三、结论

上一篇:讲授教学法下一篇:2024年山东省七年级上册寒假生活指导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