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精选8篇)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篇1

综合本次培训,我学习并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大学课堂教学的前提是什么?

我以前认为,大学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对其有兴趣,渴望从其获得知识。因此,老师要最大程度的满足其渴望。但是近十年的授课,我越发的感到,这点事不全面,因为,很多学生即使到了大学三年级也不见得在你上课之前就已经对其感兴趣,甚至都不知道你的课将要讲些什么,更可能,根本也不想提前知道你将要讲些什么。

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起着重要作用。第二天下午的女老师和第三天上午的老师在这点上对我很有启发。其实,我们学校的学生整体水平相比那两位老师所在学校的学生素质差的很远,而且我一直天真的人为,在他们那样的大学中,给学生讲课一定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只讲精髓,绝无赘述,而学生一定是对所学内容了然于胸,批判式的接纳,当了解到老师们在授课中采用了如此多的教学方法,也尽最大努力的,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时,我明白一个道理,一流的大学的确会吸引一流的学生,但一流的学生更是需要一流的老师来培养,一流的学生遇见一流的老师,才会有一流的大学。所以,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对于任何层次的学校都是十分重要的。

2、大学教学方法多样化是发展的方向。

我刚当老师时,学校刚刚为每个教研室买了电脑,3年后为每个教室买了幻灯,从此多媒体教学在我校推广。如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其他教具所无可比拟的。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法多样化,生动形象,对感官进行多路刺激,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但是我认为,多媒体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三天的学习了解到,在各个大学中,持同样的看法的同仁,不乏少数。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篇2

一、开展创业教育原因分析

(一) 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之后,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 而就业率却不断下降, 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逐年增多。受全球经济危机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一些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成为“毕业即失业”一族, 因此, 部分学生走上创业的道路。大学生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还能创造工作机会, 解决他人的就业问题。

(二) 大学生具有创业优势。

首先, 与其他社会人员相比, 大学生受到高等教育, 知识层次较高, 文化水平高, 专业能力较强, 学习和分析能力强, 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 网上有诸多创业经验,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其次, 大学生年轻有活力, 敢拼敢闯, 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 思维活跃, 社会适应能力强, 作出决定后能够及时行动。最后, 大学生具有创意优势, 领悟力强, 自主学习能力强, 思维活跃, 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

(三) 国家政策支持。

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比如2003年6月, 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 在注册、贷款、税费、培训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另外, 各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比如登记注册优惠、贷款优惠等,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

(四)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虽然大学生具有创业优势, 但是仍然不能避免创业失败, 且创业失败率高, 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多是书本知识, 不注重实践, 缺乏创业经验, 创业资金不足, 创业心态不够端正。此外, 高校创业课程的开设水平参差不齐, 大学生急需创业方面的教育、指导, 因此,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二、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创业教育这一概念,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随后有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借鉴前人的理解, 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创业知识, 增强创业意识, 培养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 (1) 。因此, 高校创业教育可以理解为高校向受教育者传授创业知识, 增强创业意识, 培养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高校重视不够。

由于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若开展创业教育高校需要投入大量教育资源, 然而高校并未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多数高校虽然开展了创业教育, 但仅仅是将创业教育穿插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某个章节, 有的是以通识选修课的形式存在, 并没有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 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 师资队伍经验不足。

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高校教师在创业方面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是真正付诸实践的教师很少, 创业经历几乎没有, 创业经验不足, 因此, 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书本和口头说教方面, 效果不显著。此外, 全国从事创业教育培训的机构较少, 高校教师不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三) 教学形式单一, 可操作性差。

当下, 高校创业教育课多为课堂内的理论教学, 少了课堂外的实践环节, 教学形式单一, 而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故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流于形式。另外,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校的创业教育多为创业的意义、创业的环境形势、创业者的素质要求等一些务虚的内容, 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有些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时脱离实际, 导致学生认为创业很难, 无法将创业的想法付诸实践, 可操作性差。

(四) 缺乏创业实践基地。

由于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高校限于条件和场地的限制, 导致高校内无供学生施展创业想法的创业实践基地, 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多为理论教学, 教师和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施展拳脚, 不能付诸实践。目前高校尚未形成完备的创业教育模式, 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局面还未形成, 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效果不显著。

三、创新高校创业课程教学方法

(一) 高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

由于创业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需要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 加之高校并未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高校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 将创业教育穿插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当中。鉴于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高校鼓励大学生创业, 因此要对高校的创业教育给予高度重视,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高校应将创业课程纳入通识必修课的范畴, 抑或增加创业通识选修课数量, 让学生充分接触创业方面的知识。

(二) 加强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 是一门集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律法规等学科于一体的学科, 对上课教师的素质要求极高, 要求上课教师有极强的技能和经验。要上好创业课程, 高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

1. 成立创业课程教研室。

在创业课程师资配备上, 应选拔素质高、技能强、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 任课教师应掌握创业课程的基础知识, 尽量选拔有过创业经历的教师任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创业经历讲解创业课程, 更具有说服力, 上课效果较之无创业经历的教师要好。在开课之前, 要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 保障顺利开课。

2. 聘请校内外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为创业导师。

由于创业课程实践性、技能性、经验性的特点, 仅仅依靠创业课程教研室教师的课上讲授难以达到创业课程应有的效果, 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 高校应聘请校内外创业方面的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定期到校开展创业讲座, 并担任一个或多个有创业想法或者已经开始着手创业的学生的创业导师, 通过自身创业成功的经验指导学生创业, 并定时与学生交流, 总结经验教训。

3. 充分发挥朋辈的引领作用。

大学校园不乏创业成功的学生,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相较于任课教师和校外专家、创业成功人士, 大学生创业者更贴近大学生, 更知晓大学生创业者的特点和优劣势, 更能对大学生的创业进行指导。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邀请创业成功学生定期开展创业讲座, 定期与有创业想法或者已经着手创业的学生进行交流, 总结经验教训。若有可能, 创业成功学生亦可以担任其他学生的创业导师, 进行指导。

(三) 开拓多种教学形式。

1. 构建丰富的创业课程内容, 以课堂讲授为主。

虽然创业课程具有实践性、技能性和经验性的特点, 但迫于当下高校条件的限制, 创业课程仍以课堂讲授为主, 因此, 构建丰富的创业课程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 高校创业课程不在于教学生怎样创业, 更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 高校创业课程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上, 辅以创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商务知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 尽量让课程内容丰富多彩。

在课堂讲授环节, 除了讲授以上知识外, 创业课程任课教师还应设计一些与创业相关的游戏环节, 让学生参与进来, 做到以生为主, 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此外, 任课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创业成功人士的案例, 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 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

2. 参观创业导师企业, 学习企业文化。

除了课堂讲授外, 任课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创业导师的企业实地参观学习, 通过企业员工的详细讲解, 使学生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 了解企业的发展史, 并从创业导师的创业经历上了解大学生创业的艰辛, 创业所需要的精神, 创业中会遇到的难题。参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知道创业的不易, 让学生对创业有基本的认识, 对创业更感兴趣, 为以后创业做好准备。

(四) 设立创业实践基地, 健全创业服务机制。

鉴于创业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学生仅仅在课堂上接受创业任课教师关于创业的理论知识, 在课堂上施展拳脚, 难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高校应设立创业实践基地, 给予学生一定的场地, 创办实体企业, 让学生真正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除设立创业实践基地之外, 高校还应致力于健全创业服务机制。首先, 高校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业环境,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时间, 鼓励大学生创业。其次, 高校要营造校园的创业文化, 开展创业知识讲座、创业沙龙、创业大赛等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

摘要:受社会发展和高校扩招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每年都有大量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 大量毕业生走上创业道路, 但是很多学生从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 导致创业失败。因此, 高校如何做好创业教育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创新大学创业教育。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创业课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利蕊.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探讨[J].出国与就业, 2011 (7) .

[2]尤莉娟.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探究[J].就业与创业, 2011 (1) .

高校开设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 创新课程 创新教育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重点和鲜明特色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创新和创造的潜能,如果能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开发,将会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和创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高校开设创新课程的必要性

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的重大战略指导方针,其前提是要有符合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来承担构建重任、提供有力支撑。所以,高校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刻不容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创新理论和方法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进行传播,以促进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创新理论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创新方法能够使人们更加科学和高效地开展创新活动。

在高校设置创新课程,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设置为一门显性课程,按照显性课程的要求来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最终达到与其他各门学科课程相互协调、配合、作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最佳效果。

创新课程是高校全面实行创新教育的基础,完善的教学模式利于创新课程行之有效,两者共同作用,对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高校教育革新以及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创新课程可以认为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它既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现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

二、课程建设目标

本课程任务在于使学生通过创造技法的具体操作实践,针对性的创新性思维训练,掌握创新性思维的方法和创造发明的基本方法。采用案例、问题及任务教学的方法,广泛使用多种互动手段教学,把创新创意创造方法教学同其他临床课程的教学融合,促进学生大学科思想的形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兴趣及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评定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及终身学习能力和意识,成为真正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意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临床工作者。

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意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目的,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旨在使学生认识创新规律、树立创意意识、开发创造潜能,从而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主动性,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以适应今后科技及经济领域竞争需求。

三、总体建设思路

1.引导专业结合

创新教育依托专业培养,创新课程的实质是使学生形成思想认知层面的理念更新,引导学生勇于批判,开拓思维,改变僵化的思维模式。创新教育鼓励发散思维,主张个性发展,注重培植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开发与自我实现。

选择人类思维的生理特点和机制为突破口,通过集中、大量的“思维体操”,来加强学生左右脑的平衡整合效应,强化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结合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将创新具体化、实例化,以激发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上的创新潜能。案例的遴选应同授课对象的专业发展路径相契合。依托案例同学生专业背景的匹配,使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增强,并突出创新课程的指向性和实效性。

2.促进实践学习

在课程建设中特别注意理论和实践的有机搭配,实践应用为主,理论传授为辅。对所学知识在实践案例中理解消化,最后完成团队的创新成果展示,尝试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从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以探索性的学习方法为基础,以独创性的见解为结果,以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为最终目的的问题探究课程。

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完成知识的掌握与内化。强化实践性与体验性教学环节,开展模拟教学与体验性教学,组织项目实训课程或实践体验性活动,提高学生对教学的积极参与度,强化学生创造思维和应用能力训练,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在课程中设置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技法训练环节。使学生在训练中感受创新带来的震撼,提高创新意识。

3.注重能力培养

作为当今的大学生,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到以后能否胜任工作,还会影响他的社会生活及幸福,不容忽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及终身学习能力和意识。

采用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式和情景教学法,把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训练和实践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出与自身生活、学习或工作相关的问题,安排课后的自学,并制定学习时间表,提供可供选择地参考书目录及网络资源,学生自己尝试找到答案,并形成创新实践成果。把路演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兴趣引导;教师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并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发现具有较大培养潜力的拔尖创新创业人才,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重要途径。

4.创新考核方式

由于创新教育更重视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方法、目标和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围绕这三个目标来构建。

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则不仅重视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平时成绩评价标准可考查学生课堂小作业、课堂互动、模拟演示等完成情况。创新实践成果可包括项目计划书、路演展示,根据学生原始创意具有创新性;考察项目背景、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强调一手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团队成员的分工科学配置;撰写项目计划书思路清晰、语言简练;路演展示语言简洁流畅、精神风貌好;PPT内容完整、形式美观大方的标准。授课教师根据团队内不同成员的参与态度、团队合作情况,可以给与不同的分数。

创新课程的建设可以挖掘优秀的创新实践成果及人才,通过后期悉心指导与培育,为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优秀项目的孵化落地做准备。同时对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效果实时跟踪,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进一步形成论文或研究课题,为在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推广提供支撑。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种途径来进行。但是,开设专门的创新课能够直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内在的创新潜能转化为现实,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业能力,起到促进就业,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克燕.高校开设创新课程的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2]胡剑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8).

[3]许兆洁.国内外大学生创新课程对比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4,(03).

[4]曹扬.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辨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篇4

摘 要:本文主要从体育田径专业就业的角度出发,了解在当前社会需求不断发展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对体育田径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提高体育田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体育田径专业毕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对完善教师培训和学生实习就业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社会需求;田径专业;改革

田径专业课程在整个体育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田径专业的教学也占据着整个体育教学的大部分课时。作为体育专业教师,在进行体育田径专业教学时,应注重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来进行教学,对田径专业课程中设置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力求将田径专业教学与学生毕业就业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

一、体育田径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分析

1.专业发展趋势

田径专业是社会需求的专业之一,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从田径专业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历史来看,田径专业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专业课程设置也还不是很完善。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以及当今社会对体育竞技事业的关注不断提高,高校势必会逐渐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加大对田径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田径专业的未来发展是呈上升趋势的。

2.社会需求的变化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竞技体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职业俱乐部、各种训练中心也越来越多,对专业竞技体育教练员的需求不断增大,但是当前我国专业的竞技体育教练员却跟不上社会对这一职业的需求。为解决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高校可以对体育专业的设置进行一定的改革,将专业竞技体育培训课程列入其中,培养学生成为专门的竞技体育教练员,让学生毕业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从事竞技体育行业。

3.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教育有自己的规则和原则,教学强调稳定,稳定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如教师的稳定,生源的稳定,教学环境的稳定等,而不稳定的因素会影响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会首先从学校发展的需求考虑,有时也会为了考虑学校生源的丰富而设置部分社会需求较低的专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对学生日后的毕业就业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专业教师以及学生都必须正视这种矛盾的存在,尤其是学校方面,要制订一些政策协调好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尽力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生就业联结起来,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

二、社会需求视域下田径专业毕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

1.设置以就业为目的的田径毕业课程

大部分田径专业毕业课程的设置都与就业工作的需求不相关。因此,对田径专业毕业课程的改革应注重学生的就业需求。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程单元的练习与未来就业工作联系在一起。同时,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可以邀请相关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来校进行指导,加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互动。这种双向互动,能更好地让用人单位接触到学生,同时学生也能对用人单位需求有多多的了解,让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有更好的选择。

2.鼓励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高校田径专业毕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要特别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为学生创设在实习单位试用的机会,特别是鼓励与用人单位进行项目合作,在改革课程时大胆引入用人单位的意见,这对田径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3.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高校田径专业毕业课程改革要完善教师培训机制,要帮助教师创造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和实习单位的相互了解,增强教师对田径行业的理解,鼓励教师走出去,多了解招聘单位的招聘需求,让教师多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传递给毕业学生。

三、结束语

高校体育专业的田径课程设置改革,要把握社会需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要进行调整,通过研究田径专业毕业课程的工作与调整,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高 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研究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事项通知

★ 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研究论文

★ 素质教育视域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思考论文

★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探

★ 和谐社会视域下群众文化构建思路论文

★ 试论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论文

★ 生活教育理论下中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方法探索论文 篇5

3.1对体育器材进行创新

高校体育离不开先进的体育器材,体育器材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对高校体育器材的选择上必须推陈出新,打破常规,以达到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的目的。如有的学校开展“谁折的纸飞机高”的活动让大学生积极探索折飞机的方法,这样在体育运动中增加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这对激发同学们的运动热情有很大的帮助。

3.2培养高校学生的运动兴趣

为了培养高校生对运动充满兴趣,可以依据学生的性格来选择学生应该从事哪项体育项目,例如男生比较喜欢跑步、打篮球和踢足球,就可以让他们去选择这几项。相对于男生,女生就会比较喜欢玩呼啦圈、跳绳和打羽毛球。这样根据性别对其进行分类以达到培养高校学生运动兴趣的目的。

3.3增设竞技项目以激发高校学生的斗志

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内容繁多、教学方式众多并且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好强和好胜心理的学科。为了增强学生争做第一的心理可以开设一些竞技项目,例如,限时短跑比赛,在比赛中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斗志和挖掘自身的潜能,以达到激发高校学生斗志的目的。

3.4增设趣味性游戏新玩法

现代教学的不断创新,对高校学生有着很大吸引力的便是趣味性游戏。趣闻性游戏新玩法之所以受到高校学生的喜爱,是因为它拥有的充实的游戏内容和活泼的表现形式使人着迷。趣味性游戏新玩法必定会成为开发高校学生智力有效和最好的体育手段。例如拼图游戏,教学中可以增加拼图游戏,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拼图,拼图的人输了可以罚他们进行跑圈,这样既可以增加锻炼的机会,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趣味性教学成为现代创新教学新的创新手段,可以说游戏的趣味性越大,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

3.5培养体育教师的整体素养以达到对教学创新的目的性

对体育教学提出新的挑战,无非包括以下几点:促使他们制定新颖的教学内容、体育计划的及时更新、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考核方式等。要想达到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目的,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师队伍达到高素质标准。教师必须要有完善的科学教学结构,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本”,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不忘对学生的运动潜力进行挖掘,能够随时应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任何困难,积极做好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的准备,培养出一批身体和心理素质超强的现代大学生,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投身于我国经济建设中。

4结语

21世纪现代科学不断的发展,必定会为高校体育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会为高校体育的创新带来新的机遇。要想进行体育教学创新,就要增加体育教学项目,并且高校领导也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现代体育教学必须要以开发学生自身的运动潜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出发点,以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大学生为目的,这才是高校体育进行创新的职责所在。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篇6

专题七

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创新

很高兴和大家聚集在这里交流学习,今天聊专题七 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创新(板书)其中有四个话题,先谈话题一

课堂组织管理行为的变化(板书)

话题一

课堂组织管理行为的变化

为了上好一节课,要让学生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维护课堂秩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第二流的教师用语言,第三流的教师施以惩罚。教师课堂组织行为又有哪些内涵,其一,它是教师的一种行为方式,教师凭借语言、动作、身姿、表情等外显行为向学生传递信息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次,我踏着上课铃进教室,听到一个学生喊:老师来了,同学们的嬉笑声噶然而止,当我进教室时,那位同学刚跑回座位做好,我微笑着说:哪是老师来了,分明是猫来了吗,只有老鼠见了猫才跑呢!同学们在知错的过程中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在讲董存瑞炸碉堡一节时,教师应昂首挺胸表现出一种刚毅,这是一种身姿的体现,讲《买火柴的小姑娘》中融入悲伤,催人泪下的感受,眼神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怜悯之情。其二,它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参与学生的组织,在课堂中如果是自己的学生还好组织一些,外出讲课一般用不熟悉的学生进行教学,那课前的组织就非常关键,可以和学生交流:你想知道什么?谈谈你对老师的印象,做游戏等。其三,它在情境中进行,受到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又扮演着多重角色。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政治家的素养,科学家的头脑,哲学家的严谨,演说家的口才,歌唱家的嗓音,诗人般的激情,童话大师的幻想,相声演员的幽默,舞蹈演员的身姿,企业家的管理。不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要从中发现美好的东西,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个符合学生的目标,带领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案例1】

有一次,数学老师王老师进教室上课,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大鼻子戴眼镜的人头肖像,这分明是他的漫画。这时班上发出了“咯咯”的笑声。王老师明白这是那个淘气、不用功、自尊心很强的“小画家”的杰作。他想一想,不慌不忙地对大家说;“这幅画画得不错,如果这位同学能把他的才能用到学习上,或用来帮助大家进步,那就更好了。今天我们上课正需要作图,现在我出一道几何题,大家在本子上练习,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做。”被叫到黑板上来的小画家自动擦去了人头像,跟大家紧张地按题意作图。显然,由于小画家平时不认真学习几何,他错误百出的几何图无法跟另一位同学的图媲美的。画完图之后,王老师请同学们评论谁对谁错,错在哪里。然后他只是严肃地对大家说:“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认真学习,练好几何作图的本领。”接着他仔细地讲解这道题,小画家内疚地和大家一起认真听讲和思考。从此,小画家开始用功都书,成绩很快上去了。

王老师教育之所以成功,是他运用鼓励和赞许,把画画和学习联系起来,叫小画家作图暗示擦人头像,请同学们点评几何图使他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这一连串带有创意的教学行为,给小画家留下了许多思维空间,促使他很快的改正了缺点,实现了学习目标。

对于课堂教学管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控制课堂,在每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先要求学生把注意力转向教师,并要他们安静地坐在位子上。就像在任何会议上一样,即便是成年人也有一些人在不停的闲聊,课堂里的学生也难免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们并不想制造混乱,只不过是借机满足他们的乐趣。这种时候,我一般不会提高嗓门,而是紧握双手站在那里,一言不发的注视着闹事者,这样我就避免了吼叫着要求他们保持安静,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取得制止混乱的效果。再如当学生听课注意力分散时我们可以中断自己的讲课,用眼睛扫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便立即指向教学内容。当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时,不点名批评,以手示意,学生便会立即回到教学中来。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多用体态语来调节和控制,既能节省教学时间,也能保证教学的顺畅和圆满。

话题二

组织教学行为的创新

“教书”要看教师的智慧,“育人”要看教师的魅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既是教师智慧,也是教师魅力。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所以在组织教学时,要珍爱童心、珍视童趣。还一份童真,而不能让唯一标准来框定学生的思想,不给学生想象的余地。【案例2】

《坐井观天》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文中小鸟和青蛙围绕“天有多大”展开了争论。在我们看来,天的确无边无际,大的很,小鸟说的对,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无疑是错的。但是,如果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那就有错了。

教学中,老师提问: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学生有的说小鸟说的对,有的说青蛙说的对,还有的说他们说是都对。同学们有三种观点,教师若有所思,停顿片刻之后,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说:“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就更好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生1胸有成竹地说,小鸟说的对,因为天确实很大。学生2迫不及待的说,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他说的是实话,也没错。学生3按耐不住的说,他们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教师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说:“好!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

在这一案例中,学生是智慧潜能能激发出来是以教师珍爱童心、珍视童趣、尊重学生的发现为前提的。我们更应从这位教师的“匠心独运”中感到鼓舞,受到启迪。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育机智,往往会化干戈为玉帛,让课堂充满温馨、和谐的气氛。【案例3】

有位教师在教《游园不值》时,正讲到“小扣柴门久不开”,忽然,“砰”的一声,一位迟到的学生推门而入,急急忙忙地坐到座位上。老师话题一转,向学生发出提问:“小扣柴门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而不‘猛扣’呢?”大家讨论了一番,都说‘小扣’说明诗人有礼貌。这时,老师走到迟到的学生身边,弯下腰轻声问他:“你说是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呢”他脸红了,大家也笑了起来。

当偶发事件出现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掌舵人,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包含的积极意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案例4】

刘老师刚接过一个差班。上第一堂课,她把手伸到粉笔盒里掏粉笔,突然触摸到一个冷冰冰软绵绵的东西,吓得她尖叫一声。大家一看,原来是一条中指大小的冬眠水蛇,在倾倒的粉笔盒边蠕动。全班哄堂大笑。刘老师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待笑声稀疏了,她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有一份大家赠送的图书礼物,比如给王老师的灰老鼠,给郑老师的大王峰……而我呢,你们送了条小蛇。”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摸着它,着实吓了我一跳。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行,至少他挺勇敢,有一定的捕蛇经验…...”这时,外号叫“踏踏跳”的男生“扑哧”一声,嘴凑到同桌“卷毛”的耳根:“老师在表扬你呢。” “卷毛”不自在地摇了摇头。他原以为这节课像以往一样有戏看了,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这是他五年级以来第一次受表扬,可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刘老师讲有关蛇的小常识、有关写蛇的文章……第二天早晨,刘老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意外地看到,讲台的粉笔盒上插着一束野菊花,在射进教室里的阳光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教室里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扑闪扑闪地……从此这个班变了,变成了全校的先进班。变得原因,就在于刘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因势利导,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

话题三

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

教师在组织班级活动或安排某件事情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

【案例5】

由于班容量的增大,给学生排座位成了大难事。每到开学前,我总是接二连三地收到领导、同事、亲戚朋友打的招呼,要求我在排座位时给班上某某学生以特别照顾。面对每年都有近一半学生家长托人说情的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真是一筹莫展。尽管每年排座位时,我都绞尽脑汁,但效果总是顾此失彼,不尽如人意,而且还惹得学生和家长颇有微词。

开学第一天,按照惯例,下午我要给学生排座位。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教室的气氛有些异样,同学们一个个都做得端端正正的,每个人的目光都似乎蕴藏着很多兴奋。看到学生如此尽然有序,我本来抑郁的心情一下子明快起来。我环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说:“现在,老师给大家排座位……”话还没说完,班长举起了手:“老师,同学们有个请求,请老师允许我们自己来排座位,行吗?”我说:“同学们,排座位要有一定的规则,你们的规则是什么呢?”班长一下子拿出了他们制定好的方案:

一、要照顾眼睛近视的同学。

二、要考虑到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吃力的学生排在一起,有利于结成“一帮一”的对子。

三、男女生搭配,可以让男生注意讲究卫生。

四、让开朗的和内向的坐在一起,好动的和好静的坐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

五、没有特殊情况,按个子高矮来排。每一周大组之间轮换一次。

听着同学们的方案,我不禁有些惭愧。说实在的,这些细小的问题我平时还真是没有注意到。同时,欣慰的看到学生们考虑得真是相当周全,我心中的疑虑荡然无存了。

于是,这一次的座位就按照大家的意思由同学们自己排定了。最后,我又不失时机地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家长对座位提出异议或要求特殊照顾怎么办呢?”

同学们说:“那有什么难办的,如果家长们能说出正当理由,并征得全班同学的同意,随时可以调整呀,如果理由不充分,不管谁说都不行!”

看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看着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排座位,这个棘手、敏感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孩子们,谢谢!”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境的创设者、讨论的参与者、协调者、鼓励着和评价者。因此,合作学习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能否给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正确的定位。合作学习时,给学生及时指导,提出一些合作要求,如指导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步骤,明确合作的游戏规则,诸如有尊重别人,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控制自己的情绪等。这样,有助于学生顺利开展合作,达到预期合作效果。合作学习时教师加入某些小组的交流中,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有利于调控合作进程,辅导学生正常开展交流。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能为合作而合作,不能为创造一种学习的形式而丢失了学习内容与目的本身,请看下面不成功的合作学习案例 【案例6】

徒具形式的口语交际课《买文具》合作学习案例 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复述录像内容后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表演去超市“买文具”。教师的本意是创设一个模拟情境,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a组的几名学生忙于争论谁扮演什么角色,闹得面红耳赤,直至教师喊停也未开始练习;b组的几名“顾客”抢着“购物”,“营业员”正大声呵斥;c组两名学生正站着练习,而另两名学生却正嬉笑着,在谈着其他的话题„„而那位年轻教师站在讲台那儿,显得并不着急。整个课堂热闹而嘈杂,各种声响此起彼伏。结果,当教师组织学生全班性小组交流时,被教师叫上台的几名学生却只是楞在那儿。小组合作表演成了没有实效的形式!

案例中,合作学习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其原因在于:①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缺乏有效地操作策略,没有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②学生不会交流,没有“规则”意识。③学生既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不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并积极响应。

在什么下运用合作学习就比较恰当。第一,当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当遇到了学生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是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可以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总之,合作学习的运用要考虑具体的学习内容及学生的具体特点,不能千篇一律。

【案例7】

成功的合作学习:《鲸》教学案例 教师首先范读课文,让同学们思考课文中讲了那些有关鲸的知识,然后各合作小组开始进行讨论学习。

首先,这位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这也是本篇课文的第一个知识点:“鲸有多大?”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她将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切块分割。每个小组任选3名学生,让他们分别用数字、通过对比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位教师之所以如此设计这一段的教学,主要是考虑到要针对各小组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由易到难,让他们既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又认识到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差、中、优三类学生尽其所能,各有所获。在老师总结时,所有的学生对这段内容都已了如指掌。

其次,这位教师还根据教材的难易情况,进一步设计合作学习的讨论题。而且,在设计问题时,还充分注意到所设计问题的开放性。“鲸是哺乳动物”这一知识点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由老师讲解。而以下关于鲸怎样吃食、怎样呼吸、怎样睡觉和生长的情况,则是围绕鲸的生活习性来写的,这四个方面在写法上有相近之处,所以这位教师又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分割:

⑴ 鲸用什么呼吸?说明了什么?鲸怎么呼吸? ⑵ 鲸主要吃什么食物?鲸怎样吃食? ⑶ 鲸的生长情况怎样? ⑷ 鲸怎样睡觉?

以上设计,针对各合作小组学生的特点提出,让优生做较难的题目,差生做最容易的题目。然后组成“专家组”讨论,每个学生都将自己分到的题目得出正确答案后回原组交流。这样,小组的所有成员就有机会掌握全部内容。在“专家组”讨论时,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为最后的课堂小结和课后分类辅导收集信息。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高潮时可以组织角色表演推波助澜。讲解一个词语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做做动作;讲一段对话,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演。用模拟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扮演角色,有助于消化知识,加深理解。

【案例8】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讲《草》时,提问:小朋友们,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草》被给妈妈听?同学们都想背。好,现在我当你的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到家里该怎么说。生1: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您听听好吗?(生背)

师:女儿真棒!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听?,现在我当你的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2:哥哥,我背一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师:哪一首?生:《草》师:这首诗我也学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师: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哦,都有个白字,我搞错了,还是弟弟记心好。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奶奶听?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3: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生:《草》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哇!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到第二年又张出了新芽。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生:这句话就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窟窿? 生:是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师:看我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那有钱上学啊!

这个教学高潮形成由易到难的三个层次,全面检查了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欢乐地氛围中进行,很耐人寻味。

话题四 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创新 有人说:“教师的一句话,能扼杀一个天才,也可能扶起一个伟人。【案例9】

例如,一名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女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老师高兴地让她发言,可是这位学生在站起来后,一紧张,什么都忘了,急得哭了起来。老师立即批评她,“不会就不要举手”。女学生只好委屈的坐下。这样面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教师采取的不是宽容而是严厉的训斥,还会有这位学生的第二次发言和成功吗?肯定不会有了。要使学生发展,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换一种方式评价,我们可以鼓励她说:“你能主动回答问题,非常好。尽管这一次没回答好,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在随后的提问中,我们再多次通过目光暗示或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发言,这位学生一定会成功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赢得同学们的掌声。

对于学生,他们在胆量、语音、表达上都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如在朗读课文中,学生经常有添字、减字的现象。当他们出现了这种现象,我们要说:“不要紧,第一次读错是正常的。”第二遍还错,我们要说:“这遍没读好,还有第三遍,第四遍。”其中要不断鼓励:“别紧张,慢点儿。”“大家都在耐心地听呢!”一直到学生读对时,我们再说:“了不起,你成功了!”

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灵魂。【案例10】

在一次预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教语文的张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一分吧!就一分。求您了”张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我可以把你的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一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一分不能白借,要换利息的,借1分还10分,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都掉10分,净剩81分。

张老师是一个教育的高利贷者,她通过大胆的借贷,使学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语言的首选。【案例1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一次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位学生朗诵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是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的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又读了一遍,这次不出了效果。教师一句令人俊不禁的风趣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巧妙的评价,这显然要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读要高明。

这样的幽默评价能融洽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得以发展。

我们要让学生做“真人”,首先自已做“真人”。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评价学生应做到: 1.评价要“发自内心”

我们要满怀真情来对待学生、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才会感动学生。缺乏针对性的表扬,如:“不错”“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形式的表扬没有针对性,不如:“你读对了”“你都认识了”“你记字可真快,有什么窍门吗?”“除了一个字外,其他的都很准确”“你读得很认真”“你学得真用心”等这种有针对性的表扬让学生有学习的方向、识字的榜样。同样,盲目的批评也不可取。应鼓励学生改正不足,如“你读得都很准确,就是声音小了点儿,再试一次,大点声”等等

2.评价要“准确公正”

我们的评价要准确、公正,要有针对性,不要流于形式而使学生茫然,不要给学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不要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怀疑态度,从而对我们产生信任危机。例如:我们许诺奖给学生的物品,就一定要兑现;又如课上我们既然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提问,那么就应真正给学生发言提问的机会,不应该挑三拣

四、说三道四,过多地限制学生,即使出现一些意外的或荒唐的回答或做法,也应该宽容学生,不应该指为大相径庭、大逆不道;不要把课堂当做虚假的演戏,而应把课堂看做真实的生活;也不要说些实现不了的话或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如“如果你有机会到我们学校去,我带你去看看那里的景色”等等。

3.评价要尊重学生

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学生以后自己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例如:在阅读《捞月亮》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问孩子们“猴子捞月亮的做法好不好?”当孩子们说不好时,我高兴地评价:“对,小猴子的这个办法不好,遇到事情不动脑筋,我们可不能像他们那样。”孩子们边听边点头,这时还有小手举起,我赶紧让他站起来说:“小猴子的办法好,他很勇敢,敢自己动手去做。”听他说完,我马上带头鼓掌,并给予这样的评价:“这位小朋友说的棒极了!小猴子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阅读教学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篇7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现状及不足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以教师教育为主体,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 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就缺失了兴趣。[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过多地注重对理论知识及论点观点的传授, 对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相对欠缺,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具体实际, 解决具体问题,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仅仅作为知识的传输者与搬运工,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也在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方式中得不到发挥, 如此循环往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得不到长足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课程内容的本身源自于生活实际, 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往往很难与实际社会生活相结合, 课程教学也就演变成了理论传授课, 这就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3]

师资队伍无法得到保障, 多元化教学模式无法开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高校扩招, 学生队伍不断壮大, 教师资源短缺, 设置不合理等现象日益突出。[4]

二、创新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定位与目标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创新, 是以培养高等学校学生的创新人文精神为目的的教学实践,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内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自己,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人文学、历史学以及法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不同知识, 学科综合性较强,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6]学生是不相同的个体, 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 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和前提,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 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将学生培养成为极具时代特色的接班人。[5]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 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 对自身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发现自身问题, 认知自我, 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让学生拥有创新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特征, 要求学生拥有社会责任感, 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 保持平常心态, 积极应对。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以社会热点词汇和事件来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让学生积极讨论, 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哲学观念作为践行基础,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效果

1. 创新教学手段, 发展多元化教学方式

为更好解决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笔者在多年执教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现状, 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以互动教学为主, 以学生为中心, 在讲解知识时, 由生活实例导入教学理论,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 课堂教学环节可适当加入, 针对实际案例, 由教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设计论题, 学生划分为组进行问题的讨论, 也可以演讲和辩论的方式进行, 这样方式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增强学生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及独立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可利用的时间和空间, 有效调动起课堂气氛。三是,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当代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及社会大事的途径, 均来自于网络。利用互联网络等相关资源, 将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以网络为基础, 建立起网络教学课堂。借助网络这一有效平台, 设置虚拟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交流, 获得大多数学生最为真实的思维想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改变传统的以单纯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从内容、形式、思维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拓展、延伸,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 更加注重社会实践的发展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不相同的, 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 实践教学很少被提及和开展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以塑造人的灵魂为主要目的的课程, 笔者认为,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学相结合, 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 理论结合实际,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实践教学的方法, 这就需要以一定的课时作为前提, 因此高校要增加思想政治课程的课时。社会实践是掌握理论知识, 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契机, 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通过与社会的接触, 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 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信息和兴趣。

3. 以创新的角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单向的知识传输为主, 即教师处于互动传输地位,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这种教学模式早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研究式教学已成为较实用的教学手段, 这种教学手段能有效促进对人才的培养。研究式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认知及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 以对相关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组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探索和发现, 对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内容进行自主的探索和研究, 提高学生以马克思主义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 要注重前瞻性与开放性的综合, 通过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 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本课程的学科体系, 对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且引发广泛关注的现象及问题作出很好的解答。教师在讲解思想政治课程相关内容及知识点的基础上, 要着重将社会发展最新、最前沿且学生普遍关注的事件, 以问题引入的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 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还能引发学生的质疑与讨论, 以学生自身思维的思维方式, 对该事件形成新的理论和观点, 培养学生系统地分析问题、理论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问题和新的特点也层出不穷, 对此, 我们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创新,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信息化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念, 以正确的态度面临社会利益多元化, 不断增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创新性、时代性以及实践性, 保证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文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2.

[2]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 2012.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3.

[4]王萍霞, 肖华.基于网络新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形势与政策》全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1) :150-151.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篇8

关键词 高校实验教学 创新教育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由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方法、先进设备使用及基本的研究方法的途径,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习惯,在理论和实验的互融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笔者结合多年大学实验课程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进行一些探讨。

1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一个人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强烈意识,创新教育首先应从培养创新意识入手。②创新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创新意识涉及人的生理、心理、智力、思想等很多方面,能巩固和丰富人的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构成的核心成分,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创新意识的培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在创新意识的指引下,他们有能力在毕业之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达到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目的,为实现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富有创新的互动式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方法。我们可以采取启发式或讨论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科研工作以及具体的应用,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 这样的实验内容既与学生所学专业有紧密联系、又体现了专业较为前沿和先进的内容和方法。学生在进行此类实验之前,通过课前预习、资料查阅、教师讲解等,对实验情况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如该科研成果是如何产生的,在本专业领域处于何种地位,将其转化为实验内容的过程、思路是怎样的以及是否还有待更深入研究和完善等,从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造力的核心。明显特征是: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发散、逆向、直觉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原动力。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科学家创新能力的大小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可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点拨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③在实验教学中,应当开放实验室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并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大胆设想、勇于立异、敢于探索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也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人们思考问题常常只注重已有的联系,正向推理,但有时候“倒过来”思考下往往有突破性的效果。加强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锻炼,也即强化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适时来源于直觉思维的知识,让学生产生这方面的兴趣和意识;另一方面在实验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猜想,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锻炼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

3 创新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一个学生综合运用把握知识的体现,所有的教育如果最后没能提升一个被教育者的能力,这都是失败的。实验教学不仅教育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得到对实验结果及规律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实验发现问题,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并从实践的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思想、新理论,设计新实验,探索新观点,并最终形成新的理论,获得新的技术,甚至建立新的学派,这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真正目的。在实验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同合作、动手创新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开放式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完成必做的实验任务后,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选做其他实验,也可以将平时生活中的大胆设想带到实验室来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式”实验转变为“主动探索式”实验,并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活动的空间,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复修正实验方案、研究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也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科学实验。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及生理学兴趣小组活动,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参与实验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学习科研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和训练上得到锻炼和提高。这些措施可大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设计性实验是另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教学实验,它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特点。对这类实验,教师先根据相关的学习内容,提出体现学科发展趋势、注重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参考选题,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自选题目,自行设计、进行实验,并以课程论文形式撰写实验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综合性实验项目与验证性(基础性)实验有很大的区别,它采用研究或实验的方法来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的实验目标。学生通过进行较复杂的、实验内容较多、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强化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得出合理解释结论的能力。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还可以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这样的培养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上一篇:离职演说下一篇:小镇三年级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