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理念与高校教育管理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引言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和世界存在的本质意义的探究和思考, 并努力在生活中实践和追求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最高境界和价值, 这种探索和实践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

大学的人文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美之善, 培养健全的人格。现代大学是一个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要的教育机构。那么大学的教育功能和目标是什么?大学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大学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责任呢?中国古典人文精神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仁”与“礼”成为道德的准则与规范, 修身、治国, 平天下成为人文精神所追求的目标。北大蔡元培校长曾经提出的“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 可以说代表了近代中国大学的人文精神追求。曾任爱尔兰都柏林新天主教大学校长的英国红衣主教约翰.纽曼 (John Henry Newman, 1801 1890) 也在他的《大学理念》 (1852) 一书中倡导“博雅教育”, 认为大学是“智慧之府, 世界之光, 信仰的使者, 新生文明之母”[1], 他认为大学是培育绅士的地方, 育人是大学的主要目标。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 一是因为其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二是大学担当的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 亦即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和社会道德的提升。大学传授的不仅仅应该是实用的技术知识与实际的操作技能, 更应该以培养人的智慧与修养, 提升社会的格调为目标。大学人文精神应该是大学这个教育和受教育群体共同担当的对于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意义的探究和思考, 它决定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和终极使命, 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的教育管理者应肩负起培养新型人格的责任, 使走出大学校门的学子们真正成为既有专业技能水准, 同时又富含人文价值理念的学者, 成为民族长远发展的脊梁, 以其独立的人格魅力影响民众, 净化社会, 促进社会道德风气和人文品格的不端提升。

然而, 现代大学教育正渐渐发生着变化。受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的影响, 大学教育正一点一点地偏离严肃和经典, 逐渐滑向物质和功利的方向。大众化教育背景的逐步形成, 高校教育对象也似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高校里的姣姣者们被学业成绩一般、素质一般的群体所替代, 教师们抱怨学生难教, 一部分教师甚至放弃了“改造”学生的信心。与此同时, 大学校园氛围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严肃和经典文化被消解, 商业价值观念越来越浓重, 重技术技能, 轻人文素养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我们嘉兴学院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着这种时代的烙印, 一部分教育管理者的思路也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实用”和功利的色彩。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 大学应当怎样服务社会?处在全球商业氛围包围中的大学应当坚守什么样的价值与理念?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在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什么?大学教育肩负“生命之道”与“修养之道”, 教育者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引领着大学人的行为, , 因此大学显示着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环境与工作经历, 在分析目前大学教育中的普遍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人文理念的思路和方法。

2 高校教育现状及人文理念的缺乏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经济危机环境下仍然看好的经济增长指数, 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满足, 可与西方一比高下的科学技术等等, 中国在整个世界备受瞩目。然而在令人可喜的景观背后, 物质主义开始盛行, 科技主义和工具理性对社会生活全面渗透, 大众文化, 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大行其道, 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部分消解。与此同时,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出现了大的变化。一方面大学与其外部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 大学越来越凸显自己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甚嚣尘上, 工具化、功利化、市场化倾向及其大学人文精神正在经历着边缘化与失落的过程, 大学已然走向了市场, 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 教学越来越被忽视, 教育者的忠诚对象已不是大学里的学子们, 教学和教育管理很大程度上受利益的驱动, 变得功利而狭隘。

其次, 大学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在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和运用, 大学教学和生活也被网络渗透, 师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甚至由于网络渗透而发生巨大变化。网络不仅成为教与学过程中必须依赖的工具, 更成为他们业余生活中社交、沟通、购物的主要场所, 网络成了新闻或谣言传播的主战场。部分学生因为脱离了教育者外在的监督和束缚, 甚至把网络变成了发泄不满和私愤的途径, 抱怨、消极和颓废情绪充斥网络。网络对于学生的另一个负面效应表现在它在不经意间耗费学生大量时间。各种商业、娱乐、消费新闻充斥网上, 上网者每每在不经意的浏览中流走了大量时间, 像网络游戏、性诱惑等栏目甚至让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迷恋和依赖。似乎一夜之间, 传统的讲学教育模式在网络时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人们普遍忧虑高校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文化氛围的消褪, 忧虑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学生数量在增长。这一切给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难题。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态?怎样智慧地通过网络传递经典的积极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怎样使网络成为沟通教育双方的一座金桥梁?

再者, 社会语境的变化决定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行业对技术和技能等硬件的需求似乎胜过对人文和道德修养的需求。学生教育更多地体现为外在教育, 更多地以培养人的技能为目标, 忽略了人文科学对于内心的滋养。综合的完整的教育被专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等所取代, 教育成为获得职业的手段。高等教育理念从综合型逐渐转向专门技能, 从重视经典到重视流行元素。为了招揽学生, 同时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驱使, 许多本科院校眼光短浅的强调职业教育的主张以其注重技能训练而支配着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 导致受教育者人格的分裂和丧失。

美国现代派经典作家和批评家T.S艾略特对西方物质和科技发达语境中遭遇的精神颓废和文化危机做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他在“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一文里首先就讽刺了现代教育的功利目的。他说, 在现代社会中, “个人需要更多的教育, 不是为了有助于获得智慧, 而是为了谋生;国家需要更多的教育, 为了打败其它的国家, 阶级需要更多的教育, 为了战胜其它阶级…因此, 教育一方面和技术的效率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又和向上爬的努力相联系”[2]。艾略特批判的西方文化现象在中国似乎也已“蔚然成风”。科学教育、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出现的难以逾越的鸿沟, 使大学的人文精神教育被压制。现代大学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 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 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 因而也失去了尊严。这种“教育的外在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值得我们高校教育者的深刻反思。

最后, 评价大学的标准也改变了, “科学定量”成为主要的方式和准则。普通大学的评价评估体系基本按照一流大学的标准来比照, 包括教学师资的比例, 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 教学改革题材和模式, 对教师科研的要求等等。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等都按照同一种量化指标来考核, 而为了达到一些高不可攀的指标, 管理者很多时候不得不流于形式, 疲于应付, 甚至还会制造一些不切实际的数据。很显然, 当我们用这样量化的标准来评价一所大学是否优秀的时侯, 文化氛围和人文理念基本上是无法考虑在内的, 因为内在的理念和精神常常是不可进行分析和量化的。其结果是大学传统的精神内涵被洗涤一空, 大学的精神支柱沦为废品。此外, 看似科学客观的量化性评价指标很多时候是极端简化评价过程的一种表现, 简单的数据相加可以避免审查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隐形因素, 而教育的内涵和质量很多时候是无法在短期内用数字衡量的, 其所为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此外, 人们过于关注量化精细的评价指标结果会导致对教育中宏观因素的把控, 因小失大, 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教育和受教育者可能会“精于科学”却“荒于人学”, 背离了大学的人文精神。

总之, 高校教育环境似乎越来越倾向重技能轻素养, 重指标轻内涵, 重眼前轻长远。教育围绕着创收与市场需求在不断地调整自身, 急功近利的市场经济原则已经渗透到现代大学的教育与管理之中, 市场经济的原则似乎渐渐同化与淹没了大学应该具有的理想主义精神。

3 培养教育管理者的人文理念, 提升其人格境界

大学是培育健全人格的地方。大学传授的不仅是实用的技术知识与实际的操作技能, 也应该以培养人的智慧与修养, 提升社会的格调为目标。面对社会物质和文化语境发生的变化, 教育者应该首先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培养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努力调整自我的工作态度, 积极思考应对的措施。

首先, 教育者要努力培养自我的人文素养, 合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学风。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之地, 也是孕育文化和滋长精神之所。大学精神应该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格物致知”, 即以科学的态度、方法究研和认识世界, 破除迷信和愚妄。人文精神的实质则是“育人养德“, 即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铸造健康美好的人格, 奠定受教育者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校园学风应该包括学术风气、教学风气和学习风气, 其中学术之风最为重要。积极严肃的学术风气, 直接引领着教风与学风。端正严肃的学术习惯是产生思想的源泉;教育者在教学生“知”的同时, 还要结合自我的科研兴趣, 教学生如何养成“思”的习惯, 使教学相长, 使学校和课堂成为科学与文化的前沿阵地。有了学术与科研做铺垫, 教师才不至于沦为“教书匠”, 教师才能保持内在尊严和外在活力, 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水平。假如教与学只是围着专业教育在打转, 在知识的表层面上重复, 学术思考和批判意识淡薄, 学生只是盯着分数混文凭混证书, 那大学教育就失去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 更谈不上大学精神的存在。

在营造良好学风特别是学术风气问题上, 大学人文精神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固的人文理念不仅使研究者养成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和习惯, 培养研究者之间的尊重、合作、民主和竞争精神, 同时也能培养健康的师学关系。中国教育自古就注重教学相长, 承认“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自由学术思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教育和教学被赋予帮助学生体悟修养之道和生命之道、帮助学生成就一个完善的人的使命, 儒学人文教育十分重视师长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要求教师不仅学识渊博, 而且回答关于自我、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具体问题。当代著名的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曾指出:“中华人文精神包括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天人关系的探索精神、人格养成的道德精神、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中华人文精神的特征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与学习, 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这些美德至今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3]因此, 教风、学风的端正, 师生行止所显示出的文明教养, 师生之间自由平等的人格意识,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有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应当作为一种大学人文精神在当下中国高校发扬光大。

其次, 加强大学生人文通史教育, 使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内化于心。人文素质是大学精神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这一元素在大学教育中含量的多少, 直接决定着大学精神的优劣。无论什么专业的教与学, 缺少了人文素质的滋养, 必然导致一隅之见, 难得融会贯通, 作深层理解, 也就说不上会有什么新的创建了。在日益技术化、物质化的今天, 青年人常常以功利眼光看待世界, 以感官满足为幸福, 以物质生活满足为旨归, 于此同时, 人文素质严重缺失, 人文精神失落、伦理道德观严重扭曲, 精神世界出现了“荒原”状态。

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陈思和教授2011年12月3日在嘉兴学院第45期省身讲堂上曾说, 他把人文学院最优秀、最有资历的教师调用来带领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阅读中外人文经典著作, 坚持多年下来, 此门课程吸引了学校无数的学生。他认为, 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是培育校园文化人文气息和大学生文化素养的良好途径。潜心认真的经典阅读奠定了无数学子深厚的人文修养, 为学子们在专业和思想道德等领域铺设了通往成功的大道。

嘉兴学院的省身讲堂开班接近五年, 共有几十位学者在这个讲坛上奉献了精彩的讲演, 内容主要涵盖传统人文社科教育和社会道德伦理、美学等领域。“省身”二字, 既取自陈省身先生的名讳, 蕴含对先生的缅怀与记忆;又源于《论语.学而》, 包含了“克己修身, 道德垂范”的中华传统美德。创办“省身讲堂”, 是学校践行先生遗训的具体实践, 也是为了引领全校师生, 传省身至厚德, 修载物之长风, 进而“完善人格, 自强不息”。[4]省身讲堂一次次精彩的演讲为师生们打通了一扇扇看世界、品文化、思人生的窗口。它也在培养嘉院师生人文理念和素养, 营造良好校园学习风气方面做了有力的推动, 不愧于浙江省优秀校园品牌文化的称号。

大学精神的营造最终作用于人的改变, 亦即人格力量的铸造与完善。人文通史教育、经典阅读的加强应当成为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上文提到的美国作家T.S艾略特在批判功利教育的同时就非常强调经典文学的“教化”作用。在高等教育的问题上, 他反对学生过早专门化的倾向, 认为这种做法对于年轻人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他看重传统, 重视古典文学教育, 认为“在英国, 较好的中学和较老的大学能够维持古典文学教育的某些标准时间愈长, 对于那些面向着未来、积极渴望改革并能明知地接受时代变化的人们就愈有利”。当前大学教育偏重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灌输和技能培养, 忽视或弱化了人文素质培养, 导致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有知识没文化, 有智商没智慧, 有个性没品性”, [5]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假若新一代中国学子们不能在人格上成为这个民族的优秀代表, 我们的现代教育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用人文理念指导高校教育管理的一切活动。已存在于当今大学且日趋严重的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办学思路, 不但无法办好真正意义的大学, 而且已经备受社会各界的诟病。许多学者也指出, 教育管理过程过于强调“走进社会”、“为社会服务”、“主动适应社会”, 等思想, 实际上是把大学的思想理论和道德伦理降低到和社会物质现实同等的水平, 无疑会削弱大学的精神引领功能, 从而使大学难以承载起在文化思想和道德伦理上引导社会向前发展的责任。笔者认为嘉兴学院近年来在不同层次的管理上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功利倾向, 从学校对专业教师过高的不且实际的科研要求, 到比较热闹的第二课堂社会和文化活动, 从学校和各级部门制定的宏观发展目标, 到年终重叠繁杂的考核体系和指标, 都会出现过于追求外在定量指标、追求形式的功利现象, 不仅耗费了学校宝贵的人力、时间和金钱, 在一定程度上也偏离了大学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 不利于提升师生的人格境界, 实际上是不利于学校良好学风的培养和建设的。

作为教育管理者队伍的一员, 笔者时常在观察和反思学校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对于围绕功利和眼前利益而运作和发生的一切, 有过牢骚, 提过建议, 更多的是无奈地接受和应付, 深感来自大环境和舆论的压力, 当周围同行们都在为一些目标和数据而奋斗的时候, 你能因为不理解和不赞同而坐视观望吗?你愿意因为不落俗套而被他人当做另类相待吗?要挑战这种局面的确非常艰难, 更需要个体的勇气。

然而, 作为个体的我们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至少我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可以坚持按照自己的原则来设计和运作许多工作。比如, 在计划、指导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活动过程中坚持人文教育的理念, 以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宗旨, 既兼顾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同时也要看重学生的人文理念和文化素养。尽量避免形式主义的活动, 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 不片面追求好看的指标和数据, 一切以诚信为本, 从实际意义出发, 让学生在从事的各项活动中真正得到能力的锻炼和德行修养。

4 结语

教育家杨振宁教授提出“大学人文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的观点, 认为“每一个中国青年都是在中国的环境中长大, 浸没在中国文化当中, 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大学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这一理念贯注在每一个大学生心目当中。他提出, 大学教育应该使学生从狭窄的专业中走出来, 使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有多方面的了解, 从而达到文化自觉的地步。[6]浙江林业大学的宣勇校长与杨振宁教授的看法相呼应, 在她的演讲“办一所自觉的大学”里指出目前中国大学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根源于大学定位的趋同化、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和大学精神的庸俗化, 然后针对中国大学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大学自觉”的主张, 他认为只有大学教育和管理工作者有了自觉的文化意识和人文意识, 现代大学才能办成一所真正意义的大学。[7]

人文精神是诗性的又是思性的, 它既充满着浪漫色彩的美好理想, 又尊重每个人的独立认知, 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注是其核心内容, 其终极目的是促使个体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尤其身处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要培养“通才”, 培养性格和人格完整的人就必须使之能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方能提升开阔的视野, 敏锐和批判性的思维, 以及无限的自然和社会认知能力。

摘要: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和世界存在的本质意义的探究和思考, 并努力在生活中实践和追求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最高境界和价值, 这种探索和实践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大学的人文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美之善, 培养健全的人格。高校校园文化和教育管理受物质主义、世俗化的影响, 出现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 人文精神普遍缺失, 因而培养教育管理者人文精神, 提升人格境界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理念

参考文献

[1] Newman, John Henry Cardinal,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Defined and Illustrated[M].Chicago:Loyola University Press, 1987, p473.

[2] 李赋宁译著.艾略特文学论文集[C].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4, p227, p235.

[3] 袁春乾, 陈颖.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灵魂——张岂之教授谈中国传统文化[N].西安晚报, 2007-07-30 (3) .

[4] 徐宪民主编.《省身讲堂》演讲录[C].嘉兴:吴越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1, 10, p1.

[5] 田建国, 现代大学理念与大学内涵发展,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EB/OL], http://gxpx1.ceat.edu.cn/index.php/program/play?id=987.

[6] 欧树军, 吴铭.人文教育与文化自觉——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报道[EB/OL].学术中华网, htt p://www.xschina.org, 2005-08-12.

[7] 宣勇.办一所自觉地大学.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EB/OL]http://gxpx1.ceat.edu.cn/index.php/program/play?id=987.

上一篇:浅谈工程造价单位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下一篇:浅谈如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