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民间美术发展路径研究——以突泉剪纸为中心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突泉县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 地方文化兼具蒙汉满回等民族文化特色。仅有百余年历史的小城, 却积淀了丰富的民间艺术。主要有突泉剪纸、突泉漫画、二人转、年画、泥塑等。随着国家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 突泉的民间艺术也得到了积极引导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不断增加和丰富, 见证了各地非遗文化传承的光荣历程。突泉剪纸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保护项目之一, 在突泉民间美术中具有独特的生命力。本文将以其为中心, 简要探究剪纸等民间美术的发展路径。

民间美术, 之所以冠以“民间”之称, 可见其于人们生活联系之紧密。民间美术起源早, 伴随着人类的早期审美的出现不断具有新的内涵和不同的表现形式。纵观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 民间美术品类多样形式多变;但总体上来说, 其不变的是在创作中多以生产生活为原型, 贴近生活或与日常生活相互结合, 在象征意义上多富于吉祥美好的寓意, 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或是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基于其此特点, 民间美术往往具有较之其他艺术类型更加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属性也使民间美术与地方风俗紧密结合, 也更易于在中国艺术形式中脱颖而出。这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其的传承和发展。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同时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文化。本土艺术的传承载体——民间艺人在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不断推进, 鼓舞了广大民间艺人坚守传承之路的信心。为优秀的民间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突泉剪纸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之一, 代表性传承人延续家族传承的主要方式, 至今历经5代传承。传承的方式主要有: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即言传身教;手工作坊的创作与产品手工加工;协会推动和便民培训等。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是传统手艺人最常见的传授技艺的方式, 多见于家族传承中。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突泉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日霞即为这种传统传承方式下的技艺传承。随着人们对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意识和关注度日益提高, 赵日霞于2015年注册了突泉县内第一家“手工剪纸艺术坊”, 为剪纸的创作提供了专门的场所和空间, 在增强社会影响力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并随着政府部门对剪纸技能的认可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的加大, 相继举行了多次培训, 为本地人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剪纸这一传统文化的机会。同年并和众多剪纸爱好者一起成立了“突泉县妇女手工剪纸协会”。在突泉剪纸传承人、手艺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 人们对剪纸的了解更加深入, 剪纸艺人和爱好者也逐渐提高了对于剪纸的认识, 也渐渐有男性剪纸爱好者加入到协会中。剪纸艺术和众多民间美术一样, 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即使现在经济快速发展, 机器化的生产带来了众多便捷, 但传统的剪纸技艺也应回归当下的日常生活, 融于生活, 这才是人民的艺术。在以农耕和渔猎为主的社会中, 剪纸内容多为丰收、捕鱼、过新年等生活场面;新时代下, 传统手艺更应该与时俱进, 积极融入现在的生活中。突泉剪纸的表现内容也不单单拘泥于传统的风俗表现和农闲之时表达心中美好追求, 更相继出现诸多融入现代元素的生活画面、以剪纸画说政策等。突泉剪纸的审美功能和应用功能逐渐与现代生活接轨。剪纸不仅仅出现在逢年过节及婚庆布置等场景, 渐渐融入了广告设计及宣传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更新进步, 人们的审美意识增强, 艺术形式的种类日益增多。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的丰富不断提升。传统手工艺作为民间美术的组成部分要在传承中融入新时代发展, 就要面对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一方面, 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一, 随着机械化和工厂化的不断推进, 生产条件不断改进, 传统的手工制作则由于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体现为成本高, 导致在市场消费方面缺少优势。就手工剪纸来说, 同等劳动前提下, 机器生产剪纸的时间远远低于手工制作剪纸的劳动时间。这即成为机刻剪纸以其较低价格迅速打入消费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机刻剪纸既满足了喜欢用剪纸装饰生活的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又顺应了消费者追求价廉的心理趋向。其二, 传承人老龄化日益明显。传承人队伍年龄较大, 成为传统艺术发展中的一个反复被提及的重要问题。作为早已被关注到和认识到的问题之一, 然而, 在具体实践中依旧很难解决。年轻人对于传统手艺的不了解, 保护意识不强, 传承文化的意识亟待提升。传承人是传承与发展民间传统手艺的主要群体, 这一群体更需要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有新鲜血液的供应。从长远看, 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的解决程度将影响开展传承活动的效果。

另一方面, 手工制作拥有着蜕变发展的机遇。其一, 新时代召唤匠人精神。2016年3月5日,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匠人精神的回归和建设鼓舞了手艺人坚守传承之路。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民间美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有了更加鲜明的发展方向。民间艺人得到更多支持的同时, 更要勇于肩负起传承创新的重任。其二, 新媒体助力传统手艺新生。随着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也使剪纸等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网站、QQ和微博为较早的新媒体手段, 成为运用网络宣传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随着2012年以来, 微信的普及, 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类APP的开发和推广, 传统的手工艺也有了更加广泛的展示平台。受众可以通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了解传统工艺的相关知识, 甚至可以选择合适的教程进行学习。比如突泉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 赵日霞传承谱系于2016年3月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赵日霞手工剪纸” (微信号:zrxsgjz) , 不仅扩大了传播剪纸知识的覆盖范围, 更拓宽了剪纸爱好者学习剪纸的渠道, 使人们能更加便捷地了解和学习剪纸。截至目前, 根据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后台数据统计显示, 其粉丝81.5%为外省剪纸爱好者。可见, 合理的运用新媒体于传统艺术的传播之上, 具有很好的效应。同时以新载体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 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技艺的关注, 为储备振兴传统工艺的后续力量埋下了伏笔。其三, 传统文化进课堂带来希望。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平台, 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提供年轻化的受众群体。相关部门开展并强化民间美术的教育教学研究, 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 并将其作为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的传承活动。将剪纸等适合与校园教学相融合的民间美术与校园课堂教学相结合;并要结合实地情况对传承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 提升其思想认识和教育教学水平。推进非遗传承人等民间艺人走入学校、走进课堂, 提供青少年学生与他们交流互动的机会, 从而让他们感知到中国传统文化神秘魅力, 为民间美术的发展培育更多的幼苗。

简言之,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和“魂”。民间美术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历久弥新,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民间美术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锤炼匠人精神, 树立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能继承优良传统, 懂吸收精华元素, 不忘本, 筑未来。突泉剪纸传承至今, 创新发展方面起步晚, 更应该立足基层, 在实践中攻克挑战, 把握机遇, 善于结合本土特色适当学习和借鉴先行者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探索民间美术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的发展路径, 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应尽的力量。

摘要:民间美术作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 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优秀的民间美术以其鲜活的表现形式美化生活、净化思想, 表达着人民对生活和祖国的热爱。剪纸,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之一, 在中华大地上具有悠久历史, 各地具有不同特色。2017年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有着新的实践主题。突泉剪纸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之一,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有机遇亦有挑战, 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焕发生命力, 更好地参与到决胜小康建设阶段, 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成为其传承发展中应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以突泉剪纸为中心, 依据其发展的现实境况对其发展路径进行尝试性探究。

关键词:民间美术,突泉剪纸,传承,新媒体

上一篇:职业本科数学类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究下一篇: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