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精选9篇)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 篇1

Xxxxx学校xxx(人名)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于xxxxx(调查处)全球金融危机对于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金融危机的定义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定义来自于百度百科。

二、2007-2008环球金融危机

又称金融海啸、信用危机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来源于百度百科

三、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行业影响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首先,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直接影响出口。

具体到行业,纺织行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就出口国家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较为明显,对欧盟和大洋洲的出口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则出现了强劲增长态势,上半年中国对拉美、非洲出口金额增长都在40%以上,远远高于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额增长速度。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与扩散,中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长构成严峻挑战。

(二)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现已显现,世界经济下滑几成定局。中国是这次危机中受损最小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损失较小,但是间接影响也不可小视。出口将减少,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作用开始消弱;投资者的信心有所动摇,投资积极性不高;银行“惜贷”,国内流动性不足。目前,扩大内需,尤其是刺激消费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统一的经济调整口径,但仅依靠个体经济行为(个人与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显然有些“牵强附会”。实践表明,当经济处于衰退、或预期衰退时,(我国目前仍处于良性轨道上,但经济下滑)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应该说,从不久前的“反通胀”到今天的“保增长”政策突变,正在考验着政府宏观经济驾驭和调控的能力。

(三)金融危机对个人的影响

金融危机也直接冲击到个人的生活。通货膨胀、企业倒闭、经济困境降低了人们的支付能力,这不仅使得还不起房贷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普通美国人抱怨,连日常开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缩减。

四、大学生面对金融危机的做法

(一)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多充实、提升竞争力,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不要眼光过高。凡事做到“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只有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对于我们这中缺少社会经验的我们来说更要做到这点,特别是在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需要加强,这是招聘单位说看重的,当然学习成绩固然重要。

(二)审清情势,确定就业范围

应届毕业生需要对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部门。比如在新经济形势下,公关广告、品牌推广等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预算是最先被截流的。求职者,尽可能地选择公司核心或者有潜力的部门就职,企业在扩张期和鼎盛期才考虑到的职位可能会被缩减,与其四面碰壁,不如寻找一个大的入职空间。在筛选应聘地区上,从以往的经验看来,这种经济震荡会突出表现在经济发达或者发展迅速的地区,比如深圳、浙江、上海等大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三)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

“既是危机,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在浙财院东方学院金融学会负责人潘金磊看来,危机才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在危机意识中了解现状,慢慢摸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应届毕业生李凯华体会最深的是,只有在熊市里证券公司才会迫切需求优秀的专业人才。早在大三时,就有一家证券公司准备与他签约,如今这样的橄榄枝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日前举办的一场恳谈会上,与会的20余家金融单位对那些上手快、一线操作能力强兼具较好的营销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求贤若渴”。

“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考生和家长提了个醒,读大学、选专业不能‘一窝蜂’。”省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如是说。近年来证券市场的红火,催生了一大批盲目报考财经类院校和专业的学生。报考的人多,毕业的人就多,如果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存在,那么他们找工作难也就不奇怪了。这时,反倒是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能顺利就业。因此在这位专家看来,只有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好专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才会在面临金融危机等困境时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四)变压力为动力,降低期望值

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只有正视就业压力我们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适当降低期

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就顺的思想,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有些学生对专业的前景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而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当然自主创业,考研及公务员也是就业的一途径,但是这毕竟是少数。

(五)另谋出路、继续深造

路何去何从,都得靠自己把握,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某网站最近对成功就业的调查,发现有48.9%的人成功秘籍是不断面试,积累面试经验,以量取胜;还有21.6%的被访者是因所学专业抢手而成功;而名牌效应和关系效应比以往有明显降低,只占8.0%和11.4%。这些总体反映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从单纯追求名气、注重关系、人际利益而逐渐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其实,大学,只是证明你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但远远没达到是人才的地步。

人才是既具有理论素养,还要有适应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家庭环境的能力,要有学习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当做“文盲”来看待,在社会中不断的接受新的东西。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 篇2

2008年3月,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由此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在短短8个月内愈演愈烈;

2008年9月, 全球金融危机波及我国, 占据全国第三产业出口比例最大的南方沿江、沿海等省市加工制造类企业纷纷裁员、倒闭, 仅广东一省自金融危机以来已注、吊销企业57608户;

2008年11月, 各地、各校人才招聘会陆续开始。调查显示, 招聘企业的数量、规模对比往年大幅下降, 大批海外留学人员掀起归国潮, 与国内毕业生共同竞争就业岗位;

2009年7月,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将达到610多万人……

面对今年此种就业形势, 学校就业中心根据平时各类企业需求信息、招聘会, 对这种新情况、新形势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以下结论, 谨供同学们参考。

一、金融危机近期对我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

(一) 总体招聘信息减少, 企业招聘数量下降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许多企业都选择了裁员和减招等措施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规避风险, 这就使得今年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较往年有了一定的减少, 具体来看:2007年11月大连秋季招聘会共有350家单位提供了8000余个需求岗位, 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近30家参会。而2008年同期举办的招聘会上, 只有179家单位参会, 总共提供就业岗位4263个, 较去年减少了近一半, 而参会人数则由去年的3.7万人增加到今年的4.5万千人。

就我校举办的招聘会来看:去年12月份我校就业双选会共有253家用人单位发来需求信息, 提供就业岗位2183个, 其中注册资本在千万元以上的知名集团、企业单位多达16家, 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200余人。而今年在我校刚刚结束的双选会上共有189家单位进校招聘, 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 知名企业参会规模减少了将近一半.截止到目前, 从反馈的情况看, 只有近90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从这种变化不难看出, 今年的就业形势在信息数量和质量上较之往年都有下降的趋势, 金融危机的影响使2009届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范围、竞争程度上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 毕业生求职期望薪酬下降、就业质量两极分化

从往年的招聘活动和就业教育的调查中, 我们大致地统计认为, 辽宁地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月薪期望值普遍在1800元左右, 省外就业的毕业生薪酬期望值在2000元左右。而随着今年就业工作的开展, 我们发现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普遍降低, 一般省内工作的薪酬待遇为1500元左右, 省外就业的期望月薪为1700元左右。这种期望薪酬的下降, 造成今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质量进一步下降, 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的买方地位更具主动性和选择性, 就业岗位的竞争有恶性循环的趋势。

随着毕业生就业期望薪酬的下降出现了就业质量的两极分化, 一部分毕业生意识到了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在市场运作中的风险性之后, 把目光逐渐投入到了其他方向的就业形式中去。例如我们在招聘会上做的调查问卷显示, 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今年的就业目标定为考研和考取公务员, 这就形成了往往同一专业、同一班级不管成绩如何、家庭背景怎样都去争取有限的研究生、公务员名额, 进而很多同学不但错过了年终岁尾这一企业招聘的黄金时段, 而且还造成许多已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在考取研究生后由于违约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同时, 另一部分同学虽然也意识到了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却不顾自身能力的限制, 仍旧抱着侥幸的心理将关注度投入到一些热门地区的单位、知名大公司和事业单位等, 这些毕业生还抱有传统的“精英化就业观念”, 不愿放低身段去应聘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单位和一些基层岗位, 这种不现实的就业观念往往会造成毕业生在碰壁之后, 自信心受到打击, 在毕业之前草草地选择一些并不适合自己的单位或企业, 实现低质量就业。

这些因素根源虽然大部分都来自于学生长久养成的不现实的就业观念, 但经过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后, 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放大。

(三) 物流外贸、软件外包、机械加工、轻纺服装行业就业形势严峻

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 乐观估计, 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 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 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物流、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机械制造等行业。

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 金融危机会给我校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 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 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 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 由于大连是一个以软件外包为主要经济发展点的城市, 因此,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影响比较大。

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 这就造成了我校机械类、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持续下降。以机械类专业为例, 去年同期我校机械类毕业生已有近六分之一的毕业生签约, 而今年截止目前仍未有该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另外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 因为企业业务萎缩, 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 尤其是负责进出口贸易的金融贸易类、物流等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以我校管理学院为例, 虽然近期已有大连口岸物流有限公司、大连港物流公司等单位进校招聘, 但是这些公司对物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有限, 反倒是为了开拓新市场对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英语等专业的毕业生较为感兴趣。

其他受影响对于我校来说比较特殊的还有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我国作为第三产业骨干的生产消费资料的纺织服装类企业面临着由于人民币汇率持续增长造成的汇兑损失、国际原材料期货涨价、国外需求减少等困境, 不少规避风险能力较弱、资金回笼较慢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 这也对这几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 原有就业市场日趋萎缩

从我校毕业生固有就业市场的结构来看:我校专业设置是以轻工行业为主要特色, 而这类行业企业在我国多属于第三产业,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 第三产业主体多数为民营和私营企业。而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就是民营企业。由于民营企业的人力构成多属于劳动相对密集型、机械化程度不高, 受原材料波动起伏影响较大, 核心竞争力有限等因素制约, 许多民营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上半年, 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 而2007年, 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 尤其在我校, 更是每年有6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 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而民营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下降, 人才市场的萎缩, 对我校毕业生的影响体现得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 从我校毕业生固有就业市场的就业区域来看:金融贸易类、轻纺服装类、化工材料类、广告类等行业的企业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和改革开放的地理优势多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和南方沿海地区, 而此次金融危机首先冲击到的第三产业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类企业恰恰正是这些地区的经济主体。这种行业类别和行业性质在地域上的重合, 通过此次金融危机造成了我校毕业生原有的就业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举例来说, 从2004年开始我校着重开始对长三角地区、南方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开始逐步地就业市场开拓。通过三年的积累, 各学院、各专业都与不少该地区的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年的毕业生当中, 尤其是不少生源地在南方的毕业生由于专业和地区人才的需求匹配程度以及南北经济收入的差异都选择了在该地区就业, 此类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有我校毕业生总数的近10%左右。

因此可以看出, 此次金融危机使我校固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大幅萎缩, 造成了对于毕业生就业不利的负面效应。

(五) 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高学历人员降低就业期望值, 压缩了本科毕业生的竞争空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全面下滑, 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格外严重、失业率高居不下, 致使许多原来在海外留学、工作的人员纷纷转回国内发展, 还有一些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 面临当前的就业形势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同本科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这种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的现象, 无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带来新挑战。

二、理性看待金融危机当中存在的积极意义

(一) 危机当中存在转机, 前瞻性企业大量囤积优秀人才

虽然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使得很多企业被迫裁员、降薪。但同时通过近期大连市、我校和其他招聘会上反馈得来的消息来看, 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此次危机中蕴含的转机, 不但没有减少或停止吸纳人才, 反而扩大了对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通过和一些企业人力部门负责人交流, 我们发现许多公司已经把此次危机看成是一个洗牌或者说是一次重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这种形势下, 能够以较低的代价得到优秀的人才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 对许多具有出色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来说, 许多大公司都可能是潜在的签约对象, 因为对这些公司来说用人成本并不是最根本的考虑因素, 关键是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找到更合适自身企业发展的人选。

(二) 市场营销、语言类、广告类人才逆市看涨

通过近几次招聘会反馈的信息来看, 我们发现许多过去就业热门的专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就业形势大不如前, 比如机械类、IT软件类等等, 反而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类、语言类、广告类的专业毕业生近期签约率较高, 而且招聘岗位比较多的也都是市场推广、平面设计师、翻译等职位。

通过分析, 我们认为此种现象的发生, 主要是由于很多来料加工、产品外包、出口类的企业订单急剧减少, 迫切需要开拓新的海内外市场、采取新的措施推销自己的产品造成的。这种现象也值得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工科类毕业生深思, 不要一味地追求从事本专业、从事产品研发的技术型岗位, 应该适当地转变就业观念, 利用自己的优势, 多寻找一些适合于自己专业的营销类岗位。

(三) 转变观念——基层就业、自主创业逐渐被毕业生看重

此次危机的爆发, 除了上面所叙述的诸多影响之外, 对大学毕业生来说,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 就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采取了选择一些基层就业、地方就业项目来实现顺利就业。比如以前不太受重视的由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一村一名毕业生”的基层就业项目, “大学毕业生志愿辽西北、北三市”的地方选调工作等等越来越受到毕业生的重视, 甚至有些毕业生还选择了一些贫困县、偏远地区组织的村官选调工作等等。

今年我们还明显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许多毕业生都来到我们就业中心咨询了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 并且很多同学都做好了创业计划和申领《大学生自主创业证》的准备。

这些都可喜地体现出毕业生的择业心态正从“精英化的白领就业观”逐步转变为“大众化的灰领就业观”。

三、对此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今年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四种现象:招聘数量减少、招聘门槛提高、就业竞争加剧、薪水期望下降。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 估计要到明年三四月份后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往年春节过后出现的大学毕业生签约小高潮, 估计不会出现了。

过去大学生毕业后倾向于去大的国家机关、大的企业、大的事业单位, 今年我们预测会有更多的同学到基层单位就业、自主创业。

在目前的情况下, 我们提出四条建议: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毕业生就业期望薪酬的下降造成了就业质量的两极分化, 一部分毕业生意识到了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在市场运作中的风险性之后, 把目光逐渐投入到了其他方向的就业形式中去, 进而很多同学不但错过了年终岁尾这一企业招聘的黄金时段, 而且还造成许多已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在考取研究生后由于违约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毕业生如何在当今金融危机形势下找到理想的工作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就业;对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20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却明白无误地昭示着金融危机的危害性。近期,美国次贷危机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转手,全球经济持续动荡,金融危机正在肆虐全球。最新公布的美国AP-GfK民调结果显示,近1/3的美国人认为金融危机可能令自己职位不保。面对如此巨大的经济动荡,企业裁员,大量人员失业的趋势几成定局。因此,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国面临和关注的一个焦点。

1.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

1.1 金融危机的概念与特征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当前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以流动性危机所反映出来的危机。该危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美联储的再贷款和美元货币的过快增长,二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极度扩张,三是证券化资产增长非常迅速,四是金融货币的创造能力过度强化。

1.2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从2007年开始在美国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一系列带有严重危机色彩的事件。2001年,伴随着美国国内股票市场狂跌、大批网络公司纷纷倒闭和“9.11”恐怖袭击的影响,美国经济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滑坡。美国政府为扭转经济的不景气,刺激经济发展,采取了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大力发展信贷业务,使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周期。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使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人们的购房热情不断提高。而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降低贷款信用门槛,住房贷款首付率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历史上标准的20%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大大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导致连续多年的房贷市场繁荣。然而,从2004年6月起,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逆转,开始了一个连续17次的加息周期。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从2003年6月的1% 提高到5.25%。连续升息的过程在提高了房屋借贷成本的同时,也促发了房价的迅速下跌,以及抵押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成为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2.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形势

2.1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使得就业拉动能力减弱

高经济增长、低失业率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目标取向。从理论上讲,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通过研究一些国家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得出一个结论,即“经济增长速度快,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反之,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尽管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上的差异,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现出不一致性。但总体来说,经济增长是增加就业的长久动力,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并有可能全年的GDP增长不超过10%,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使得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

2.2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使得企业招聘人数减少

由于市场进入门槛低、经营灵活、可以用较小的投资成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一般在40-55个,如日本每千人拥有企业53个,99%是中小型企业,近80%的劳动力在中小型企业。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目前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以及浙江地区,破产、倒闭者亦不在少数。《中国青年报》2008年10月20日记载:最近以来,珠江三角洲以及浙江的中小企业发生了一些破产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涉及生产玩具以及纺织品的中小企业。在这其中,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位于东莞的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董事会》杂志2008年11月12日记载:2008年似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冬天,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融资困难,石油价格上涨带来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劳动合同法》下劳动力成本的显著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利润下降等,在这样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区的大量民营企业步入微利、无利甚至亏损、破产的艰难处境,一场“民企保卫战”已经悄然打响。生产经营的持续低迷,许多企业不仅减掉了招人计划,裁人计划也正在出炉。

2.3 经济发展持续萧条使得现有岗位流失严重

由于经济发展的持续不景气,许多企业出现了低利润、零利润甚至亏损,不得不倒闭、停产或者外迁,致使岗位流失严重。还有一批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况,并没有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但是职工确实是在放长假、等订单,或者生产自救,处于隐性失业的状态。据重点监测显示,第三季度企业有一半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而且岗位流失增减相抵,就是新增加的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这个统计还不包括大批的农民工,因为我们掌握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登记失业率是以城镇登记为基础,所以很多农民工或者回乡,或者继续留在城市里找工作,他们没有进行登记,所以目前登记失业率还没有明显的反映。但是,如果统计在内的话我们会发现问题更加严重。

3.金融危机影响下促进就业的主要策略

3.1 政府方面:加强宏观调控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使得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作为政府,必须采取了一系列更加积极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进一步带动劳动就业。一是继续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发展,更多吸纳就业;二是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有关政策的落实。要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的稳定性;三是要在加强就业服务上下功夫。要抓好小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个体经营者收费优惠、发展旅游业扩大就业、资金管理使用等五个配套文件的落实,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推进对地震灾区的对口就业援助,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3.2 学校方面:加强教育引导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纷纷开始裁员,以便抗击经济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原本沉重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变得雪上加霜。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却是企业大量裁员,工作岗位减少的现状。因此,作为学校要正确面对新的形势,就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作出理性分析,指导学生更好地就业。一方面激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不要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或自身素质的束缚,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争取获得满意的工作。不要过于自信也不要不自信,客观评价自己,低调进入社会,低姿态地求职择业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就业态度。另一方面,要全方位的做好就业服务。要适时充实就业机构、人员、经费,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同时,要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3.3 学生方面:积极调整心态

对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应该有所准备和思考,盲目是在不乐观的现实情况下的最糟糕的心态。虽然整体就业环境比往年有所恶化,但应届毕业生如果能够在找准定位、应聘部门、应聘地区三个方面深思熟虑,还是可以在竞争激烈、环境欠佳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完美的第一笔。首先,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切忌好高骛远,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多充实、提升竞争力,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不要眼光过高;其次,要对应聘的岗位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岗位。求职者,尽可能地选择公司核心或者有潜力的岗位就职,企业在扩张期和鼎盛期才考虑到的职位可能会被缩减,与其四面碰壁,不如寻找一个大的入职空间;最后是对应聘地区的筛选。从以往的经验看来,这种经济震荡会突出表现在经济发达或者发展迅速的地区,比如深圳、浙江等以出口为主的地区的降温,以及全球金融业动荡对上海的波及等,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都要有所顾及。因此,毕业生从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可以选择有潜力的二级城市,避免扎堆,以致竞争激烈丧失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 .经济学动态,2008,(9):

12-13.

[2]杨公齐.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解析[J].金融研究,2008,(10):21-23.

[3]孙伟利,冯治库.金融危机爆发前投资者预期的变化特征[J].甘肃社会科学,2007,(11):18-19.

[4]叶铁桥.金融危机让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高校师生携手抵御[N].中国青年报,2008-11-19.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篇4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实践的主题: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时间:2010年2月1日—2010年2月8日

地点:家中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活动内容:本次活动着重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寻找出相应的对策。

一、背景

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今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明显增大。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的扩大,全球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困难期,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国的企业。而企业受难的同时无疑在员工招聘上体现了出来,特别是今年的大学生求职就业。

二、现状

(一)金融危机使我国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将比2008年的26.78万多出几万人,全国和四川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参考文献:《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战与对策》

(二)金融危机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就业冲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这对就业增长将是非常不利的。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必须落实好高校就业工作,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发挥好这部分人的作用,这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金融危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三)据该蓝皮书介绍,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而言可能越来越小,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一次性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而2008年65%左右的就业率基本稳定。

—— 中国社科院

(四)当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加剧了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大学生群体出现了 焦虑恐慌、消极悲观和盲目“ 屈就”的不良就业心态,大学生只有客观把握形势、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心态才能成功实现就业突围。

——参考文献<<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及自我调适》

三、影响

现在中国的制造业萧条,比较典型的是是长江三角洲与深圳的制造工厂。他

们因为人民币升值,失去了人口红利的优势,被迫压低人力成本。无视GDP发展与工人提高待遇需求的失误,首先形成了民工荒,其次因为成本无法负荷大量倒闭。随着大批失业人员的增加,这些人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和应届大学生“抢饭碗”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企业本身对人才的需要不再如同前几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到处都是机会,到处都能发财。所以到处可见有公司企业动辙在一个学校招聘几十上百的毕业生,尤其是那些理工专业的学生,更是一个个整天悠闲度日。谁知经济危机一来,到处蔓延开的传闻开始让毕业们真正有了丝危机感,一些曾经的聘人大户开始缩小他们的名单,更有一些干脆取消了一些校园招聘会行程。恐慌,开始在同学们之间传播着,这时才开始有人意识到这原本他们以为和自己八辈子关系不上的经济危机正在真真实实的发生在自己的周围,影响着自己的生活。

受这次危机影响最大的就是金融行业,以美国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开始了裁员工作,金融工作也失去了固有的魅力以及无法比拟的行业优越感,一些普通院校的经济类毕业生在找工作上本就面临着比理工科学生更多的竞争和压力,而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则更是一种落井下石式的打击。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求职与就业冲突可以通过校园招聘活动直观地表现出来。当前,不少大型企业取消或缩减了校园招聘计划。家乐福(中国分公司)、立白集团等一些知名企业相机取消了全国校园招聘活动。另外,深圳万科集团透露,2009年对大学生的需求有所减少。2008年招140人,2009年地产与物业共需80人,同比减少了42.9%。据调查,包括大型招聘会、校园专场招聘会、网络需求信息等大学毕业生岗位需求数量,2009年3月初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0%,进入4月和5月后,预计这项降幅将更大。

四、应对方式

毕业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及毕业后的出路选择都随着这次危机重新进行了“洗牌”

(一)出国:许多原本打算出国深造的学子也正重新理清他们的思路,重新衡量出国留学的投入回报比。

(二)考研:他们原本计划毕业后找一份工作谋生,随着经济形势的动荡,他们又拿起了课本投入考研的复习当中。正如一次又一次的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危机出现时,在学校中躲几年往往是个明智的选择。

(三)自主创业:金融危机的袭来使大学生就业陷入寒冬,有一部分毕业生便迎难而上以此为契机,或独自或合伙自主创业。

(四)考公务员:公务员在老百姓眼中永远是个“铁饭碗”,在就业的寒冬里,公务员这个职业备受追捧,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五、思考

(一)体会:在这次调查中,通过数据的整理和比较以及对毕业大学生的采访,我了解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寻找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危机和机遇是并存的。危机总是暂时的,风雨过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挑战和契机。未来终究是要发展的,现在出现的危机,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也给那些对一心向着热门专业的头脑发热的同学泼了盆让他们清醒的冷水,金融等热门专业不再是万精油。更重要的是,危机让我们提前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做

好准备,危机才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增强自身素质才是关键。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将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全副武装的人才能更加受到社会的青睐,才能更早的看到曙光。

(二)建议:

1、国家:

(1)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系统

(2)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民营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

(3)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势,增加就业途径

(4)加强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

2、学校:

(1)开展有效的就业前培训和指导

(2)多举办一些校外实习以及企业学习的活动

(3)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3、大学生:

(1)增强自身素质和提高自身技能

(2)增强求取与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3)选择专业不要过于盲从,热门专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4)调整自身期望值,正确认识自己,早做出职业生涯规划

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班级:09中文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 篇5

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些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

一、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冲击

从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看,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在如此危机四伏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各种困难。国内外诸多公司缩紧开支,压低成本,而在这当中,人力成本便成为了一个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于是乎,现今的大学生找工作也变得比往年更难了。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众多行业迎来了裁员寒流。今年春节的时候,“财源滚滚”都用于“裁员滚滚”的谐音,成了新春祝福的忌语。随着大批失业人员的增加,这些人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和应届大学生“抢饭碗”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企业本身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下降,经济危机一来,一些曾经的聘人大户开始缩小他们的名单,更有一些干脆取消了一些校园招聘会行程。

从更广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毕业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及毕业后的出路选择都随着这次危机重新进行了“洗牌”。前几年愈演愈烈的留学热随着欧美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了降温的苗头。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也对人民币汇率、新型人才的需求及移民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许多原来打算出国深造的学子也正重新理清他们的思路,重新衡量出国留学的投入回报比。当然,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原本计划毕业后找份工作谋生,随着经济形势的动荡又拿起了课本投入考研的复习中。

二、影响就业的其它因素

1、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从毕业生总量看:全国应届学校毕业生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9万,2009年预计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11万,总量压力持续增加。而从就业来看,2008年应届毕业生未就业的有168万,再加上今年的应届毕业生,2009年需就业高校毕业人数达780万左右,形势十分严峻。虽然今年毕业生总体数量与去年变化不大,但由于前两年积累沉淀一部分未就业毕业生,再加上一部分外地生源毕业生来富找工作,毕业生就业压力还是很严峻的。

2、一些用人单位瞄准当前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形势,招聘人才设置条件高,用人向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毕业生倾斜,致使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不断增加和往届一些就业不理想的毕业生不断跳槽,挤占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而一些低端岗位聘用农民工等,使毕业生就业重心下移受阻。

3、公务员法的实施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增加,机关事业单位接收毕业生数量进一步减少。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造成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问题之道也绝非单一措施或方法就能够凑效。这一问题涉及全社会,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

1、政府:发展经济,创造机会,实施专项政策。

从政府层面,出台政策,创造机会,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根据初步匡算,到2010年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促进大学生就业还需专项政策的实施:第一,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第二,国家需要考虑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能够直接产生效果的措施就是政府机关、军队、武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增加对毕业生的雇用量。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对大学

生的需求。第三,国家可考虑在短期内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总量,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帮助大学生渡过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

2、高等学校:面向市场,提高质量。

从学校角度,首先有必要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在整体就业不景气情况下,名牌学校、名牌专业毕业生仍供不应求。与此同时,一些高职院校、技工学校、民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国有本科就业率,原因值得深思。其次,收集和发布就业需求信息要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就业信息发布的充分、及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选择。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包括为学生设计应聘方案,同时设法拓宽就业渠道。

3、大学生:准确定位,提高能力。

大学生自我定位和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高等教育的普及让普通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成为现实。我们要接受的一个现实是: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或者说大学生成了素质比较高的普通劳动者。不能再抱着过去“天之骄子”的态度不放,非国有单位不去,非铁饭碗不算工作,工资待遇非优厚不干。这些思想的影响,客观上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其次,要及早准备、早动手。减少依赖、等待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出击。因为确实有少数毕业生消极等待,怨天尤人,这样的心理不能促进就业。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必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再次,要练好内功,学好本领,有真本事。扎实的知识积累是基础,是关键。必须认识到我国已由“学历型”社会转向了“能力型”社会,而且这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 篇6

1.1 金融危机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是企业最常用、最优先考虑的方法,不少企业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得本来就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更是雪上加霜。研究生扩招这一政策虽然可以暂时缓减一点压力,但它只是将现在的就业压力转移到将来几年而已,没有从跟本上解决就业压力,将来还可能会出现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1.2 金融危机不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更多地是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因于金融危机,这是片面的看法。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已经凸现,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度比较突出,但此后形势有所缓和。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而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寻求可持续性的治本之策。

1.3 大学生就业难的理性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来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一方面,就业体制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虽然政府每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都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文件,但仍存在着有些地区和部门执行不力的现象,如行业限制、区域限制等。另一方面,市场缺陷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就业。就业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低,不能能使双方相互了解对方信息,毕业和用人单位双方相互选择时成本加大。二是高校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高校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就业人数;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供求结构失衡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三是企业用工制度、用人观念不合理。一些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不能保障,起薪较低,升幅不大。有的企业还存在着严重的就业歧视问题,如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和户籍歧视等。四是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大学生自身尚存在一定差距,知识面过窄、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1.4 正确看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 理性、冷静地面对现实。本次危机从2008年7、8月份开始,将持续三年,这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因此由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困难将是长期的,我们要在思想上有这个准备。当外在的客观困难被任意放大之后,人们就容易陷入一种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客观原因的思维定势,从而不愿去查找自身的原因。二 关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发展方向。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尤其是民营企业。但是我们更应看到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小企业优胜劣汰、产业升级的步伐,他们由原来粗放型、资源型企业开始向技术性、环保型和节约型转变。三 抓紧提高自身的基础能力。金融危机下经济前景不明朗,很多企业放慢了发展的步伐,大学生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段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能力。2 解决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个别部门和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创新观念、改进工作来逐步解决,下面是本人经过研究提出的系列建议。

2.1 政府方面 一 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二 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党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三 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规模进行调控,指导高校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这方面从党中央更换教育部长已看到教育的春天。2.2 高校方面 一 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应紧跟市场需求,掌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根据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大学生的课程,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二 完善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加强信息传导功能,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利用学校资源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市场,采取多种招聘方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就业信息和服务。2.3 学生方面 一 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丢掉“精英”意识,实事求是的确定就业期望值。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动态就业观。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支点,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的工作需要奠定基础。二 及时做好职业准备,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校期间除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应有意识有目的的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补充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另外要及早的规划好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明确努力方向。三 加强创业意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挖掘、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益。充分发挥大学生敢闯敢干,自主意识强的创业潜能,鼓励支持有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兴办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密集、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小企业,不仅实现自己就业,而且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 篇7

(一) 金融危机对出口造成的影响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8年11月我国出口额为1149.87亿美元, 同比下降2.2%, 比上月大幅回落21个百分点;进口额为748.97亿美元, 同比下降17.9%, 比上月大幅回落33.5个百分点;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达400.9亿美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超出预期, 在外需持续走弱的背景下, 刺激出口措施无法改变全球消费紧缩趋势。中小企业的处境困难不仅直接影响出口, 同时又会使大量劳动力失去工作岗位, 致使农民工返乡潮提前到来, 增加了就业压力。

(二) 金融危机对金融领域的影响

据披露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美国的投资亏损非常大, 2007年5月, 中投公司斥资30亿美元入股美国黑石集团, 截至2008年10月9日, 中投公司投资于黑石的浮亏已达21.10395亿美元, 相当于人民币144亿元, 超过30亿美元投资额的70%, 损失惨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还表现在外商投资额减少。据商务部数据显示, 2008年1—11月, 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52家, 同比下降27.51%;2008年11月当月, 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16家, 同比下降38.3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22亿美元, 同比下降36.52%。

(三) 我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

目前, 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 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在全球金融危机下, 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 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使一大批企业倒闭并造成就业的困难, 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同样, 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还是贬值也成为“两难”选择。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 以及我国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等价格持续上涨, 目前已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四)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增长出现困难

在经济下滑形势下, 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变窄;经济下滑带来的企业破产倒闭, 造成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资产泡沫破裂后, 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 贷款的抵押率超过“警戒线”, 第二还款来源丧失。中国在美投资资产的安全性降低。中国大约有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持有美国次级债或对美国破产公司的贷款蒙受了巨额损失。如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工商银行对雷曼公司贷款5000万美元;招商银行对雷曼贷款8000万美元。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 有利于资源储备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 世界对未来实体经济的发展缺乏信心导致能源的价格出现快速大幅走低, 国际石油价格由最高的近150美元一桶降到目前的50多美元一桶, 这正是一个机会, 中国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丰富的外汇储备, 抓住储备资源的有利时机, 为中国工业化储备廉价资源。还可以通过收购国外能源企业的股份, 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 改变我国身为世界上大的能源需求者却在价格制定上无话语权的尴尬局面, 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能源基础。

(二) 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出口结构升级

每一次全球经济的巨大震荡, 都将是某些行业的一次重新洗牌。研究发现, 金融危机中倒闭的企业大多数都是高污染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企业, 这是自然现象, 也是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必然。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 完全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 政府要给予企业适当的扶植, 这种扶植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要按照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要求进行扶植, 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性比较好的企业, 使我国经济逐步由世界产业链的低端走向中、高端。

(三) 有利于调整内需与出口的比例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靠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的, 二者的作用功不可没, 但长期以来,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 也一直存在消费率偏低、外贸依存度偏高等失衡问题。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由1985年的22.8%增至2007年的60%, 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万亿美元。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偏高。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容易受到国际上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影响, 有损于国家的经济安全。针对这些问题, 必须抓住时机, 下决心通过扩大内需, 有效提高消费率, 切实调整内需、外需比例, 逐步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 把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置于百姓消费增长的基础上, 依靠国内市场繁荣带动经济增长, 构建大国经济发展模式, 从而有效减少国际经济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程度。

(四) 有利于吸引人才

这次危机首先从美国的金融行业开始, 继而波及到欧洲金融行业, 截至2008年9月, 美国金融业已裁员近10.3万人, 市场上充斥着失业的高级人才, 而伦敦金融业2008、2009两年也预计裁员6.2万人。我国可利用这次机会, 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吸纳我们所需要的国际化的高级金融人才。时下, 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地抓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但人才紧缺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上海目前虽然拥有金融业从业人员16万~17万人, 但相对需求而言, 这个群体的规模还远远不够。上海就已组建了“上海市赴英美招聘高层次金融人才工作团”, 远赴欧洲, 招聘岗位达1000个以上。

(五) 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中国所拥有的巨额外储如果使用得当, 将能够在风雨飘摇的全球金融动荡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高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往来账和预算盈余, 使得中国有足够的财政实力去投入经济建设, 以摆脱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许多西方国家都希望中国能够抵御金融危机, 继续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引擎去启动世界经济的增长。虽然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看, 金融危机却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

(一) 金融创新应面向实体经济并为实体经济服务, 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 是推动金融深化、实现金融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金融创新在金融机构转移自身风险、增强流动性和信用创造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问题的严重性在于, 华尔街日益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并形成迅速膨胀的虚拟经济, 具有极大的风险不确定性。创新产品不断衍生, 衍生品投资者与基础资产持有人之间信息高度不对称, 其具有的不透明性, 使其内在价值和风险状况无法准确评估, 造成真实风险无法知晓。而其具有的高杠杆性, 又对风险具有极大的放大效应, 其渗透性更使风险具有了更大的危害性与冲击力。

(二) 保持合理的业务结构,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 合理选择运营和管理模式。企业应运用波特的“五种力量”和SWOT等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环境分析, 根据环境分析和企业愿景、使命进行战略选择, 确定战略目标, 以战略目标为导向, 确定适合本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

第二,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存款来源的资本优势, 加之大量不良资产, 投行的资金体系存在极大的风险。金融机构内部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将杠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 注重资本结构和资产质量。

(三) 银行业应建立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 华尔街奉行高盈利就可以高分红, 且宣扬80%的收益是由20%的人创造的。因而金融机构高管们薪酬与业绩呈正相关性, 往往呈几何级数上升。华尔街的这一激励模式, 一直为业界肯定和奉行, 然而, 这种激励机制具有明显的当期性、短期性和不对称性。

(四) 商业银行应始终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并坚守其核心业务

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着低资本要求和高额利润回报, 而这样的机会又被华尔街一个一个“神话”所证明, 传统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逐步让位于冒险扩张, 而且还给其披上了银行就是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的华丽外衣, 实质上已经将商业银行的经营变为了与投资银行的赌博, 其经营日益严重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脱节。

(五) 商业银行兼并扩张必须与所具有的管理及控制能力相适应, 绝不是越大越综合越好

客观来说, 综合化经营本身没有错, 关键是这种战略能否得到自身核心能力的支撑。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边界是由核心知识和能力所决定的, 资源整合能力决定着兼并扩张的边界。显然能力不是无限的, 也就注定经营管理边界不能无限扩张, 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核心能力跟不上扩张的步伐, 造成管理混乱和低效率运营, 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参考文献

[1]高巍.美国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1) .

[2]刘晓枫.美国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4) .

[3]薛旭娜.浅析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及启示[J].中国商界, 2009 (1) .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 篇8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已经演化为席卷美国、影响全世界的金融危机,此次全球正在经虏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商品出口、外汇储备、金融市场和企业投资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正面影响,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一些机遇。对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进行应对。

[关键词]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正面影响;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与世界各国尤其与美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所以此次金融危机也对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1外贸出口减少

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冲击是外需下降。中国是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经济主要依赖国外需求,2008年后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国经济衰退,不断减少从国外进口商品,对我国商品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加上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元贬值,造成人民币相对升值,我国商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丧失,从而影响我国商品出口。同时,美国经济衰退会导致贸易保护保护主义升级,“中国制造”将面临更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必将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冲击。2008年的前10个月,我国实际出口总额还是增长速度下降,至11月已转为负增长,同比为负2.2%,这是多年来我国对外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国内有些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扛不住压力,已经纷纷破产倒闭,外向型企业面临严重困境。

2外汇储备缩水

为了应对危机,美国采取放松银根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这些政策在刺激美国经济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到2008年底,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资产达1.95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将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额造成非常巨大的存量损失,我国积累的财富将因美元的贬值而大大缩水。随着美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投机泡沫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购买力必然降低。美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一方面致使短期撤回的资本会重新回到中国,推动国内资本品价格的上升,产生更大的投机泡沫;另一方面给中国的货币政策运用、宏观调控带来很大困难。出口不足导致的经济衰退与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并存。政府不但不能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拉动内需,还必须运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这会进一步加深人民币升值。

3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前期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投资回报率高,人民币加息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降低了投资成本,由此导致热钱加速流入,并进一步推高了我国股市和房市价格,造成资产泡沫化和通货膨胀趋势更加严重。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等国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投机性资金将可能重估在我国的投资风险,将资金撤回国内,以缓解流动性和融资危机,这必将对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在华的一些外资银行的分行或子行,在金融危机使其总行或母行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也不得不紧缩分行或子行的信贷,从而可能对国内那些依靠从外资银行借贷的企业的资金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4加大境内企业境外投资风险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低迷不振,投资者纷纷从其中撤资,股市和债券市场融资困难,我国计划到境外上市融资的企业将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例如,从2008年元月到2月中旬为止,我国企业在新加坡市场只有3家IPO,募得资金283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新加坡市场IPO的融资金额为2.83亿美元,两者相差10倍。我国企业在日本市场现状更加不尽人意,所募资金由上年同期的6.59亿美元降至现在的3740万美元。以上实际情况显示,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企业到国外融资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

5就业压力增大

我国人口众多,本来就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冲击,造成二、三产业一些行业疲弱,更增大了就业的压力,包括造成中西部地区农村一些外出农民工返乡。在2009年春节返乡的农民工中,大约有2000万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不仅仅是农民工,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随之而更加严峻。从供给方来看,我国2009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为710万人。从需求方来看,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以企业为主体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会有明显下降,因此失业人数将会有较大增幅。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金融危机使很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受到严重冲击,市场低迷,而我国由于没有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有限,并且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支撑。因此,我国经济依然保持较高增速,与发达国家间实力差距的缩小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另外,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经济地位相对提高,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

2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机遇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面临倒闭和破产威胁,企业价值大幅下降,导致了跨国并购成本的大幅降低,这为我国企业通过并购“走出去”进行全球布局提供了良好机遇。对于实业企业来说,通过跨国并购和全球布局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可以在危机时期购买发达国家大型金融机构的股权,通过参股形式进入其内部,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良机。

3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较低。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需求萎缩,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我国很多出口企业接不到订单,只能停产。为摆脱困境,很多出口企业已经开始改变经营思路,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改善产品结构,从过去简单代加工,到拥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还有一些企业低成本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并进行大规模并购,获取生产的规模经济,夺取更多的市场定价主导权。

4促使我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加注意风险管理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政府、银行和企业更加重视潜在风险,未雨绸缪地采取各种措施来化解已经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制度防范新的风险产生。美国金融风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衍生金融工具,而我国金融市场上的衍生金融工具发展得还很不充分,因此,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可以从金融危机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对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及早进行规范和监管。这些都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

我们应该做好防范准备:加强风险管理,对金融创新进行

重新审视,把金融创新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风险评级和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发展综合经营,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稳妥推进海外扩张,通过资产在各地区的配置实现风险的配置,有效降低总体风险;稳步推进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为各行业创造应对利率、汇率风险的避险工具;要加强对金融活动的日常监管和调控,及时发现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扭转金融市场的无序状态。

2扩大国内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是靠外需拉动,外贸依存度高达70%以上。在金融危机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条件下,靠外需拉动是不行的,必须多管齐下扩大内需。首要的是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释放居民购买力存量。其次,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要向城乡居民倾斜,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产品的支出,增加社会保障的支出力度,切实减轻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改变其谨慎消费的传统。再次,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出口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大力推动服务业投资来刺激内需,出口企业要开拓新市场,落实市场多元化战略。此外,政府还要创造条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3调整外汇储备战略

要完善对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策略,将从美元资产为主到多种货币资产,同时优化美元资产的投资结构,逐步增加欧元、英镑、瑞郎、加元、澳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完善人民币汇率调节机制,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抓住机会将外汇货币资产更多地转换为我国扩大内需所需要的战略性资源资产,消除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通过收购拥有石油资源、矿产资源的国际企业股份甚至获得相对控股权来提高我国资源保障的可靠性,增强我国对重要资源国际定价的话语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股收购相应海外企业,支持国内居民对外金融理财与投资。

4改善产品和产业结构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市场需求萎缩,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产品价格暴涨,为规范行业运行、淘汰落后产能创造了有利时机,迫使我国企业进行产品和产业结构升级,走集约发展和提高科技含量的道路。我们应该抓住时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注重依靠设计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此次金融危机从外部给我们提供了4-转型的动力。

5增强投资者信心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欧盟和日本等联手注巨资救市并制定相应对策,大大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道琼斯指数和日经指数分别创出11.08%和14.15%的历史最大单日涨幅。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但资本市场却仍低迷不振。投资者惊慌惊恐。因此,政府和管理部门必须加大救市治市力度,改善投资环境,调节资本市场供求关系,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金融避险工具,解决“大小非”遗留问题等,全面树立投资者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宇,火颖,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2009(2)

[2]王晓红,李耀辉,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科技投资,2009(3)

[3]户海印,苏星,王军,董方军,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应对[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6)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 篇9

一、公司概况

深圳市XXX是一家小型的商贸型带有自主研发的电子公司,公司以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购销为主。公司设有行政办、研发室、研发测试车间、财务部、业务部及物料部等职能部门。目前,公司共有各类人员35人,办公面积730平方,公司在06及07年的营业额有1000多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左右。

二、公司的成长过程

据该公司X总也是创始人介绍,XXX公司创立于1999年,当初选择自己创业的理由是:X总本来大学毕业后就职于XX集团业务部,算是XX的员老之一,XX是由几人发展到几千员工的集团公司,但X总各人的发展却并不如公司般顺利,抑郁下才决定自已创业。公司成立初期,由于贷不到款,资金不足,投入少,所以无论在人力、物力方面都跟不上,当年只能勉强维持,租的办公室不到30平方,人员加两位股东也只有3人,所幸的是,X总还有些业务资源及行业经验,当时电子行业的发展空间也较广阔,就是在这样窘迫的状况下,慢慢发展稳定下来。公司真正壮大是在03至04年非典爆发时期,因为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应用在医疗器械上,所以非典反而让X总赚到了第一桶金,让公司资金运作得以缓解,公司于是搬到电子中心华强北 1

赛格工业园,面积也一再扩大,人员也增加到10多人,公司还一次性付款配备了车。

三、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6年之前,公司主要还是代购代销,当时公司已经保持盈利并积累了资金,X总感觉时机差不多了,开始想做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情,研发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于是在2006年底,X总租到现在的办公区,730平方,有了研发室及研发测试车间,人员也由十几人扩大到30多人。但研发新产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前期投入不管是在人力、物力、资金上都是非常大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资深的研发人员。黄总开始时,不够魄力,在研发用人上,投入的少,没有找到真正的技术人员,所以钱花了不了,物料浪费了不少,但一直没有预期的成果,同时公司的发展随着加入同行的壮大,也开始停滞不前。黄总是业务出身,在对公司管理上,一直是信任加自觉式人性管理,这在创业的初期并无不妥,但随着人员的增长,加上是家族企业,公司管理混乱,员工散漫,很多问题都显现出来。于是在08年的时候,黄总下定决心,在研发人才方面,下了重金,决心突破目前的困境,想公司发展更上一层楼。这一举措无疑是正确的,公司在研发上取得了进展,注册了自己研发的产品,在知识产权上也做了保护,另外,还成为市高新企业,得到了区政府的支持。在业务推广上,参展高交会,在百度及谷哥上的网络搜索排名也每月有不少的广告投入,公司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始料未及的爆发了金融危机,公司的客户都受到影响,业务一落千丈,公司的生存面临着严

重的考验。在公司人员管理上,X总也深感力不从心,曾一度想招专业管理员正规化公司,但由于X总个人性格的局限,对人才的识别有限,不重视文凭,听信来人自己夸夸其谈,另给的薪金不高,所以没起到太大作用,加上新招的管理员,急于表现,不懂真正的管理,只是把以前工厂那套理论模式,生拉硬套过来,很多制度都不合理,映及到员工的利益,公司员工都比他资格老,而且又有自以为是的皇亲国戚,下面员工不仅不合作,还不停去X总处告状,X总的态度又向着老员工,立场不坚定,这让新来的管理者很难做,加上本身管理经验不足,性格上又不够魄力,所以没多久,就被排挤走了,公司又恢复到散漫的原位。公司采购主管是X总的外侄女,毕业后就到公司物料部做采购。主要负责研发用料的采购,研发用料比较复杂,要求经验资深的采购员,才能一步到位,但其经验不足,又不愿意被人所领导,责任心也不强,所以给公司造成过多次损失,但每次的解决方式都是轻言两句,不了了之。在09年初的时候,公司的业务已受到波及,下落许多,其侄女还要求给自己配备人手,其实她本身并不忙,上班不是听音乐就是上QQ,以前要求黄总花上万元配备金碟财务软件来规划物料部,但产品买了,也花钱培训了,却一直没真正运用起来,所以物料部在管理上很是混乱,这就影响到财务部的报表一直无法真实的体现,X总只能估摸着年利润,也无法做成本预算及规划,而财务部又是黄总的弟媳管理,虽然人比较有责任心泼辣聪明,但专业水平不够;业务部都是老员工,经常不按公司的制度行事,为了留住客户,不顾公司成本,发货动不动就是顺丰,经常无盈利无原则,还货款未到就先发货,造成应收款增多,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另公司在租用现在办公区的时候,也是考虑不周,合同签的是二房东,而且一签就是二年, 一月的租金加水电费差不多要四万左右,金融危机后,管理处的房租降低了,但二房东就是不降„„公司存在的弊端在金融危机影射下,越来越明显,公司的明天使黄总忧心重重,但员工却还是无动于衷,没有与公司共进退的精神。仔细说来,X总还算是好的老板,对员工比较体恤,工资从不拖,社保及时买,上班时间也比较松动。X总的性格有些公私不分,感情用事。所以目前公司的状态,让X总疲累不堪,不知如何应对。找了多家银行融资,奈何银行银根紧缩,又无可抵押物,无法贷到款。

四、几点建议

目前公司的现况是:规模小、技术落后、信息不灵、管理水平不高,加上利润空间本来就小,因而抗风险能力相对弱。又实行家长式管理,核算资料如物料帐簿、会计账簿、统计台账等设置不健全,管理者往往心中无数,无法制定周密详尽的经营计划。管理不善,资金紧张,却无法从银行贷到款,融资难题造成“无米下锅”,注重技术创新,却人才储备不足。应从以下几点改善:

①公司产品包括嵌入式主板系列、工业系统系列、网络安全平台、人机交互系列、工业自动化系列、军工系列等。应用于军工、电信、冶金、交通、电力、铁路、航空、通讯、金融、网络、医疗、安防、工业自动化等各行各业。应用领域广,应该多渠道推广,注重质量及售后服务;

②办公区到期应该搬迁,公司多出的人员,应该裁掉,目前人数及发展规模,用不到如此大的厂地及人员,造成浪费。在发货上重新建立价廉可靠的物流公司,采购应该主动多家比较储存供应商,找到优质及优惠的供应渠道,多方面降低成本;

③员工应建立问责制,不要遇到问题就互相推诿责任,应建立企业文化及理念,员工的各种培训应该加强,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让员工找到归属感与公司溶为一体,每个人的工作及岗位都应规范化,这样一方面好划分责任,一方面在新老员工交接时,也比较占主动,让员工有和公司共进退的精神;

④X总自己应该公私分明,赏罚公平,用人得当,人性化管理不可太过,公司制度应该健全和加强,各职能部门起到各自的作用,并紧密合作,共渡难关。

上一篇:猎人海力布缩写五年级下一篇:8.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