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精选8篇)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篇1

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学习,都坐在书桌前,可是有的同学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笔耕不辍,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点。还有的同学坐着、东找一本书做做,碰了钉子又换另一本书做,再咬着笔头发发愣,看看表还有多久下课。或许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可是仔细想想,难道不曾发生过吗?这样的学习效率只会受到时间的嘲讽。显然,只有效率高,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才会有更多的思考去认识和理解问题。怎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想至少应该做到这样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精神高度集中,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学习的时候就应该全神贯注、心无杂念,不要一边看书,一边想着球赛的战况,想着午饭吃什么,想着笔尖是不是歪的。时间飞逝而过,发会儿愣、看会儿书是很容易骗过自己的,可当下课后翻翻书、看看本子,反而纳闷了:怎么看了半天一无所获呢?所以要把精力集中在本上、书上、笔上,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第二、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更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怎样才是好的学习习惯呢?这是因人而异的。总之,所有对学习有利的习惯,就是好习惯。

这里我有一些学习习惯可以参考给大家:

1、英语每天必练、必读,而且一定要读出声来,多读才能有好的语感。

2、对物理化学的常规题要做出速度来,不妨经常试试一个小时能做出多少题来。

3、数学的计算是难免出错的,刻意地找一些烦琐的计算来锻炼耐心与能力。

4、对整套的题不要舍这去那的,拿出表来,两个小时内完成。认真对待之,如考试一般核对计分总结,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5、习惯于请教老师,与同学砌磋,这是提高水平的好方法,但一定要三思之后。

三思是有含义的,一个问题琢磨不透,可暂时放一段时间,学习其它内容,也许回过头来便迎刃而解了。这就是“触类旁通”的道理。如再不明白,就去请教,这样印象才会深刻。诸如此类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自己探索。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个好学生都应时刻铭记的。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篇2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阵地,当然它也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中心环节,充分利用此环节上好每一节课,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营造民主气氛,使学生在参与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要上好每一节课,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心理氛围胜过任何教育技能。我在上课时经常以和谐的教态、饱满的热情、亲切的话语,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这一气氛中受到感染并产生求知欲上的共鸣,在一种积极的求知状态下配合老师的讲解,而这种积极的态度又反过来提高教师的情绪,使师生共同达到探求知识的最佳状态。

例如,在讲“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这一问题时,我和学生一起列举了猴子的聪明表现,然后激励学生展开讨论一个问题——“聪明的猴子有没有意识?”同学们分成两大阵营,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论。有一个学生在讨论中还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刚出生的婴儿有没有意识?同学们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更激烈的争论,最后我作课堂总结,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又特别表扬了那个提出新问题的同学。同学们在这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听讲辩论,无疑会增加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也会使他们对问题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2. 讲究授课艺术,引起学生兴趣。

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氛围有了,还有辅之以讲课的艺术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日常教学中很注重内容安排上的艺术设计,根据讲解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的需要,选择一些相应的课外内容以补充课上的知识,使理性的知识感性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高深的知识浅显化。这样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样的课就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例如,在讲“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可以不同”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回忆了一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学们积极回应,在欢快的气氛中理解了这一抽象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级中学阶段,学生情绪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他们渴望受到尊重,更渴望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一旦这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激发出其学习的内在潜能。

例如,在讲完“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全课的知识结构图表。从作业情况看,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大部分同学完成得很好,其中更有独具匠心的佳作。有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图是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把全课的重要知识点都纳入其中,而且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据此,在上课时,我把作业完成好的十多名同学点名表扬,又宣布将那份杰出的图表贴在班级宣传栏内,供大家学习参考。这一举动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充分肯定,激发了学生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应注意一视同仁,不能只表扬那些成绩突出的学生,更应加大对学困生的表扬力度。学困生往往因为在学习上有一种自卑感而厌学。只有当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时,他们才会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由此看来,教师的尊重和表扬无疑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使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够将挚爱的感情投射给学生,就一定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篇3

一、激发求知欲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因此,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设计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实现数学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数学和数学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展示数学的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数学教学同样如此,但数学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数学教程从枯燥的数字变成闪烁美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数学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数学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可以说,数学之美几乎遍布它的每一个知识领域。像“杨辉三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演算完毕后,对其整理、对比,然后引导他们发现二项式系数都以对称的规律呈现出来。如下图所示:

学生通过对“杨辉三角”的观察和验证,无不感慨古人的智慧,更感觉到数学奇异的魅力。每一个“真”都应该以某种“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每一个“美”的背后都应对应着一个“真”。

三、加强数学史教育

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教育,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法国伟大的数学家庞加莱曾说:“如果我们想要预测数学的未来,那么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数学史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非常大,它可以促使学生学习科学家不畏困难、锐意创新的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热爱数学,如痴如醉,热爱祖国,奋勇献身。当罗马帝国士兵用枪口对准他的时候,他还潜心地在地上画图,并怒斥道:“不要弄坏了我的图。”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在他的非欧几何不被理睬时毫不气馁,坚持研究新几何学,为争取新几何学能被人们理解和认可而奋斗不息。

数学家们的这些事迹能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对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而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能唤起学生的奋发感、自尊心,点燃学生心中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感,使他们永远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刻苦学习。

四、学生情感的培养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列宁也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不会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把情感作为教学目的之一,是现代科学对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学生的情感活动也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在阐述为何学不好数学的时候说道:“数学老师很讨厌我。”显然,情感在学生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营造教学的情感氛围是实施情感教育目标最基本的策略。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强品格,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针对学生的情感,教给学生用心体验、学习、生活和认识周围的一切,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个性是情感教育的内涵。并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有意识地调控教学环节的操作过程,以增加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五、培养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能力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优秀的数学教师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但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深厚的爱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把教育和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使他们的教学艺术呈放异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篇4

刘岘

作业质量是衡量学生学有所得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完成作业时不是那么认真,只求速度,不讲质量,马虎、粗心大意,敷衍了事,涂涂抹抹,书写潦草……老师煞费苦心却收效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有了一点点的收获。下面就此问题浅略的谈谈我之所见。

一、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作业意义。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学习目的意义还不够明确,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所以他们多半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做事。不少学生把作业看成是老师交给的一种任务,于是他们就会马虎从事,只管做完、做快,不管做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作业,并提出作业的一些要求:①书写要整洁;②做完要认真检查;③做作业时不讲话;④除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外的题经过反复思考仍然不会做的,可以查阅字词典等工具书 ⑤认真看老师的批改,错误的地方要及时改正。如果是简单的字词错误还要在旁边抄写三遍。⑥听写错误的词语纠正后再默写一遍,听写不符合要求的再重新听写,直至合格为止。

二、教师要注意留作业的方式和内容。

一是教师留作业要有计划,不“偏”不“怪”,且具有目的性、针对性、代表性,这样既能使学生消化巩固课堂知识,又能培养其综合能力。要注重质量就得注重分量。分量太多,质量自然就上不去,大家就会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去完成。如果作业都是比较精辟的,比较典型的,量不多,那么学生自然就会专心完成而不会抄袭或者其他的。

二是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减少机械的抄写作业,增加培养兴趣,体现能力的作业;既要有当堂或当天完成的短期作业,又要有几天甚至几周思考完成的长期作业(如搜集口语交际材料、搜集作文素材、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种作业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才能提高作业质量,使作业的布置从应付了事转向主动积极完成,从老师主动布置作业到学生主动问作业,使学生通过作业既消化巩固知识,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三、教给学生做作业的方法。

作业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做作业前老师可以适当了解作业偏差学生与课堂教学内容是否脱节,学习是否付出了一定的心智努力,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完作业的基本方法:

1、复习。复习是做好作业的知识准备。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认真回顾思考,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

2、反复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这一步包括弄清题意,联想与课题的类化三个环节。A、弄清题意就是要正确领会题目要求。

B、联想就是对习题联系所学知识的思考,找到正确解题思路。C、课题的类化是把当前的新知识点纳入同类的知识系统中去。

3、独立做题。它是将做题思路表达出来的过程,基本要求是:准确、规范、快速。

4、认真检查。这一环节的任务是独立判断作业做得对不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5、独立改错。错的地方往往是自己知识能力薄弱的地方,发现并改正后能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一般有逐步检查法和重做法两种方法。

四、优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的结果

对学生的作业尽可能当堂批改,当面批改、随到随改,优先批改,鼓励为主,打“√”为主,做错的地方只画个圈,打个问号,尽量不用“×”表示,因为“√”像进取的阶梯,“×”像剪刀,是“此路不通”的意思,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剪”去不少。老师批改完作业,学生拿到作业本后,如果看到“√”号感觉还不错,但是看到“×”号就直皱眉头。特别是作业中布满了“×”号,到处都有此路不通的标记,学生此时的感觉就真的是无路可走。所以我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用“O”号圈画出具体的错误,如错别字等;用“?”号代替“×”号则可以代表书写潦草不清或是空白的作业等。而 “О”号或“?”号则像循循善诱的老师,学生看到它,就不会因为做错了题目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其次,让学生当面及时纠正错误,对于特别有困难的孩子老师还可以当面辅导讲解,也解决了后患。此外,教师应积极捕捉作业闪光点,取得进步时及时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如泉水般涓涓细流的关爱,这样一来既降低他们做作业时的枯燥感,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同时也要适时给予不认真学习又经常不完成作业任务的学生适当的惩罚,但惩罚一定要有度,错一罚十或罚百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行为。

由于老师精力有限,不可能每项作业都全批全改,这时,就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教师将权利下放给学习小组长,让组长根据优差(即一个优生带动一个差生,偏差生改优生作业)合理的分配作业,教师讲解,学生互相批改。这时,教师对于每一个小题出错的孩子都要让他们站起来说说自己是怎样错的,正确的应该是怎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识记。这两全其美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如何对待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篇5

(一)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1、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如果对一件事情的兴趣,那么,我们肯定会自觉地去做这件事情,而不是被外界的力量强迫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需要父母或老师的督促、提醒。比如,在放寒假的时候,对学生有兴趣地同学每天都能自觉坚持做作业、温习功课,而不是疯玩一个假期,然后等到快要开学时再在父母的催促下“临时抱佛脚”。再比如,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即使老师学有提出要求,也会自觉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

2、抵抗各种与学习无关的“诱惑”

十几岁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各种事情都想要去了解,各种事情都想去尝试。但学生的身份、学习的任务又要求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的时间。而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还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还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心中的天平很容易就会向游戏、足球一端倾斜,放学后就玩游戏、踢足球,将学习抛到九霄云外,甚至在上课时也心不在焉。但是,如果对学习感兴趣,情况就会相反,就能抵制各种诱惑,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这件事情上。

(二)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

1、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

客观来说,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会对很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发生兴趣。在这个阶段,他们好奇心非常旺盛,但是这种好奇心不一定全是指向学习的,而很可能是指向其他的对象,比如流行歌曲、体育运动、电脑游戏、网络等等。那么,对这些活动的过多关注就会降低对学习的兴趣。有很多这样的实际例子:某某同学本来是尖子学生,可是由于迷恋网络、游戏等,经常出入网吧,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因此,大家应该正确把握学习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2、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性格特点有关

不可否认,学习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比如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性格特点等。在我们讨论学习班兴趣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认识到一个现状是:对所有科目的学习都不感兴趣的情况比较少,但“偏科”的现象相对而言更为普遍。为什么有的同学可能对一个老师教的`课程感兴趣,但对另一个老师教的课程不感兴趣?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方面,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制造悬念,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自然而然有一种学习的心向和渴望。相反,有的老师讲课直来直去、单调枯燥,客观上使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在与学生交往方面,有的老师热情、开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学生愿意与他沟通,但有的老师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架子大”,这些客观上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

3、与周围的学习风气有关

班风、校风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校风端正好学、班风积极上进,身处其中的学生自然会受益匪浅,这也是名校出优秀人才的原因之一。

学习兴趣也与同伴有关系,学习兴趣高的学生具有一种榜样的力量,会对其他同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中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中学生主要的社交对象已经从父母等家庭成员转变为同龄人,他们比以往任可时候都更能接受同龄人的影响,父母苦口婆心的教导往往不及同伴一句话的力量大。

(三)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1、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它会使你在学习中更轻松。心理学家班都拉认为:对会做的事情,我们比较有兴趣去做;而对于不会做的事情,我们可能不愿意去做。所以,如果你越学越好、越学越会学,还用担心自己对学习没有兴趣吗?

2、懂得鼓励自己

当你在学习中有了进步时——哪怕只是很小的进步,也要好好地表扬自己、鼓励自己。在学习中,不要总是和同学比较,而是要跟自己比较。无论别人做得怎样,只要你自己比以前有进步,那就够了。别人做得怎样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你有了进步。这样,你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对学习越来越有信心。

3、尝试培养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

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篇6

科学实验表明,如果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刺激太少,太过于限定性的话,很难有正常的精神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找出妨碍精神集中的干扰因素,并能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排队使精神的集中力能持续下去。

(1)、排除干扰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在看书的时候,有人在附近讲话,虽然只是悄悄话,却会使你看不下去书,然而在火车上,虽然车子在隆隆的向前开,你却很容易就能集中精力看书,可见周围的音量的高低,强弱与对精神集中的妨碍度并不成正比,反而是其他的因素影响较大,此外,感冒了身体不舒服,或其它烦恼事,都会影响精神集中,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消除和避免这些因素。如果一本正经谈集中力,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一种特殊能力,其实不然,只要你多用心想办法除去会妨碍“集中精神”的因素,就可以办得到,你只要当前的问题的重点抓住并加以适当的处理,使身心保持最佳状态,集中就可以提高很多。

如果你还是觉得精神不能集中就必须昼客观地分析目前所处的情况,找出其中的原因,当你能够觉察到“啊,我在这种状态容易分散注意力”的话,也就能想出对付的办法了。如果你觉得周围细小的声音干扰你,你或许可用尝试发出声音的学习方法来加以对抗。如果是声音与声音之比,因为远近的原理,远处的声音会让你觉得更小更不在乎这些。有的人面对各种的干扰,只要一做自己喜爱的习题,精神就会很集中。

(2)、暂抛开烦恼

一旦有了烦恼及杂念,就会妨碍集中精神及注意力,如果有了,就必须分析它并想出能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烦恼而能集中精力学习,那需要极大的耐力和意志力,在必须集中精神的时刻,把烦恼暂时忘掉。

一般说来,所谓烦恼,都是那些在脑海中绕来绕去的杂念:“如果真是那样该怎么办?哎呀!或许那样做也有问题……”诸如此类的总是碰到这样的情形,可以用纸把它记下来,并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烦恼,慢慢思考,这些烦恼渐渐有了头绪,随即可以想出解决的方法,同样也把这些解决的方法记在纸上。

把烦恼写下来,你就能用比较客观的观点去正视它,自然情绪也会比较安定下来,也就比较能找出理想的方案了。即使不能立即找出理想的答案,但把它写下来也可改变一下你的情绪。不管怎样,把烦恼暂搁一旁,对于目前集中精力处理眼前之事会有极大的好处。

除了精神的健康外,一个人的身体也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患了感冒了或身体不适,这时候还勉强坐在书桌边学习的话,效果一定不太好,如果觉得疲倦的话,那就要休息一下,不要太执着于学习了,身体健康了,学习效果肯定会好些。[page]

(3)、让注意力集中、持续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持续多久的注意力呢?有人实验过,小学生大概可以持续三十分钟,中学生大至是四十分分钟到五十分钟,,成年人大概是一个半小时,这当然还要考虑到具体的个人当前的环境问题,以及工作内容等,这些情况不同,持续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每一个人最好都要了解一下自己的“集中限度”。如果集中限度只有七十分钟的话,这样可以在七十分钟后设定一段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使用这种间歇性的方法,比起长期不冷不热的在那熬要好多了。

如果有人说:“我老是注意务不集中!”不必担心,找一种能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玩一玩儿益智又有趣,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也正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当一个人疲倦了的时候就必须转换一下状态,一个人站久了就想要做下来,累了就会想睡,一个人的生理,是在紧张与松弛的节拍中取得平衡而发挥出本来的机能,一个人累了还在那儿强撑着,是没有意义的。

学习到了某个阶段而觉得疲劳时,这时就得马上休息一下,以便恢复,要是你不顾这些,继续用功,学习效率必然低落,如果说仍硬撑着,反而会搞坏身体,因此遇到这种情形,干脆改换一下情结,方法很多,并不一定要休息,你可以出外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可以找朋友玩玩儿,还可以找些内容不同的书看,这也是换换气氛,调节情结的一种手段。

坐在书桌边久了,人就会疲劳,这也许是由于长时期向前倾斜坐着,胸部被压迫着,腰部也被固定着,身体有负担而产生的,血流不畅,筋肉疲劳,这时候就应该起来走走,转换一下姿势,做一做简单的运作,这对你恢复精力是大有益处的。

最好的中学生学习方法

一、第一层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二、第二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三、第三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居多,第二层为少数,第三层次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中学好各门功课。

三种学习习惯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

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三、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

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所以上面讲的学习的三个学习习惯实质上是三种思维习惯。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

三个学习要点

关于学习的方法可以谈很多,但重要的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多读书,注意基础

要想学习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基础知识就是指课本知识,这一点同学们一定清楚。但在学习中,很多同学却不重视课本的阅读理解,只愿意去多做一些题,因为考试就是做题。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应当说,课本与习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互相不能替代,但课本知识是本,做题的目的之一是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我们主张多读书少做题,不主张多做题少读书。

二、多思考、注重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御知识的头脑。如果一个人不会思考,他只能做知识的奴隶,知识再多也无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学到好知识。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思考的源泉是问题,在学习中应对意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有了问题不要急于问人,应力求独力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做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多重复,温故而知新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道尽学宗,不断的重复显然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的重复,也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记忆。我们主张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所谓温故而知新也。

三种学习精神

一、不唯书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我们的学习中,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材料,学好课本基础知识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里应当明确两个问题;一、科学总是发展着的知识体系,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可能都是毫无缺陷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在思考的基础上敢于怀疑,大胆探索,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也许我们的怀疑是错误的,我们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是不正确的,但正是从这种错误与正确的交锋中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一味死记硬背,即便把课本背熟了,也难以灵活运用。所以,我们提倡不唯书,并不是为了否定书,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

二、不唯师

在中学生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上课时只会认真听讲;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课后进行消化吸收,但却很少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讲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把什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知识容器”。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所以,我们主张同学要多与老师交流,当对老师讲的有疑问或有不同看法时,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老师质疑,甚至与老师争论,在争论中我们失去的只是错误,而得到的除了正确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还有勇气和信心的提高,最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必然。

三、不唯一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质量 篇7

一、注重示范,习惯在模仿中养成

学生具有向师性。英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教师言语的示范作用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每接一个新班级,在孩子们入学的第一天,老师简单的自我介绍是很好的示范机会:“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老师,叫xx,今年xx岁了。”语速要适中,说清楚每一个字,使学生对一字一句都有深刻的印象,知道老师是怎样说的。随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说法,一个个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新同学,叫xxx,今年6岁了。”孩子们模仿得惟妙惟肖。老师言语的良好示范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教师言语的示范作用,应该是时时处处的,尤其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言语示范。针对农村儿童中普遍存在的说话急匆匆、不完整、不连贯、不响亮之类的缺陷,教师一方面要明确地指出他们说话时存在的毛病,一方面要示范,使他们知道如何改正。

身边的榜样和力量也不小。在回答交流时,同一个话题让两三个学生来回答,再请其他同学评一评哪位同学说得好,好在哪里;哪位同学说话时存在着小毛病,该怎样说更好。在比较中,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印象会更深刻,不仅会收到“有则改,无加警”的效果,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的习惯也有帮助。

二、激发兴趣,能力在情境中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说话兴趣,练习说话才会成为小学生的迫切要求。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胆怯、自卑,而是敢于表达,“嘴巴解放”(陶行知语)。的确如此,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师爱是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所以教师要从细节入手,向学生传递自己在关心他、爱护他的信息:一是师生平等。老师蹲下来与孩子打交道,怀着一颗童心,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中,成为孩子打心底里接受的学习伙伴,那么孩子在老师面前就会敢说敢言。二是不吝奖励。孩子们都渴望胜利,期待得到他人的肯定。及时的评价和必要的奖励是保持他们学习劲头的有效法宝。一句“说得太棒了”、“你可以当小播音员了”、“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骄傲”等简单的话语就是孩子们很喜欢的奖品,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坚定信心,以更大的热情向新的高度进军。三是学会等待。学生从接受话题、思维活动、组织语言再到口头表达,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思维能力不强、语言积累不足、口头表达方式缺乏,这些影响说话顺畅的问题都需要用一定的时间来解决。教师在给出一个话题后,不能急于让学生立刻举手回答,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才有可能说出通顺连贯的话。四是倡导自由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爱面子思想也越来越强,生怕说不好被别人笑话,因此干脆在课堂上闭口不言,这就大大妨碍了表达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在每次课前可开设“百家讲坛”,让学生自由说话,或教师或某位学生确定一个话题,在上课铃响时出示———从学校到家庭、国内到国外所发生的事都可以说。然后请学生一分钟准备,一分钟说话,一句话可以,一段话更好。这样教师就能大概了解学生的说话情况,遵循“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进行必要的评价和引导,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水平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都能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乐,树立“说话我能行”的信心。

在充满师爱、师生平等的课堂中,学生的说话能力能够得到肯定,能够从中品尝到说话的乐趣,说话也会因此而渐渐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2. 创设喜闻乐见的说话情境,学生才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要做一位有心人,设计训练内容。一是挖掘教材,找准文本中的读说结合点,辅以多媒体、表演、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趋力,使他们有话可说,在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话题,开展如演讲会、新闻发布会、物品推荐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有话可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做准备。教师应设法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亲近自然、亲近生活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进行交际,以训练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当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时,就会言由心生,乐于表达。如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水平创设低年级模拟“接待客人”、“借东西”,中年级模拟“买卖物品”、“小导游”等练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语言的运用价值,促使他们形成谈吐自如、仪态大方、文明礼貌的言语交际品质。

三、置身生活,内容在实践中拓展

口头表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说话,广阔的生活是它施展本领的终极天地,只有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生活,在实践中锻炼,才会产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有计划地布置一些口语交际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和他人交流,像低年级有“去外婆家做客”、“妈妈过生日”等,中年级有“喂羊”、“买学习用品”等,高年级有“我帮父母干活”、“与朋友聊天”等说话作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视野,有助于开朗性格的形成。

还应该有反馈措施,以考量学生的实践质量。首先,与家长多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学生完成相关家庭作业时给予必要的协助。其次,通过学生描述了解学生与他人交际的情况,及时肯定和指出不足,给出改进意见,并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再次实践。

四、读写结合,表达在斟酌中规范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与思维能力———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等信息相关。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也直接影响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做到以下两点。

1. 多读书,多积累,迁移运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口头表达质量要有所提高,积累是不可缺少的。现用课本里的多数文章不但文质兼美,语言结构也很值得学习。因此,让学生多读多背,一来妙词佳句可以在反复诵读背中烂熟于心,熟练运用,二来文章的篇章结构也渐渐为学生所了解掌握,对他们日后说出层次清楚的一段话大有帮助。

课外阅读较之课本更为丰富,词汇、句子、诗歌、故事、生活经验、科学知识、语言风格、文章体裁……“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都会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接触并因此而熟悉,在学生的生命中留下痕迹,使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要在学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学情的说话练习,使学生运用所学的词句和文章谋篇布局方式,既达到迁移的目的,又训练思维。

2. 细读书,写体会,感悟练笔。

教师利用好每节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入语言文字,有机地穿插写话训练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力措施。一是寻找每篇课文中最恰当的读写结合点,选择合适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所学课文或仿、或悟,在教师适当指导点拨后写出片段;二是就阅读文本请学生进行批注,把学生飘忽的思维轨迹用笔墨固定下来,这既有利于他们的后续交流,又能使他们在经常的批注中提高斟词酌句的能力。不论是随堂片段练习还是随文批注,教师舍得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是学生写出质量较高的文字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动笔写下来之后的口头交流会因为有了笔墨定格的参与更精彩。

儿童是学习语言的“专家”。教师的有效引领,会使这些小“专家”在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上少走很多弯路。有了教师的悉心指导,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质量会越来越高。

摘要:口语, 是人与之间交往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也是一种语文能力, 在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质量, 教师不但要搭建平台, 做好示范引导学生模仿,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兴趣, 而且要打通课堂内外, 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 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使学生敢说、乐说、会说。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篇8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学模式 教学案例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好坏大部分来源于教师的培养,除了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外、还需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你的课程、尽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高效率学习呢?那么我认为应该从教师的教学模式着手:

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前的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现在要与之相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起到点评、补充、总结归纳的作用)

第二:真实的情景式教学(要尽可能的有真实实景来吸引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不再是枯燥乏味传统式教学。比如学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师上量房实训课时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房屋进行量房实训,学生量房后不懂的知识教师再进行补充归纳)

第三:教学案例与市场接轨(给学生提供的案例务必以市场为导向、让学生学习不走弯路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学生毕业后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满足岗位需求)

第四:把班级视为公司(把一个班级视为一个公司,学生的管理可以参照员工的管理,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如同在公司工作一样)

第四:专业教师不定期到公司学习专业知识(知识更新非常迅速、为了专业教师不被社会所淘汰,要不定期的组织专业教师去企业一线吸收全新更适用的知识。教师学习后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学生)

第五:引进企业入驻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好实习平台、可以把企业引进入驻学校。让贫困的学生有勤工俭学的机会也有创业机会,与此同时也能在实习平台上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第六:知名教授讲座的开展(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可以不定期的组织知名教授讲座。)

第七:多组织学生课余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策划举办学校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执行能力以及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

第八: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会了解市场(我们培养学生要让学生对市场有所了解,决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市场需求,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有的放矢去做去学)

第九:多引导学生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可以检测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让学生通过比赛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验了一句古话“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第十:多开展作品汇报(根据目前市场分析可知、大部分专业设计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但是营销能力还是及其欠缺。所以可以让学生在校时就可以开展作品营销。真正培养既能做又能说的营销型设计师)

第十一:多鼓励学生校外接单校内做(通过接单的模式不断检测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让学生有一个更大的学习目标)

第十二:多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第十三:学生结课时需要有作品展(学生阶段课程结课时可以举办学生作品展,让学生自检自查学习成果。同时也为今后毕业做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第十四:让学生知识自己本专业目前的薪资情况及就业情况

第十五:让往届的成功学生返校做成功学子报告会

上一篇:感谢你爸爸作文250字下一篇:六年级美术老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