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精选11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广告的出现及其广泛应用给传统广告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 网络广告的负面影响也阻碍了它自身的发展。本文从网络广告的受众与网络广告的设计因素方面分析了影响网络广告点击率的原因, 试图为网络广告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网络广告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发布传播的商业广告。目前, 网络广告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网络广告发挥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 这都离不开互联网给网络广告带来的生机。作为新兴的广告载体, 网络广告的发展形势是较为乐观的。
而想让网络广告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取得人们期望的业绩, 必须得到来自受众和广告主双方的认同。任何做广告的企业都希望取得良好的广告效应——提高知名度, 增加影响力, 促进销售等等, 而且希望广告效果越明显越好。通常, 所有的广告效果都必须通过广告的受众来体现:只有被受众接受, 才能实现广告的效果;网络广告同样如此。
为什么会出现网络广告点击率下降呢?从内外因辩证关系上来说:内因是网络广告在设计形式、广告内容、视觉要素都不尽人意。而外因是受众有自主权, 大多数受众只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只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广告。同时企业在选择网络广告时, 也难免心存疑虑, 因为他们对网络广告究竟有多大效应没有把握。
一、网络广告内因的影响因素——设计因素
大部分人认为网络广告的效果是通过点击率进行评价的。人们认为点击率的高低能充分体现网络广告效果的好坏。因此, 在很长时间内, 网络广告从未进行过革命性变革。传统广告的表现形式, 以及几年来从未进行过革新的行业标准, 使得网络广告无法跟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 也使得网络广告的广告主无法完全体会到网络广告的好处[1]。
(一) 网络广告内容与形式的影响
网络广告内容对网络广告的点击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网络上, “娱乐、体育类广告”, “知识、教育、学习信息类广告”、“有奖促销类广告”的点击率较高;“商业公司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健康医疗信息”等广告点击率较低。
网络广告的形式多以旗帜广告、按钮广告、弹出式广告等为主。网络广告多得可不胜数, 只有有创意的、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才能打动人们的购买欲望, 激发受众的消费需求。一般网络广告的弹出式广告、浮动广告和垃圾邮件为获得广告的高收入和高频率的点击, 他们就像扔不掉的膏药一样屡封不绝。形式百出的弹出窗口广告在互联网上高度活跃, 让受众不堪其扰。众多广告屏蔽软件的兴起正是对这种无视受众心理广告的有力回击。
(二) 网络广告投放位置与投放网站的影响
广告的投放位置是广告从业者精心研究的问题。它涉及到心理学、平面广告的版面、视频广告的播出时段等等, 对网络广告的点击率有重要的影响。网络广告的投放位置, 更多的靠的是设计者的主观判断,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
广告投放在哪一个网站也是长期困扰广告主的一大难题。网络广告中, 新闻网站投放的广告受众点击的可能性最大。而传统观点认为, 门户网站广告信任度高, 所以其点击率最高;游戏类网站、BBS、搜索引擎居第二;还有国内发展很快的QQ, 其点击率也不差上下。
(三) 网络广告基本视觉要素的影响
网络广告的点击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视觉要素的影响。视觉要素在网络广告中主要是以图形图像、色彩、文字、编排设计、创意等元素组成。
现在网络广告在视觉要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图形图像的粗制滥造与缺乏创意的造型, 甚至让人一点儿也看不懂的所谓“创意图形”;在色彩的运用上胡乱搭配, 分不清受众的心理冷暖感情;文字设计缺乏对造型的了解, 文案创作上经常是风马牛不相及;版式编排有点儿过于机械, 缺乏美感;对广告作品整体创意缺乏应有的创新意识等等。所以, 在网络广告的点击率上应注意对广告视觉要素的理解, 应找到合适的符合受众审美需要的规律来表现广告的意境。
二、网络广告外因的影响因素——受众的接受态度
对于网络广告的效果评估不仅仅局限在“点击”这一层面上, 更重要的是要触及目标受众能直接引发的购买行为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对新异的刺激物最为敏感, 人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是被外界的新异刺激物所引起。喜爱内容新奇的广告, 这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2]。然而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信任还或多或少地产生怀疑, 对一些极端性的侵犯性的问题还持有厌恶感。
(一) 受众对网络广告信任度低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本来受众对传统广告的信任度就很低, 加之在这种虚幻的空间里, 人们少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 自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不信任。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用户对目前网络广告最不满意的就是广告的真实性无法保证[3]。虚假广告让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信任度大大降低。网络广告要想顺利地发展, 从商家来考虑, 只有诚信方能铸造品牌, 虚假广告影响了诸多合法经营的企业形象和品牌, 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
还有, 在网络上, 只要你的电子信箱地址被发布者广泛知晓, 你就无法拒绝广告。电子邮件形式的广告便成为了产品促销的场所。本来电子邮件因其速度快, 覆盖面广, 成本低,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广告方式, 但因其管理的混乱, 法制的不健全和商家一味地受经济利益所驱使而使得滥发垃圾邮件现象比较严重, 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大量垃圾商业邮件。滥发垃圾邮件给用户和商家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它不仅占用了带宽, 浪费了网络资源, 而且邮件服务商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治理邮件垃圾[4]。垃圾邮件的增长速度无法遏制, 导致了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二) 强迫性广告侵犯消费者权益
互联网信息中心、日本电通公司的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网民都非常讨厌“弹出式”广告形式[5]。弹出式广告曾被业界认为是广告效果最好, 点击率最高的广告形式。但有很多广告是被无意中点击到的, 还有的则是不用鼠标点击, 弹出的窗口就不会消失。这种被迫映入人眼帘的广告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网页浏览, 久而久之, 人们对强迫性广告深恶痛绝, 只要出现弹出式窗口, 就毫不犹豫地立刻关闭。随着人们对这种广告无奈的强迫性, 各个拦截软件相应推出。如3721的“上网助手”;Alexa、Google、雅虎也先后推出了AlexaBar、GoogleBar和Yahoo!Companion浏览器, 在自己的软件中加入了拦截弹出广告的功能, 一时间ACtiveX控件窗口、Messenger信使广告窗口都受到了冲击。
在拦截广告软件相继出台的同时, 强迫性广告对受众的侵犯却越来越烈, 从起初的可以找到关闭按钮, 到现在根本没有按钮, 这些广告像是和拦截软件在相互比赛, 弄得网民们苦不堪言。强迫式广告虽然在广告的点击率上很高, 但是, 真正的广告效应却很差。当一个网页页面上不停地出现一些强迫性、侵犯性的广告时, 网民可能会把这个页面关闭, 从而导致点击率下降;点击率的不理想, 网站的收入就可能会下降;同时也会失去广告主的投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所以, 强迫性、侵犯性的广告对企业和产品的宣传都是无益的。对于强迫式广告的失策, 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它激怒了所有人, 人们正在使这种广告失效。我们看到了它取得的成绩, 但是那只是荒唐的数字游戏[6]。
(三) 网络广告的记忆程度降低
网络广告中受众不仅对广告的点击率很低, 而且在网络广告上停留的时间也很短。由于在网络上受众的主动权较传统媒体大得多, 他们对网络具有很强的选择性, 极少数对网络广告进行重复浏览与点击, 因此受众对网络广告的记忆率很低。网络广告一方面要通过互动性的表现形式, 吸引受众的点击率, 另一方面, 还要通过对网络广告视觉语言的基本视觉要素设计来提高广告的记忆率。
除此以外, 广告监测是评估广告效果的必要手段, 但目前我国对网络广告效果进行测评主要是基于网站自身提供的数据, 缺乏专业的第三方的网络审计和认证评估机构, 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测评标准也不统一。科学的广告效果监测和评估对促进广告的策划、设计和制作能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 也是设计人员和广告客户进行设计沟通的重要参考。
作为网络广告的设计人员, 应该认清形势, 跟踪互联网的最新动态, 研究网络对信息传播、消费行为的影响, 灵活应用广告基础知识, 力争在这烽烟四起的网络广告大战中占得主动。
参考文献
[1]刘佳璐.网络广告研究[D].2005
[2]秦宇新.网络广告互动传播与受众接受关系研究[D].2004
[3]彭虹.网络时代广告什么[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0
[4]吕学典.网络广告理性思考.江苏商论[J].2003
[5]祝玉华.网络广告.郑州大学出版社[M].2008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近几年,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逐步成为一个热点议题。在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下,努力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课程研究以及个人发展中去,学校才有更大的内涵式发展。所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系列组成进行认真研究,确有必要。归纳起来,就影响因素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自身的观念
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是强调教师自身在其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而是提出各种应然性的要求。譬如学历达标要求、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基本功能测试的规定等等,都是以外在规定、社会需要、学生发展等性质提出来,把教师置于被动的非自我的境地,不同程度地导致了教师对自身的主体价值缺乏感受和认同。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更应该依靠自身的努力来推动专业的持续发展。只有在自身观念跟上时代的基础上,才能让老师积极参与进去,进而提高教学的实践能力。只有突出教师个体的自主性,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促进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教学基本单位教研组的建设
教研组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平台。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广大中小学校尤其重视教研组的建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体现在教研组对新老教师互补、共同进步的有效机制建立方面。同时,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团体已经在各个学校相继建立起来,对于以前的传统大教研组来说,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组更具针对性。在这样的一个比传统教研组相对小些,而针对性强得多的集体中,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深入研究教育的过程以及细节,并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教科研水平的不断进步,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教育思想是教师整个群体创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思想激励着集体,因此,学校活动中最不可缺少和最有意义的事情也就是教师之间的集体研究,尤其是教研组之间的集体研究。这对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分不开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将师生的合作和教师的指导性以及激励性相互统一,才能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促进师生的新发展。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观念快速转变以顺应时代,学校更要改变观念,建立有效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以及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
国外也有类似的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的实践,如专业共同体、教师学习型组织等,他们的核心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相似之处的。首先,在合理的机制督促下教师会较早地认识到教师做研究的必要性。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运动在英美等国兴起,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教科研已经逐步被重视起来,这离不开机制的督促。其中,著名的课程论专家特尔斯就是这方面积极的提倡者,他指出:教师这个群体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去管理,那么我们就很难看到教学的改进,也就难以满足课程的规划。一个学校要想在教学上得到更大的改进,就要将教师发展和学校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就有着这样的目标和规范,即分工备课要规范,集体讨论要规范,个人说课要规范,教案修改要规范,听课、评课要规范。教师只有认真并且充分地做好备课工作,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四、和谐互助的团队意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便是在团队中提高,这种团队提高带有自主学习、团队学习以及创新学习等特点。在一个和谐的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要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进而制定符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对自我进行现状调查和自我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自我解决方案。这种团队与上述的教研组以及学校的整体管理是两回事,这种团队学习相对灵活,有可能是教研组,有可能是备课组,也有可能是执教同一个班级的老师。团队学习不但要重视教师个人的智力开发和个人学习,而且更加重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群体智力开发的必要性。全过程的学习则要求贯穿在教师整个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交流和反思、总结,并不断创新提高。而创新提高指的就是教师之间要能够形成开放求实的心态,展开健康的竞争和切磋,在相互切磋中不断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共同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最终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孙河川.应对挑战:教师标准不断更新[J].基础教育论坛, 2012(23).
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中国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因素在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巨大挑战,能否实现产业的转型以及经济的进一步持续稳定地发展,是决定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槛,顺利跻身成为世界高收入国家之列的重要保证。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在3月19日刊登的一篇《中国的下一个挑战》文章就暗示了中国已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
文章称,中国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旧战略已经过时。据近期商务部网站发布的《国别贸易报告》显示,2013年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位列出口前三位,共占总出口产品的50.6%,而诸如纺织品,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仅占1%左右,德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与美国也相似,而反观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出口比重居然高达50%以上,中国的劳动性密集产业是占据了中国劳动力人口多这个优势,也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国在科技方面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难以与其他国家媲美。所以中国当下目标应是解决这个难题,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文章同时也指出,突然显现的住房泡沫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最大的威胁。这个住房泡沫,大家都应该深有感触。开发商疯狂购买土地大量建房囤房,同时把房价哄抬,房价曾经一度不受控制。人民手头没有能足够买房的钱,于是人们纷纷向银行借款,房贷收益也成为了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若国家进行市场干预控制房价增长,则会给银行和国家财政带来损失,可是若不控制,形式也将越演越烈,终将带来后患。期待中国政府能想出一条妙计化解这个危机。
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对专业发展无长远规划,目标不明确。很多青年教师只是被动的进行专业发展,按照学校的考核要求,职称评定等条件来发展的专业,功利性明显。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从高等院校毕业,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欠缺实践经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缺乏创新意识,对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较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不够了解,不能及时跟上社会的需求与国家的政策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地方本科高校66.2%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利条件是个人意识不足。67.5%的青年教师认为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就是主动进修或培训。可见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社会培训进修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至关重要。
(二)学校因素
调查显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进修实践机会太少的青年教师比例达到80.7%,62.5%的青年教师认为是缺乏专业组织指导,20.7%的青年教师认为是学校不够重视。对于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82.6%的青年教师认为是专业发展培训经费少,培训流于形式,认为是日常工作任务重的占60.7%,认为是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的占52.6%。可见,地方本科院校未能充分意识到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不健全,缺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和专业指导人员,缺乏专门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经费不足。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对青年教师的评价仍然是重科研轻教学,学术论文数量铺天盖地,但部分论文的质量却有待商榷,科研成果缺少实践价值,教师的实践能力没有办法进一步深化,要促进青年教师按照技术应用型高校对师资发展的要求来发展专业,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制定保障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完善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4]。同时,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的入职标准与他普通高校教师的入职标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基本上是博士或硕士学位、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等。而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特别要求,没有相应的作为其教师的入职“门槛”,缺乏相应的制度与标准。
(三)社会环境因素
在我国还没有形成职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企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未能积极参与到地方本科高校师资培养与教学过程中。这些都有待国家和地方政府做好宣传,加大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支持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5]。同时,需要加大经费支持。调查显示,安徽省地方本科高校83.5%的青年教师认为政府应出台支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到企业挂职锻炼,引导学生创新创业都需要经费的支持,政府和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充分考虑到青年教师的经济待遇,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为学校发展留住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新建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4):74-75.
[2]鄢玉婷.广东省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大学,2012:26-28.
[3]袁晓杰.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14-16.
[4]吴美华.技术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7-10.
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使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企业形象和品牌的重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CI体系的建立,呼唤着一流水准的制服设计队伍。但目前国内的时装设计师不等于就能胜任制服的设计,制服的设计虽归属于CI体系,但CI 的策划者,则不一定能够设计服装,因此,制服的设计师应该并且是一专多能的,制服设计除了必须具备服装设计的知识和素质外,并应充分了解该企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服务性质,尽可能多地收集企业的资料作为设计时的参考,更要亲赴该企业工作及服务现场,研究工作环境和人员活动状况,以及外部环境,内部氛围等等第一手资料。但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在职的制服设计师很少,大专院校培养的时装设计师亦纷纷热衷于时装,热衷于时装厂产生效益,热衷天桥上的发布会。时装设计可以产生轰动效应,相比之下,制服设计不象时装那样容易急功近利。制服设计师需要的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和许多的研究及调查。而今日中国的CI体系的制服设计之社会需求日渐增多,供需之间的脱节,因而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形象CI的整个体系的质量,进而对创国有名牌、经受国际性的竞争带来不利影响。
影响中国制服发展的另外原因,则牵涉到企业决策者的观念及经济、文化等因素。我们在设计、经营职业服的实践中,经常发现,在相当一些企业决策者的意识中,尚无制服的概念,或并没有确立,亦未知其作用何在,它与CI的关系模糊,这样的企业,国企为多。一些国内的合资、独资企业却都已十分重视制服与CI的定位策划甚至在企业筹建时,就严格按照CI体系开始着手精心设计、制作全体职工制服了。
制服的发展,还依赖于人们对传统工作服观念的更新。人们过于习惯了沉闷单调的制服款式、色彩和搭配,改变这种近乎约定俗成的偏见,需要的是制服的新潮设计,大胆用色,更需要的是企事业决策者的理解和鉴赏审美眼光,一流的设计常需要一流的消费者,这与经济、文化、审美诸因素相辅相成。
患者安全目标
医院建筑设计首先要确保安全, 这是基础。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患者安全目标主要包括6个方面, 即:正确识别患者, 增强使用高危险性药物的安全, 确保手术患者正确, 手术部位、步骤正确, 降低医疗照护感染的风险和降低患者跌倒伤害的危险。
因此, 设计师在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确保安全, 可以说, 安全性贯穿于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
诊疗环境
医院的诊疗环境是目前医院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而且越来越被设计师们所重视。随着经验的积累, 在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方面, 他们做得越来越细致和深入。
以我们做过的一个项目为例。在其地下室的餐厅设计中, 为了营造自然的照明效果, 我们设计了一个斜坡, 将外面的自然光引入到地下室, 这样一来, 餐厅的氛围就变得很舒适。在儿童牙科的设计中, 考虑到小朋友一般都很害怕看牙科, 我们通过丰富的色彩、可以活动的一些小玩具及音乐、卡通娃娃来吸引他们。在医院里, 患者们往往很喜欢看到一些动的东西, 在建筑外部我们还设计了一个水池, 里面的水可以形成水雾, 在灯光的配合下, 效果很好。患者可以在这个区域看水雾表演, 听音乐, 放松心情。
循证设计
循证设计对于医院建筑设计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越来越多的理论成果、经验被应用于医院建筑设计。
以ICU的设计为例。在其设计中, 我们首先搜集了大量有关ICU的文献资料, 并对ICU患者的特征、患者的照护、空间环境特性、感染控制、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将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结论用于指导设计。
以前, 台湾地区有一些医院的护理站常常被设计得很大, 我们一直在思考, 如何让空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还有, 在ICU里设家属陪护区, 虽然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但有的医师认为患者家属不需要在里面。
再以急诊为例, 我们一直希望引进“检伤分类”的概念。把患者分流, 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疾病的患者做出不同的处理。当患者进入检伤分类室之后, 自动门是关起来的, 护理人员可很隐蔽地替患者做检伤分类和查看病情。
摘要:在城镇经济发展中,中心镇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中心镇基本特征的论述,指出了中心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中心镇 经济建设
0 引言
中心镇是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合理布局原则,在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经济规模,在各乡镇中发展比较快,能够对周边一些乡镇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建制镇。中心镇上接县城,下连一般乡镇和村庄,是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1 中心镇的基本特征
加快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基本特征。从实践看,中心镇的基本特征有:
1.1 辐射性 由于中心镇普遍具有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交通区位优越等特点,一方面可以吸引周边地区的工业、商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向其集聚,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商品、信息、技术等向周边地区扩散,对周边地区起到一定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1.2 区位性 与一般乡镇相比,中心镇具有地理环境优越、交通、通讯方便,能源供应充足等优势,还要有历史的基础。具备这些有利条件,二、三产业才能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向小城市这个方向发展。
1.3 客观性 中心镇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据是其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实力、环境容量等客观条件,确实能在周围乡镇一定区域内起到“中心”的作用。选择和确定“中心镇”,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尽量避免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2 中心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中心镇建设是一项新兴的事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因此,在充分认识我国中心镇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在建设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
2.1 在政策法规指导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把中心镇工作纳入了政府的工作日程,制定了一系列保证中心镇发展的配套政策,出台了相应的法规。但是由于各部门职能不一样,站在各自的利益上,所以这一系列政策全部集中到中心镇,难免出现相矛盾的地方。同时,机械的城乡划分,过时的“身份”观念,传统的户籍制度以及中心镇建设资金政策等都成为当前阻碍中心镇发展的在问题。
2.2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些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建设缺乏必要的建设资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的需要,也不适应中心镇居民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因此,降低了规模效益,妨碍了城镇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繁荣。
2.3 在规划方面
2.3.1 布局不尽合理,有些地区的中心镇过密,有些地区过疏;中心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等各功能区分布不尽合理,混杂现象普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致企业和人口难以集聚,造成了农村第三产业没能随着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3.2 中心镇数量太多,规模过小。目前中心镇的平均规模只有6000多人,非农人口3000多人。规模过小的直接后果是,城市功能难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成本过高,且严重不足,创造就业的门路狭窄,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强,反过来影响了城市规模的扩大,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
2.3.3 部分镇缺乏总体规划,工业小区、商贸区遍地开花,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严重。此外,一些中心镇的总体规划眼光过短,修改过于频繁,建了拆,拆了建,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土地、人、财、物的大量浪费。
3 对中心镇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规划,依法管理 规划是中心镇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在新形势下要搞好中心城镇建设,必须有一个好规划作指导。中心镇规划的编制,要严格按《城市规划法》、《村镇规划标准》等有关法规进行,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坚持现代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对各部门制定的有关中心镇规划建设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协调,防止各搞一套,互不关联,甚至相互矛盾,坚持依法建镇、依法制镇;对已经制定的城镇发展规划,要根据农村城市化进行相应调整,要从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出发,注重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防止脱离实际;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考虑到今后几十年发展的需要,在交通设施、分区布局、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留有充分余地;要有大的功能分区,既不能照搬大城市的发展规划,又要注意规划和建设必须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对工业区、金融区、旅游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住宅区等功能区要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同时,在规划中要注意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的建设和完善程度,是决定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功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关系到中心镇建设后劲和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心镇建设首先要抓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并且要先行一步。基础设施建设要按大城市要求,力足长远,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积极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在交通、能源、通讯、供水、供气、供热等设施建设中,实现基础配套和现代化。
3.3 坚持典型引路,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中心镇的发展 中心镇建设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发展问题,又要解决改革问题。因此,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切不可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企业设厂开发集中连片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投资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等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和试验。通过抓好中心建设的试点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
3.4 积极推动有关制度的改革,加快中心镇的步伐
3.4.1 放宽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沿袭多年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劳动力合理流动、迁移和非农业进程的主要障碍,必须进行改革。要坚决拆除长期以来城乡隔离的藩篱,实行有计划指导的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建立和开放城乡劳动力市场,大力推行国务院1995年提出的“让农民自理口粮进镇落户”的办法。
3.4.2 积极加以引导,促进建制镇居民住宅和乡镇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民住宅和乡镇企业星罗棋布、天女散花的零乱格局,使之从分散到集中,变无序为有序。
3.4.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结构和城镇功能结构的优化,第三产业是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衡量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各地中心镇的的功能结构都偏重于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要克服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的思路,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重要举措来抓。
3.4.4 建立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无化投资机制。镇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增加中心镇建设的投放,县市政府要制定有利于中心镇建设的有关政策,并在财力上给予支持,从中心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按规定返回中心镇;允许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和经营中心镇市政公用事业;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兴办各种企业,参与中心镇的建设。此外,还可以用争取国家投资、扩大信贷盘子、引进外资等多种渠道来筹集建
设资金,以加快中心镇的建设步伐。
4 结论
灵武二中:孙振中
大凡关心教育的人,都比较关注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教学质量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到底哪些因素是影响其高低优劣所在的呢?我校是一所市级初级中学,自1979年建校以来为全市教育教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学校已成为全市乃至银川市初级中学中的窗口学校,但在近期自己却发现学校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教育教学发展的因素,现就进行简单的抛析。
一、在管理方面:
教师的教育教学离不开管理,而学校的管理又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但在我校管理层中,工作相互推委缺乏协调性,缺乏思想的前瞻性,被动接受,一切只从听校领导的安排,这样就给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思考与措施:
明确职责、各负其责,铁路警察各抓一方,工作注重协调,自己的事自己做,切忌遇事都想推脱责任施加于人。]
二、在教育方面:
俗话说:“做人有做人的道德,做事有做事的规矩。”我校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为人做事缺乏良好的道德素养。如出口脏言,出手打人,瞒不讲理;损人不利己,破坏公物,损坏他人财产,如破坏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伙同社会上行为不规人员偷盗他人自行车,榨取他人钱财;结伴到外面打架。而学校管理忽视了小处,最终导致部分学生恶习成风对学校管理造成 了不良的影响。德育处和年级分工不明,工作中有重复和疏漏之处。再有“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的爱心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它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是教育成功的源动力,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烛光。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就其情节不做认真分析,缺少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思想说教工作,使学生从思想深处得到认识而动不动就采用粗暴武断干预的方式,这样没使问题得到解决,相反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思考与措施:
1、德育处与年级责任分工,德育处重点抓学生纪检而年级重点抓班级卫生和两操,团委学生会将每周班级考核及时向年级反馈,便于年级督促班级限期整改提高各项工作质量。
2、建议学校要求任科教师与班级学生建立帮扶结对子。在教师的帮助下使那些学习和行为有问题的学生在学习和行为得到转变,学校并将这项工作做为考核教师的一项内容。]
三、在教学方面:
目前我校教师教学工作已具备高昂的积极性,但不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由于教师每天忙于抓教育教学和应付上级各类检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没有时间在网上交流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课堂教学只停留在教室里进行和吃老本,而多媒体教学更只留有口语而无实际运用。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但在课堂中没有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没有实行分层次教学,如课堂教学目标、练习上的层次性,课下布臵作业的分层次;平时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中没有体现出以待优生学习为授课基点,以待优生的反馈为根本,以调动待优生学习为前提,使得教学成绩没有得到大面积提高;课堂辅导无针对无多样性,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合作和协作“自辅”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测评与巩固不够、反馈与矫正程度不够、课堂有效时间的获得和教学方法有待科学性的提高,课堂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不够。这都取决于教师已有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对学生有效学习的意识的培养和打造不够。[思考与措施:
1、各学科组不再组织教师反复听课(因为每个教师的教学情况彼此都太了解),将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到多媒体教室观看名师授课实录,学习名师授课环节,以提高自身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学校多和外校联系组织教师到外听课学习。
2、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目标、课堂练习及课下作业的布置注重分层,平时视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以待优生学习为授课基点,以待优生的反馈为根本,以调动待优生学习为前提,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合作和协作“自辅”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自主性学习。
3、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将课堂学习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取得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重视丰富多彩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四、在自身方面: 自己已担任年级主任有8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期间发现有许多不足之处就管理而言思路缺乏前瞻性,在工作中时常处于被动状态只意味着接受而无独创。对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大胆而独立的开展,如没有采取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狠抓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在晨会及相关场合对年级教师教学研究要求力度不够,如要求年级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研究教材和教法及指导学法,强调教师间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知识讲座及课外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的还不够;为提高年级整体成绩没有要求各班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奋斗目标,并随机对各班班务工作进行检查;在全年中没有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点的互帮互学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学法活起来的学习方式;没有完全形成年级、教师、学生间充分发挥一个面、一条线及一个点的教育活动,即年级管理一个面、教师齐抓一条线、学生监督一个点,形成齐抓共管,上下一条心的管理格局,消除学生中各种违纪的势头并将扼杀在萌芽状态。[思考与措施:
1、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园。以人为本建章立制,加强年级教育教学管理,使年级各项工作在各部门的支持和协组下稳中提高。
2、批评教育学生要求教师明确: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视同仁对待每位学生,不歧视待优生,因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鲁迅先生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爱因斯坦也曾指出: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要求年级每位教师用冷静平和的心态处理犯错误的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爱心感化学生,切忌武断行事,以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塑造完美的人格。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求每位教师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运用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头脑并有效的用于课堂教学,注重经验积累,以不变应万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学成绩为目标。] 总之,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因素是多元的,如环境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基础、学校管理等。就教育教学本身而言,教学离不开管理,管理服务于教学,即管理为先,教学为重。为打造一流的学校,学校管理层面应该是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发挥其职、人尽其才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畅进行,只有强化师德师能建设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快乐学习,“学为人师,行为人范”,使每位教师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鲜活的天地。
以上所述是自己一点浅薄的见解,诸如许多不足之处,敬请领导谅解!
目前,我国存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传染病患病率不断升高,家庭结构的改变及医疗费用的增长,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矛盾之一。我国政府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更多的病人将向社区转移,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解决,社区护理将成为21世纪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起步较晚,存在着许多影响社区护理发展的因素: 一社区护理人员匮乏
在对社区护理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上以医疗服务为主,康复护理、保健内容较少,不能充分体现社区护理的特色。一个社区服务站服务一条街,护士平均1——2名左右,社区服务只有初步的治疗,社区保健知识宣教,自我保健,疾病预防等工作难以开展,长久以来,社区护理服务十分薄弱。人才匮乏:在对社区护理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上以医疗、预防为主,康复护理、保健内容较少,不能充分体现社区护理的特色。
二缺乏成套的科学规范的社区护理管理办法
由于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社区护理的目标和任务也欠明确,因此,护理工作走出医院,面向社会的问题尚未很好的解决。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管辖的上级医院脱钩,再加上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比例不合理,社区护士的超负荷工作,还因其经济待遇、学习机会等与医院护士不能等同,致使多数年轻护士不愿去社区工作。
三社区护理人员缺乏规范化培训
社区护理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较宽的工作,其服务不同于临床,因为病种多,涉及范围广,要求社区护士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而目前的社区护士普遍学历层次不高,学校培养的社区护理专业毕业的护士更少,再加上缺乏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也未受到社区护士的足够重视,致使社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无法提供高素质深层次的护理服务。四对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
目前,社会上对社区护理工作仍有偏见,有些人对护士的价值并不真正理解,部分人群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这样,病人的医从性也低,护理效果自然受影响,反过来又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公众的卫生意识滞后也是影响社区护理工作的一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医疗机构对防病保健工作投入少,宣传少,现在社会中的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低,卫生保健意识欠缺,另外,一些人下岗,收入低,他们的钱只能用在有病治病上,谈不上无病防病。
鉴于以上几点,笔者对加强社区护理服务工作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一、改变认识,加强管理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卫生部门要充分认识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重医轻护”的观点,加强社区护理的组织管理,建立社区护理规范化管理制度、准入标准、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独立,完善的社区护理管理体系;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对社区护理管理机构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为重点,逐步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社区护理服务,促进社区护理健康发展。
二、抓紧人才培养,努力壮大社区护理队伍
教育卫生部门等应从社会需求出发,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教育目标首先要定位于社区护理的范围,应以对家庭、群体和社区护理的整体服务及所需的卫生知识、护理技能为目标。明确以社区为中心,以慢性病防治管理为主的业务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后,掌握社区护理技术和工作办法,能运用现代护理技术为社区的不同人群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三、借鉴经验,抓住契机
1.深化和活化化学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自然学科,化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数据的支持,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同样化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化学计算。在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能力颇受人们关注,其中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热点话题。
2.有利于化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
化学计算是从量的角度使学生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有关量的计算的能力。
二、高中生化学计算能力现状分析
根据我校情况,经过高中学习,他们已经掌握高中阶段与化学计算相关的相应知识,并且经过一定练习具备了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本次发出问卷50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因此有效被试人数为43人。问卷以“化学计算专项练习”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对研究对象强调测试要求,开始测验,时间约为30分钟。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对问卷逐一进行评析,对问卷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统计结果分析完后,选取部分典型个案进行访谈。
结果与分析: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所达到的能力目标离要求相差甚远,主要有以下问题:
1.意志力和品质
学生缺少刻苦钻研的精神,表现为学生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太重,遇到困难不能独立思考。
2.自学阅读能力
学生对化学问题呈现的化学情景分析不清,不能通过审题抓住隐含条件,特别是信息量较多、文字较多的题目,经常需要老师提示性地读完题目后,才能找到解题思路。
3.思想方法
不能灵活应用各种科学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解决化学实际问题,如,守恒法、控制变量法、量差法等,这样很难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当然还有知识结构缺乏、提问交流不主动、情感态度不端正、参与意识薄弱等因素都制约着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化学计算能考查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情况,它能把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体现出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相应的化学知识。计算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概括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其次,化学计算传递的是一种定量研究的思想,体现知识循序渐进的习得过程,定量研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前提基础,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具体的數据来揭示抽象物质变化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化学变化,促进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化学学习同样经历了从定性地认识化学概念到定量地理解化学原理的过程。最后,化学计算能力是集知识、技能、素质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化学计算能力的发展同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及观察能力。
四、化学计算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
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形成是以概念原理知识为基础,在实际问题解决活动中得以发展。《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计算的四个方面: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pH值和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化学计算的灵活性大,呈现方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任凭题目如何变幻,学生都能从容以对。概念与概念、物质与物质、反应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化学计算的基点,学生在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理不清其中计量关系,究其原因是学生化学知识掌握不牢,概念原理混淆,运用知识僵化,化学计算能力难以发展。化学概念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概念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概念混淆就不能对物质及其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最终导致化学学习越来越困难。
在教学中应该深层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死记硬背徒劳无益,深层理解方能灵活运用。对概念不仅要了解其“是什么”,还要明确“怎么用”,例如,研究表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很多的前科学概念,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纠正这些错误的理解,结合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揭示电子转移的原因是最外层形成稳定的电子结构;明确氧化还原方程式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和由来;通过总结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概念,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概念之间的认识和理解,明确概念与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单元学习完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个人专属概念图”,随着知识的积累、学习的深入,将新知识整合到概念图中,使学生的知识框架不断丰富完善,建构结构良好的知识网络,这样面对问题时才能有效提取相关知识并成功应用。
经济发展与快递业的关系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摩根大通预测, 未来数年外贸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将微乎其微, 取而代之的是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三驾马车的顺序在未来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消费首次压倒出口、投资被提到第一位置。因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 消费需求增长及其结构变化, 会引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从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实现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增强经济活跃的内生力量和持久动力。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在投资与出口, 消费的贡献率长期偏低。5年来,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长逐渐趋向均衡。居民消费率上升,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于2007年首次超过投资, 在“三驾马车”中贡献最大。根据有关统计, 投资每增加1%, 可以拉动G D P0.2%;而居民消费每增加1%, 可以拉动GDP0.8%。在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由投资、出口型转向消费拉动型。另根据《2003-2004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与GDP增长呈线性关系, 其增长比例为2.93:1, 即如果GDP增长1%, 快递市场规模将增长2.93%。未来5年世界贸易、世界GDP和全球经济将走出经济衰退, 快递业作为消费行业, 以快速低价的服务链接全球贸易, 为国际贸易的发展穿针引线。
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1990~2010年的数据, 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9年) 》以及2010年、2011年统计公报。根据我国快递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推导出快递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快递业发展策略。本文主要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自变量, 分析它们对我国快递需求量业务量的影响程度, 预测未来快递业务量。
X1为国内生产总值, X2为进出口贸易总额, X3为社会消费品总额, 回归模型设定如下:Y=B0+B1+B2X2+B3X3。式中b0相当于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a, bi (i=1, 2, ……、n) 称为偏回归系数, 其意义为当其它自变量对应变量的线性影响固定时, bi反映了第i个自变量xi对应变量y线性影响的度量。
建立回归模型 (分析过程略) 。建立多元线性方程为:y=-4 5 3 2 9.3+0.5 5 6 2 5 1 x1-0.55573x2+0.962749x3
复相关系数R=0.937981, 决定系数R2=0.8798, 多回归标准误差为25786.16亿元, 表明变量快递业务量的87.98%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消费品总额三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来解释。在0.05显著水平下, 回归模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 各单个参数也是显著的。F=41.48, 拟合优度明显。
方差分析输出是检验所有回归系数同时等于零的原假设得出的结果。最终的结果是P值, 在输出中的标记为“Significance F”。这里的P值=4.8955E-08, 是从“快递业务量”与解释变量之间无关系的总体随机样本中得到这些结果的概率。这个P值说明要从这样总体的随机样本中看到这些结果是极不可能的, 从而得出至少有一个显著关系存在的结论。
另外, X2的回归系数是-0.55573, X2是进出口贸易总额, 负的回归系数显然是不合理的,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根据吴汉嵩的研究, GDP与进出口贸易强正相关。它拉动经济增长, 应居于主要位置。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服务贸易增幅出现回落。进口增速快于出口, 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 占服务贸易总额50%以上的进口对中国GDP增长不具有拉动作用, 甚至为负, 正好解释了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原理。由此, 进出口贸易总额顺序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现象是很自然的。
变量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总额与因变量快递量之间不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来看走势相同, 明显呈现正的相关性, 而快递量与进出口总额从绝对量来看走势相同, 但相对量来看部分阶段呈现明显的负相关, 与拟合的方程很好的对应起来。据此可以认为, 快递量受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 而与国际贸易相关性而言, 没有随国际贸易的大幅增加而出现显著性的变化, 或者说变化不是太明显, 即国际贸易大幅度变化不会引起快递量快速的增加。
进一步分析, 将1990~2010年快递业务量原始数据与预测值进行拟合效果考察。该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 可以用该方程对2011~2015年快递业务量进行预测。根据多变量平均增长速度测算, 假定我国国民收入每年以10%左右速度递增, 进出口总额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5%的速度递增, 带入模型推导预测未来五年里我国国内快递市场的规模。
按照此预测, 我国快递市场的规模是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 与实际上, 近五年我国快递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是54%相比, 我国快递市场发展有着巨大空间。
趋势分析思考
第一、网购快递仍成为增长的主基调。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 个人或机构对快递业的需求急剧扩大, 快递业提供的服务也从商务文件和小包裹的递送, 向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方向延伸。未来快递业务与物流业务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将日趋明显, 信息化将成为快递业核心竞争力, 尤其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信息化普及以及市场对物流服务标准的普遍提升, 原来由航空快递企业所独创的限时服务、门到门/隔夜送达、全程信息跟踪、安全管理等专有的服务模式将被广泛复制到物流领域, 优化快递渠道, 实施标准化管理, 树立中国快递便捷、高效的国际形象, 将成为国内快递公司专注研究的问题。
第二、外贸必将拉动快递高速发展。按照美国服务业联盟 (U S-CSI) 预计, 未来三年中国快递市场将以33%的速度持续增长。美林也表示: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 中国国际快递市场正在以全球市场增长率4倍以上的速度扩张, 年增幅达30%。
第三、快递业绩效评价迫在眉睫。调查显示, 国内快递业发展迅速在市场竞争方面, 快递企业数量越来越多, 市场除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 快递行业既有进一步洗牌的强烈要求, 也存在对一些快递细分市场推行绩效评价的必然要求。未来快递业发展依赖质量提升吸引客户, 绩效评价从而越来越引起供需双方共同关注。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推荐阅读:
社会环境因素体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06-11
影响农村代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07-25
十大影响城市旅游发展的旅游策划方案10-22
影响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06-03
血气分析的影响因素06-18
员工福利的影响因素10-20
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11-03
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11-06
婚姻幸福的影响因素11-06
影响安全驾驶的“七大因素”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