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变“多练”为“多改”:发挥评语作用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作文被批改指出毛病后并不能在以后的作文中有所改变, “多练”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收效甚微。因此我做了一次调查, 结果令人震惊,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不是特别重视作文本上的修改, 甚至有些老师非常细致的修改也遭冷遇。我再次翻读一本本作文, 发现我们的作文评语有好多不当之处。

(1) 改得过粗: (1) 除了改正学生的错别字外, 只在后面打了个大大的“阅”字; (2) 有评价有等级, 但使用的是评判性而不是指导性的批语。如“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重点不突出”等等, 作为一个小学生就是认真看了, 也不明白具体问题的所在, 又何从修改呢?

(2) 越俎代庖:许多错别字、病句等都由教师修改了, 学生只需依老师的葫芦照样画一遍瓢。久而久之, 学生失去了修改作文的积极主动性。

(3) 教师的评语写得龙飞凤舞, 像大夫的处方。长此以往, 学生对教师的评语只能望洋兴叹, 作文评语失了指导作用。

(4) 反馈过少、不及时:有的教师批改作文后就束之高阁, 等到下次作文再和学生见面。这样, 学生对教师评语期望和兴趣大大降低了。

因此, 为了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必须变“多练”为“多改”, 加强作文评语的作用, 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几年来, 我在自己的班级里积极做了以下尝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改“多练”为“多改”。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多数老师主张“多练”, 因此出现了一周一次大作, 二次小作, 一日一篇观察日记的“多练”局面。然而效果仍不理想, 学生不但没有对作文发生兴趣, 而且产生畏难情绪。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虽然在不断发展, 但非常有限, 所以对作文材料缺乏敏感性。如此“多练”, 只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 实践中我把盲目地增加篇数的“多练”改为对一篇不完善作文的为“多改”, 让学生围绕评语对文章中的某些不足之处进行多次修改, 从而达到“多练”的目的, 而且这种“多练”比通过重新选择材料作文改正前次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更有实效。学生在反复的修改实践中自然地领悟作文之道。

(2) “两次计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往批改学生作文, 我常常一次性打上分数。尽管作文评语中有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 但极少学生会按照评语修改。因为经验告诉他们, 老师打了分数, 这篇作文就告一段落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 该怎么改让学生去考虑, 去决定, 学生不就是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实践中, 我改变了“一次定分”的做法。第一步, 学生交上作文, 我先打一个基本分, 再认真写上指导性评语。对优点充分肯定, 鼓励表扬, 如“你的开头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 清楚明了, 真棒!”对文章中的不足之处不作修改, 更不作批评, 而是以商量的语气用修改符号和评语诚恳地指出来, 提出建议或要求, 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瑕疵之处有的放矢地进行修改。如“这句话读起来有点前后矛盾, 再读读, 你肯定会有好办法的。”“这里如果能加入妈妈的神态描写 (如眉头、目光等) , 你妈妈留给大家印象就更深了。”“为了使上下段联系紧密, 是不是再加一个过渡句?”第二步, 把修改后的作文还给他们, 让学生根据评语认真修改。首先, 集体讲评, 指出成功之处, 比如学生在作文中对生活的见解、结构的完整、简明扼要的表达、自然的过渡、照应、丰富精彩的的内容、遣词造句的精当, 甚至是一个词语的灵活运用, 一个标点的巧用, 都给予认可和鼓励。这样即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又能给予学生修改好作文的信心和勇气。接着, 趁热打铁提出修改的具体要求:按评语指点进行修改, 如果补充添改句段在添改的地方编号写在文章后面;补充少量文字和词语、句子修改可直接在作文的间隔处进行。例如 (原文) “溪水清澈见底, 溪底有许多千奇百怪的大石头。溪水还不停地唱歌。” (评语) “你还记得那些石头的形状吗?小溪唱的什么歌?能写出来让老师欣赏一下吗?” (修改后) “溪水清澈见底, 溪底有许多千奇百怪的大石头, 有的像一个个大面包, 有的像圆圆的大珍珠, 还有的像一个个打不开的大贝壳。溪水不停地为我们唱歌, 你听有时‘哗啦啦哗啦啦’, 多么欢快;有时‘叮咚叮咚’, 多么清脆。每次我回家乡都要听听小溪的歌声。”最后, 指导学生对修改前后的段落进行比较, 体会修改前后的优劣, 从而领悟修改作文基本的方法。第三步, 再次评出分数等级。这样“采用两次计分法”, 不但调动了学生修改习作的主动性, 而且学生渐渐意识到, 认真反复修改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之一。

(3) 保持童性、幽默, 激发阅读评语的兴趣。作为小学生, 他们的理解力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我们在写评语的时候, 语言要富有童趣、幽默, 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倾吐的愿望和对作文的兴趣。例如:“你的家乡一年四季都太迷人了, 老师真恨不得现在就去欣赏一番呢!” (习作《我的家乡》) “读了你的文章, 老师仿佛看到槐花在明媚的阳光里舒展开自己洁白晶莹的花瓣, 闻到了浓郁的芳香。” (习作《家乡的槐花》) 再如:“下次要注意标点!”如果能换成“昨天老师用一口气读完你的作文后, 累倒在椅子上。下次能让老师中间休息一下吗?其实你可以请小逗号来帮忙。”这是写给一个一句到底的孩子的。这幽默的评语让学生在哑然失笑中明白自己的缺点, 从而激发了孩子们了解标点、正确使用标点的愿望。可真是妙笔生花呀!

以上是我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和做法。希望小学作文教学变“多练”为“多改”, 充分发挥评语有效性。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不断尝试、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方法、新策略,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夯实基础。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 批改过的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并不能在以后作文中消除。为了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必须变“多练”为“多改, ”用童性、幽默的评语, 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激发反复修改作文的兴趣,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多改,评语

上一篇: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下一篇:数字媒体时代下高校美术教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