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精选13篇)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篇1

摘要:武术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优秀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通过武术文化学习、体悟过程及武术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对大学生身体心理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武术 文化 大学生 健身 修身 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课业紧张,学习压力大,课余时间比较少,仅有的课余时间也基本上都用来玩了,大部分的学生没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尤其是女生,可以发现,球场里、体育场里大都是男生的天下。也有很多人曾有过定时锻炼的想法,然而坚持下来的却并不见多。整体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武术及武术文化,以此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我们先来谈谈何为武术文化,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它具有哲理性,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它还讲究武德,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认为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惩强扶弱,要以德服人。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武术除了具有健身功能还有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并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我们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

我想中国武术文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大学生产生影响:

一、道德素质的提升。练武之人讲究武德,基本思想是以仁慈、忠厚、善良和爱心来待人接物,处理一切人际关系。武德的仁学中心首先表现在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习武既是人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要求习武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与宏大的胸怀和气魄。其次,武德的仁学中心还体现在武技的运用上。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技击必然内含着残酷与暴力。然而武术的仁德精神却要求以制取对方为主,尽量避免杀人取命。以武会友,更是讲究点到为止。因此我们

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仁、义、礼、智、信。以此来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做一个人格完善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身体素质的提升。武术练习过程是通过对武术的技击功能的追求、技艺的修炼、技术原理身体力行的感悟的过程。丰富的、全方位的武术动作对人体各关节柔韧性要求较高,它促进了人体各个大小关节的灵活性和坚韧性的发展;武术功力练习的多样性促进了人各个部分骨骼肌肉神经的健壮发展;通过多种静止的姿势或柔缓的动作使练功者情绪安静,意念集中,吐故纳新,借以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消除大脑皮层的紊乱和疲劳,从而起到神经与肌肉高度协调,精确调节机体运动的医疗保健作用。因而,经过系统的武术训练,人的体质、体格、肌体、骨骼、神经等协调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全面的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三、意志力的磨练。武术的学习和训练不仅要求练习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需要常年不懈,持之以恒。武术是一种日久见真功的运动,通过练习武术可以锻炼我们大学生不怕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四.身心的娱乐。通过练习武术,我们可以舒展筋骨,放松身心。而且还可以通过观赏武术表演来娱乐自己,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及人们对武术的健身、防身实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大为增多。练习武术把以肌肉运动感觉为主的心理因素和人的情绪、情感联系起来,以达到身体运动与内在心志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人体自身的和谐。武术运动以其特有的锻炼效果和深邃的文化内涵给人带来一种特有的身心体验和感受,这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人格品质和健身习惯。

五.规则意识的培养。此外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练习武术讲究一定的规则,要循序渐进,不能心浮气躁。武术比赛也有规则,比如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得分部位是:头部、躯干、大、小腿,禁用方法: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用腿攻击倒地方的头部;用拳连击对方头部。还有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每场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后,双方行抱拳礼,再同时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回礼;然后和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回礼。无规则不成方圆,这些规则的制定有利于保护参赛者的生命,有利于武术比赛的进行,我们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尊

敬师长,团结同学,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等好品质,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六.爱国情怀的培养。武术文化还能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和重诚诺、守信用、见义勇为等侠义精神,而侠之大者乃国家民族之观念。在武德内涵深层最宝贵的是爱国情节。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同样应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弘扬祖国文化,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崇高品德,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为中华民族之兴旺繁荣而奉献毕生。结语:通过武术的学习,通过对侠义精神的理解可以增强我们大学生的公益责任道德义务感增强国家社会民族意识,学习武术文化不仅可以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完善个人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学习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武术与武术文化--温力 浅谈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丁磊 武术对当代大学生修身的价值探索--徐现峰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篇2

云南省依托地理位置的优势, 不断的加大与深化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 不断提升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同时, 也加大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与交流。而在桥头堡背景下, 促使了对东南亚语言人才的需求, 与此同时, 中国文化也不同程度的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然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泰国文化不同程度上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即为:中国封建社会下逐步形成至今还未被摈弃的文化精髓, 影响整个社会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文化。然而, 在本文中笔者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主要是指:中国风俗、文明汇集而成的中国民族文化, 也是中国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思想文化外, 还包括其他文化,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来源于过去、结合现在与将来的所有文化意识, 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是指家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家庭文化是指:一个家庭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 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家庭文化在传统文化中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与社会和谐与否有着密切关联。这个概念既没有国界, 也没有界限, 正如文化定义一样, 全球对文化的定义大同小异, 惟独是在表述上略有变化, 但实质是一样的。泰国的家庭文化可以定义为:泰国家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是泰国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所有方面的体现。 在本文中, 笔者主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泰国家庭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对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多方面的影响作为研究分析。

三、泰国家庭文化的具体表现

(一) 生活方式与生活作风

1. 进家里去要脱鞋。

2. 和老一辈或者比你大的人见面的时候, 要举起手拜。

3. 说话要小声点儿, 因为泰国人不喜欢说话很大声的人, 觉得没有礼貌。

4. 比你大的人, 你要称呼他为“phi” (就是“哥”或者“姐”的意思)

5.“谢谢”这两个字成为每个人的口头语。

(二) 传统习惯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背景, 也就有自己的传统习惯, 泰国也不例外。泰国是一个很具民俗礼仪风范的国家。人民爱和平, 重礼仪, 是一个礼仪之邦, 以" 微笑的国土" 著称, 各种场合都比较注重礼仪。

(三) 家庭伦理与道德规范

家庭伦理道德主要是多元伦理, 大部分是来自中国的儒家思想、佛教及道教等, 多种文化相结合的表现。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对东南亚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 为人处世之道

深受佛教影响的泰国人颇有涵养, 一贯讲究“温、良、恭、俭、让”, 并且总是喜欢面含微笑, 是故泰国在国际上亦称“微笑之国”。由于泰国人民信仰佛教, 佛教为泰国人塑造了道德标准, 使泰国人形成了忍让、安宁和爱好和平的精神。也许正是因为佛文化的影响, 泰国人对每个人都示以微笑, 故而泰国人的为人处世是比较真诚与好客的, 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友爱互助。

四、文化影响

随着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 现代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的接触甚至接受了许多现代西方文化, 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仍影响着外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就包括影响着泰国人的家庭文化方面。中国和泰国是友好邻邦, 中泰交往的历史由来已久, 尽管已居住长久的泰国华人, 也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 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等, 但是保存了中国人的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 这民族意识一方面来源于早期的民族血缘, 一方面来自华人华文教育。当然华人在泰国生活的社会背景下, 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 因此就使得他们既有中国本土民族文化特色, 又受到泰国这个大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和当地人民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的影响。近些年华人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参政意识也都比较强烈。这些, 正好表现出华泰两族文化长期接触、融合以后建立起来的新的华族文化观念。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与泰国的家庭文化是经过长期的接触、融合, 才使得双方共同促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立生.泰国文化艺术史[M].商务印书馆, 2005 (8) .

[2]李拂一.中国文化对泰国的影响[M].中华文化出版社.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篇3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海报

一、我国动漫发展现状及分析

我国虽然曾是世界上较早发展动漫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中期我国动漫也曾因“中国学派”的出现,而产生了一大批喜人的动漫民族精品,为世界所瞩目,然而这已经成为历史,从“文革”之后到现如今,我国动漫一直在摸索中艰难地行进,尽管近几年各地政府意识到了动漫产业在国家文化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动漫产业投入的力度,但我国动漫发展现况并不让人乐观,能够代表中国特色的动漫精品少之又少,动漫产业发展相比较发达国家仍相对滞后,没有形成真正的民族文化特色,缺乏文化大国应有的世界竞争力。

据调查,在最受中国儿童欢迎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国产动漫的比例仅在11%,为什么当代的少年儿童如此热衷于欣赏外来动漫呢?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对动漫受众主体的影响。当下动漫的主要受众群体是20世纪80、90年代直至21世纪出生的青少年儿童,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突飞猛进,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民族文化,而传统文化教育却明显滞后的时代,这致使儿童越来越习惯于外来文化的汲取,群体价值观念越来越偏离中国传统。随着奥特曼、机器猫、蜘蛛侠、海绵宝宝、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动漫产品的大量涌入,日本及欧美的动漫人物和动漫故事已经深深铭刻于中国孩子的心中。

其二,能够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高质量的原创动漫严重不足,为了迎合时下儿童群体的欣赏趣味,很多中国动漫人在动漫制作中一味地模仿外来动漫,大量地借鉴日、美动漫的娱乐化效应,甚至将这种娱乐性和趣味性做为动漫创意的核心。事实上,文化是动漫产业的基础和保障,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特色,动漫产业也就失去了它的方向,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量的事实证明,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国动漫民族化道路的基石和保障。

动画电影《花木兰》剧照

二、传统文化对动漫发展的影响

(一)动漫设计在吸收传统文化资源时应遵循的原则

从传统文化对动漫发展的意义分析可以看出,动漫设计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从本国文化出发,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寻找灵感、汲取养分。而在吸收传统文化时,应遵循两大原则。一方面,动漫设计应以市场为导向采选传统资源。中国有五千年的民族历史和辉煌的各民族文化,有无数精彩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许多的历史典故和英雄人物,这些为动漫设计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但须注意的是,选材虽然丰富,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适合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动漫设计在采选传统文化资源时应当,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研究观众的喜好,再选择合适的传统题材,加以改编,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有可能得到大众的喜爱。以美国的《花木兰》为例,在推出这部动漫之前,迪斯尼公做了差不多十年的策划,最终赢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好评。

另一方面,动漫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动漫设计固然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样,传统文化也需要动漫这一艺术形式来实现其现代化。因此,动漫设计应承担起传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拿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优秀作品,让中华文化为世界所熟知和接受。

(二)动漫设计汲取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主要方法

1.从传统故事着手,做到内容和题材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上,以文学历史为主具有较明确的人文属性与价值关怀,其中包括有名人故事、有历史典故、有民间传说,传统文化中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些故事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些传统文化载体表现出较为明确的人文属性与价值关怀,使得动漫设计在内容和题材的选择方面具备丰富的源泉,但是仅仅讲中国自己的故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选好故事,选择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故事,做到内容和题材的创新。如我国动画中的孙悟空形象体现了百姓所推崇的仁义之心和叛逆抗暴精神,不畏险恶,极富同情心,爱打抱不平。

2.从传统音乐美术着手做到风格和形式创新

动漫是一种视听艺术,而中国传统的音乐、美术都极具本民族特色,能够运用于现代动漫设计中,实现风格和形式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已有的动漫形式。当前热播的《功夫熊猫》中的太极、书法、庙会、针灸都是典型的中国元素,猴形、鹤形、蛇形、虎形、螳螂形等拳法是中国武术的代表,让人不禁感慨这是一部充满中国元素大全的优秀动漫作品。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篇4

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

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中国文化是经历史传承,影响深远的。演讲中,易中天老师强调“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个体意识”,那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意识”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影响吗?

前几年曾听到一句话“中国人一个人一条龙,一群人一堆虫”,说中国人个人主义,不会团队合作,就像中国人乒乓球,体操这样的单人项目,赛绩很好,但像足球,篮球这样多人合作的运动,赛绩很差;也有人说过中国的80后,90后都是垮掉的一代,自私自利,好逸恶劳,无法撑起中国的未来······很多言论都表示对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担忧。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大,西方文化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西方提前消费的观念使得中国很多人变成了“房奴”,“车奴”,“卡奴”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体现出其他国家,民族的痕迹。在这种大的文化冲击下,中国人还保留了多少中国传统的思想?

一个国家,民族若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价值观念,就会被彻底的消灭,“思想上的统治才是真的统治”,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它本质上是消亡的。保留自己文化的精髓,学习他人的文化才会发展的更好。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刻进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中国风”。大学生是中国一股新鲜的血液,他们向往潮流,追求标新立异,行为、思想都很大程度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思想的最核心内容仍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仍深深影响着几千年后的中国大学生。“孝、悌”是中国人特别重视的,在中国人眼中血缘是人与人这间一根特殊而重要的纽带,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不这样做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孩子与父母的一生是紧密相连的。在西方,孩子一般被父母养到成年,就开始过自己的生活,很少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他们与父母的羁绊没有像中国人那般深。

中国人讲究孝顺父母,新时代的大学生虽然极力最求自己的生活,但“孝”是刻在骨子上的。曾帮助老师做过一项“大学生择偶标准”的小调查,统计数据时发现,不论男生、女生都有很大比例的人选择“孝顺父母”,大学生的眼中孝顺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回家乡寻找工作,其中可能有“根”文化的影响,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建设家乡,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家乡有父母。在大学生的眼中,赡养父母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乌鸦反哺的故事人人尽知,“孝、悌”这一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大学生手中将继续传递!儒家代表人物孔老夫子宣扬“中庸”,讲究谦卑、礼让,这种不激进的思想仍活跃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美国人喜欢演讲,喜欢表现自己,乐于将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出来,时常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看到美国人因为某种不满而上街游行,宣泄、表达自己的意见;各种影视作品中看到,美国等西方的国家,大学生是“离经叛道”的,他们打架斗殴,极力宣扬着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风芒,时常表达自己的要求、不满,是十足的“出头鸟”。而这样的情形很少可以在中国的大学校园看到,中国的大学校园是非常平静的,没有游行,没有暴力······中国大学生习惯了“忍”,他们不善于激烈的表达自己想法和情绪。大学生,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很少发生激烈的冲突,校园暴力事件也是很少发生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古人的豁达仍影响着今天的大学生们,面对事情,不乐于争先,这种“让”,“忍”的文化深深影响着新时代的大学生。

儒家这些思想的核心是群体意识,“孝、悌”,孝顺父母是是家族关系的维系,中庸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大学生的群体意识是非常强的。大学刚入学时,每个人都会参加“老乡会”,一桌子来自同一个省的人,相互自我介绍,同食一桌菜,一顿饭拉近了一群本不相干的人,使大学有了“亲学长”,“亲学姐”;大学刚入学时,寝室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相互不熟悉,为了接下来四年的相处,大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寝室聚餐,大家每人点一盘菜,凑成一桌,桌上吃喝、畅聊,为同伴夹他喜欢的菜肴,不自觉地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大学刚入学,同专业的人互不认识,为了扩大人脉,聚餐又成了最佳的选择,吃喝间相互介绍,很快每个人都成了认识的人,都成为朋友;高中时代是大多数学子最难忘的时光,高中的同学与自己一起坚守过最苦的日子,进入大学,即和高中同伴分开,为了补回因距离产生的感情变淡,寒暑假

各一次的同学聚会成了必然,半年的不见面,使得同学聚会分外热闹,聚餐后即使又是分离,感情却不会淡薄的厉害······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人对餐桌的热衷,更无法理解中国人同食一盘菜的习惯。东西方文化成长于不同的文明之下,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是群体意识。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篇5

要回答这个问题按照常规的思路,一是要先回答什么西方文化是什么?再知道中国文化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或者理解不对路,那么所得到的答案也肯定不对路。首先就来看看中国文化是什么?不就是所谓的国学吗?王小波在《我看国学》中说:“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王小波基本是完全否定了国学的价值。王小波的想法典型,也很普遍。王小波是比较极端的,就是鲁迅这样极端的人说话也不敢把话说死,在《拿来主义》也只是谈论鸦片可以治病的理论。《拿来主义》的道理自然是没有错的,不过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滑头主义。

胡适的思想口头上比较西化,他主张全面西化,但是他的学问却相反是标准的国学,问题变得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胡适主张全盘西化,而做的学问却是国学呢?他自己可能也无法说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也五四时期文人们一个普遍的现象,满世界折腾一圈子,最终还是都抱起了古籍,就是鲁迅也研究起中国小说史。王小波可以将话说死,说了痛快,看了舒服,因为他自己是不做文学问的。要做学问就避不开要谈论这些东西,因为需要一个叙述的载体,当然可以更简捷的认识问题,一句话色既是空,其他什么都不说全世界都概括进去了。钱钟书则比较高明他不明说,他不肤浅的做愤青。从《围城》中的戏说,却隐约可以看出他的倾向,他的内心或者说本能中有些抵制西方文化的情绪,但并不是明确的反对西方文化,一些问题实在是不可以定论。

象王小波这样认识是比较痛快,但是一些事是没有办法痛快的。对于中国学人或者一般的学生,学本国历史,就要比美国学生累太多,历史比较长啊。一个美国历史专家大概也要比中国历史专家轻松很多。当然这是一个玩笑了,不过也是一种现实。但美国历史也许变的非常细致,估计一个特别点的刑事案件就可以写进历史。在美国电影《国家宝藏》中,编剧能想出来的美国最重要的文物只是《独立宣言》原件。有一个词叫做博古通今,但是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就困难了,什么样才能叫博古。谁要是能写个《四库全书通考》那他一定可以算是一个博古的人,这还是玩笑了,《四库全书》现存的有79000卷,不要说写个通考,就是看一偏,估计没有成为一个博古的人,肯定就成了一个废人。没看过谁敢做评断呢?谁敢象王小波那样说呢?

王小波没有直接说他喜欢西方文化,他说他喜欢法拉利,怎么弄点铜丝绕吧饶吧,就能弄出电磁,太神奇了,换句话说他喜欢科学,这也是西方文化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原因。科学和民主本来关系不大没有直接的关系,极少有那种严谨的学术体系将这两概念放一起研究的。“五四”时期用了两个非常蹩脚的比喻:“德”先生和“塞”先生将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浓缩成西方文化的精华,被极力的倡导。民主对中国的影响首先不说,先说对文人的影响,却教会了中国文人假装没有民主自由,为什么可以假装没有自由呢?主要是因为对这个词意思没理解,所以只能假装没有。这个词的对于社会学的意义也不去说,其实所谓民主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面子,所谓的人权也就是面子。有面子就是有民主了,就有人权了,要死要活的要的东西却不知道到底在要什么?面子和民主本质是一个东西,但是有人既想要民主,却反对要面子,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对科学的态度,圣人也是有态度的,孔子说“君子不肖小艺。”这个小艺的艺就是指科学。

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篇6

纵观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影响不难发现,气候的变化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文章探讨了中国特定的.气候对节气文化、中医文化、诗词创作、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影响.

作 者:贾建红 JIA Jian-Hong  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湖南,株洲,41 刊 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8(4) 分类号:G05 P467 关键词:气候变化   节气文化   中医文化   诗词的创作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建筑文化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篇7

1. 语言文化

泰语语音分为辅音、元音、声调,被划分为汉藏语系,也属于拼音文字。泰语是一种音调语言,具有五种不同的音调,因此常使不了解这种文化的外国人感到迷惑。像世界上其它许多语言一样,泰语是一种复杂的各种文化的混合体。泰语中的许多词汇来于巴利语、梵语、高棉语、马来语、英语和汉语。

2. 宫廷文化

泰国宫庭文化是指绘画、建筑、文学、戏剧和音乐。过去宫庭文化主要受到宫庭和贵族的支持,多数作品服务于佛教,其体系受印度的影响,进一步融洽发展,形成独特的泰国文化,而现如今主要是指艺术文化。

3. 传统文化

泰国的传统文化是指与农业和人文、制作日常必需品的工艺有关的习俗。泰国的传统习俗基于家庭,正如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一样,年轻人要尊重并服从父母、长者、教师和僧人的意愿。另外,佛教传遍泰国,数百年来,已深深地影响了泰国人民,在节日、结婚、丧葬、新店开张或楼宇落成时,人们都会邀请僧人诵经,举行祭典。而寺庙除了是佛门之地外也成为村镇的中心,是人们接受教育、举行仪式、庆祝节日的场所。

二、泰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

笔者简单粗略地谈谈泰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具体影响,如下:

1. 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

更大程度地表现在由于地缘优势和国家的政策,云南省作为国家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国家加快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通道。为了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各高校出现东南亚语言学习热,泰语便成为了很多高校的特色专业。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因此泰语和汉语便成为了泰国和中国两个国家互相学习的语言,这也给中国人和泰国人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提供了前提条件。

2. 艺术文化方面的影响

主要是文学、戏剧、音乐、绘画方面的影响,这个表现在两个国家的艺术交流上。比如:中国歌手被泰国年轻人喜欢,他们不惜花重金收集歌手所有的专辑、演唱会门票等。而中国人也明显受到泰国电视剧和电影的影响。近年来,泰国电视剧倍受中国人的青睐,他们或是喜欢某个演员,或是喜欢泰语,或是喜欢电视剧里面的人物、情节等等。由于喜欢而了解,亦或是由于了解而喜欢,中国人和泰国人相互欣赏着、评论着,这也便是艺术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

3. 商品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到泰国旅游的人数近年来与日俱增,所以泰国商品也成为中国人从国外带回国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而最为人知的泰国商品有曼谷包、减肥药、虎皮膏、蜗牛霜、橡胶枕和各种免税店里的化妆品。

近年来,到泰国留学的人数也是与日俱增,而最新流行的微商、代购,成为留学生的额外收入。因此很多中国人通过微商、广告、QQ、朋友圈等对泰国商品有了一定的了解。满大街的曼谷包、妈咪包,或许来自泰国,或许来自其他地方,但是我们却多多少少可以看到泰国商品对我们的影响。

4. 传统文化的影响

泰国人信仰佛教。泰国人的善良与友爱源于佛教的教导,这个也是吸引外国人到泰国旅游的一大亮点。泰国人见面时面带微笑并说“萨瓦迪”,当中国人到泰国旅游时看到的是善良和友好,莫名地就受到影响,也会微笑地去和他人打招呼。

三、结语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养成教育;影响

G623.2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加深,社会发展迅速,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下,我们会感觉中国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细细观察的话,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只是存在感不高。现如今的社会是现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社会,我国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网络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文化观念。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养成教育,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渗透。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

(1)加强小学生爱国的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包涵许许多多方面,无论是宗教、人文、思想等都是我国文化的结晶。学生永远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坚实力量,这就需要学生拥有一颗爱国的心,特别是小学生,要从小树立爱国情怀。由于现如今科技发达,一些关于国家的负面消息在网络上并不少见,这就会学小学生对国家的观念扭曲,片面性的理解我国历史,对国家的理解过于偏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宣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从小学生潜意识里渗透我国的乡土情结及爱国观念,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树立爱国意识。

(2)中国传统文化能有效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时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现如今的小学生都比较“早熟”。很多问题另学校、家长担忧,例如行为举止不雅、未来理想偏激、价值观念失衡、心理问题多等。传统文虎的作用在这些问题就可以凸显出来,第一,中国传统文化覆盖面广,能够有效开拓小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见识。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以及一些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调整心态,提高自身的价值观,从小学会处事之道,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

(3)传统文化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观念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审美观念,这也是小学生未来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的社会文化多元化,无论是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地域文化等,都对小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巨大影响,现如今很多学生都在追求个性化、表面化,甚至有一些学生从小叛逆,审美观念扭曲等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更多的是追求韵味和自然美,这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的审美观走向正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中国传统文化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意识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渊流长,现如今的我国传统文化都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出的精华,其道理意识都是非常全面而且富有深意的。传统文化的道德意识对现如今的小学生具有非常远大的意义,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意识,有着严于律己的作用,能够正确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社会存在的善恶能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净化学生的思想,对于现如今一些恶劣的文化进行正确的筛选;加强对道德思想及人类品性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能从根本上加强小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1)鼓励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加强学校文化教育养成基础

国学经典阅读材料是中国文化、学术等结晶,作为小学生更喜欢在故事中学习知识、文化,而我国的国学经典恰恰符合这一要求。对于小学生的要求并不能太高,对于国学经典的推荐应该要有层次,文言文作品笔者不推荐,对于小学生白话文是比较适合的。而且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对于古典文学,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在前期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习惯。在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同时,教师应该给予文化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启发,培养学生养成对国学经典中的善恶判断,对于一些情节要进行客观的判断。

(2)建立学校文化,营造学校传统文化气氛

环境是影响一个人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韵味、思想为主导,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环境中很难找到这种气氛。所以,学校作为以传播文化、知识为主的教育机构,营造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该建立小学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在外部建设具有文化韻味环境,是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而且学校要注意文化和谐,加强学校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养成教育,而且还能打造一个个性的校园文化。学校想要提高校内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环境和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适应以及习惯这种氛围,对于未来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也同样离不开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当代的学生是我国未来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1-112

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篇9

1.古典哲学。《易经》包含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基础,现代数理逻辑也要依托于《易经》,《老子》思辩哲学应用于现代哲学、《孙子》应用于商战、《四书五经》对中国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朝鲜等影响更大,这些国家都是中国文化圈的成员。启蒙运动中,法国伏尔泰便利用了中国儒家思想,伏尔泰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伦理、人性观念、社会法则等加以综合研究,建构了一套对西方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新的社会学说。明代王阳明的学说还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第一本提到儒教的书《儒家道德》,1641年在伦敦出版。

2.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在现代战争中作用很大,就是航天也要用到

3.文化方面(狭义的)。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日本大化改新使其进入封建社会,中国文化圈也在这时形成。中国的城市发展对世界也有很大影响,宋代以前,世界是许多国家学习中国的城市建造。中国中古的开放时代为世界各国培养了许多各方面的人才。在艺术门类内,中国的书法、国画、诗歌独树一帜。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1570—1870年的300年间,西方国家出版的有关介绍中国文官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书籍竟多达70种。《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坛。

4.交通方面。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四大发明除火药是元朝军队带去的其它都是经丝绸之路传过去的。

5.经济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等作物的国家,尤其水稻种植的传播极大促进了其他地区农业的发展。中国还是最早养蚕的国家,丝绸也是中国的重要发明。中国烧造的瓷器也是中国独特的创造,中国人china,就与陶瓷有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篇10

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惯性极强,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道德心理,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审美观念都深深的烙上了痕迹,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今天,对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能原封不动地搬进现代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而要经过辨证综合,实现创造性转换,因为就象任何事物一样,有利就有弊,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也同样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本着扬弃精神,分清其利弊,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古为今用。下面以同仁堂和百信鞋业为例,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影响。

首先介绍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其企业文化核心是“德诚信”。

“德”是其养生济世经营的宗旨。同仁堂刚开始创业,就崇尚“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历代继业者始终保持以“养生”、“济世”为己任,至今仍可看到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店堂里的一幅对联“同气同声福民济世,仁心仁术医国医人”,这正是他们养生济世的经营宗旨。其中一个“仁”字恰恰体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思想中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并把“仁”作为他学说“一以贯之”的唯一原则和最高道德标准,而“仁”的内涵就是“爱人”,强调从无私的动机出发,舍己利人,舍己爱人。孔子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把人看做是天地万物的中心,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体现在精神文化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提出“想病家患者所想,做病家患者所需”和“患者第一”的经营思想。这种思想也在其行为中有充分的表现,如同仁堂的便民服务项目有代登记紧张药品、代向工厂机关的医务室送药、代收购药材、为顾客医治小病小伤、为残疾人送药上门等,同仁堂药店有七分之一的员工从事这些服务,而这些服务几乎都是赔钱的。同仁堂将这些利益让给顾客,让顾客得到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在市场竞争中,事实上对手间的竞争不是第一位的,企业与它的客户间的关系才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

“诚”是其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1706年,创立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乐家第一代传人乐凤鸣在《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的序言中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该训条一直作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同仁堂的“诚”体现在制药的过程之中,是对质量的追求。产品的质量是市场选择产品的基本要素,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物质表现形式。消费者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最后选择某个产品,那是因为相关的信息告诉他选这个品

牌就是选择了优质的产品。如果消费者通过使用知道这是个优质产品的话,那是对产品最高的认可,产品的竞争力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在质量上,质量又显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和产品才会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同仁堂的“诚”,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长久的延续性。“诚”的思想在物质文化上表现为白芍用杭白芍,郁金用黄郁金,肉桂用甲级企边桂,陈皮用新会的,蜂蜜用河北兴隆的,十六头人参不能用三十二头小参顶替,僵蚕不能用僵蛹代替。

“信”表现出童叟无欺的职业道德。同时“信”也是孔子主张的,正所谓“人无信无以立”。.同仁堂讲求童叟无欺的职业道德,无论谁来药店,都公平公正地对待。同仁堂的“信”主要体现在销售第一线,与顾客直接接触的领域。顾客买药的过程,就是接受了企业的服务,这是产品的外延价值。在同仁堂买药,可以找到各种价位的药,可以得到货真价实的药,可以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由而对企业产生由衷的信任,这就是产品的附加价值。

可见孔子主张“仁、义、礼、智、信”渗透到了同仁堂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他把儒家优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他处于长胜的不败之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同仁堂企业的影响必然是长久而深远的。

从同仁堂企业文化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发展尤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其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的家族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在其长期熏陶下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人格,即认为个人价值无足轻重,家庭、人际关系才最重要;缺乏独立人格,趋炎附势;缺乏自立精神等。体现在家族企业中,儒家思想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企业中可能出现只讲和谐不讲是非对错,一出现矛盾冲突,寻求妥协、平衡、折衷成为企业家的处世习惯;企业中有较强的“家本位”观念,重家轻国,社会责任感弱;企业不重视制度的建设,或者即使有也不按规定执行;在企业中人们考虑更多的不是纯粹的业务工作,而是彼此关系,出现人身依附或暗中内斗情况。中华民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对权力,控制欲极强,官本位思想很浓厚,深深地烙印在企业家和管理者的思想和管理理念。

以百信鞋业为例,其家族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家文化”强调“家族至上”。辉煌一时的百信鞋业,5年间曾在全国发展了100多家连锁百信鞋城,号称拥有30多亿资产。如今仅存几家门店,也已经卖给了别人,但仍然难抵“巨额债务”。据了解百信内幕的经理人介绍,“严重的家族管理”是导致百信倒闭的重要原因。“创始人李忠文几乎把所有核心和重要部门的权力都交给了他的亲戚朋友,但相互又无制衡。”例如,百信配货中心由几位亲戚负责,有人大吃回扣。李忠文失败了,但他的许多亲戚朋友却成了百万富翁。

企业发展初期很难吸引到不错的职业经理人,这时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就非常重要——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而当企业面临倒闭危机时,很多员工会站到最后,这时就更需要家族成员勇敢地站在队伍的前列,为企业度过危机献力献策。这一切在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不被重视。并且随着企业地不断壮大

和发展,家族企业的问题也日渐增多,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排外心理,其二是居功自傲、不求上进,其三是贪腐、滥用权力。

1、百信家族企业文化中带有浓重的人情关系色彩,排外心里严重。

公司划分为“族内人”和“族外人”,人际关系不平等。这使得领导对族内人信任,对关系不是很近的人不信任。这种信任程度的差异导致了企业主对两种员工的区别对待。“族内人”可以凭借血缘关系把持企业的重要岗位,参与重大决策,并享有优厚的待遇。对于“族外人”,他们的努力往往不能换来职位和待遇的提升。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严重排外的管理制度会使家族内成员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同时会降低企业外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度,限制外来人才能力的发挥,使员工生产效率降低,离职率过高,造成人才的浪费和过高的员工流动成本。

2、居功自傲,不求上进,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缺乏创新

家族企业的家庭成员会认为企业里都是自己人,刚开始有点儿成绩就骄傲自满,没有危机意识,不学习专业知识,精益求精,对于专业知识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另外,其企业中的家庭成员也并不了解国内、国际同行的水平,却也不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这样就看不到差距,企业成员不发展企业也就没法发展。在这种缺乏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情况下,一些管理者思想的局限和目光的短浅就会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3、百信鞋业中腐败现象严重。

李文忠把权利下放给亲戚朋友,其中没有相互制衡关系,他们从中利用各种职务之变,利用自己人的充分信任及管理漏洞进行贪腐。贪腐是世界的公敌、企业的公敌,也是家族的天敌。每个人都有私欲,可是一旦为了满足私欲而存有贪腐之心,企业就会面临危险。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家族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所以我们要立足于传统的家族企业文化,并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必要的改进,这样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首先,改善用人机制,拓展人才渠道。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吸纳有能力的“族外人”进入企业的管理层,并给予他们与“族内人”平等的待遇。

其次,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建立民主的决策机制

领导者还要不断接受新的观念和信息,打破自己现有知识能力和思想观念的局限,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领导者要意识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做决策时慎重考虑,改变过去独断专行的做法,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在调查研究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决策,避免因管理者素质局限给企业带来风险。

最后,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创新。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家族企业要想在变化中求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崇尚学习的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要提高员工学习力和创造力,使员工在组织范围内跨越职能专长的限制,自由、充分地交流、共享信息,以最佳的方式合作学习,更有效率和效果的完成工作。同时,要致力于建设统一的价值观,组织内每个成员都具有统一愿景,充满团体精神,人与人之间关爱信任。只有所有组织成员都能持续学习,自由交流,大胆分享,才能使家族企业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浅析广告词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篇11

广告词变成我们日常用语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刘德华为首乌洗发露做的广告中那句:“相信我,没错的。”这句话后来成为了那时我们向别人承诺一件事情时,必说的一句结束语。

再如,“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短短的十数字,绝妙非凡、极其哲理,其内涵其力量,远远胜于千军万马的冲锋奔杀。在一瞬间,她即可把观众听者的心灵震慑住,令人自然而然地咀嚼无穷、感慨万千、甚至泪流满面。曾几何时,这十数个字,安抚过多少失恋的心、抹干过多少失意的泪、鼓舞过多少萎靡的人,让人们想着她,吟着她,从昨天、从不幸、从痛苦、从黑暗、从绝望中,走出一个个潇洒而灿烂的明天。之后,这句广告词又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的恋爱观,代表着新新人类对恋爱的看法。其实,这是某著名手表的广告词。因为她以精练简洁、琅琅上口、悠悠人耳、极富有哲理性的面孔出现,故能最快地、最深刻的打动人们的心灵,令人们赞不绝口,乐于吟之歌之,已经成为一句潇洒做人的口头禅了。

由此看见,一句好的广告词,不仅是对该产品的推销起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中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思想观念,由此看出广告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之大。

广告词的影响不仅限于日常语言之中,一句广告词也可以给人一种信念。

比如阿迪达斯的广告词,“nothing is impossible!”这句话广告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冲劲,在面对一些非常难克服的困难时,想起这句广告词。人们不仅会对困难淡淡地一笑,然后勇敢地跨过去。

其他许多体育品牌的广告词都像阿迪达斯一样,传达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比如李宁:“一切皆有可能”,Nike:‘0ust do it(就是说要为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去完成它,放心大胆的尽管去做)”,还有安踏的广告词:“让伤痕成为你的勋章,让世界的不公平在你面前低头”。这些广告词无不传达着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和勇敢向前的精神,所以说,这些广告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的精神层面。

此外,广告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还在于娱乐方面,许多诙谐幽默的广告词成为了人们平时插科打诨的常用语,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这句脑白金广告的广告语,就常被人拿出来当作玩笑使用。

还有些人用广告词作为笑话的元素,比如2005年最流行的一则笑话就是用广告词组成的:有人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校长问他:为什么不从校门走?他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的啊?他指了指裤子: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翻墙是什么感觉?他指了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第二天,他从正门进学校,校长问她:怎么不翻墙了?他说:安踏,我选择,我喜欢。第三天,他穿混混装,校长说:不能穿混混装?他说:穿什么就什么,森玛服饰。第四天,他穿背心上学,校长说:不能穿背心上学?他说:男人,简单就好,爱蹬堡服饰。校长说:我要记你大过。他说:为什么?校长说: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

由此可见,广告也影响着我们的娱乐文化生活。诙谐幽默的广告词,不仅让人们记住了这则广告,同时丰富了人们的语言。

当然,广告词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不一定都是积极的,也有一些广告词污染了社会风气。比如:日前,娃哈哈新款儿童饮料“爽歪歪”的广告被许多网友指为用语淫秽,而娃哈哈公司则表示是有人恶意操纵,“爽歪歪”只是很高兴、很痛快的意思。至于“爽歪歪”这个词从何而来,本意是什么,杭州娃哈哈市场部的陈部长说他并不清楚。娃哈哈的“爽歪歪”产品,在北方销售时,因为北方方言中的“爽”不涉及性事的含义,不会有太多的麻烦,但在闽台地区则不然,因为“爽歪歪”的消费者不是经济自力的主体,他们本身不具备独立消费能力,家长觉得“爽歪歪”三字乃色情的字眼,即便孩子哭着要喝,大人还是可以哄着“爽歪歪”的直接群体选择购买其他品牌饮料的。一个家长,尤其是一个理性的、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是不大愿意让孩子接受含有性暗示商品广告诱惑的。

所以有些广告词在使用中还是要注意文化的差异,不要乱用,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既毁坏了公司的形象,又对社会风气产生的不良的影响。不过一句广告词就能引起如此的渲染大波,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现代广告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之重,对人们生活影响之深了。

广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本文只是选取了广告的一个组成部分,阐述广告词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表现出广告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之深。它不仅涉及到我们的日常消费等物质层面,也涉及到了我们的精神层面,生活娱乐方面,社会文化方面等。随着网络广告的日新月异,广告的形式还将会更加多样化,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会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同时,也希望这些影响多是积极方面的,少些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廖秉宜,中国广告教育二十年发展的瓶颈与突破中国广告,2004(3)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篇12

近日媒体报道的上海警方破获一起“援交少女”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90后学生自拍不雅照在网络上的疯狂流传;网爆, 大一女陪睡5晚换iphone, 称身边同学都这样做;大学生在厕所、宿舍生下婴儿的新闻满天飞;学生傍大款和傍贪官的更是屡见不鲜。这一桩桩事件的发生都给我们敲响警钟, 大学生们如不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 终将站上道德的审判席, 甚至悔其一生。

由此可见, 婚恋观在人的价值观念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没有一个正确的婚恋观, 就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就会偏离人生的正确轨迹。

1. 西方婚恋观与传统婚恋观的差异

受自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和发展, 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婚恋观即西方的婚恋观和中国传统的婚恋观。这种婚恋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在婚姻基础上的存在差异

据美国著名的公众意见专家路易斯哈里斯的统计, “83%的美国男女认为, 爱情乃是男人和女人结婚的第一位的, 必不可少的动力。更有90%的美国人相信, 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西方认为婚姻完全是以个人本位为基础, 个人喜好、个人意志高于一切。而中国传统中则认为婚姻应以父母之命、门第身世、家教家风和年龄适当为首要考虑条件的家庭本位为基础。

1.2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对忠贞的理解存在差异

传统中国信奉“忠贞不贰”, 正所谓“好马不配双鞍, 好女不嫁二夫”。讲究的是从一而终, 爱情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所以传统中国在择偶时尤为慎重, 对方的诚信品质、对爱情的专一和婚姻的责任感都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3]。而西方所认为的忠贞, 只是婚姻或恋爱时的“忠贞”, 而不是一辈子的“忠贞”。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 如果爱情没了, 双方就可以协议离婚, 离婚后双方互不干预各自的生活, 各自寻找新的人生伴侣。

1.3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对婚后的家庭地位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婚恋观中女子讲究服从, 离婚受到约束。封建社会丈夫可以对照七出之罪给妻子写休书, 但妻子却要男主女从, 安守妇道遵守本分, 是没有资格提出离婚的。在西方, 两性在经济上是平等的, 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 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 在家中地位平等, 婚姻恋爱自由。

1.4 中国传统婚恋观与西方婚恋观在社会舆论的制约上存在差异

西方社会在六七十年代发生了“性革命”的浪潮, 这股浪潮来势汹涌, 一下子席卷了整个欧洲和美国, 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不再谈“性”色变, 破除了对性的罪恶感, 提出应不受任何约束地追求性的快乐, 西方社会对性的舆论开放化。传统中国则以谈论性爱为耻, 更是把女性的贞操重于一切, 女子倘若做出违反三从四德之事, 将会遭到整个社会的诟病和谴责。

2. 在西方与中国传统文化双重作用下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趋向

传统婚恋观仍是当代大学生婚恋心理的主流, 可以说还是起着主导地位。信息的全球化, 便捷的网络, 影视作品的交流都使西方的婚恋观冲击着当代大学生, 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善于学习和模仿。在传统婚恋观和西方婚恋观双重作用下,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 我们在今年下半年开学初对132名学生进行了一场座谈会及问卷调查。问卷总共有34个题目, 内容包括大学生恋爱观、择偶观和性观念。参加的学生中有53名男生和79名女生。调研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有如下变化趋势:

2.1 择偶条件存在差异

在择偶的条件中, 男生的选择依次是“人品性格”“外表、年龄”“学识、学历与健康”“经济状况”“其他”, 女生的选择依次是:“学识、学历与健康”“人品性格”“经济状况”“外表、年龄”“其他”。女生更看重男生的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前途而对对方的容貌要求不高;男生正好相反, 男生更看重女生的容貌, 只要看着赏心悦目、出得厅堂就行, 学历、收入都在其次。

2.2 恋爱存在盲目性

调查中, 有99%的学生接受大学期间恋爱。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基础, 恋爱的目的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 但也有3 6%的学生选择的是生理和心理需要, 还有6%的学生选择是因为派遣寂寞。这说明有些学生的恋爱目的仍有盲目性。

2.3 性行为趋向轻率

有76%的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 有65%的学生接受在大学期间同居行为, 有58%的学生认为童贞“不重要”或“无所谓”, 有51%的人赞成在校期间可以结婚, 更有4 2%的学生接受婚外性行为, 认为“配偶容忍就不要干涉”。这些表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越加开放, 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2.4 对待情感更加宽容

如果失恋了有78%的人选择“顺其自然”这与91%的人赞成“合则聚不合则分”的结果是相一致的。调查中仅有1人选择“无法原谅对方, 伺机报复”;若恋人以前和别人发生过性关系, 一部分学生选择“不追究只看将来”;如果未来配偶与人发生性行为, 很多学生选择了“不会影响夫妻关系”。

2.5 选择更加自我、思想更加开放

有72%的学生选择“真爱不受年龄限制”, 有69%的学生选择不赞成“门当户对”。对于家庭是否一定要有自己的孩子, 有41%的学生选择“否”。这些都表明着当代大学生更加自我, 在感情中完全以个人为中心, 个人意志高于一切。

3. 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恋爱观

3.1 加强学校教育, 帮助大学生提高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很多教育者认为与学生公开讨论婚恋、性问题, 是严重有损师道尊严。其实不然, 很多学生因为好奇, 又不能从正确途径了解性, 反而会受到有害文化的侵袭。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性教育, 包括:性生理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等内容, 可以结合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 把握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 “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目标包含了德育的功能, 美育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应该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 开展相应的活动, 来焕发学生的高尚情操, 使他们感到一种非常愉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而且能催促他们向高尚的道德理想趋近;让学生通过有关爱情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对爱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3.2 处理好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不盲目随波逐流

大学生的婚恋观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写照, 也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一些不良思想, 西方社会的性解放以及自由开放的婚恋观正日益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婚恋观。“一夜情”“网恋”“第三者”早已不是新鲜的名词。现下“网婚”“试婚”“隐婚”“急嫁族”“丁克族”正悄然流行。我们应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观念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不盲目随波逐流。马克思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过早的亲昵。”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4]。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大学生要摆正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习应该作为第一重要的任务, 要使爱情成为一种推动力量, 不断鞭策自己前进。避免因为流行而盲目跟风。

3.3 避免家庭的错误引导, 使恋爱功利化

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过程中, 父母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父母一方对婚姻不忠诚不负责这些都会引起孩子婚恋观的消极一面。还有些家长给子女灌输“金钱至上”的观念, “要娶就娶有钱的, 要嫁就嫁有权的”这些都造成了孩子错误的婚恋观。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可以通过一些讲座, 座谈会邀请学生家长, 共同探讨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避免家庭的错误引导使大学生形成错误婚恋观, 使恋爱功利化。

3.4 抵制有害文化, 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内涵及恋爱道德的教育

发挥学校的文化过滤功能, 坚持弘扬优良的主旋律, 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和侵害, 为大学生营造具有良好文化的舆论氛围。首先进行爱情涵义的专题教育, 让学生领悟爱情的真谛, 即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 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 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其次, 加强恋爱道德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自觉抵制封建的性道德观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性解放”等腐朽思想的侵蚀, 使他们学会关心恋爱对象的身心健康, 明确自己在恋爱和性爱中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处理恋爱与性爱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赵冰洁.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2) :111~113

[2]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03, (10) .29~31

[3]郭艳.从民谚看传统婚恋观.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5, (1) :63~65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篇13

2009年11月1日晚,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旧经管报告厅依然座无虚席,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作客由清华大学学生会举办的时代论坛溯源讲堂,为清华学子剖析了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葛教授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风趣的语言和多角度的阐释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关键词:文化 历史 地理 环境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透过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我们不禁要问,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文化究竟有什么影响?

要把地理环境中的微观因素与宏观因素结合起来

葛教授指出,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哪些基本影响,一般的认识并无多大分歧,但涉及到具体事例时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这时,我们要把地理环境中的微观因素与宏观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葛教授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山区,但山外是平原与山外还是山这两种情况显然是截然不同的。

以海洋为例,他指出,作为人类活动的条件和媒介之一,海洋对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地中海。从某种意义上说,地中海是一个内海,周围遍布着灿烂的人类文明,如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等,航海条件便利,十分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而同样相邻绵延海域的北欧,文明并不如此发达。中国虽然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但是航海难度较高,再加上中国国内市场广阔,所以海上对外交往并不发达。

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完全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文化

有人认为在相似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文化也是相似的。葛教授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他指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只要不超过它的极限,就存在着相对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所以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完全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

他举了两个例子,在中东,同样是干旱缺水,但是以色列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水果蔬菜,出口创汇,近些年还出口滴灌和喷灌设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中国,同样是人多地少,徽州人外出经商,产生了徽商。而浙江人外出求学,产生了很多院士。

中国文化为什么能够长期延续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没有中断,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葛教授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给予了解答。

葛教授指出,中国周边的地理环境较为封闭,海上交流有限,而且没有一种外来力量能够对中国文化形成挑战。一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虽然在军事上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却是被征服者。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均因为地理屏障,未能较深地影响到中国文明。反过来,同样由于地理原因,中国也未能将自己的文化影响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很多人认为古代中国的文化是全世界领先的,中华文明引领世界千年,只是近代才开始落后,也有很多人喜欢拿同时期汉朝与罗马帝国进行比较。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样的比较也没有任何意义,原因就在于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范围内的文明交流十分有限,相互之间很少有直接的碰撞,因此很难比较罗马帝国与汉王朝。此外,一种文化必需与相应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自古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各方面的交流都十分频繁,游牧民族也吸收了很多华夏民族的先进文化,但中原对草原的影响始终不像对日本、朝鲜那么大,原因就在于中原、日本、朝鲜都是农耕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更加容易,而草原为游牧文化,因此不可能对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全盘吸收,只是部分的借鉴。明朝后期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开始强大并逐渐加强最中国的文化影响和渗透,而由于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这样的影响始终非常有限,防线最终被穿破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虽然如前所说,中华文明由于地理原因,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是闭塞的。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从其他文明中吸收了很多的东西,只不过这些东西都被汉化了。例如现在的凳子就是从游牧民族传入的,在南北朝时被称为“胡床”。(校学生会 张丽捷 采写整理 襄桦 编辑)

背景链接:

葛剑雄教授,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15日生于浙江湖州。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校务委员。

著有《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未来生存空间 自然空间》。

葛剑雄教授精彩语录(摘自其新浪博客):

我一直认为户籍制度不能全盘否定,无论在过去还是将来,户籍登记和管理还是必须的。实际上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对国民及外来人口进行登记和管理,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我反对的是户籍制度的异化——将特定的户籍当成了身分,当成划分不同等级人的指标。

政府和民众都应该明白,环境保护是要花钱的,治理已经受到污染的环境更是要花大钱,因此肯定要降低发展的速度,减少在其他方面的投资,没有捷径可走。这才是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太湖蓝藻暴发就是前车之鉴。

改革开放初期,听一位技术型的领导干部质疑:中国能生产原子弹、氢弹,难道就解决不了抽水马桶漏水?那么今天我要质疑:中国能将飞船送上太空,难道就解决不了春运难题?

上一篇:对父母的名言下一篇:描写雨的作文:春天的雨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