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2022-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本研究采用职场研究专家Bill Caplin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了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影响就业的29项因素的理解,发现两者对23项就业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的认知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就业而言,大学生唯一可控的因素就是自身的态度和能力。根据调研结果,文章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实证研究;曼-惠特尼U检验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及研究现状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金融危机的到来,波及到大学生就业。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而企业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需求明显缩减,部分企业开始裁员,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国内外的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从教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一是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和观念的调查与分析。其结果表明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标准、择业意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择业注重自身经济收入,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职业选择的价值标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樊建芳,2001)。二是从宏观的层面客观地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一般的观点都认为中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是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不足;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人事及分配等制度的负面影响;高校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并由此从政府、学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提出解决对策(苏竣等,2000,“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课题组,1999;谢维和,2001,姚裕群,2004)。三是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关注大学生就业现象的过程中,很多学者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层面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应松宝(1998)从就业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要素、学校环境要素、家庭环境要素3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而刘圣陶(2001)则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个人因素做了认真的分析,认为个人综合素质、择业心理、求职方法等3方面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陈岩松(2004)结合毕业生问卷调查,对涉及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因素进行分析。蒋洁(2007)从影响就业的心理品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个角度的24项因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职业能力。

二、调查分析

美国著名学者Bill Caplin曾针对美国大学生就业做过大规模调研,本调研直接采用Bill Caplin的研究模式,以评比量表为基础,对问卷量表进行二次量化。此外,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问卷在影响因素的确定和划分维度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学者刘久成和解思忠的研究成果。在问卷量表的设计上还引用了刘小平、邓靖松在《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阐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具体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750份,学生类问卷共发放800份,实际回收729份,企业类问卷发放到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和南京周边地区,共发放950份,回收903份,由于采用了有效的问卷管理方式,共回收1632份,有效问卷共1614份,有效率为98.89%。主要采用SPSS14.0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内部一致性系数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测量项目的一致性程度和内部结构的良好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信度指标。一般而言,Cronbach的系数应大于0.7为佳。对1614份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出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886,主观部分的Alpha值为0.893,而客观部分的Alpha值为0.787,均大于0.7,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信度。通过比较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就业影响因素的认知,从而了解二者对就业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以及差异的具体表现。问题: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就业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的认知是否有显著的差异(见表2)。

零假设H0: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重要性的认知是相同的。备择假设H1: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重要性的认知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就问卷设计的29项就业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曼-惠特尼U检验,其结果发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平时成绩、外语水平、学历层次、诚实正直、责任心、吃苦耐劳、职业道德、自信、合作精神、人际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个人形象、举止端庄、公民意识、性别、家庭背景、毕业院校知名度、国家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获取这20项就业因素重要性的认知中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而对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工作经验这3项的认知则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在存在认知差异的23项因素中,就大学生而言,企业认为平时成绩、专业知识、诚实正直、责任心、吃苦耐劳、职业道德、主动性、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公民意识更加重要;而与用人单位相比,大学生则认为外语水平、学历层次、自信、学习能力、人际能力、适应能力、工作经验、举止端庄、性别、家庭背景、毕业院校的知名度、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获取更加重要。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影响因素的认知上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企业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学生自身的品质。企业要求学生有责任心,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事,而不是大学生普遍担忧的人际和学习能力等。对于刚出象牙塔的大学生而言,人际、适应能力和工作经验等这些都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的培养,而自身朴质和务实的品质是万万不可少的,这些品质是成功的基石。对于就业的外在客观的因素,如家庭背景、毕业院校的知名度等,大学生的重视程度高于企业。这反映了非重点院校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缺乏一定的自信心。确实,在某些行业,毕业院校成为了用人单位选择的一个标准,但大学生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树立起自己的自信心,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联系目标公司的招聘人员,多给自己创造些机会。

通过总体的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大学生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得分均值都很高,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面对就业的压力,大学生存在焦虑心理,觉得任何影响因素都是重要的,不知道自己应该侧重哪些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和自己的兴趣要有个清晰的认识,平时多涉及了解自己喜欢的行业,增强对社会和市场的适应性,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石红梅,刘建华.大学生就业信心及其影响因素[J].市场与人口研究,2006(2).

3、徐黎华,郭梅芳.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导因素调查与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3(3).

4、陈万思,姚圣娟.管理教育与管理胜任力差异实证研究——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06(3).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金编号:S2007018,指导老师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许红华。

(作者单位:张承平,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姜丽丽,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刘延杰,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黎增,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张承平 姜丽丽 刘延杰 黎 增

第2篇: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对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它涉及了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些应对措施,政府要调整经济结构;就业市场要规范市场行为;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毕业生要降低就业期望,各个方面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人数增多,新专业设置相应增加,而毕业生整体素质的下降,以及目前整个人才市场呈现出的供大于求的局面,都给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一、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图所示:

(一)经济结构的影响

1.产业结构对就业影响最大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进行着战略调整,对劳动力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就业弹性[1]看,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高,我国1999—2006年第三产业平均就业弹性为0.57,第二产业为0.34,第一产业仅为0.06。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仅为33.6%,而国外发达国家在70%—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0%。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美国为81%,印度55%,而我国只有27.5%。如果我国的第三产业提高到印度从业人员占55%的水平,将需要从目前的1.9亿人增加到3.9亿人,增加约2亿人。

2.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就业

粗放型和集约型方式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的影响正好相反,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一些低素质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技术含量高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更有利经济可持续稳步增长,但就业机会可能会减少。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采取的是增长优先的战略,因此虽然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率很高,但对就业吸纳能力并没有同比增长,就业弹性反而下降了,形成了大投资,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但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小企业的发展,我国的就业弹性也会有所提高。

3.所有制结构对就业容量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说来,混合所有制结构比单一所有制结构更有利于就业数量的扩大。目前,我国采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尤其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就业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劳动力需求总量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的数量,这个数量又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据不完全统计得的结果显示,我国各个行业平均就业弹性为0.1,如果我国的GDP增长率保持在7-8%的水平,则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500—560万。因此,如果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就没有扩大就业的空间。

(二)就业市场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市场[2]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运用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以达到对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互结合、共同构成的人才供求平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双向选择。

1.市场主体的影响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市场的两个主体。可自由参与市场活动的毕业生是市场的供给方,如果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受到种种限制,不能自由参与市场活动,市场的广泛性、公正性就会受到影响。这两个主体的供给和需求数量还影响着市场的供求状态,使市场在供不应求、基本平衡和供过于求三种状态间运动,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场的最佳状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都是不良的市场状态。

2.市场规则的影响

市场交换方式和规则影响着就业的实现水平,也影响着人才供求和流动。如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二元分割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造成城市就业人口的过分集中。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紧密相关的人事、劳动、户口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措施不配套,影响着人才的合理流动。另外市场在维护供需双方合法权益方面法规是否健全、调控是否到位也直接影响着市场运行的秩序。

3.用人单位用人观念影响

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特殊的就业群体,有自己的特性和缺点,比如动手能力差,工作经验不足,人际交往不和谐等,而部分用人单位缺少整体、长远、发展的人才观,在毕业生引进上采取短期行为,不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在毕业生访谈中一些同学反映许多单位都要求应聘人要有实际工作经验,以减少单位培训成本,缩短岗位适应期,这正好是大学生的软肋,这严重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还有的用人单位在引进毕业生时,脱离单位实际需要而一味抬高学历门槛,造成人才浪费,也加大了单位的引进成本。这些都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很不利。

4.用人单位需求数量的影响

作为人才的需求方,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过去作为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国有企业现在改组改制,普遍采取减员增效的措施,引进毕业生数量明显减少。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公务员普遍实行公开招考,使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门槛增高,机会减少。我国还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增加、农民进城打工增加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的“三峰叠加”[3]的局面,也更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高校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培养质量和结构决定着能否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因此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毕业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实际能力、学校的名气及专业等与高校相关因素在毕业生就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1.学生培养质量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高校学生培养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实行的是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学校基本上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忽视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个性培养。许多用人单位反映高校一些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比较陈旧,落后于当今科技发展,许多理论和知识在实际工作早已不用了,而用人单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在高校的课程和培养中反映出来。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不上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十分关键的因素。

2.人才培养结构的影响

高校在学历和专业结构上应保持合适的比例,才能使供需关系处于平衡状态。我国高校在学科和专业结构中对社会需求预测手段不科学,无法做出准确预测,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急需的专业毕业生供应不足,而需求较少甚至已不再需要的专业毕业生又供应过剩。

3.就业指导的影响

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达不到学生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信息服务落后,把就业指导工作当作行政工作来做,对就业趋势不做深入调查研究;在思想上,学校对学生就业状况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认识不充分,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明显不足;至今许多学校还没有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心这样的机构,学生就业工作比较被动;就业指导课还没有列入教学计划,并且至今仍未引起许多高校的重视。这些问题对于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和方法,提高择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4.成人教育的影响

飞速发展的成人教育,对普通高校毕业生也形成了一定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社会急需的新专业和新课程。用人单位经过多年的实际和比较,更愿意使用成人教育的毕业生,愿意把自己的干部职工送到各种成人教育学校去学习和培养,而对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慎重。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当然成人教育的毕业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后劲小的弱点,不如应届毕业生有发展潜力。

(四)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在择业中的态度和行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毕业生统包统配就业制度,限制了他们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的积极性,助长了他们在就业问题上的依赖心理,形成了以依赖性强、风险性差、竞争意识弱为主要特征的就业观。目前毕业生在就业观上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毕业生期望收入与社会收入实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在用人单位访谈中,许多单位也反映现在有些大学生刚刚毕业所要求的待遇过高,远远超过社会目前的实际水平,大学生刚到单位还没给单位做出什么贡献就要求高待遇是不现实的。

2.毕业生期望职业、就业地域与社会需要有较大差距

毕业生选择在京、津、沪、渝直辖市、在沿海开放城市、在内地省会城市工作三项加在一起,占到了绝大多数,而选择在中小城市和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农村地区就业的仅占极小一部分。毕业生一般选择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学校、科研单位、三资企业等就业五项加在一起,而不大愿意到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就业。

3.毕业生更加强调自我实现,忽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

市场经济社会是竞争社会,积累个人竞争资本能够更好地改变自身的就业空间和生存方式,这促使毕业生更加执着地追求个人素质提高,但也暴露了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在职业与事业、奉献与索取等矛盾中,个人主义价值观往往占了上风。

二、针对影响因素的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受到经济结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必须建立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一)政府要适度干预市场,协调、完善经济结构

自主择业政策启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中,有其积极意义。但作为市场配置手段,不可能实现最佳的人才资源配置,因为“市场经济的实践却常常不如自由市场理论所描述的,单靠市场就能完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时常本身就存在着许多‘天生’的缺陷。”在就业市场运行中,难免出现“市场失灵”,而运用政策手段予以补纠,则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原理的基本要求。“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需要一个良性的宏观环境,但这种宏观环境的形成决非人才个体或社会自发趋同便可实现的,它的出现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在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在完善市场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此时面对上述问题,政府就要做到:

1.加强相关立法,完善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市场的制度体系

毕业生资源市场是由一系列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分工协调而形成的结构与体系构成,它们共同决定毕业生资源市场的功能与运作形态。随着市场制度改革的深入,政府应加强政策立法,完善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体系。

2.规范政府干预就业市场的职能与行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但政府的干预容易越界,因此,在政府对就业市场的管理中,应首先明确规范政府干预就业市场的职能与行为,才能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

3.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

政府应重视建立就业信息渠道,因为“信息网络系统是个无形市场。它高效、准确、全面地收集、筛选、分析、评估信息,使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信息量得以扩大,信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最终实现就业信息的综合利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展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的网络,加强信息服务,使大量的基础性的信息交流能在网上进行,可以大量避免大型的洽谈会,降低成本,提高就业效益。

(二)就业市场要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协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系

1.加强市场建设,营造全新就业环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果说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必然选择,那么就业层次向下延伸也成为相应的必然趋势。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培育和建设阶段,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就要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行为,顺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营造一个全新的市场就业环境,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构建全面、高效的人才供求对接平台。

2.用人单位要自主选才、量才适用,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使用人单位有了自主选才的机会和权利。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用人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主权。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直接到市场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可以选拔到合适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和有序化,用人单位必将形成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此外,就业市场的建立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动力和挑战,形成竞争的用人机制。用人单位只有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工作条件,才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高校要改革培养管理体制与就业制度,适应市场化的办学要求

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实际是对高校办学质量的检验。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高校必须适应市场化的办学要求,改革培养管理体制与就业制度,具体应做到:

1.按市场化要求设置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校专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人才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高校应在了解劳动市场的各种需求动态和本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基础上,自主设置合理的专业结构。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自觉按就业市场反馈的需求信息和用人要求,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力争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2.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把握市场需求,解决就业与单位需要的关系问题。学校在参与就业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就业信息的反馈,搞好人才市场的预测。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学校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与此同时,还可加强社会单位与学校的沟通,在紧密的沟通联系中,解决人才的供需关系。

3.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目前的高校管理机构的职能设置不能适应高水平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的管理职能设置。随着就业市场体系的形成,不但在高校应设立机构,在政府人事与劳动部门,亦应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只有职能机构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学生才能有效了解单位的需求状况和国家颁布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文件精神,才能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选择职业。

(四)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知识化将成为必然趋势,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社会不仅给无知者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给低知识者和旧知识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知识,是今后就业的资本。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1.转变就业观念

从一定意义上讲,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就是选择生活方式。“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2.提升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能否获得满意职位的关键,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含有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是从事任何岗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所在;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就业技能,成为“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能创新”的人才。

3.勇于自主创业

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对年龄大的下岗困难群体,还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话,那么,具有年龄和知识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应当过多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呵护,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洪流中去自主就业,乃至开拓创业。

三、小结

从宏观角度分析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经济结构因素、就业市场因素;从微观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高校因素、用人单位因素、毕业生自身因素。其中有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政策不完善,政府干预市场不适度;就业市场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规则不健全,信息处理不及时;高校办学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不明确,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能力欠缺,整体观念差,就业观念不合理等各个方面。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就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繁荣,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就业工作不仅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也需要大学生自身在社会和学校的配合下共同努力。政府要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经济结构;就业市场要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行为;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加强教育培养;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素质、降低就业期望;同时各个方面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注释:

①就业弹性:即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总量增加0.1个百分点.

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运用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以达到对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三峰叠加:城镇新增劳动力增加、农民进城打工增加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加.

参考文献

[1]王保义.论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5):40-42.

[2]邱少明.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透析:现状、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22):61-65.

[3]陈淑英,马德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山东经济,2004(7):42-44.

[4]赵天武,兰顺东.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实证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8):32-35.

[5]曹欣荣.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05,10(03):23-25.

[6]黄昌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127-129.

[7]张月军.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改革的思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3-25.

[8]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张炎,陈晓强.劳动与就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张遐道.择业就业—大学生求职指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属河南省2010软科学项目《河南高校大学生充分就业路径研究》(102400430042)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谢启文,男,新疆博乐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社会福利研究与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社区发展与福利保障。

作者:谢启文

第3篇: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 要: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通过对武汉市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Logit模型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为大学生在校学习和实践的重新规划提供依据,也为高校优化教育模式、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指明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人才培养

引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也是贯彻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调查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大学生在校学习和实践的重新规划提供依据,为高校优化教育模式、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指明方向,同时也为教育主管部门适当调整招生规模,构建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做一些基础性的调研工作。

一、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数据收集与调查对象

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的制约,本文采取实地填写和网络填写两种方式相结合,共计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496份,成功有效问卷487份,有效问卷率为97.4%。本文调查对象为武汉市应届且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问卷覆盖国贸、会计、营销、教育、新闻、水电、土木、机械、建筑、生物和计算机等专业学生。

2.设计因素分类

现实中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但其取值大多只有两种状态: 是与否,在计量经济学中称为“二元型响应”现象。 因此本文以Logit模型中的“二元型响应”来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就业和未就业毕业生的对比分析,找到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本次问卷所包含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类:

个人基本情况:性别(X01)、户籍状况(X02)、专业与经济的适应程度(X03)、专业类型(X04)、四六级及其相关证书 (X05)、职务状况(X06)、奖学金(X07)、政治面貌(X08)。

个人能力:创新能力(X09)、沟通表达能力(X10)、社会经验(X11)、团队合作精神(X12),知识面(X13)。

求职技巧:学校活动(X14)、就业指导(X15)、参加招聘会经验(X16)、应聘技巧(X17)、就业心态(X18)、求职准备工作(X19)。

择业条件:工作区位(X20)、升职转岗空间(X21)、工作时间(X22) 、企业文化与企业行为(X23)、职业类别与规模(X24)、工资期望值(X25)。

其他:经济拉动力度(X26)、就业形势(X27)、高校教育模式(X28)。

3.实证分析

通过运用Eview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得到如下结论:(1)个人基本情况中是否获得英语四六级证书及其相关证书(X05)在10%显著水平下影响大学生就业,这表明大多数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看作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体现。是否为学生干部(X06)在5%显著水平下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和那些没有担任过职务的学生相比,担任职务者由于在平常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能比较强,因而相对要好找工作一些。另外党员(X08)在5%显著水平下影响大学生就业,这表明入党者总体上比未入党者在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究其原因在于大学入党需要在德智体各方面满足一些条件,如各科平均分必须在一定分数以上、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为大家积极服务的精神等。正因为如此用人单位也将职务状况和政治面貌看作是衡量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个人基本情况中专业与经济的适应程度(X03)、专业类型(X04)、奖学金(X07)对大学生就业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工科类的毕业生并不比文科类的毕业生存在明显优势,另外实证结果也反映出用人单位并不十分看重获得奖学金的情况,由此可见单纯的只注重学习成绩并不是一定能增加就业机会。(2)个人能力中有无创新能力(X09)、社会实践经验(X11) 在5%的显著水平下影响大学生就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相对于理论知识而言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这对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和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求职技巧中是否参加就指导培训(X15)、就业心态(X18)和就业前准备工作(X19)在5%的显著水平下影响大学生就业。这表明大学就业指导和就业前准备至关重要,对大学生就业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另外,大学生求职者在就业或创业过程中受到挫折后产生的消极心理因素对就业也存在较大影响。(4)择业条件中职业类别与规模(X24)、期望值(X25)分别在1%和5%的显著水平下影响大学生就业。这反映出大学生求职时对工作性质、单位规模以及劳动报酬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较大差距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毕业生由于对自身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不顾自身的条件和人力资源市场规律,一味地追求大企业、高层次管理岗位以及高薪岗位而找不到工作,因此大学生择业时合理的定位十分重要。择业条件因素中工作区位(X20)、升职转岗空间(X21)、工作时间(X22) 、企业文化与企业行为(X23) 对大学生就业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大学生就业首先考虑岗位、薪酬等关系到自身直接利益的因素,而对于升职转岗空间(X21)、企业文化与企业行为(X23)这些关系到未来发展的长期因素无暇顾及,这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存在急功近利的短视特征。(5)其他因素中高校教育模式(X27)在1%的显著水平下影响大学生就业,这表明不同类型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决定毕业生的择业能力,这进一步凸显了高校教育改革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性。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不仅来自于大学生自身,还与就业指导质量和现行教育模式息息相关,因此需要这几方面有机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加以解决。

1.大学生合理定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把个人愿望、爱好、特长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用人单位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求职过程中,也要注意调整心态,成功了不狂妄,遇到挫折不气馁。其次,大学生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校期间大学生应该顺应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除课程学习之外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建立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和广泛关怀的责任心,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2.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对大一学生主要侧重于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及职业对人的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对二三年级的学生主要侧重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及合理的知识结构等;对四年级学生则侧重在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对学生进行政策、技巧、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同时,要教给他们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像如何写求职信,如何参加面试,如何注意仪表和举止等。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则应提倡开设诸如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思维、应变能力训练。

3.改变教育模式,适应社会需求

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工作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校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并适度、适量地在大学生中开设实践型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要大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提高学校和大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静.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基于广东12 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

研究,2011,(6).

[2] 李颖.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等探索,2005,(2).

[3] 韦良.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路径选择[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4).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韩京芳

第4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 政治因素:法律、法规、法令、政策、政府教育规划以及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对大学生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关注“十二五”规划,因为它对国家未来五年做出了明确的规划。

(二) 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队伍规模的影响;

2、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对大学生毕业层次要求;

3、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状况影响大学生就业流向;

4、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

(三) 社会因素1.国家层面:国家政策决定社会的就业率的高低。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环境制约发展,实习机会少,造成部分专业与实际需求不相符,致使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扩招,早成过多大学生流向社会。2企业方面:企业制度不合理,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身体歧视等,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再一次拉高。

(四) 技术因素: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呈现出技能替代型技术进步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并存、并以前者为主的独特态势,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2、而劳动密集型技术和产业发展政策、分割的市场体系及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

第5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国家需要、个人意向、有限的供职岗位和多样的工作环境,许多青年大学生会感到就业的压力。对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影响就业的因素对我们的择业和就业大有裨益。总的说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期望值。就目前情况看,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岗位供大学生选择,而是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过高,不甘心屈就于某些工作岗位。大学生自己必须意识到,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再像从前的毕业生那样,把自己当作社会的精英了。2003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380万,2004年突破了420万,而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只有108万,二十几年前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全国每年仅招收20多万大学生。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达到15%即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而我国高等学校毛入学率已达到17%。这表明,中国今天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适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除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应聘技能技巧以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在努力寻找理想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主动说服自己,适当降低就业岗位期望值。如果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妨讲些策略,来个“先就业,后择业”。

2.自身素质欠缺,不明确相关的就业知识。不少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途径、应聘技巧、劳动用工制度、本专业的择岗定位优势等等都不甚了解,难以确定就业方向和岗位。

3.高校部分专业设置的不合理。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向脱节。社会急需的专业毕业生少,而有的行业毕业生又供过于求,造成部分岗位欠缺。

4.等级证书的限制。计算机等级证、英语

(四)六级证,也成了某些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障碍。在就业中有一些学习成绩很好而且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学生,只因缺少一个英语六级证书,就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5.考研与就业的矛盾。随着报考研究生人数的日益增加,不少毕业生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陷入考研与就业相互矛盾的两难境地。部分学生在考研和就业之间犹豫不决,既怕不考研找工作难,又怕考研耽误找工作。而两者兼顾也给毕业生本人和用人单位带来不便:年底是考研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但各种双选会也接连不断,“一心二用”往往两边都做不好。

6.性别歧视。对此,社会各界虽已呼吁多年,但“只限男生”、“不招女生”这样的字眼在各类招聘会上仍屡见不鲜。一位从事过多年就业工作的专职辅导员曾深有感触的讲过这样一个事实:曾有一所中专学校招人,虽然来的校长、副校长、人事科长都是女同志,但却一口咬定“不要女的”。虽说现在的大学女生观念更新,更多的注重自身素质的锻炼与提高,但在择业中的性别歧视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第6篇:导致学生就业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截止至2019年11月17日,共有8人选择离校后进行专升本考试,43人选择就业,占到总人数84.3%。这43人中

有2人已经找到就业单位,并签订就业协议;

有7人已经接到多家公司面试通过通知,还在进行选择;

还有5人选择暂时不就业,其中有4人选择年后再就业,1人暂无就业意向。针对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情况,通过和相关学生的谈话,导致学生就业现状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个别学生认为学历对自身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选择毕业后参加专升本考试,提高自身学历。

2.部分学生心态不稳定,存在消极与懈怠心理,认为明年7月份拿到毕业证再找工作也不晚,却没意识到作为大专院校学生,错过了今年11月份到明年3、4月份的就业黄金时期,等到明年拿到毕业证去找工作时,届时本科院校学生也已经毕业,竞争压力更大,将增加自己的就业难度。

3.部分学生存在自身定位不清晰的情况,对自身的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评估不准确,导致个别学生只考虑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他岗位都不考虑,眼光过于狭隘,而会计专业在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是特别高,因此此类学生的就业成功率较低;

还有个别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心态,对于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就业环境没有清晰认识,存在幻想,因此当此类学生步入职场后,意识到现实和理想中的差距后,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够,最终选择跳槽来逃避此类问题,导致就业状况不稳定。

4.大部分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朋友介绍推荐、网上投简历等方式已经收到多家公司面试通过通知,但是由于考虑因素较多,例如岗位、薪资、工作地点等,且自身对可选择的公司无明显偏好,而距离离校时间还有半个月,因此无法迅速决定,还处于待就业的状态。

第7篇:《影响女性就业的因素》

08会计2 赵晓曼 080301064

现在,大学生毕业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女生在领到本科毕业证的同时,作出了把档案留在学校、继续苦读考研的决定。据新闻媒体调查,她们做出这种决定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女生找工作实在太难了。

女性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数据显示,从1996年开始,我国城镇妇女的就业率开始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单位女性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减少了1477.7万。此外,国企下岗女工普遍感到找工作困难,有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再就业时受到年龄和性别的歧视。

“妇女正在成为中国就业压力最大的人群。”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代表说。

尽管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女生比例已达44%,基本上撑起了校园的“半边天”,但就业的机会却远远低于男生。那么,影响女性就业难的因素到底有什么呢?

首先,可以概括为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制都直接影响了对女性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

其次,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利,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和缺乏罚则,对就业歧视未能起到有力的遏制作用。

此外,目前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不力,特别是对私营中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的监管不到位。工商、税务、民政、劳动保障、卫生和城管等各个相关部门缺乏协调配合,重复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并存,一些地方政府对外资、私营中小企业疏于监管,使得女性在一些地方更容易失去工作。

还有,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仍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着影响。现在部分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能力和价值认识有偏差,过分夸大生育、养育、更年期对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加剧了女性在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处境。

其中,我认为,在法制越来越健全,而且女性各方面能力都不落后于男性,甚至超越男性的情况下,最后一方面因素已经成为现在影响女性就业难的最直接也是最关键因素。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在一些招聘会上,招聘人员常常会问前来应聘的女大学生:“能喝多少酒?准备什么时候恋爱结婚?”而不少女同学为了求职成功,则“慷慨”答道:“白酒能喝一斤,30岁之前不考虑个人问题。”这其中,就透露出女大学生在求职中的种种无奈与心酸。也可以说,女性在相当年龄时所面临的婚姻、家庭以及其带来的种种连环性因素已成为影响女性就业的一大“门槛”。许多用人单位认为,招纳女员工之后,女员工今后结婚,生子,会引来一系列的蜜月、产假等假期。而且婚后牵扯到家庭、孩子问题,她们大多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来。因此,在现代高速运转的效率社会中,公司是想避免由招聘女员工而带来的种种”麻烦“,导致,女性在就业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由此可见,影响女性就业因素很多,要缓解妇女的就业压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加强法规建设和市场监管的同时,目前关键是要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女性已经撑起了社会的半边天,而且现代女性有能力权衡工作个家庭之间的关系,所以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为女性平等就业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8篇:关于影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就业因素

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理论部

关于影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就业因素调查问卷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我校大学生就业因素,从而更好促进我校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开展了此次调查,下面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题的答案中打钩,谢谢合作!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理论部2010-11-16——————————————————————————————————————— 性别:_____年龄:_____所学专业:_____所在年级:_____

1、您认为我国GDP的增长对就业形势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2、您认为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3、您就读的大学在您就业区域内的影响程度如何?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4、您认为当今网络信息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5、您所在学校对就业的执导力度如何?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6、您认为工作环境对就业的影响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7、您认为团队合作意识对找工作的影响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8、您认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对就业的影响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9、您认为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对您找工作的影响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10、您认为沟通与交际能力的高低对您找工作的影响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11、您认为拥有实习经历对您工作的影响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12、您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的不对口现象?

□很普遍,根本无所谓□有一定的影响,但可以克服□严重阻碍工作

13、您认为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对您找工作影响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较低□很低

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理论部

第9篇: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通过课题组到农村实地察看、村干部调查访谈、与农民走家交谈得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民越来越感到靠一亩多地难以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在家种地,有饭吃,有衣穿,但钱不够花,就是省吃俭用有点积蓄,但一遇到一些如婚、丧、嫁、娶、孩子上大学、家人得大病等一些大事,往往又会回到困难家庭的行列。因此,现在农民凡是能走出去的,都外出打工了,就是实在出不去的,如:有的要赡养老人、伺侯病人、照顾年幼的孩子等等,但只要是身体条件允许,也在近地找点零活干干,现在农村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也有一些留守妇女,但近几年留守妇女也在逐渐减少,留守男人反而有所增多。农闲季节,农村实际留守人口已经不到总人口的60%,也就是总人口的一半多一点,就是部分靠蔬菜、瓜果或其它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村劳动力,近几年由于价格变化太大,感到适应不了市场,赚不了几个钱,很多人也就不干了,现在只有一些大户或有经济头脑比较灵活的人才坚持了下来。部分在农村搞养殖的,也由于市场变化快,小打小闹难成气候,规模养殖又没有资金和技术,近几年放弃的也很多,只有规模化的养殖能坚持下来。这种情况使得好多农民就只有充当打工者的角色,替别人干活,自己当不了老板,有收入,没有风险,但挣钱相对较少,一有机会,还是到大中城市去打工。一是大中城市就业机会多,挣钱的门路也多;二是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农民大部分认为在城市打工挣钱回农村老家花钱比较划算。现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说主要是农民出外打工如何找到满意的工作问题,农村现在人多地少,然而城市化进程却越来越快,为了实现所谓的城镇人口的比例,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力度,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里工作,也就是打工了,其实这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所需经历的,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发展就曾经历过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近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一些深层次因素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并不象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乐观,就业状况也不象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好。主要表现在:

1.近几年农村劳动力隐性剩余有所上升。

由于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但由于就业观念、劳动技能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实现再就业,致使隐性失业迅速显性化。再者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对很多农民而言,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就业岗位。在好多地方的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并没有实现及时的就业转移,国家虽然对被征用的土地给予了适当补偿,但不可能给予农民终身生活保障,好多地方的失地农民长期失业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已经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2.农村劳动力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低,缺乏在非农产业就业的技能和经验,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出现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不同村镇由于区位优势的不同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农村劳动力存在局部性和阶段性失业情况。再者,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约占53.3%,女性约占46.7%,男女性别比约为114.3:100。

3.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正在弱化。

长期以来,乡镇企业一直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但由于企业改制、集约化生产等,特别是近两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地方乡镇企业不景气,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乏力,导致农村非农行业就业岗位减少,非农就业能力相对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县内非农产业的数量有所萎缩。

4.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式大多还是以兼业型为主。

目前,绝大部分转入农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此处,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属于季节性就业。

二、当前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

1.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仍然偏低。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中,还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要1.5亿劳动力。也就是说,在近5亿的农村劳动力中,还有近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思想素质较低。我国农村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小富即安,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自私自利思想严重,缺乏投资经营理念,缺乏整体大局观念。

②文化素质较低。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还几乎占10%,小学文化程度的占近20%,初中程度的占40%多,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只占30%。虽然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很大提高,但还远远达不到当今社会对农村劳动力力就业素质的要求。

③科技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0%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农村生产中,农民们还主要是靠长辈的言传身教来获得技术,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

④经营管理素质较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

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的农民,但大部分都是凭直觉经验经营。

⑤身体素质较低。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再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6%,另外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

⑥工作纪律较差。据我县部分企业管理者反映,农民工素质较低,还表现在工作纪律方面,有时想走走,想来来,招呼都不打,农忙季节就不来上班了。要求松点不起作用,要求严点走人,有些工作培养熟练工人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换人较快直接影响工作。

2.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心理成本非常高。

由于农民在家收入比较低,边际效率几乎为零,所以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较低。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的转移并非彻底的转移,属“侯鸟”型迁移,心理成本特高,多数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并且孩子得不到及时教育,老人不能及时赡养,农村隔代教育的家庭很多。调查发现,有60%多的农民工子女在家乡接受教育,近几年不断出现的留守女童性侵犯案,更是伤了很多外出农民工的心。

3.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还缺乏专业技术。

据专业人士介绍,外出务工大军中,文化素质偏低的体力型劳动力太多,根本无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造成目前“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性失业现状。据课题组调查,进入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中,6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培训。作者在招工市场看到,手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民工很是抢手。河南省省长郭庚茂2011年年初曾写下一道公式“劳动技能提升=民生幸福”。郭省长还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本。一个没有技能的农民,打工一天也能挣三五十元,掌握了技能,他能挣将近一百元”(《大河报》2011年5月14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今年招不到好的技术工人,有一技之长的富有工作经验的农民工变得很抢手。在招工市场,“民工荒”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观念同时并存。从近两年出现的所谓“民工荒”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制度不尽合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不协调。现阶段,我国更多地需要实用型人才,特别是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民工荒”的本来含义,是农民已经充分的就业,整个社会即使给予农民工的待遇相当的有尊严,也找不到足够的农民工来上班,就业岗位严重供过于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工荒”。中国目前的现实,显然不是这种情况,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民工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有很多的农民无法充分就业。另外,于民工处境相类似的还有,待遇已经民工化的大学生也难以充分的就业。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虽然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但大多数是理论型人才,书本知识比较多,实用人才比较少。其结果是一方面存在实用人才相对短缺,另一方面也存在理论人才绝对过剩的情况。所以“民工荒”的背后,其中原因就有就业人员缺乏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仍然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培训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不能及时按照市场用工需求、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农民个人兴趣、特长等进行分类培训,导致劳动力培训效果差,提升慢。

二是培训师资难落实。就一般农业生产而言,农民现有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对于一些新兴特色农业、现代高效农业、市场急需的特色工种等,本县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落实师资力量以及培训必需的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需要大量资金保障,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面落实到位,技能培训的技能不够,只能停留在一般性技能技术的培训上。

三是农民思想认识还有局限性。对于年轻劳动力和新增劳力,由于其接受新知识新生事物较快,进行二次培训也相对容易。但是,现在未输出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这部分人已经从事了多年的农业生产,加之自身文化素质有限,对发展设施农业、养殖业以及市场需求较大的技能有一定认识,但热情不高,参加培训多为被动应付,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投入到产业发展和学习技术上来,劳动力培训难度较大。

四是有些农村家长和孩子不愿参加培训学习就想直接就业,亲带亲,邻帮邻,认为省时、省钱、省力,急功近利,仅仅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

五是现阶段的好多职业技术培训的内容缺乏应对市场发展变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和不培训的就业待遇差不多,培训内容和企业技术脱钩,专业技术不合理,学的技术不能马上用上。

六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存在重复培训和资源浪费现象。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教育部门的职业教育、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民政部门的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残联的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以及工会部门的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统筹起来,培训缺乏协调,不能取长补短,发挥不了最大效益。

4、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近几年,虽然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现已占全国产业工人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农民工的参保率却是非常低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组织的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率都不超过50%,且这些数据大多还是由企业提供的,农民工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方面的原因。迄今为止,在全国层面上还缺乏统一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定,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并且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制度排斥外来农民工。如出于地方财政的考虑基本上不会给外来农民工提供低保补助。因为为农民工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意味着地方政府将会增加自己的财政负担,不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而这还会影响现在的政绩考核。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为部分农民工办理了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手续,缴纳保险费,而大多数地方的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也没有最低工资制度和社会救助。

二是企业方面的原因。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与企业追求利润从现实来看是相矛盾的,在正规就业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费用是由企业和农民工自己各承担一定的比例。企业为农民工个人所缴纳的这一部分费用本来是农民工劳动的另一种收入形式,但是许多企业把它看成是企业的负担,而我国现在也确实存在企业缴纳费用过高的情况,足额为农民工缴纳保险费势必减少企业的利润,所以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逃避缴纳,少缴或者不缴。

三是农民工自己方面的原因。农民工自身的社会保障意识就缺乏。另外,农民工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进城是为了增加收入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或投资子女教育,低收入决定了其可支付能力有限,有些农民工自己的参保积极性就不高。

5、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实际上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这种职业的依据,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土地不仅意味着农民失去生活来源,而且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其收入主要来源的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的征地制度不完善,补偿标准又早已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标准,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致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不得不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失地农民绝大部分迫切希望能够及时就业。“民以食为本,以业为基”,因此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最佳途径。

影响失地农民及时就业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征用过程过快过急,农民没有思想准备一时适应不了;二是现行征地安置方式单一,法定安置途径存有缺陷;三是失地农民择业观念落后,就业技能缺乏,就业培训跟不上,就业竞争力弱;四是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没有跟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6、农村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大学学费的上涨和人才供求矛盾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大学生就业更难。以前农民心目中是“升学跳龙门”、“升学找出路”,而现在大学生在农民心目中逐步退去了光环,取而代之的是“读书无用论”开始在农村蔓延。而那些不能及时就业的农村大学生,有些长期处于打零工的状态,有些加入了考研、考公务员大军,也有的打上了大学生村官,还有一些长期待业在家,个别的农村大学毕业生甚至加入了农民工队伍干简单繁重的体力活,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处于闲置甚至荒废状态,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知识和人才的极大浪费。

农村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就业观念落后,都希望找一份稳定且令人羡慕的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上,拼命相当公务员;二是对自身认识不到位,对当前的形势认识不清,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弄不清当前普遍要求“一门精、其它通”的不说全才也要多才的就业形式,不能把兴趣爱好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很好地结合起来,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期望值太高;三是自身就业竞争力不强,缺乏“一技之长”,有的大学毕业又去上职业技术学校,实在是对现在大学教育的极大讽刺;四是骄傲和自卑的矛盾并存,导致在求职中缺乏自信,造成求职失败,由此怨天尤人、特别埋怨自己的农村家庭没有特殊的社会关系等。

7、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我国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基于“穷者思变”的变革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背井离乡,别亲离子,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内陆来到沿海,或务工或经商,或就业或创业,为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也正是这种单向型的“外向型”流动,使得我国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日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三农”问题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新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引导和鼓励那些已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资金,掌握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一定市场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协调区域、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留守儿童”等社会经济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很多地方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现在已经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农民工积累的资金、掌握的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等因素非常有限,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现在,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要紧紧抓住这几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发展机遇,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再者,从大的国家层面来讲,我国也已经到了应该解决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时候,沿海发达地区也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陆贫困落后地区发展,全面实施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引导和鼓励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要制定前瞻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土地资源和信贷等工具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一定时期的税费减免,在用地、用水、用电和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提供免费的实用性强的业主和民工培训等,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因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同样是市场经济主体,其本身追求的仍是自身综合利益最大化。农民工千辛万苦外出打工多年,积累资本返乡创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赚钱,他们是否返乡创业,完全取决于返乡创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只有当返乡创业在税费、融资、用地、厂房租金或建厂、劳动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交易周期、社会治安以及其他辅助成本等方面综合起来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时,才有可能把农民工吸引回乡创业。所以中西部地区要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所处不同时期与所进入不同门槛的行业所面临的不同困难,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有效地利用当地有限的财力物力来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8、“农二代”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中西部地区好多县市(特别是农业县市)都是“打工经济”,农民出外打工,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近几年,由于最早出去打工的那一代农民由于年龄、身体、家庭等原因,出去打工的人数已越来越少,但据统计出外打工的总数并没有多大变化,这就是又有一股新生力量逐渐加入了出外打工的浪潮。而这批新生力量的人数现已达到1亿之多,他们就是广受社会关注的“农二代”,也就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新生代农民工”。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就是指父母在城市打工,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二代”,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增长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农二代”们的学历较高,很多都是高中毕业,没有吃过苦,也不能吃苦,物质要求较高,生活标准向城市居民看齐;能挣钱,也能花钱;注重自我,讲究个性张扬;会炒股,爱上网;他们平等意识较强,要求平等就业,平等待遇,平等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前没干过农活,他们大多由父母供养,而且由于小时候大多和父母(老一代农民工)分离,感情脆弱,心理脆弱,遇到挫折极易想不开,最关键的是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但事实上,虽然他们也生活在城市,却难以获得作为一个市民的权利,这就使得他们簇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作为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现在正需要“农二代”这样一群有活力、有热情的年轻人来为祖国的建设作出努力,“工业化绑架了这一代的中国工人,使得他们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只是随着机器运行的节奏而走”。于是,“农二代”就有了“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说法。据专家称,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面临着比他们的前辈更大的生存压力。富士康频发的悲剧并不是偶然,而是社会经济转型之际“农二代”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

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于2010年6月21日发布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目前主要面临六大问题,其中第五个问题就是:对精神、情感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农二代”是一代心理脆弱但又极其要强的一代,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缺失了父辈们的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力量,闲置、压制他们只会使他们堕落、压抑,滋生不良心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但若能解决好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他们一定的发言权和能够实现梦想的途径,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9、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问题

我国的劳动强度分为4级,其中3级为餐饮业,4级为建筑业,几乎所有的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都在3级或者4级。农民工的工作大多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如装卸、搬运、土建等,这些工种的工资待遇都比较低,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调查显示,农民工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内的只占2%,相当多的农民工工作在12小时以上。尽管农民工为了挣钱愿意加班加点,但能得到加班工资的并不多,而且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保护措施。有的用人单位让农民工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采取轮换的办法使他们在尚未发病时被打发走,以逃避责任。有的单位伙食极差,一天三顿只能吃馒头夹咸菜。在高风险的建筑行业,只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工有齐全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且大部分私营企业主都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纠纷调查取证比较困难。

有专家认为,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就在于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工资水平过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他们无法忍受,纷纷离去。这是长期漠视农民工利益的代价,是农民工对不公平的待遇说“不”的结果。今年农民工回家过年,我们课题组曾问很多农民工过年后还准备返回原企业吗?有相当多的农民工说不愿意再回去,原因大概有1/3的农民工反映工作待遇不理想,还有1/3的农民工反应劳动强度大。在2010年3月份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中,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张世平曾表示:民工荒的出现,跟企业的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高有直接的关系。

“民工荒”现象的背后提醒城市人甚至包括一些地方领导必须改变对农民工的态度,如果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只把农民工简单地当做工具使用,没有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那么在一定表面繁荣的城市背后可能蕴藏着深刻的危机。

上一篇:物业管理前期介入重点下一篇: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