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调查表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贫困调查表(共8篇)

农村贫困调查表 篇1

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关心农民疾苦,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在大力建设新农村的今天,让广大农民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双丰收。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故浙江师范大学彩虹实践队的同学们,在浙江,云南,广西,西藏各省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

【关键词】:外出务工;新农村;政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很多大城市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在城市建设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建筑工地、各类市场中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农民工。为了减少贫富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也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具有重大意义。有关数据显示,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择。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能够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看着好多好多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国家政策,我们不禁再想,这些政策在地方到底有没有被落实,有没有切实地市农民受益,有没有它们的不足。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爱国主义彩虹实践队在浙江,云南,广西进行了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被调查对象是当地的农民,小组发放问卷600份,经筛选整理回收有效问卷500份。以下是本小组根据此次问卷整理出的内容。

一、外出务工人员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国家和党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农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它们不在在自己的乡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大胆的迈进了繁华的城市,在钢筋混凝土中追寻自己的梦想。在500份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分之34的人们外出打工养家,而且这其中的一大部分人都是年轻人,这说明他们靠天吃饭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祖国的未来,去开拓自己的明天。另外还有近百分之21的农民通过个体经营的方式找了谋生的手段。剩下的百分之45的农民靠务农和其他办法养活自己。是什么刺激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外出务工呢?我们看下面一组数据:

外出务工人员月收入

外出务工人员月收入 500以下 500—1000 1000—1500 1500以上

人数 73 127 151 149

百分比 14.60% 25.40% 30.20% 29.80%

从表中可以发现,农民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资一般是保持在一千元左右,平均年收入可以在7000元以上,年结余也可以达到5000元左右。对比靠家里为数不多的土地赚钱的话,确实要强很多。关键的是他们建设了城市,对国家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自己开阔了眼界,这对以后自己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的。

根据调查,农民不再满足于吃住行等一些生活的所需,在教育、医疗方面也开始重视起来。所占的比例加在一起达到了百分之37,教育和娱乐比例占了百分之38左右,完全达到了小康生活的其中一个标准。我们看到了农民兄弟们即将拉开崭新生活序幕的新篇章。

二、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成果表现在方方面面,我们知道,新农建设的新具体这些方面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我们从中选取了三个角度进行调查。

(一)农村娱乐方式的调查

图表 1农村娱乐方式

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看电视和棋牌占了很大一部分,现阶段,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农民渴望接触大山乡村外面的世界,家电下乡给了广大农村兄弟更多的福利和优惠,使得他们与外面的世界更好的联系起来。

(二)住房情况调查

农村贫困调查表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

所有数据主要由榆树市新农合管理办公室提供,具体包括全市非城区3个乡镇农业人口数资料、人均收入资料、参合资料、参与各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和慢性病农民的基础资料、总费用和补偿费用资料、县级医院住院资料和外诊患者资料。同时选择乡镇的贫困户名单。

1.2 统计方法

常规数据运用Excel表进行整理,采用SAS 8.0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M(QL,QU)进行描述,假设检验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进行描述,假设检验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农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参合情况

由表1可见,农村贫困人口的参合率为99.89%,而非贫困人口参合率为95.80%,贫困人口参合率比非贫困人口高约4个百分点。

2.2 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门诊、住院和慢性病利用情况

由表2可见,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门诊就诊率、住院率不同,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困人口门诊就诊率低于非贫困人口,住院率高于非贫困人口;而慢性病就诊率两组基本相当,经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3 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门诊、住院和慢性病人数情况

如表3所示,得出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门诊、慢性病就诊的人数在参合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人数在参合人口中所占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贫困参合农民的门诊及慢性病就诊的人数所占比例均比非贫困人口低,住院的人数所占比例与非贫困人口基本相当。

2.4 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门诊、住院和慢性病次均费用情况

由表4可见,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门诊的次均费用及次均补偿金额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非贫困组高于贫困组;两组住院次均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次均补偿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困组高于非贫困组;在慢性病方面贫困组和非贫困组次均费用和次均补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费用基本相当。

2.5 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中住院患者住院天数情况

由表5可见,农村贫困患者住院天数以4~7天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27.55%,7~14天组次之,为24.24%;非贫困患者住院天数也是以4~7天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27.40%,但以1天组次之,为25.06%;两组均是以21天及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低,分别为3.18%、1.05%。且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中住院患者住院天数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困患者住院天数在7天以下的占了66.75%,小于非贫困患者的73.04%;而贫困患者住院天数在7天及以上各组人群所占比例均高于非贫困人口患者。

2.6 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中住院患者住院费用分布情况

由表6可见,农村贫困患者和非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均是以0~500元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7.68%、28.99%,贫困患者住院费用以2 000~5 000元所占比例次之,为20.53%,非贫困患者住院费用以500~1 000元所占比例次之,为21.17%;两组均是以20 000元及以上所占比例最低,分别占1.46%、1.54%。且两组在各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在0~500元、501~1 000元和20 000元及以上三组所占比例略低于非贫困患者,其余各组贫困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贫困患者。

2.7 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住院患者在三个级别医院分布情况

由表7可以看出,农村贫困组和非贫困组在三个级别医院住院患者住院人次均是以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8.87%、44.28%;市级医院次之,分别为37.75%、39.32%;外诊医院最低,分别为13.38%、16.40%。两组在三个等级医院就诊人次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贫困组乡镇卫生院构成比明显高于非贫困组,市级医院和外诊医院人次构成比非贫困组明显高于贫困组。

注:χ2=44.56,P<0.000 12。

注:χ2=1.864 0,P=0.867 6。

注:χ2=7.685 3,P=0.021 4。

3 讨论

贫困与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疾病而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成为造成贫困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国家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吉林省也将卫生扶贫纳入扶贫计划,我们对榆树市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3.1 农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情况及利用情况

由于吉林省对贫困人口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村贫困户、五保户和优抚对象给予一定的医疗费用补助,这样使得贫困人口的参合率接近100.00%。由表1和表2结果可见,就诊人次、贫困人口的门诊就诊率明显低于非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慢性病的就诊率和非贫困人口基本相当。从就诊人数上来看,贫困人口门诊就诊人数和慢性病就诊人数所占比例低于非贫困人口。由于贫困人口经济困难,虽然政府给予一定照顾,基本都能参加新农合,但患小病和慢性病的患者为了省钱往往不能及时就诊,只有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去就诊。从而导致贫困人口门诊和慢性病人数明显低于非贫困人口。

3.2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和补偿情况及住院天数情况

从表3结果可见,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方面来看,两组在门诊和慢性病方面的补偿比例基本相当,而住院次均补偿费用贫困组高于非贫困组。得出上述结果可能因为门诊方面基本都是目录内用药,而报销时均是以一定的报销标准来报销,使得两组人群门诊的补偿比例基本相当。但在慢性病就诊方面,由于慢性疾病的特点,基本治疗和用药大体类似,再加上补偿比例固定,一般目录内用药较多,使得两组慢性病补偿比例基本相当。门诊次均费用和次均补偿情况非贫困人口高于贫困人口,是否贫困对实际补偿比例影响不大。正是这个原因,虽然贫困组高段住院天数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但高段费用人数所占比例两组却大体相同。

3.3 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在三个级别医疗卫生单位分布情况

两组在三个等级医院就诊人次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贫困组在乡镇卫生院构成比明显高于非贫困组,市级医院和外诊医院人次构成比非贫困组明显高于贫困组。

3.4 关于参加新农合农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建议

准确界定医疗救助对象,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应享有的医疗救助。应科学合理设计补偿方案、取消补偿病种的限制、加大救助力度与补偿水平。在制定相关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时,应向高龄、丧偶类人群倾斜,加大对这部人群的补偿力度,简化医疗救助设计方案。探索贫困边缘人口的救助,探索门诊衔接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在余,蒯旭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民的医疗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2007(3):55-62.

[2]刘本强,张祥东.新农合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2008,6(7):57-58.

农村贫困调查表 篇3

一、 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为有条件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内本科高校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本次调查中随机的从在校贫困生中抽取农村贫困大学生80名,共发出调查问卷80份,收回调查问卷8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达到91%。

二、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从河北省内高校的贫困生中随机抽取了80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发出问卷8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数73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在这73人当中男生为26人,占总人数的34.25%,女生为47人,占总人数的64.38%;在年级的分布上,大一的为19人,占总人数的26.03%,大二为53人,占总人数的72.6%,大四为1人,占1.37%;家庭总收入在当地农村属于较高水平的占2.74%,属于一般水平的占73.97%,属于较贫困的占10.96%,属于贫困的占12.33%。

(二)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月消费情况

调查对象的的月消费额的分布情况,200元以下的占16.44%,200—300元之间的占35.62%,300—500元之间的占42.47%,500元以上的占5.48%,这些数据说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月消费额普遍较低,大部分在200元到500元之间,更有16.44%尚不足200元,月消费额300元以下的占52.06%,月消费额在500元以下的占94.53%。

调查对象期望月消费额的分布情况,期望月消费额在400元以下的有26人,占总人数的35.62%,期望月消费额在400—600元之间的有36人,占总人数的49.32%,期望月消费额在600—800元之间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9.59%,还有4人期望得到800元以上的月消费额,占总人数的5.48%。

(三)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来源情况

学费的来源中父母收入占78.08%,助学贷款仅占9.59%,校内勤工助学占6.85%;生活费来源中父母收入占72.60%,助学贷款为0%,校内勤工助学占12.33%,校外兼职占4.11%。

三、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中发现的问题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拮据,影响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正常进行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月消费的主要项目上伙食费占了84.94%,学习费用仅占17.81%,服装、通讯费等其它费用占15.0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依靠父母微薄的收入解决吃饭问题,对于日常生活用品和其它一些消费品,他们不敢奢求。

(二)现阶段各高校建立的奖、贷、勤、补、减为一体的助困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就学难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贫困大学生普遍月消费水平比较低,仅仅能解决吃饭问题。

(三)农村贫困生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的机会少,成本高、风险大

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都希望能在校内勤工俭学或在校外兼职解决一部分问题。对于校内勤工俭学,根据我们的调查,43.84%的贫困生偶尔参加校内勤工俭学, 34.25%的人是有就参加,没有就不参加,从不参加的占到13.7%,这说明在高校中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少,这必然促使他们选择在校外兼职,校外兼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家教或者促销等,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收入比较低,还要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即使是这样兼职的机会也不多,并且校外兼职的风险比较大,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没有必要的劳动保障。

四、完善农村贫困大学生就学的建议

(一)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

第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多元化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在助学贷款的种类上,尝试建立新型种类的助学贷款,例如建立担保性低利息的商业贷款和一般的商业贷款等助学贷款种类。

第二,建立合理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当前在我国必须建立合理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相应的风险也应在国家、金融机构、学校、大学生四位主体之间合理分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理应出面给贫困生贷款做担保,承担主要拖欠风险。金融机构尽管是经办政策性贷款,但同时也有收益,应当承担相应风险。对高校而言,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同样也是受益者,一旦学生违约,学校应当承担一定的损失。而作为借款人的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笔信用记录,还本付息是天经地义的。

第三,建立专门的助学贷款征信系统,加强学生的还贷管理。在我国信用制度不发达,个人征信系统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可以先尝试建立大学生助学贷款信用系统,信用查询系统有利于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动态监管、对贷款的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以政府组织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加快立法步伐,贫困大学生社会保障应该有相关法律的支持。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支持应该有严格的法律规范,使其规范化、有序化。国家应尽快制定支持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专门法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在支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使得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支持有法可依。

第二,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优惠政策。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应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政府应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力度。例如设立政府基金工程,由政府从其它经费中拨款资助贫困生就学和就业,也可以由政府规定高校将学费的一定比例留存用于资助贫困生。政府应该吸引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利用本身社会支持的优势,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专项课题,项目编号:06020241)的阶段性成果)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4

孰能中心小学

刘利利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贫困山区顺峰乡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课程体系;教育现状

要发展贫困山区农村,必须首先要诊断农村即穷困地区教育的症状。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备、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大障碍。“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更使山区孩子远离了山区农村这一特定环境,更加大了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难度,山区农村教育呼吁:构建符合农村山区教育的教育模式或课程形态。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影响。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很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近几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等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回到家乡任教一年多以来,发现了很多问题,二这些问题是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所无法改变的。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更别说替孩子买学习所必须的用具了。一些学习

2、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3、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与城市相比,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顺峰小学学生计算机比例基本为1;0。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寄宿生的住宿条件也极为简陋。三个学生只能挤在两张七十公分的单人床上。没有正规的学生宿舍,只能把教室改装成集体大宿舍,可谓条件极其艰苦。试想,起居都不能得到保障,何谈静下心来学习?

4、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

5、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的,现在都已五十岁左右,面临退休;许多学校的老师年龄出现两极分化: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和刚刚毕业的无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二是任语文、数学课目的教师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80%,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而由于编制限制,部分人进不了教师队伍,少数即使进了农村学校,往往也难扎根,通常是干了几年,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四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已经没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学校待遇高,教师要求调往城区;另一方面,只要是在教学上有闪光点的教师,城区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来“挖”走。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 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顺峰中心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34人,顺峰中心小学核准教职工编制35人,后勤工人4人,现有31名教职员工,其中27名专任教师,4名后勤工人,从此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资源依然缺乏。有些老师“身兼数职”。有些优秀教师被调走、教师角色过载现象严重。

6、学生面临的尴尬。学生的学习原本是要面向世界、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但在“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使山区学生的未来既不面向世界面向大众又不面向农村,使他们既不利于学业的成功,又不利于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这使原本就观念落后的学生家长更没有了让他们继续学业的信心。在课改中,教材是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但编写专家却集中在教育较发达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是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这使教材内容不能很好的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状,有些内容农村教师教师从未接触过,贫困山区的学生更是难以理解。照此下去,山区孩子的就业出路将越来越窄。更为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二、解决的方法及建议:

1、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义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上来,放到办好本村本乡的教育事业上来。中央认为,在新的经济和教育体制之下,各地将有充分的可能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据此,乡(镇)人民政府及所辖各村民委员会必须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具体组织领导本区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加快乡级初中的建设。

2、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多、教育规模大,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但在国内比较,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宽松。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其次,多方筹集集资金。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

3,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学校的重中之重工作。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要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4、失声互动开发‘学习团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肩负着创造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利用其他资源的重任。贫困山区学校迫切需要精神丰富的,在智力上多方面发展的,能够驾御青少年思想的教师。教师应该是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重视“和谐教育”创建师生共组的“学习团体”使学生处于自主.团结.合作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活动.交往中培养学习能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发挥团体中每个学生的特性,又使学生的个性得以保持。并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生活习惯,这些都使学生收益终身。

5、特别问题特别对待,发挥自身优势。贫困山区小学针对网络及信息资源的缺乏问题,建议采用其他资源进行替代弥补的方式。在条件有限的贫捆山区,图书馆可以发挥为学生提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的作用。但在贫困山区图书馆..阅览室都显得困难,那么就不妨按卢梭主张的“世界之外无书本,事实之外无教学”之观点。创建学生和教师自创的图书,书画书抄.自定自装,这些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本。贫困农村的教学也有自身很大的优势,比如“自然”作为教育资源。学校投入建设生物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室外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环境。

6、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入学难和贫困生救助问题。这建议要结合和谐社会这个国策来写。同时要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要建立健全资助贫困生就学的制度,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通 过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接受义务教育的学业。

7、改善家庭学习氛围。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时举办家长培训班。采取以教师讲授与座谈讨论,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形式。讲述成功家庭教育实例以及经验,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导形成科学、民主、关爱的家庭教育方法。构建“学校家庭村镇三结合”指导网络,努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传授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技巧等,以提高家长的德育素养和科学育儿能力。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和学习环境。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之间要勤于沟通,减少摩擦,建立互敬互爱夫妻关系,对长辈孝敬,对子女关爱的和谐关系,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处,切忌采取棍棒教育。要尽量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学习小天地,使其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教育还应该因地制宜,对山区农村学生的教育应该面向农村,以农村为背景更要以农村„为农村发展‟做宗旨,创办农村特色教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题的课程。将课改融入教学,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观察农村生活和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农村贫困调查表 篇5

涡阳县认真落实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工作

4月2日,涡阳县召开农村贫困监测调查会议,副县长王相磊出席会议。

会上传达了省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工作和全市贫困监测工作的相关会议精神,王相磊指出:各部门要明确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做好涡阳县的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工作,要本着对贫困人口负责的态度,加强监督,强化培训,抓住重点,精心组织,希望各镇场、街道办事处把统计站、民政办的专业人员以及行政村、社区的调查人员组织起来进行一次系统培训,以保证调查的质量和效果。(王威 蒲煜 郭婷婷)

农村贫困调查表 篇6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上学难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中国大学教育从1996年开始实行改革,改变了原来由国家包下来的大学免费教育,开始向大学生收取学费,实行社会和国家联合办学,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大学开始扩招。这一改革对减轻国家负担,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大学教育的市场化适应水平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有利的促进了中国大学规模和水平的发展,把整个僵化的大学生培养机制完全打碎了,逐渐形成了活力四射,百家争鸣的大学教育新体制。但是由于在改革的过程中,相关的辅助贫困大学生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对贫困大学生特别是农村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难的问题的严重性没有清醒的认识,逐渐形成了现在社会上十分关心的全国三大难之一—上学难问题。

造成上学难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学费的高增长。据统计,2006年中国大学生的年平均学费是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那么一年的总消费在一万一千元上下,四年的消费就是45000元,如此大的一笔消费几乎抵的上一个贫困农民十五年的总收入。从1996年到2005年大学生学费翻了几乎有十倍,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罕见的和惊人的。

第二,农村人口收入增长的缓慢。有资料显示,中国农民的年收入增长大约是百分之五左右。从1996年到2006年农民平均收入每年只从900元增加到2000元,年均约百分之六,远远低于大学收费的增长。在贫困地区的农民由于

基数的关系其收入更是在平均水平之下,供一个大学生上学就要是一家人不吃不喝劳作六七年,并且由于传统的原因农村普遍一家有两个到三个孩子,少数人家有五六个,是生不出男娃决不罢休。因此更加加重了父母的负担,而按照政策,超生又会遭到罚款和丧失许多优惠。因此,愚昧导致贫困,贫困又错过教育,无知又回到愚昧。这不仅导致贫困农民子女丧失机会,也不利于我国国民总体素质的提升。

第三,对于贫困大学生帮扶措施的不到位。现在的大学虽有奖学金,贫困生补助金,国家助学贷款等等的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措施,但是实施方法不太合理,各学校条件不一样,实施面有大有小,使很多大学生得不到帮扶的机会。

二:贫困造成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合群”。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承受的变化更多。这些变化来自四个方面: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大学生社会是学生时代与成人世界的接入口,社会上的攀比与奢华风气已吹进大学校园,在贫困困绕下的大学生特别容易产生不平衡心态,进而造成心理失落和挫败感。进而会给社会造成压力。

三:贫困大学生上学难问题的解决办法之思考

第一,加大政府教育投入。我国目前是仅次于韩国的世界第二大学生负担大学教育成本比例的国家。国家教育投入比例是百分之三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平均在百分之七左右。所以我国的国家教育投入有叫大的增长空间,这种投入的增长势必会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近几年我们高兴的看到中国党和政府正在逐步的加大教育投入,几年来的学费基本趋于稳定,特别是中国的教育政策正在向农村倾斜,农村中小学已全部减免了学费,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大学生的情况也会逐步好转。

第二,加大民办高校教育的支持力度。民间资本办大学教育更加有灵活性,针对性。公办学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教育与社会的需求有很大的脱节,不能完全反映和满足社会的需求。以职业教育为例,有近百万的人员缺口需要满足,而民办大学却正好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也节约了国家的教育成本。从而有更大的余力去解决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难问题。

第三,鼓励学生社会兼职,学校和国家以及社会要给贫困大学生以更多的自立机会。以现在大学生最常见的兼职形式家教为例,每个大学生带两个学生,每生一天一小时,一小时20元计算,则一个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就会解决,但是现在大学生兼职没有学校和社会的扶持,形式很不正规,受骗现象十分普遍,因而学校和社会创造安全兼职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说白了,就是要给愿意靠自己能力上学的贫困学生创造机会。

第四,规范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使大学生更容易的获得资助。

第五,学校诱导学生的文明求学,遏止攀比,铺张,群分,歧视等不良风气,净化校园,使之成为平等,自由,活泼,尊重,上进的人间乐土。

农村贫困调查表 篇7

农村扶贫问题的成功解决对国家政治稳定与城乡均衡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 贫困发生率迅速下降。贫困人口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的2.5亿人下降到2010年的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相应地从30.7%下降到2.8%。进入21世纪以来, 西部地区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脱贫速度也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2000年至2004年, 西部地区的贫困发生率由7.3%下降到5.7%。〔1〕毫无疑问, 1978年以后, 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贫困问题, 农村贫困从广泛的普遍贫困状态过渡为特征性和结构性贫困, 农村贫困人口在分布上更加集中。〔2〕贫困更加集中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中西部地区, 如西南的山石区、西北的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区、青藏高原区等。〔3〕正如有关研究资料显示, 当前农村贫困呈现 “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 即贫困人口分布相对分散, 但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中西部 “老、少、边、穷”地区。〔4〕新时期如何使这些地区越来越分散的贫困人口快速脱贫, 成为中央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 当前扶贫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对原有的扶贫路径和模式都构成了冲击。尽管学界对目前的宏观贫困分布特征把握得非常准确, 但在微观层面上, 对村庄内部的贫困特点的关注显然不够。本文基于地处秦巴山区的蓝田县寨镇①5个行政村的贫困现状调查, 对比分析与把握其共性, 期望能管中窥豹, 对其他类似地区的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建议。

二、调查地点及样本说明

蓝田县的南部为秦岭高山地区, 海拔大多在1100~1500米之间, 年平均气温8℃左右, 降水800mm以上。突出问题是气温低, 生长期短, 限制了农业发展。寨镇位于蓝田县西南部, 距县城25公里, 管辖24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 共有5592户、22288人, 耕地面积18283亩。全镇农业以种植玉米、小麦、豆类为主, 辅有核桃、柿子、板栗等林果业。

2013年1月, 课题组赴地处秦岭山区的寨镇, 对岩村、峪村、滩村、沟村、角村的贫困状况、发展制约因素以及扶贫对策等方面展开调查。这5个行政村共有881户, 3627人。本次入户调查707户, 占总户数的80.2%。5个村庄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另外, 从通讯状况来看, 除了峪村尚未有手机信号覆盖外, 其他各个村庄均使用移动电话对外联系。

数据来源:根据村镇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

三、秦岭山区寨镇5村的贫困现状与特征

由表1可以看出, 岩村、峪村、滩村、角村以及沟村在海拔、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林地面积, 在外打工人数, 残疾智障人数等方面存在差异, 但总体而言, 这5个行政村同处秦岭山区, 相似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村庄贫困特征的高度相似性, 主要有下述4个方面的普遍性贫困问题:

1.地理位置偏远, 人口规模小, 农户居住分散

由于地处秦岭山区, 这5个村的海拔较高, 如距乡镇20公里的峪村海拔已在1300米左右, 且地势陡峭, 气候严寒。正是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 每个村的基础设施也普遍落后, 都面临 “出行难, 就医难, 上学难”等诸多问题。其中, “上学难”成为农户生活中最大难题, 因为除了岩村, 其他4个村庄的教学点被撤销, 学生需要到镇上中心学校寄宿, 甚至需要家长陪读。同时, 由于村庄距离县城较远, 交通状况较差, 峪村许多老人甚至从未去过寨镇, 更不用说去县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岩村、峪村、滩村、角村以及沟村不仅所管辖的村组较少, 且村庄的人口都普遍较少。岩村有4个村组, 217户, 共827人;峪村有4个村组, 182户, 810人;沟村有4个村组, 223户, 818人;角村有4个村组, 172户, 共800人;滩村只有2个村, 87户, 372人, 在5个被调研村中, 滩村属于村组最少, 人口最少的村庄。可见, 这5个行政村的人口仅相当于平原地区一个行政村的人口规模。另外, 这5个村的人口规模不仅普遍较少, 且村组之间非常分散, 大多农户散居在山梁上和沟岔内。正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 社会交往封闭、交通不便, 客观上形成了农户对外交流的空间阻隔。

2.人均耕地少, 农业产量低, 家庭收入主要依赖于外出务工

秦岭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些村庄不可能拥有较大规模的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据调查, 岩村, 角村, 沟村的人均耕地分别为1.26亩、1.12亩、1.0亩;峪村和滩村由于海拔较高, 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为0.7亩和0.27亩。不仅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少, 且贫瘠的土壤条件和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使得粮食产量非常低。以小麦生产为例, 岩村亩产仅300斤, 滩村亩产500斤, 角村亩产400斤, 沟村亩产500斤。由于峪村海拔较高, 气候环境不适合种植小麦, 许多农户都需要购买小麦, 满足家庭口粮消费。当然, 这些村庄的耕地均无灌溉条件, 都是 “靠天吃饭”。另外, 仅有的耕地多在山坡上, 不具备机械化耕作的条件, 主要依靠人力耕作, 因此, 农户的劳动强度很大。虽说各村都有面积不等的核桃林或板栗林, 但都已严重老化, 出现了品种落伍、抗病性差、经济收益低下等普遍性问题。显然, 农户的收入来源单一且极为有限, 属于 “糊口型农业”, 只能维持村民的基本生存安全, 从而导致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成为农户主要的谋生手段。通过调研发现, 岩村打工人数252人, 占全村总人数的30%;峪村打工人数340人, 占全村总人数的42%;滩村打工人数320人, 占全村总人数的86%;沟村打工人数203人, 占全村总人数的25%;角村打工人数203人, 占全村总人数的25.3%。由此可见, 打工收入已经成为这些贫困村庄中大多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3.残疾智障人数较多, 劳动能力缺失现象严重

目前, 贫困山区农村还存在不少残疾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存在文化水平较低、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等问题。而被调查的5个村的残疾智障人数也不少, 且大多丧失劳动能力, 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岩村有残疾智障人29人, 占全村人口的3.5%;沟村有残疾智障人20人, 占全村人口的2.4%;角村有残疾智障人19人, 占全村人口的2.4%;滩村有残疾智障人12人, 占全村人口的3.2%;峪村有残疾智障人38人, 占全村人口的4.7%。显然, 越是偏远的村庄, 残疾人数越多, 家庭越贫困。这些残疾智障人因身体原因, 不具备劳动能力, 使得其家庭通常陷入绝对贫困之中, 必然处于低保户和贫困户的行列。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2年, 在2820万农村贫困人口中, 有560万人为五保户 (占20%) , 979万人为残疾人口 (占35%) , 800万人 (占28%) 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 最终需要搬迁移民。剩下的未获温饱人口中, 有相当部分的也是患有长期慢性疾病、体弱多病丧失或部分失去正常劳动能力的。〔5〕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农村残疾智障人口在农村贫困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这是造成扶贫难度加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扶贫工作带来了严峻的冲击。

4.贫困群体出现分化, 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

在参照国家贫困线标准 (人均年收入2300元) 的基础上, 笔者根据村庄内部的实际状况以及农户房屋质量、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农户家庭经济收入等核心指标, 将被调查的5个村的农户划分为特困户、贫困户、中等户和比较富裕户4种类型。通过调研发现, 在这5个行政村中, 每个村的特困户比例平均为16.7%;贫困户的平均比例为34.4%;中等户的平均比例为40.3%;较富裕户的平均比例则介于11.5%。由此可见, 虽然每个村庄的人口不同, 但特困户与贫困户所占比例较大, 平均达到51.1%。虽然这5个村庄的特困户、贫困户、中等户和较富裕户在数量上存在一些差异, 但作为同一性质的群体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①对特困户而言, 其住房主要为土木结构, 年久失修, 甚至是危房, 家庭成员中多数有残疾智障者, 且家庭缺乏劳动能力, 更无人在外打工, 负债情况较严重, 家庭收入仅仅局限于土地极为有限的种植业收入。②作为贫困户, 其房屋多为砖瓦结构, 一般为一层三间, 内无装修, 无家具或少量家具;有少量劳动力, 但劳动力教育水平低, 无技能, 主要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家庭来源除了少量的种植业收入以外, 仅有少量的打工收入;家庭负担较重, 子女教育无保障。③中等户一般拥有质量较好的房屋, 两层三间楼房, 内部装修较好;家庭劳动力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技术劳动, 有着较为稳定的收入;有能力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家里一般都拥有小型农用车。④对于较富裕户而言, 其房屋通常有两层、装修较好、室内家具齐全;家庭劳动力有一定技能;子女教育有保障;家庭主要成员通常为村干部, 且大多是 “不在村”的干部, 他们通常住在镇上或县城, 都具有 “第二职业” (开门面做生意等) , 家中一般都有面包车或小汽车。

如上所述, 偏僻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低效的传统农业以及农民商品意识的匮乏等都成为阻碍这些山区村庄脱贫的主要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 村庄内农民由于家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差异, 导致农户的贫困出现很大异质性, 并使贫困群体出现了较大的分化现象。那么, 如何应对此类山区村庄的贫困问题, 原有的扶贫路径能否适应, 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考虑的重大问题, 也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四、讨论与建议

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 制定了扶贫优惠政策, 但由于贫困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劣势, 使得贫困人口仍然缺乏摆脱贫困的能力和条件。〔6〕何况与上个世纪相比, 农村贫困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以普遍的增长为目标的扶贫方式已经不适用于这些边缘化的贫困人口, 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效果也日益减弱。〔7〕在这种情况下, 扶贫工作的思路、方法、形式都需要作相应调整。〔8〕在新阶段中, 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目的的专项扶贫。扶贫开发不是大规模的经济发展, 而是一个瞄准穷人的扶持计划。〔9〕显然, 这种扶贫工作机制的转型是非常及时的, 而且对大力推进当前山区村庄的扶贫进程有着非凡的意义。结合上述村庄贫困的实际现况, 笔者认为, 目前山区的扶贫工作机制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向:

1.从 “进村入户”转向 “进户到人”, 创新扶贫瞄准机制

以村庄为单位的扶贫是村庄脱贫的基础条件, 而以农户为单位的扶贫则是扶贫工作的终极目标, 且两者应该相互补充, 充分结合, 切不可偏废。新阶段的扶贫工作不仅强调扶贫要 “进村入户”, 更要瞄准贫困人口, 做到 “进户到人”。即主要针对特困户和贫困户家庭, 且结合这些家庭的实际状况, 以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双重需求为导向进行扶贫项目规划, 并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达到真正帮助这些贫困人口脱贫。如广东省在近年就开展了 “扶贫到户, 规划到人”的实践, 该模式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缩小贫困差距的成功尝试, 主要解决了扶贫项目中的 “瞄准”和 “问责”问题, 为其他地区扶贫路径转型提供了充分的借鉴。〔10〕在新阶段, 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的扶贫需求, 切实将扶贫资源做到有针对性的投放, 对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保障扶贫成效、实现新阶段扶贫规划目标,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1〕

2.从 “政府扶贫”转向 “社会扶贫”, 拓宽扶贫资金来源渠道

由于贫困山区农村地理位置偏僻, 要改善其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 仅仅依靠政府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要拓展扶贫资金来源渠道,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大型企业以及个人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扶贫, 为其进入贫困地区搭建交流平台, 并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以鼓励其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活动。在山区农村, 可以结合村庄的特色资源, 实施 “把企业请进来, 把人力送出去”的战略, 即企业在投资的同时, 争取为村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但要优先考虑部分特困户和贫困户中的一些有劳动能力的中青年劳动力, 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笔者建议, 可将各村有劳动能力的剩余劳动力按照年龄、学历、性别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企业的需求给予相关的技能培训。对于年龄偏大的农民, 为其提供保洁等服务业的工作机会;对青壮年农民则通过一定的职业培训, 使其有能力进入企业打工。也可以借助国际发展组织和国内的社会组织以及个体经营者等扶贫主体的各种资源, 为山区贫困人口提供形式多样的扶贫项目, 以此拓展社会扶贫资源, 达到切实有效的扶贫目标。

3.从 “短期扶贫”转向 “长远扶贫”, 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 对于山区农村不仅要考虑 “短期扶贫”, 更要考虑其 “长远扶贫”, 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属于短期内要解决和扶持的问题。一旦基础设施条件和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 村庄的长远发展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鉴于这些山区农村耕地面积少, 产量低, 林果业老化等现实困境, 扶贫工作者应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 结合每个村的特色资源, 从 “优势视角”去重新审视村庄的扶贫与发展问题。传统的社区分析模式只看到社区存在的问题及社区在解决问题时面临的条件与不足, 而未看到社区的优势所在。〔12〕Dennis Saleebey认为, 要从社区现存的资源开始着手, 而非从社区正缺少什么、出现了什么问题、社区的需要是什么入手。〔13〕扶持产业发展是推进村庄脱贫的主要手段, 因此, 笔者建议, 可邀请畜牧、林业、种植业等相关专家通过实地考察, 结合村庄的优势资源, 做出产业规划, 大力扶持每个村的优势产业发展, 使之形成村庄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以便增加农户收入和推动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新时期贫困人口的分布和贫困农户的生活现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原有的扶贫路径已经难以适应, 因此, 各级政府扶贫部门要不断更新和调整扶贫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机制, 有效瞄准贫困的目标群体, 为新时期反贫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坚.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成就与挑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李小云, 唐丽霞, 张雪梅.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0) .

[3][7]都阳, 蔡日方.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J].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5) .

[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6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5]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关于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全面解决农村温饱问题的建议[R].2004.

[6]陈俊.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J].学术界, 2012, (09) .

[8]范小建.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推进扶贫事业发展[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2, (03) .

[9]吴国宝, 汪同三, 李小云.中国式扶贫:战略调整正当其时[J].人民论坛, 2010, (01) .

[10]于敏, 张晓颖, Salehuddin Ahmed.中国扶贫瞄准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以广东省连南县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02) .

[11]庄天慧, 余崇媛.新阶段四川民族贫困地区农户扶贫开发需求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04) .

[12]John P.Kretzmann, John L.McKnight.Building Communities from the Inside Out:a Path Toward Finding and Mobilizing a Community's Assets[M].ACTA Publications, 1993.

“新农村运动”惠及城市贫困 篇8

“新农村运动如果开展得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运动能够缓解城市贫困问题”

中央新“一号”文件的推出,表明统筹解决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心。那么,正在逐步推进的新农村运动,将会以何种方式影响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为此,本刊专访了长期关注困难群体工作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

中国新闻周刊:您对当今城市贫困人群的定义、数量怎样判断?他们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尚全:对城市贫困人群的界定,取决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该地的贫困线。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有大量的农民工长期在城市中工作,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农民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土地,有的转变成了城镇户口。因此,我认为,恰当的界定方法应该是把在城镇工作的农村户口和居住在农村但是持有城镇户口的人都考虑进来,这也是国际通行的统计口径。

按照以上口径,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不仅包括拥有城市户口的贫困人口,如下岗职工,还包括持有农村户口但长期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群,如农民工和失地农民。

城市贫困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政策变革的因素,资源枯竭的因素,以及不可预料的其他因素,造成了城市贫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体上,城市贫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下岗所形成的城市贫困;二是农村贫困向沿海发达城市的转移:三是资源枯竭形成贫困。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导致城市贫困的根本原因,探究和寻找有效解决的正确方案。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城市贫困人口的问题,国外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

高尚全:国外经验表明,应对城市贫困人口的方法,一方面要提供社会救助,比如,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政府通过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失业救助、分发食品券等方法度过了难关;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就业机会。

中国新闻周刊:在目前的政绩指标下,如何让各级政府从“唯GDP论英雄”转向重视提供就业机会等公共产品的政策取向?

高尚全:这需要建立中央政府的“有条件援助”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形成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增强。城市贫困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但是没有工作机会造成的。这一方面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财政和社会保障的负担。因此转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一个关键。

中国的一个特殊问题是,要注重解决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的转移问题。农村贫困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城市贫困的来源之一。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贫困人口,地方城市政府应该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沿海发达城市应把这一部分人口统一纳入城市管理之中,积极探索外来人口贫困问题的解决办法。

此外还应从源头抓起,加强农村劳动力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减缓农村贫困的转移程度。

中国新闻周刊:不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验表明,靠发展“三产”来解决城市就业和贫困问题鲜有进辰,那么如何另辟途径来提升这些城市的追血功能呢?

高尚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问题在国外也不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跟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相关扶持政策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我国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个特点就是产业单一,包括就业在内的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一旦资源面临枯竭,城市运转就面临危机。因此,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替代产业成为资源依赖型城市的重要任务。需要修订《资源法》,允许部分资源收入地方与中央共享,地方分享部分应全部用于城市发展持续产业,实现经济转型。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正在推进的“新农村运动”能缓解城市贫困问题吗?

高尚全:“新农村运动”的着眼点在农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一号文件”)中提出的很多措施,都将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新农村运动如果开展得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运动能够缓解城市贫困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您如何看待贫困人口的代际转移问题?

上一篇:天气暴雨日记下一篇:外贸英语专业找工作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