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餐饮业发展的意见(推荐8篇)
一、总体要求[文章-http:///文
秘114网帮您找文章]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餐饮业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为中心,促进餐饮业发展全面升级;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积极推进餐饮业发展与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会展经济和食品加工的紧密结合;以重庆“老字号”和名店为龙头,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推广运用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餐饮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繁荣餐饮市场,全面发展重庆餐饮业。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达到284亿元,年均增长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4;规范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地方特色突出、文化氛围浓烈、社会影响力大、年营业额达3亿元以上的美食文化街(城)3个;扶持发展年营业额达10亿元以上的餐饮品牌企业5家,5亿元左右的餐饮品牌企业10家;向国内外发展餐饮连锁店2000家;培训考核命名300名重庆烹饪大师、名师,100名重庆餐饮服务大师、名师,制定品牌企业条件,评定重庆餐饮10强,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极具魅力的中国西部餐饮文化名城。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发展连锁经营,加快餐饮业规模化进程
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制定餐饮连锁经营管理办法,积极支持和引导餐饮企业,按照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要求,利用直营、联营、加盟等形式,采取“走出去”和“走下去”的策略发展连锁经营。近期要在全市重点培育发展10家餐饮连锁经营品牌企业。
(二)加强管理,规范餐饮业市场秩序
1.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加大引导餐饮业资源整合的力度,提升行业的整体质量;要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餐饮业发展规划及行业管理办法,并按国家GB/T13391-2000标准《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抓好对餐饮企业的分等定级工作。
2.市工商行政管理、卫生、市政、环保等部门要完善餐饮企业开业经营标准和条件,并严格按照标准和条件办理相关证照。
3.各级卫生、环保、工商行政管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大对食品卫生和安全的管理力度,明文公示各种收费项目和标准。对无照经营者要坚决予以取缔;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环境保护规定的企业或门点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吊销其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对加工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原辅材料的行为要严厉打击。
4.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会同环保、卫生部门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潲水油”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做到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5.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建立完善考核鉴定、评定和管理制度,清理整顿不按规定评定发放各种等级证书等扰乱鉴定、评定管理制度的行为。
6.规划和建设部门要在规划和建设审批工作中,注重考虑餐饮业用房配套车位的设置。
(三)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重庆火锅
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组织抓好重庆火锅的培育与创新。要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优势,采取“走出去”和“走下去”的策略,扩大经营规模,加速连锁扩张,力争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弘扬重庆餐饮特色文化。近期重点帮助品牌企业建立连锁配送中心和原辅材料生产基地,建立起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链条,形成产供销一体化。
(四)挖掘创新,发展壮大重庆菜和重庆小吃
各级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在弘扬传统川菜的基础上,大力推出体现重庆风土人情、巴渝文化、三峡文化、风味独特的地方特色菜。要抓好重庆小吃的开发和拓展,大力扶持传统名小吃,对便于包装、存放、运输的重庆名小吃,要支持企业实施标准化、系列化生产,扩充重庆名小吃的市场占有率。
(五)大力发展“农家乐”,营造生态就餐环境
要支持交通和通讯方便,自然环境优雅的城郊结合部、旅游区(点)发展以生态、休闲、娱乐、农家美食为一体的“农家乐”,挖掘和培养体现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的江湖菜、特色菜,营造生态、休闲、宽松的就餐环境。同时要加强管理,保护环境,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环保等配套保障制度和设施。
(六)开拓创新,丰富和提升餐饮文化内
涵
要抓好餐饮行业和餐饮企业的文化建设,发掘传统饮食文化,将其融入菜品制作、就餐环境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各区县(自治县、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建设一批具有餐饮文化氛围,整洁美观,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街(城)以及巴渝风情、民俗浓厚、生态环境的“农家乐”等。
(七)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作用
各
级餐饮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健全行规,端正行风,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提高行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组织好企业间、市内外同行业间的交流活动,推广、学习典型经验;要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建设,规范经营行为,倡导诚信经营,促进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餐饮业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及市商委、市财政局、市市政委、市工商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地税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卫生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市餐饮行业发展协调小组。协调小组负责研究和协调解决全市餐饮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把发展餐饮业摆在加快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促进全市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主题词:经济管理饮食业发展意见通知
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三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全面确立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四化同步”等战略思想, 全面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政策, 全面构建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 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群众得到很大实惠, 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 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 农村贫困人口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村民生加速改善, 办了许多深得民心的大事好事。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加快破除。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形势好, 为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大幅提升, 为现代化建设在重重风险挑战中昂首迈进, 为党和国家事业在各种困难考验中兴旺发达, 注入了强劲动力, 增添了应对底气, 赢得了战略主动。实践证明, 中央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完全正确, 出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卓有成效。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 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 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 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 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农民利益诉求多元,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国民经济与农村发展的关联度显著增强, 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 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的要求更为迫切,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远。我们必须顺应阶段变化, 遵循发展规律, 增强忧患意识, 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 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 围绕现代农业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 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一、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 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
1.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总要求, 确保丰产丰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着力加强800个产粮大县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支持优势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规模, 在重点产区实行整建制推进, 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能力建设。加大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力度, 扩大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水产品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规模。以奖代补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试点。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 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场建设。加强渔船升级改造、渔政执法船艇建造和避风港建设, 支持发展远洋渔业。
2. 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 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范围,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加大雨水集蓄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设力度, 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大财政对小型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支持力度。及时足额计提并管好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快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的政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继续实施种业发展等重点科技专项, 加快粮棉油糖等农机装备、高效安全肥料农药兽药研发。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3. 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 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 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 适时增加新的农产品期货品种, 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加快推进以城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 发展农产品冷冻贮藏、分级包装、电子结算。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 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继续实施“北粮南运”、“南菜北运”、“西果东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 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型商贸集团、邮政系统开展农产品流通。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 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
4. 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
充分发挥价格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激励作用, 按照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 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 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农产品临时收储。优化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储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 完善粮棉油糖进口转储制度。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 认真执行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 改善鲜活农产品调控办法。完善农产品进出口税收调控政策, 加强进口关税配额管理, 健全大宗品种进口报告制度, 强化敏感品种进口监测。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 规范进出口秩序, 打击走私行为。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统计发布制度, 建立市场调控效果评估制度。扩大农资产品储备品种。
5. 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加强综合协调联动, 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 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 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 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 (站) 建设, 补助检验检测费用。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 加大监管机构建设投入, 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适应农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发展时期的客观要求, 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要在稳定完善强化行之有效政策基础上, 着力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 确保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1.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要求, 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 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 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 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 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政策, 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 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逐步扩大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范围。继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 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 支持发展肉牛肉羊, 落实远洋渔业补贴及税收减免政策。增加产粮 (油) 大县奖励资金, 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研究制定粮食作物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粮食及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2.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加强国家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扶持和引导, 切实加大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作用, 确保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优先满足农户信贷需求, 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杠杆与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 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户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稳定县 (市) 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 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 鼓励国家开发银行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善农村支付服务条件, 畅通支付结算渠道。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协作配合, 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 (质) 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 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 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开展农作物制种、渔业、农机、农房保险和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推进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相关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3. 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
各行各业制定发展规划、安排项目、增加投资要主动向农村倾斜。引导国有企业参与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采取投资筹资、捐款捐助、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在农村兴办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事业, 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管护费用补助等政策。落实公益性捐赠农村公益事业项目支出所得税前扣除政策。鼓励企业以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三、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 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 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 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 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 (林地、草原) 准入和监管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深化国有农垦管理体制改革, 扩大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
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 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 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 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 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
不断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 建立补助经费与服务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继续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 不断改善推广条件。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 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加强乡镇或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和抗旱服务组织、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与能力建设,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2. 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
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 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 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 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农田灌排、地膜覆盖和回收等生产性服务。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培育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政策法律咨询等涉农中介服务组织。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性服务业务免征营业税。
3. 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鼓励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发展专家大院、院县共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庄稼医院、专业服务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涉农企业加专家加农户等服务模式, 积极推行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服务, 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整合资源建设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启动金农工程二期, 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发展农业信息服务, 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灾害预警等技术。
五、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要求。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1. 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 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中央财政予以补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 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确保按时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提高林权证发证率和到户率。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 探索国有林区改革。加快推进牧区草原承包工作, 启动牧区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
2. 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 尽快出台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征地补偿办法, 合理确定补偿标准, 严格征地程序, 约束征地行为, 补偿资金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加强管理, 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使用权。依法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非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进入市场。
3.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健全农村集体财务预决算、收入管理、开支审批、资产台账和资源登记等制度, 严格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民主程序, 支持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具体办法。
4. 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
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 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 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 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 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 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制定专门计划, 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务农创业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5. 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 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 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 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 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实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 分级建立示范社名录, 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安排部分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 引导国家补助项目形成的资产移交合作社管护, 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项目资产管护机制。增加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 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对示范社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在信用评定基础上对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 有条件的地方予以贷款贴息, 规范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完善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 把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并作为单独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 做好合作社发票领用等工作。创新适合合作社生产经营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建立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和培训基地, 广泛开展合作社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和辅导员培训,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落实设施农用地政策, 合作社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引导农民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开展合作与联合, 积极探索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办法。抓紧研究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6.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 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 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适当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范围。
六、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 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按照提高水平、完善机制、逐步并轨的要求, 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 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力度, 逐步建立投入保障和运行管护机制。“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要注重改善农村居民用电和农业生产经营供电设施, 中央投资继续支持农村水电供电区电网改造和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推进西部地区、连片特困地区乡镇、建制村通沥青 (水泥) 路建设和东中部地区县乡公路改造、连通工程建设, 加大农村公路桥梁、安保工程建设和渡口改造力度, 继续推进农村乡镇客运站网建设。加快宽带网络等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 优化项目结构, 创新管理方式, 鼓励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 (场) 棚户区、国有垦区危房改造, 加快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和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健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 积极推进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试点。科学规划村庄建设, 严格规划管理, 合理控制建设强度, 注重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保持乡村功能和特色。制定专门规划, 启动专项工程, 加大力度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农村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 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经村民会议同意。不提倡、不鼓励在城镇规划区外拆并村庄、建设大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 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居住。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 加大避灾移民搬迁投入。
2.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改造长效机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 改善办学条件, 配强师资力量, 方便农村学生就近上学。设立专项资金, 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深入实施农村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建立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继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 积极推进异地结算。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水平调整机制, 研究探索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整合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规范管理, 有条件的地方研究制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相对统一的标准。完善农村优抚制度, 加快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扶贫开发投入, 全面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搞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3.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把推进人口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加快改革户籍制度, 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政策。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社会保障、权益保护, 推动农民工平等享有劳动报酬、子女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住房租购、文化服务等基本权益, 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 加强生产扶持、社会救助、人文关怀, 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
4.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 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大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力度,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统筹安排新的退耕还林任务。探索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中央财政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 增加湿地保护投入, 完善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补贴政策,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搞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土壤环境治理,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加快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开展宜居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
七、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顺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城乡利益格局、农民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
1.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扩大农村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 健全村级组织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提升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能力。加强农民合作社党建工作, 完善组织设置, 理顺隶属关系, 探索功能定位。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 开展集中查办和预防涉农惠农领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腐败问题。
2.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继续推广“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法。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 逐步建立责权明晰、衔接配套、运转有效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以县 (市、区) 为单位统一公开目录和时间, 丰富公开内容, 规范公开程序, 实现村务公开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延伸。深入推进乡镇政务公开, 推行乡镇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公开。有序发展民事调解、文化娱乐、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社区性社会组织, 发挥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
3. 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党和政府主导, 依法维护、统筹兼顾广大农民群众多种利益, 畅通和规范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加强农村信访工作, 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有效途径, 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纠纷。依法保障外出村民在本村、外来人口在居住村的民主权利和物质利益。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动乡镇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
4. 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安全
加强农村抗灾救灾、警务消防、疫病防控等设施建设, 严格执行农村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筑质量标准, 增强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对处置能力。深化农村平安建设,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落实在农村警务室连续工作一定年限人员的有关激励政策。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 创建平安畅通县市。依法打击乡村黑恶势力、黄赌毒和各种刑事犯罪。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落实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树立健康文明、遵纪守法的社会新风尚。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确保劲头不松懈、力度不减弱、力量有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把熟悉党的“三农”政策和国情农情作为必修课, 把善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当作基本功,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地推动“三农”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 加强监督检查, 实施绩效评价, 开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执行情况“回头看”, 确保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尊重农民首创精神, 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
基本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基本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在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努力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体育产品;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体育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形成与国际接轨、管理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服务贸易较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重点任务。
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在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城乡居民基本体育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培养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加强群众体育俱乐部建设;积极稳妥开展新兴的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等项目的经营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开发、推广。
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引导规范各类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市场化运作。借鉴吸收国内外体育赛事组织运作的有益经验,探索完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赛事的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竞赛活动,鼓励企业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体育赛事,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
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鼓励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大力开展体育技术、信息咨询、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建立体育经纪人管理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体育经纪人在赛事推广和人才流动等方面的作用。
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体育用品业中的地位。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制定完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涉及强制性标准体育用品质量监管,加强体育用品产品的认证工作,有效推动体育用品的品牌建设,增强我国体育用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体育用品博览会。
大力促进体育服务贸易。以体育劳务、赛事组织、场馆建设、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为重点,逐步扩大体育服务规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升我国体育服务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鼓励各类运动项目,特别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和民族特色项目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和形成一批实力雄厚、专业性强的体育服务贸易企业,树立我国体育服务贸易品牌。
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促进体育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媒介、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
主要政策和措施
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拓宽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可以通过安排补助资金等方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积极鼓励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兴建体育设施。鼓励金融机构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
研究探索体育彩票市场发展规律,不断丰富体育彩票新品种。完善体育彩票市场管理制度,健全发行销售监督机制。加强对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监管,提高使用效益。
鼓励社会力量捐资设立体育类基金会,鼓励境内外组织与个人向基金会提供捐赠和资助。
完善税费优惠政策。
符合条件的体育类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可按税法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可以按照税法规定扣除。鼓励社会捐赠体育事业,对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向公益性体育事业的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部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
各级政府要立足国情、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共体育设施,切实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设施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设施在提供社会体育服务、满足群众体育需求方面的作用。认真做好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监管工作,防止闲置浪费或挪作他用。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对露天体育场,要创造条件免费开放;已经免费开放的,不得改为收费经营。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应当向社会开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探索运营管理的新模式。
多渠道投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中小型体育场馆和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特别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群众性体育场所的数量,改善体育设施和服务的供给结构、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性体育运动和健身需求。
政府对用于群众健身的体育设施日常运行和维护给予经费补助,并根据其向群众开放的程度,在用水、用气、用电、用热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支持和规范职业体育发展。
职业体育是体育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道路,对于拓宽体育发展渠道、扩大体育社会参与、发展大众体育具有积极意义。要从国情和项目特点出发,借鉴国际经验,鼓励引导、规范发展足球等职业体育赛事。完善职业体育的政策、制度和管理体系,严格职业体育俱乐部准入和运行监管,扶持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健全职业联赛赛制,促进规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职业体育水平。
加强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保护。
加强对体育组织、体育赛事和活动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的开发,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等群众性体育组织的市场开发模式,理顺和明确各相关主体在市场开发活动中的身份及其相互关系。
强化知识产权对各类体育企业的导向作用,提升体育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加大自主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强体育产品品牌建设,推动体育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增加体育产品商标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体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体育市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监管主体及其管理职能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体育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体育市场规范发展。
加强体育经营活动的安全监管,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活动,依法确定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准入和开放条件、技术要求和服务规程,加强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及产品质量检测,确保设施设备和管理服务符合要求,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推行体育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服务规范,提高体育服务水平。开展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体育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经营单位和活动组织者应当根据情况,提供相关的安全保险。
加快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
鼓励多方投入,开展各类体育教育培训,多渠道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产业管理人才。有关高等院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加强领导,深化改革
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促进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功能区。协调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完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建立体育产业信息发布制度,为宏观调控提供信息支持。
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和防止对体育市场资源的限制和垄断。
鼓励支持群众性体育组织发展。
改革和创新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模式,在加强业务指导和依法监管的同时,完善体育社团法人治理机制,充实体育社会团体业务职能,发挥体育社会团体服务功能。提高体育社团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律规范的能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协调,抓紧制定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0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认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一步认清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立足于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总体目标,明确体育产业新的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指导意见》的颁布为新的契机,紧抓落实,加快发展,开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
专家解读
鲍明晓(《指导意见》的核心起草人之一、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指导意见》的颁布,是国家层面第一次承认体育的产业地位,体育的事业属性被明确认可。这让投资者看到了行业的行政预期,在方向上给行业启动带来了利好消息。而且《指导意见》中的目标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这是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是促进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实际上,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在产业发展初期投资很重要,但实际上供给还是由消费决定的。体育产业不仅是朝阳产业,而且《指导意见》中有关内容也将涉及体育产业发展的投资、政策优惠和消费的关系,有切实的惠民之意。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特别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属于体育事业,但在《指导意见》中也被提及,是因为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并不矛盾,双方是互动的。
体育产业是“大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发展体育产业要与传媒、文化创意、一般服务业等结合起来,实行多元化经营,这样收益才会增加。因地制宜、结合区域发展情况、资源禀赋发展有特色的体育产业,比如西部的人文、自然资源,可以将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结合。
宁委发〔2012〕15号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抢抓南京青奥会建设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河西新城建设发展,加速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立足河西新城实际,按照“优化提升中部、提速建成南部、综合整治北部、规划建设西部”的总体思路,坚持“人文、宜居、智慧、绿色、集约”的理念,突出“现代化、国际性、创新型”品质定位,聚焦办好青奥会、亚青会大事,聚焦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目标,增强金融保险、商务商业、行政办公、总部研发、创新创意、文体会展和休闲居住等核心功能,致力打造高端产业繁荣、城市功能完善、服务体系发达、创新活力迸发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
二、规划范围
河西新城总体规划建设范围:秦淮新河以北、外秦淮河 和凤台南路以西、长江以东,总占地94平方公里。其中,应天大街以北的北部地区,约20平方公里;应天大街以南、江山大街以北的中部地区,约21平方公里;江山大街以南的南部地区,约53平方公里(陆地约15平方公里,江心洲约15平方公里,潜洲及水面约23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将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36平方公里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其中:中央商务区(江东中路、庐山路、兴隆大街、江山大街围合而成,约4平方公里)重点向南、向西拓展延伸;青奥板块(约1.8平方公里)等河西新城核心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总部经济、商务办公、中介服务业、文体休闲等现代服务业。
三、基本原则
(一)“人文、宜居、智慧、绿色、集约”的原则。将生态绿色和科技智慧技术嵌入到新城规划与建设之中。进一步彰显滨江特色、人文底蕴,构建现代版“山水城林”、“远山近水”风貌。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推行土地混合使用和城市综合体建设,从生活、生产多角度集约、集聚,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公共服务功能,让市民真正成为新城建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
(二)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政府先期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优化环境,政策扶持,吸纳优质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突出 功能板块培育,积极引进符合新城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导向的优质项目,不断提高国际化程度。提高土地运作、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更好地发挥河西国资集团投融资平台作用。
(三)人才引领与创新驱动的原则。加强和拓展河西中央商务区,加快总部经济和研发机构的开发建设,积极引进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创业人才,使河西新城成为中高端人才集聚、创业、生活的平台。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领域,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高端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思路观念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方法路径创新、产业载体创新、项目推进创新、资本运营创新,培育创新竞争优势,提升城市新中心的功能与形象,努力走在全国新城建设发展的前列。
(四)突出重点与整体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细部处理与整体品质提升相结合,既突出河西中央商务区、青奥板块、金融城、海峡城等重点任务,又推进区域整体提升、协调发展,把好项目方案论证、优化设计关,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的精细化、高品质,打造一批地标建筑和精品工程,成为现代化新南京的标志区。
四、主要任务
作为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主会场和青奥村所在地,河西新城将是南京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的重要窗口。未来三年是河西新城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2014年青奥会前,重点推进七大工程:
(一)青奥板块工程。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标准和节点要求,贯彻“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五统一原则,在充分考虑赛后利用的前提下,高标准、高效率推进运动员村、会议商务区、国际风情街、滨江青年公园、青奥轴线等青奥板块五大项目建设,成为南京滨江城市的新地标,向国内外宾客展现河西新城良好的赛会环境。
(二)低碳生态工程。与省住建厅合作共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力争在青奥会前夺得“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称号。积极推行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推进热电联供、河道补水、雨水回用、综合管廊工程。加大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更加集约有效利用城市资源,2014年青奥会前,未建设用地一律先绿化到位。使河西新城的绿地覆盖率、空气质量、建筑节能标准明显高于老城区平均水平,努力打造“绿色、生态、低碳、节能”的示范新城区。
(三)产业载体工程。以“五轴四城两园一岛一区”(商务轴、商业轴、文体轴、青奥轴、滨江休闲轴,青奥城、金融城、会展城、海峡城,建邺新城科技园、鼓楼江东软件园,中新生态科技岛,江东商贸区)为载体,大力培育金融保险业、科技研发智慧产业、现代商贸和会展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并在南部沿江、沿河地区重点发展商务科技带,使河西新城的商务楼宇面积、科技文化产业面积分别达到1000万平方米,把河西新城建设成为南京乃至江苏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互动融合,初步形成本地创业、本地就业、本地置业的产业培育与新城建设融合发展态势。
(四)基础设施工程。以构建立体化交通枢纽为目标,打通新城、老城之间,江南、江北之间的通道,加快地铁10号线以及河西新交通等轨道交通建设,新城内部路网和对外联系快速通道基本成形,实现公共交通立体化换乘。推行电动及清洁能源公交,在滨江、滨河等地带建立慢行系统,确立公交主导、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模式。加大河道生态整治力度,畅通水系,全面实施雨污分流,加快泵站等涉水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水平和防汛能力。
(五)民生服务工程。按期完成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智慧南京中心建设,推进河西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市档案馆、方志馆等社会事业建设,重点抓好南京云锦研究所、江东门纪念馆、渡江纪念馆、宝船公园、莫愁湖公园等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综合提升,提高新城文化软实力。按照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国际体育名城的要求,完善各项体育设施建设。将社区中心、学校、医院、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各级公共交通站点紧密结合,营造社区生活“5分钟服务圈”、“10分钟体育圈、文化圈”、“15分钟医疗圈”、“半小时商业商务圈”,构建便捷舒适的宜居环境。
(六)智慧新城工程。鼓励电信运营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基础通信管线、移动通信基站、通信局房、室内覆盖系统、光纤到户等集约化建设。力争到2013年亚青会前实现无线移动宽带全覆盖。积极争创“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区”,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在南部地区推行电视、电信、互联网络的三网融合。开通智慧公交,建成智慧南京信息中心,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模块化的市容城管,建成公共空间的安全监控系统。
(七)滨江滨河工程。以“明珠锦线”为理念,通过江堤复合利用形成枢纽,串联各种公共活动中心,内设自行车、滑轮等交通系统,使慢行漫游成为新的休闲方式。强化滨江空间结构,在河西南部地区沿江展开主要活力空间,增加面江通道,沿通道布局活力节点,形成滨江空间序列。通过高端的公司总部及科技研发机构总部、高端公寓等功能及建筑形态控制,营造良好的滨江城市形象。在百里秦淮风光带河西段,结合滨河公共建筑配套完善,规划建设用于连接公共建筑与堤岸的城市观景阳台,形成河西特有景观界面,为城市提供“亲水”、“乐居”、“慢城”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调整成立市进一步加快河西新城建设和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市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市河西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充分发挥市河西指挥部、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一部三区”的职能作用。全市各部门要站在服从全局、服务大局的高度,全力配合支持,切实提高统筹规划建设和协调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和服务保障河西新城的建设发展。市河西指挥部要以“工程优质、人才优秀、效益最佳”为目标,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效能监察工作,规范各项操作程序,预防职务犯罪,努力培养和建设“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负责、处事能坚韧”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市河西指挥部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在河西新城范围内行使市级管理权限,负责组织开展河西新城范围内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城市运行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为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体制,提高项目审批和验收效率,实现办事不出新城,根据全市综合体制改革要求,市各有关职能部门移交或委托市河西指挥部行使有关职权。市发改委要选派处级干部到市河西指挥部办公,负责新城项目的全程审批和协调;市住建委负责的各类审批及验收事项,凡 涉及河西新城的建设项目,由市住建委派出的副指挥长负责统筹协调和审批;河西新城项目的规划审批及验收事项,由市规划局派出的副指挥长负责组织协调和审批,重大项目规划初审后报市政府审定;河西新城范围内的土地划拨或出让等事项,由市国土局派出的副指挥长负责组织协调和审批,并成立河西新城土地储备中心(人员编制由市河西指挥部内部调整);河西新城范围内的项目招投标,如因工期等需要,可在市纪委(监察局)派出纪检组的全程跟踪监督下,由市河西指挥部独立组织招标评标工作;河西新城交通、绿化等专项规划及具体项目绿化、交通评估由市河西指挥部负责审核;市公安消防局指定一名副局长牵头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负责河西新城消防审批与验收事务,原则上7天内审批办结;南京供电公司要明确专人、组建团队、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为进一步加强河西新城建设的统筹协调,河西新城范围内渣土清运、市容市貌、闲置用地管理、环保、人防、质监、安监、工商等市权审批事项和执法职能,由市政府统一授权给建邺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三)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河西新城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树立和提升河西新城作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的整体形象,为河西新城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资金筹措及管理
(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按照“取之于河西,用之于河西”的原则,河西新城中部和南部范围内的土地,由市河西指挥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储备、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土地出让金统一纳入市级财政管理,市财政结合土地出让金缴纳进度,将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的土地出让收益扣除国家、省规定的各项刚性计提后,市级刚性计提部分减半计提(不含容积率2.8以上住宅公寓加提部分),其余资金返还市河西指挥部,由市河西指挥部转增河西国资集团资本金,用于河西新城青奥板块的开发建设。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投资建设的除国防资产外的停车设施、各类管线、综合管廊等配套公建设施,以及学校、医院、基本社区中心(经招拍挂等程序取得土地权证的)等房建项目,产权归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所有,可采取出租、出售等市场化运作形式筹集资金,形成河西国资集团良性的资产注入机制。水、电、气、通信等各类管线单位使用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统一建设的综合管廊时支付相应的租用费用。市级政府部门使用由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投资建设的各类设施的,由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支付相应的租金。
河西新城中部和南部36平方公里范围内各类广告的发 布经营权和拍卖审批权限授权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行使,并在市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区域内的道路、桥梁、地名冠名权的市场化运作,所得收入由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直接收取,专户专账管理,用于新城建设。
河西新城范围内按照出让条件由开发投资主体负责配建的各类公益性资产及公共设施,由市河西指挥部代表市政府统一接收并统筹安排。
(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河西新城范围内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市属权限内规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停车场收费,以及各单位施工过程中移植公共绿化、道路挖掘、占用等行为按市相关文件支付的移植、修复等费用,由市相关职能部门授权市河西指挥部统一直接收取,全额缴入市财政纳入预算管理,专项用于河西新城建设。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项规费收取的业务指导。河西新城中部和南部地区3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维护管养工作由市河西指挥部负责。
(三)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凡是由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开发地块招商引进和直接投资的项目(如:青奥村、海峡城、CBD项目等)所产生的税收市区留成部分全额直接返还给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及直接控股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 企业所得税市区留成部分,全额补助给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以上税收返还资金主要用于河西新城的建设与管理、补充河西国资集团资本金以及支付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贷款和利息等。此政策执行时间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到2014年12月31日止。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在项目贷款、企业债券、信托、险资、个人质押贷款等融资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河西国资集团尽快上市,实现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健全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经营机制。可采取BOT、TOT等多种方式,引进各类资本参与新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与经营。积极争取中央部委和省直部门支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国家政策性资金推进新城建设。积极服务和吸引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在新城投资建设发展。
七、产业功能培育政策
(一)加大规划引导力度。按照“保老城、建新城”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商务写字楼等开发项目向河西新城集中。在河西新城积极引导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鼓励投资商自建,实行分类扶持奖励政策。对利用地下空间从事经营性活动、销售或转让的,应依法有偿使用。对在河西新城范围内与地上空间整体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如在批准用地范围内且不改变土地用途的,不再单独计算土地出让金;对单独利 用地下空间或改变原土地用途用于经营性项目的,土地出让金根据土地的区位条件、实际用途、开发利用强度等条件综合评估确定。其中:商业用途的土地出让金,地下一层按地上一层楼面地价的40%确定,地下二层按地上一层楼面地价的20%确定,地下三层及以下免收;停车场用途的土地出让金,地下一层按800元/平方米确定,地下二层及以下免收。
(二)完善联动招商机制。市有关部门要把河西新城作为全市招商的重点,加强指导和服务。市河西指挥部要与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加强协作,形成部区联动机制,着力“招大商、招外商、招强商”。市河西指挥部要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抓招商引资、抓新项目引进、抓建设项目资金到位和建设进度督查。要积极帮助投资业主开展“二次招商”,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企业总部的集聚。
(三)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在2014年青奥会之前,河西新城中央商务区及周边的社会重大投资项目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时间提前竣工或如期竣工的,由市河西指挥部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和竣工时间予以一定额度的奖励。
宁发[2010]1号
关于进一步调整布局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精神,扎实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建设,优化承接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增强全市工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结合宁国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特色性、把握超前性、体现创新性,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承载能力、促进转变转型,科学承接国内外产业、技术和资本转移,加快
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把我市建成开放程度最大、投资成本最低、体制机制最活、产业集聚度最高、生态环境最好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2、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原则。树立全市工业“一盘棋”思想,以园区为工业发展载体,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做专做精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鼓励企业进区集聚集群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牢固树立“大生态、大循环、大和谐”理念,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积极引导高新技术项目、循环经济项目落户园区;以“节能、洁净、高端、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增强全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尊重市场选择,科学、合理、规范调整园区产业布局,防止无序竞争,杜绝随意性、低水平重复建设。
3、总体布局
为实现保持生态、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和谐统一,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按照全市主体功能区划分及“一核三聚”的总体要求,对全市工业总体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优化。以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口生态工业园区为重点,促进东部乡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产业高度集群、企业分布合理、行业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鲜明的大发展新格局。
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集聚发展,培育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壮大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电器三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扶持企业上市融资、与国内外同行业龙头企业嫁接重组,走出一条转型升级、资本运作、迅速扩张、做大做强,具有宁国特色的企业“二次创业”发展之路。
4、发展目标
按照“三年强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新跨越”的“三步走”总体要求,到2011年,力争新增上市企业3家,培育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重点企业1家,超40亿元的重点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
二、积极拓展空间,优化工业布局
5、全力推进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升级
按照统一规划、产业引导的原则,整合梅林、汪溪集中区等资源,作为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拓展区,与南山、河沥园区共同形成开发区“一区多园”,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局面。提升壮大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电器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三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支持梅林园区发展电子电器产业,鼓励汪溪园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6、高标准建设港口生态工业园区
按照“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工业主战场新园区”的战略定位,高标准建设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将汪溪联合纳入其统一规划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使其成为我市的工业新城和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发展节能建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将港口生态工业园区打造成为省级以上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7、促进东部乡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按照城市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着力转变东部各乡镇经济发展方式,严格项目准入,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鼓励东部乡镇分散布局的现有工业企业按照转型升级、联合重组、做大做强的原则,逐步向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或港口生态工业园区转移。将梅林工业集中区纳入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拓展区建设管理。对中溪工业集中区、宁墩工业集中区内适宜发展的区域,可结合现有工业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汽车零部件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原则上不再新布局与产业集群无关的其他产业项目。
三、加快理顺体制,活化运行机制
8、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运行模式
按照“充分授权、封闭管理、高效运行”的要求,健全完善“一区多园”的开发区管理体制,强化开发区统一规划、产业引导、项目服务等职能,重点建立统分结合的开发体制、联动的考核体系和区园分类的核算办法,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运行机制,深化开发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9、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模式
建立“镇区合一”的管理体制,授权港口镇党委、政府对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园区管理组织架构,规范完善派驻机构设置。
完善财税和融资管理体制。以港口镇2009年实现的财政收入为基数,确定今后三年财政体制上解数,按照收入增量奖励原则,不再确定港口镇支出基数,收入增量全部奖励港口镇。支持港口园区投资公司增强融资能力,吸引各类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功能区的建设。
四、转变增长方式,催化发展速度
10、加快特色产业集聚
根据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重点,各园区要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和强化产业配套开展产业招商活动。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引导关联企业和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延长产业链,在技改资金、财政贴息、担保融资等方面,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倾斜,支持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逐步形成各园区功能互补、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组织形式。从2010年起对获得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的乡镇,市财政给予所在乡镇30万元奖励。
11、提高招商引资成效
立足招大商、招好商,积极引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大、好、高”项目;围绕延伸产业链条、提
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集聚,大力引进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电器产业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企业落户我市;高度重视大物流对大工业的重要促进作用,积极引进相关物流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围绕大力发展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及时捕捉招商信息,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实行重点攻关,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增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扩大央企合作成果,加快企业国内外上市、产业内部资源整合和行业深度合作步伐,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12、积极探索合作建园
按照“错位发展、互为补充”原则,积极探索与国外、境外和沿海发达地区在我市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鼓励市内外投资机构在我市园区投资创办园中园。建立企业、项目在市内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
局。探索在市外设立区域合作开发区,鼓励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
五、加大政策引导,深化转变转型
13、完善投资管理
强化区域产业发展导向。发改委、工商、国土、环保、安监、规划等部门,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根据我市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实际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情况,在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项目审批、建设用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安全生产等方面,及时调整区域产业审批准入标准,引导投资行为。对企业新上工业投资项目及技术改造项目,要按规定进行备案(核准)。完善工业重点项目管理,对我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基本建设项目和重大工业投资项目,由市项目委员会进行会审联办。
14、加大扶持奖励
加强财政政策对布局调整的引导。市政府安排引导奖励资金,主要以“以奖代补”的形式用于布局调整、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奖励。
鼓励企业申报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市财政对新获得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得国家地理产品标志保护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万元。
15、科学使用土地
坚持“合理用地、集约用地、节约用地”原则,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严把入驻企业投资强度、容积率等关口,积极鼓励能耗低、占地少、产出高的企业进驻园区。优先保障产业集群落户的用地需求,在土地计划配给和土地审批上给予重点倾
斜。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对经批准建设单体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二层及多层标准厂房的业主和企业,按当年标准厂房竣工面积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
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
16、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市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政府办、发改委、工业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科技局等部门组成。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局。
17、营造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推进布局调整加快工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创新意识、集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
识,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鼓励和推动布局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良好氛围。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此前出台的相关政策,凡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主题词:工业发展 意见
发: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局以上单位
2010年2月24日
抄送:中共宣城市委、宣城市人民政府
为学习借鉴新余渝水,分宜和福建长汀“两县一区”的先进经验,再掀主攻工业、加快发展的新热潮,进一步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关于2006年全县工业发展的意见》(崇发[2006)1号)的基础上,特提出如下补充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着力营造合力兴工的浓厚氛围
(一)强化舆论宣传,凝聚发展共识。各级各部门要紧扣“打造旗舰航母,力争工业百亿,确保三年两番,实现五年跨跃”战略目标,充分调动各种舆论宣传工 具,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全面搅动党员干部的思想,广泛宣传实施这一战略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宣传部门要制定专门意见,科学安排,精心组织,采取多 种形式大张旗鼓开展好“力争工业百亿”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县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要开辟专版专栏,集中进行以“打造旗舰航母,力争工业百亿”为专题的连续报 道,及时反映我县工业经济运行动态,展现工业战线创业风采,弘扬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县直单位负责人每月必须同所联挂企业进行一次座谈 交流,向企业宣传介绍县内有关政策和规定,并帮助企业解决在建设、生产、经营及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大力宣传,大造声势,使全县上下真正 形成思想和行动上的共识共为,为“力争工业百亿”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氛围。(责任分工:具体由宣传部牵头负责,电视台、广播站配合落 实).
(二)开展学习讨论,推进观念创新。从4月份开始,集中两个月时间,在全县上下集中开展一次大讨论活动,为“力争工业百亿”战 略实施夯实构建工作合力的思想基础。在4月下旬组织县委中心组利用2天时间进行封闭式专题学习,重点围绕县委“十一五”战略构想和“力争工业百亿”主题,每名中心组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撰写专题稿件并进行交流讨论。从4月份下旬开始,在县委党校举办四期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崇仁”为主要内容的领 导干部研讨班,组织县级党政领导结合分管工作对口宣讲,并邀请有关专家和教授辅导授课。各乡镇、各部门要发动干部职工围绕“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是真本事凭 效果论英雄”这个主题,广泛开展学先进、找差距、谈发展大讨论活动,激发和调动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思发展谋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县上下形成 共振达成共识。(责任分工:具体由县委办、政府办牵头负责,宣传部、党校、电视台配合落实)。
(三)落实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各 地各部门必须结合实际,围绕我县“十一五”规划蓝图和“力争工业百亿”战略目标,按照部门职能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举措,进一步明确思路,找准坐 标,细化任务。各经济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从4月20日开始,将本单位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关措施和办法在电视台向全县公开承诺,第四季度根据落实情况在电 视台公开述职,接受社会监督,积极营造一种争做一等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舆论导向。(责任分工:具体由县委办、政府办牵头负责,县电视台配合落实)。
二、完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加快发展的激励机制
(四)以商招商奖励政策。
1、引进企业奖励政策。按照崇府发[2003]22号《招商引资项目引荐者奖励暂行办法》,以企业实现税收计奖:凡引进企业投产后,当年纳税额在20万 元以上(含20万元的项目,从投产之日起连续3年,按企业年上交税收地方净所得的总额6%兑奖。达到以下条件的,同时享受以下引进品牌企业奖励政策。
2、引进品牌企业奖励政策
(1)引进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待企业正式投产后,一次性奖励50万元人民币;
(2)引进一个国内100强品牌企业的,待企业正式投产后,一次性奖励30万元人发币;
(3)引进国内知名品牌企业排位前20位的品牌企业(以国家技术监督局每年公布的“中国知名品牌”排序为准)待企业正式投产后,一次性奖励20万元人民币。
同时达到第2和第3条的品牌企业,两者择一,就高不就低。
(4)品牌企业引进的奖励对象:按6:4分享方式,分别奖励给企业法人和引资单位(个人)。对被确定为第—引荐者的客商个人奖励金额不得低于总奖励金额的30%-40%。
(5)对以商招商做出突出贡献的客商,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可聘请为县高级经济顾问,列席有关县委常委会议;经推荐和选举,可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或县政协委员、政协常委。
3、奖励程序
(1)引荐者的奖励按照崇府发[2003]22号《招商引资项目引荐者奖励暂行办法》,在引荐项目时,应先到县招商引资洽谈大厅领取并填写《外地来崇投资项目引荐登记确认表》,待项目竣工投产时持登记表向县奖励审核机构申报奖励。
(2)引荐者奖励实行自行申报、审核确认的办法办理:经奖励审核机构集体会审后发给《外来投资项目引荐登记确认表》。外来投资项目奖励审核机构由县招商 局、县贸局、县建设局、县经贸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和县物价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并由县招商局牵头负责,实行专项审核和奖励。
(责任分工:具体由招商局牵头负责,财政局配合落实)。
(五)园区厂房建设奖励政策。
1、凡在崇仁县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含办公和生活用房),均按土地基准地价的70%收取土地出让金,符合总体规划要求且竣工验收合格的,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的原则,由国土、房管部门发放投资建设单位相关产权证书。
2、凡在县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自主决定自用还是对外租赁,如是租赁,在标准厂房竣工验收后,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根据建筑面积按每月不低于3元/平方米的价格承租三年,统一对外招商。三年以后实际出租收入全部归建设单位或个人所有。
3、企业在县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享受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新建生产性厂房在5000平方米以上(办公及其他用房不包含在内)、当年纳税总额达120 万元以上的,县政府按不同类型结构给予每平方米30—60元奖励。所建厂房原则上必须在与园区办签订合同后半年内建成。
4、实行“以城区换园 区、以住房换厂房”政策。凡以工业或加工业为主业,在园区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或加工业项目的客商,待项目正式建成投产后可按有关程序优先参 与城区商业用地开发,其购地价若高于拍卖方确定的底价部分及开发建设所得利润由政府全封闭管理,必须全部用于园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5、鼓励有实力的单位、企业和其它社会民间资金在县工业园区投资兴建职工公寓,有关建房规费、优惠政策参照工业园区兴建厂房政策执行,服务性项目收费按有关文件标准执行。如员工签约在县工业企业工作三年以上的,其所住的公寓可按成本价购买。
(责任分工:具体由园区管委会牵头负责,财政局、建设局、房管局、国土局、招商局等部门配合落实)。
(六)招工奖励政策。
1、免费培训员工。培训原则是根据县内企业所需进行针对性的定向短期培训。凡有在县内工业企业就业愿望的本县16—40周岁的劳动力或“4050”人员 均可以参加免费培训。各培训机构要到各乡镇巡回培训,把技能培训办到农民家门口,同时要抓住中、高考之机对未升入更高一级学校的新成长的劳动力搞好技能培 训,然后送往园区就业。
2、确保安置就业。通过培训后的学员,根据企业用工需要,由就业局和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与企业联系,统—分配。同时,民政、残联等社会保障部门应组织身体健康,享受低保人员前来应聘就业。
3、营造招工氛围。在户籍管理方面,允许在园区工作的农民工户口转入城区,其子女入学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在住房方面,夫妻双方在园区工作的,应提供夫妻公寓等。
4、建立激励机制。属财政拨款的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每年必须按在职人员数额完成相应的招工任务。每招1名员工且在园区工作一年以上(含一年)的抵5万元 招商引资任务,并由县财政列支奖励100元/人的工作经费。对未完成招工任务的乡(镇)和单位,收取100元/人劳力调剂金,奖给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和 单位。
(责任分工:具体由招商局负责牵头,目标办、就业局、财政局配合抓好落实)。
三、严格责任考核,强化推动工作落实的组织保障
(七)实行项目否决报告制度。
1、全县所有涉及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主管部门都要实行政务公开,通过各种渠道公开办事内容、程序、标准、时限和依据,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办事透明度。
2、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帮办”服务制度,由招商引资跟踪服务部门接受客商委托,全程代理申办外商投资企业成立的全部手续和变更手续。
3、审批权限内的项目,只要报批材料齐全,确保投资者在七个工作日内领到工商营业执照。外商投资项目申请开工的,只要符合前置条件,建设、消防、环保、卫生、公安等部门,各自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有关审批手续。项目工程竣工后,只要是在城网服务范围内的,供水、供电、供气、电信单位要确保十五日内实现通 水、通电、通气、通话。
4、各部门、各单位无权对客商投资项目进行否决,能办理的手续就应立即办理,不能办理的要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请示汇报,不能推托不办。如确实需要实施否决的项目,必须提交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责任分工:具体由环境整治办公室负责牵头,县法治办配合抓好落实)。
(八)实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
凡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应引咎辞职:
1、在主攻工业发展中,不能完成岗位工作目标任务,所在单位连续两年目标管理综合考核排名倒数第一的;
2、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无明显政绩,群众意见大,社会公认差,干部考核中民主测评结果“不称职”票超过30%的;
3、在市场监督、发展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工作严重失职,发生重大事故、重大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造成巨大损失或者重大问题;未经科学论证,盲目决策或违反决策程序而给县域经济发展造成较大损失的单位负责人。
引咎辞职分个人自辞或组织劝辞两种形式,以书面形式向组织部门提出申请。组织部门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县委集体研究,作出同意辞职的决定。对引咎辞职的干部,经离任审计和组织审查确认无违法乱纪行为的,保留其职级,另行安排工作,引咎辞职后,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责任分工:具体由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县纪委监察局配合抓好落实)。
(九)实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被诉待岗制。
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被实名投诉的机关工作人员,经查实确有违纪违规行为的,将予以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以及一年时间的待岗处理,并视情节和性质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1、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招商引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对县委重大工作部署不认真贯彻落实的;
2、对违反市场准入规定,为局部或小团体利益而限制项目进入,造成招商引资项目流失的;
3、对未经法定机关允许、不是法定人员执法、未按法定程序进行乱检查的;
4、对违反国家有关罚款、收费规定,对企业进行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
5、对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中,擅自设置行政审批、登记项目,工作推诿扯皮,甚至以威胁或要挟的手段敲诈勒索企业、投资者财物的;
6、对干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挂牌、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事项的;
7、其它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
凡出现以上行为被举报投诉的对象,由县坏境整治领导小组责成其所在单位先予待岗,待问题调查清楚后再按有关规定处理。待岗时间长短,视情节轻重而定。待 岗期间内,停发工资,仅按每月180元领取生活费。待岗期满,由本人提出申请,组织考核符合取消待岗条件的,由所在单位重新安排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延长 待岗时间。延长待岗时间满后,考核仍不合格的,按照有关情况给予辞退。
(责任分工:具体由环境整治办公室负责抓好落实)。
(十)实行政务环境和形象测评制度。
在全县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以及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实行政务环境和形象综合测评。
1、根据部门性质、职能以及群众接触方式等综合因素,将被测评对象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按三个类别评议和排名。
2、评议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依法行政、勤政廉洁等五个方面。主要采取集中问卷、随机调查、客商测评、平时掌握情况进行。以百分制计算,其中集中问卷占总分20%,随机调查占总分15%,企业界测评占总分40%,平时掌握情况占总分25%。其中对经济主管部门的测评由客商单 独测评,分值占100%。
3、综合测评每类评出前三名和倒数后三名,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被评为每类前三名的单位,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 位,授予奖牌,发放奖金,进行通报表扬;被评为每类倒数后三名的,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后进单位取消单位年终综合评先、业务评先和班子成员个人评先资格,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并在政务环境和形象测评总结大会公开检讨。三个类别的倒数第一名的又按分值评出全县倒数第一名,连续两年被评 为倒数第一名的单位,免去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务。
4、条管单位被评为优化环境后进单位的,由县委、县政府将综合测评结果书面函告其上级主管部门,并提出处理建议。
5、参加测评的人员相对固定,每年从社会各界代表中推选产生,并为其颁发《环境监督员资格证书》。
(责任分工:具体由县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负责落实)。
(十一)实行发展经济一票否决制。
1、进一步完善领导和部门工作目标责任约束机制,将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量化并纳入乡镇和部门的目标管理考评范畴。重点考核工业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工业销售收入,工业上交税金)、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工业项目实际进资 及200万元以上入园项目、创优投资环境、劳动力储备、园区招工)、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农村建设)等四个主要经济指标,并签 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2、年终分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对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对任务完成在80%以下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凡一票否决的单位,取消该单位一切评先评优资格,并对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诫免谈话。
3、“一票否决”目标的年终考核由县“目标办”会同县直有关主管部门共同进行,年终考核的否决意见由县“目标办”负责提出,并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责任分工:具体由县目标办牵头负责,县委办、政府办配合落实)。
《意见》明确,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目标是巩固贸易大国地位, 推动贸易强国进程, 坚持出口与进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外贸与外资外经、外贸与内贸、多种所有制主体、东部与中西部等六项协调发展原则, 着力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行业协调和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 进一步优化外贸主体结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方式结构。
《意见》强调,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是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和国内区域两个布局, 加快外贸转型基地、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三项建设, 提高出口商品质量, 提升加工贸易, 加快“走出去”带动贸易, 发展边境贸易和服务贸易, 促进贸易平衡,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意见》提出了完善财税政策、加强金融服务、完善贸易及配套政策、体制机制保障、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健全工作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律体系。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快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修订《贷款通则》,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明确对小型企业的扶持政策。
(二)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有关制度。制定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办法,提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信息发布透明度,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制度,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三)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权益保护。组织开展对中小企业相关法律和政策特别是金融、财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政策效果评价。坚持依法行政,保护中小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对中小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失业保险补贴。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困难中小企业,将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执行期延长至2010年底,并按规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在岗培训补贴等。中小企业可与职工就工资、工时、劳动定额进行协商,符合条件的,可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
二、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五)全面落实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提高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效率,建立完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度风险补偿。
(六)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要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完善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制度,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采取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积极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支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
(七)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增加直接融资。完善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政策,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企业。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发挥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稳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提供服务。
(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税前扣除的政策。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金融、工商等部门要为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管,引导其规范发展。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保险产品。
(九)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等级。完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速的查询服务。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
(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逐步扩大中央财政预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开拓市场、扩大就业,以及改善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地方财政也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十一)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运用税收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体政策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向省级财税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减免税申请。中小企业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纳税的,可依法申请在三个月内延期缴纳。
(十二)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凡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均一律取消。全面清理整顿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重点是行政许可和强制准入的中介服务收费、具有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收费,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公开前置性审批项目、程序和收费标准,严禁地方和部门越权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不得擅自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进一步规范执收行为,全面实行中小企业缴费登记卡制度,设立各级政府中小企业负担举报电话。健全各级政府中小企业负担监督制度,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通过强制中小企业购买产品、接受指定服务等手段牟利。严格执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法规,不得违规向中小企业提前征税或者摊派税款。
四、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十三)支持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产学研联合和资源整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在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推进品牌建设,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支持中华老字号等传统优势中小企业申请商标注册,保护商标专用权,鼓励挖掘、保护、改造民间特色传统工艺,提升特色产业。
(十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按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中,要安排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地方政府也要安排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原因需加速折旧的,可按规定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十五)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设备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应用。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鼓励中小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防止落后产能异地转移。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和“两高一资”行业盲目发展。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按规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十六)提高企业协作配套水平。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鼓励大型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设备、资金支持,及时支付货款和服务费用。
(十七)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支持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环境建设,改善产业集聚条件,完善服务功能,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鼓励东部地区先进的中小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有序转移。
(十八)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发展。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在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网络动漫、广告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拓展,扩大就业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
(十九)支持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业务。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等要重点支持销售渠道稳定、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小企业。采取财政补助、降低展费标准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展销活动。支持建立各类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展览展销活动。鼓励电信、网络运营企业以及新闻媒体积极发布市场信息,帮助中小企业宣传产品,开拓市场。
(二十)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落实出口退税等支持政策,研究完善稳定外需、促进外贸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加大优惠出口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开展并购等投资业务,收购技术和品牌,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
(二十一)支持中小企业提高自身市场开拓能力。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市场分析预测,把握市场机遇,增强质量、品牌和营销意识,改善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和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帮助和鼓励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务,降低市场开拓成本。支持餐饮、旅游、休闲、家政、物业、社区服务等行业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促进扩大消费。
六、努力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二十二)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服务网络和服务设施,积极培育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通过资格认定、业务委托、奖励等方式,发挥工商联以及行业协会(商会)和综合服务机构的作用,引导和带动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和完善财政补助机制,支持服务机构开展信息、培训、技术、创业、质量检验、企业管理等服务。
(二十三)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导社会投资、财政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在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一批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改善创业和发展环境。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开放科技资源,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的水平。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发展政策解读、技术推广、人才交流、业务培训和市场营销等重点信息服务。
(二十四)完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并进一步减少、合并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审批内容、标准和程序的公开化、规范化。投资、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部门要简化程序、缩短时限、提高效率,为中小企业设立、生产经营等提供便捷服务。地方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时,要统筹考虑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合理安排用地指标。
七、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十五)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管理。支持培育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开展管理咨询活动。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强化营销和风险管理,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督促中小企业苦练内功、降本增效,严格遵守安全、环保、质量、卫生、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
(二十六)大力开展对中小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中小企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广泛采用网络技术等手段,开展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客户服务等各类培训。高度重视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在3年内选择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对其经营管理者实施全面培训。
(二十七)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区域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研发、管理、制造和服务水平,提高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开发和搭建行业应用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软硬件工具、项目外包、工业设计等社会化服务。
八、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
(二十八)加强指导协调。成立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各地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二十九)建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统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有关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市商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餐饮业发展的意见】推荐阅读: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11-14
宁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06-09
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06-29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的意见06-12
关于加快全市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意见11-08
镇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11-13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07-27
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若干意见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