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困生合作学习的质量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是指依学生的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异质小组中, 通过同学间和师生间的互助、互动、讨论交流、沟通等。从而来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效果, 并达到团体学习目标的教学目的。然而, 在课改实践中, 却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合作探究中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 但常常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多, 他们常常在小组领先发言, 抢夺了小组的话语权;学习后进的学生也即学困生常常坐在组内充当听众的角色, 得不到发言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种小组合作探究给少数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但对多数学生来说, 尤其是学困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获益较少。而现实生活中, 每一所学校, 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 他们就是教师眼中的学困生。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重视学习优秀生, 更要精心教育、爱护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教师和班级这个大集体的温暖, 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与其他学生同步奋进。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认真探索、总结出了几点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策略。

1 创设问题, 激发兴趣

学困生在学习中一般都不够积极主动, 这就需要教师去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让学困生的学习积极主动起来。实践表明: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问题, 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 从而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点来设计探究问题, 就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 注重学生内心体验的合作探究问题往往更容易使学生沉浸其中, 教师如能结合学生内心体验来设计合作探究问题, 久而久之, 学困生的学习就会积极主动起来, 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2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优势互补

(1) 划分好合作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组建小组之前要召开动员会议, 把组建的好处 (合作—共建—人人发展) 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注意的事项、达到的要求等向学生说明白, 让学生先从思想上认可, 心理上适应, 最短时间内消除学生与常规对比的矛盾。在分组时, 尽量做到科学合理,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 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 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使优等生得到发展, 中等生得到锻炼, 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2) 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优势互补”的原则。首先综合各种能力选择出九名小组长, 然后由小组长和我协作, 按照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家庭情况等的差异进行分组, 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能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可能 (因为差异也是一种资源) ;而组间同质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基础。例如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时, 我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叫每一组的某位同学, 根据这位同学解答问题的情况给小组加分或减分。每每此时, 组内的其他成员都为他加油助威, 被叫的同学惟恐为小组抹黑而全力以赴, 班内气氛相当热烈。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 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而公平竞赛又能够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 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 那么他们便会七嘴八舌, 谁也不理会谁, 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 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 为了避免这样现象的出现, 在成立小组时便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尤为重要。我将班上的54位同学分成了9个学习小组, 并且给每一个小组成员作了分工:两名组长, 组长的选择在生源参差不齐或刚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下尤为重要。选择组内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的同学做组长, 负责组内的任务分配和协调工作。一名优秀的组长能带动组内成员——特别是学困生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 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参与意识, 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每个同学都各尽其责, 每次合作时, 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 在一定周期后 (我们班是一个月) , 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 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每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 都会做, 并明白这几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3 教会学困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同伴和自己的思维过程, 并把它向小组或全班同学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倾听、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而学困生在这三方面都比较欠缺, 因而缺乏合作学习的能力。如在倾听能力方面, 学困生在同学发言时往往因为不会或不愿倾听而出现听不懂, 进而出现开小差现象。这时教师须提醒学生, 让他记下同学的发言。在理解能力方面, 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外在条件进行思维的过程。在表达能力方面, 学困生往往保持沉默, 一言不发, 而优等生则滔滔不绝。这就需要给学困生制造更多的发言机会。为了给学生有更多的表达机会, 先让每个小组成员向其他小组对自己小组的调查进行汇报, 然后全班汇报。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具有多元性、互补性

老师不能只重视对小组合作结果的评价, 而忽略对小组合作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及时肯定好的合作方式,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正确开展小组合作。同时要把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 在评价中不断提高。

教育改革的实际操作往往比提出改革的设想要困难得多, 因此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组织好学生合作学习, 提高政治课堂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 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更新, 只有这样, 才能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教学行动中。

摘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习优秀生, 更要精心教育、爱护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教师和班级这个大集体的温暖, 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与其他学生同步奋进。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理分组

上一篇:“互联网+电力营销”环境下的电力营销创新下一篇:小学体育课中运用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