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心得体会(共10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时代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时代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心得体会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新时代的老师,不仅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更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20XX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许慧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与实践》,要爱萍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杨爱青老师的《如何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科知识交流探讨》《高段语文教材分析及大单元教学操作方略》培训。经过三天的培训,我深深感到了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只有老师不断反思,才能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有人说:一个人经常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对孩子的作用就像国王一样伟大。
小学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父母都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作为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平时父母和教师都只注重幼儿道德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认知与行为就如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轻重之分。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而应该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形成互相协作、严守纪律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行为品德,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在学校经常使用说服、榜样、将故事和奖惩来对幼儿进行德育,他们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外到内地把一定的思想、认识或观念赋予幼儿,而不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实践而得到的正确观念,更不是让学生运用智慧和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认识,用意动摇,不牢固。
本次培训使我重新认识了传统的教育观,把学生当作一个接纳知识的“容器”一个被动的接受者。随着教育观的不断改变,学生的一个自主的、有能力的学习者的观点,被我们逐渐认可,而现在我知道了,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而是一个有能力的思考者思想者。他们有自己分析事物的逻辑,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我们无可比拟的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新认识幼儿:从一个“容器”到有能力的学习者到有能力的思考者,在这一过程中我获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灵感和教育智慧:
一、新时代的教师要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和专家说的一样,做一个教学专家,不做教书匠,要努力做科研型教师,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紧跟时代步伐。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现在的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往往超过了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地认识自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紧跟时代步伐,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强化个人素质,适应学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三、要积极反思,努力完善自我。
每节课都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教师的教学机智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因此,每节课都要有所反思,思考自己的课堂语言、教学设计,思考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情况,为我们改进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必须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学习,不断探索与总结。促使自身在专业化领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成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新时代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心得体会2在这个桂花飘香,漫山红叶的季节里,我端着一杯飘香的清茶,顿时一种清凉的心境,让我卸下世俗中所有的疲惫,静下心来学习《专业标准》,感受颇多。
想要遵循《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我们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思想、追求、个性和尊严,维护他们的天性——“求生的欲望、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才能达到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和生命的融合。
关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我们教师还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教师要关爱学生,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就必须有效地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地评价学生。我们知道不同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对后进生要做到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方向;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充分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现在这个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时代,我觉得每次考试可以出几份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那样卷上的成绩就不会打击到那些学习困难户,慢慢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我想那样后他们一定也能从最简单的试卷开始做到和优等生一样的试卷。
新时代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心得体会3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透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潜质、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潜质,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好处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正因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必须的信息素养。
以上是本人在本次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不断落实,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爱中实施教育,把一切为了学生。
新时代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心得体会4我有幸参加了东港区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此次培训通过观摩3位优秀教师展课,听取骨干教师评课,专家专题讲座及与会教师议课的形式开展,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精心钻研、为打造高效课堂而努力探索。我知道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
一、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孙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短暂的培训活动已经结束,返校后,参与培训的教师及时传达学习内容,扎扎实实把学习汇报工作做细,对在校教师进行二次培训。
二、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教师要不断自我充实、自我提升。我们相信,在领导的殷切希望下,在前辈的谆谆教诲中,在自我的不断要求下,我校教师队伍将越来越壮大,将会更好的服务教育事业!
新时代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心得体会5这段时间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提升,对教师职业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主要心得体会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明白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二、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
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三、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网络
一、引言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但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甚至影响社会的发展,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 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 更离不开教育的一个主体:高素质的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 教师专业能力对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借助互联网构建教师培训平台和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也是实现教师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为适应专业发展需要, 可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提高, 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针对性更强, 效果更好。
二、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从国内外的现有研究来看, 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 霍伊尔 (Hoyle, E.) 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格拉特霍恩 (Glatthorm, A.) 认为, 教师发展即“教师由于经验增加和对其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我国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专业水准与专业表现而经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 以其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 提高学习效能”。综合国内外的各种论述, “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归纳为这样两种基本观点: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即教师教育) 。它们都是多侧面, 多层次的, 而且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2.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角色发生转变, 教师从传统的学习控制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 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支持者。教师仍是决定学生发展的关键, 教师不但需要拥有本专业的知识, 而且还需要涉猎许多相关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个性品质、人生信念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使学生能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设计能反映实际生活的问题, 从基本的“问题”出发, 重新组织、设计, 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学, 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等。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必须继续学习, 获得新的教育理念, 并将其转化到教学实际中去, 新课程标准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航者, 就必须研究思考新课程的相关问题, 这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三、基于互联网的教师培训
网络培训相对于传统学校教育培训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和科学性的优势, 可以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转变了过去那种集中模式下的权威式的教育模式, 变成一种开放式的可选择性、交互性较强的多感官、多样化的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模式因其投入成本低, 维护容易, 资源共享程度高, 可培训对象广泛等特点, 被认为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培训模式。它突破了传统培训模式的时空限制, 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参与培训。参加培训者学习方式多样化, 可以选择主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或者问题式学习等多种方式, 避免过去集中培训的单一模式, 而且参加培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培训内容进行筛选, 和其他同学或者专家进行交流对话, 使得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可见, 网络培训模式能提高培训的效率, 是发展我国教师培训较好的选择。
四、互联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便利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飞鸽传书到电子邮件, 从逛街购物到网上购物,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同样, 互联网也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 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到现在的多元化学习模式, 无不体现了网络对我们的影响, “有问题搜一下”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于是我们的学习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 而这些学习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向老师请教。互联网成了学习的一部分, 搜索引擎和即时通讯工具成了我们学习的有力助手, 提出或搜索问题, 通过互联网来解决问题, 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总结经验分享给别人。新课程要求教师自我反思经常化、系统化, 并利用多种检测手段, 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起点, 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交流, 促进自己专业发展。下面给出几种常见的网络应用, 可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1.Blog以其零技术、原创思想、分享链接、评论、引用与分享等特点,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感受、想法、课程教学经验、反思以及和自己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加以整理发表, 以便以后或他人阅读后从中有所收获, 也可参与评论或者查阅他人的Blog, 获得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 一般常见的Blog有:csdn.net (IT类型) , www.blog.edu.cn (教育博客) 。
2.即时通讯工具中, QQ中的群是一个很好的即时讨论群, 而且还具有类似于论坛的功能, 能将讨论的信息保存下来, 以便其他人参考学习, 加入一些讨论群, 使用新技术的产品可以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
3.利用电子邮件, 给联系或讨论人留言或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电子邮件具有离线非即时通讯的功能, 也可以用它来发送教案等。
五、广义的网络环境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指出, 人生的三大网络可分为身边的人际网络, 头脑中的思维网络和世界上的信息资源网络三部分, 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参考这个网络模式, 孔子的“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可用来表示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网中来, 无论是家人、朋友, 还是学生、小孩甚至出现在自己视野中的陌生人, 都可能成为自己学习网络的成员, 从他们那里获得启示。头脑中的思维网络则是你的思维, 是你不断学习后产生的事物的相关性联系的脉络, 通过它们可以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是创新的智慧源泉。
六、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倡导下,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搜索的技能, 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并能对信息进行甄别, 去伪存真, 在网络环境下, 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得到了提升, 教育观念从封闭走向开放。让教师重新认识课堂, 重新思考教学, 学会自我反思, 学会自觉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使网络参与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蒋竞莹.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J].教育探索, 2004, (4) .
[2]王守恒, 姚运标.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1.
[3]任婷, 胡华秀.论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体系的建构[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10) (上) .
现状一:小学英语教师年龄结构趋向合理
通过对连云港市随机抽取的108名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现今的小学英语教师年龄结构已趋于合理。从2001年实施一轮课程改革时起,一批专职教师(含转岗)逐渐成长起来。在被调查教师中,11~20年教龄段的老师占总数43%,本科学历所占比例达71%。
现状二:教师专业素养存在单一发展特征
从对“专业发展认识”项目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对其专业素养提升要求还只保留在自身学科领域,对于综合性学科知识不愿涉猎或者还仍未予以足够重视,专业素养呈现单一发展特性,不利于综合性师资的形成。
现状三: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教育科研引导
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与拘囿,很难实现科研先行来有效引领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途径”与“影响发展因素”调查项目的数据显示,教师在培训进修、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教学反思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容乐观的主管与客观现象,形成了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亟须改变。
现状四:对于英语教师专业评价缺乏成长性
对教师专业成长评价虽然逐步改变了只重考试成绩这单一指标,但由于中考、高考的存在及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显性与潜在的干预,学校对学科教师的评价仍有明显的单一性,考核机制中缺乏对教师的综合性及成长性评价。
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懂得做事、做人,懂得爱家、爱国,懂得去追求幸福的人生。每一门功课都是为了发展人、成就人;每一门功课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学科与学科需要相互整合、融合,具有关联性;学科教学促进的人(学生)是具有综合特征的受体,学科教学不能呈单一性地存在,需要实现人与课程、课程与课程的联动,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最大效应,达到“全人”教育目的。
二、基于“全课程”的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取向
实施“全课程”教育是时代变革与发展的强烈要求,其对教育不仅是学法的重大创新与突破,更是对教法的重大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每一轮教育改革,都是基于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包括师德修养、智能结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等。“全课程”教育要求英语教师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视角来重新审视当下的教学组织、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深入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和途径,以适应时代发展,实施全人教育。
以小学英语教师为例,教师的培养将关注两个方面:首先确定其是作为学科教师的存在,要具有学科专业性,这是基础;其次,学科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师,他们肩负着课程整合后的教学任务,是全能型或一专多能型教师。
(一)专业性:从知识获取转向能力形成,重在教育情意培养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专业知识包括英语语言专业知识,基本教学知识及最新教学动向的了解及运用,包括:课程、教材和教学知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知识,心理教育知识,课程评价知识,管理知识,个性化教学知识和现代教学知识等。
事实上,我国对英语教师的培养存在先天性营养不良,从源头来看,存在师资培养知识结构与能力失衡的痼疾。以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我们发现,在师资培养上出现了专业实践性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设置的不平衡性及严重不足,学分仅为6分,所占比重仅为4.44%。我国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专科)基本课程设置情况如下:
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学分为38.5分,选修课学分为6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全部学科总量的32.96%;
英语专业课程:基础课学分为34分,必修课学分为8分,限选、任选课学分为29.5分,英语专业课程学分占全部学科总量的52.97%;
专业实践性课程:为必修课,学分为6分,占全部学科总量的4.44%;
其他实践性课程:为必修课,学分为13分,占全部学科总量的9.63%。
(二)综合性:从专业课程走向教育课程,更要关注普通课程的延伸
为适应“全课程”教育理念,英语师资的培养更要关注综合性和通识性,力求成为全能型或一专多能型教师。普通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应在提升英语师资综合素养培养上有其合理的结构与比重。从三类课程的比较来看,孰轻孰重,应各占多少,仍是争议的问题,但对于通识类普通课程的开设已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那么,目前我国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普通类课程开设情况如何呢?见如下我国普通师范院校三类课程设置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比较情况:
普通课程:美国40%;日本37%;韩国31%;台湾35%;中国20%。
专业课程:美国40%;日本43%;韩国45%;台湾40%;中国58%。
教育课程:美国20%;日本20%;韩国24%;台湾25%;中国22%。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在英语师资培养中通识类的普通课程开设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与地区,师范院校对于英语师资的培养是无法满足当今教育改革的需求的,无法应对新时代教育的实施与开展。
三、基于“全课程”的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性的评价建议
(一)将在职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评价视角转向全课程
随着“全课程”“全人”教育的兴起,我国的现代化课程改革踏上了新的里程,未来对于教师的培养不再只重学科专业性,而更关注学科综合性。长期以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尤其巨大,但大多停留在学科培训领域。在全课程教育蔚然兴起并成为未来教育方向之时,是否应关注和培养教师的“全课程”意识与能力?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与世界接轨,我们必须改变先行的英语教师评价观,从教师单一的学科素养评价转变为多学科素养评价,以使教师适应未来课程的变革。
(二)改革院校培养体制及评价体系
1.着眼未来教育——打造高师与基础教育对接平台
我国师范教育模式是分科性的,这种模式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全盘苏化。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与中小学的学科课程设置一一对应的,这样培养出的教师,其素养结构是“科目化”的,适应分科课程,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为了建设与整合课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我们须在研究和试验整合课程的同时,同步实施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加大通识型、综合型课程比例,及时搭建高师与基础教育对接平台,培养出能够胜任未来教育的合格师资。
2.调准培养方向——重视培养教育实践性合格师资
要改革已有的英语教师培养偏重专业知识的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性课程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师范生开设“整合课程”“专业实践性课程”,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专题训练,改善和优化教师的素养结构,使之实现从“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转变。
(三)规划职前培训项目及评价指标
教师职前培训可以弥补师范教育的不足,为教师上岗后的教学打下基础。正确的职前培训也引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通过研制和实施教师职前“综合课程”体系,使教师具备“整合化”的素养结构,项目应包含文学、科学、艺术,乃至军事、经济等领域。培训时段涵盖师范学习期间与新教师培训阶段。
(四)改变在职培养途径,构建成长性评价模式
1.改变在职培养途径
(1)从专业化培训走向泛专业化培训
对于老教师的培训,需要顶层决策,一方面要考虑其专业技能培训,这方面沿海发达省份的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已取得长足进步;重要的是加强另一面,即实施适应“全课程”教育的培训体系,使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从专业化走向泛专业化。
(2)从输血型培训走向造血型自我设计
所谓输血性培训是指由专家带来的培训,而造血性自我设计强调的是自觉,通过意识自觉、行动自觉、反思自觉与改进自觉不断提升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具备“全课程”教育能力。
2.创建成长性评价模式
(1)学科管理:做自己的教务主任
整合后的学科管理需要教师具备类似公司CEO的调配能力,也就是每个教师都要做自己的教务主任,如何设计主题单元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时间关系到“全课程”教育的成败得失,学校整体性教务管理扁平化,化为每个教师的日常事务。
(2)科学整合:做全人教育专家
课程的科学整合既在宏观上涉及教学系统的学生、内容等要素,也在微观上涉及认知、情感、技能、动机、兴趣、意志,以及知识各个系列等要素成分。“全课程”教育需要学科教师通过自我调整,主动适应,成为操作新课程模式的实践者,综合施教、育人,成为全人教育专家。
(3)文化选择:做学习团队的首席
“全课程”的实施前提是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教师要乐于、勇于、善于做学习团队中的首席。在这个学习型组织中教师要注重对文化选择的引领与多元文化传播,由学科管理者变为“全课程”教育的引导者,带领一群有着彼此个性的人奔向共同的目标。
(4)协同教育:成为教育共振因子
传统意义上的协同教育指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教育资源、教育力量的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以实施同步教育。而“全课程”教育中的协同教育不仅包含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教育资源、力量,单对于课程而言更加注重知识、课程资源与课程环境的协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主动学习与实践,实现自身的蜕变,成为“全课程”教育中的共振因子。
参考文献:
[1]沈冬妮.新课改下小学初任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学科教学:英语,2009.
[2]王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3.
[3]鲍淑琴.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
课题名称: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有效对接的研究。
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880041。
李家庄初中 任将 ***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
七年来,我总是努力使每一个45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适时地渗透思想方法。努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教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帮助很大。要做好以上这些,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否则,都是空话。这是因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科书不同于一般参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课外读物,它是按照学科系统性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知识的。知识结构虽存在,但思维过程被压缩。学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思想、方法更是难以体现。
学习了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之后,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有些陈旧,认识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朝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努力,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的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满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为此,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看得见的思维结果,更要让他们参与那些课本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了。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教师理解了教材,了解了教材的思想,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暂时),并不等于学生也理解了、了解和掌握了。学生不是靠我们头脑里的教学思想方法就可以掌握新知识的,而是靠我们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变为行为。学生是通过我们的语言、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创设的思维空间到达知识彼岸的。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完全依靠教师的主导。
不论我们教师对教材挖掘得多深,理解得多么透彻,把教材读活到什么程度,但如果不能对教材进行很好地加工、处理,不能把理解的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很好的设计,那么,对学生学习来说,都等于零。教师也只能是哑巴吃汤圆——自己心中有数。因此,我认为:教师还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实际,选取恰当教法和教学手段,把教师的思维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内容。教师先受到启发后,再通过老师去启发学生。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自己理解,而不善于教学,那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我非常重视在提高自己驾驭教材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课本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中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具备该具备的各种能力,提高应有的素质。因此,我认为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读《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有感
李家庄初中 王永爱
假期里,暂别了与孩子们嬉戏、学习生活,进行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忙碌惯了人一下子安静休闲起来还觉得怪怪的。当我双手捧起《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时,不由倍添一种无形的喜悦与向上的力量。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读完这本书,我对把自己培养成能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含学科专业性,又包含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当前,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无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
教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职业分化的自然结果和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供给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满足教师在数量上的基本需要始终是主要矛盾,所以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无法强调,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专业化意识不强,专业化效能更显不足。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我们把它理解为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
如果说“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话,“专业态度”强调的则是愿不愿。教师的专业态度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教师专业也应该要求专业教师具备以下素质: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知识;有丰厚的教育学理论素养;有职业理想和追求;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并且能够把进入更高的境界作为自己修身的自觉追求;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而且有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教师寄希望于通过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但往往由于课题游离于教学之外而使科研的价值受到怀疑;有的教师由于常年被大量的习题册、练习篇子牵着走,无法体验在教学工作中研究与创新所带来的乐趣;有的教师希望通过公开课提高自己的影响,又因准备一节好课耗时太多怕背上搞“花架子”的名声;有的教师对各种培训抱有较大期望,但往往感觉无法满足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面对新时期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到底如何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呢?首先,在教育局、学校已经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其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专业化意味着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提高,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职业的关心。教师作为社会的专门人才,受到人们的尊重。它改变了教师教育生活的质量,给教师带来自我生命活力的体验和专业发展的满足感。
在素养修炼中,林老师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体系,从专业层次、专业角色、专业途径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其中提出的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即“一轴双链八要素”双螺旋结构模型令人印象深刻。对于名师解读,可以说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林老师对于卓越的理解也是多方面的,他认为卓越是一种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一种努力;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比较;是一种境界。这种对于概念多方位的理解,确实非常值得年轻教师学习。
在愿景修炼中,林老师总结了教师教育风格形成的各个阶段,其中哈佛大学的例子更是提醒我们要有十分清晰的长远目标。林老师还对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目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指导。认为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信条,对教育教学有看法和价值判断;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对教学有哲学思考;有自己的教学模式,有实现自己教学主张的基本程序;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以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有自己的教学业绩,学生口碑好、同事认可。希望教师能坚持、有行动。并且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推荐了五个一的培养工程。分别为,一法:要创立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文:写一篇、几篇文章或论著来总结梳理自己教法;一课:能够用课堂体现自己的教学方法;一说:能够评述自己的教学经验;一评:教法、文章和课堂教学能够经得起专家点评。
在学术修炼中,林老师对读书提出了独到的看法,认为读书让教学更有趣味和深度,读书让教育更智慧和温度,读书让人生更具质量与厚度。这对于处于发展中的教师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林老师提出教师成长需要从“一个中心(以专业实践为中心)和三个基本点(专业阅读,专业反思和专业写作)”出发。
专家型教师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共同心愿,那么,教师如何进行专业发展呢?刚才在“国培计划”学习中学习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内容,在学习中听了几位资深专家关于教师专业学习的讲座,感觉颇深。并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在专业发展上还有很多不足,现将几点收获体会总结如下:
一、做好反思
教师要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校本培训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他有多年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多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二、善于读书、学习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要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注重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学行为内涵和品质上的表现,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加强也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色。如果没有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通过读书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经验反思,以及自身素质完善,就无法真正达到教师教育和培训的预期目的,也很难实现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三、努力向研究型教师靠近
“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科学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这是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最好概括。可以这样讲,没有教育科研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一、利用网络学习, 实现自我发展
时代在不断发展, 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一年前所学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永远管用, 继续学习已成为当今学习型社会的主旋律。 随着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网络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正逐步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项基本素养, 作为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且担负教书育人、培养祖国接班人重任的教师, 更应在网上冲浪娱乐休闲之余积极利用网络进行有效学习。 通过网络学习, 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知识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使自身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与补充, 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记得在乡下教书的时候, 那时学校的网络应用并不普及, 只有重要的部门才能通过网络收发邮件, 普通教师的办公室基本上也很少配备电脑, 因此要想在上班时浏览网上相关资源信息的机会很少。 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及信息化的推进, 办公室、家里都装起了网络, 这大大方便了我的工作, 也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 通过网络检索, 可随时随地查阅相关资料信息, 从中了解他人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与一些成功的实践做法及一些解题思路方法等, 这种取长补短的做法大大缩短了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 也及时避免走闭门造车的歪路。 可以说, 我这几年的专业快速成长,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已成为我教学工作的有力抓手, 现在网络已成为自己工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自我学习将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积极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职校的课程种类繁多, 一名专业教师要想通晓本专业领域的所有课程知识都是比较困难的, 这时他可通过网络学习享用网上公共资源, 学会在品种繁多的教学资源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通过积极的自我学习使自己不断获取更多、更广泛的知识, 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有效提升, 实现自我发展。
二、利用网络资源, 构建信息课堂
网络时代下, 知识就象一个万花筒, 各式各样, 无奇不有。互联网上存在大量文字资料、图表影像、教学课件、课堂实录、实验视频及仿真软件等教育教学资源, 由此职校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及时捕捉相关资料信息, 并通过筛选、归纳、整理, 组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以备教学之需, 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尤其像现在教师参加的五课两评、 信息化大赛、公开课、展示课等, 都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教学设计中的知识内容进行信息加工, 对课堂内容的信息化评估将是专家评委考核的重点, 也是专业教师发挥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体现, 而这需要我们平时对专业领域素材知识的信息储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信息时代下的课堂, 如果教师讲传统的实验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 则将产生巨大效益。 在从事多年的专业教学中, 发现传统加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是一个较理想的课堂。 具体来讲, 那就是课堂上除做一些学生喜欢的传统演示实验外, 教师还需将教学有关的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课程资源通过课件有机整合在一起, 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将之融合到现代信息课堂教学中。 有了学生喜欢的实验视频, 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感官刺激,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同时增加教学知识容量, 提高教学效率。 就我教过的物理专业基础课程来说, 尽管有中职、高职、普高等多种教学要求, 但很多都是相通的, 教师只要熟悉不同教材之间的异同, 通过平时积累的丰富的资源库, 如图片资料库、FLASH动画演示仿真库、课件PPT库、实验视频库、试题资料库等, 就可快速有效地备好一堂课, 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游刃有余, 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理解也会变得通俗易懂。 特别一提的是, 信息化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可直接利用教室网络对所授知识组织教学, 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 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计算机软件, 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说, 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在职业学校众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 教师感到课程难教, 学生感到课程难学,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技术手段的瓶颈。 如果我们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 则会使自己的备课变得轻松, 一些仿真软件化静为动、 化无形为有形等特有的功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专业课堂教学变得变得丰富多彩,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他们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 使他们对知识的认知更加合理、有序。
比如现代职教体系下, 凤凰创壹公司与众多职业院校合作开发的创壹软件, 内涵含当今职业学校众多的专业资源, 其开发的系列专业仿真软件集成了现代教育理论, 根据学生认知对书本专业知识进行了切割和重组, 通过项目教学方式形成新的知识板块, 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把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融合为一体, 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及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强化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另外像在电类电子课程教学中可利用电子CAD绘图软件 (Protel DXP) 进行电路原理图及PCB电路图绘制讲解, 同时通过Protus及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原理讲解, PLC课程教学时利用Gx Developer软件进行编程仿真教学等。 此外像利用画笔软件进行电子黑板书写、Flash Paper软件进行文档的缩放、Mirror Op无线传屏软件等都是教师好的教学帮手, 在媒体软件辅助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四、利用网络平台, 建构学习共同体
当今信息时代, QQ、微博、微信、Blog及微云等都成了网络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这些网络平台对于网络学习及构建学习共同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 教师可将自己的教学感悟、专业成长得失、教育教学资料及收集的相关网摘资料及时记录到自己的QQ空间、Blog及微云等网络平台, 构建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
另一方面, 在专业课堂教学之余, 教师通过网络突破和超越时空的限制, 通过QQ、微博及微信与学生进行迅捷的交流, 将原先在课堂里沟通和交流拓展到课外, 依赖互联网络进行自由对话, 师生一起共建学习共同体。 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弥补师生课堂沟通量的不足, 通过师生关系的接近, 学生就会爱屋及乌, 不自觉地对你及你的课堂感兴趣, 即所谓亲其师兴其道。 我的一些原本不爱学习的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得爱学习的。
让我们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 积极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从中汲取营养, 积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所教课程的资源整合, 切实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并学会借助网络与同行、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或思想交流, 在信息化、学习化社会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成为一个E时代下的新型教师。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进行自我学习是当今时代对教师发展的要求。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从利用网络学习实现自我发展、利用网络资源构建信息课堂、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建构学习共同体四方面对职校专业教师的自主发展进行相关阐述,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 英语教师 专业多元性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陈强 (1976- ),男,吉林桦甸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学与跨文化交际;许丽梅(1979- ),女,吉林辽源人,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与英美文学。(吉林 长春 13002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现状及有效输入途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3075)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78-02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教育强烈呼唤高素质、多元性发展的优秀教师。尤其是在大学校园,大学生的知识和素质日益提高,就需要更为专业、发展更快的教师。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在新型的教育理念下,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加强个人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
一、简析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多元性
(一)大学英语教师学科教育教学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学科教育教学能力是通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所展示的外语知识和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它是表现教师自身的英语专业知识是否丰富,教育教学技能是否过硬,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恰当灵活,教育教学理念是否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思想。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润清认为“外语教师素质包括流利、地道、规范、顺畅的英文,宽泛的知识面、懂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具备科研能力、具备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就是较高水平的专业学科教育教学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师职业道德思想观念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教师职业道德的优劣。大学英语教师能做好本职岗位工作,是职业的初级境界,如果能灵活驾驭教材、恰当把握教育方法就是较高的境界,但是要与英语教学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融,那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坚定教师的职业观念,树立人本化教学思想,积极学习专业学科理论和强化技能训练,形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随时调控自身的情绪,始终保持职业的积极情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绪,面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要因材施教,明确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在教授知识,更是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大学英语教师成长与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一员,但是肩负着艰巨的教育教学任务。外部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家庭、社会等,但归根结底还是教师自身的因素更为关键。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不能影响到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觉学习,这正是大学英语教师素质高低的体现。随着经济的飞跃,大学英语发展的前景极好,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英语教学,激励自己和学生不断成长。
二、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多元性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制度
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中相关组织大多认为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多元性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价值取向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提升和发展教育双方的价值,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尊重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发展主体的素质和能力,为主体发展创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才能达到成功教育,促进教师的多元性化可持续发展。因此,直属教育的政府部门要协调校方针对学校的各项制度提出分析,宏观调控,力争使各项教育制度适合广大英语教师的多元性可持续发展,为教师的发展创设大环境。
(二)学校调整完善相关机制
高校担负着国家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履行和创新责任,这直接关系到大学教师的多元性化可持续发展。高校在建立大学英语教师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根据中国英语教师需求、价值取向、目标效价等特性,将“需要”作为重要手段,衡量不同激励因素的效果,并进行科学的考量与选择,根据大学英语教师的需要层次以及主导需求特征,建立系统的、长效的激励机制。鉴于高校的办学理念不同,在教师激励和管理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大学英语教育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又要结合自身特色,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和考评体系。同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注意因人而异、分类指导。我们确实需要“学术大师”和“教学名师”,也非常需要优秀的教学团队,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教育专家”。职业认同不是对个体认同,而是整体认同,这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三)教师自觉发展业务能力
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主要针对思想和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因此要“因材施教”。教育只有在社会和家庭多方配合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价值,因此教育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优良的教育环境下,教育的实践者——教师,在自身学习发展过程中也和外界环境紧密联系的,环境的影响对教师发展业务素质是较为关键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大学校园本土文化建设、文化创新学校学习风气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发展,当然这些都是属于客观因素,关键还是主观因素起到决定作用。大学英语教师要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完善自身的各项业务,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使自己不断成长发展。
伴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在逐年稳步发展,大学英语日益更新,不断发展进步,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中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国际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用国际化的发展眼光来对待自身的学习和专业发展。要自主积极地培养自身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身发展和深造的机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达到飞速发展的大学教育标准。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的关键,只有教师个体完善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大学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大学英语教师也要以大学生的进步为主,尊重学生的发展。同时,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方式要新颖,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的基础上,用人格和思想熏陶和感染学生。
(四)实践反思性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多元性可持续发展的主观因素尤为关键。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实践反思性教学,对促进教师的多元性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反思性教学是由一位美国哲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反思性思维”概念而引发的,逐渐形成研究性理论研究,进而对自身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思考并能转变观念和行为,达到改进和提高的效果。与此同时,这种反思性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学习活动,主要是提高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以及英语专业个人素质。大学英语教师针对自身英语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进行有目的的反思,反思分析个人教学环节的各个阶段,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分析教学方法和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便在下一步的教学环节中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大学英语教师要随时巩固自身的英语专业知识,使自己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自主成长、可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全面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厚勤,李琼.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教育,2003(2).
[2]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型教学实践初探[J].外语界,2003(1).
[4]吴宗杰.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
一、激发教师的成长热情。
教学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这个中心任务不能只靠教务处的任务传达来完成。教研组是完成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者,完成教学任务则是教研组的工作中心。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因此,新课程改革中,要促进教师进行专业化成长,教研组就是活动的主阵地。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要创设活动的氛围,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能提起教师的成长热情。开展教研活动,我们创设了平等和谐的环境,对主题的讨论允许教师们各抒己见,发表有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研究之后,教师的兴趣更浓,行动更勤:
2、要切实开展活动,让教师充当活动的主人。一个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与否,体现在老师参与的热情度上,行政领导应深入到各个教研组中,一起参与讨论研究,对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学公开课、评课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应对各教研组做到教研经费做到期初到位,对有特色、有成果的教研组予以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以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3、要有评比总结,让教师看到进步与成功。教研组的活动中,教师对理论的掌握有了一定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这时就应当让他们看到进步的足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等等,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肯定,也将会成为教师成长的永远动力。
4、要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部分老师的成长,不能代表着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大部分老师在教育事业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才能代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知识型、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把学习培训的机会让给一线教师,让成功的教师带领落伍的教师,让进步的教师带动安于现状的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开展校际间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随堂听课、磨课等,千方百计促进教师的整体进步。
二、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
对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形势的发展探索教育过程规律性、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以达到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运用的目的,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明显。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中,具体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学年要有两个以上校级课题,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务处实施课题监控,要求参加人员做好期中小结,做好成果收集的研究记录,并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实验效果进行层次性、差异性评价与分析,课题研究结束,研究人提出结题申请,由课题领导小组进行结题验收,评出等级。对于好的课题,在校级推广并推荐申报上一级课题研究。
三、以评价方式转变为标准,衡量教师观念行为的更新。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的要求,按一定的方式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认,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传统的评价标准对于新能力有相当的局限性,新课程要求要有新的评价方式,克服在应试教育下产生的“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弊端,评价的标准要从单一的知识评价转向了学习与技能的多元评价,包括了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品质、心理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因此,体现学生知识技能情况的数据,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而多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进行模糊性的等级评价,在评价中加上激励性的语言,健全学生的价格,锤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引导教师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的同时,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评价也实行多元民主的评价方式,不以学生分数论教师,重教师过程管理,重教师实绩,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也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
四、以自我反思为动力,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人到中年,在教育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几年,我清楚地认识到时间不等人,不能只在原处守望,必须更明确地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前进,练就自己更坚实过硬的专业等知识技能,更应该把自己的本质工作做好。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在这5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富有爱心的和富有人情味儿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大爱圣心,大德厚生。我做为一个班主任各学生相处的时间更长,对于他们更是要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如果说我能够得到孩子们喜欢和认可的话,那是我一直在努力地读懂他们,真诚地和他们站在一条战线上,友善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融在一起,使它迸发出情感与智慧的火花。
二、做一个理念新的学习反思型老师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由此,我在教学中努力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创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真实情境,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近年来,我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设演讲与口才课,开辟时事论坛,让学生就当前关心的时事与热点问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又如,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多读书、勤动笔。我们接受知识的途径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向别人学习,另一种是自我学习,实地向别人学习虽然直观、见效快,但范围窄,不深刻、不长久。从书本上学习范围宽、思路广,时间长,应该成为教师获取经验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几年来的校本培训,读书,听课,笔记,思考,实践,总结我越来越认识到: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几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
能成一名有成就的老师。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阶梯,是一个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必经之路。苏霍姆林斯基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就是因为他勤于动手,坚持不断反思。虽然有了这样的认识,也积累了一些读书和教学笔记,但深感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和区内有些老师还有相当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会奋起直追。
三、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做到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于课程实验改革中。在个人角色定位上,首先从单纯的教育者转变为教育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置身于教学情境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积累经验,探索规律性认识;为此。我积极探索多媒体、网络教学,拓宽教学新思路。我注重研究中学政治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我所用结合教材,与组内老师一起,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学案,延伸了教学课堂的功能。不足之处是,对撰写教学论文还有为难和懒惰情绪,这方面,组内的年轻老师都是我的榜样,我也会给自己压力和动力去做好这件事。
【新时代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新时代教师教学工作心得体会06-09
学习焦裕禄精神 做新时代的教师11-09
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06-23
时代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06-18
融合与品牌——全媒体时代的制胜之道11-07
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06-21
给新教师的一封信! 新教师如何发展专业06-07
新时代基层工会如何服务企业发展06-28
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的诠释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