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篇1

摘要:人文主义在中世纪后期进入大学,它不仅融入到大学课堂,也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此后,大学建筑成为大学校园有形空间文化的主体,并与教师一同发挥着人文教育功能。现代主义思维深刻影响着大学建筑,从整体建筑形态的价值取向、大学建筑布局理念、大学宿舍文化、大学建筑规划的公共决策过程这些方面来看,人文关怀做得远远不够,相反,以实用为核心、以管理为导向的建筑取向却成为主流,实用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决裂在现代大学建筑中越来越明显。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4-0073-07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and humanistic concern

yuan li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一、人文主义与大学建筑的相遇

早期的大学没有自己的校园,大学是由一些同乡会组成联盟的称号,从博洛尼亚大学创建时起,师生都是在租来的屋子里讨论学习,在教堂中举行各种典礼和考试。后来,巴黎大学开始拥有自己的部分学舍,学舍最初只是作为宿舍用,随后慢慢地融合了教学、自习、讨论、居住等功能。

随着大学的发展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学逐步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在1420年之后,出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号称“智慧之屋”,即在1365~1367年建成的以博洛尼亚的西班牙学社为原型的教学学舍,学舍房间围绕着有拱顶的庭院建成。渐渐地,“智慧之屋”不再是居住的地方,在现代早期变成了正式的大学建筑,有着演讲厅、讨论室、图书馆、膳宿室、管理室、档案室,以及一个举行毕业典礼的大厅。“智慧之屋”也变成了这些华丽大学的大学建筑的通用名称〔1〕“大学建筑和图书馆的出现。确实在知识方面获得了幸运的结果,这就是人文主义便于传播的因素之一”〔2〕。

中世纪后期的大学继承了教堂的传统,它们善于运用建筑形态来表达各自的理想。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挑战宗教旧伦理的先锋,这一时期,以文艺复兴建筑为代表,它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建筑师基于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晚期中世纪大学纷纷完成以纪念性建筑来作为大学的标志,它们将大学风格和大学文化寓于它们独创的建筑形态当中。

在大学产生之初,中世纪的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受到教会神权的严格控制。在中世纪晚期,欧洲人逐渐意识到,人作为社会存在,能够创造和使用语言是人特有的本质,自那时起,世界和人类形象的重心从关注事物的本质转移到探讨人类的本质上来,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直接诱因。历史学家为了突出人对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与文艺复兴区别开来,将这一时期在教育和文学领域中发生的运动称作人文主义运动。十五世纪,人文主义最先兴起在大学之外,尔后被意大利的大学首次吸收。“十五世纪中叶以后,除法国外,法国是1418年危机之前人文主义最先繁盛的地方,人文主义越过意大利的边界,扩展到大学中;1500年之后,人文主义才在大学中确立了永久的地位”〔3〕。

当人文主义在大学确立了稳固的地位以后,它和人一样,也通过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人文主义除了以关于人文研究、人的研究和人文作品这样的形式表达人文精神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通过大学建筑表现出来。“人文主义的语言观同样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通过人文研究的教学间接形成了艺术家的人文主义倾向”〔3〕。中世纪人文主义艺术家不仅在文学、雕刻、绘画等方面弘扬人性,同样也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能让身处其中的人在此环境中以自我教育的方式而获得有益于自身的道德使命感。随着大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成为大学自身的重要特征,这也是大学能够超越其他组织的关键。现代大学由空间文化和非空间文化构成,建筑形态是表现空间文化的主体,教师和制度是体现非空间文化的主体,这两种文化看似分离,实质却是一致的,因为从建筑形态上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由一所大学的历史和人文决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教育中发挥作用,无形的非空间文化的传递通过有形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进行,而有形的空间文化的传播是以无形的陶冶方式自发进行的,它在一个更宽广的知识层面影响着学生的意识,这种影响往往更深刻、更全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所好的大学至少要有两类大师,一类是教学大师,另一类就是大学建筑。这两种大师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影响人文传播,并引导学生达到最终的善。如果大学建筑具备了大师的性格,那么它就实现了人文关怀的部分意义。

二、整体建筑形态上的价值观

在20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已在世界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现代建筑以突破传统建筑模式为特征,提倡以追求实用为首要目标,摒弃装饰,表现自我个性。美国作为现代建筑的先锋之一,很快将现代建筑引入大学校园。在现代建筑进入大学校园之始,耶鲁大学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耶鲁大学是美国高校艺术教育的重镇,1961年,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决定开始建造自己的系馆,并且交由当时艺术与建筑学院的院长保罗?鲁道夫设计。保罗?鲁道夫是世界著名现代建筑师,当年他提交了六份设计方案,均遭到否决,最终在他第七次方案提交之时得到校方批准。该系馆于1963年建成,又被称作a&a大楼。大楼共七层,但在七层内部包含各式层高的楼层超过30个,内部空间十分复杂,建筑外墙由现浇清水混泥土装饰,整体上呈现桔黄色色调。由于采用的是全新的建筑风格,它所呈现的体量和特征都不具备传统特色,并且外表显得极度粗糙,因而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粗野主义”建筑之一。现在,耶鲁大学这栋a&a大楼被写进建筑学教科书,成为现代建筑家们热心宣扬的现代建筑范例。

对于保罗?鲁道夫本人来说,这栋建筑无疑是他的杰作,对于缺乏人文素养和传统美学积累的建筑师来说,他们更加为这栋敢于打破传统的现代建筑作品而欢欣鼓舞。然而,当现代派建筑师在为此类建筑津津乐道的时候,他们可能并不关注发生在这栋建筑背后的一些灾难。耶鲁大学中心校园的大多建筑都保持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耶鲁以其校园的哥德式建筑风格闻名〔4〕。在布局严谨、风格典雅的古老校园里,耶鲁大学突然冒出这样一栋极不协调的粗野建筑,而且这栋建筑出自建筑与艺术学院,那里的学生都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所以自从它建立开始就遭到耶鲁学生的激烈反对。耶鲁的学生感觉到这是一栋可怕的房子,“没头没脑”的样子极像一头怪兽,它扼杀学生的审美情感,那些学生宁愿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搭个帐篷上课,也不愿呆在自己不喜欢的怪房子里。耶鲁学生的这种抗议方式并没有受到校方的重视,学生们恼羞成怒,于是在1969年的某天夜里,愤怒的学生往大楼里点了一把火,终于烧毁了这个“怪兽”!

以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为代表的现代派建筑师秉承这样的理念:建筑设计表现个人素质,如果要将建筑视为艺术品,那么参与设计过程的人越少越好,只有体现自我个性,才能成就独一无二的作品。在这种理念的鼓舞下,现代建筑师刻意打破人们对建筑的常规印象,企图以撕裂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习惯为途径,来达到彰显建筑师个人创造能力的目标。其实,那些被誉为成功的现代建筑师的作品,除了能给人在初次见面时就有“耳目一新”的效果以外,它们难以激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产生一种“看久了就想走,走了就不想再来”的心理,它所使用的形式手段经不起时间考验,以至于会发生耶鲁学生烧建筑的悲剧。

上述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里发生并不是偶然,它仅仅是现代派建筑在企图侵占传统大学领地时而引起学生心理冲突的表现之一。透视整个事件,在学生排斥这些粗俗的现代建筑的情绪以外,它更加向现代建筑师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学生的感受不是可有可无的,大学建筑由不得建筑师为所欲为。这个信号的实质就是,设计师和学生之间在建筑形态的整体价值取向上产生冲突,学生呼唤大学建筑体现人文情怀。有人文情怀的建筑会激发人们交流的愿望,它让每个人都想表达,并产生审美体验。建筑的好坏不是看外表有多高,费用有多昂贵,而在于它是否能成功地把人们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统一起来,只有这一点做到了,一切维系大学建筑的系统结构和审美元素的基础就会牢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与自由的建筑,才能为公众认可,并成为大学里的优秀人文文化。

三、大学宿舍的人文关怀

大学建筑除了在表现和传承人类基本的伦理观以外,它并不排斥大学本身的性格。“建筑形式表现的审美特征是艺术的,但其精神功能却是伦理的”〔5〕。大学建筑的伦理责任不等于要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因为它本身具备更长远的责任,那就是,大学需要通过自身性格来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习惯,这个生活习惯有益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而不是默认让学生停留在当前的生活状态上。基于此种认识,大学建筑的伦理意义便与现代社会的享乐主义观和服务价值观迥然不同,因为,当前的享乐,会纵容学生不良习惯的生长并贻害无穷。

大学宿舍是大学建筑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世纪,宿舍不仅是休息场所,它同样是学习场所,并且从14世纪末开始,一些大学学舍成了真正的知识生活的中心〔6〕。早期大学的宿舍都有公共活动空间,如图书馆、自习室、讨论室。学生与学生之间像家庭成员一样共同享用公共空间,例如公共自习场所有些像精致的咖啡馆,以至于每个人都愿意来到这里学习和交流。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灵是自由开放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很少有人会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孤立感。昔日陈嘉庚先生在设计厦门大学宿舍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设计的宿舍有公共走廊,它的外形上显得十分优美,有拱券,有柱子,有瓷器栏杆。这种走廊是半开放空间,既是公共过路场所,也是学生学习场所,因为走廊上可以放置书桌、椅子、茶几,学生们可在这公共走廊上自由学习,这种环境就突出了大学的性格,它综合了图书馆、休闲和宿舍多种功能,和中世纪大学学舍非常相似。如今,新建的大学宿舍与宾馆相似,它和商品房一样进行标准化生产,设计师在设计时,完全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这样生产出来的宿舍既粗陋,又奢侈,每个人都独自占用固定的私人空间,其利用率大大降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养成了自我特性,他们不愿与他人共处,不想与他人交流,左邻右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在孤立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孤立。这样的环境俨然一个收容所,它不仅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而且背离大学教育的目标。

大学建筑伦理责任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它担负着传播人类某些重要价值观的任务。这些价值观有益于社会风气的进步,有益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它是理想社会所必需的品质。这些重要的价值观在类似学舍的宿舍里可以得到很好地传播,那是由于早期宿舍的设计形式没有把人从集体中分离开来,它充满生活元素,创设足以吸引学生交往和学习的环境,为每个人提供沟通的机会,那样的宿舍环境是有人情味的。

大学的人文关怀和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所面临的危险一样,那就是人不再被动地遭受明显的制度戕害,而是转为主动地沦为物质的奴隶。这种危险在大学中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建筑上,现代建筑从设计方面迫使人屈从于有限的物质环境,很多人忽略了这种潜在危险的存在。这种危险是隐形的,影响却是久远的。大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要确定让学生在大学里所受到的影响不至于给未来生活带来坏处,那么,创设必要的条件极力让学生抵制这种危险,则是新时期人文关怀的应有之义,这种人文关怀在大学建筑上以伦理责任体现出来。

大学建筑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人接触最多的,也是对高等教育活动本身产生重大影响的事物,然而,无论是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他们对大学建筑的关注却最少。大学建筑的使用主体忽视了大学建筑的深层意义,加上现代教育活动中美学教育的极度匮乏,这两个因素是造成当今大学建筑背离人文的关键。

四、大学空间布局的人文反映

校园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往往是学校管理思维与治学理念的反映,可从中窥视学校的人文传统。我们来到当今大学城就会发现,那里都是整齐的水泥马路,两旁各自栽上一排树;千篇一律的建筑排列在马路两旁,都是一个朝向,一排又一排,与工厂没有任何差异,造型极其呆板;有专门的绿化地带,这些绿化是可见的禁区,房子、人、绿化地完全分离;也有运动场地,自成一区。总之,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道路、绿化区层次分明,各自独立地被掺杂在一起,像个大杂侩,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人身在其中倍感压抑,来了一次,不想再来。这种由功能区组合而成的校园就是典型的空间文化荒芜的校园,虽然表面看似功能完善,实际上并不符合人的各种需要,甚至它还让人从心理上感到烦乱。

国内东部某高校的新校区就是典型的例子。你一靠近大门,就发现一条偌大的画满各种交通线的柏油路,可以明显看到它直接通往校园最深处。另外,校门已经突破了传统门的观念,它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费站,形象地说,这个校门与高速公路的收费入口没有任何差别,车辆在通行杆面前走走停停,步行的人只能从两边狭小的旁道中进去,进去后还担心身后的车辆会撞过来,因为主干道是为车辆设计的。在宽敞的柏油路上,车辆由于畅通无阻因而可以加快速度,人只能沿着小小的路边谨慎行走。从最近的入口走到教学楼,大概平均要十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你几乎可以一眼看到校园里所有的柏油路,它毫无遮掩,所以在校内和校外的感觉几乎没有差别。教室的设计是最失败的,因为它都是采用中间走廊式布局,教室单面采光,这种单面采光的教室只有靠外边的墙有窗户,而走廊一面却不开窗,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必须忍受来自一侧光线的刺激,为了缓和由光线和封闭空间带来的不适,教室里一年四季要打开空调和电灯,仅从生态和人性化角度来讲,它是典型的失败范例。除了教室、门和马路,校园在整体上设计也非常牵强,它故意用一大片人造草地和湖泊将宿舍区和教学区隔离得非常远,从教学楼穿过湖区到达宿舍的最短路程要走二十几分钟,这样的绿化除了起着美化和隔离的作用以外,反而阻碍了学生生活。

学科的分化导致知识分裂,使共同语言在校园中慢慢减少,人被分割在一个个狭小的知识域中,彼此之间难以对话。除此以外,现代管理理念深入大学内部,校园布局以管理为导向,各种功能集中、分工明显的校舍成批建立,使现代校园看似一个整体,实际却由无数个封闭的小世界组合而成,这种以管理为导向的布局理念将人置于学校的边缘。很多大学不仅不重视新建筑的意义,就连对旧有的建筑也十分冷漠。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老大学将自己的老建筑当做珍品一样去保护,而国内许多大学则不但不重视老建筑,反而将老建筑视为一种负担,急于将其拆毁重建,如某大学拆旧校门仿造旧的新校门;或者全盘翻新,如福建某校对古建筑的里里外外全部按照现代房屋标准化整改;更有甚者,为了发展新校区而将某些老校区整体变卖出去。

国内大学如此对待他们的建筑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它们究竟是以旧事物为耻呢,还是根本没有看到建筑对于一所大学的意义?如果是以旧建筑为耻,那说明以前的建筑留不住今天的人心,由于它的粗糙和低劣,明显地让人产生厌恶感,这是因为“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审美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审美就成为不可能”〔7〕。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天的人们应该会将学校建设得更有人文气息,可事实是,就如许多大学城校区一样,它的新建筑越来越远离大学的特色和味道,它们不仅在形式上离大学的特征越来越远,而且它让大学的人文气息消失殆尽。形式上的大学消失之后,精神上的大学还会存在吗?

五、建筑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与国内大学不同的是,台湾的大学在对建筑保护和建筑规划上更注重体现人文精神,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国立台湾大学(以下简称“台大”)的人文大楼。台大的人文大楼属于台湾大学文学院,是为了因应文学院内空间不足、院内系所之间过于分散而筹划兴建。但其兴建经历了一些阻碍,包括经费不足、土地选择问题以及建筑设计争议,至2012年,此工程案第三度提交给环保署环评审查会,但因为多位教授与艺文界人士的反对,最终环评会决议“补件再审”〔8〕。之前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的时候,人文大楼建筑规划方案已经经历了“基地确定”、“量体确定”、“量体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这几个阶段。按校规划小组统计,为了征求公众意见,全校举行公开说明会6次,专家座谈会2次,校园规划小组委员会提案讨论8次,校务发展规划委员会提案讨论5次〔9〕。那为何在经过如此慎密的讨论之后,这个项目到了七年后的今天依然会被否决呢?这中间是否隐藏着特别的公共决策游戏规则? 台大文学院最初只有历史系、中文系和哲学系,后来经过扩展,规模有很大的变化,逐渐造成使用空间不足的问题。由于校方经费短缺,它只能依靠社会捐赠来改善办公条件。在2006年,华硕电脑董事长施崇棠同意给台大捐赠五亿四千万修建人文大楼,但前提是,台大需要把人文大楼的设计权交给由施崇棠资助的观树教育基金会执行。学院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文艺术学园,以文学院、艺术学院和外国语文学院为主要机构,同时设立各种综合性的人文研究中心,成为一个完整并具有特色的人文艺术学区,也期待新的大楼建成之后,能让人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台大丰厚的人文和艺术气息〔9〕。

接受到巨额的捐赠让文学院的理想看似即将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是,在有了钱之后,文学院连同全校师生开始进入一个恐慌时期。文学院新人文大楼基地被确定在校园入口左侧,而附近正好有三栋古老的建筑,由于这些老建筑外形有洞,风格特殊,大家又称之为“洞洞馆”,如果不拆除这些老建筑,则影响新人文大楼的建设空间,因而校方只能计划拆除之。校方的决定立即引起师生的反对,“当校方接受5.4亿元捐款后,即将要拆洞洞馆之际,引起一些学生与教授的反弹。他们反对拆除这三栋具有历史的建物,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校方向钱低头的表现”〔10〕。

师生们对于老建筑的情怀不得不引起校方的重视,但新人文大楼的兴建也是大势所趋,在新与旧之间究竟作何取舍呢?在经过多方商议之后,最终以“拆除两栋,保留一栋”为妥协方案。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基地的选址确定之后,新建筑的设计又引起更大的争议。由教育基金会委托的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人文大楼引起台大师生的强烈反对,原因就是大楼的设计方案与台大传统风格不协调,超高层建筑破坏了校园历史感与和谐感,让校园里的人倍感压抑,师生抗议这栋建筑的设计严重违背了人文关怀这一传统,并批判其为“公共决策的灾难”。根据台大主页介绍,由于新人文大楼位于校门入口、椰林大道之始点位置,兼处校园与都市介面空间,将成为重要地标性建筑物。另外,基地所在位置位于校门口左侧,对教职员及学生而言具有相当历史情感与时代使命,更是凝聚师生校园意识的精神指标,学校充分公开意见,以使整个设计过程能加入各种不同观点,拓展所考虑之观点与理念的范围,并求在传统与现代、历史记忆与自身风格之间取得平衡〔9〕。

建筑师设计的超高层建筑完全不顾及台大整体风格与传统,人文大楼建案量体太大,高度太高,校方希望降低人文大楼总量体,并兼顾校园历史建筑的风格,维持椰林大道整体景观的和谐。在广大师生的抗议下,人文大楼的修建一直没有进展,设计师只得多次更改建筑设计方案。师生代表要求建筑设计手法要考虑与校园整体空间历史文化的一致,希望能彰显校园人文精神,但建筑师却坚定地表明自己体现的正是人文精神。从建筑师的回应来看,建筑师所认为的人文精神和大学师生所理解的人文精神不但不一样,而且截然相反。站在建筑师的角度来讲,能够体现建筑师个人意志的,便是人文精神表现;而在师生角度来看,个人意志必须服从整体风格和历史传统,使建筑表现人们共同情感并与整个校园文化协调起来才是人文精神的表现。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指出:“现代性是对空间、时间、自我及他人的一种共通而普同的生活经验方式,应允许我们冒险、成长、乐观、转变自己及世界――但同时又威胁着我们要破坏我们所有的一切,所知的一切,所在的一切。”①正是现代建筑师所秉承的现代性理念从根本上触犯了坚持人文传统的人们,人文大楼的争议才会如此激烈。这让我们思考:校园建筑究竟如何来接续人文传统,是在现有的空间文化上积累已有的人文传统,还是要隔断已有的传统而以不连续的方式来创造新的人文精神?

设计人文大楼的很大难处便在于如何和附近建筑物取得和谐,如何与农业陈列馆在建筑上相得益彰,以及如何将此建筑赋予“人文素养”,如何营造“台大校门意象”。有些人认为建筑师的设计不具人文素养,而建筑师则认为自己是希望透过现代主义建筑传递“人文精神”,展现“当代性”并且连结跟老建筑的关系。如此一来,便产生了“一个人文,‘各自表述’”的情况。毕竟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美学观点,因此想要形成共识,只有经过不断的讨论与协调才可能做到〔11〕。建筑师与大学成员的观点一直处于僵持阶段,2013年,6年过去了,建筑师提出了第十个修改方案,台大和捐赠方依然没有就人文大楼的建造规划达成一致。

文学院自筹建以来,每一个规划图都根据学校行政程序,经过院、规划组、校发会,每个过程都要开说明会、公听会,还会将相关内容在公共网页及时公开,让所有人都能了解到规划过程,并征求公众的意见。人文大楼的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的人文精神,它是台大精神的具体表现。在人文大楼兴建计划被确定前,已历时6年多,这个过程之所以如此漫长,是因为台大校方充分尊重师生与社会人士的意见,尊重所有人对大学建筑的意见,既让所有人参与设计,也让建筑融合每个人的情感,这是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从中可以看出,校园建筑并非一个简单的功能组合体,它从规划决策之始一直到为后人所用,整个过程中的人文意义远远大于实用功能本身。

六、结语

自从中世纪人文主义进入大学以来,大学一直将人文精神视为自身的重要特征之一,并通过人文研究、人文传播、人文制度构建来表达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大学建筑是构成大学有形空间文化的主体,也是体现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在建筑中弘扬的人文精神是大学人文关怀的一部分。要成功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统一起来,只有这一点做到了,一切维系大学建筑的系统结构和审美元素的基础就会牢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与自由的建筑,才能为公众认可,并成为大学里的优秀人文文化。可今日的校园建筑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由于现代管理理念深入大学内部,建筑规划以管理为导向,各种功能集中、分工明确的校舍成批建立,这种以管理为导向的建筑理念将人置于学校的边缘,实用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决裂是现代大学建筑的最大现实。注释:①

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篇2

一、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探索——以铅冶炼建筑设计为例

以铅冶炼方面的工业建筑的绿色设计实践为例,人文关怀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总体设计

由于工业建筑规模一般较大, 它的区位布局,风向位置,环保处理措施等对城市交通、环境质量总体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厂区内建筑的景观质量也同样影响着周边地区的整体风貌,因此有必要从项目策划、选址阶段开始, 就将环境设计因素考虑进去。

在铅冶炼项目设计中,首先考察这些项目周围具体的自然环境、抽象的人文景观、历史文脉、 政治经济等总体环境,通过合理的总平面布局,充分考虑地形、 水体、风向等环境自然特征,尽量降低工业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冲击,使其切合地形并融于环境。在完成布局设计后,再通过塑造良好的工业建筑群体形象, 从城市轮廓线、建筑形式、色彩材质、建筑比例尺度上进行推敲, 既充分展现工业建筑功能性强、 简洁有力的鲜明个性,又实现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

在完成总体空间布局设计后,需要进一步注意厂区内部的各建筑功能群落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型厂区内部设置的办公区、生活区等与使用者关系最为密切的配套设施,要做到“合而不临,分而不离”,既便于工人日常上下班,又减少生产过程中泄漏的废气对员工日常生活的影响。在江西某铅冶炼厂项目(见图1)设计中,我们根据现状地形、 气候条件及工艺要求,将办公楼、 职工宿舍及食堂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在厂区一侧,与生产区域拉开距离,生态绿化岛穿插在其与主要生产功能组团之间,使得整个厂区布局严谨灵动,充满生机。

工业建筑的人文设计还需要关注一些与生产工艺技术细节直接相关的建筑处理,例如对于有强烈震动设备的厂房,应注意设备基础与厂房结构的完全脱离, 并与其他厂房、生活区适当远离。 而对于那些室内有高温作业的厂房,则应在组织好整体厂区风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将其布置于通风条件良好(最好是整个园区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区域)。

2. 建筑风格

长期以来, 我国的工业建筑设计只强调对工业生产特征的如实反映,对工艺流程的契合配套, 忽视了对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的关注, 使得工业建筑普遍呈现相似而单调的外观。同时, 巨大的空间尺度更使人感觉工业建筑仅仅是工业生产、设备、原材料、产品的遮风挡雨之所, 而不是具有亲和性的人性化场所。 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技术至上主义,不仅使得工业建筑与整个社会发展十分不协调,同时也直接放弃了人文化的空间环境所可能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和间接生产成本的降低(国内外有关空间环境与使用者工作效率的研究已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因而, 如何在利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提升工业建筑的精神美学,是该类型建筑进行绿色设计时需要努力做出尝试的重要方面。比如在南方某冶炼厂区建筑单体的设计中,因为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再加上冶炼车间是有名的高温作业区,冶炼炉温度高达1200度,因此车间内部空间存在强烈的通风降温需求。从这一需求出发,简单沿用惯常将窗洞的开启面积增大的做法固然是一种最简单的选择,但是通过模拟分析,判断典型工况下排走室内的热湿空气所需开窗面积的基础上,兼顾南方地区立面遮雨的需要,选用当地生产的花格窗作为设计语言,通过延拓至整个墙面的花格窗的灵活排布,使之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表皮肌理, 并可将业主公司的logo隐含其中,形成了理性而富表现力的建筑表情,取得了更好的设计效果(见图2)。

3. 室内物理环境

1) 空气污染

生产车间中工人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一直是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令人担忧。工业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有害物,如粉尘、有害蒸汽和气体以及余热和余湿等,如果不加控制,会使室内和室外的空气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比如在铅冶炼车间里,传统的烧结锅炼铅工艺熔铅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直接排放的废气中含有浓度很高的二氧化硫气体,对周边空气影响极为恶劣, 致使铅冶炼厂的工人们及其家属存在程度不一的铅中毒现象。因此,在绿色设计中,除了严格贯彻和落实相关防污、治污工艺外, 还应通过在厂房屋顶设通长拔风天窗的设计手法,尽可能利用风压及热压原理将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空气抽走,促进车间内部的空气流通。

2) 保温隔热

由于工业建筑的特殊性,对其建筑内部的舒适性执行比普通民用建筑低的标准,但这不应成为完全放弃对其室内热湿环境改善的理由。

在北方地区的项目设计中,厂房由于其围护结构材料与施工的差异,而导致冷风渗透的节能损失往往十分严重,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这类型厂房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密闭性的设计,根据热工计算选用热阻较大的围护结构材料,并在外围护系统中易产生节能“短板效应”的门窗洞口采用双层玻璃,以降低窗洞口的传热系数。

在南方地区的项目设计中, 解决好屋顶隔热问题最为关键, 隔热材料的合理选择、通风屋面、 冷屋面的设计手法,都可以有效降低屋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再辅以顶窗或高侧窗的通风处理, 可以极大改善夏季、过渡季厂房室内的人体舒适度。

3) 噪声污染

“机声隆隆”,常常是人们对工业建筑的第一印象。冷却塔、 柴油发电机组、水泵房、空压机、 大型空调室外机、变电站、锅炉房,等若不加处理均会产生大量噪声。工人长时间接触噪声(90分贝以上)可引起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以及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因此, 除了设备自身作好降噪处理(采取设置减震基础、安装消声器、 隔音罩、空间吸声体等办法), 在空间布局和建筑室内设计方面,也应做好相应处理。由于工业建筑普遍建设成本较低,不可能采用像剧院等建筑那样采用精细的建筑吸声处理措施,因此一些低成本的策略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以墙面吸声处理为例,是否可以探索采用一种粗犷简洁的吸声降噪办法?可以通过把一团团织物裹上水泥有规律的粘到墙壁上,形成凹凸不平的纹理,使声波在他们之间不断反射从而消耗吸收掉一部分声能(见图3)。 实践证明,正是这些简单易行的手段,很好地达到了空间降噪的目的,其建筑表现也与工业建筑的性格特征十分吻合,不失为一种“得体”的策略手段。

二、民用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探索——以校园建筑设计为例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 有关人文关怀设计的探索往往更为必要。以我们设计的贵阳乐湾国际学校项目(该学校是一所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的综合性全日制寄宿学校,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周边均为规划居住区,交通便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设计实践为例,进行如下的相关探索。

1. 延续传统文化的书院形制

针对校区较为紧张的用地特征和周围良好的城市交通体系, 周边式的布局应是比较适宜的选择。一来,这样的布局方式有利于将嘈杂的城市外部环境隔绝开,形成安静的校园内部环境, 同时周边式布局也是对中国传统书院形制的再现,延续了传统校园的人文追求。在群体设计中, 设计者用连廊把教学与行政部分(校园的前区)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学校在城市的主要干道方向形成一个连续展开的建筑形象,在获得一定的规模与体量感的同时也隐喻层层的书架,体现学校建筑的文化特点(见图4)。 连廊使各部分空间的使用既分又合、联系便捷又互不干扰,具有较强的弹性。无论是由礼堂、图书馆、行政楼组成的前广场或是周边式的布局,都力图表现出新时代校园建筑所具有的开放性。

2. 因地制宜的群体空间塑造

无论何种建筑类型,都需要从周边的自然、社会环境状况中获取设计灵感, 根据周边气候、 地形、环境状况决定建筑所应具有的不同形象。新校区的选址在贵阳市规划中的新区,属于典型的城市型用地。在校园的四周均是规划中的住宅小区,西侧是预留城市绿带, 南北两侧为规划中的城市主干道(见图5)。

我们认为这样的用地特点是:未来的周边环境较为理想, 特别是西侧的城市绿带将给校园带来积极的环境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发挥学校的对外辐射作用。不足之处在于用地略显局促,校园未来的发展余地很小, 建筑与城市间缺乏有效的缓冲地带,校园容易遭受来自城市生活的干扰。基于这样的环境分析, 我们首先严格按照规划所提供的用地范围进行布局,将整体的校园功能分为动静两部分,其中动区——教学及行政区置于临近城市道路的用地东侧,使其有良好的交通和可达性,同时结合教室的南北朝向形成半开放的内院, 在保证建筑形象的整体性与丰富性的同时,也使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及防噪声效果;静区——住宿生活区置于用地的西侧,使其既有单独对外的可能,同时有良好的环境景观。

这部分的空间及形象更多是注重一种内在小环境的营造与空间组织的有效性。由于用地的紧张,所以采取的是紧凑的一体化布局,综合运用水平与垂直分区的方法,将图书馆、礼堂组合成一个建筑单体,以统一的建筑形象出现,同时我们运用水平分割、 母题符号的多次重复等手法,弱化其巨大的体量,从而获得与周边建筑统一的风格和尺度。

用地的中央布置了有3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在利用其开阔的特点拉开动静分区的同时,将北部的城市绿地景观引入校园,打破了由于用地狭小而带来的空间局促感。

这个方案整体布局紧凑、 高效,校园的形象框架与周边的城市环境也达到了有机结合的效果。

3. 基于使用者特征分析的细节设计

建筑是为人设计的,人文关怀不是表面华丽的辞藻,而应源于对使用者行为与需求的考察, 这也成为新校园方案与形象塑造的内在依据。

学校建筑有其特殊的使用者群体,作为学校建筑的两类主要使用者,教师与学生对外部环境的主观感受特点是形成学校建筑形象的重要依据,两者的行为模式特点将对校园与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影响。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到学生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成果,在造型与色彩的选择、建筑的细部处理上作了相应的设计。在色彩的考虑上, 曾尝试过中性色系列和暖色系列两种方案,在对一些已建成的学校进行考察,并将方案交给校方征求意见之后,最终选择了以砖红色为主的暖色调方案,并在其中嵌入跳跃白色水平线条。深红的主色调隐含了一种沉稳、含蓄的书院气息,是为许多成功的教学建筑所采用的色彩,而跳跃的白色线条则使稳重中透着活泼, 这样的组合既较好地反映了教师——知识分子的含蓄内敛,同时也体现了中学生活跃向上的性格特点(见图6)。

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者也对师生在建筑造型上的感觉特点做了深入考虑。青少年对建筑形体有着天然的偏好与敏感, 他们往往要求更为丰富的物质空间形体; 而对于教师群体而言, 则更多地倾向于一些沉稳含蓄的建筑形象与空间感受。因此,在建筑体形特色的定位上,我们试图在总体平实朴素的建筑形象中, 附以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作为母题元素与活跃元素。

比如,母题一,45度坡屋顶的处理手法,符合传统书院风格的气质,同时坡顶设计有利于形成屋顶隔热层,对改善教室室内的舒适度很有好处。 母题二,隽秀挺拔的楼梯间成为整体构图中的活跃元素,与坡屋顶共同构成活跃的建筑天际线(见图7)。

图6 乐湾国际学校体育馆和礼堂人视图

图7 乐湾国际学校教学楼人视图

在统一的母题与色调中, 建筑群各部分又根据不同的内在功能形成不同的形象特征:图书馆大厅的晶莹剔透,教学楼的井然有序,宿舍区则塑造出一种聚落感。

正是针对教学建筑的使用主体——学生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以上富有象征意义的形体创作手法,从各活跃元素的造型到主体雕塑的设计,乃至环境小品,我们都试图以象征性的形体诱发青少年的联想,使校园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的场所。 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的形体处理手法与理性的平面组织相结合, 构建一个语义丰富而又和谐统一的校园物质空间环境。

三、结语

建筑物之区别于构筑物,在于其人文气息,无论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都应在如何塑造具有人文关怀的建筑形象与空间组织方面做出必要的探索。但现当代,建筑领域太多的矫揉造作都是假借“人文”之名实施开来的, 这是一种背离。建筑设计重在“得体而非新奇”,得体本身即包括了对环境、技术、经济等约束条件的适应,笔者认为“因地制宜”、 因项目制宜的“得体”,才是对建筑人文关怀的最好诠释。

从工业建筑到民用建筑的绿色探索,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个有关“得体”的人文主义建筑设计方法的探索过程,尽管这两类建筑在功能、需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别,设计手法和技巧无法照抄照搬、互为因借,但“人文关怀”恰恰似乎使两种迥异的建筑类型建立起某种共性。从使用者的要求出发、从建筑功能的合理性出发、从自然与场地的特质出发,只要我们真实地感受这些实在的需求,并创造性地给出恰当的应答,建筑的人文关怀其实就已经在那里了。绿色建筑的人文关怀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如何富有创造性地使设计满足那些实在需求的过程。这样一套形成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避免一种以“人文”之名,追逐新奇、 怪异而放弃建筑的基本功能与本来含义的所谓“唯美”倾向,从而减少建筑设计的盲目性以及因忽略对实际状况的考量而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建筑企业海外员工人文关怀探讨 篇3

[关键词]人文关怀;文化差异;党建工作

近年来,SSSSJ大力实施“优先国际、统筹国内”的发展战略,保持了海外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由于海外的工作环境不同于国内,长期远离祖国和亲人,人地生疏,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异,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安全形势严峻等等,极易给员工思想情绪造成波动,给项目履约带来不利因素。为此,公司党委与行政班子密切配合,努力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把思想教育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

一、坚持向海外倾斜的用人导向,在干部任用、薪酬收入等方面实行海外优先的政策。公司党委在选人用人方面,始终坚持为国际业务配备优质的人力资源,把最优秀的干部放到海外项目上,鼓励他们施展才干,建功立业。在平时的干部选拔中,注重把在海外项目做出成绩的员工,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努力打开海外员工的上升通道。目前,公司级、二级单位及总部机关部门的负责人,大多数都具有海外工作经历。如公司近两任团委书记,都是在国外工作五六年的优秀青年骨干中选拔的。

在薪酬待遇方面,近年来较大幅度提高了海外项目员工的工资标准,建立了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目前海外员工的薪酬一般为国内同等岗位员工的3至4倍,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二、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密切结合,加强与海外员工的有效沟通,鼓励员工扎根海外事业。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断地在海外员工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大家为国争光、为企业创效益。公司党委编印了《海外项目员工手册》,发到每位员工手中,帮助大家了解在国外工作生活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制定了《关于加强海外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项目高度重视员工的思想工作,关心职工生活,为生产经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各项目普遍建立了职工之家,建立了项目党群组织与员工谈心制度。

三、高度重视海外项目安全管理,加大安保投入,关爱员工安全和健康。人身安全是海外项目人员和国内家人首先关注的问题。公司经营的重点市场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决定:一是高起点、高质量地完善现场作业环境,加大安保投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二是关爱职工身体健康,积极预防疾病。每个项目部都配备了专职医生。坦桑尼亚、肯尼亚、刚果是疟疾高发区,为预防和治疗疟疾,给每个职工出国前都注射疫苗。各项目部还经常举办培训班,普及疟疾防护知识、购置抗疟疾药品,有效地减少了流行性疾病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平时加强饮食卫生和住宿环境卫生的管理,每天有专人对营地各区域进行消毒,从源头上预防疾病。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活跃员工精神生活,是保障海外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高度重视员工的精神生活,千方百计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是创新项目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公司为各项目食堂餐厅都配备了电视机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让大家每天利用吃饭时间看看新闻,关注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各项目部都修建了篮球场、职工活动室、职工书屋等设施。其中有的经理部从国内购买了上万册图书杂志,用集装箱运到经理部,建立了阅览室。各项目利用工作间隙,组织篮球、乒乓球比赛、联欢会等娱乐活动,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缓解工作压力,提高了职工的团队协作能力。还普遍开展了为项目员工过生日活动,将关心和温暖传递给每位海外员工。

五、关心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是海外事业持续发展的保证。青年员工是海外项目的主力军。根据青年人渴望成才、渴望建功立业的需求,我们发挥党组织在培训、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通过选送业务骨干参加公司举办的项目经理培训班,培养出一大批技术人才和商务人才。对新分来的大学生,开展“导师带徒”一帮一、传帮带活动。在实际工作中,给年轻人压担子,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如肯尼亚锡卡公路项目,年轻大学生占60%以上,经过3-5年的培养锻炼,大部分20多岁的大学生都成为项目施工的骨干,成为项目一线的工段长、带班人,有的已当上项目经理、副经理。

为解决国外项目青年人的婚恋问题,公司工会制定了《红娘工作和奖励办法》,通过建立红娘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与地方有关组织的联系,组织未婚青年参加地方联姻活动;还设立了“红娘奖”,凡是为公司未婚员工牵线搭桥成功的,均可得到500至1000元的奖励。几年来,先后帮助上百对青年介绍了对象,对稳定青年员工队伍起到积极作用。

结论

通过创新海外党建工作,变空洞说教为深入细致、具体可感的人文关怀;同时把科学管理与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是新时期海外项目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宇露.关于对员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2)

[2]王新.企业工会要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中国工运,2011(01)

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 篇4

1、重视对术前病人的人文关怀

病人在围手术期,除少数可表现充满信心和乐观外,大多将出现 不同程度的恐惧、疑虑、焦急或忧郁等心理活动。据500例术前病人精神状态的分析,60%病人对手术存在各种疑虑,急需得到解答;50%以上病人感到恐惧;31%病人担心手术对今后健康有损;38%病人害怕手术引起生命危险;17%病人对麻醉产生恐惧:12%病人顾虑术后疼痛、呕吐难忍[4]。忽视精神准备工作,单纯依靠大量的麻醉前用药,足以使病人进入昏睡状态,但有时会引起共济失调、烦躁不安、呼吸循环抑制以及苏醒期躁动、兴奋等严重副作用。

麻醉医生应高度重视对术前病人的访视工作。这样可以充分的了解病情、病人的全身情况,依照拟实施的手术,制订理想、恰当的麻醉方案。在问询过程中,可以了解病人的思想状况,解答病人的疑问,减轻或消除患者对麻醉、手术的顾虑,交待麻醉的常识和利弊并实行签字制度。笔者前往法国亚眠儒勒•凡尔纳大学中心医院的北方医院、南方医院、妇产医院和眼科医院交流学习,那里的麻醉医生非常重视对病人的术前探视与检查。麻醉科均设有PRE--ANESTHESIQUES诊室,病人看完相关疾病的门诊后,都要到PRE--ANESTHESIQUES,麻醉医生要进行详细的问诊、检查,填写各种表格、资料,即使对无痛人流这样的小手术也是如此。病人正式入院,术前麻醉医生还要访视病人。反观我国麻醉界现状,大多数医院麻醉医生不重视术前的麻醉工作,术前不看病人或由他人代看,即便访视病人,也是匆忙行事,寥寥数语,仅是履行了一个麻醉协议书的签字而已,根本谈不上与病人沟通。究其原因,其一,我国临床麻醉医生工作量大,没有充裕的时间访视术前病人。往往头一天工作结束,已近下班或已经超点,以至无法访视术前病人;其二,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不重视此项工作,麻醉医生唯技术论至上,忽视术前了解病情和与患者的沟通,科室的安排随意性强,无法保证麻醉医生的术前访视工作。麻醉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全身情况不了解,是造成麻醉意外的重要原因。

2、重视对麻醉、手术中病人的人文关怀

病人因恐惧、术前晚上休息不佳、失眠、清洁灌肠、插导尿管等诸因素,致使病人入手术室后精神欠佳,反应迟钝,不能很好配合地麻醉医生。此时麻醉医生不应以粗暴、生硬的态度对待病人,如:催促病人脱衣服、上手术床、摆置麻醉体位等。而要亲切、和蔼地告诉病人应如何做并主动帮助病人以配合其完成麻醉。麻醉和手术中不应该说笑、聊天,谈论与麻醉和手术无关的话题。非全身麻醉,在术中应尽量使用一些静脉辅助约以让病人安静入睡,解除其焦虑、恐惧的心理。应用咪哒唑仑以达到顺行性遗忘,让病人忘却麻醉、术中的一些恶性刺激和记忆,以免遗留不愉快的回忆。

3、重视对术后病人的人文关怀

我国大部分医院不具备麻醉恢复室(PACU),所以只能强调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麻醉苏醒时间的短暂、忽略了病人的舒适和心理反应。据调查:全麻病人在整个手术过程最感痛苦的事件即是麻醉恢复阶段的各种不适,依次为气管导管、疼痛、机械通气、恐惧焦虑心理、吸痰、剧烈刻嗽、导尿管等。麻醉医生应该让病人舒适、自然苏醒,而不是用催醒药、气管内刺激等手段催醒。陡然催醒的结果,一方面病人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心理反应,另一方面镇痛药的作用被拮抗,病人会感觉疼痛不适。近年来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得到较好的发展,这样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不适,稳定病人的心态、情绪。术后镇痛无论是人道和人文方面,还是从临床意义上讲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人文关怀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最好方法

调查显示:对患者满意度造成影响的前四位因子是,医术(30.1%)、人文关怀(26.8%)、费用(18.4%)、后勤保障、伙食(14.7%)。分层分析显示,患者对医院最关注的是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一项对我国10个城市4753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在21个主要生产和服务行业中,1/4的人认为,医院的面孔最冷淡,医疗行业堪称“冷淡老大”。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形成了技术至上的观念,医疗过程被看作单一的技术过程,医患关系也被理解为单一的技术关系。它使医学物化了,失去了应有的人性,医学变得冰冷而庸俗,“原本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金钱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所产生的后果是部分医务人员的情感冷漠。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在技术崇拜的沙尘暴日渐平息,人文关怀方面严重贫血的问题开始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医生与病人沟通是一门语言艺术,不同的语言应用可形成不同的沟通效果[10]。医生依赖专业的优势,站在主导地位上仅与病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医生至高无上的权威,无可商量及训责的态度,严重伤害了患者的人格尊严,使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事实上,许多患者对医院不满意的原因并不是医疗技术本身,而是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感到在医院受了“窝囊气”、“慢怠”等,在此情景下,一旦麻醉有一些失误、差错或正常的并发症,则医患纠纷必然发生。

人文关怀与现代护理服务模式 篇5

【摘要】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现代医疗服务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建立以体现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以恢复健康为目标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这种护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续改进,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健康知识不断丰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人文关怀;人性化;护理模式

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以及人与社会、环境尤其是医疗环境的和谐成为医疗实践的重要环节,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人、健康、环境和护理影响和决定着护理实践,而人文化的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质内涵就是护理工作要以人为本,它强调人文化、个体化,强调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最终达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的状态。人文关怀、健康与护理服务

(1)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2)健康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3)护理是在各种环境中自主性和协作性对个体的照顾,不分年龄人人共享,包括家庭、群体和社区,疾病或健康者;通过护理服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及照顾病患者,推动一个安全的环境,达到尽可能最佳的生活质量。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性化护理是护理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以人为本、充分倡导尊重人格,满足人的需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人们认识到人体是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疾病的形成是复杂的、由多因素决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也需要立体的综合措施,在医疗服务中,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环节,患者不但需要获得满意的诊疗,而且还有精神、心理上的舒适、安慰,治疗上的参与、选择和多元的服务需求[1]。而人文关怀、人性化护理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和方式,这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现代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

3.1 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模式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确立,护理服务模式不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而是更注重人的精神、心理、思想、情绪、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护理,而要建立以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以恢复健康为目标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其实质内涵就是护理工作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尊重病人的权利和情感、人格和隐私,满足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关心和爱护病人,实现对人的整体关怀。它是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整体护理模式,最终达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状态。它更加注重医院文化建设,将现代人文文化融入医院的建设和服务之中,努力创造一个“优质、文明、温馨、舒适、便捷”的现代化就医环境。

3.2 实现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措施

3.2.1 确立服务质量标准 根据人文精神和健康新概念来调整、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强化对护理人员服务主动性和体现人文关怀等内容的评价指标,建立住院病人需求分析制度,出院病人跟踪随访调查制度以及护理服务质量讲评分析制度,将病人对服务是否满意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将病人的需要和期望转化为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

3.2.2 培养人文精神、强化礼仪修养 培养人文精神,除了丰富专业知识外,要不断丰富社会学、人文学、伦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行为科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以人文精神推动人文服务。强化礼仪修养,打造礼仪化的护理服务。护士礼仪是指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2]。优雅的外在形象、过硬的护理技术、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做好礼仪化的护理服务内在要求。一是基本礼仪,包括言谈、举止、仪容、服饰、个人和公共卫生等,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得当、行为规范、仪容整洁、服饰得体、庄重大方、和蔼可亲。二是职业礼仪,主要指掌握医学知识、遵守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了解患者病情、加强护患沟通、保护患者隐私、注重心理治疗等。

3.2.3 营造人文氛围,优化就医环境 努力营造医院的人文氛围,使患者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一是营造人文化的医院环境。医院建设生态化、园林化,让患者有亲临大自然的感觉。二是建设人性化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以方便、舒适、美观、实用为准则,让患者在诊疗期间既有舒适感,又有亲切归属感。三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温馨化、艺术化、人性化的布局和装饰,根据就诊人群的不同彰显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对患者的热情和关注。四是就医流程人性化。通过导医、分诊、全程、便民及特色服务,营造舒适、温馨、便捷的就医环境,良好的就医秩序,科学的就医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供优质的、人性化诊疗服务。

3.2.4 努力提高护理艺术水平护理艺术的核心是研究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做到因人而思、因人而护,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3]。我们不但要充分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人文学科、社会学、操作技能,获得专科护理的专门技术和方法,成为一个有道德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护理人员,能够掌握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用高超的护理艺术完成不同的特色护理。

3.2.5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服务行为 一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忠诚护理事业,倡导奉献精神。二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对病人尽职尽责。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自觉性,对诊治工作密切配合,对患者的生活上精心照料。四是工作严谨、审慎、无误,认真观察病情,防范差错事故。五是严格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服务行为。牢固树立制度、规程就是质量和生命的理念,严格规范服务行为。六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3.2.6 健康教育人性化、个性化 每个人不仅存在身体和心理的不同,更有年龄、职业、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不同[4]。要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不仅要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还要针对其存在的心理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开导,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的健康指导,能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并逐步培养、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获得良好治疗的同时,运用相关健康和卫生知识去更好地维护健康。

3.2.7 服务方法多样化、服务内容层次化 一是开展全程服务,将服务过程涵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全过程;二是坚持服务内容层次化,能够对有着不同服务需求的病人提供不同的服务;三是推行非专业服务后勤化、市场化,使医务人员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服务;四是努力使服务质量最优化,强化人员素质培养、技能提高,不断完善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价体系;五是推进服务方式亲情化,对病员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使病人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六是坚持服务过程公开化,强化服务的监督作用,增强服务内容的透明度。4 评价

医院通过大力倡导人文关怀服务模式,一是大力推进了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势必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二是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医院的信誉度,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三是有利于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氛围,有利于人性、爱心、亲情的张扬,有利于宏扬社会美德,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四是使人与社会的适应性不断增强,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健康知识不断丰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五是强化了护士的人文观念,提高了护士的思想道德水准、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有助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周君.未来趋势-护理人性化服务.中国医院管理,2003,12:48.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3 施卫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91-393.吴春容.医院的人性化服务.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2(3):113.作者:闫新凤 作者单位:221009 江苏徐州,徐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护理已由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篇6

摘要 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范例――《天天630》,立足于人文关怀,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新尝试,其成功的经险和面临的问题,都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天天630》 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

电视作为强势的新闻媒体,正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李普曼曾预言:“电视机很有可能成为新的特洛伊木马,电视将成为麻醉剂……但如果电视始终发挥自己的长处,它也能成为人的伟大导师。”电视要担当起人的“伟大导师”,就应该着眼于个人与人类整体的和谐,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生命的尊严、价值和命运。近年来,各电视台风起云涌的民生新闻,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受众为中心,报道的主体是人,关注的焦点是人的命运。

当人文关怀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的时候,电视媒体理应顺应民心,为每一个公民服务,以满足他们的期望与需求。同时,民生新闻又以其丰富的人情味、亲和力和趣味性而为众多老百姓所青睐。在传播人文关怀上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人文关怀”是民生新闻的生命

民生新闻以普通老百姓为核心、以他们生活中的平凡事件为叙述主体,关心他们的柴米油盐、冷暖人生。因此。电视传媒中,对普通人给予人文关怀的民生新闻,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热切关注和特别喜爱。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现改名为《第七日》),在电视荧屏上已具备民生新闻的雏形;20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位于“民生的内容、民生的习尚、平民的视角”。掀开了大时段城市民生新闻电视新闻节目的序幕,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由此兴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的热潮。诸如,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福建台的《现场》、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江苏教育台的《服务到家》、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和重庆台的《天天630》等等,甚至地级、县级电视台也群起而效仿。一时间,民生新闻成了各电视台竞相追捧的必备栏目。

推出民生新闻的电视台虽然众多,节目形态也不尽相同,但是,立足于“人文关怀”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一些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对家庭琐事喋喋不休。热衷于猎奇和娱乐,连篇累牍地报道凶杀、车祸、骗局等负面新闻,对老百姓的切实利益漠不关心,长期与社会发展最深刻的变化脱节。在很多重要领域无法承担起引导公众舆论的责任,将民生新闻的生命“人文关怀”,弃之不顾,引起观众的不满。也在所难免。在成百上千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央视2套的《为您服务》、央视10套开播、后来以收视率第一的身份挺进央视1套的《讲述》和重庆台的《天天630》,是较为成功的。

二、《天天630》人文关怀的创新尝试

《天天630》始播于204月20日,是重庆广电资源全面整合,由重庆有线电视台新闻栏目《有线报道》改版而成。“承担了电视新闻改革攻坚重任”的《天天630》,是重庆广电集团(总台)第一档立足于重庆本土的大时段民生新闻栏目,开播四年以来。“开创了电视新闻的新形态、打造了电视新闻的新品牌、拓展了电视新闻的新市场、树立了电视新闻的新形象”。

四年多来,《天天630》栏目以关注民生为已任,将人文关怀进行到底,创造出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栏目已为重庆老百姓妇孺皆知,收视率持续攀升。在本地长期排列第一。在全国35个大城市电视新闻栏目收视率排行榜中,《天天630》的年均收视率也位居榜首。早在20,栏目的广告收益就过亿元。

“天天630,贴近老百姓”是《天天630》栏目的定位语和宣传词。四年多来,这句话不仅已深入人心、耳熟能详。而且“贴近老百姓”也成为了重庆市民对《天天630》的客观评价和由衷赞叹。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少市民首先想到的是“赶快给630打电话!”

《天天630》之所以深入人心,主要在于它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服务宗旨,以本土民生新闻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了三个体现“阳光温馨欢乐”的特色栏目――《重庆好心人》、《我的亲情故事》以及《请让我来帮助你》。同时,在不同阶段还推出了《春来进社区》、《梦在深秋爱相随》、《我们是一家人》、《2008运动我家》等大型公益社会活动。

《天天630》的这些特色栏目,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弘扬正气和舆论监督。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对老百姓的人怀关怀。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主要区别是其主角的不同,如果民生新闻定位在社会的精英和行业的领导,老百姓就会弃之不顾。因为这些与他们的.生活不相关。《天天630》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将对老百姓的人文关怀浸透到他们易于接受的正面报道里。比如《请让我来帮助你》,通过具体事例,报道个人或社会公益部门对一些弱势群体的无私资助。为那些无助或弱势的民众,打开了一扇希望的门。《天天630》在做这些报道时,都是有意放大,并配以相关的宣传片,甚至还专门为亲情故事写了一首主题歌,尽量把这些给人以暖色的东西放大来平衡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

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看点和竞争力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使政治民主在媒体上得以形象化、具体化。进入2l世纪,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其服务职能和相关的法律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虽已开始建立。但还很不完善,而老百姓的维权意识又逐步觉醒。在此情况下,老百姓就想通过媒体来解决问题,这就为民生新闻提供了空间。老百姓在诉求不畅时,想到的就是通过媒体来为自己呼吁和维权。这种社会背景的客观性,使电视媒体具有了核心竞争力:舆论监督。《天天630》每天电话不断,80%的是投诉。民生新闻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然而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天天630》为了扬长避短,采取以下步骤来彰显其魅力和规避其风险:第一、坚持民生新闻的正面表达,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第二、立足于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采用追踪报道和回音的方法,反馈问题解决的情况,将舆论监督进行到底;第三、以点说点,绝不以点带面。此外,慎重地面对矛盾的三个层面:个人、机构和政府。牵涉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机构较易把握;而牵涉政府与个人,政府与机构的矛盾,则慎之又慎。只有这样,对老百姓的人文关怀才不会架空。

三、《天天630》人文关怀的成功经验

民生新闻既然是指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在反映老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那么。电视媒体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文关怀”?民生新闻是如何实行“人文关怀”的?“人文关怀”在民生新闻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天天630》以其成功的经验予以了回答。

第一、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差异导致了对信息量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受众的个体和群体之问的差异性和关联性,使他们在收看电视节目时,既有复杂的个性,也有相同的共性。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几乎兼容了所有的人际传播符号,可以大大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天天630》灵活而有效地寻求到了一些跨阶层、跨行业、跨文化程度的新闻题材和报道模式。在一系列独家策划的特色栏目中,将人文关怀的精神贯穿其中。如《重庆好心人》等栏目,通过记者身体力行的现身说法,与观众一起体验鲜活的历史真实,见证生活中的感动。加上主持人特有的亲和力的平民气质,也充分展示了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修养。使观众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报道,不仅使《天天630》,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了文化。更体现了触手可及的人文关怀。

第二、民生不仅仅是老百姓个体的生存权,还应包括公众的普遍发展权。因此,关注民生,不仅仅是报道老百姓家长里短的琐事,帮助他们解决一两件生活中的困难。更主要的是探讨这些个体事件背后的带有典型性的社会意义,寻找其中最有价值的生活信息,以此关注和思考这些带有普遍性的新闻和公共事件可能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的影响,惟其如此,才真正体现了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天天630》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如《请让我来帮助你》栏目,对一个个受困中的个体的追踪报道,引起了社会热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积极参与。从而,在整个社会上播撒了乐于助人的种子,弘扬了自助和助人的社会风气,使人文关怀的民生新闻报道具有了普世价值。

第三、电视节目要为老百姓所接受和喜欢,最主要的是要感动他们。“感动”在某种意义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目资源。报道凡人小事、悲欢离合的民生新闻,表面上琐碎庞杂。但只要经过精心策划,一样可以为观众开辟一片精神的净土。如《天天630》开辟的《春来进社区》、《梦在深秋爱相随》、《我们是一家人》等专题栏目,既丰富了电视媒体的表现手法,又弘扬了平凡人物身上的“真、善、美”。这种将人文关怀的作用集中发挥,更能走入观众的心灵。

第四、民生新闻的感人题材,要靠记者的深入发掘。《天天630》的热线,固然是新闻的一个线索,但有价值、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新闻还需要记者与编导的精心策划和身心投入。《天天630》为此专门策划了《双喜寻到我家门》、《630新春欢乐送》、《2008运动我家》等大型公益社会活动,给那些普通人一个展示的舞台,请他们走到镜头前和荧屏上。现身说法。这样,不仅拓展了民生新闻栏目的空间和影响力,而且也扩大了栏目的影响力,让群众与栏目贴得更紧。四、《天天630》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简言之,《天天630》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相比于收视的强势,民生新闻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弱势。民生新闻具有强大的社会效益。但要从教育、引导甚至是灌输的传统新闻理念转变到平等的沟通、交流和传播,并非易事。所以,加大民生新闻的理论研究,不仅必要,而且也是民生新闻蓬勃发展之需。

在节目的实际运作中,要解决人才的储备,克服人才短缺的制肘。民生新闻栏目是一个争分夺妙、比拼速度的栏目,跑民生新闻的记者又以年轻人居多。由于节目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问题。民生新闻栏目的记者,在现行的用人机制下,经常流动,主力记者永远处在培养期和经验丰富期。这必然会给节目的深度拓展和后续发展带来一些弊端,如何打破收益的强势和用人机制的弱势这个瓶颈,关系到民生新闻的发展后劲。

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篇7

冲过拥挤的高考独木桥进入大学之后, 该以怎样的姿态过好大学生活?这是莘莘学子必须认真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因为,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关乎人生未来的发展。义、利之争贯穿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始终, 大学教育也概莫能外。发端于西方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功利性的社会运作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 对于一切社会行为, 甚至包括利他行为, 一般都从利益的角度采取一种“有用”或“无用”的观点来解释, 这种观点也极大影响了人们对于大学教育功能的认知。如果你问: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将来找个体面的工作”、“毕业后考研、攻博、出国深造”云云, 类似于“黄金屋、颜如玉”的说法是常见的回答, 司空见惯以至于人们认为理所当然这就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有助于达成上述目标的知识被定义为“有用”的, 否则即是“无用”的, 泾渭分明, 黑白分明。对于知识的评判标准变得刚性化和绝对化, 在过分强调功利性的同时也忽略了大学教育的人文性特征, 而后者恰恰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精神。

相对于高中阶段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 大学所提供的应当是一种帮助学生叩开学问殿堂之门的教育, 我们把这一教育过程称为问学之路。所谓立德、树人、致知, 应当是大学教育的本意。大学之道, 首先在于正心立性、厚德载物、格物致知, 在三者的基础上, 再来谈如何达到教育的功利性目的, 这才是大学教育完整的逻辑过程。而在极端功利心的驱使下, 人们舍弃了这一逻辑过程, 只要结果不问过程, 单在职业训练和应试上下功夫, 导致大学人文教育的虚无化。大学教育首先是一种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教育, 职业和金钱是人格修养的副产品。正如《大学》所言,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离开人文修养一味去寻求功利性的目的, 是典型的舍本逐末。是故, 叶兆言先生说:“我们在今天常会奇怪, 过去的学人, 怎么有那么大的学问。就说留学, 这些年往国外跑的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今天学人的学术根底都戳穿不得。说穿了或许很简单, 这就是今天的学人, 没有前辈们活得那么纯粹。知识是一种积累, 而在今天, 知识常常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稍稍学得了一点皮毛, 就迫不及待地拿去换钱。”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不能指望学生一周之内学会微积分, 不能要求学生半个月学完四书五经, 也不能期望学生一个月内掌握流利英语。所有的学习过程都需要积累, 即使所谓的“顿悟”或思想的灵光, 也是建立在长期积累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平时上课不学习, 复习时熬夜背笔记, 考试也能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这样的事情不少学生都经历过。但考试过后再回头想想, 临阵磨枪、死记硬背的东西到现在还有多少会记得?死记硬背可能会给学生带来高分, 但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与思维方法我们却没有掌握。而这正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法。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种问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基本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立法者, 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选择提供教学资料和内容, 为学生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创设一个参考性的知识空间, 培养学生的兴趣, 如果学生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这个空间中通过自主努力得到提升。

二、大学教育的交际性质

韩愈《师说》言:“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对教师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做了一个非常明晰的总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在传统意义上, 教师是知识的权威, 为是非标准的唯一评判者。但在我们当下所处的信息时代, 大众传播和以互联网所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技术非常发达, 各种知识领域日渐分化, 即使是做博士水平的研究, 所关注的也只是某个学科领域下的某个极细的分支问题, 走出所在的研究领域之外, 教师并不是专家, 而是一个普通人。所以, 现在的大学教育过程中, 教师所承担的“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角色, 其实是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的。实事求是的讲, 在很多方面, 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如学生的。比如在上《教育学》课时, 有一个大三学生对笔者说, 他想去一家网络搜索公司实习, 并撰写了一篇关于中文搜索引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让笔者帮他看一看, 提些意见或建议。很明显, 这就超出了笔者的能力范围。但是笔者还是愿意读一读, 希望能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提一些问题。比如作为一个门外汉, 笔者想了解一下百度和Google这两个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将来的市场占有预期、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发展前景等。教师在看学生研究成果的同时, 自己也学了不少东西, 受益颇深, 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 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教师擅长的, 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是有限的。正所谓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大学教育的“应试化”问题, 是当前大学生、教师、媒体和社会公众比较关心的话题, 各种观点可谓见仁见智。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情况下, 高中教育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沦为考试的附庸。但是, 随着扩招和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的加剧, 应试教育开始向大学延伸。应试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过程的单向度和教育目的的极端功利性, 任由这种倾向在大学中蔓延, 将贻害无穷。相比于中小学阶段以知识学习和应试为导向的教育, 大学教育更多地具有思想沟通的性质, 人文社科、理科、工科领域莫不如此。这需要调整教师的教育思想, 同时还要重新定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和各自的角色。

在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上, 一种通行的观点把教师称为“知识的传播者”。汉语中的“传播”意指“流通、扩散”, 隐含着言说者主导的倾向;而“传播”的英文对应词为Communication在具有“流通、扩散”含义的同时, 更多地具有信息的“分享、共享、互动”的意指。有一次在与一个外文专业的教师探讨外语教学方法时, 他提及交际教学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在国际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历程, 认为所谓的“交际”核心在于教会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 表达又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新信息 (New Information) 、新知识 (New Knowledge) 、新思想 (New Idea) 。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大学教学过程。在大学阶段, 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基本成熟, 师生之间进行信息、知识、思想的分享和互动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大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交际或沟通 (Communicative) 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没有人可以是信息、知识和思想的垄断者、立法者和判官, 教学的效果是师生双方互动的结果。这就是大学教育过程的交际性质。而且, 这种交际过程应当是多维的, 教与学的方法手段是互动沟通, 最终达成的目的也是新信息、新知识、新思想的沟通交流。现在, 大学课堂中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即幻灯片 (PP T) 使用过多过滥, 教师成了课堂上的放映员, 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旁观者, 教师上课讲幻灯片, 下课学生拷幻灯片, 这就是典型的依附于幻灯片 (PPT-driven) 的教学过程。课堂上的逻辑思考不见了, 师生互动不见了, 多的是光影的喧嚣。

三、从问题和兴趣出发

大学是一种分学科的教育, 而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当我们面对和需要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时, 问题本身和提出的解决方案却是综合性的。学科是我们人为划分的, 而外部世界却是整体的。通过学科来看世界, 得到的可能是一些割裂的景观。对于此, 我们必须保持警醒。我们所谓的学科系统知识, 本身也许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越是系统、越是完美, 可能越限制人的思想。对于那些教育思想大家, 如夸美纽斯、洛克、杜威、蔡元培等, 我们可以把他们的思想归结为几个方面, 难道我们总结过的所谓的思想体系就能真正涵盖他们的思想吗?这个体系是不是我们强加上去的?我们在理解别人思想的时候, 自己先摆放好了几个箩筐, 符合甲条件思想观点的东西放在甲箩筐里, 符合乙条件思想观点的东西放在乙箩筐里, 不太符合自己标准的思想就忽视了或有意无意的回避了。于是我们得到的所谓思想体系可能是一个残缺的体系, 并没有真正体会到人家思想的精髓。所以要保持警惕, 总是学习、接触某一学科理论体系, 可能会导致我们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其他实践或理论。在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 可以参考某个学科体系, 但不要受体系本身的束缚。解放思想是无时无处不在的, 在教学领域也是如此。这涉及到一个教学或研究的思路, 即从问题出发。对学生来说, 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 (当然这个过程是个体的体验过程) 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 能不能自主探索一种妥善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学兴趣, 并学会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思维方法, 这是教育的关键。

在大学课程里应当如何培养兴趣和问题意识呢?一方面要通过微观的教学过程来进行, 另一方面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学业评价也要考虑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当前, 大学实行的学分制是以各门课程简单加和的方式来计算学生学业成绩的。不管课程难度和创新性如何, 只要上课时间是一样的就可以拿到同样的学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学生有选择较容易过关的课程的激励。而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 学生选修课程所获得学分的多少, 既与修习的课程门数有关, 也与课程的难度密切关联, 即是以课程难度对学分进行加权。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课程, 他们就可以选修很少的课程就能拿很多的学分。而在我国的大学中, 学分一般是按学科门数来定的, 学生就可能专门去选轻松的课来学, 容易出现为学分而学分的现象。在学生确定选修课程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 发掘学生潜力, 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和人生发展的目标。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和职业定向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不应是耳提面命、亦步亦趋, 而是要做学生生涯发展的引导者。

如果学生自己对于某个学科没有学习兴趣, 教师是很难为学生划定一个方向去努力的。在课堂上, 教师所能做的, 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材料, 鼓励学生就某个领域进行自主钻研, 自主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而不是提供一种现成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 那样学到的只是僵死的教条,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的欣喜。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Herbert Spencer, 1820年~1903年) 一书中, 斯宾塞认为:“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 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 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方式获得知识的人们, 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 许多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诚哉斯言!

四、知识的边界与独立思考

兴趣具有倍增的性质, 对一个问题的兴趣会促使你研究相关的问题, 并体会到更多的快乐。在做研究或论文中我们经常发现, 在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之后, 由于知识积累的不足或方法论的缺失无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开始阶段速度很慢, 遇到各种拦路虎是家常便饭, 常会体验到挫折感。心平气和地逐渐深入下去, 随着知识的累积和方法的拓展, 发现这一问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曲径通幽, 柳暗花明。在这种情况下, 兴趣的逐渐增长, 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正像学弹钢琴或吉他, 一时兴起练个三五天甚至几个月不难, 难的是如何将兴趣保持。刚学这些乐器时你会非常痛苦, 因为既不懂乐理又不懂键盘弦品, 很多人都过不了第一关。但过了一段时间, 只要能够把最初的入门阶段坚持下来, 打好基本的乐理和指法, 你就可以一边欣赏自己的乐曲一边练习了。

这就是说, 发掘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乐趣, 都需要不断努力。而且, 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这一过程描述得很精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通过这六个方面的学习, 学生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死记硬背, 学到的只是一堆僵死的符号, 领会、运用算是学会了别人发现过的东西, 而能够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评价, 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这里的思想指的是独立的见解或创见。同时, 在读书、学习、思考、研究的过程中, 一定要对知识本身保持一种警惕, 要问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它的边界在哪里?“言必称希腊”并不是一个能使我们真正获益的路子, 尽信书不如无书。

去年夏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刊物《百叶窗》就大学教育问题采访笔者, 在问到大学教学的性质和学习兴趣培养等方面的问题时, 笔者提出理想的大学课堂应当是这样的:以兴趣集中起来, 以轻松愉快的心情, 同时郑重其事地探讨这个领域内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教学氛围应该是轻松快乐的;教师和同学应该是充满激情的, 而且应该是比较幽默和诙谐的;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大家所能感觉到的;教学的形式是师生互动的活动, 不是僵死的知识;内容的学习要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活力;同时在教学互动过程中, 师生都要体现出多样的个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消费至上充斥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教师、作为学生, 不少人都失去了先贤所谓的“坐而论道”的耐心, 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功利观也使得我们失去了“为公立学”的恒心。有人问季羡林先生:“您关于古代东方语言的研究对现在有什么用?”季先生说:“学问不能拿有用无用来衡量。当年牛顿研究万有引力有什么用?”现在, 面对大学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 面对功利性知识观的诘问, 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来回答?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不得不反思过度功利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看过教育电影《春风化雨》的很多人都为基廷老师那充满激情的、洋溢着独立思考与人文关怀精神的教学方式所打动。基廷老师是一个标杆。在我们的人生中, 总有一些东西让人疯狂, 总有一些东西让人沉醉。激情具有感染性。师生求知的热情、知识所散发出的理性光芒, 将指引我们在大学教育的问学之路上一路前行, 一路欢歌。正如斯宾塞所言:“孩子, 我无法牵着手把你从这里带到那里, 这条路你必须自己走去。我能够真正向你承诺的, 只是对你坚定不移的支持。我会给你一些指引, 把我的经验告诉你, 但这代替不了什么, 一切得由你自己决定, 做出选择, 并承担责任。”

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主体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77-02

一、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是贯彻党的思政政治教育方针,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改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精神境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还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学说和实践不断深化的内在要求,更是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重新思考定位的理性选择。加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既是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内在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举措。

(二)是立足独立学院大学生实际,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独立学院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相对于一本和二本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急躁情绪,其心理素质相对较为脆弱。因此,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融入人文关怀,从观察每个学生特有的个性心理入手,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引导,准确把握独立学院大学生实际需要,在培养其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上狠下功夫,以此来缓解他们内心的冲突与矛盾,实现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是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现实需要

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对现实问题进行高度重视,才能不断地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通过对新事物的不断探索及结合时代的不断创新,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时效性和的发展活力。因此,独立学院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改进人文关怀,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及时的疏导和正确的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一群体在认识上、思想上、情绪上、观念上、心理上的偏见和误区,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状况

(一)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群体性、整体性,忽视大学生的个性

人是一个属性的交集,包含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层面。然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往往强调学生对社会的绝对服从、高度认同无私奉献,忽视甚至否定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培养目标上,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其社会政治目标,但忽视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层次性、创新性及个体的差异性,不利于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我们过分依赖单一的强制性的外部灌输机制,把独立学院大学生当作是接收机器,这种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不利于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与培养。

(二)强调人的可塑性,忽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的主体性

大学生具有可塑性,而且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大学生的可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产生的基础。但由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片面理解灌输理论,致使我们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的制定、工作的开展上充分尊重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努力将尊重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制定各项制度规范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根据独立学院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心理需要,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体主体性能。

(三)强调人的理性,忽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独特情感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对自身评价问题、社会认同问题极为敏感,他们更加自己出身于独立学院能否被社会高度认同和尊重。我们只有按照独立学院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中全面融入人文关怀,从观察独立学院学生特有的情感特点入手,有的放矢地对这一群体进行引导和培育,在培养其健康心理和塑造其健全人格上努力下功夫,这样才能解决他们内心的冲突矛盾,能真正体现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性化关怀,切实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强调人的纪律性,忽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由性

个体无法脱离社会,因此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群体规范,如道德、风俗、纪律、法律等。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明显的偏差就是强调学生的纪律性,要求学生无条件遵守纪律,企图培养纯而又纯的听话个体,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学生个体的自由性。独立学院学生在独特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熏陶下,往往体现出更强烈的自由倾向,而他们的这些强烈的自由气息却往往是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所忽视甚至是反对的。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改进措施

(一)注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独立学院的高校大学生一般具有这样的特点:强烈的民族责任心,但心理素质也相对脆弱,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差等等。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既从整体着眼,也从小处出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充分信任每个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基础上,承认这一学生群体的个性差异,并将其作为教育实践的依据,同时寻找“闪光点”,为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思想政治工作者可积极利用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优势,进一步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形成独立的人格。

大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也是较为复杂的,除了内在的诸多原因之外,其根源和基础在于我们生存的客观世界的复杂性。由于各个独立学院大学生具体状况不同,每个学生在心理发展速度和面貌上也就显现出诸多不同,由此形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品德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环境多样化将会更加鲜明。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思想上具有时代赋予他们的共同特征,同时也显现出时代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心理性格特点。研究每个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性心理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的前提。在这里,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性格研究是工作中较为复杂和极具挑战性的重要环节,只有完成好这一环节,才能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供一种实施的可能。

(二)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能够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性领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主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尊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在没有束缚和压力的状态下,也就是在心理自由的状态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独立学院的不少大学生渐渐地不自觉地滋生出自卑、抱怨、不满和反感情绪。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个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并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

(三)增加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入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理性和情感两个方面动态交流的人际过程。只有当师生关系和睦相处和亲密无间时,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够得以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输也才能够获取取最佳的效果。因此,在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投入自己的情感并将情感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负责任,全方位进行人文关怀并积极增加情感投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情味,引起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上的对流、心理上的交融、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使大学生群体自身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等方面得以持续提高,精神境界不断升华,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深入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给独立学院大学生一个施展自己的空间,使他们的优点得到最大的发挥。其次是要努力实现教育者与独立学院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此全面促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共鸣。总之,只有真正重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才能卓有成效地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改进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伍揆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及其实现[J].船山学刊,2006,(3).

[2]朱冬梅.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探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

[3]刘建娥.论人文关怀[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

上一篇:课题研究工作会下一篇:关于名著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