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边疆产业立法原则初探——以云南省瑞丽市为探析视角

2022-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新形势下的云南省瑞丽市

历史上,云南曾经处于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茶马古道”、“山间铃响马帮来”等记载,云南通过“古代西南丝绸之路”肩负着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一角。近几年来,抱着走出大山的梦想,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在2009年7月,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后再次迎来了机遇和转折。“2009年12月,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写入了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工作报告,与‘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一道,成为新时期云南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① 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发【2011】11号文(简称国发11号文),即《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这标志着云南省桥头堡建设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时至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东南亚时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起,形成与沿线相关国家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新理念。同年5月,李克强总理与印度总理辛格在新德里达成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共识,并且向孟加拉、缅甸发出倡议,得到积极的响应。

而坐落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小城瑞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滇越乘象国”、“勐卯古国”以及“麓川王国”三国古都都城所在地,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孔雀舞的故乡,全市总人口18.7万,其中,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人口7.9万,占总人口数的42%以上。瑞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高达68%以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另外,由于毗邻缅甸珠宝玉石产地而成为我国四大珠宝市场之一,享有“东方珠宝城”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020平方公里,东南、西北和西南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169.8公里,具有“连接三亚两洋”的独特优势。无论是历史上的蜀身毒道、中印史迪威公路,还是今天在建的泛亚铁路西线、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交通干线,均是从瑞丽出境。由此不难看出,边陲小城瑞丽,与云南省“两强一堡”以及国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战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也正因此,其成为国家着力打造建设的“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二、产业建设助推瑞丽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最早指农业,是由重农学派提出。而在英文中,Industry(产业)又译为工业,这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方式之后产生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等非物质性生产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即为产业”的定义也受到了挑战,形成了有关产业的最新定义,即“产业是指所有从事赢利性经营活动并提供同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群体。”②

瑞丽是我国实施沿边对外开放时间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1978年12月,瑞丽就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90年正式建立口岸,次年瑞丽口岸的边境贸易总额即达7.5亿多元,占云南全省边贸总额的70%和全国边贸总额的1/3,被誉为‘口岸明珠’。”③ 现如今,其拥有瑞丽及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两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全国率先实行“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的姐告边境贸易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对缅贸易陆路口岸,长期以来,瑞丽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云南省对缅贸易的60%以上,占全国对缅贸易的30%左右。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为中国与缅甸重要连接关口的瑞丽,其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过道、边关”,而更多的体现为“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前沿”、“走出去战略的基地”等等。随着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以及瑞丽市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全国乃至世界多地的人、财、物、企业等逐渐汇聚于此,为这个极具区位优势和独特魅力的边陲小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例如,仅2013年,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5.3亿元,增长高达47%;实现生产总值47.2亿元,同比增长15%。由此可见,国家及云南省沿边对外开放战略已大力推动瑞丽的产业经济发展,二者呈现出双重叠加的效应。

三、产业立法原则探析

不争的事实已经表明,无论是大到一个国家,还是小到一个地区,产业建设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产业发展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的腾飞。要想进一步加快“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建设,更加充分地发挥瑞丽在我省“两强一堡”以及国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产业的支撑是关键性的一环。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背景之下,科学、进步的产业立法活动能够调整当前产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能够更加合理的应对未来发展的需求,能够充分发挥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然而,必须指出,立法活动总是在一定原则的指引或支配下进行的,“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据以开展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它反映立法主体在立法过程中特别注重什么。”④ 那么,在新的时期、新的发展机遇背景下,对产业立法原则进行探析,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调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各种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反映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程度、内在活力与增长潜力。”⑤ 在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立法中,应当从瑞丽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区位优势,合理利用其具有的地区资源,做好统筹规划,不盲从、不简单套用“XX模式”。在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中,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并非是所有项目都要上马高速建设,例如,推埋大量高产良田建盖高楼大厦,设置高耗能的重工业工厂等,这样以牺牲环境及自身独有面貌换取的经济利益,将最终导致自然环境不可逆的破坏和“千城一面”的结果,亦是得不偿失。

(二)突出亮点,彰显优势特色产业

正如前所述,瑞丽基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丰富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无论是作为曾经改革开放初期的“领头羊”,还是新形势下大开放战略中的“排头兵”,都有其突出的闪光点。云南省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以及国家打造“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新战略,在给瑞丽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指引了边疆产业立法应彰显自身优势特色以提升竞争力的方向。

首先,充分发挥“一个坝子、两个国家、五座城市(中方:瑞丽、畹町;缅方:木姐、南坎、九谷)”的地理区位优势,稳步推进诸如商品贸易产业、物流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区域性金融服务业、区域性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其次,打好“绿色经济、民族文化”两张牌,以绿色食品、生物能源等产品为基点,着力发展绿色经济产业;以现有的柠檬、咖啡和柚子种植基地为突破口,逐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打造民族文化新名片,进一步挖掘瑞丽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时严把旅游服务质量关,促进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三)优化升级,建立高效产业集群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在其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就已经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其主要观点是:“产业集群”是指集中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范围,往往是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中心,加上与该主导产业相关联的各个企业而形成的企业聚集,这些企业既包括生产某类最终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企业,或者是生产某类产品所需的配件的企业等等,还包括为生产或者使用这些产品而提供专业知识或者技术技能帮助的企业,例如:大学、质检中心、培训中心等。由此可见,产业集群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产业的范围,它是由一个个既有竞争关系又有联系的企业编织而成的网络,实际上也是主导产业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建设高效的产业集群,能够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规模经济效益,从而有力推动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

我们以瑞丽的翡翠行业为例,应大力挖掘其作为“东方珠宝城”的潜力,建设、发展翡翠行业的产业集群。可以整合并优化现有资源,建成由翡翠原料的供应、运输、仓储,翡翠饰品的设计、加工,翡翠成品的批发、零售,传授翡翠相关知识的学习机构以及翡翠的鉴定机构,甚至是打造以翡翠鉴赏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等多方位一体的产业集群。

(四)明晰责任,健全多级调控体系

正是由于产业的规划及发展是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因此,产业立法、执法、司法都将成为一个缜密而庞大的工程。正所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产业立法要真正做到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就应健全多级调控体系,做到使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科学的指引、有章可循。当然,多级的调控体系也并非是给予相互推诿的空间,而是在明晰责任的基础上,进行通力合作,使产业立法能够落到实处。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加大对外开发开放力度,给边疆地区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本文以国家确立的“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云南省瑞丽市”为考察基点,在分析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及产业立法等基础上,探析新形势下边疆产业立法原则,以期为边疆产业政策的制定及产业立法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形势,产业,产业立法,原则

参考文献

[1] 晏友琼.桥头堡建设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 杨俊琴.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产业立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1).

[3] 李新平.产业演进中的法律问题[J].财经科学,2007(05).

[4] 周旺生.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 陈仲常.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证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6] 云南论坛秘书处.云南论坛2012·聚焦德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小议学好英语重在培养兴趣下一篇:大型钢结构制作中焊接变形的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