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理念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学教育理念(推荐9篇)

国学教育理念 篇1

中国教育的精髓与本质在于中国的国学文化,基于国学文化的教育是国学教育。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就是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从不流行,亦从不过时。

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称为国学,国学教育是永恒的教育。

中国国学教育的根本理念: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国学教育立足于文化传承,同时注重经世致用。

国学教育是符合人性的教育。

国学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学习过程。

国学教育的培养重心:能动能静,能文能武。

就个人而言,国学教育是人格养成的教育;就人类而言,国学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教育。

国学教育是智慧的教育,国学教育的方法是简单的、投入是经济的。

在工作生活中实践国学的精神是成人国学学习的根本。

不了解国学文化的人不能算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国学教育的根本方法是“教之道,贵以专。”

中国国学教育的科学基础不是简单科学或线性科学,而是复杂科学。

中国教育的未来是国学教育。

国学文化的教育促进少年儿童美德的形成、身心和谐发展,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

儿童经典诵读是儿童国学教育的重要方法。经典诵读的脑力研究依据

英国作家、教育家托尼·布赞指出:“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人的大脑容量十分惊人,平均每人具有140亿个脑细胞,一辈子根本用不完。以每天24小时86400秒计算,每年365天,则是31536000秒,以平均寿命70岁计算,人一辈子才活220752万秒。假定每秒钟使用一个脑细胞,也仅用了大脑的七分之一。人类大脑到底有多少潜力可以开发?据专家估计,普通人仅仅使用了大脑能力的4%,有高达96%的潜力还没有开发,就算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也只用了大脑能力的10%。

虽说人的脑力潜力巨大,同样存在着“用进废退”的规律,就如同肌肉一样,越用越锻炼,就越强健有力,长期不用不动,再强健有力的肌肉也会变得松弛无力。《卡尔·威特的教育》的作者德国人威特提出,儿童的智力潜能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科学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如今盛行的胎教、学龄前教育等的理论依据正在于此。照威特的观点,小学一年级开始有意识的、高密度的智力开发时机已不是最好,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现在及时地、坚信不疑地将儿童的智力锻炼下去,几年后,一定能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惊叹!

经典诵读的理论依据

(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2006年9月13日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办好世界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国学范文、诗词的比重。

(二)《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们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三)、大量的经典诵读实验结论证明诵读国学有益于儿童的终身发展。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期间,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合作进行了《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潜能开发》的相关实验研究,并发表了实验研究报告。报告的结论是乐观的:“儿童诵读国学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方面有显著的提高;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诵读国学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

实验还发现:儿童之所以能够通过每天15-20分钟的时间轻松、简单的诵读国学,就能够在识字量、注意力、记忆力、人格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材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能思想体系”。国学教材在词汇方面是大量的,在语言内容方面是高度紧凑浓缩的,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但在文字的组合时,却多用简练的短句,读起来有一种轻松的音韵感。

(四)伟人、名人成长事例证明经典诵读能帮助儿童健康成长、成才。

我们考察对中国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大批人士,他们的成长轨迹和发展历程让我们注意到一个极其醒目的共同点:他们中间许多人都有国学教育的广博基础,而且很多人学贯中外。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括号中是他们的生年):郭嵩焘(1818),严复(1854),康有为(1858),孙中山(1866),蔡元培(1868),章太炎(1869),梁启超(1873),王国维(1877),鲁迅(1881),朱德(1886),李大钊(1889),郭沫若(1892),毛泽东(1893),徐悲鸿(1895),周恩来(1898),邓小平(1904)……他们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光芒四射,大大得益于他们的中外国学修学底蕴。

我国现代自然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除掌握本领域国学著作外,也常常熟读人文国学,如人们熟知的: ·苏步青(1902),一代杰出数学家,早年就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熟背如流,领悟精深; ·陈省身(1911),世界数学界最高奖沃尔夫奖获得者,数理几何开创者,20世纪最杰出的华裔数学家,在现代数学主流方向之一“纤维丛理论”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热爱老庄哲学,熟读李白杜甫; ·杨振宁(1922),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初中花两个暑期背熟《孟子》(约5万字); ·邓稼先(1924),杨振宁先生誉其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5岁开始背诵《诗经》《论语》; ·李政道(1926),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将前沿科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中南海给高官授课……

国学教育理念 篇2

一、国学的当代价值

( 一) 唤起文化自觉并恢复自信

一个国家区别于另一个国家, 除了生存环境、皮肤以及外貌等方面的区别, 主要是在于这个国家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人, 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充分地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于本国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 也是实现民族认同以及增进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因此对于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友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 重振国学十分有利于增加海内外的中国人的血脉、文化与情感上的联系, 这可以有利的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同时, 也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与大陆民众的亲和感, 并且有利于国内各个民族实现共同文化认同和民族大团结。因此, 重振国学对于中国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系到中国文明的传承发光大。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作用, 因为中国是实现中国人文化、自觉文化认同以及文化归属的重要基础。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构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 这些不同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面对不同的文化, 我们应该彼此尊重并相互借鉴和学习, 这样才能够促进各个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这样一来, 天下就大同。

( 二) 提升国家的文化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

重振国学对于提升国家的文化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国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核心竞争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 有许多普世价值的思想和主张, 这些主张可以促进人的发展, 具体来说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以及影响人们的思想来实现的。尤其是在当代社会, 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本国的文化, 因为在当代的世界中, 话语霸权、文化霸权依然存在, 这些现象对于其他的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利的。同样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也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并且努力地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二、当代国学教育

当代的国学教育对于学生们的发展和进步是十分有利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当代的国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因此, 我们要使得国学教育进校园, 并且要进课堂以及进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当今国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弟子规》一课的时候, 老师要先向学生们大致地介绍一下中国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并且要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等。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的形式来对《弟子规》进行整体感悟, 并且把“仁爱礼智信”以板书的形式写下来, 对学生们进行提问。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仁、爱、礼、智、信”的含义, 并且让他们自有组合, 一起商量商量, 自由朗读《弟子规》并进行表演。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老师可以让把其中的一句话改编成小品, 并且要征求大家建议, 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表演, 这样不仅仅让学生们获得了许多的快乐, 而且也使得他们学到了很多的国学知识。为了能够使得学生们对《弟子规》有更深的理解, 老师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们欣赏古韵古腔的《弟子规》。另外,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结合实际的生活案例, 让他们讲述一些符合“仁、爱、礼、智、信”的现实案例,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在讲述的过程中逐渐地加深了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老师在讲这门课的时候, 一定要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做人, 并且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语文的学习。老师在进行课堂扩展的时候, 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们的国学知识,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们讲一些小故事, 比如说在讲“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这句的时候, 老师可以利用网络知识向学生们讲述一些简短的故事, 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们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在讲《大学》里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时候, 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针对自己不懂的词语含义查一下工具书,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们真正的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接着, 可以让学生们默读课文, 并讨论编写提纲, 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去了解其中的主题思想。为了能够真正了解文章的结构,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把课文进行分段, 然后老师就可以直接讲课了。这样一来, 就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 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并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国学知识。

三、结语

开展国学的学习, 对于我们国家以及整个民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因为它不仅仅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也可以塑造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因此, 我们一定要使国学进课堂, 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高学生们的国学知识, 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英.国学对思想品德教学的指导意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 (30) :13-14.

[2]刘玲玲, 张倩.同归与殊途——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内涵研究述评[J].燕山大学学报, 2008, (02) :16-20.

国学和国学教育 篇3

沧桑百年,中国已经形成了崭新的传统,这个百年新传统才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而中国古代的历史传统,经过百年激荡,或者烟消云散,或者不绝如缕。对现存中国文化的总体格局进行任何方式的切割,都不会得出古代传统占据主流的结论。现实是历史运动的产物,而今的现实世界,主要是近代百年的产物。

百年中国,当然有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种种纠葛,1905年的废科举被认为是西学取得胜利的重大标志。从此以后,西学确实高歌猛进。但是,中西文化的激荡,也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成就,举凡近代的学问大家,无不是传统文化与西学融合交汇的结晶。即使研究传统学问,也比乾嘉学派更加精进。但是,百年中国,国学是大溃退的百年,曾经有过的整理国故运动,最后结局还是无声无息。批判传统是百年中国的核心文化旗帜,现实世界如同一件容器,因为空间有限,要引进西方文化就不得不多删除一些本国传统。

在中西文化之间,形成多种文化综合意见,如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等,虽然中西合璧的路线最少争议,但是因为对西方文化的精华认识明确,而对中国传统的糟粕体认清晰,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本国传统溃退,西方文化挺进。以教育体制而言,废科举兴学堂,中国向日本、欧美以及苏联学习过。虽然我们一直主张全盘西化是资产阶级的狂想,但是在教育领域我们确实实行过全盘西化,民国时期欧美体制占据主流,1949年以后则是全面苏联化。苏联化是西化的一种。

百年中国,政治主题高于文化主题,革命的任务比文化建设的任务更紧迫。许多争论看起来都是文化词汇,其实背后却以政治为目标。政治标准代替了文化的标准,政治标准成为评价文化问题的终极尺度。革命的形势紧迫,群众需要动员,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无时无刻不是在形势紧张的条件下努力。文化问题需要心平气和、耐心细致的讨论研究,允许争论允许不同意见,但是近代的形势紧迫,革命的形势紧迫,对待文化问题无法和风细雨,只好疾风暴雨。有观点说近代是救亡压倒启蒙,如果从文化的视角看,应该说是政治压倒文化。不得已的条件下,我们只能接受历史,但是我们更应当承担起属于我们时代的责任。

世界在这一百年中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百年不无帮助。二次世界大战,粉碎了人类种种梦想,也促进了人类的自我反省。在进化论主导世界的时候,优胜劣汰理论帮助弱小觉醒,也为以强凌弱助威,希特勒成为社会进化论的极端代表。二战以后,文化相对主义开始盛行,民族文化的相对价值被开发,全球化在经济领域依然独领风骚,而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是多文化和谐。中国百年,正是在进化论的强风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甚至为了生存而宁愿放弃传统,这就如同饥饿时节贱卖古董以求温饱一样。当我们被问到,一个以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的国度,究竟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文化结晶时,我们发现,我们是数典忘祖的一群。我们也曾知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应该有优秀的文化存在,但在批判传统的风潮中,我们对糟粕更感兴趣,对本国传统缺少情感至今谈起仍然不敢理直气壮,为对传统缺乏研究而无法如数家珍却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基本事实。

为了同一个地球,生物多样化如今已经成为人类保护环境的基本信念。为了人类共同的生活,为什么会对本国文化传统如此冷漠呢?政治思维代替文化思维的近代习惯,应该改一改了。

相对于西学,国学以中国传统学术为研究对象,它有着属于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研究方法。国学是文化学术研究的系统,加深国学的研究无疑是加深中国文化理解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仅需要经济层面,更應该有文化层面的。而在今日中国,国学需要建设和积累,国学研究需要培养队伍。这些都是具体工作,不是登高一呼可以完成的。编辑/廖少华

国学经典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4

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提出来后,得到了举国上下的广泛认同,那么,何谓“本质”呢?本质是指人或事物底子性的构造,具有根底或条件的意义,并蕴涵着无限开展的也许。

素,素日,平素之意;质,本性、本质之解。“素质”并不什么,也不深奥,“素质”就是一个人平素日积月累的“常识”、“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谓本质教育,即是合理调整和组织本质构造,并不断完善和优化本质构造的活动和进程。

一般认为幼儿的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润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贤哲精英。大力提升国学教育价值,是我们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与素质教育具有一致的指向,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二法门。表面上看,国学经典教育不直接养成某种技能,是一种“无用术”,但它实际上是从更深厚和高远的层面做好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强,没有过重课业负担,是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净化灵魂、启迪智慧,也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从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变成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过程。

普及国学经典教育 篇5

俞香云1

(安徽

蚌埠

安徽财经大学

233030)

国学经典是指国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原创著作,以儒家和道家经典为主。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部分就在国学经典之中。普及国学经典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都能够阅读国学经典,了解国学经典,吸收其丰富的精神营养,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财经类高校普及国学经典教育到底有没有必要?采用怎样的方法和途径普及?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财经类高校国学经典教育缺乏

财经类高校专业教育大多很强,但人文教育比较弱。有人指出:“目前财经类高校的人文教育不容乐观。就学生而言,人文基础薄弱,存在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倾向。就学校而言,财经类高校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校园文化建设层次不高。就社会大环境而言,社会重理轻文的风气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对莘莘学子产生了巨大冲击。”财经类高校国学经典教育更是缺乏。笔者最近做了一项有关财经类高校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情况调查。调查对象有财经类高校各年级1000名大学生,涉及15个专业。调查结果显示:财经类大学生对国学所知甚少,阅读国学经典寥寥无几。在十三经中,85%的人只知道《论语》、《孟子》,而且了解程度都停留在中学水平,阅读过《老子》、《庄子》的人只有5%,80%的人对国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没有认识。究之原因,目前财经类院校对国学经典教育重视不够,相关的课程很少,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重要性没有认识,没有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财经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从本系统、本行业需要出发,强调所谓“专业对口”,因而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基础教育、重书本教育、轻实践教育、重成才教育、轻做人教育等弊端,这种教育的专门化、单一化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严重分裂。

1二、国学经典对于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意义

人的一生所要做的事情,概括起来无非是做人和做事。做事的本领可以在具体的各类专业科学知识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则比较难领悟,不是一学就会的,必须要在人文思想的熏陶和浸染中慢慢习得。做人和做事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处于第一位,只有 1 俞香云(1975-?),女,安徽无为县人,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教授,文艺学博士。学会做人才能做事,不会做人,何谈做事。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好专业课程和科学理论的同时,要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具有人文精神,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为人处事的能力。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格修养,国学经典著作中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做人道理,是非常好的人格修养教材。有学者指出:“良好的国民教育系统应该包括人生修养教育。中国古代在人生修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历史文化资源。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受到以儒家伦理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修养方面的熏陶。自上世纪初废除科举制,引入西方学校教育制度后,我国逐步放弃了在人生修养方面的历史文化传统,导致现实社会一些不良后果。要倡导学生在国学经典的长期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进而培养出一种儒雅的‘君子’风度。”2因此,普及国学经典教育对财经类高校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提升大学生伦理道德修养和人格品位。儒家经典特别强调人格修养,《论语》是一部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的智慧宝典。孔子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处在第一位,这表明孔子认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学会做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孔子把人格修养的要求浓缩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字,主张人要有仁爱之心,讲道义,懂礼制,要诚信,有智慧,要做君子,不做小人。坦荡荡的君子形象是孔子提倡和努力追求的理想人格。孟子认为:“思诚者,人之道”,只要真诚,就可以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严和伟大。阅读《论语》和《孟子》对于当代年轻的大学生非常有意义,能够学会如何修身,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如何树立自己的形象。这对绝大多数从小较娇生惯养,个性张扬,缺乏与人交往、沟通能力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不啻为一剂良药。而且儒家经典著作特别强调孝道,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孝心,懂得感恩。不久前出现的留日大学生在上海机场连捅母亲九刀的恶劣行为就足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孝”字有多么陌生!足以说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没有得到良好传承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也足以提醒人们普及国学经典教育有多么重要!

当下财经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不够和诚信道德品质的下降是普遍现象,急需改变和纠正。“教育史的实践证明,反复阅读和背诵国学经典,可以使学生在经典的长期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进而培养出一种儒雅的‘君子’ 风度。”3最近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首次把“生命教育”列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人生修养教育应该是“生命教育”题中应有之意。

第二,阅读国学经典,能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防御和心理调节能力。道家经典蕴 含很多心理调节的道理。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以道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化解于无形。庄子相信人的智慧在于日月的“未始有物”,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何必执着?何不逍遥自在,与道同游。庄子追求超越世俗,不执着于世俗,实现精神的自由遨游。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阅读《老子》、《庄子》有利于他们克服过于浮躁、过于急功近利的心态,增强心理防御和调节功能。当前大学生自杀现象频频出现,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差是主要的原因。当代大学生大多从小就在宠爱甚至溺爱的环境中长大,阅历少,一旦遭遇挫折,容易接受不了,不能面对现实,走入自杀的绝路,给自身、家庭、社会都造成极大的损失。道家经典可以用审美的超越、出世的理论抚慰大学生遭遇挫折时受伤的心灵,增强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性格的韧性,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上的绝境,重新站立起来。儒家经典教人入世的方法,道家经典则阐述出世的道理。儒家经典教会大学生如何提高人生修养,如何在社会上立足,道家经典教会大学生如何调节心理,克服挫折,走出困境,如何提升人生境界。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对塑造大学生有着互补的作用。对中国的士人来说,儒家之学可以伟业,道家之学可以养天年。一辈子非看不可的国学经典,就是《论语》、《老子》和《庄子》。

第三,国学经典都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蕴含深厚的哲学、美学思想,大学生阅读这些经典,有利于塑造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智慧,终生受益。1998年,有一大批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完会之后,提出一个宣言:“人类如果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可见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得到了当代世界顶级科学家们的高度认同,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国学经典中富含管理学的知识,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尤为必要。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齐家”、“治国”都是管理工作,所以《论语》中有很多关于管理学的知识。管理学专业的学生阅读国学经典非常有益处。现在许多大学MBA课程中就有《老子》、《论语》等国学经典课程。管理学大多是财经类高校主要的优势学科,学生数所占比例很大。因此,财经类高校普及国学经典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普及国学经典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优长,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护文化安全的重要策略。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指出大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文化传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把文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普及大学生的国学经典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良好传承,是符合国家政策、方针和路线,顺应时代要求的正确举措。

第六,普及国学经典教育还可以提高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格。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财经类高校大多经济和商业氛围比较浓,普遍呈现浮躁、过于功利的商业文化氛围。在这种情况下,普及国学经典教育,以国学经典孕育校园文化是一项有效的补救、矫正的措施。普及国学经典教育,让校园充满浓浓的优秀传统文化气息,可以提升校园的文化品格,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塑造高洁的灵魂。

三、财经类高校普及国学经典的方法和途径

财经类高校如何成功普及国学经典教育呢?正确有效的方法、策略和途径是成功的保证。学校相关领导在理论上要认识到国学经典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国学经典教育;在具体政策上,要实施正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第一,按选修课和必修课设置国学经典课程。今天首要提倡阅读的国学经典包括蒙学经典与先秦经典两大类别,前者的代表是《弟子规》,后者的代表性著作有《周易》、《论语》、《老子》、《庄子》等。《论语导读》、《老庄导读》、《周易》、《老子》可以设置成必修课。以《弟子规》为代表的儒家蒙学经典不仅适合小学生阅读,也适合大学生阅读。一方面因为他们小时候缺乏儒家蒙学经典的熏陶,需要补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儒家传统蒙学经典是儒家道德伦理观念最精炼、最通俗、最易记的表达形式,儒家传统蒙学经典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人类的普适价值,既适合儿童,也适合大学生。1990年秋,《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第二,鼓励教师定期举办国学经典讲座,如国学经典讲座月活动。

第三、鼓励学生成立各种国学经典学会,比如论语学会、周易学会、老子学会、庄子学会等,弟子规学会等。学会定期举办读经活动,举办各种国学经典诵读会、诵读比赛、针对经书中观点的辩论赛。

第四,将国学经典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中。在图书馆、教室、自习室、走廊等处悬挂我国古代圣贤的画像,张贴圣贤的语录和箴言,还可以设置文化长廊、古代先哲的雕塑群,营造一种离先哲很近的浓厚氛围,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先哲的存在和智慧,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第五,学校广播台每周二到三次早上播放国学经典诵读节目,傍晚播放国学经典的讲坛 4 节目,比如于丹讲《论语》,钱文忠讲《三字经》等。

第六,在校园网上开设国学板块和国学论坛,让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和讨论国学经典。这也非常适应学生喜欢网络交流的趋势。

另外,因为国学经典时代比较久远,都是文言文,这些是学生学习的障碍所在。如何让国学经典穿越时间的距离,变得亲切,变得生动?这就要求教师有高水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必须大胆改革和创新,找到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利用多媒体和音像资料教学,结合古典音乐、画面和讲解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当下社会状况,有针对性地教学,用经典中的智慧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经典确实对身心有好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作者联系方式:手机***;邮箱:yuxiangyun1975@sina.com;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233030)123 韩晓燕《财经类高校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J)2008年第9期。

张三夕《国学经典与人生修养》,《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国学教育活动总结 篇6

高二阶段,我们备课组老师编写国学读本,本着思想性与生动性结合的原则,我们精选了传统诗文篇目,并配以当代散文,或作补充,或做解读。比如我们选了苏轼的《赤壁赋》,随后缀上刘艳琴的《来生便嫁苏东坡》;节选了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便配了江晓原《迷恋西厢记,冷落天文学》,等等。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作品并列,阅读中有了比较,还更多了有趣的拓展。总之,《陌上花开》的国学读本在师生中还是受欢迎的。高三阶段我们继续编写国学读本,此刻考虑的除了可读性外还得注意实用性,即要照顾到高考要求背诵默写的64篇,于是我们分类编排:诵经典·品悟人生之境;凝聚了先哲智慧的经典篇目,敏锐地创意解读先贤的时文,简洁补充的文化常识等,几个板块组合,本册书更具内容的丰富性。如今,高三学生人手一册,时时在握。

高二下学期我们成功举办了一次辩论赛,辩题如:正方---中学时期,知识积累比人格塑造更重要;反方---中学时期,人格塑造比知识积累更重要。就这一辩题,学生开始热烈论辩,显而易见,平时的国学积累为反方同学提供了大量论辩的依据,他们借用《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来强调人格塑造先于知识传授;他们用“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来强调为人的基本修养。国学中蕴含的美德,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格,提升着学生的素养。

历史教学与国学教育 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国学教育,关系,优势,策略

一国学与国学教育

国学原本是指西周以来对国家一级的学校机构或者国家最高教育管理机关的称谓, 国学教育, 就是指在国家一级学校机构开展的教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经典教育就成了国学教育主体。近代, 随着西方列强入侵和“西学东渐”, 与西学概念相对应的中学、国学概念应运而生, 国学的概念也就发生了时代语境的转换。虽然当时对国学的含义见仁见智, 但总的趋向却是反映了20 世纪初, 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军事的强大压力下, 新旧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古今、中外等问题的思考和关切。目前学界关于国学的定义, 仍然有很大的争议。笔者比较认同的是:“国学不仅仅是指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 还应包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因为传统文化毕竟只是文化传统的载体, 而文化传统是蕴含或凝聚在这些传统文化里面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和民族精神。因此, 当代中国的国学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 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历史教学与国学教育

历史教育与国学教育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第一, 二者性质一致, 都是为中华民族护“根”。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袁行霈曾这样描述国学教育的意义:“一个民族的疆土被人用武力占领了, 还可以收复;一个民族的文化被人灭绝了, 或自己抛弃了, 则万劫不复!”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龚自珍提到历史教育的意义时曾说过:“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 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 湮塞人之教, 必先去其史。”可见, 国学教育、历史教育均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密切相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拥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 必须自己维护自己的根, 这样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 二者教育目标相同。一般认为, 历史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人文精神。而国学教育的目的也是传承和创新本民族文化, 深刻挖掘国学中的人文内涵, 给迷失自我的人类提供方向。可见, 二者都有传承民族文化基因, 培养现代公民, 为现代化提供支撑。

第三, 国学教育和历史教育互为手段、相得益彰。首先, 利用历史教育推广国学, 提供传播国学的新路径。其次, 国学教育提供了历史教学的新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品位, 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的功能, 使历史教育有了“灵魂”。例如儒家思想的价值不仅是“仁”“礼”的主张对当今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的启示, 更有“民为邦本”的人文精神、“士可杀不可辱”的“大丈夫人格”、“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入世情怀。如果历史教师能将这一内容的教学上升至国学教育的高度, 那他的历史教学就站得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体现得、实现得好。

三历史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的优势

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沉淀与积累, 在中国文化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它有着沉厚的历史渊源。弘扬传统文化, 继承优秀传统, 提高民族素质, 历史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 历史学科是学生所学文化学科中包含国学知识最多的学科。国学包孕历史, 国学最集中的载体四部之学 (经、史、子、集) 中的史就是史学, 历史教育是国学教育的一部分。现行各学段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点很多都和国学知识相关联。历史教材中的国学知识有的是显性的,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就是国学核心内容的概括;有的是隐性的, 如历史教材中西周宗法制这一内容既是历史知识又是国学知识, 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重人伦的民族“习性”和中国宗法社会的特征。广义的历史涵盖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 历史教学的这种广泛性为国学的普及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第二, 历史教学中的国学教育效果更显著持久。一者, 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国学知识, 知道国学知识的流变, 认识国学的本质。二者, 历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也有利于国学教育。国学是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 它的教育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而历史教学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等理念和方法论恰恰非常有利于涵养学生人文素养, 养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实现国学教育的目标。三者, 结合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国学教育,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避免了背诵读经的枯燥乏味。

四历史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的策略

第一, 转变观念是关键。作为历史教师, 一是要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认识国学教育的意义。黑格尔曾经在《历史哲学》中指出, “世界历史自身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历史, 就在于其优秀的国家精神、文化传统。正因为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中国梦”包含文化复兴之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梦”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 实现“中国梦”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因此, 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自豪感, 要充分地认识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不仅要传授知识, 还要传承国学, 弘扬国学精神。在历史教学中传承国学, 关乎国运昌祚。二是要认清历史学科与国学的关系。历史学科与国学教育性质一致、目标相同、相互促进。因此, 历史教师要借着历史学科在国学传承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历史教学中自觉进行国学教育。

第二, 提高历史教师的国学素养是前提。历史教师是国学教育的主体, 在历史教学中搞好国学教育需要具备儒、释、道、兵、医、艺等方面的修养, 不但要懂得儒家思想, 佛家、道家文化, 还要了解兵学, 中医和传统艺术。遗憾的是我们中小学历史教师的国学素养普遍不高, 不能适应需要。师资成了国学进课堂的瓶颈。在当前阶段, 广大历史教师要“亡羊补牢”, 加强学习和进修, 自觉提高自身国学素养。

第三, 历史教学中的国学教育资源建设是保障。历史教材本身虽然承载着国学的部分内容, 但要在历史课中有机地进行国学教育, 必须在发掘历史教材中国学要素的基础上, 梳理出历史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国学知识, 整理出历史教材涉及国学教育的“教材脚本”。“脚本”可以以专题为板块, 形成特定体统。还可以进一步在“脚本”基础上, 编写附着于历史课的国学教育校本教材。

第四, 课堂渗透是主渠道。历史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的渠道是多样的, 诸如课堂渗透、课后实地考察、竞赛促进等, 但是历史教学中的国学教育主渠道还是历史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 是师生交流的渠道、师生互动的平台。笔者以为历史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个人认为历史课堂的国学教育不应该把重点放在经典诵读、国学知识的灌输上, 而应该放在民族精神的涵养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掘继承上, 要以国学教育来提升历史教学的品位, 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 注重体验的原则。历史课堂渗透国学教育, 要注重“发掘”历史知识中“国学”的内涵, 顺势而为, 切不可生硬地为国学而国学。要以事实、史实为依托, 引导学生从“史”出“论”。要注重以先贤古圣的人格、精神来熏陶学生, 润物无声。 (3) 启蒙性原则。受学科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时间紧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历史教学中不可能进行系统的国学教育, 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因此, 历史中的国学教育应立足于启迪兴趣、播撒种子、教给方法, 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国学, 不断提高国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楠.历史教学对国学传播的促进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24)

[2]李中华.国学、国学热与文化认同[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 (3)

国学与生命教育 篇8

儒家知识分子眼中的世界,发端之心为“仁义”,高明之境为“中庸”;仁义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中庸是万事万物的正体;仁义是“发于中”的内在支撑,中庸是“形于外”的外在体现;仁义是贯穿始终的看护,中庸是理想结果的实现。

何为中庸

现在,当人们说起“中庸”这个词,语中所指的是两种不同含义。其一是指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中庸》本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成书于战国时期,在宋代之前并不单行。而儒家学说发扬至北宋,程颢、程颐两位学者认为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孔门传授心法”,便将它整理编次,并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这就是宋、元以后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四书”。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又沿承“二程”的思想,为“四书”逐一作注,成就了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全篇不长,仅有四千余字,然而这篇经典,却是古代知识分子学习“四书”时,最后才敢攻读的著作,公认是儒家学说中最难懂最深奥的理论。正因它的博大精深,“中庸”一词,就不仅仅是一本著作的名字,还特指一种精妙的思想,这也就是“中庸”的第二个含义。千年以来,中庸的深意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断探讨求索,本文也就首先释义,何为中庸。

程颐解释“中庸”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不偏不倚就是“中”,不变不更就是“庸”。朱熹进一步指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他的意思是,既无不过,也无不及,中道即为常道。那么“中庸”,也就是符合常道、落入常理,正中正好、恰当其分。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他认为,“庸”就是用。综述来讲,中庸,就是使用适宜的、运用正好的、选用合适的、符合常规的、适于常理的、正中常道的。

这也就是儒家崇尚的“执中”的思维方式。执其两端用其中,这个“中”并非是简单的中间派,而是要在两种极端、两种可能里,选取最刚好合宜、最正中目标的那一个。因此,可把中庸理解为,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人生态度,凡事不求绝对、不求偏激的适度原则。

为何中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要求君子所为要符合中庸之道,而指出小人所作则违背中庸之理。那么,为何中庸是如此重要的原则呢?这在《中庸》开篇就给出了解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正中其分,这种适度的把握,是万物生发而成的本源。因为,正是天地间的条件曾方方面面都恰到好处,才有了生命的勃发。而这种正好,又成就了“和”——和谐共荣的世间万象。“和”是天道的追求,是世界之所以成立的本质。因此,中庸的态度法则,是对于“中和”的达成,是实现天地万物各当其分、各行其道的必由之路。

以此看待“中庸”,它就不再高高在上、玄之又玄了,中庸本就早已落实到了万事万物发展的核心规律上。

而中庸之道化入人间社会,也是致中和的法门。让各方满意,则社会和谐,人人安处其位,事事合乎所以,这看似平常而不出奇,实则已命中最高标准。

中庸之道,就在平常道中。

然而,就是这种看似最平凡不过的理念,却几乎是儒家学说中最向往的精神追求,也是最难行的处世法则。

所以在“四书”当中,最能传达“中庸”精神的论著《中庸》,虽然简短,却被放置在浩浩长篇《孟子》之后才可学习。如同山顶的启明灯,纵然只占据一角山崖,却需要经过厚实基础的攀登,才能最终撷取它的光辉。

因此人们又称,“极高明而道中庸”。在平实的中庸里,达成的是完美。

正因“庸”为常态,才难提炼,又因“中”为正好,才难实践。

如何中庸

但是,儒家也依然努力地为人们指出了学习中庸的方向,指出了如何无限地贴近这一最高深、最精妙的人生法则。这个博大精深的学术流派又一次告诉我们,一切目标的达成,不过是从脚下出发,从自身做起,从内心求成。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诚心,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性情、体察万物、成就目标的秘诀。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法绕行。中庸的实现亦是如此,从“诚”迈出,经“中”过路,向“和”进发。本于诚、用于中、致于和,这就是走向中庸之道的最佳途径。

做到中庸,首先从诚心开始。对人诚,则善于沟通;对事诚,则善于明晰;对物诚,则善于珍重。诚者,必能心达而意定,从而接近平和、大度、达观。

此时,就已经近乎于“中”的程度了。因为心诚意正,所以不偏不倚。一个惯于以中正之心处世的人,将看到比他人在自我那个狭隘角度所看到的更全面、更广阔的风景。

坐中才能守正。怀有“执中”的心态,可使生命境界走向不忧不惧、不惊不扰的和谐,与自身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拥有“和”的思维习惯与精神风骨,便是一个无限近乎了“道”的人,是一个守正无邪、中正平和的人。

中庸,非一味示好、掩藏自己,非见风使舵、毫无主见,恰恰相反,中庸要求的是,心中有定,手中有稳,语中有理,行中有序,能以不伤人也不自伤的方式去待人,以不委屈也不求全的立场去处事,以不动摇也不固执的态度去面世,以不畏缩也不激进的思维去考量。

道不远人,中庸之道,本诚而为。

中庸在今天

中庸是待人的态度,也是做事的艺术,更是把握局面的能力。

按照中庸的理念,面对纷争,不是简单地快刀斩乱麻而后患无穷,而是能体察到多方的顾虑、苦衷、利益、隐患,做出让各方都尽可能满意的协调方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交往中,1955年周恩来于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就是中庸思想的最好体现。保持各自的差异,承担共同的责任,使制度不同、文化不同的亚非国家得以互利。可以说,中庸就是平衡之后的共赢。

另一运用了中庸理念的国策,就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既可实现国家统一,又可维护特殊区域的权益,照顾各方利益,保证全面富强。在复杂关系中,所有方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就是用中的智慧。

所以有人就认为,中庸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每天都在受惠着的这一基本国策,就是发扬和践行着中庸的智慧。

胡适曾说:“中庸的哲学,可说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可见,中庸的指导思想在传统文化浸染的国土上无所不在。

比如:兵家就提醒“穷寇勿追”,要给对方、给己方都留有余地;而政界多信奉“功成身退”,不登峰造极,而见好就收;在做人上追求“光而不耀”,光亮温暖却不灼伤旁人,光芒瞩目却不刻意招摇。中庸提倡不张扬的人格,不极致的进阶,不逼仄的追逐。安近怀远,与人为善,进退有度,人我皆宜。

然而中庸,绝非是很多人误解中的好好先生、四面恭维,中庸是消解中的坚持,忍让中的坚定,平和中的坚韧,包容中的坚守。以中庸为体,面对世间,就能够减少因私欲而发的战争、因敌对而生的厮杀、因隔阂而起的冲突、因极端而存的矛盾,无论国际关系、民族关系、人际关系、自我关系,都可本于诚、用于中、致于和,因为赤诚而处理适中,因为适中而达成共赢。圆融变通,经世致用。

中庸的精义,经两千余年而益发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它能使异议融会贯通、和谐共融,能使理论举一反三、知行合一,真正将智慧落实到古今生活里。中庸,是朴素诚恳的力量,是悲悯达观的情怀,是守中取正的情操,在至高至圣的哲学中闪烁,又在平凡常道的点滴里把握。

“国学教育进校园”方案 篇9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祁阳县教育局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文件精神,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及践行活动,现制定长虹街道明德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相结合,以弘扬国学经典、有效育人为核心,以诵读经典、践行经典为载体,让学生在诵读中,从故事、情境、事理、生活中领悟内涵,获得心灵启示与道德勇气,从而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行为,切实提高我校的中小学生道德人文素质。

二、工作安排与措施(一)诵读三字经

1.每日一读:每天安排15分钟时间进行诵读,或学习新篇目,或温习旧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2.每周安排一节课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3.师生读、亲子同读:以家校联系方式组织教师、家长和学生同步诵读相同内容,为学生做表率,达到同读同悟。

(二)践行《弟子规》

广泛在学生中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把《弟子规》内化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老师、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体措施:

1.营造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

以弟子规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形成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利用班级宣传栏、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载体,营造浓郁的校园育人氛围,宣讲《弟子规》。每班要在教室宣传栏布置国学内容,每天中午利用明德校园之声诵读《弟子规》。

2.在学习研究中践行

学生在读熟、背熟的基础上开展践行活动。

①让学生对照经文阅读译文,独自获得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②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互动式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对经文难解字义和整段含义拥有大致了解,重点理解经文对行为方面的要求,明确其中的道理。

③让全班同学对照文中要求,自省以往行为中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帮助,对以后的行为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共同确定努力方向。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之中,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好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在日常生活、主题教育中实践(1)开展四个教育:

感恩教育:让每位学生深刻体会父母、师长的养育、培养之恩,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养成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礼仪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礼仪素养和文明水平。

诚信教育:通过评选“道德诚信好少年”等形式,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三、工作原则

1.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 2.与日常课堂教学相结合 3.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 4.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 5.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6.与德育、教研、科研相结合 7.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五、实施步骤

1.成立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监督指导

2.全面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积累过程性材料。迎接区教育局对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的检查调研。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依照此方案,抓好落实。2.按照方案,完成各项工作

七、组织机构 组长:林启辉 副组长:郑敦奇

组员:林寿通 林浩 谭巧如 郑淑云 方纯娟 潘明珠 姚少凤 柳瑞贤 黄云珍

潮阳区海门第三学校

上一篇:小班活动设计找朋友下一篇:三文鱼头汤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