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022-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思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要明确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重点工作是制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融合,夯实基础设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采取保障措施。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园区;发展

一、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为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思路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高起点谋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批万亩以上的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做到“五有”即“布局有总体规划、管理有专门机构、运行有动力机制、生产有原料基地、经营有多元主体”,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区,先进技术的示范区,产业融合、精准扶贫的试验区,全面加快全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二、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坚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发展,积极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模式,把园区建设成为优质农产品供应保障基地。坚持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引导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生产经营。坚持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坚持机制创新,鼓励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研推广机构参与农业园区建设。坚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利用好节水工程、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使之成为节水农业的样板区、生态农业的示范区。坚持因地制宜与引导发展相结合。挖掘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并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组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主体,扩大农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增值利益收益。

三、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任务目标

努力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农业新技术展示窗口、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带动农民增收的典范,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园区“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占园区农产品总量的80%以上,园区规模化、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明显提升,经营效益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显著提高。一是打造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依托综合开发,定位精准扶贫,打造主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合力扶持初步具备基础条件的园区,全力规划推进以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的国家公园。二是打造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发挥地理优势,打造集旅游、采摘、观光为一体综合生态农业观光园、特色果品采摘园。三是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园。依托当地优势建设特色示范园、文化园、蔬菜、花卉、苗木等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四是打造现代特色养殖园。建成牧场和饲用玉米精品园区。

四、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重点工作

1.制定发展规划。结合“十三五”规划,科学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明确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功能定位、重点内容、建设期限、实施步骤和组织领导、扶持政策、保障措施。园区规划编制要确保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统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等规划相衔接,符合省、市、县三级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結构布局,完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重点抓好万亩以上园区规划建设。要按照省市县有关要求,高标准制定各自的具体可行的园区规划。要培育特色产业。瞄准市场需求,发挥产业优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乳业、蔬菜、林果、中药材、苗木、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夯实园区发展的基础。优化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发展高端精品农产品生产,加强加工、包装、储运、冷链物流、质检等配套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产加销游一体化水平。经济学家邹恒甫、吴敬琏、刘劲哲、张维迎、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提出:要加快品牌建设。实施园区品牌提升战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园区“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80%。支持园区争创市级、省级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整合特色产业品牌资源,培育一批具有行唐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品牌。

2.推动产业融合。一是推进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统筹衔接、紧密联结、复合发展,加快山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若干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重点推进与银泰农业集团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土地整治、储运物流基地建设、打造休闲养生地、打造农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公益扶贫事业等方面的合作;三是以国家旅游景区为依托,加大投资力度,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民俗风情等作为园区发展的突破点,建设农林种植、农副产品经营和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多业态农业园区;四是以建設经济林果基地、现代农业设施大棚、生猪产业化规模养殖、中药材基地、观光采摘长廊、特种养殖观光园等为内容为重点,推动高科技农业种植、产品加工销售和观光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3.夯实基础设施。一是统筹规划生产设施,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建成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农田林网健全的现代化园区;二是整合农林畜牧业、水务、国土、扶贫、农开、城建、网通、电力、交通、文教等方面的资金,全面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提高设施和环境承载能力,满足生产需要;三是对万亩以上的园区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网、通讯、通暖、通气建设排污和雨水收集管网,实施土地平整;四是结合现代设施农业的需要和现有水利设施,紧扣园区水利现代化的目标,科学制定水利设施建设专题规划,全面配套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全域水系贯通,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五是在主要交通节点,制作安装园区引导标识牌和园内道路识别指示牌。标识牌和指示牌进行统一设计制作,具有园区特色和一定文化底蕴;六是对园内道路两侧实施绿化工程,按照“树种适宜,统一标准、整齐美观”的标准要求,形成绿化带。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经济学家文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大力扶持园区建设。要通过盘活资产、产权质押等途径,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多渠道增加现代农业园区投入。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支持政策,推动金融资源向农业工作倾斜。经济学家张五常、钱颖一、刘劲哲、郎咸平、林毅夫认为:要进一步规范现代农业投资公司管理,加强与农发行、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力度,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按照渠道不变、使用方向不变、集中向重点区域投放的原则,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六、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工作,成立行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管委会主任,农工委、农林畜牧局、财政局、发改局、水务局、农机局、农财局、农开办、国土局、规划局一把手和各乡镇、开发区乡镇长、主任为成员,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林畜牧局,由农林畜牧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和综合协调,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指导流转土地、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项目把关布局、统一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推动园区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强园区管理机构建设、落实专职在编的行政管理人员,健全领导包抓以上园区建设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园区建设顺利推进。

2.完善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要加大组织推动力度,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农业部门及各乡镇专项工作考核和园区项目综合考核。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政府将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制定科学实用的政策措施,综合各方资金和扶贫资金,多出真招实招。经济学家刘彦海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银行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4.搞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媒体、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加大宣传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积极性,营造关心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浓厚氛围。要积极发现、培育一批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好典型,好例子,认真总结提升,加强观摩交流,多元参与,广泛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艳军.关于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农业经济的思考[J].现代农机,2016(2):15-17.

[2]王壽辰.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析[J].当代农村财经,2015(4):21-23.

作者简介:翟利竹(1976.10- ),女,汉族,河南濮陽人,本科,濮阳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园区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作者:考翟利竹

第2篇:全面提升开发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财政部胡静林副部长出席这次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和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着力点,明确要求以高度自豪感和责任感开创农业综合开发新局面。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5年3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全国省级农发办主任培训班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做好“加法”,拓展新的工作着力点,大力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做好“减法”,大力激发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做好“乘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做好“除法”,完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能。一年来,各级农发机构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着眼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集中力量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改革创新激发工作活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一)服务大局,稳中有进促创新。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87.67亿元,比上年增加26.96亿元,增长7.5%,全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投入达到832.36亿元。农业综合开发紧密围绕中央“三农”工作中心和农业农村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投入政策,创新投入方式,优化投入结构,提升投入效益。地方各级农发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融入地方“三农”工作大局,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农发工作品牌,取得了丰硕成果。

积极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印发了《关于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意见》,坚持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载体,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夯实基础;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激发農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活力;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构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服务体系。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支持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资金分配向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成效突出的地区倾斜。该项工作得到汪洋副总理的充分肯定:“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看得准,抓得对,一举多得,前景可期”。

积极探索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联合启动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试点。相对于传统投入方式,这种机制可带动3—9倍的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投入。该项工作得到了财政部党组的肯定。目前,河南、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已有8个试点项目“落地”,共获得银行贷款4亿多元,有41个项目经省级农发机构评审可行,已推荐给银行进行贷款审查,拟申请贷款22亿元。总计可引入银行贷款26亿元,预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50万亩,展现出良好前景和广阔空间。同时,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将项目建成后形成的资产及时移交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使用和管护,建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管护一体化的新机制。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3.6亿元,扶持25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42.9万亩。

创新资金投入和项目管理方式。将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紧密结合,立足基地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构建两类项目一体化推进机制,集成资金和项目合力。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基金和贷款担保基金等投入方式和财政补助资金“先建后补”管理方式改革。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浙江将两类项目统一谋划、整体布局、组合实施、一体化推进,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当地产业发展配套衔接,真正成为产业发展基地和“生产车间”,依托高标准农田推进全产业链集成式发展;安徽通过整合两类项目,实施“四大开发”,探索“四条路径”,有力推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河南设立全国首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股权投资基金,财政资金投入1.35亿元,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防控风险、滚动使用”,股权直接投资11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1支子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4亿多元,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显著。

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基层活力。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要求,在管理机制和扶持政策上“松绑”,激发基层活力。从2015年起,将农业综合开发各类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省级农发机构;将土地治理和产业化项目投入规模、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项目比例、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中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扶持比例等一系列管理权限交由各省立足实际研究确定;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将工作质量因素作为资金分配“综合因素法”中的重要因素,实行奖优罚劣的正向激励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地方得到更多支持。

(二)突出重点,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始终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履行农业综合开发职能的主阵地,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年)》,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力量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311亿元土地治理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3168万亩。进一步提高投入标准,将亩均财政投入上限由1300元提高到1500元。允许地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治理措施和工程投入比例。河南、河北等粮食生产大省集中投入,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建好“中原粮仓”发挥了支撑作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试点以团场为单位,整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同时,大力推进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4.93亿元,新建和续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309个,积极推进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同步发挥效益试点,广泛推广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推进生态治理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21.17亿元,在生态脆弱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共建设草原(场)244.11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0.05万亩,开展小流域治理213.92万亩,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着眼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通过规划先行、集成投入、要素集聚,中央财政安排12.8亿元扶持74个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成为各地推进现代农业的亮点和抓手。浙江、安徽、河北、福建等地以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要素在园区集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

(三)完善政策,集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产业化经营项目政策,集中推进“三个转变”:扶持定位从项目向产业转变,实施主体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项目资金从“主导”向“引导”地位转变。以项目为平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大力吸引金融、工商和社会资本投入。放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立项门槛,不断加大支持力度,2015年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51个。完善贷款贴息政策,将“后选项后结算”的贴息方式调整为“先选项后结算”,预计利用贷款超千亿元。

编制规划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组织编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6-2018年)》,找准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连续扶持,着力打造资源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54.09亿元,围绕“畜牧、蔬菜、林果”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示范引领效应更加突出。四川集中财政资金,重点扶持专用高粱、早茶、泡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吉林通过产业规划和项目组装配套,重点支持白山市食用菌产业和洮南市辣椒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做大做强;江西坚持以区域选产业,以产业定项目,以项目建基地,以基地创品牌,立足区域优势,集中打造赣南脐橙、环鄱阳湖水禽、婺源茶叶等特色产业,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优化结构,提升部门和外资项目成效。加强与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沟通交流,建立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形成政策和管理合力。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部门项目扶持政策,优化项目结构,简化申报程序,拓宽扶持范围,充分发挥部门项目的行业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资金42.48亿元,其中,安排7.41亿元用于农业部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示范等项目建设;安排14.29亿元用于加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安排6.36亿元用于加大对长江和黄河中上游、珠江上游岩溶区和东北黑土区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治理;安排7.75亿元用于林业生态和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安排6.49亿元用于新型合作示范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安排1946万元继续实施国土资源部土地复垦项目,项目扶持规模和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部门项目创新试点,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区域扩大至全国11个省(区),在16省(区)启动实施支持区域生态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做好外资项目实施工作。认真组织做好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工作,加强项目质量和进度管理,积极配合世行、亞行实地检查,项目建设和报账提款等工作进展顺利。与国际农发基金等机构开展合作洽谈,积极谋划申请新的外资项目,扩大农发资金投入规模。

(五)完善制度,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适应新形势下农发工作的改革发展,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修订送审稿),在保持原有基本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对资金项目管理的具体环节、方式和流程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各省农发立法工作又取得新突破,《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条例》实施,明确了农发工作的法律地位;陕西省将高标准农田项目纳入《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条例》,为项目建管提供了法律依据。

适应新形势构建新的制度体系。按照“瘦身、松绑、创新”的要求,全面梳理农发管理制度,以部令修订为契机,加快构建新的制度体系。《国家农业综开发工作综合质量考评办法》调整优化考核指标,考核的针对性和导向性更加突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开发县管理办法》提出“总量控制、分级管理、定期评估、适时退出、违规处罚”的总体原则,为科学规划开发布局奠定了基础;重点围绕项目监理、管护、验收和绩效评价等资金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就优化机制、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广泛开展座谈交流,相关管理制度正在修订之中。各级农发机构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提升了农业综合开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加强评审和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工作机制,合理划分各级农发机构项目评审职责,完善评审指标,改进评审流程,明确评审重点,加强对地方评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地方专员办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优势,优化组合检查主体,扩大检查覆盖范围,深化细化检查内容,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进行延伸检查,组织开展了对北京等省级农发机构的综合检查和对吉林等9个省区的验收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财政资金投入不到位、滞留、扩大开支范围、擅自调整项目实施计划等问题,根据《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进行处理,扣减下年度中央财政指标2.1亿元,力度前所未有。认真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督促问题整改,加大问责力度。积极探索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了2013年度省级项目资金管理和2014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并与天津等4个专员办联合做好竣工三年后项目绩效情况分析调研工作,不断提升绩效评价水平。

实施内控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部里统一部署和专项内控办法要求,结合农发工作实际,梳理工作流程、查找风险节点,制定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内部控制操作规程(试行)》并抓好贯彻实施,有效防控各类业务和廉政风险,加强科学规范管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电子农发”,在有效整合国家、省级信息系统资源,认真梳理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研发攻坚,新版管理信息系统已通过运行测试。

(六)加强调研,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各级农发机构深入基层和项目区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寻求问题破解之策,确保政策制度符合基层实际,推动工作改革创新。组织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支持农业“走出去”、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打造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重点课题研究,借助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力量开展联合研究,为完善农发政策、促进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广泛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的对接联系,积极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好“一报一刊一平台”媒体宣传的主渠道作用。《中国财经报》年度刊载农发文章和报道60余篇,实现了宣传常态化;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政策园地和宣传阵地作用,充实编辑部力量,整体办刊质量明显提升;利用财政部外网农发频道和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农发政策和工作信息,基本实现了“每日有动态、每周有声音、每月有亮点”,及时反映農业综合开发工作成效。地方农发机构也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宣传农发工作亮点,反映农发工作成效,发布项目申报指南,宣传农发政策知识,扩大农发工作的影响力。各地积极做好信息报送和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及宣传稿件的上报工作,河南、新疆、山西、重庆、湖北、黑龙江等地上报信息数量多、质量好,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和亮点,一批高质量农发工作信息被国办刊物、财政部网站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简报》采用;江苏、山东、河北、内蒙古、湖南等地认真做好《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通联工作,投稿量和刊发量位于全国前列。通过卓有成效的信息宣传工作,增进了社会各界对农业综合开发的了解、理解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和成绩,无一不凝结着全国各级农发机构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成绩来之不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农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财政资金投入增幅放缓和开发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期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任务艰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结合不紧,难以形成集成合力,在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作用还不明显;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中,如何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争取工作主动权,如何更好地把开发和扶贫相结合亟待研究推进;部分政策和管理制度还不够科学、不够接地气,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相关政策规定松绑还不到位,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在推进简政放权的同时,确保资金和项目规范管理,还未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监管服务体系;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政策视野不够开阔,等等,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大有可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也随之显现新的发展态势。简单概括,就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红利快速消失,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新来源弥补红利缺口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转移就业、就地从业对产业支撑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农业作为稳民心、安天下的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变低,但作为基础产业的特性却逐步彰显,农业投资收益稳定,在社会利润日益平均化的新常态下,越来越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

进入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新四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农村建设发展的核心和主线,自2013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四年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松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中央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这种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要紧紧围绕中央“三农”工作大局,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规律,主动顺应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需求转变,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工作的先进性,争取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统领和核心,在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大局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综合开发之路。立足自身职能,农业综合开发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大有作为。

(一)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发挥骨干作用。“国之重事,食为根本”。现在粮食库存较多,要适当调整农业结构,但这绝不意味着要放松粮食生产。必须认识到,粮食多一点、少一点只是技术性问题,但粮食安全始终是战略性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就是要突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农业的根本。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列为首要任务,提出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对农业综合开发而言,既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也彰显了新的职能优势,又为自身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机遇。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到2020年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任务中占据了较大份额。农业综合开发最早大规模、整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即使在目前多元化的竞争中,农业综合开发也以投入集中、制度健全、管理严格、效益显著而著称,在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在推进现代农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守好这块阵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好骨干作用。

(二)在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上发挥引领作用。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和最终出路就在于规模经营。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承载了农民社会保障的功能。只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资源的集中集聚,才能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才能提高农业竞争力,才能促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如果未来5~20年,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我国能够始终保持一定比例的农业转移人口,就能够对弥补人口红利缺口、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有“投入集中、综合性强”的优势,完全可以在适度规模经营上精准发力,发挥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整建制、大规模、成方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田水路林山综合整治,显著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为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奠定基础。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构建与规模经营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三是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将农业生产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

(三)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上发挥支撑作用。效益和竞争力是衡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而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就是看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靠节本增效,二靠结构改革,三靠产业融合,这方面农业综合开发大有可为。一是节本降耗,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能耗成本、资源投入,明显提升比较效益。二是科技提效,在项目实施中,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推廣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和科技贡献率,打造农业放心品牌,保证食品安全,推动农业实现科技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三是产业增效,农业综合开发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实行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集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既扶持壮大一批主导产业,又延长产业链条,在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民之间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四)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发挥促进作用。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把生态保护作为重要治理措施,在生态脆弱、资源过度开发的区域,禁止开发或者限制开发,支持这些地区治理污染、恢复植被、涵养生态;要把生态理念自觉融入项目建设,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林网建设,还项目区一片青山绿水;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推进特色经济林建设,支持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奋发有为再谱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篇章

在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重要着力点,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效益。

(一)多措并举,落实规划。大规模、整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要建设4亿亩高标准农田。按照这一要求,“十三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每年至少要建设4000万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在财政资金投入难以大幅增长的新常态下,完成规划任务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压力,需要我们集中力量,多措并举,攻坚克难。

一是积极落实《规划》建设任务。胡静林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央财政将优先保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04亿元,比上年增加16.33亿元,增长4.2%。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向高标准农田建设倾斜。各省也要按照分担比例保证足额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4亿亩建设任务,已由国务院批准分解给了各省,各地要结合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统筹谋划和具体落实建设任务。各级农发机构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当地“三农”工作的重要日程,凝聚合力加快建设进度。粮食大省和建设任务较重的省份,要调整优化资金投入结构,把更多资金聚焦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来。

二是扎实推进创新投融资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试点工作。目前试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实施进度不平衡,不少省区市还未取得突破。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补助(贴息)+自筹资金”的投入方式,可以带动相当于财政资金3—9倍的银行贷款投入,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进开发模式转变,国营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成为项目具体实施者,农发机构“退后一步”,重点加强监管和服务,有利于构建项目建设使用管护一体化的新机制,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这种模式类似于PPP模式,不形成政府债务,是中央鼓励和支持的投融资模式。大家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主动与银行机构加强沟通衔接,在项目筛选、申报、评审等方面通力合作,重点解决好项目实施主体贷款资产抵押和担保等方面的问题。要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宣传动员,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细化操作流程,改进运作机制,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对试点所需补助(或贴息)资金,中央财政全部予以承担。国家农发办将把试点情况纳入管理工作综合考评,加大正向激励力度。

三是积极拓宽外资项目投入渠道。外资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项目管理理念的重要窗口。项目省要组织做好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和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工作,要加快项目招标采购、主体工程建设和资金报账提款等工作进度,强化项目监测评价和监督检查,按计划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目前,我们正与国际农发基金等国际机构洽谈合作,争取拓展外资投入渠道,扩大农发投入规模。

四是进一步突出建设重点。要将资金和项目安排向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倾斜,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建设确保口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坚持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农林水技措施集成运用,因地制宜确定建设内容,完善配套设施,重点对制约生产能力的沟渠路、桥涵闸、土技肥等关键障碍因子进行治理,着力解决农业生产“最后一公里”问题,力争建一片、成一片,长期发挥效益。

(二)转变方式,打造集群。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农业综合开发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按照规划谋划产业发展布局。要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6-2018年)》中确定的产业扶持方向,坚持集中扶持与整体带动相结合,计划用3年时间,在各开发县形成1-2个优势特色产业,以省为单位各形成10个左右、在全国初步形成百个资源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构建立体式产业扶持格局。要按照规划确定的产业扶持方向,围绕同一产业扶持不同建设主体项目,优选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重点、连续、集中扶持,构建立体式产业扶持格局。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创新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按照国务院关于公共财政资金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要求,更多地采用贴息、基金、PPP等扶持方式。要按照“以贴息和基金方式支持规模较大的经营主体为主、以补助方式支持小规模经营主体为主”的原则,对不同经营主体给予分类扶持。要积极探索以打捆贴息的方式,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要尽快研究出台财政补助资金“先建后补”的指导意见,各地也要研究制定实施细则,规范项目操作流程,创新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探索构建产业与农民、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从产品加工、销售、流通中多重受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统筹整合,形成合力。农业综合开发的优势和特色在于“综合”,其核心是发挥各种措施的集成效应和综合作用。针对财政涉农资金长期存在的小而散问题,中央提出以脱贫攻坚、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如何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中有为有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是加大内部统筹力度,发挥资金项目的集成效应。目前,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分类实施、相对独立,两者衔接不紧,难以有效形成集成合力。要着眼推进现代农业,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产业规划为引领,统筹两类项目布局,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同步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構建一体化、集成式开发格局,提升资金项目效益。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这就要求农业综合开发既要在保障农产品数量上继续努力,更要在补齐产业链短板、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而现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内容较为单一、标准不高、政策引导作用不强、与产业发展衔接不紧等问题,难以完全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统筹整合现有两类项目,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为此,国家农发办决定自2016年起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开展创新试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和优势,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基础上,以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基本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将资本、技术和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以及其他业态有机结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通过创新试点,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工具作用,推动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效益。这次会上,把《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印发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研究,提出意见建议。要充分认识开展该项创新试点的重大意义,把创新试点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区实际,择优选择创新试点项目,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创新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和达到预期目标,探索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国家农发办将把开展创新试点作为管理工作综合考评的重要因素,并对试点成效显著的地区予以倾斜支持。

继续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集成示范效应的良好平台,也是集聚资金、项目、技术、管理等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的实施载体。前不久我们到浙江、福建两省调研,看到两省以园区为平台,以产业为核心,着眼推动现代农业,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建园区、促产业、扶龙头、强基地、育主体、保生态的统筹、协调、可持续开发之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我们所观摩的湖州南太湖现代农业园区就是这方面很好的典型。农业综合开发要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积极性的省份,可以继续探索以园区为平台,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化项目投入,把园区集中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要进一步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扶持政策,推动园区更好更快发展。

统筹整合部门项目资金。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部门的行业技术优势,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提供示范引领、服务保障作用。要进一步调整优化部门项目结构,加大统筹整合力度,一个部门尽量明确一个使用方向,集中资金,突出重点,逐步退出市场竞争机制能有效调节或已有其他渠道资金支持的、而且扶持资金远远大于农发资金的领域。进一步下放部门项目评审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上来。督促地方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及时组织竣工项目验收,提前谋划布置2017年部门项目申报工作,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不断提高资金效益和部门项目影响力。

二是发挥优势,积极参与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国务院近日召开专题会议,对以脱贫攻坚为平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地已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中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贫困县共有800多个,覆盖面很大。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试点,正在湖南、河南、湖北等地分层级展开,核心是形成“多个龙头注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建设格局。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是深化改革和提升绩效的必由之路,汪洋副总理称其为“大势所趋、顺之者昌”。我们要提升站位,正确认识,积极参与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积极开展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机构、队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确立“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以过硬的项目质量、显著的资金效益和完备的管理体系,争取工作主动权和话语权。要借鉴青岛市推进资金整合的经验做法,立足自身优势,争取党委政府支持,重点从建设规划、建设方式、资金投入、制度标准、监督考评等关键环节入手,建立起统一有效的整合机制,争取在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中发挥主导作用。相关试点省份要密切关注试点进展,加强跟踪研究,总结经验做法。对带有方向性、趋势性或者突破农发政策的事项,要及时向国家农发办报告。同时,要探索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美丽乡村、农村综合改革等政策相衔接,集中连片配套整治,争取“开发一片、成效一片”。

助力脱贫攻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是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各级农发机构要从大局出发,认真落实国务院和财政部党组关于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决策部署,积极参与资金整合,助力脱贫攻坚。要努力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特色和优势,找准自身的着力方向和总体定位,把开发和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将资金和项目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在改善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着力支持其立足资源条件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精准脱贫步伐。

(四)改进管理,提升效益。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对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进行专题部署,这既是政府管理工作理念的发展创新,也是转变管理机制方式的深刻革命。农业综合开发要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资金项目管理水平。

一是加快构建新的农业综合开发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依法行政、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和保障。目前,《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送审稿正按立法程序抓紧修改完善,待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要以新部令发布为契机,制定修订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贴息资金管理、“先建后补”管理、部门项目管理、绩效管理与评价、项目评审、竣工项目验收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办法,构建“精简统一、分级管理、放管结合、务实高效”的新制度体系。各级农发机构要牢固树立依法理财理念,强化制度意识,制定实施细则,堵塞管理漏洞,防范管理风险,依法依规开展管理工作。

二是抓好预算执行工作。2016年第二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将于近期下达,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预算执行工作,足额落实地方财政资金,不得擅自调整资金方向和用途。2015年个别省未经批准,将2016年中央财政资金用于上一年度工程配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违反了相关规定并受到追责,各地应引以为戒,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转移支付资金后的30日内将资金下达到本级有关部门和本行政区域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同时,要督促县级农发机构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报账进度,尽量减少结转结余资金规模。要严格执行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等管理制度,规范资金项目管理。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借助各地专员办和中介机构的力量,优化检查主体组合配置,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监督检查质量。2016年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对11个省级农发机构开展综合检查,对8个省级农发机构开展中央农口部门专项检查和项目评审专项检查,委托5个省专员办开展验收工作监管,并进一步提高抽查开发县的比例。各级农发机构要高度重视综合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切实整改到位,并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加强管理。

四是扎实推进绩效评价工作。自2016年起,中央对地方所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都要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同时建立重点民生政策和重大专项支出的绩效评价机制。按照要求,研究制定了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做好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绩效目标管理的通知》即将印发。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应用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绩效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省级农发机构要按照相关要求,科学合理设置项目绩效目标,规范做好绩效自评工作,积极配合专员办开展好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五是加强开发县管理。各省农发机构要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开发县管理办法》加强开发县管理。要严格控制开发县数量,优先保证产粮大县。要调整优化开发布局,集中资金突出重点,针对功能区定位适时进退开发县,对已完成开发任务或耕地资源无保障的要及时退出,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精准开发奠定基础。要保持开发县相对稳定,避免因“大进大出”或“轮空”,对开发机构和队伍造成冲击。

六是推进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农业综合开发新版管理信息系统已上线运行,并在河南、湖南和河北三省进行了测试。自6月6日起,在天津、河北等9省市开展系统试点运行,主要目的是根据本省业务实际,合理确定个性化需求,将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为省级农发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农发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机制。开展试点的省市要按照试点方案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资金项目管理实际和系统运行状况,提出意见建议,为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奠定基础。

(五)强化纪律,改进作风。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性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民群众迫切期待,对纪律和作风要求更高。农发机构既管资金、又管项目,责任和风险更大。要坚持“一岗双责”,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廉政教育管理,健全内控工作体系,完善制约监督机制,从小事抓起,从苗头抓起,严格防控廉政风险。各级农发干部都要慎权慎微慎独、警钟长鸣、依规守纪,树立良好的形象。

着力加强作风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不断提升农发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项目区了解情况,解疑释惑,完善政策。要加强干部锻炼培养,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国家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李俊宇

作者:卢贵敏

第3篇: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发展现代种业,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重庆是一个大农业地区,要实现“保供增收”目标关键靠良种,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农业对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提高种业发展水平,为农产品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突出“研育繁推”,重庆种业实现长足发展

加快品种选育。直辖后,培育推广了Q优、渝优等优质杂交稻、双低油菜、特用玉米、鲜食加工兼用型晚熟柑橘、蔬菜新品种等突破性优良品种,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10年,重庆本土选育水稻、玉米、油菜、小麦、柑橘及蔬菜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近500个。自育杂交水稻品种91个、杂交玉米86个和油菜24个,分别是2000年的5.7倍、6.6倍和6倍。糯玉米、榨菜、黄籽油菜品种选育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农作物品种由单一化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满足了生产上对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不同成熟期及不同消费要求的各类品种的需要。

加强良种推广。全市建立了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农作物种子(种薯)生产面积近15万亩,年产种子(种薯)1.2亿公斤,种苗近600万株;年经营种子(种薯)1.2亿公斤、种苗1000万株;年度经营额近15亿元;主要农作物商品化供种率达到60%,其中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全部实现商品化供种。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筛选力度加大,10年共审(认)定农作物品种共537个,其中水稻216个,玉米品种240个,油菜品种33个,柑桔品种16个。加强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推荐,推荐水稻、玉米、小麦和油菜等作物主导品种共301个(次)。加大品种退出力度,退出不适宜推广的主要农作物品种8批共276个,促进了品种更新换代,品种更新由原来的10年缩短到3~5年。目前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比200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良种贡献率显著增大,2012年粮食单产达到344公斤,比2000年增长20.9%。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良种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壮大种子企业。目前,市级颁证企业10家,其中:国家颁证企业1家。年投入种业发展资金1亿多元。全市种业企业销售额突破10亿元。重庆种子走出去成效明显,水稻、玉米、油菜、蔬菜等种子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杂交水稻、蔬菜种子出口越南、老挝、坦桑尼亚等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强化市场监管。严格种子市场执法,加强对不同销售季节、不同区域的重点市场、重点企业、重点作物种子的市场监管。持续3年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共查处种子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近5000起,查获假劣种子1万余公斤,涉案金额近150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近1.5亿元。农作物种子质量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08-2012年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4%,比1997—2000年74%的合格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有效保障了全市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切实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推进种业健康发展。

二、顺应发展趋势,打造现代种业区域性中心

经过长期的竞争,世界发达国家的种业企业通过不断并购重组,几家大型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从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以及销售冲破国家、地域界限,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种子生产,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世界种子市场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实现了产业高度集中化、运营专业化、科技竞争白热化、管理精准化格局。

近些年,我国种业市场化步伐加快,国际种业巨头加速布局,国内种业企业加快发展。一是跨国种业本土化。目前,美国先锋、孟山都、瑞士先正达、墨西哥圣尼斯等全球前10强在内的跨国种业公司基本上完成了在我国的种业布阵,其中法国利玛格兰公司已参股我国的隆平高科种业,力求尽快融入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据统计,目前约95%的甜菜、50%以上的食葵、部分高端蔬菜,都是外国品种。外国玉米种子占我国市场市场份额11%,10年间扩大了80多倍。跨国种业公司进入中国种业市场,也为中国种业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雄厚的资金、丰富的种质资源,提升我国育种和种子质量水平。二是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当前中国种业正面临重新洗牌、重新整合的趋势,国内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及国外跨国种子公司纷纷进军中国种子产业和市场,“小而全”或“小而散”的种业企业生存困难,一些种业巨头逐渐浮出水面。三是育繁推一体化步伐加快。全国有实力的种业企业自办科研,拥有自己的科研队伍和自主知识产权品种,拥有种业链条的上游品种和技术,实现“向前一体化”,以新品种、新技术为龙头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正逐步迈入正轨。

重庆种业发展历经了自选自留种、初步商品化、市场化发展三个阶段,农作物种子由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生产经营转变为由市场调节供种,农作物种业实现了产业化快速发展。特别是2001年以来,国家实施《种子法》,打破统一供种,进入市场经济阶段。2007年完成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种子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生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种子市场主体多元化,特别是民营企业及各类股份制企业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明显加快,重庆种业实现了二次产业升级。2012年2月,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2〕20号),确定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辐射长江中上游和西南地区的区域性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心”的发展目标,标志着重庆种业第三次产业升级全面展开,向更高水平迈进。

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重庆种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60%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企业育种仅占30%;供种保障能力不强,多数基地生产基础设施落后、规模较小,抗灾能力弱,种子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比较效益持续下滑,生产基地落实难度逐年增大;种业监管能力薄弱,基层种子管理机构普遍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品种试验、质量检测和信息服务等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信息等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农作物种业投入少,难以适应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对农作物种业发展要求。

三、实施四大工程,推动重庆种业迈上新台阶

(一)实施种业科技创新工程

创新种业科研机制。建立种业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联合市内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其它种业企业,构建“重庆市农作物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广适、抗逆、抗病的优良农作物品种。

强化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国家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体系,建立健全种业科研共享平台,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快农作物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质量检测、种子加工贮藏、信息管理、节本增效栽培等配套技术研究和农机具研制应用。

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商业化育种,鼓励整合现有种业育种资源,构建以国家骨干企业为核心的“重庆种业育种创新联盟”,建设重庆国家级种业育种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加强种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种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科研、生产、营销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队伍,为我市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二)实施供种保障工程

建设种子生产基地。加强水稻、玉米、蔬菜、柑橘等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制种手段和能力,增强种子综合生产能力。科学规划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采取“企业为主,政府引导”的方式,引导种子企业在具备种子生产自然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地区,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

建立健全应急种子储备制度。建设市级应急种子储备体系,常年储备速生蔬菜、糯玉米、秋马铃薯、豆类及小杂粮等种子,保障灾后恢复生产和区域性市场调剂,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救灾应急能力。

(三)实施企业培育工程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推进种业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种业资源,引导种子企业完善营销服务网络、规范经营管理、强化技术服务,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 现代农作物种业企业。

提升种业基础能力。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在种子制种优势区域,建设农作物种子加工储藏中心,改善种业企业的种子加工、包装、检验、仓储、运输条件,提升农作物种子加工能力和水平。

支持对外合作交流。鼓励引进国外先进育种技术、优势种质资源和人才,支持市内优势种子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四)实施种业监管工程

强化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强化种子管理职能;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强化能力建设,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种子管理机构进行综合考核,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和业绩考核。

强化品种试验示范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体系,建设一批农作物品种试验站、试验基地、品种特性鉴定站、新品种引进展示站,形成覆盖全市不同生态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品种试验和推广网络,改善试验条件,提升装备水平,提高品种试验质量和试验能力,加快良种的引进、筛选、推广。

强化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在现有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基础上,通过建设市级种子监督检测中心、海南南鉴基地、市内同季纯度鉴定基地、品种标准样品库,提高市级种子检验机构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检测和鉴定能力;建设一批部级种子监督检测分中心、县级种子监督检测中心、种薯种苗检测中心,提升县级种子监督检测能力。

强化种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种业信息调度装备条件,加强种子管理和服务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市级种子管理部门与县级种子管理部门、种子企业的统一管理。完善种子生产和市场信息监测网络,建立健全覆盖种子企业、销售商、农民三个层面与涵盖种子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环节的全方位农作物种子信息采集监测体系,完善农作物种子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强化监测手段,提高种子市场监测预警能力,提升种业服务和管理水平。

强化种子市场准入管理。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办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加强种子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检查。严格品种审定标准,加强品种特异性、抗病性和抗逆性鉴定。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加强对审定品种的监管,健全品种退出机制。

强化种子市场监督检查。加强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种基地无证或侵权生产等违法行为,维护种子基地生产秩序。强化品种权执法,保障品种权人合法权益。加强种子市场的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维护种子市场稳定。依法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和企业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为重庆种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第4篇: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发表日期:2012-05-03 09:55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第四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第5篇: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其次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第三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第四要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在农村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考试,大收集整理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

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五、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第6篇:加快科技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期。5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粮食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这一成就的取得实属不易,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十一五”以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四个立足”,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同时,继续保持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立足产业需求推进自主创新。目前,我国已建立50个主要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实施了转基因重大专项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有效引导和支持了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农业生产实践需要集聚集中。特别是,为完善产业技术体系,我国以产业为主线,以农产品为单元,逐个环节梳理技术需求,帮助农民排解生产难题,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开辟了新思路。

二是立足农民需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世纪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根据农民需求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截至2010年底,82.5%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已列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有力地调动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技推广与服务能力,农技推广人员在近两年的抗灾夺丰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立足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民培训。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我国及时调整聚焦培训重点,引导和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由单纯外出务工向“就地、就近”就业转变,由偏重服务城市发展向注重支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近年来,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主动地扎根农村,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

四是立足国情特色推进农业科技管理创新。5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管理创新,富有成效地探索出了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新途径,建立了科技投入稳定支持的新机制,营造了科技人员潜心钻研科技、安心服务生产的新氛围,形成了各类科技力量联合协作的新格局。

2010年,全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贡献份额。粮食综合单产达331公斤,比“十五”时期平均水平高出30公斤以上,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稳定在60%以上。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新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将加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将加快升级,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倒逼压力。从耕地资源来看,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增量达2300多亿斤;与此同时,播种面积也连续7年增加,增量达1.6亿亩,面积增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0%左右。在耕地总量难以增加、耕地质量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粮食和经济作物又要统筹兼顾的情况下,今后粮食播种面积维持在16亿亩已属不易,靠增加面积增产的空间越来越小。从水资源来看,我国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而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仅45%左右。特别是近年来粮食生产中心北移以后,北方地区水资源矛盾尤为突出,占全国粮食产量一半多的东北和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5%左右。从外部投入品来看,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左右,农药利用率仅为33%左右,普遍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以上。外部投入品的大量使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的补贴效应,也使得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因此,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农业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才能确保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一部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业科技进步史。尤其在当代,农业的竞争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向农业领域的加速渗透,一方面,现代农业科学的学科分化正在加速,基因工程、酶工程、生物电子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学科迅速发展并更加细化,农业科技日益得到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与其他学科

不断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交叉点和生长点,极大地拓宽了农业产业领域。与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存在着不小差距,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真正能运用到生产上的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还比较少。以农业最核心、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为例,除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等少量成果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外,其他都缺乏总体优势。从主要作物来看,我国小麦单产居世界第23位,玉米居第39位,大豆居第40位,分别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70%、54%和52%,依靠科技创新增产的潜力仍很大。

适应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变化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我国农业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家庭生产模式将长期占主导地位,这一实际决定了必须始终把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劳动力平均年龄不断升高,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型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产生巨大需求。为此,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十二五”时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十二五”时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优化农业生产技术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效能,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推动和引领能力。

实现农业科技投入方式和结构的优化。2009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6%,而世界平均水平超过1%,发达国家普遍在2%—3%之间,亟须加大投入总量,并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要突出投入重点,由注重农业产中研究向注重产前、产中、产后合理配置转变,使育种、栽培与养殖、病虫害防控、设施设备、加工、产业政策等各环节都得到有效支持;从注重科技研发向注重研发与中试示范并重转变,使科研成果能尽快完成熟化和大面积示范,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要着力转变投入方式,逐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

中非竞争性投入的比例,建立完善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秀农业科研人员和优势农业科研团队的长效支持机制,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良好氛围。

实现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调整。当前,为适应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和农业现代化新要求,我国需要大力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一是由侧重生物技术到注重生物、农机及工程技术相结合的调整。2010年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2%,农业科技也要适应这一重大转变,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将原本由育种、栽培、耕作等为主的农业技术体系,转向生物技术和机械工程技术相结合,统筹发展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二是由仅注重提高土地产出率到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并重的调整。要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应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把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态环境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三是由单一农业生产技术到多功能多层次农业生产技术的调整。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正在向绿色、安全、营养、健康、休闲、生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生物质能源、海洋农牧场、生物材料、农副产品等相关技术领域正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新的生长点,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这种形势下,农业科技需要密切追踪前沿,不断拓宽视野和领域,着力培育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

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方式的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将发生更为显著的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方式的新变化,迫切需要根据不同主体的新需求,增强农业科技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仍然薄弱,导致科技供给传输不下去,生产需求反馈不上来,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缺乏工作依托。“十二五”时期,我国必须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技术源头供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养与知识更新工程,加快提升乡镇和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为农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加快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与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努力把农业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实现农业科技体制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当前,要在遵循科研规律的基础上,突出产业特点和国情特色,探索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的科技进步之路。一是深化和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按照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当前要对农业

科研院所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剥离、整合、转制等方式,加快推进分类改革。对公益性科研院所,关键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院所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切实解决科技体制改革相关政策不配套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二是完善科技立项机制。坚持课题来源于实践,建立完善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立项机制,推进科技要素优化组合,推动科技与生产有效结合。三是强化联合协作制度。促进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协同攻关,努力把科技力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相结合,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的良好发展局面。四是创新科技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符合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科技项目、科技人员实施分类考核和分类评价,重视发挥科技信用评价制度的激励约束功能。

第7篇: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8月中旬,天长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该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研,并赴全椒县考察学习。调研组通过研讨,对如何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实现农业产业规模经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土地流转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天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通过成立组织出台政策,建立机制,培育典型和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专题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截止2010年6月底,全市共流转土地8.58万亩,占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0%,其中近二年流转的土地占总数的80%以上。

调查表明:天长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地转包;二是土地出租;三是土地入股。除此以外,还有土地转让、土地互换等其它形式。

该市土地流转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流转形式多样化。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已由过去农户之间的转包为主,逐渐转变为转包、互换、出租、转让等多种形式并存,流转形式多样化趋势明显。在全市流转的8.58万亩土地中,转包、出租、入股、转让、互换五种形式都有,其中转包、出租和入股共8.17万亩,占95.2%,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二是流转主体多元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户之间,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全面参与,使农村土地流转主体趋于多元化。据统计,目前流入种养大户的土地有3.5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41.6%;流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2.05万亩,占23.9%,流入到农业龙头企业的有0.35万亩,占4.1%。三是流转面积规模化。土地流转由以前的分散零星流转开始转向规模集中连片流转。据调查,全市涌现出以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为主体的100亩以上种养殖大户17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土地流转的有17家,流转面积2.05万亩,仁和集镇的芦龙农事服务合作社、金集镇的益民新型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3000亩,种植大户承接流转的有159人,面积3.57万亩。承接流转面积100亩以上的有6.5万多亩,占总流转面积的76%,其中500亩以上流转的达到33957亩,占总流转面积的40%左右。仁和集镇的宣有林、冶山镇的张献国流转土地超过5000亩。四是流转程序规范化。通过完善制度、开展培训、加强宣传、搭建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土地流转程序进一步得到规范,基本做到土地流入流出有申请、村组有审核、市镇有备案。据统计,2009年全天长市共签订土地流转合同3946份,合同面积达47260亩,占2009年总流转面积的83%,基本上采用了统一提供的规范性文本,土地经营权证、流转合同都在镇土地流转中心备案存档。五是流转服务组织化。随着市、镇、村三级管理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天长市土地流转已经开始由自发、口头形式向规范化、组织化发展。目前,该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刘荣祥同志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组,挂牌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15个镇(街道)都成立工作领导组、土地流转中心和管理办公室,各镇行政服务大厅增设了服务窗口,各村(社区)都配备了土地流转信息员。据统计,三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人员已经达到260多人。

二、土地流转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1、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后,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了土地种植面积。仁和集镇芦龙农事合作服务社集中流转土地近3000亩,通过小田改大田等措施对部分土地进行整治,增加了耕地面积近25%。

2、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满足了一部分有技术特长、有资金实力、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大户集约经营土地的愿望,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聚,扩大了规模经营面积,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大通镇的项永祥户原是跑运输的,积累资金后,通过参与土地流转,建成了我市新兴的蔬菜规模生产基地。冶山镇张献国办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便弃工从农,今年租赁流转后的土地5000多亩,除了进行水稻、玉米种植外,还引进了太空莲蓬、油桃等经济作物,引领当地农民向高效特色农业方向发展。

3、增加了农民的直接收入。天长市绝大多数土地流转费在每亩500元左右,国家有关惠农补贴仍归农民享有。因此农民把土地流出后,不但在农田方面收入有了一定的保障,而且可以安心地经工经商,或外出务工,或在本地企业就业。金集镇益民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有700多户农民入社成为社员,将2468亩承包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可得到450斤稻谷,而且还可以参加合作社的保底分红,部分农民平时也可以在合作社做工获得一定的报酬。入社社员年均增加收入4000多元,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务工经商、外出打工户均增加收入5000多元。

4、培育了新的经济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有实力的种养大户为主的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高涨,土地股份合作、农事服务等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永丰镇的华福昌户,2009年从市良种场流转土地504亩,与有关企业实行订单生产,一年纯收入达到30多万元。

5、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很多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既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又解除了农民离土离乡的后顾之忧,使更多的人从事

二、三产业或外出打工。据统计:全市2010年离土不离市的农业劳动力约12万人,占全市农业总劳动力的38%。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为该市的工业和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从而加快了全市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

据调查,目前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目前,大多数农民恋土情结较浓,加上各项农业补贴,土地收益得到提升,农民把土地看得更加珍贵。即使外出务工、经商,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从而限制和影响了土地流转。

二是个别镇村认识不到位。一些镇村干部对于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三是流转机制不够完善。有的镇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流转双方的管理约束机制、调解纠纷仲裁机制等不够完善。

三、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的意见和建议

1、强化责任,调动镇村干部积极性。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中,镇村干部的作用发挥非常关键。他们熟悉农户家庭现状、当地的产业特点、劳动力的流动状况、农民的思想动态,做工作的针对性强。因此,各镇(街道)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把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来抓,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一些促进土地流转的措施,落实镇村干部工作责任。建议市委、市政府考虑拿出指导性计划,分解到各地并列入考核内容,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

2、加强宣传,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一要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宣传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典型,使土地流转的基本政策、原则、程序家喻户晓,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二要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土地不仅是就业和生存的手段,更是一笔可以利用的资产,从而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提高基层干部“以地生财”的意识,引导农民群众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运作土地的能力,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合理、健康、有序开展。

3、强力推进,大胆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根据全市农业发展实际,大胆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一要大户示范带动。大力培育种植、养殖大户,依靠大户的示范效应,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二要合作社合力带动。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主原则对土地统一管理,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三要招商引资带动。建议将土地流转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有效对接,互为促动。要大力引进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到我市兴办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四要科研单位带动。通过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市内外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租赁农民土地,建设产业生产基地和科研基地。此外要鼓励有一定规模种植和养殖的大户和合作社挂牌成立家庭农场和合作农场,为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4、完善机制,提高土地流转服务水平。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服务站和土地流转信息员的作用,明确专职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做好土地流转的信息搜集发布、政策咨询服务、流转价格评估、合同审查备案和档案管理等工作。二要加快建立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和仲裁机构,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制度、纠纷调解和仲裁制度等,以解决“我想转包,谁要”和“我想承包,谁有”的土地使用供求矛盾,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

第8篇: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陈 秀 花

就如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三大载体。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国家、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创建标准,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集中打造,重点完善提升现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扩展规模、联农带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上下功夫。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抓好入园企业的建设进程,使其尽快投产达效;主动做好即将入园企业的相关服务工作,推促其尽快入园兴建;加快招商引资力度,拓展加工区规模,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快加工区提档升级步伐。三是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以特色专业市场为支撑,全面提升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水平。

二、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经营方式。一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当今,土地规模小而分散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市应该结合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引导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注重发挥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品,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统一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对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凡是农业发达、农村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比较发达。可见,只有大力促进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才能使我市农业真正走上产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之路;三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就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经营农业、发展农业,优化整合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增加农业效益。

三、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推广农业科技。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大力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每年引进推广农业“三新”技术。使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农业,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率。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双百双十”工程,大力引进和培育现代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科技挂钩、技术承包等活动,拓展“送科技下乡,促强农富民”活动内涵。加大对农民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努力提升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尽快实现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四、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提升质量创建品牌。品质是一个产品内在质量的表现,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产品的影响力、信誉度、市场占有率和生命力,尤其是农产品,它更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尤其是绿色、有机农产品,注重农产品质量,确保其品质,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应该确立的基本理念和意识。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要确立品牌理念和意识,使自己的产品更富有个性、特点、影响力、信誉度、文化力、人格魅力和含金量,经久不衰。

五、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构建新型服务体系。一是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一个融信息采集发布,农产品营销,工作联络,预警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科学引领生产发展;二是构建营销服务平台。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业态,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搞好产销对接,加大促销力度,扩大农产品销售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构建专业服务平台。引导农民组建植保、农机等专业服务队,发展农业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队伍;四是构建金融服务平台。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农业激励扶持政策。

第9篇:申论范文: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其次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第三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第四要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在农村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五、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上一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下一篇:优秀纪检员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