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共13篇)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1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于课堂的产物,它源于传统教学,又丰富了传统教学,以其独特的、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验证实,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初中物理课是使刚入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年人深入现代科学殿堂的第一个阶梯,是否上好初中物理课对能否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思想的建设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多媒体

学习兴趣

促进作用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既是工具也是教具,如投影仪本身就是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计算机的操作和运用也是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因此一些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本身就具有教学意义,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催化剂。多媒体教材以书本知识为素材,与实际事物相联系,辅以动之于情的加工,使理性知识不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电教教材的创造性、直观、新颖、技巧、艺术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动力。以下几点就是本人的经验之谈。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多媒体在这方面能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如物理“序言”课的教学,除了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如火箭、卫星、核电站等)的录像;讲“机械运动”时播放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及整个太阳系运动影像;讲惯性时播放“小女孩脚踏香蕉皮会摔跤”的影像;讲“杠杆”时,播放“两个小孩跷跷板”等,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学生看时如临其境。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以后的物理内容学习准备了无尽的动力。

多媒体教学较传统教学对学生更具诱惑力,主要在于电化教学不单给学生一种认识方面的负荷,而且也给学生一种情感、色调方面的负荷。多媒体教学变革和控制被研究的对象,把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加以排除,发挥声、光、电、色、形、动的优势,以求最大强度地刺激学生感官,使被研究的物理感知对象的本来面目更明显地突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从中得到多方面、多层次、逐级加深的信息刺激,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在动态学习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的最初映象是直观(具有较典型的实物、模型)、有趣(源自周围事物)、新颖(运用了较为先进的电教设备),给学生认知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学生产生种种愿望,成为意志冲动的出发点,容易引起参与感,使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中进行,有一定的系统和顺序,从而使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显得和谐、均衡,多媒体教学所塑造的典型形象,大多是具体形象的形式出现,使物理表象融合在内在的学习动机中产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而目的的实现又将产生新的学习要求,从而不断推动学习活动。

二、多媒体对教师教的促进作用。

物理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科技的百事通,生活在当今科学昌盛时代的学生,他们想象丰富、眼界开阔、兴趣广泛,其所见所闻往往会超越教师的专业领域,如果物理教师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闻所末闻,不仅会使学生失望,影响他们的发展,也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中学物理涉及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非常广泛的基础自然科学,理论知识跟生活、生产实践联系密切,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现代科学知识,因此教师要进行成功的教学,就不能照科宣科,不能照搬教学参考资料或别人的经验。在外因(时代的发展对教师作出了更新知识的要求)和内因(为了维护教师的威信和尊严)的作用下,物理教师势必要有选择地摄取新知识、新成果,不断地充实自己,并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束缚,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树立现代的教学观。

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分析各知识点,深挖内涵、联想外延,以物理现象直观化、抽象概念具体化、理论问题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为目标,以物理时空拓宽、动态分析、静态强化、物理图象展示、物理立体模型、物理现象细微观察为素材,制成形象、生动、有趣、图文并茂、能突破时间、空间局限,集科学性、技术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电教教具,将大量的静态教学内容和平面教学方式转化成图、音、像、文字等相结合的动态和立体型教学,由此折射出教师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促进物理教学向深层次发展。

三、优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

物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特别是对《电学》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教师多做演示实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所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便能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依据,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比如在讲述直线电流的周围磁感线环绕方向、磁场方向、以及摆上小磁针的指向等问题时,运用多媒体,可使这一在同一空间发生的几个物理现象得到简洁、有序的表现和阐述,使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优化。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差,对这类物理现象,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使他们达到全面彻底理解,成为学习难点。多媒体投影仪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实践中,可以制作直(基片)、电流流向(抽拉片)、磁力线环绕方向(复盖片)、某几点磁场方向(抽拉片)、放小磁针时磁针的指向(复盖片)等多种投影底片组成复合片进行投影,通过复盖、旋转、抽拉等多种演示手段,把各个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此难点就轻而易举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变微观物理现象为宏观物理现象,便于观察。

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和感知的主渠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实验学科,视觉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验证,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理现象,而不少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难以观察,有些虽不是微观世界的,但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到,这是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又一个难题。怎么办?运用多媒体可以比较顺利地予以解决,反映在投影屏幕上的物理图象,将微观现象变成宏观现象,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磨擦起电时,原子推动电子使物体带正电,原子得到电子而使物体带负电这一物理现象,可运用投影方法,描述电子的得失清晰而明朗,从而将微观现象变成可直接观察的宏观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形象地感知这一对现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物理现象,从而有效地掌握这一知识。又如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温度变化是细微的,课堂上很难做到每人一支温度计,操作起来又可能极不统一,使用投影仪就方便多了。可将画有温度计及其刻度的投影片逐一投影出来,则可使全班学生均能看见,效果显著。

五、实现信息的即时反馈

教学是双边活动,要使教师传授的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目标,这就需要反馈。传统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往往采用让学生上黑板演题、书面检查、收缴作业等,最后的手段是考试。在课堂上,当场了解学生学习的即时效果,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又不全面。投影仪不应成为老师的专利,学生同样可以利用投影仪来反映学习效果。实践中,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空白明胶片,学生在上面做练习,教师可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练习,用投影演示出,即时讲评,及时更正,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新颖解题思路得到展示和推广。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检查面大,又能使学生学习的正确和错误信息当堂反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是已知的科学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不仅要使学生懂得知识本身是什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需要通过教师的传授、演示、现场教学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探究精神。例如,在讲述“大气的压强”时,不只是将其定义写出来讲一下就可以了,而是先让学生看一段形象生动的录像“马德堡半球实验”,接着分组讨论,几分钟后再把录像图像放慢,甚至停留在某一变化过程,按其变化分步剖析,最后得出结论。可见,多媒体为教师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学生易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七、进行科学史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物理不单单是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结论和定律,还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史和发明史,以加强思想教育。他们对物理学都有杰出的贡献,在发明创造中融入了 他们的拼搏和汗水。运用录像或投影、录音来介绍他们的事迹,能增强艺术感染力,容易启发学生按照科学的 方法,去学习,去发现问题。

我国在物理科学技术方面也有着辉煌的成就,如古代青铜镜的使用、火箭的发明、地磁偏角的发现、指南 针的发明,今天的人造地球卫星技术、火箭发射技术、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标 志着核技术水平的中国环流器一号。运用录像介绍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事迹,形象生动,能使学生深受教育。如讲反冲运动中的火箭原理时,可向学生播放我国长征2号成功发送澳星的现场实录。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能 使学生从心底里发出:中国,伟大!

总之,运用多媒体,使物理中的一些内容由静变为动,由抽象变为具体,由微观变为宏观,由呆板变得活泼,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将来揭示物理世界 的无穷奥秘.参考文献:

[1]张严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品质的培养》

2004年 [2]《素质教育论丛》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3]《中国教育报》

2003年 [4] 阎立钦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研究》 2006年7月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2

一、解释微观粒子上体现辅助性

宏观物质是微粒构成的,而微粒的构造和运动却无法直接观察。常规教学通常用挂图或投影片、模型等媒体示意,由于其僵化、固定而缺乏直观的效果。那么,教学时可借助计算机电教媒体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例如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构造、电子的得失等等。

二、化学实验教学上体现辅助性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出化学反应的结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的理解和掌握。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反应装置规模小而课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所以,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宜在课堂上演示;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那么,怎样解决这个在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呢?配以放映实验录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现阶段各地发行的实验录像带只能线性播放,效果不佳。在制作课件的实践中我有以下心得。

1. 对传统实验中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的要保留下来,亲手做演示实验。

2. 用电教手段在课件中穿插实验录像,在录像中设置控制按钮,实现教学中能动地控制讲课内容。

3. 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如工业生产流程图,爆炸实验,反应时间快的实验的慢镜头,反应时间快的实验的压缩过程等等。如铁生锈速度非常慢,课堂上难以演示;再如浓H2SO4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都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

三、培养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在现实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脑中的旧表象重新配合,从而构造出与原有事物基本相符甚至完全崭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想象。丰富的记忆表象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及质量为转移的。培养想象力,就必须扩大充实表象的数量,改善已有表象的质量,以扩大已有表象的储备。化学研究的对象中有大量的微观过程,若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去想象实际发生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和变化是有难度的。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给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受到很大的局限,有时因不能给学生直观的表象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通过计算机课件的辅助教学可以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及某些实验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用图形、图象、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这样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教学信息丰富,学生获得的记忆表象数量及质量均大幅提高,日积月累想象力自然得到长足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是如何确定(选择)制取氢气的装置这一问题时,可以设计了下列四组动画装置供学生选择:A.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B.仅用试管而无导管的装置。C.用试管又有导管但还用酒精灯加热的装置。D.用试管又有导管但没有酒精灯加热的装置。当学生选择了装置A时,就会看到稀硫酸从试管口流出而无法发生反应。当选择装置B时,稀硫酸和锌粒相互反应,但产生的气体从试管口直接溢出而不能收集。当选择装置C和装置D时,稀硫酸和锌粒均能相互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能从导管口排出。此时学生必定会对装置C和装置D进行比较,由于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是不需要加热的,从而得出装置D是正确的答案。随着反应的进行,电脑画面上出现“稀硫酸不足,金属锌粒有剩余”的字样而使得反应停止(动画显示为无气泡产生,但试管内仍有金属锌粒)。此时画面又给出“如何将试管中的锌粒充分反应,重新产生出氢气?”以及“如何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向试管内添加稀硫酸?”这样两个问题。此时有三个答案供学生选择:A.打开橡皮塞添加稀硫酸,但会使产生的氢气中混有空气而不纯。B.重新换一个新装置。C.在装置上另配一个长颈漏斗。学生在对所提供的信息经过思考加工和相互讨论后选择了答案C。

学生再对上述两种装置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和综合,学生对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是否应该插入液面以下以及插入液面以下这一操作的原因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我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课件,不是简单的动画设计,不是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板书设计和实验操作,也不仅是教师课堂语言的动画描述,更不能为了动画而动画。否则,一堂电教课将会变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所进行的新的“填鸭式”教学,虽说这种的教学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效率要高。但同样会影响到学生智力的开发,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对中学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因为要制作和使用课件,就迫使我们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与总结,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来全面领悟和掌握多媒体CAI的特点与方法。通过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师提高了自己对语言、图像、声音、文字的综合处理能力,知识结构得以改善。而自制的课件可以通过教学不断修改、完善,以寻找教学与课件的最佳结合点:何时利用课件、实验、实物投影,何时指导学生训练,怎样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微调课的进程等,教师都必须反复思考、调整。

总之,教师要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必须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正是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综上所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 对社会和各个领域正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 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成为一种时尚, 但是, 计算机在教学中只能发挥辅助作用, 并且应根据学科的特点, 围绕教学难点来寻求电脑软件的辅助。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3

一、多媒体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当今时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是否集中,已不再在老师的比划和讲解中受控制,仅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如在讲大气压时,马德堡半球实验就可通过影片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们。还有重力加速度,虽然我们无法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但也可通过播放此试验的课件将学生的思维带入特定的学习环境中,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多媒体能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材重难点

多媒体已成为许多教师上好物理课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理形象化、具体化,还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声音、视屏等直观媒体信息同步进行的特点,这就使得课本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本不易懂、不易理解或容易混淆的知识更容易鉴别,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更能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三、多媒体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模式,效率偏低,但借助多媒体教学后,不仅能将知识纵深延伸,还可增大课堂的信息量,节约上課时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一个好的课件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把当堂讲解的内容当堂吸收。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起着独特的作用。多媒体已经成为众多物理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帮助教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到落实。

(作者单位 四川省武胜县三溪初级中学)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4

摘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带动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以往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为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教学 初中学生

学生升入初中,进入崭新的学习阶段。科目增多、难度加大,适应学习有较长的过程。会感到数学深奥、枯躁,产生畏难心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多种,从实际生活中寻找例子,由易到难,逐渐引入,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出来,就是最有效的一种。如:《平移和旋转》利用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出变化的过程,学生会发出感叹:“原来是这样的!”信息技术使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学习活动更加灵活多样。知识可以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图形等多媒体展示。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究竟有哪些作用,对初中学生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教学表现丰富、形象生动,易于激趣

不论是谁,兴趣都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能对一件事或物感兴趣,那么剩下该做什么就变得简单了。在一堂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被知识的形成过程所吸引,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哪里还会停课板着面孔吼纪律!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教师自然就成了引导者。在“讲解一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后,剩下部分的切口能形成哪些平面图形?”时,教师在学校无教具的情况下可以用课件展示给学生看。这一节上了以后我班有的学生回家用泥土做模型亲自切了。书本上的文本是静止的,将静止的文本通过课件转化成动态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技术使知识的呈现过程简单化

多媒体技术用来辅助教学的好处就在于能把教师不好讲解的难点演示得清清楚楚,教师在花费半节课的时间讲某一个问题或花半节课练习某一类型的题,不如通过多媒体演示十分钟让学生看得更明白。中学生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这需要给他们想象的提示,把知识的重难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更有利于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的时候,学生对正负相加的取号和绝对值的加减不易理解,我就把同号相加用带正(+)、负(-)的小球展示出来,学生充分的理解后,再学习异号两数相加。画面中,箱子里异号小球每两个结合在一起抵消掉一部分,剩下的小球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和的符号和绝对值,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有的教师会认为用多媒体教学时,学生关注的可能不是知识,而是丰富的表现形式。这种担心确实存在,但只要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牢记:“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这一宗旨,多媒体便不会喧宾夺主。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和原图形的关系,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展示氛围中,从方方面面进行观察,很快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在使用多媒体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不同程度的难易知识加以练习,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在自学新课以后,点击各个不明白的知识加以巩固.每个班都会有学困生,针对这种情况,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一些必须掌握的知识问题,学生练习以后自己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便得到充分体现。

(四)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得到改变

传统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容易调动,会觉得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怕学习。学习成为了每天的负担。这给任何一个老师都增加了挑战性。多媒体的应用,使呈现知识的形式变得丰富,知识容量增加,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自主预习,复习,做作业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五)增加了学生追求文化知识的欲望

在用多媒体给学生上了课以后,有些学生问我这些教学画面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怎么可以输入分数?等等,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教学失败的表现,学生不关心数学的问题,却问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能通过数学课让学生对其他文化知识产生兴趣,这难道不是对学生的一种侧面引导广泛的学习兴趣吗?很多文章对于教师用多媒体教学产生了置疑,说是一种走形式、计算机技术的表演等,其实这或多或少还是对学生一种潜在的教育吧,教育就应该是相互交叉的教育过程,不能单靠某一科的教师对学生教育。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5

许昌市第十中学

宋义珍

对于某些任务,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提供并超越了传统方法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优势。经常使用多媒体的听力练习,不仅声音,但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上下文线索的视觉输入。与计算机交互的学生使用运动技能以及身体动作(点击,打字),并达到预期的结果,它可以大大加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允许学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及计划来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一.英语学习也是学生主动与所学内容互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因此多媒体能服务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可以通过虚拟日常生活场景、通过远程技术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英语,但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想象空间和一定的自我思考空间,以及练习和应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二.也许在课堂环境中使用多媒体最强的论据是,学生的自我掌控。尤其是在发音方面,学生可以采用计算机来记录自己的发音把自己的发音与目标发音相比较。通过不断重复,直到学生对他/她的结果感到满意。这些发音练习往往是直观教具(如语调图)相结合,帮助学生领会他/她的发音与较目标发音的区别。常用的工具,如拼写检查,也可以提供学生宝贵的自我剖析指令.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注意传授自学方法。比如教under和above时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图片上面画有三个不同的实物,教师可以根据课件中的图片问where is…? It is under/above..? 教数词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准备的不同数量的东西,让学生猜测数量等.四.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一般是从感知开始的。感知丰富,就能为进一步形成概念、理解知识和掌握学习的规律打好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要遵循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利用好电化多媒体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就不仅避免了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重点、难点教学用语言表达较为困难的矛盾,而且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也节省了较多的教学时间,并且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抽象的内容通俗化,把枯燥的操练情境化,使学生学习起来有一种一目了然、豁然开朗的感觉。

英语课堂教学中,短文的理解的掌握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课文、句型那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痛和吃力的事情,实践证明,电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感到这种认知过程更加趣味化,从而成为课堂教学中强化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较为有效教学手段。因为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化抽象为形象,还可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气氛,将难以表达的语言文字通过模仿仿真手段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比如:如:在新授train, bus,car等交通工具时,运用多媒体点击一下,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画面并伴随声音,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这时,教师就趁机教学What’s this? It’s a train.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仅掌握单词拼读,理解了词义,还掌握了What’s this? It’s…的句型。通过多媒体教学,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听说水平。

五.教学实践表明,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因为七年级只要使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就能满足教学要求,而且七年级的教学内容浅显易懂,易于采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当然,对于抽象意义的单词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适当用母语点拨一下,不仅是允许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六.学生有兴趣并愿意持续地学习英语是整合的出发点。一开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生动的声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动机,如英语配音的动画、英语歌曲等,然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持续注意英语语言的表达特点与场景。教师通过引导或鼓励学生认识并掌握这些内容,为有难度的学习奠定基础。英语学习是一个积累的的过程。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促使他们养成对自己学习加以总结和自我评价的习惯特别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学到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类,特别是对常犯的错误、印象深刻的文章片断、需要探究的主题等等采用电子学习日志或档案袋等形式加以整理和储存,这样不容易丢失,易于查询和比较,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个日积月累、自我管理的过程。

七.利用多媒体有助于学生总结归纳,例如本节课的目的是把重点放在对语调的理解和产生。一个典型的实例,开始问学生各种问题,用不同的语调接收各方的反应,就在多媒体课件上写了最基本的一句话:例如:

When did Jack drink 3 cups of milk ? 杰克什么时候喝了3杯咖啡? Jack drank 3 cups of milk this morning.杰克今天早晨喝了3杯咖啡。

Who drank 3 cups of milk this morning? 谁今天早晨喝了3杯咖啡? Jack drank 3 cups of milk this morning.杰克今天早晨喝了3杯咖啡。

How many cups of milk did Jack drink this morning ? 杰克今天早晨喝了几杯咖啡? Jack drank 3 cups of milk this morning.今天早晨杰克喝了3杯咖啡。

学生归纳在这次练习学习的语调的重要性。其次,还可以讨论语调的重要性的区别,它可以在使用中理解。

浅谈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6

定南县定南中学(341900)

龙雁兵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总感到课越来越难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求。而在体育课中辅以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突破传统模式,引导学生乐学、爱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新课标

多媒体

体育教学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学校硬件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引入,体育教学也越来越丰富。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增进教学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在体育教学中影响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体育传统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对教育规律把握不准,知识面窄,教学方法简单、呆板,教学内容简单、陈旧,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再加上有些学生缺乏对体育课的正确认识,认为身体锻炼和不锻炼效果差不多等,极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感到索然无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借助于电化教学的多媒体组合手段,利用其形象、直观、生动、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等鲜明特征提供新颖性、奇特性、趣味性的音像教材,去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田径教材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短跑(格林)、中长跑(王军霞)、跳远(鲍威尔)、跳高(索托马约尔)、铅球(黄志红)等世界名将的昔日风采。通过这些电视录像和电脑特技,从不 同角度、不同层次、以及选配的不同音响和色彩,都能刺激学生的大脑,增加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引发他们的注意,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自觉的、积极的刻苦学习、训练,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二、激发潜能,提高课堂效果。

德国的拉﹒梅特说 :“人体是一架会发动的机器。”这架“机器”是靠外部一定的刺激来启动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原因。内部动机越强烈,则外部行动愈坚决,并常以理想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自觉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地作用。一些枯燥无味的教材,加上教法上的单调,常常降低学生练习兴趣。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音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其直观形象、图文声茂,教教学变得新颖而引人入胜。耐久跑是发展学生耐力的主要运动项目,长期坚持耐久跑,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不怕苦的优秀品质,并能促进学生机能的全面发展。教学中学生对耐久跑常常不感兴趣,如果在教学中采取多种练习形式,再创设情景,配上音乐《运动员之歌》等催人奋进的曲子,能换起学生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勇气,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供直观感受,方便示范讲解

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和动画的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闪烁、色彩变化、配以同步解说等手段来表达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技术动作讲解示范过程中利用图形的移动、旋转、定格来演示运动的轨迹,动作过程及身体各部位的空间位置。而传统教学手段中靠挂图展示或教师自身的动作示范讲解达不到较好效果。我们以挺身式跳远为例,2 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同步解说、慢动作示范,更别说空中旋转和定格。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就较容易做到。学生通过图形和动画的同步解说、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可生动直观地掌握挺身式跳远的动作要点,加深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迅速形成运动表象。

四、对照分析,纠正错误

我们可以有摄像机把学生的运动技术摄录下来,然后把学生的技术录象与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录像放在一起对照分析,找出学生技术动作的差异与不足,帮助学生改进动作。这一技术以往运动队训练应用较多,应用于体育教学对身体本体感觉较差,不能很好感觉自身动作的学生尤为有效。

五、强化感知,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传统教学形成互补。

我们知道,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和掌握体育课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然而一个新的运动技能形成,必须经过教师用精练的言语,讲解技术要领,示范动作过程,学生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这样就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的很规范,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个失败的示范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每个体育教师在具体安排教材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内容安排的较多,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随着体育教师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的能力一定会下降,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就会回避那些难以示范,技术性强的动作,最终的后果是,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教学的进度。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和无法克服的问题。随着课堂教学手段的巨大变革,多媒体出现与迅速普遍运用,对 3 于解决上述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例如:教学一套完整的单杠联合动作时,先从体操大赛中截选一段单杠动作让学生欣赏,感受来自体操的美,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信心,接着运用动画效果,把本套单杠的联合动作演示一遍,并穿插上重点、难点,最后把有此特长的教师的整套动作拍下来,做成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并运用慢放、暂停等手段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弥补了教师自身缺点和条件限制,这样以来教师就不用“扬长避短”,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会从全面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角度出发,而不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加深了教师对各项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讲解技术要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传统教学解决不了的难题。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现代多媒体技术,课外多积累有关本学科的素材,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的操作方法,多媒体技术与体育结合是体育教学改革中一种新型有效教学手段。虽然目前应用于实践还相对较少,但与时俱进地利用多媒体与体育教学进行整合,是每个体育教师共同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沈亚强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7

一、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西方有句谚语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 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虽然教师可以通过纪律把学生“拴”在教室里, 却无法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教学的关键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 教师先让学生猜想, 然后以动态的形式, 让学生观察五种位置关系, 由外离逐渐到内含, 甚至到特殊的同心圆。这让学生既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又很轻松地掌握了它们的位置关系。又如, 教学“测量高大建筑物的高度”时, 利用同一时刻测量影长, 利用多媒体很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展开新课教学,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直观呈现事物特征, 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 很多数学概念的表述都是刻板而抽象的, 有些数学知识甚至不能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学生在学习这样的知识时, 就会感觉对教师的口头讲解一头雾水, 对这种十分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多媒体设备通过直观的图片、图示、视频等教学资源的生动展示, 可以让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易学,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知识概念。例如, 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 教师问:“圆究竟是个面还是个环呢?圆的位置怎么确定?”接着, 屏幕上出现一个闪一闪的小圆点, 之后又出现一个圆……学生们于是活跃起来, 有的说圆是个面, 有的说圆是个环, 由圆心决定它们的位置。接着教师再问:“那么它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让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的图示, 圆心固定后, 以圆心为端点, 以不同的半径画出几个同心圆。这样重复几次后, 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几何图形的形象, 并根据一些点的集合引出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圆。因此, 我们学习的圆是环, 不是面。这样, 突出了图形的本质属性。又如在教“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 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到第三个角处, 很直观地就能看出来形成了个平角, 从而引入对图形的钻研。

三、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达到能够进行完全抽象的思维的程度, 有些知识还需要依靠形象思维进行理解和掌握。而初中数学知识有些重点、难点是比较抽象的, 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障碍, 只是通过口头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设备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这些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 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 牢固地掌握。例如, 在学习“平移、旋转、轴反射”等几何变换时, 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演示,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产生想象, 对这些几何变换过程在头脑里构建形象的图像, 理解起来就更加准确快捷。几何变换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而多媒体展示的动态性可以弥补静态的黑板图示的不足, 帮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思考, 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四、创设教学情境, 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

多媒体设备能够借助大量的图像、视频资料, 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 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十分便利,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演示的可能,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 亲自动手实践, 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发现问题, 探寻原因,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尽管多媒体教学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切实地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但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实现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忽视课堂提问等环节。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不能让数学课堂变成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的课堂, 还要注重启发、反馈, 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更好地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整合多媒体教学的长处, 共同打造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激发兴趣;活跃气氛;改善

隨着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笔者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的优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多媒体课件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应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物体的惯性时,笔者运用有关惯性的现象的课件:在匀速的汽车上,竖直向上抛的球会落回原地,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就理解了惯性。在教学“乐音的三个特征”时,笔者通过播放不同乐器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了解乐音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创设物理情境,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这不但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乐学,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使物理实验更完善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内容是很难通过解说就能解决问题的,由于实验器材、实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有的实验干脆不演示,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实验改善恰好弥补了上述不足。如,在教学《大气压强》这一节时,由于学校实验条件有限,可以用模拟实验演示马德保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学生同样有亲临实验的感受,教学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课件能改善物理实验教学,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率

有资料表明,如果学习中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杠杆》和《滑轮》这两节课时,笔者就是设计杠杆的平衡条件动画和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的动画让学生观看,然后要求学生观看后讨论交流,然后请一些学生回答在动画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课堂气氛很和谐,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增长了知识。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活跃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很明显。

四、应用多媒体课件使课堂40分钟得到有效利用

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差,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大量时间给学生讲课,学习新课程的进度也比较慢,课时安排又有限,一节课40分钟,讲课的内容就很被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一节40分钟的物理课堂,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进度的加快,使学生无形中增加了额外的自主学习时间。多媒体课件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中,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中,掌握了实践操作技能,做到省时、高效,课堂40分钟得到有效利用。

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虽然具有以上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并用,使它们相辅相成,课堂教学效果才可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才是多媒体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的具体体现。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9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每堂语文课都适用,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语文很讲究感悟,它的这种特性和多媒体这种技术性的教学必然存在一些不相容的地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一点而滥用多媒体。

1、多媒体辅助教学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

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不是一种直观的东西,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种过程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语言文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心中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作为老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一书中讨论到“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一问题时,还提到一点就是: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因此,应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时会抑制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2、多媒体辅助教学缺乏灵活性,造成课堂的公式化

教育要因材施教,可是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时,不可能根据每个班的特点来分别设计多媒体课件。有的教师直接用市面上买回来的精选课件,可那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你那个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媒体课件一般是事先做好的,其教学过程基本是定了型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灵活掌握进程,调整方法。而实际情况往往是,上课时可能因为某个学生的发问,教师临时改变策略,引入有关的知识讲解,或者是学生的问题激发了教师的灵感,让教师有更好的发挥,这种课堂上机动灵活掌握的情况是常有的事。但多媒体教学却缺乏这种灵活性。一般情况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下去。教学,不应只是教师在教,它应该是一个互动互学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推动老师。我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只是一个方面,反过来“高徒造名师”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避免课堂公式化。

3、多媒体辅助教学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影响和示范

鲁迅在《百草堂和三味书屋》一文中,回忆他的私塾老师读书时的样子,如何仰面闭眼后倾的动作神态写得相当细致,令人难忘。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的语态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的语言、动作、眼神,甚至微笑,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能增强教学效果,增进师生的感情交流。可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忽视教师的自身的书写和示范,这不但会降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追求,还影响了师生的交流。运用多媒体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显示屏幕上,交流基本上是在学生与屏幕间进行。而语文学的是如何从语言中体会感情,如何用语言表达感情。如果在语文课上没有了教师的激情引导,缺少了语文课应有的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被割断了,这样的语文课还有什么意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正在摸索着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这一新兴的教学方式。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在可用可不用的时候就不要用,切不可为赶时髦而不讲究实际效果。新的教学理念并非一定要用多媒体才能实现,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融汇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长期下去,易使学生和老师眼睛疲劳,受到辐射,导致近视,影响健康。危害下一代,既危害祖国的花朵,也危害一些孕育祖国花朵的老师。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容易限制学生的主动性。语文毕竟是一门语言课,伸缩性很大,课堂45分钟是非常有限的,若处理不好,很容易顾此失彼,舍本逐末,这应该是教学的大忌。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及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能唤起无穷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课堂上,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由情境引入教学,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这些设想,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变得十分容易了,因为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能创设鲜明生动的形象,使学生耳目一新;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具吸引力。多媒体还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形象化了,使学生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中,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受到刺激,从而大大激发了思维。同时,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

例如,在设计《商不变性质》一课的导入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猴王分桃的故事。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等猴王来分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对小猴子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吧。”小猴子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说:“那就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请你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胸脯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猴子,这下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当学生还沉浸在猴王分桃的故事中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小猴子都笑了呢?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在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了。

这样,在课堂一开始,让学生欣赏一段精彩的故事,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的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学内容吸引着,从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传递形态,主要以静态形象和口语交流为主,以模型、挂图,板书,和实物演示为辅,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单调、枯燥、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使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

例如,在教学射线具有可以无限延伸这一特点时,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物体,所以,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的理解似懂非懂。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无限延伸”的意思,我在设计多媒体时,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亮线越来越长,逐渐延伸出了屏幕。我一边演示,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延伸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出现了“无限长”的情景,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有了真正的认识,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求一种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最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思维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大量的实践证明,在一定的音乐氛围中进行学习,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根据这一原则在多媒体课件中配上适当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为了训练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就制作一组由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组成各种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象什么?如:鸡、船、树、狗、交警、亭子等。使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在大脑中想象出来,并说出用什么图形表示物体的哪一部分。接下来让他们自已拼,看谁拼得多,拼得好。有的小朋友就拼出了机器人、鱼、汽车、坦克、不倒翁等。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情感状态,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项知识真正发生兴趣时,他将会千方百计调动自己的潜在智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课上,巧妙成功的课堂引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导入新课时,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兴趣和期待的火苗烧旺,使之转化为学习的激情。例如,我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从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入,激发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平移和旋转》的学习活动。用多媒体出示物体的录象,开窗的运动、开冰箱的运动、观光电梯等物体的运动,初步揭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从“生机勃勃的森林小动物”晨练情景引入,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画面中,体验和理解平移和旋转。这堂课一开始的这样设计,就将同学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同学们内心的需要。

二、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把握探索的方法

在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庞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靠运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的。特别是CAI,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和供学生探试的情境,这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如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寓教于乐的特点,设计运用了二次函数增减性的二维动画片。

这样,就有机地把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由慢变快等特性。因此,运用电教媒体无疑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无论是学生得到的知识信息,还是老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增大课堂容量不是增多练习数量,而是思维训练的高精度、高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开动思维。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用多媒体就能恰如其分的解决这个问题。如在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上给出的探究情景,发现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神州行和全球通两种电话卡各有各的优点,但当自己要为父母选择适合的电话卡时,应该如何选择呢?这样用多媒体设置场景,帮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切,情趣盎然。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信息素养。

在运用现代多媒体,优化数学教学的同时,学生接触现代信息媒体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这样,他们在活动中对媒体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烈,选择、组合以及使用各种信息媒体的能力就会随之得到发展和提高。由于课堂教学中,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强化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形象性,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一方面是对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发展智力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也可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行为,激发学习内驱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精神,因此,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合理运用,不仅使“数学”与时代更贴近,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总之,当前各式多媒体纷纷走进课堂,它们以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活了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让数学课堂神采飞扬。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多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形成了电教“满堂灌”。 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发展现代化教学技术,并不是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是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为数学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新的物质基础。

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12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发现有不少的同学觉得物理难学,物理学习比较枯燥,但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就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例如初二物理《照相机》这一节内容,在引入新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用PowerPoint创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把在各地旅游时拍摄到的一些经过用Photoshop加工美化过的数码相片利用Windows Movie Maker制作了一个配有音乐的动态相册视频插入到课件中播放给学生欣赏.当学生看到那一张张美丽的相片时顿时精神百倍,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学生很快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想学会使用照相机的欲望.

二、可以生动、形象地描述各种物理教学问题,降低教学难度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模仿各类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变不可见为可见,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使各类较难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以初中二年级物理《连通器——船闸》为例.在给学生讲解船闸之前,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一边欣赏毛主席的诗词《水调歌头》,一边向他们展示长江三峡拦河大坝的一系列图片,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构筑拦河大坝,提高上游水位后,造成上下游水位相差极大,那么又如何保证船只的畅通?在同学们苦苦思考却不能想出办法之际可给他们播放《船闸》的FLASH动画,直观地演示船只在上下游之间自由通行的情景.最后,为了让学生对船闸有更深的理解,又给他们播放葛洲坝船闸的通航录像,这样既增长学生知识,增强学习兴趣,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展示大量文字、图片等信息,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减少板书的时间,并避免语言表述不清,从而大大节省了时间,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内容也是有限的,这样不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课堂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但若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例如,初三《家庭电路》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本人曾经听过几位老师的公开课,上这节课时间都是很紧的,甚至有的老师不能在一节课时间内完成这节内容的教学任务.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可把这节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将相关的内容带进课堂,充实教学内容,加大课堂的容量,将课内知识与课外补充相结合,不仅能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四、具有强大的模拟实验功能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实验是很难做的,一是农村学校仪器设备没有达到实验要求;二是物理实验本身的复杂性.有些时候,只能讲理论知识而放弃实验教学,这必然影响物理教学效果,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恰好可以代替传统的实验手段.

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13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可见,以声光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本文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场

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场。

1、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情‛的诱导.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如第十册《丰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揭题后,教师提问:丰碑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接着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第三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导入第七节的学习,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军需处长的表情、动作、穿着等,使学生了解军需处长是被严寒冻死的。接着,教师通过富有感情的范读,引导学生思考: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的?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他的这种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大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视觉上的差别,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

2、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 模拟,即写真。通过程序设计,模拟过程,达到真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的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第十册《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模拟过程,视听结合,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词语理解更为深刻透彻。模拟过程,还能使课文重点理解更为方便。例如:《飞夺泸定桥》另一重点段‚抢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即可运用多媒体模拟敌我双方抢时间的经过,使学生很快就能了解重点,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3、创设情境,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语)说明‚境‛与‚情‛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1)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总理的一片深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总理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总理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2)以画面再现情境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可爱,在欣赏了太空所见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白交错,美丽极了后,教师可说:让我们再到地面上,我们的身边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乱砍乱筏,山上一片荒芜,到哪里去寻找绿色?

展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现丑的情景,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二、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1、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

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第六册《荷花》一课,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有位老师设计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华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师的教学之中。

上一篇:送书扉页的赠言下一篇:人有两个宝 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