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高薪就业十大影响因素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究生高薪就业十大影响因素

研究生高薪就业十大影响因素 篇1

专业是影响研究生就业最明显的因素。冷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专业竞争力不强,即使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可能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如果是热门专业,即使是普通院校,也是“香饽饽”。

“谁是IT人才,谁就拥有金钱。”这句话说明了IT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也说明了“人才饥荒”使得IT人才极为受宠。连续几年,IT、通信人才供不应求,今年同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供需比竟达到1:250,IT、通信专业的研究生更是奇货可居。

与此同时,由于申奥成功、入世在即,一些相关专业,如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会计审计业、法律服务业将会迅猛走红,环境科学类、土木建筑类、管理类、外语类、生命科学类专业毕业生也将大显身手。

校方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各大高校都竞相推出了很多新的招生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新增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而复旦大学则新增了诉讼法、刑法、经济史、广播电视艺术学等20多个专业。

相比之下,一些纯文科如中文、历史、哲学等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就业就比较“尴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得不选择了专业之外的工作。

2.考证时代

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仅有学历是不够的,还要有硬件,证书就是最有力的硬件。据有关资料,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已连续14个月呈上升趋势。今年一个时期内,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局面会进一步得到巩固,“持证上岗”将成为一种趋势。

基于这种形势,很多在校生特别是自学能力较强的研究生,都走上了考证之路。律师证、注册会计师证、土地评估师证、计算机证、外语水平证书乃至导游证、驾驶证,都成了热门考试,有的研究生甚至几证在手,找起工作来也是游刃有余。

3.学校力量

在就业市场中,学校的招牌很重要。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都有些“名校情结”,在同等情况下甚至是有一定差别的情况下,也会优先考虑名校的毕业生,即使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出色些。另一方面,名牌大学的信息也更灵通些,招聘会更多也更具规模。这是因为用人单位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去名校设展、招人,而普通院校则常常成为“被机会遗忘的角落”。结果是,到了招聘季节,名校里常常挤满了“外乡人”。

学校的力量还体现在为研究生就业的服务上。一些学校对研究生就业就像“女儿出嫁”一样热心和细心,不但主动出击,还十分注意研究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硕士广州招生。

4.为爱屈就

为了牛郎会织女,毕业后留在一起,有时不得不屈就一下。还有的家在外地,为了能够和妻儿在一起,有时就需要做出点牺牲,放弃眼前的机会,或者回去,或者读博,以便能把妻儿接来。结婚也是一种考虑。大城市,是居之不易的,特别是对那些外地的学生来说,房子等是非常现实的考虑。为了能早日有“爱的小屋”,很多人选择了收入相对高一些的工作,而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工作和有前途的事业,这就是“爱的代价”。

5.政策影响

户口决定了很多人的去留。在一些户籍政策仍然比较“严谨”的地方,研究生特别是外地研究生受到很大的局限。在就业市场上,很多职位是仅限于“本市户口”的,由于没有进城指标,很多用人单位也是望人才而兴叹。一些不具备专业优势的外地毕业生苦不堪言,只能在夹缝中求得出路。很多人索性就离开了他本想勤奋耕耘的土地,去他乡或国外效力去了。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放开户籍政策。

6.男生女生不一样

虽然“妇女解放”已经很久了,但在就业过程中,很多女研究生还是遭遇到了一些不是滋味的事情。很多用人单位明里暗里地对性别提出了要求,有的索性干脆就是不要女生,甚至有的招聘者本身就是女性,但却更加“不讲情面”,还说什么“正因为我是女人,所以我知道女人就是不行,我坚决不要女生。”

而事实上,许多女研究生都是非常优秀的,不仅才智过人,还不失女性固有的宽容、细致、体贴、亲和等优点,在一些岗位上,有着比男生更为出色的表现。

7.你几岁了?

研究生队伍是最具梯队特征的群体,从20几岁,到30几岁乃至40几岁,应有尽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背景,决定了不同的就业要求。年纪轻的,多希望去闯一闯,更适应紧张的生活节奏,想法中有很多模糊的成分,而年纪稍大,多希望稳定中求发展,比较倾向自由的工作,想法更加明确而现实。

用人单位对年纪也各有所求。对体能、可塑性有要求的,多倾向要年轻人,而看重经验、从业背景的,则多倾向聘用年龄稍大、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水就这样流向了不同的方向。

8.心态第一

就像中国足球队的出线是心态的胜利一样,成功就业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作为基础。就业战就像打漫长的世界杯外围赛,需要实力,更需要体能和良好的心态。您需要相信自己,需要锲而不舍,需要心平气和。

有人戏言,找工作就像追女孩子,你不能不急,也不能太急,等你不急的时候,就该她急了,女孩子也是等不起的。十一、二月份时,无论你怎么迫切,多半也不会有人肯与你早早签约;而到了三、四月份,有些单位会显得比你更急。找工作,一定要沉得住气。

9.你做过什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也不得不现实起来,如果你没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就很难进入一些领域,比如传媒业和财经界。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能进行一定深度的实践,对期望进入的行业有所了解。

研究生兼职和创业已不再是新鲜事,问题是实践的针对性和高度参差不齐。有的人在校期间就已经成了很优秀的记者、管理人员,有的还自己创业做了老板,而有的却还在做着中小学生的家教。不同的实践,也为日后的就业埋下了伏笔,许多研究生找到理想工作都得益于实践。

10.英语砖

研究生高薪就业十大影响因素 篇2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后, 扩招政策得以深入实施, 到2010年我国大学本科在校生已经达到12656132人, 在校硕士研究生达1279466人, 相比之下, 1998年大学本科在校生仅为2611259人, 硕士研究生也仅为153110人, 2010年本科在校生几乎是1998年的5倍, 而2010年在校研究生数量比1998年的总数超过8倍之多。近些年来, 由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很多本科毕业生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 以致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2010年就如此之高。最近两年, 考研人数不断增加, 硕士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降低。在我国产业结构并未完全升级前, 社会缺少足够的岗位容纳每年不断增长的硕士毕业生, 因此, 硕士毕业生供求将形成不平衡的状态, 即许多硕士毕业生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 至少无法与学历相匹配, 从而产生知识性失业。知识性失业是指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屈身做原来较低文化程度的人所从事的工作, 不能做到人尽其能, 这种现象是我国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国内极其注重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 对于硕士毕业生就业关注相对较少。由上文数据可知我国自扩招以来在校硕士研究生数增长率高达20%, 而我国社会经济对于硕士毕业生就业容纳率却以较低速度增长, 因此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必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爆发, 成为新的社会焦点。本文主要从硕士研究生自身角度出发, 以人力资本理论及职业选择理论为基础, 探讨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心理, 以期获得影响硕士研究生择业取向的主要因素。

国内关于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研究生就业市场的研究。王宁西 (2004) 在《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主体发育不足、供求不平衡等问题。都阳 (2008) 认为主要是社会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的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二是关于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地区流向和行业流向的研究。周欣、钟松 (2002) 在《研究生就业问题透视》中认为硕士毕业生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就业的比例高, 前往中西部人数却寥寥无几, 形成鲜明对比;而行业选择也集中于金融等高薪领域, 同时国企也为吸纳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途径。卢屏 (2007) 在《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中指出硕士研究生出国率正在升高。三是关于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的研究。刘朔 (2005) 在《研究生择业观的调查与思考》中认为硕士研究生在择业时明显表现出个人主义的倾向, 过于盲目乐观。国外对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整体形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在整体上做了关于中外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的比较, 他们认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研究中, 认为我国对大学的公共投资少, 高等教育的收入不平等正在日益扩大, 扩招背后的物质资源缺乏产生的隐患正在显现。

回顾部分国内外关于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可知文献的重心还停留于就业现状的统计性描述分析上, 研究理论依据不足, 实证检验较为缺乏。本文将依托于人力资本理论以及职业选择理论, 对硕士毕业生就业领域的选择进行研究。人力资本理论最早由舒尔茨 (1960) 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系统阐述, 它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具有资本的特征, 需要不断进行投资, 具有稀缺性, 并且给人力资本主体带来收益的一种与劳动者共存的资本。最先关注职业选择理论的是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 (1908) , 他在《职业选择》论著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特质--因素匹配”理论, 随后霍兰德 (1959) 提出了人格与职业的匹配的职业选择理论, 鲍丁 (1969) 等人认为在职业选择中个人内在动力和需要也是极为重要的。后有学者提出过度教育对职业选择具有负效应。从而也出现了部分学者关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研究。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以及职业选择理论为基础, 利用调查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提取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领域选择的因素, 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促进硕士毕业生理性就业。

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职业选择理论的背景下进行的, 首先, 通过对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学校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交流, 得出其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关心的问题。其次, 通过文献查阅有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资料, 找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整理设计出调查问卷, 与老师同学探讨后进行修改, 最终得到正式的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 (性别、独生子女、生源地、专业) 、个人的人力资本情况 (在校成绩、英语水平、政治面貌、奖惩情况、职务级别) 、个人择业取向情况 (就业城市、就业领域、月薪水平) 。

我们将修正后的调查问卷以电子版的形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长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西北科技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电子调查问卷500份, 回收480份, 回收率96%, 其中有效问卷为460份。调查对象为在校硕士研究生三年级学生, 他们正面临找工作的时期。

在随机抽样调查问卷中, 在校期间获得过奖学金的占71.3%, 负责过课题研究项目的占38%, 有3个月以上实习经验的占56.1%, 独生子女占34%, 城镇户口学生占41%, 党员学生占69%, 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占61%, 拥有某种从业资格证书的占45%, 在校期间发表过文章的占54%, 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本的学生占26%, 性别分布为男生占总人数的51.3%, 女生占48.7%。由调查数据整理可知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立即就业所占的比率高达90%以上, 这也说明绝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未来毕业流向是立即就业, 那么随着硕士毕业生的不断增加, 社会对于硕士毕业生容纳率又有限, 必然造成部分硕士毕业生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 也就产生了知识性失业。知识性失业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它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以至于最近几年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调查问卷中, 我们关于就业领域设置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中外合资/独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其他共5个选项, 在所得调查数据中, 进入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占40%, 进入国企工作的有23%, 中外合资/独资排在第三, 而民营企业所占比例最少, 这说明硕士毕业生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就业的倾向所占比例高。

利用SPSS16.0对各个因素与就业领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 得到学校是否为211、是否有三个月以上的实习经验、是否有过课题项目以及社会资本是否丰富等因素与就业领域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 毕业生所在学校是否是211、是否有三个月以上的实习经验、是否负责过课题项目、社会资本是否丰富, 这4个因素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领域选择有影响并且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这几个因素对就业领域选择的影响是显著的。通过调查可知, 对硕士毕业生就业领域有影响的除上述4个因素以外, 诸如性别、户口、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党员、是否当过学生干部、是否发表过文章、是否有从业资格证书等因素对毕业生就业领域的选择是没有明显影响的。这与以往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差别, 本文的观点是因为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就业存在差别, 硕士研究生更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课题项目主持的能力。所以得到以上结果与实际情况是符合的。以社会资本是否丰富为例, 得出社会资本对毕业生就业领域的选择影响情况 (见表1) 。

由表1可知, 社会资本丰富的硕士毕业生在就业领域的选择中更倾向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 所占比重为51.2%, 相对社会资本不丰富的毕业生来说, 就业领域更为集中, 社会资本不丰富的毕业生就业领域比较分散, 在5个不同领域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为均匀。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就业领域比其他领域的使用有更高的效率, 社会资本在这一领域中的作用也比其他领域更为突出。毕业生所在学校是否是211、是否有三个月以上的实习经验、是否有过负责过课题项目等因素对就业领域的选择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在学校是否为211中, 当硕士毕业生来自于非211学校时, 他或她选择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倾向比来自211学生要大, 因为非211学生在就业领域中的选择性较小, 211学生在其他领域都比较受欢迎。是否有三个月以上的实习经验中有经验的硕士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为就业领域。而没有实习经验的硕士毕业生在各个领域中的选择倾向于平均, 这说明通过一定时间的实习, 硕士研究生能比较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 从而能更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 并最终成功就业, 而没有三个月以上实习经验的硕士毕业生在就业领域的选择过程中表现较为盲目, 在就业过程中使其相对有实习经验的竞争者而言处于劣势。

4 简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对调查数据分析, 通过SPSS软件, 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 , 得出毕业生所在学校是否是211、是否有三个月以上的实习经验、是否负责过课题项目、社会资本是否丰富对其就业领域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针对结论, 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 针对学校是否为211, 这个因素对就业领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控制的, 由于211学校有限, 资源稀缺必然造成就业领域选择倾向的差异, 政府应当正确引导社会, 使得非211学校在不同领域与211学校硕士毕业生拥有同等竞争的机会。其次, 针对是否有三个月以上的实习经验, 硕士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用人单位对硕士毕业生是否具有社会实践经验, 也就是说如果硕士毕业生拥有社会实践经验在择业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学校应当努力创造平台, 为硕士研究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 硕士研究生自身也应当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积极争取机会, 为今后成功就业加大筹码。再次, 针对是否负责过课题项目, 学校应当多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项目, 可以和导师一起做项目, 加强与导师的沟通, 硕士研究生在了解课题项目对就业领域的影响后应当重视学校、省、全国的课题项目的申请等工作, 做到在校期间至少获得一个课题项目, 并努力完成课题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最后, 针对社会资本是否丰富, 社会资本对就业领域的选择也很重要,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本, 是稀缺的, 有价值的,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总之, 就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无法一蹴而就, 但对于成功就业也是有章可循的, 前期的充分准备尤为重要。

摘要:以人力资本理论、职业选择理论为基础, 通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10多所高校的500名在校各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进行电子形式的问卷调查, 通过SPSS软件, 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independent SamplesT-Test) , 检验因素对硕士毕业生就业领域选择是否产生影响, 并验证所得因素对硕士毕业生就业领域影响的显著性是否成立。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为社会、学校及硕士研究生本人理性就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力资本,硕士毕业生,独立样本T检验,就业领域

参考文献

[1]顾光同, 曾丽萍, 赵锦锦.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取向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黑龙江教育, 2010, (10) .

[2]徐迅, 王宝亭.香港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 2007, (6) .

[3]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 2004, (06) .

[4]杨明东.研究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08, (07) .

[5]王慧娟, 赵红霞.当前中国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J].社科纵横, 2006, (08) .

未来十年十大高薪职业 篇3

在中国社科院前不久发布的2011《社会蓝皮书》中,公务员以待遇优厚、工作稳定的较大优势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职业,但竞争激烈程度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职场分析师欧阳晖预测:随着市场需求壮大,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网络营销师、人力资源等八大行业的相关职位在待遇和发展前景上绝不逊于公务员,并将成为未来10年最火爆高薪职位。热门职业1 公共营养师

公共营养师

由于膳食不合理、营养失衡所引发慢性病的健康问题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聘请营养顾问已成为现代人的消费时尚,公共营养师成为国家新职业,为从业者提高了职业身份和社会认知度。目前,家庭营养顾问年费8000元左右,企业营养顾问年费5万元左右。营养顾问是一个高职自由职业群体,一个中等水平的公共营养师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热门职业 2 心理咨询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生活的质量了,不仅注意吃、穿、玩、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幸福等,还注重心理健康。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劳动的频率尤其是脑力劳动的频率也相应加快,心理负荷加重后心理疾病也就相应增加。没有心理疾病的人也渴望在强盛的物质异化下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这在我国已形成共识。从事有关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热线电台、热线广播报刊也越来越多,这也是国人注重生活质量的一个折射。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心理专家的。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科学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热门职业 3 网络营销师

在互联网时代,懂得与时俱进的企业都会意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为了借助互联网低门槛、低成本的优势,大大小小的企业都纷纷进军互联网开展网络营销。当每一个企业都离不开网络营销的时候,这一领域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因此,网络营销正在迎来一个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现代企业的运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靠于网络,而中国网络的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增加更提升了网络在传播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既懂传统营销,又了解网络营销的人才在当前市场中将会非常紧俏。

热门职业 4 人力资源治理师

人力资源治理师

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中专业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都是干行政出身的,最近几年有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深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现代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资金是否充足,而是是否有一群有知识有能力并与企业同生共死的员工,而这些需要人力经理去开发、管理和培训。

热门职业 5

企业培训师培训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头戏”,许多企业为此一掷千金。一方面人才紧缺,另一方面需求旺盛,这是造成企业培训师身价不菲的主要原因。

企业顾问或企业培训讲师是一个收入颇丰的职业,掌声和观众也使这一职业非常有成就感。好的培训师每小时的培训收入可以达到3000多元,优秀培训师公开课的收入也达到每场3000元。因此,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培训师的市场还将逐年扩大,其缺口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职业前景一片光明

热门职业 6 理财规划师

理财规划师

理财规划师进入中国才10年时间,却已成为职场的一大热门。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目前银行专业理财人员严重缺失,相关第三方投资理财公司更缺人,市场的迫切需求和巨大的人才缺口使专业理财规划师成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职业之一。目前中国理财规划师职业仍有20万人的缺口。

热门职业 7 职业规划师

职业规划师

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在求职应聘、职业选择以及职场发展面前越来越感到无所适从,职业咨询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目前从事职业规划和咨询的专业人士数量非常有限,其中已取得中国职业规划师资格认证的不足千人。对于庞大的就业人群来说,现有的职业规划师人数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职业规划师的身价近年不断攀升,业务能力强的年薪可达20万元左右。

热门职业 8 3G网络工程师

随着3G技术在各领域应用,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至20万元。从目前的趋势判断,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3G到来之后,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

热门职业9: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

相关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设计

入行起薪:2000-4599元人民币

准确的讲城市规划专业是很有前景的,所做的规划项目可以包括很多,如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等,中国的城市规划专业起步相对较晚,这方面的人才还不算很多,所以前景很好。

热门职业10:现代医药类

现代医药

相关专业: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

入行起薪:3000-6000人民币

网络营销工程师成为十大高薪职业 篇4

it业:网络营销工程师、3g工程师、游戏软件工程师

上榜理由:近两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营销的认知程度和各大企业对网络营销认识的重视程度不断的提升,网络营销工程师的就业呈现了大好形势,薪资待遇也不菲!其次,现在的3g业务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各大运营商的3g服务纷纷上马,推动市场需求热度不断升温。鉴于我国3g人才的培养相对较晚,人才门槛高,培养周期较长,造成了此类人才奇缺。而随着国内游戏产业的不断健全,尤其是网游的兴起,游戏开发者、策划者,以及销售环节的市场推广等人才都异常抢手。

金融业:投资分析师、注册会计师

上榜理由:投资分析师要时刻面对市场上纵横交错的大量信息,并对证券市场不同层次的投资群体提供有价值的投资策略或建议。随着新兴的期货市场不断升温,更多的投资分析师需求正在不断显现。在未来几年内,投资分析师的缺口会不断加大,相对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很高。注册会计师一直是国内急缺的人才,尤其是被国际所认可的注册会计师更是稀缺。

房地产:房地产策划师、房地产推销员等

上榜理由:房地产从去年底的巅峰逐渐转入常态,但巨大的市场需求依然使之成为今年最稳健发展的行业之一。其中,房地产策划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策划团队的创意对项目的推进作用很大。其次,目前一、二线城市对房地产的需求在今年依旧会表现出强大的势头,而地产推销员的需求也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得以稳步上升。

酒店旅游业:品牌市场

上榜理由:随着经济的转暖,酒店、旅游、娱乐等服务市场再度活跃,从而造就了较大的就业空间,餐饮、娱乐、酒店、旅游等行业的需求一直盘踞榜上前十位。而随着竞争的激烈和危机公关事件的出现,企业对市场品牌的树立和维护越来越重视,因此,经验丰富的策划师将是急需人才。

对外交流/翻译:同声传译

上榜理由:随着近些年来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会务商机”随之成为又一个新兴的商业拓展契机,同声传译已经成为会务运作不可获取的重要角色。

保险业:保险精算师

上榜理由: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及国内企业对保险业的需求提升,保险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炙手可热的人才,也是高级复合型人才的代表。当前,由于保险精算师的认证门槛很高,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准精算师”不过40多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

制药保健:高级医药代表、药品研发人员等

上榜理由: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日益关注,制药保健类的企业需求量逐渐增大,据调查求职指数显示:去年医药类的需求名列第四位。除了相应的医药保健品研发人员以外,销售类人才的需求度也很高,而且职业生涯长,越来越值钱。

汽车业:汽车修理、汽车销售代表等

上榜理由:去年中国汽车销量已经成为世界的龙头老大,这将为中国汽车业相关的各个衍生行业带来新契机。汽车修理行业需要相对的特定人才储备,汽车修理有望在未来几年发展为更具规模化、正规化的行业。同样,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催生更多的汽车推销员岗位,其薪酬会和销售直接挂钩,和销售季节等诸多因素有关。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

上榜理由:随着宜居型社会的不断推进,环境工程逐渐成为房地产行业衍生的又一热门职业。其中,景观设计师、园林设计师等都将成为今后颇具前景的行业。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8万余人。

物流业:物流师、供应链经理等

影响物流的十大因素 篇5

这种影响有很多方面,比如减少空车资源,我们现在专门有这种网站,减少迂回运输,减少货物库存,减少仓库,变物流为信息流。这是我们现在感觉到互联网对物流的影响比较明显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减少货物库存,减少仓库。我们在座的有不少人肯定研究过美国的戴尔公司,戴尔模式。戴尔模式我们知道,他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减少库存,加快货物周转,他的模式是由以前的供需转换成需供,所谓供需是我把东西生产好了,比如说中国的皮鞋,我生产几亿双放在那儿可能放十年,慢慢卖,一年卖不了卖两年,两年卖不了卖三年,但是没有卖出去以前都是库存。我们有一个典型现象,中国以前每一个县,县城里面有一个百货公司,是国家的,一件服装挂在那儿.现在每个县里面开几百个店,每家挂个服装,比如三千件服装有一千件是消费的,有一千件放在仓库里面,有一千件常年挂在那儿。

戴尔首先是定制,所谓定制就是按特定客户的需求来生产,就是先需求,然后再供应,再生产。所谓大规模定制是把个性化的需求和大规模生产统一起来。这个产品你一个人要,比如说50双鞋50码的鞋一个人要成本很高,我们是面向全世界,可能要50码鞋的有1万人,这对于客户来讲是个性化,但是对于我生产来讲是规模化,所以这是大规模定制。

戴尔有一种观点,多余的存活通常是源自于对市场的盲目不清或源自于对货物短缺的害怕。因此他的基本思路是用信息代替存货。之所以我们有存货是因为我们没有信息,那么我有一千万的人有存货在那儿,那么我有五百万的信息带进一千万的存货,我对用户的需求了解得很细,你需要什么东西,而且按照你的需求生产,不需要存货。我这一千万存货的成本就省下来了。但是,我为了省一千万的成本,我买信息,我建立信息系统可能花了50万,这就是戴尔模式的本质。

怎么样减少库存?戴尔有很多办法,一个办法是让供应商与戴尔双重接近,所谓双重接近,一个是供应商的零部件厂与戴尔的工厂要足够的近,尽量的靠得很近,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做我戴尔的供应商。我的工厂建在中国,你零部件的厂也要在中国建,我建在澳大利亚,你的配件厂也要建到澳大利亚,要足够近。第二是通过戴尔的网站Dell.com,使供应商与戴尔虚拟地同步工作。比如说客户现在需要一个产品电脑,那么我这里知道他需要一个电脑,那么全球每一个零部件供应商都同时看到了,然后同时生产,同时工作。

再一个是买的少,但买的频率更高,戴尔在全球平均库存天数降到7天以内,网上订购存货时间降到3天,原材料库存按小时计算,戴尔的网上销售已经占总收入的近50%,,网上成交额近100亿美元。联想的存货天数平均30天左右,一般电脑企业库存时间是2个月。

戴尔的哲学是存货是危险的,存货的生命就像菜架上的鲜菜一样短暂。戴尔的管理目标是从“有多少存货”转向“存货的速度有多快”。戴尔的长远计划是通过使供应商也根据订单来生产,以实现从供应链中除去所有零部件存货,也就是实现零库存。现在戴尔与零库存一步之遥,所有的零部件存货时间也就是1个小时。

讲这个理念是什么意思呢?我后面还会讲到,我们有很多地方搞物流,长沙一万亩地建仓库,广州一万亩地建仓库,我们郑州整个用十几平方公里建仓库,物流就是建仓库,这是错的。因此我们要用信息经济的思维来思考传统物流,用传统经济的思维是仓库少了,那么我们现代经济的思维就是仓库太多了,那么当然还有一个位置重新调整和整合的问题。因此,如果按原来计划经济的思路、传统工业的思路,我们现在的物流是大面积的建仓库。那么三年五年戴尔模式在中国影响,在很多企业推广之后,你们就会发现你们的仓库是废物,全部都是垃圾。

我再补充一句,戴尔模式跟我们的联想模式的差别,戴尔就是消灭中间商,消灭库存,这样把由此而带来的所有效益转移给消费品,因此我们的产品价格很便宜。那么联想是三级,总经销、分销商到消费者成为一条利益机制联系起来,这样价格就多了,我们批给你,你再批给他,我再卖给他,就像剥皮一样,你剥一层,我剥一层再到消费者那儿去。这就是联想和戴尔模式的竞争,中国的消费模式,中国的经济就是回扣经济、佣金经济,这件服装出厂价20块钱批给你,你再加30块钱批给他,你再加50块钱批给他,到老百姓那里300块钱,这就是中国经济,一层一层地剥皮。戴尔的模式是消灭中间商、消灭库存。

变物流为信息流。刚才讲了消灭库存,消灭库存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消灭,由于产品不一样,有的产品比如说种粮食,一年种一季,我们北方种水稻一季,要吃一年,你不可能消灭,每个行业是不一样的。

第二,互联网的信息手段的发展,有一部分产品由物流变成信息流,本身是用信息流取代物流。刚才戴尔模式本身也是用信息代替物流、代替库存,这里面信息流代替物流,比如说以前我们很多人写信,现在我看没有几个人写信,现在是打电话、发Email,写信是一个礼拜有时候送不到,有时候还收不到信,收不到信很多谈恋爱的就崩了,有的还没写信,麻烦很多。那么现在我们有一个有机的信息体系,比如说特快专递一个月可能还收不到,但是发个Email多简单。

还有报纸,我刚才讲的,我每天早上买一份报纸,一份报纸50张1块钱,这种报纸的经营模式是社会灾难,这份报纸我可能就看一篇文章,我买了50张报纸1块钱,但是我翻这一份报纸要翻1个小时,就看这一篇文章,那么是大量的资源浪费。那么我们要这么多报纸有砍很多的木材,要造很多纸张,因此很多人要大量的物流,砍木材、报纸、物流,报纸送

到千家万户,50张1块钱一天的报纸,最后回收报纸,大量的物流。因此,我主张政府应该大力号召推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采取强制措施,来推广网络信息,这对于社会进步会有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比如说现在我们有畅销报纸,比如说发行量很大的报纸,都是这么厚,一天1块钱,他不是卖信息,是卖眼球。信息免费给你看,我发行量很大,100万份,广告上去,你要做广告吗?我这100万份眼球,你给我广告费,靠广告费维持。

再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光盘、录像带、录音带这些东西都是信息,把他做成光盘,然后录光盘,录录像带,这些东西以后不用录了,因为网络的发达,因为这一块东西就可以减少。

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会分离。这个我就不展开了。

再有就是物流企业小型化,这个观点我讲几句。未来信息经济时代,我们的物流企业到底是大型化还是小型化?我的观点是“小狗经济”,这个“小狗经济”是一个比喻,我研究中国的浙江经济,浙江经济就是“小狗经济”,三个小狗一块上来,把斑马吃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分工很细化,配合很紧密,我咬鼻子,你咬尾巴,他咬身体,咬住死死不放。那么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模式不是大型化而是小型化。一个司机就是公司,靠什么呢?靠网络把他联起来,哪儿有货他自动就来,而不是一个公司养1万个车,1万个司机,不好管理,那么他一笔生意可能要花费1万块钱,成本很高,浪费社会资源。仓库也是小型化,用信息资源把这些东西都联系起来,天衣无缝,而不是说我一个人养多少车、养多少司机、养多少仓库,不是这个概念。我研究浙江经济的观点是:凡是“小狗”能搞的,“斑马”都会死掉。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企业也好,叫组建大型企业,把50个企业捆在一起,资产规模80个亿,造“斑马”。所以,我的看法,物流企业应该是大信息网络、小物流企业,一个司机就是一个公司,我自己管我自己,会管得很好,但是我的效率不会降低,通过互联网经济,我知道哪里有我的客户,网络就可以帮我调动。

二、商流对物流的影响。

我们1994年和郑州市政府做一个方案,郑州在中国的中心,铁路陇海线、京九线,公路是107、310国道,是交通枢纽。我要把郑州这个铁路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商贸优势,把郑州建成中国的商贸中心,结果中国的商贸中心既不在郑州也不在武汉,而是在一个浙江义乌。三年以前我们给义乌做过整体方案,就义乌做了很深的研究,义乌一年的交易额3000个亿,出口一年30个亿,而且最近五年每年出口量翻一番。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圈地几千亩、上万亩建商贸城、物流中心。我有一个观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不是盖房子盖出来的,建市场建出来的,是跑出来的,是因为有一个开明的政府,加上一批能干的商人。因此,中国现代的物流本身来讲是商人带动商流,商流带动物流。我们要注意一个现象,北京的蔬菜哪儿来的?从山东寿光来的,东北的菜先运到寿光,再从寿光运到北京,你们信不信?海南的菜先运到寿光,从寿光再运到北京,这就是中国的物流。因为我们在以前给寿光做过整体的方案,我做过很细的演讲,因为寿光有一批非常能干的菜贩子,蔬菜方面的商人,中国现代有很大一部分的物流是因为商流,由商流带动了物流。义乌没有很多的优势,中国的很多小商品运到义乌,然后再从义乌到全国各地,因为义乌有一大批能干的商人。

上个月我在新疆乌鲁木齐,我是乌鲁木齐政府顾问,乌鲁木齐杨书记请我吃饭,还带我去看,说我这个地方投十几个亿搞物流中心,这个地方投资十几个亿搞商贸中心。后来我讲杨书记,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不是建出来的,是跑出来的。

三、产业布局对物流的影响

比如说中国的钢铁,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中国的钢铁产业将会面临两大调整:一个是所有制的调整。中国的钢铁到现在基本上国有企业一统天下。但是,我坚信未来比如说5年、8年、10年,中国将出现私有钢厂兼并国有钢厂,中国将出现年产钢千万吨的个体户。陕西的海星去年产钢已经达到了120万吨5000人,国有的包头钢厂年产500万吨12万人,河南的安阳钢厂年产钢200万吨、300万吨4万人。第二个是调整。一吨钢所需的耗时运到攀枝花大概需要300块钱。那么中国未来是在沿海、日照、宁波,多少家年产千百万吨的大钢厂,把上游的钢厂全部淘汰掉,我们的资源浪费大量下降,中国的物流将大幅度减少。

我们现在都讲加入WTO以后,中国将会成为世界工厂,这个世界工厂放在哪儿?广东建世界工厂,我最近研究格兰仕,格兰仕的战略就是世界工厂,格兰仕的战略就是法国生产微波炉我给你生产,把你的设备搬到我这儿来,法国的工厂是一个礼拜工作4天,一天6个小时。那么格兰仕把机器搬过来之后,一天就完成了一个礼拜的工作量,其他的时间自己干。上个月,我在南昌,南昌市政府召开万人大会,要把南昌市建成世界工厂。前不久我在南京,南京市政府也要把南京市建成世界工厂。这个世界工厂未来在中国怎么分布?是分布在珠江三角洲,还是分布在上海一带,还是全国平均分布,这对我们物流影响很大。再有区域,中国到现在为止因为我们做了几十个县镇的方案,我发现我们县的经济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把一个县办成一个百货公司。我到很多县,这个县的县长,跟我讲,我把这个县办成了一个万种商品的百货商场,这样不行。

因此我们下一步县的发展是把一个县办成专营店还是百货公司,这里面对我们的物流也很难。我提出几个概念,一个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我在家里种地,粮食是我自家的,布我自家的,衣服我自家住,牲畜我自家养,整个的物流在我家里面就解决了。我们想想,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他的物流是什么概念?自己养殖,物流在自家院子里面,这就是物流,什么东西都是自给自足。

我们放大到以县为单位的自给自足,全球一体化是什么意思?就是以全球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美国人把飞机造好,德国人把汽车造好,瑞士人把手表造好,中国人把什么造好,我们一个县把什么造好,这样一种经济模式不一样,对我们的物流影响非常之大。讲到这儿,我问我们很多地方官,给他一个概念,我说我在全国各地跑,得到一个结论,说你们招商引资进我这儿,业务怎么好,产业怎么好。我说产业集中是最好的投资环境,一个县一品,一个县集中生产一两个产品,这样我们的物流感觉就不一样,区域之间的交往就会增多。再一个从企业来看,是销地产还是一地产全国运,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四、政策法规对物流的影响

比如说化肥,我们最近做了两个化肥产地的解决方案。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政府对化肥有个政策,铁路运输运化肥有补贴,运费很低,任何一个企

业,无论是山西的化肥厂、河南的化肥厂,你生产的化肥可以运到海南、河南、新疆,都有竞争力,那么化肥没有半径,可以全国运,这样物流就不一样。我想如果没有铁路的补贴,化肥的运输半径最多500公里,这种物流的概念就不一样。

再讲我们的邮政方案,我们的邮政要是放开,说民营经济可以搞邮政,还是我们的邮政法把民营企业限制在邮政之外,只有一家,别无他家。我们的法律是主管部门起草的,他的法律是保护主管部门的利益,法律只准我干,不准你干,甚至我一个特快专递送了一个月也只能我送不能你送。北京的小红马当初也遇到了不少的麻烦,你搞邮政是违法的。但是邮政是把北京的信送到一个地方再送到一个地方,这样就有一个物流中心、信件中心,每天把北京市的信集中在一个地方,快的两天,慢的四天。小红马,我直接给他,两个点,一个网状的,我把我的一个信送到西城区再送到北京市中心邮局,第三天再慢慢配送,小红马不是这个概念。

再有是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我们是给政策还是给钱,我们可以把钱集中的在北京然后再给西部,这是一个办法。那么再一个就是搞特区,在西部搞几十个特区,然后把税收减免。比如说西安哪个地方,引用这个政策,广东老板感兴趣,然后这些老板把钱自己拿去在那儿办工厂,就地资源转化,这个物流概念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说粮食,前几年我们有一个政策,保价收购、顺价销售,讲的就是统购包销,各地方不能私自倒卖粮食,如果搞的话就抓起来。那么我和粮食局张司长聊过几次,我说我就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打击粮贩子保护粮耗子,农民倒粮食从这个地方倒到那个地方,农民用拖拉机不用汽车,我宁愿用马车不用拖拉机。我们走最近的路用最便宜的交通工具,用最快的速度,那不行,你是非法的,你必须由国家粮食部门来收购,所以就大量的库存、大量的积压,这是我们的物流,一年建多少仓库都不够。比如说棉花,农民只能卖到供销社,供销社再到15个点,再到我们的棉花厂,这是我们的政策。

五、交通对物流的影响

我想讲交通发达使产品运输半径延长,交通越发达,运输成本越低,产品的辐射半径越长。我们现在很多内地想我这个地方资源优势,交通发达了,资源在这个地方越不成为优势。以前交通不发达,棉纺厂放在郑州,因为棉花在湖南产,交通发达了以后,棉花厂不一定放在郑州,可能放到杭州比较合适,虽然增加了一定运输成本,但是微乎其微。

交通改变区域间的产业分布和产品的市场分布,这个不展开。公路交通的发展,使中心辐射状的物流变成网状的物流,什么意思?比如以前交通不发达的时候我们都是铁路,公路很少。温州的皮鞋先运到郑州卸下来,搞个仓库在这儿,再从郑州运到信阳,从信阳放在这儿,再找拖拉机运到每个县,这样我们物流是辐射状。那么现在交通发达了是网状,可以直接到某个县,那么温州到乡镇每天几百条线路,几百辆车,这样没有必要把皮鞋先运到郑州再卸下来,再分别运到洛阳、新疆等等。什么意思?一个是货流量大了,车次多了,交通更便利。

所以这里我有一个看法,随着信息的发达、交通的发达,有相当一部分产品物流无中心,因此我们现在很多城市都拼命以物流为中心,我想是一个大的误会。长沙要建立中南地区的物流中心,中南地区的货,温州皮鞋就卸在长沙,再从长沙运到每个城市,不是这回事,那是以前的概念,以前没有路,没有车,车次很少,才会这样。温州的皮鞋从温州每个乡镇直接运到某个县城,没有必要先到长沙,再运出去。那么你搞几万亩地盖一个仓库干什么。当然,不是所有的产品,有相当多的产品,我的看法是未来物流无中心。

六、体制和观念的变化对物流的影响。

现在我们有些产品,比如说广州的服装要运到全国,福建的服装要运到全国,温州的皮鞋要运到全国,中国这几年的发展,现在有一批老板省,有一批打工省,浙江、广东是家家户户当老板,我们内地、河南、四川、广西、湖北家家户户打工,是打工大省。这些人到广州、深圳去打工,然后广州、深圳再把产品运到河南、河北,那么我们广州和深圳是民营经济,我们北京是集体经济,那么中国这的竞争表面看来是省和省的竞争、县和县的竞争,背后有一条主线就是制度的竞争。上海的皮鞋打不过温州的皮鞋,不是上海人没有温州人聪明,是上海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结构,打不过温州以家政模式为主体的经济。上海皮鞋的失败是国有体制的失败,温州皮鞋的胜利是民营模式的胜利。随着我们十六大、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现在国退民进,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很快。最近河南省的书记省长决心很大,要加快国有企业的转让,各省都要加快。所以我们沿海各个地方的差异会逐步消失,你能干的我也能干。

第二个是文化的差异。我们内地是两恨文化,一恨富人,二恨能人。大家都很穷,他富,我们大家联合起来把他掐死,我们内地是这样的文化,因此谁都别想干,谁都干不了,大家都去打工,都到广东打工去,这样大家心理平衡,所以没意见。然后再打工到广州造皮鞋、造机器,再把广州的机器、服装运到我们陕西,运到什么地方,这是我们的物流。沿海的文化是超越文化,你赚到1000万,我赚万超过你。我在西部很多地方走经常听到一句话,虽然我们饿着,没饭吃,但是我们坐着。虽然你温州人很富,但是你像马一样那么辛苦,很可怜。我们沿海地区是打拼文化,爱拼才会赢。正是有这样一些差异,才导致我们广东、福建这些老板省,浙江成了老板省,我们内地都是打工省,全国人民到沿海打工,生产产品往内地销。下一步是我们观念的`改变、体制的改变,是中西部地区文化观念的改变,我相信这些状况会改变,这样对我们的物流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不要老用老的思维观念来考虑物流。比如在温州建个皮鞋仓库放皮鞋,我这几年研究温州皮鞋,最近我又参加了一个重庆西部鞋城,温州有几个老板搞皮鞋到那儿去,我相信西部有很大的希望。我在温州和皮鞋厂老板讲,到底温州的皮鞋放在温州还是重庆?现在还不知道,按照现在的模式在旁边建很多的物流中心、很多皮鞋仓库有可能是没用的。

七、城市环境对物流的影响

一个地方的物流关键是成本的问题。比如说义乌,义乌有三低,成本低、税费低、价格低。雁过拔毛,雁到义乌不但没有被拔毛,还加上两根毛。什么意思?一个杯子是广州厂生产,那么为什么要到义务去买,不到广州去批发。他能够告诉你,你到广州去买吧,广州这个产品一块钱,义乌9毛5,我说你这不是赔本买卖吗?我们批发都按17%交增值税,没有一个人赚钱。我进价1块钱,卖9毛5,没升值啊。我卖200万,赔钱;我卖1000万,他给我100万奖金,我赚奖金,这叫合理避税还是合法避税我不知道,这是一块。再就是政府不涨,我这个摊位现在是1000块钱,你赚了1000万,这个摊位还

是1000万,低成本、低价格、低税费,到义乌雁过不拔毛。因此这个大雁还可以飞到中东,飞到俄罗斯。那么我们大雁飞到广州、飞到北京、飞到上海,雁毛拔光了,走不了了,就只能卖给当代老百姓。这是因为义乌的政府开明,政府不宰人。

八、人流对物流的影响

这个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比如说我到乌鲁木齐,我今年去了好几次,到乌鲁木齐是不是把书带到乌鲁木齐,那么坐飞机头等仓是40公斤,现在我们旅游的增加、打工的增加,整个社会人流的增加,别看每个人带得不多,这个量很大,特别是人流的增加,量更大。一些农民工大包小包坐火车,到哪个地方去,我们旅游的,都是问题。我们浙江最美丽的一个岛南麂岛是非常美丽的一个岛,去年给他做了一个策划,他专门养殖鱼,那么这个岛计划每年养鱼是5000万,基本上和旅游联合起来就把这个鱼带走了。只要设计好怎么让游客把它带走,这就是一种物流,不用专门去搞船运那些海产品。比如说吐鲁番,吐鲁番的产品一个是旅游,一个是葡萄,吐鲁番的葡萄相当大一部分都是通过旅游的人带走的。所以这里面我有一个看法,人流带物流,全民搞物流,特别是物流量增加了以后,这一块的物流以前是可以忽略不计,以后将是一个不可小视的物流方式。

九、企业经营模式和经营战略对物流的影响。

这里面有很多,我就不展开了。比如像企业是搞小销地产还是一地产全国运。比如说广东两个家电企业,一个是科龙,一个是格兰仕,这两个企业战略上有很大的差别。格兰仕的一个基本战略是在广州顺德不动,格兰仕现在每年生产微波炉是1200万台,在广州顺德生产再运到全国。科龙也是顺德的一个家电企业,他的战略是在安徽兼并了安徽冰箱厂,在吉林兼并吉林的冰箱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整个物流是不一样的。未来我们更多的企业是采取科龙模式还是格兰仕模式呢?再一个我刚才讲的报纸,我们的报纸现在不是卖信息,而是卖眼球,我们现在电视台也好,我们的报纸也好,都叫做眼球经销公司,电视台花了1个亿搞个故事片你们免费看,不要钱,你看10分钟给你1分钟的广告,1个小时给你10分钟广告,信息不要钱,通过倒卖眼球赚钱。报纸也是一样,我发行量100万份,送给你看,我眼球很多,通过这样的办法赚眼球,然后通过眼球赚广告,这样报纸是越印越多,你一天100张,我一天200张,这就是中国媒体企业的经营战略问题。这里面物流问题很大。

十、国家关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重大战略对物流的影响。

像这些大的战略对物流有宏观的影响、重大的影响。我举个例子,中国现在一个基本的状况,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画一条线,这条线画了之后是什么状况,这个线90%以上的人口和工业农业生产能力在右面,那么这个线左边的面积是不到10%人口和工农业生产能力,这些全国一半以上的资源在左边,这是目前的状况。我们再看一个状况,以这条线再加上长江,这两条线,整个东南这一片土地占了36.5%,耕地占了36%,水占了81%。西北和东北这么大一片,耕地占了50%,水占了10%。什么意思?我们的基本状况是这一片华南地区有水无地,我们的西北地区有地无水。

我们再看一个情况,到本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6.5亿,增加4亿左右。我们这4亿人到哪儿去,粮从哪儿来?思路不一样,物流大不一样。一个办法,在浙江那些地方、广州那些地方、华南那些地方,人都到这儿来,让更多人在这儿打工,更多人在这儿安家,也是一个办法。第二个办法是搞南水北调,把水调到西北,这样我们在那儿造地,在那儿办工厂,对物流是大不一样的。

像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的工程结果是怎么样?物流形态改变、共同设施改变,怎么改的呢?由水渠代替道路,由运水代替运粮,由电线代替道路,由运电代替运煤,我这儿举两个例子,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像这样一些大的政策还有很多,每一个大政策对我们物流的影响很大。

最后我想讲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未来的物流要不要中心。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现在我们每个省、每个城市都在几千亩地、几万亩地圈在那儿搞物流中心,一个地方投几十个亿,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会出灾难。如果真像我所讲的,未来物流无中心,你这些投几十个亿的项目是灾难,恐怕比北海、海南更大的灾难。那么哪些物流需要中心,哪些物流不需要中心,进一步细化研究,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讲并不是所有的物流都需要中心。而且,随着信息和交通的发达,不要中心的物流会越来越多。你在那儿还搞几千亩地、上万亩地搞物流中心,干什么用呢?所以,我说这是大问题,要研究。我想我们研究物流,不能仅仅只研究技术问题,不能仅仅研究微观问题,宏观问题搞错了,微观搞得再好也不行。

第二,未来的物流企业是大集团化还是小狗经济模式。我刚才讲了,我的看法,信息发达,我们更多的企业可以通过外部的信息、外部的市场交易来把一些独立的个体联起来,当然不会影响效果,你运个货在3:40运到某个地方,马上有三个车或者两个车或者一个车来了,三个车一块来,你报价,我报价,我报价20块钱,你报价50块钱,报价20块钱的来运,不耽误事。如果我自己养个车,不是20块钱可能就是60块钱了,什么叫小狗经济?小狗经济就是把我100个车间变成100个老板,100个车间主任变成100个老板,这是我们浙江经济和内部经济一个大的区别。浙江经济怎么做的呢?这个机器要100个螺丝、100个零部件,我内地搞10个亿,搞很大的工厂,很大的车间,每个螺丝去做,每个零部件去做,一个大工厂。浙江不是这样,每个零部件有独立的公司工厂来做,然后每个零部件由三家公司来做,哪个公司的产品好、价格低,我用谁的,用市场交易关系来代替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车间主任如果生产不好,老板不用;我车间主任生产好了,就给你100块钱。你生产不好,给他他就不要。老板晚上做梦都是想怎么把产品改进,把成本降低,这是浙江经济模式。所以,研究未来的物流企业是大集团化还是小狗经济模式,或者更进一步讲,哪一个物流是大集团化,哪一个物流是小狗经济。小狗经济是一个独立的司机就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一个小仓库就是一个独立公司。但是,我们通过互联网,我们通过市场的机制,把他们联起来。

第三,要研究物流对产业的促进。我们一方面根据产业配送物流,反过来物流怎么促进产业调整,比如说我们去年研究郑州保税中心,那么怎么把保税中心变成物流中心,保税中间有很多的仓库没怎么用,那么研究一个方法,就是他那儿离泰国很近,泰国有很多的橡胶出口,就可以库存橡胶,有什么厂用就可以到这儿来提货。本来河南没有那么多的轮胎厂,后来就有很多老板办了轮胎厂,这样轮胎厂就成为河南省的一大产业,反过来讲,泰国的橡胶运到河南来带动了物流。

第四,用未来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来规划物流。我想要由计划经济思维转向市场经济思维,由传统经济思维转向信息经济思维。不要去建那些今天看来很需要,但是明天看来是多余的房、多余的厂、多余的仓库。

谢谢大家,我就讲这么多。

本文为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在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研究生高薪就业十大影响因素 篇6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市场因素

一、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形成

随着研究生整体规模发展, 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81年, 全国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21人, 约占全国首批授予硕士学位的0.24%。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发展的增快, 教育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也开始增加。1989年, 我国共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559人, 大约是1981年的26倍之多。

1989-1998年, 教育学研究生呈稳步发展的趋势, 其招生规模逐步递升, 教育学硕士的招生从1989年552人, 上升到1998年的1 383人, 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1%左右, 在校的教育学研究生也从1989年的1 685人上升到1998年的3 913人, 年均增长率约为9.8%。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的人数也从1989年559人增长到1998年的813人。

1999-2005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 也带来了研究生整体规模的发展。在此期间, 教育学研究生的招生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长, 远远高于全国研究生的平均增长速度26%。2005年教育学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2 357人, 其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11 352人, 比2004年招生人数增长了24.9%。高于全国同期硕士生招生增长率13.6%。截至2005年, 全国共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24 693人。就在校生数而言, 到2005年, 在校教育学研究生已接近3万人, 是1982年的120倍左右。特别是从1999年随着高校的扩招, 教育学研究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规模也急剧攀升, 在校研究生数从1999年的5 499人增加到2005年的29 855人, 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3%左右, 这样的发展速度, 乃为历史之罕见。毋庸置疑地是, 这种发展速度和规模与目前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息息相关。

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 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在进一步扩大。2008年12月15日, 中国社科院举行“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与会专家指出:预计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 估计到年底的时候, 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如此背景下,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又受制于哪些因素呢?

二、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一) 就业空间狭窄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空间狭窄, 签约率低、对口签约率更低, 就业压力大, 就业满意度普遍不高, 许多毕业研究生宁愿待业也不就业, “结构性就业难”成为教育学毕业研究生的真实写照。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 学校是他们就业最集中的区域, 而学校一直也是吸纳硕士、博士毕业生的第一大用户。而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 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当之无愧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在毕业生对高校的追逐热度不减的情况下, 高校、教育科研、教育培训等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却不增反降。特别是最近几年, 高校的进入门槛逐步提高, 同时, 随着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接近尾声, 普通高校的师资需求量逐渐减少, 再加上高校中需求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的岗位原本就少, 使得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进高校显得难上加难;而在现有的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中, 并没有对应的教育学课程,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 尤其是中心城市的中小学对教师需求量逐年减少;各类职业学校主要培养具有操作性的人才, 对教育学毕业生的需求非常有限。机关事业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另一主要选择, 近几年人才相对饱和, 其对毕业生的需求正逐年下降。

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基本上是以专业是否对口而做出的, 目光大部分锁定在高校、科研、培训单位或者教育行政单位, 校外职场普遍对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没有吸引力, 广大毕业生求安求稳心理没有根本突破。对企业、公司、创业等话题普遍反映冷淡。原因有二:一是研究生本人主观上不愿意到这些单位;二是这些单位的用人需求大多与“教育学”专业不对口, 对其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少。这两方面原因导致教育学专业毕业生长期涌向需求量越来越少的学校、事业单位和机关全民所有制领域, 就业空间越来越狭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二) 年龄歧视

对用人单位来说, 年龄是他们招聘员工时的一个重要尺度;而对毕业生来说, 则是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就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几乎所有的招聘, 包括每年中央及各地的公务员招录中, 都对年龄作了具体的限制。对不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 28岁和30岁成了影响他们顺利就业的拦路虎。以现在的学制计算, 如毕业直接读研, 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在25-28岁之间, 如果是工作后再选择读研, 不少毕业生毕业时已超过30岁。而事实上是, 不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以前是中小学教师, 在工作若干年后才读研, 在就业时, 虽然知识增加了, 但年龄却成了影响他们就业的巨大障碍。

就业压力的增加, 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时只能选择普通高校的辅导员和行政管理等岗位, 而这些岗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应聘者的年龄限定在了28岁内, 稍微宽松点的也在30岁以内。同时, 不少中小学招聘教师时, 也都把年龄作为了一个重要条件, 考虑到女性在婚姻、家庭和生育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不少中小学宁可选择年轻点的本科女生而不愿选择大龄的研究生女性。如此规定, 使得不少优秀的毕业生因年龄“不过关”而失去就业机会。

(三) 性别歧视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和大量的访谈可知, 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 重庆市某高校某研究中心2007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 女生的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69.23%。事实上, 各个院校的教育学研究生女生的数量也普遍呈现出绝对地多于男生 (艾诗根, 2007) 。

女硕士生毕业时是结婚和生育的高峰期, 生理因素和传统社会分工使性别成为困扰女研究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用人单位又无一例外地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的, 挑选人才十分谨慎, 在录用女研究生时通常会有所顾忌。几乎在所有的招聘活动中, 均能发现“重男轻女”的影子。再以高校招聘辅导员和行政管理等岗位为例, 不少岗位都明确注明了只要男生。一个成绩优秀的女研究生竞争不过一个成绩平平的男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男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即使在某些招聘中, 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明确要求性别, 但在实际操作中, 性别毋庸置疑地已经成为女研究生求职就业中的首要的和最大的障碍。

(四) 第一学历歧视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 研究生就业市场中的各种就业歧视悄然而起。其中, 第一学历歧视就是当前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歧视现象。所谓第一学历歧视, 就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研究生的过程中, 除了对研究生的学历进行审查外, 还对毕业生在研究生教育之前的大学学历情况进行审查, 分出三六九等, 以区别对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学历层次区分。如规定第一学历必须是本科, 专科或者是专升本的则不予录用。2.第一学历类别区分。如规定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 其他类别, 如函授、自考、电大等则不予录用。有的用人单位规定第一学历必须是重点大学毕业, 等等。

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 第一学历为非全日制本科或者非本科的研究生占了相当一部分。再以重庆市某高校某研究中心2007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为例, 第一学历为非全日制本科的研究生几乎占到了总人数50%, 而且相当一部分在就业时受到了第一学历的歧视。实事求是地讲, 第一学历是对毕业生过去学习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种印证, 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但是, 过分强调第一学历, 毫无道理的“一刀切”作法, 完全是用人单位基于买方市场的强势所采取的一种破坏社会公平的行为, 在主观上是对人的蔑视, 在客观上断送了那部分“出身”不好而研究生阶段非常优秀的同学的就业机会, 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的话, 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正确人才观的形成和社会公平。

三、解决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教育学学科和专业建设

加强教育学学科和专业建设是改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基础。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也是教育学这个学科和专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问题出在毕业生的就业上, 但是根子却是教育学学科和专业本身。所以, 对教育学学科和专业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是解决其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基础。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现象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但是, 在这些原因中, 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教育学学科和专业本身存在着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相适应, 或者说, 教育学学科和专业的调整和发展落后于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

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亟须大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 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此需求结构不相吻合, 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 也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遭遇种种就业问题的本质原因, 换句话说, 目前教育学学科和专业本身存在着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相适应, 是造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种种歧视的根源。对此, 笔者认为在适度控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扩招规模的同时, 必须施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均衡分离。

研究型教育的培养模式主要为继续升学, 真正有志于学术研究, 以培养创新性的科研人员为目标。目前就业市场上对此类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并不十分旺盛。鉴于此, 笔者认为, 应该适度缩小研究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培养重点应该向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倾斜。而对于具有学术潜力和扎根学术研究的研究生而言, 应该严格筛选、重点培养, 确保学术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以小批量小规模方式确保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再通过博士研究生层次的规范和训练, 初步成为一个专业知识深厚、人类知识广博的职业教育学者。

技能型教育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有强烈就业需要的研究生, 定位于创业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业型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在教育贸易和教育服务市场中工作, 属于教育经营人才而非教师, 在课程设置上应增设教育理论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知识, 将教育与人力资源理论紧密结合起来, 培养创业型人才;应用型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指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等基础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目前, 这种人才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才是社会所广泛需要的, 再加上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很强的实践经验, 所以笔者建议此类人才的培养应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为主要对象, 以在职教育为主要形式, 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要目的, 且在数量上要有所增加。

(二) 毕业生个人调整求职策略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去向上, 必须改变以往的择业观念, 去掉精英意识, 以面向中小学和校外职业市场为突破口满足就业。

首先, 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必需改变以往拘泥于高校和科研系统, 俯视基础教育领域的择业观念。用专业知识服务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科研岗位, 积极探索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结合的生长点, 充分体现出专业理论学者指导教育实践的有效力度。其次, 突破以往囿于学校系统求稳求安的心态, 结合自身专业特长, 在新兴的职业行列——教育经纪人、教育咨询师、教育经营者等之间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精通外语、具备广告策划、产业开发、营销战略才能的人, 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自主创业自谋出路, 在生活与“教育事业”之间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平衡点, 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用亮点展示给社会。只有这样, 大规模地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价值和意义才会得到人们的肯定, 教育学学科地位的存在价值也由于这些人为社会和自己所贡献的资源得到切实的彰显。同时,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 研究生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竞争力的培养。对所有毕业生来说,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新劳动法的实施都要求他们必须重视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如此, 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成功。

(三) 用人单位正确发挥就业主体作用

在就业过程中,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是平等的主体, 但是在目前的“双向选择”中, 两个主体并不平等, 用人单位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 主动权在多数情况下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所以, 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必须正确发挥就业的主体作用, 摒弃各种求高、求奇、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第一学历歧视等错误的用人观念, 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合理接受人才, 协助政府、高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具体来讲, 用人单位首先要认识到承担、消化就业压力是用人单位应尽的社会责任。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到本单位工作, 就像守法、纳税一样, 是每一家用人单位应尽的责任。在招聘新人时, 不搞应急式招聘, 更多的是应该考虑单位长远的发展, 长远的需要, 而不能只顾眼前的、暂时的利益。同时, 合理招聘是用人单位应持的基本招聘态度。用人单位的职责, 在于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来招聘大学生, 来对待今天的高等教育。任何一个谋求事业长远发展的用人单位, 都要把人力资源作为组织的战略资源, 把每一个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伙伴, 在这样的理念下, 用人单位必须认真、合理地对待校园招聘。比如, 对于到中小学应聘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 应该看到研究生三年来在学业、思想上的积累, 尤其是在教育学理论方面扎实的基本功, 而不应当简单地以“没有这门课程”拒绝毕业生, 甚至大搞年龄歧视、性别歧视等。唯有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进行招聘, 用人单位才能真正得到有发展潜力的员工, 也才能真正为毕业生就业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谢作诗, 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 2007, (4) .

2012影响市场营销的十大因素 篇7

营销趋势分析可以是数据的、表格的,也可以是这样的:它是有声的、视频的、游 戏的,它是 3D 的、联网的、易于分享的。最近,时尚趋势分析预测提供商 WGSN 发布了最新 市场营销趋势报告,报告总结了影响 2012年市场营销趋势的十大重点因素。WGSN 大中华区 销售总监陈颂文认为:这份报告将帮助企业减少今年的库存积压,有助于企业高层进行风险 管理。

1、声音创作与分享

品牌与音乐之间的结合并不稀奇, 但极具原始味道的声音将会成为 2012年的一大趋势。为什 么婴儿的笑声会激发我们的购买力 ? 回顾以往, 大多数广告只借助歌曲和口号来吸引我们的耳 朵, 却忽视了日常生活中最原始的声音;像煎牛排的吱吱声、手机震动的嗡嗡声和婴儿咯咯的 笑声。如果把这些已知来源的声音融入广告, 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进入 2012年, 随着 Siri、Sound Cloud 等应用软件和无线扬声器 Jambox 风靡全球,已有一些大牌开始利用新技 术进行新的尝试。比如 Mugler 与 LadyGaga 合作, 在音频分享网站 Sound Cloud 为 2012春夏 推出了一段充满原生态气息的讲述内容。在这段讲述中,一些具有时尚意象、偶尔还夹带脏 话的零碎言语,被另类流行天后用富有磁性的嗓音演绎,再经过诡异的混音,给人带来一种 神秘而强大的冲击力,让人听后过耳难忘。

2、奥运因素

纵观 2012年全球大事,伦敦奥运会必将在市场营销界占据主导地位。WGSN 预测,这将是古 老的奥运会有史以来第一次与社交空间的完全融合。大众兴趣和电视观众人数将得以攀升, 对于参与其中的各大品牌而言,无论是否成为官方赞助商,都将面对独特的机遇和挑战。随 着夏季日益临近,预计会有更多的运动品牌和设计师大展拳脚,获奖运动员及其赞助协议也 将受到高度关注。

陈颂文认为,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对运动类品牌来说是难得的推广良机,像耐克这样的非官方 赞助企业并不见得比官方赞助商阿迪达斯的收益少。对于中小企业来

说,除了请体育明星做 宣传,还可以在社交平台或网络推广方面动动脑筋,如果做得有创意,不见得花很多钱,也 可以取得很好效果。

3、在视频中寻求创新

WGSN 预测, 美国在线视频广告的支出预计在 2012年会增长 43.1%, 使在线视频广告成为互联 网发展最快的一个类别。然而单纯的视频广告已经很难吸引挑剔的消费者了,因此,越来越 多的互动活动和广告剧情片将在 2012年涌现。

例如, 美国休闲服生产商 Madewell 与多媒体公司 Interlude 合作拍摄了一个有趣的互动视频 广告。视频的主角是两个女模特,观众在不同的情景下,每次有 5秒的时间选择让哪个模特 穿什么, 接下来就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在模特身上。这种类似游戏的视频广告令人耳目一新, 当然它离不开 Interlude 强大的技术力量。倘若你的品牌没有那么雄厚的技术实力,你也可 以试着走桔子水晶酒店的小清新路线。这家另类五星级酒店 2011年拍摄的星座微电影系列被 网友热捧,大家在被个性鲜明的星座男女们逗得前仰后合的同时也记住了酒店与众不同的风 格。

4、游戏兴起

游戏化的兴起,以不同方式将游戏概念应用到非游戏领域中。

尽管游戏化与消费者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但具体到某一品牌还需确定自己是否真正适合。怪 异展示将对一些品牌继续发挥作用,但其他品牌需根据体现的产品内涵和目标市场构建相对 稳健的经营理念。

创新将会大获全胜,鼓励互动的基本概念作为共同的发展线索贯穿该行业的所有层面。随着

上一篇:英语作文 社会责任感下一篇:乡新农保工作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