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作为国内高等教育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国内各高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与此同时,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教学质量如何提升的问题也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商丘学院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美国文学》的建设实践探讨民办高校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以期提升民办高校的在线课程建设质量,并为兄弟院校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民办高校;《美国文学》;商丘学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已经深度融合。从2003-2010年的国家精品课建设,到2011年教育部启动“爱课程”平台的精品开放工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再到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的发布,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上取得了较大发展。在线开放课程取得的成就在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课程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尤其对民办高校这一特殊主体,如何针对院校自身特色进行课程建设,提升在线开放课程的质量,实现“变轨超车”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美国文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美国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高速的经济发展与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使全国各大高校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青睐有加。加之重理轻文现象相对盛行,属于文科的英语专业因其被视为“语言工具”而被边缘化([4] 王秀杰.国标——视域下英美文学的“教学做合一”[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63~67." href="https://webvpn.qdu.edu.cn/https/77726476706e69737468656265737421fbf952d2243e635930068cb8/KXReader/Detail?invoice=qhDKVf7xhvFLhUrKeDQXAMR985lV0Fe1NUApcl5LDZWSvoXVwjKMn0dIzwZuZY9lwapBTN1t4FMSksIElNnQ3DJhHZHkEyHsPRVvabgHIQY96e9vIElBAHob8tpZo4JaBegq5Z%2FraWxRMsGzVCeY%2Bk9QCHQV9uKu%2FygXEKebSIY%3D&DBCODE=CJFD&FileName=CJCK202108033&TABLEName=cjfdlasn2021&nonce=EFFAB832B83A47268B2D8198C65F3D5F&uid=&TIMESTAMP=1648782734070">王秀杰,2019)。此外,高校文学课程的教学也陷入困境,课时被缩减,教学效果遇到了瓶颈。庆幸的是,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强调:“英语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英语专业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为核心学习内容,强调人文性质和通识教育理念。”。《国标》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英语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标准无疑为英语文学的教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美国文学》作为英语文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美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就商丘学院而言,《美国文学》课程针对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开设于第六学期。该校学生的语言功底和自律性方面相较于知名高校的学生较弱。随着学习能力及知识储备量的分化,学生专业素养出现较大差异。这导致在《美国文学》的传统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无法参与课堂互动。此外,鉴于美国文学中流派和术语多、作品数量大,基本功薄弱的学生对专业性强的学科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动力不强。文学内容丰富有趣,本可使学生提升自身文学素养,但现实中部分学生对《美国文学》课程畏之如虎。相较于《美国文学》传统教学模式,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不仅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而且更加灵活,有针对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二、《美国文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策略与发展—以商丘学院为例

(一)课程资源设计和开发

商丘学院《美国文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郝涂根、梁亚平教授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为主要教材。该教材针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定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精选了从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末的代表作品。全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展开,为美国文学发展史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在线课程建设第一步是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不是网络平台上教材的照搬,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大部分学生接触英美文学课程前期待值高。接触后,部分学生因为流派划分复杂、专业术语繁多逐渐失去兴趣。这要求课程设计时既要降低学习困难,又要满足学生对文学趣味性的期待。商丘学院的课程结合美国历史上重大事件和流派的产生设计为以殖民时期文学、内战前的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时期文学、两战之间的现代主义时期文学和战后文学为基本框架。同时,选择性针对对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及专业术语进行讲解。

《美国文学》课程绝不应是简单文学史的堆积,王守仁教授强调英美文学课应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3]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10~11." href="https://webvpn.qdu.edu.cn/https/77726476706e69737468656265737421fbf952d2243e635930068cb8/KXReader/Detail?invoice=qhDKVf7xhvFLhUrKeDQXAMR985lV0Fe1NUApcl5LDZWSvoXVwjKMn0dIzwZuZY9lwapBTN1t4FMSksIElNnQ3DJhHZHkEyHsPRVvabgHIQY96e9vIElBAHob8tpZo4JaBegq5Z%2FraWxRMsGzVCeY%2Bk9QCHQV9uKu%2FygXEKebSIY%3D&DBCODE=CJFD&FileName=CJCK202108033&TABLEName=cjfdlasn2021&nonce=EFFAB832B83A47268B2D8198C65F3D5F&uid=&TIMESTAMP=1648782734070">王守仁,2002)所以,课程设计也要满足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期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结合当下学生的喜好和主流价值观,通过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文学素养。此外,也应当把握《国标》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在课程资源方面,注重开发系统、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课件、习题、拓展学习资料链接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视频录制碎片化

录制教学视频首先应当了解学生学习习惯。传统课堂中,由于学生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教师不会适应所有同学的节奏。在视频教学中,教师通过知识碎片系统处理做到“碎而不乱”、视频时长结合实际情况控制在5-15分钟内,可使学生在建构清晰的文学发展框架下,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性学习,可实现“一网在手,随地可学”的目的。

(三)教学手段多模态化

对于在线课程而言,教学内容的设计很重要,教学手段不可忽视,在5G时代的当下,00后开始步入大学校园。00后成长于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习惯于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其接受信息的模式和学习方式也不同于80、90后们。因此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多模态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情景式教学可以通过原文朗读、小说的电影改编、表演戏剧精彩片段来实现。这要求教师通过情景教学满足学生对文学美的感知和期待。

(四)优化师资队伍

师资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开放课程需要主讲教师专业知识丰富、思维逻辑清晰、语言表达生动以及交流互动频繁。主讲老师的资历、研究能力、威望固然重要,但应更加注重智慧和知识外显以及出色的表达能力。教师队伍年轻化是民办高校的一个特点,年轻教师有其自身优势,他们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情况下精力充沛、思维模式多样、看待文学角度新潮。文学课程开放性课程,需要不同的释义和解读,年轻教师在见多识广、知识储备多、有资历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在线课程的建设。

(五)扩大宣传力度,提升利用率

早期无论是精品课程、共享课程还是当下流行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课程的建设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课程建设完成后弃之不用,是资源的浪费。参照中国大学MOOC平台发现,民办高校的课程相对较少,民办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在与名校竞争处于弱势地位。在选课方面,民办高校可以在保障本校学生基础上,拿出毛遂自荐的精神积极向外校学生推广、宣传,提高宣传力度扩大受众群体。

(六)充分利用互动交流平台

由于在线开放课程具有开放性特征,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自全国不同院校、年级,在教学管理和监督上多有不便,因教师很难通过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给与及时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团队充分利用平台积极互动交流。例如在进行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的讲解前,提前发布公告告知学生学习知识概要和需提前预习的内容。视频学习后,及时发布并参与课后讨论,并评出优质回复者。对于学生视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可以充分利用评论区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同时,教师团队也应及时解答并参与讨论学生疑问,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

(七)完善考核机制

近几年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中不少学者主张放弃终结性考试模式。笔者认为,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能搞闭卷考试,而应该采取多元化考核模式,应当综合学生评论的质量和数量、随堂测验、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期末课程论文的撰写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课程论文撰写,学生可以选择课程中特定的文学体裁进行赏析,如诗歌、小说、戏剧等,还可以通过拍短情景剧的方式将对文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表达的高度。如此一来,美国文学课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又在论文撰写和讨论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在线开放课程是一项长期工程,优质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搜集素材、录制视频、定期更新以及实时互动交流。民办高校教师课时多、任务重,课程建设应保证足够的时间保证、资金支持、设备保障、技术投入以打造优质课程。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审美日趋多样,课程的建设也没有终点,课程建设要不断满足学生对文学美的追求。交流是有温度的互动,如何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互动、结合是我们所有教学人员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宋晓茹,冯妙,高榕婴,等.民办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以体验哲学为视角[J].语言文学研究,2019(30):40~41.

[2] 覃军.技术驱动学习打造外语“金课”——外语类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9(187):55~61.

[3]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10~11.

[4] 王秀杰.国标——视域下英美文学的“教学做合一”[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63~67.

[5] 张勇强.国内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历程及发展建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3):109~110.

上一篇: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