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及转变策略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教育教学中存在后进生的现象较为普遍, 尤其是农村初中后进生居多, 由于农村初中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教育教学条件及农村各种不良风气等各方面的原因, 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后进生。据统计, 在农村初中后进生的比例占相当大, 有的农村初中学校的后进生人数甚至占学校的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数量相当惊人, 学习基础差, 成绩不佳, 给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也给阻碍本地区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当前如何转变农村初中后进生, 促进后进生的学习, 对促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 从而更好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有重要的意义。

1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1 主观因素

第一, 学习基础差, 对学习失去兴趣, 无心学习;第二, 学习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 没有坚强的毅力是不可能提高成绩的, 而这类学生怕苦怕累, 不肯去专研, 不愿去探究学习的知识, 遇到点困难就退缩, 没有做到刻苦学习;第三,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 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1.2 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分为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首先, 家庭因素有:第一, 在农村, 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 无法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 学生回到家只看有无作业, 很少和孩子交流学习情况, 也很少主动和学校了解和沟通, 存在很多漏洞;第二, 部分家庭不和, 父母离异, 或父母沉迷于打麻将或赌博等不良的生活习性, 在家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也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及心理创伤;第三, 很多农村家庭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 造成留守学生数量增多, 这些学生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看管, 这样由于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造成学生心理的障碍, 缺乏正确的引导, 生活上讲吃穿, 不用心学习。其次是社会因素:第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但有的地区就业难,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 在老百姓中产生“读书无用论”的不良思想观念, 使学生在觉得读书的希望渺茫, 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 社会的不良风气腐蚀、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些学生受其影响较大, 注重打扮, 结成团伙, 讲究哥们义气;还有部分学生沉迷于网吧游戏, 在虚幻的世界中萎靡不振。

2 农村初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由于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孩子读书无动力、无压力、对学习成绩的好坏不甚关注, 严重影响学习的效率, 从而出现越来越多的后进生.那么如何转变农村初中后进生的学习呢,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深入学生, 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提到后进生, 无不摇头叹息, 说他们是“孺子不可教”, “朽木不可雕”。其实,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如果教师们换个角度, 放弃门缝里看人的偏见, 就会欣喜地发现后进生并非不可救药, 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后进生的心态, 对后进生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深入研究, 然后从中多找后进生的“闪光点”, 决不能用贬低、讽刺和挖苦的语言伤害他们。

2.2 要严格要求, 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后进生的成绩普遍不理想, 要让这些后进生真正得以转化, 首先, 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其次, 要有更多的爱心, 要真诚热爱后进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 爱的需要是作为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人的最高需要, 人人都需要爱。爱能使人获得积极满意的体验, 从而获得温暖、自信和力量。后进生也不例外, 但由于他们和家庭、集体、同伴、老师的关系往往是不和谐的,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这种爱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 久而久之, 他们就容易产生自卑或吊儿郎当的心态。如果这时老师的真诚关爱能扣动他们心扉, 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 他们的认识就会发生转变, 进而树立起强烈的上进意识, 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2.3 培养兴趣, 铸就后进生的自信心

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由学生学习责任性强弱和学习兴趣的浓淡来决定。兴趣是学习的挚友, 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营养, 提高学习效果, 形成兴趣, 才能成为开发人的智力的动力。因此,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细细调查、研究、比较, 掌握了每个后进生的特点, 切中火候, 对症下药。例如:利用班会课时间, 举办故事演讲会, 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故事, 登台演讲时, 安排一定比例的后进生也登台表演, 即使表演得不那么形象生动, 至少应对后进生能登台表演的这一勇气给予肯定和鼓励, 帮助他们总结认识自己, 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 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劳动价值。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做后进生的良师益友, 替他们排扰解难, 使他们在别人面前能抬起头而不丧失学习信心, 让他们从思想和心理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 减轻后进生精神上的压力, 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2.4 要注重家校配合, 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合力

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里, 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 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的学生”的说法。在教育实践中, 对这类学生一般不单纯由某个教师去进行教育, 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是整个集体的义务。从日常工作中, 要转化一个后进生, 离开家长的配合是不行的, 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只有积极配合家长做好耐心、细致地教育工作, 并及时家访, 加强信息反馈, 了解学生, 关心“后进生”, 形成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 才能促使“后进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学习习惯上等方面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3 结语

总而言之, 由于农村初中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教育教学条件既有其特殊性, 所以这类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更需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采用灵活多变的、有针对性的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更应更新观念, 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上一篇:关于加强油田工程项目预结算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下一篇:重症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