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精选8篇)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张红宇
日期:2015-09-0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任务,明确工作推进思路和重点,对于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任务
新形势下,面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成长的需求,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放眼国民经济和全球农业,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向传统功能注入新的活力。
(一)更好促进农民对接市场。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开始推行、市场经济逐渐发育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产品产量激增与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农民商品经济意识不高与市场日益开放活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运而生。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带领千千万万的农户闯市场,成为解决农业分户经营与市场衔接的破题之策。近年来,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比普通农户经营规模更大、商品化程度更高,与市场有效对接以降低风险的需求更为迫切。同时,农产品消费呈多样化、品质化趋势,准确把握市场变化的愿望比以往也更为强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客户营销等方式,研究市场、挖掘市场、开拓市场,把有效的消费需求转化为农产品生产订单,把瞬息的市场变化转化为农产品加工、销售、储存决策,充分消除供给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更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这一直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践,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不断探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形成了雇工经营、委托种养、保底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方式,与农民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为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同比实际增长9.2%,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首次进入3:1以内。同时也要看到,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依然很大,迫切需要全方位释放农民收入增长的积极因素。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引导集群集聚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服务的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完善各主体的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实现二三产业价值向一产“回流”,让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
(三)更好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步伐非常快,但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尽管已经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201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总量5.8万亿元,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增加值仅为两万多元,约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创造增加值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更低。这与农业分散经营、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有直接关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成集约资源要素,构建组织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引导科学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管理模式进入农业,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推进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四)更好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在政策指导和企业自身努力之下,龙头企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目前,全国各类龙头企业12.6万家,实现年销售收入8.6万亿元。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近2万家,超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70家,在境内外上市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有113家,涌现出了新希望、双汇、蒙牛、伊利等大型龙头企业。然而,与国际农业ABCD四大公司相比,龙头企业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同时从我国内部来看,区域之间发展仍不平衡,西部以及老少边穷地区,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龙头不强,作为龙身和龙尾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民也很难强大起来。新常态下,龙头企业运行压力较大,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解决好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打造一批引领国内农业发展、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的大型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要有新作为
目前,现代农业发展正面临结构深刻调整、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大意义,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把握方向,精准发力,有所作为。
(一)更新发展理念。坚守什么样的发展理念,秉持什么样的发展原则,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产业化的大致走向。要坚持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说话”,鼓励龙头企业有序竞争、优胜劣汰,尊重市场主体自主选择适宜的对接模式。要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发挥农业产业化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创新作用,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要坚持融合发展,妥善处理好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注重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推进农业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二)转变发展方式。这些年我国农业成绩斐然,但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龙头企业集成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要引导科技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进行企业间协同创新,突破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应用示范,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要鼓励业态创新,顺应“互联网+”大潮,支持龙头企业积极运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等平台技术,发展生鲜电商、定制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要加强人才培训,老板是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总开关”,加大对老板们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能力,成为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领头雁”。要推进绿色发展,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优质、生态农产品基地,加大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利用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创新联结机制。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互助共赢,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核心和动力。要引导龙头企业坚持为民服务方向,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规范合同内容、明确责任程序、开展诚信教育等方式,提高订单履约率。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农资购销、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物流配送等社会化服务。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应对自然、疫病和市场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实行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将生产环节的购销交易关系,转变为全产业链的产权合作关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支持发展哪一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遵循自愿、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企业经营能力和农民认识程度等因素。
(四)为全面小康做贡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增收。一直以来,农业产业化在这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要紧密结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增加农业效益上,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在当地培育形成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六次产业”,实现农产品就近收购储藏、就地加工转化,把农产品加工增值收益留给本地、留给农民。在增加农民就业创业上,支持龙头企业优先雇佣本地农民,将其纳入现代生产经营体系中,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让其获得人力资本溢出的收入效应。鼓励龙头企业拓展服务网络,为农民因地制宜围绕休闲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特色种养殖等进行创业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普通农户、规模经营户共同发展,加强产销对接,以保底价收购、加价收购、二次利润返还的形式,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的增值收入。要充分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农业产业化大发展的过程,小康水平越高,越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强化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措施
市场引导、政府服务、政策扶持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要主动入位、主动担当,立足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让千千万万的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活跃起来,汇聚成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动能。
(一)提高对形势的认识和把握。总体上来看,每个阶段农业产业化的任务是不一样的,探索起步阶段重点是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问题,快速成长阶段重点是应对入世挑战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繁荣发展阶段重点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贯穿这三个阶段的线索是促进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要适应阶段性变化,提高趋势性认识,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
(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产业发展上,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就发展什么产业,什么有优势就发展什么,鼓励地方走出特色各异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在龙头企业培育上,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着力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要坚持原则,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初衷是带动产业和带动农民,不能为了扶优扶强,无原则地给予诸多政策优惠和便利,扭曲龙头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在经营行为上,龙头企业和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采用什么方法生产和加工、流通到哪里、价格是多少等等,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都不得进行干预。在带动模式上,充分尊重经营主体的意愿,不能搞拉郎配,强制推进产销对接,向龙头企业摊派扶贫、增加就业、流转土地、收购农产品等任务,增加企业负担。在纠纷处理上,要尊重当事各方的市场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龙头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做好政策扶持。在补贴政策上,重点是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密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和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支持龙头企业对合作农户进行二次返利,鼓励龙头企业吸收农户入股进行股份分红。在税收政策上,重点是营造公平可持续的税收环境。在金融政策上,重点是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在外贸政策上,重点是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做好龙头企业走出去的指导服务,深入研究龙头企业海外生产农产品的进口配额问题,利用政府外交,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助推龙头企业走出去实现新的发展。
另一方面做好监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借发展农业产业化之名违规搞非农建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督促龙头企业严格履行订单合同,不压级压价、少收拒收,及时兑付原料款、股份分红、工资福利、土地流转租金等;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农产品供应;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鼓励行业协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把那些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违规使用耕地甚至坑农害农的企业,坚决淘汰出龙头企业的队伍,树立龙头企业的良好形象。
1 当前农业发展的新形势
由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农业生产正朝着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及集约化趋势发展, 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转移, 爷爷辈种田种地和土地批量流转现象普遍, 农业生产呈现出“五个转变”的新形势。
1.1 纯农业从业人员由中青年向中老年转变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加之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或经商转入第二、三产业。据对1999位农村劳动年龄的就业人口调查, 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力为275人, 仅占13.7%, 其从业劳力平均年龄比前10年大8岁, 比前5年大4.2岁, 纯种粮户劳动力普遍在45岁以上, 且多是妇女及老弱劳动力, 这些人被人们戏称为“38-61-99部队”。
1.2 经营规模由小户分散型向大户集中型转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解放劳动生产力, 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 农业生产发展的市场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趋势日渐形成, 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双重因素的促动, 农村土地呈现出由小户分散型经营向大户集中规模化生产趋势流转。据统计, 2006年和2007年我省种粮大户6.67hm 2以上就分别达1600余户和6100余户, 大户播种面积分别为2.7余万hm 2和6.7余万hm 2, 万分之一的户数种了百分之一的粮田。
1.3 农业生产由传统耕作向机械作业转变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 人们想到的是“人拉牛, 牛拉犁、人畜共努力”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场景。而今,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 在平原地区机械化操作已逐步取代牲畜耕作, 丘陵山区小型农业机械作业也在广泛应用。我省农机总动力连续3年以20%的速度增长, 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头迅猛。
1.4 消费方式由满足数量向品牌优质化转变
进入新世纪, 农产品数量型需求基本得到解决, 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初具雏形, 农产品消费必然由数量上的满足转为质量上的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品牌优质化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品牌优质化战略已成为发展本地特色农业的重要举措。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婺源绿茶和浮瑶仙芝 (茶叶) 等一系列农产品品牌标志, 已成为农产品出口创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从无公害农产品到绿色食品再到有机产品的发展过程, 突显出人民对农产品品质需求品牌化、优质化。江西省计划到“十二五”期初, 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总数将达1200个以上, 完成销售收入200亿元, 出口创汇达1.5亿美元。
1.5 生产管理由粗放管理向规程标准化转变
中国农业千百年来一直是小农经济的海洋, 根深蒂固的粗放经营方式影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面临加入W TO过渡期的结束及国际市场技术壁垒的新形势, 中国千家万户的小生产, 如何对接国内外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如何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要。胡锦涛强调“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做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工作”, 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农业生产操作规程标准化就是用统一的操作标准, 规范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生产环节, 既是农业市场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还是当前国际农产品贸易生产企业和基地的成功实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规程标准化将被广泛应用和拓展。
2 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基础上,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根据资源条件,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择优确定农业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合同化管理、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的一种有效的农业经营形式。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对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户独立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矛盾的必然选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由于没有确立农民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 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 经过改革, 最终摒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10多年来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表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符合中国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 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 在市场化进程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户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掌握市场信息、预测市场变化难, 种植什么凭经验、饲养什么靠感觉, 生产行为趋同。一旦市场波动, 很容易造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影响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如何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 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农业产业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道路。其独到之处在于: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 通过组织创新, 减少盲目性, 增强生产经营的预见性。同时, 实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联合经营, 由以前分散的千家万户进市场, 变成集中地以龙头企业为主进市场, 凭借联合形成的雄厚经济实力, 发挥龙头企业信息灵、渠道多、加工储运能力强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2.2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矛盾的必然选择
农业产业化要求生产手段机械化、生产技术高新化、生产管理企业化、生产组织集团化、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最高化, 而这些, 很大程度要依赖于生产规模化。中国有2亿多农户, 户均占有生产资料和资金十分有限, 这种小规模经营, 再加上无组织生产, 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的提高, 延缓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条件, 如果单纯依靠工业发展, 减少农村人口来扩大经营规模, 国家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实力, 发展起来过程相当漫长, 同时, 还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不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组织形式实现产业化经营, 可以把分散的农户连接起来, 在继续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越性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成专业户、专业村、基地乡, 形成区域布局, 专业化生产, 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规模经营。这样可以促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3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加快农业发展矛盾的必然选择
由于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制约, 目前中国的农业比较效益还很低, 这是造成农业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业投入的主体是农民, 由于相对效益低, 收入增长缓慢。社会资金也因农业比较效益低, 不愿进入农业。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限制, 国家的投入也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始终未能改变,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维持着简单再生产, 这与加快农业发展的要求矛盾很大。农业比较效益低, 关键是把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割裂开来, 农产品增值的收益回不到农业中去。如果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的加工运输、综合利用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农业的综合效益并不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必须从转变经济体制和经营体制入手。推进农业产业化, 能够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两头在外”的生产型的传统农业产业, 使这成为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新的农业产业。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加工、提高流通效率, 实现多次增值,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逐步建立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 实现利润分配的相对均衡, 让农民除了得到种养业生产的直接收入外, 同时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 提高农业收入和再生投资能力。这样可以扭转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非农业的转移, 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事实上, 经过农业产业化经营, 中国部分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比较收益显著提高, 产业的比较效益甚至高于其它产业。
3 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
从江西省来看。江西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 已初步构筑起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框架。但与全国和周边省份相比, 差距不小。主要表现在:
3.1 起步迟, 发展慢
欧美发达国家始自二战后, 现已基本完成产业化过程, 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阶段。我国东部沿海 (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内蒙古、吉林、新疆等中西部地区起步虽晚, 但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我省始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起步较晚, 发展步伐相对缓慢。
3.2 数量少、规模小
2002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0万多个, 江西为2096个, 浙江为5000多个。在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中, 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浙江省有1500多家, 广东省1028家, 江西仅有580家;浙江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174个, 固定资产115.3亿元, 江西109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 固定资产只有33.7亿元, 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2家, 不到浙江1/3。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浙江62家, 广东139家, 江苏107家, 我省仅31家。江西龙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总值为443.7万元, 是广东省的1/6, 平均销售收入为786万元, 不到广东省的1/6。
3.3 带动弱, 效益差
广东省平均每个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为1770户, 农户户均增收2230元, 江西平均每个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为688户, 农户户均增收558.5元。江西龙头企业平均利税总额88.25万元, 仅为广东省的1/3, 浙江省的1/2。
4 推进农业产业化几点思考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 要因地制宜, 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 并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保证其健康、稳步发展。今后, 发展农业产业化时, 除了政府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领导外, 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4.1 抓住关键环节
发展农业产业化要抓的环节很多, 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销、储藏、包装、服务组织等等, 但这些环节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主要是抓好关键环节。一般来说, 农业产品基地、加工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必须优先得到发展。当然, 说基地和加工企业是关键环节, 并不等于说其他环节不重要, 不需要发展。相反, 如果形成了规模化基地和加工能力, 运输、市场建设、包装、储藏和服务组织等环节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就无法有机地联结起来, 会影响到基地和加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产业化起步较早, 基地和加工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地区, 这些环节可能是其“瓶颈”环节, 需要重点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所谓产业化的重要、关键环节, 只是一个与当地产业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的相对的概念。
4.2 确立农民的主体建设地位
“公司加农户”、“企业加农户”、“专业协会加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可见, 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主要形式并不是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承包耕地的方式直接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而是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紧密关系, 实现农业产加销的一体化经营。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 没有家庭经营的农户, 也就没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 要切实保护农户的利益, 调动其生产经营积极性。
4.3 正确处理利益关系
无论从农户还是从加工企业来看, 利益是他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一般地, 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的。一是具体的经济关系, 表现为龙头企业对农户在资金、技术、原材料等多方面的支持, 农户按质按量向公司提供农产品;二是合同规定双方各自具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龙头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处理好利益分配问题对双方联合的重要性, 做到公平、合理, 否则会产生矛盾, 甚至会导致联合的解体。政府应发挥好监督和协调作用, 防止双方发生争执, 出现矛盾, 影响产业化发展。
4.4 加快载体建设
要使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必须抓好农村经济各个微观环节的配套建设, 重点是四个方面的载体建设,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档次、上水平。 (1) 流通载体。一是要建设结构完善、功能互补的市场网络, 通过建设农产品市场和专业性、区域性批发市场, 使农产品有长期、稳定、广阔的销售渠道。二是要注意拓宽国际市场, 提高对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的能力。三是从资金、运输工具等多方面扶持运销企业 (运输大户) 的发展, 以带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2) 加工载体。主要是抓龙头企业建设。经济发达地区, 要注重开发高技术含量、高创汇、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 向高水平、高档次迈进;经济不太发达地区, 要发展低档、小型、内销、粗加工的企业。 (3) 基地 (生产) 载体。主要是抓好农业基地建设, 合理开发荒山、荒水、荒滩等资源, 变废为宝, 发展种养业, 扩大面积。同时, 选好种苗和肥料, 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逐步形成一批集项目区、农业科技园区、园田化示范区、主导产品发展区于一体的大规模、高水平、高档次的生产基地。 (4) 服务载体。从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看, 其服务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政府提供的服务, 包括帮助成立中介组织, 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供应、生产技术、市场建设等方面的服务。二是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的服务, 加强技术、信息、流通设施建设, 从优良品种的引进、生产技术的指导、病虫害防治、生产要素的扶持到产品的销售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 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农民自发成立中介组织, 自我服务。
过去10多年里,中国粮食生产获得持续丰收,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中国农业农村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的同时隐忧也不少,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还呈现全面“倒挂”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的这些问题不断加剧,亟待通过创新完善农业政策,推进农业实现转型发展。本文着重介绍当前中国农业政策制定面临的新背景及今后政策的一些优先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思考和讨论。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中等收入阶层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农业转型发展提出新需求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人口城镇化进程,它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是前所未有。2015年中国常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到56.1%,规模达到7.7亿人。在过去5年里,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2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加2100万人。根据最新发布的“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蓝图,预计到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为60%,每年城镇人口大约要增加1400万人左右。
与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相伴的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迅速扩大。据有关国际机构估计,按照美国对中产阶级的定义(即个人拥有5万到50万美元财富),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已达1.09亿,跃居全球第一,美国为9200万。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对中等收入阶层的定义(即家庭年可支配收入9万到45万元人民币),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已达3.34亿人,占比为24.3%。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城镇化的积极影响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从相对低效的农业部门流向相对高效的非农部门所带来的资源配置优化、生产率提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二是快速城镇化和中等收入阶层壮大,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从需求端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与世界银行共同开展一项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大型研究,其中一个研究专题专门测算了城镇化对食品消费的影响。其基本结论是,随着收入提高、食品消费结构升级,人们从过去吃得饱向吃得更好、更营养、更健康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使饲料粮的间接消费需求急剧增加,更重要的是对农产品供给体系的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中国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资源,养活了近22%的世界人口,那时候吃饱肚子是第一位的,农业政策更多是增产导向。现在需求结构变了,政策目标导向也要有所调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新形势下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必须对农业政策进行改革和完善,必须下功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总而言之,中国农业发展今后不是一味强调增加产量,这条路走不通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继续保障农产品供给总量,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另一方面更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
中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变化正在从供给侧对农业的转型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2012年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阶段,16周岁至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 2012-2015年共减少1500多万人。世界银行预测,尽管中国放松生育政策,到2040年中国劳动人口降幅仍将超过10%,减少9000万人,相当于德国的总人口。
人口结构的变化,显著推高了劳动力成本,不仅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对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同样非常不利,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据测算,2013年中国主要农作物平均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最低的是大豆为32.1%,最高是棉花达62.5%,而美国主要农作物平均人工成本最高的是棉花,仅占总成本的10.8%,美国大豆的人工成本仅占4%。过去10年里,中国主要农作物人工成本年均上升幅度高达15%。2015年,中国大豆每吨生产成本为4877元,约为美国的2.14倍,中国玉米每吨生产成本为2217元,约为美国的2.23倍。
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进入上升通道,意味着中国亟需通过提升土地规模经营和全程机械化水平,通过“机器换人”,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来降低劳动力使用密度,实现节本增效。2015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3%,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了75%,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棉花、甘蔗及近些年发展较快的经济作物、林果等,全程机械化水平仍旧较低,未来这些方面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这将为农机工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在提升规模经营方面,中国现在还有2.2亿户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仅半公顷,耕地规模30亩以上的农户仅1032万户。人多地少的禀赋条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农场发展道路。在政策上,我们更多强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化、合作型的社会化服务,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前景依然广阔
毫无疑问,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仅仅局限于利用国内耕地和水等农业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对食物不断增长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充分利用世界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政策导向是: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的基本政策是:确保口粮自给,适度进口国内紧缺的农产品,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深化同主要农业贸易伙伴国家的战略合作。
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合作全面提升。农业领域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由2002年的124.7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168.8亿美元,增长了8.4倍,年均增长18.8%。从2011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15年,中国大豆进口高达8169.4万吨。2016年1-8月中国乳制品进口达156万吨,比2015年同期增长24.7%。1-9月猪肉进口127.9万吨,同比增长146.7%。应该说,农产品进口增长,在增加国内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农产品进口方面,近年来最引人关注的是,玉米及其替代品的大量进口。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一直波动下行,2012年8月美国产玉米每吨332.95美元,到了2016年2月降至每吨159.68美元,价格跌了一半。与国际玉米价格走低构成鲜明对比,中国玉米的政府收购价格不断攀升,从2008年的每斤0.75元提高到2014年的每斤1.12元,价格调高了近50%。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外玉米价差不断被拉大,导致出现中国一边大量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另一边国产玉米大量进入粮库、库存积压严重的不正常现象。2015年,作为饲料玉米替代品的DDGs(酒糟蛋白饲料)、大麦、高粱、木薯,进口总量高达近4000万吨。中国饲料加工的原料配比中,玉米作为原料的比例降到了30%。
2016年以来,随着国内玉米去库存、玉米收购储备制度改革的实施,国外进口的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数量有所减少,前三季度大麦、高粱、木薯、DDGs进口量分别减少了55.8%、29.9%、24.4%、48.9%,这实际上是市场机制恢复起作用的自然结果。预计2017年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数量将继续减少。对此,我们要客观看待。接下来的几年,中国还将继续深化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基本方向是尽量消除对市场价格的直接干预,构建起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这方面,各国已经有了不少成熟的探索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前景和空间依旧非常广阔。我们主张开展更加包容和多层次的贸易合作。我们鼓励中国的农业企业要更多“走出去”,但并不鼓励买地屯田,而是要加强产业链方面的深度参与,提高投资效率。
海委 李华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水价现状,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农业水价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作用,提出了我国农业水价改革的若干具体措施。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业水价改革、水费计收与与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为农村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难点,农民对于缴纳农业水费有着抵触心理,水管单位农业实收水费锐减,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农民和水管单位的矛盾呈现激化的趋势。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宜从推动农业水价改革入手,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农业水价现状
农业用水是指由水利工程直接供应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用水和水产养殖用水。水利工程供水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水价是水商品的交换价格,水价标准由各级政府制定。全国水利工程水价水平较低,非农业水价总体来说能达到成本的70-80%,收取率较高,少数非农业供水水价达到保本微利水平;在农业供水方面,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农民承受能力差,农业水价水平长期偏低且调整缓慢。
据调查,2005年大中型灌区农业平均水价6.5分/m,实际供水成本水价17分/m,农业平均水价仅为成本水价的38%,平均水费实收率仅为57.3%,实收水费只占成本的22%。2007年全国百家水管单位农业水价6.16分/m,2008年全国平均农业水价7.33分/m。以水资源短缺的河北省为例,河北省一直执行冀价工[2000]37号文件,供农业用水水价标准为11分/m(农业灌溉用水按斗口计量),这个标准已执行10年未作调整。长期以来,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一直未达到成本价格,尤其农业水价偏低,财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影响了供水单位的正常运行。以引滦枢纽工程为例,经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后,现执行农业水价仅为定价成本的32%。每年因农业供水达不到成本价格净亏损上千万元。由于亏损严重,资金入不敷出,致使工程设备设施大修及改造长期滞后,严重威胁工程安全和供水效益的发挥。
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部分地区终端水价偏低,不利于提高用水户节水意识;二是水利工程农业水价远低于供水成本,致使工程老化失修;三是实施农业水资源费征收的省市极少,地下水超采严重;四是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管理薄弱,乱加价、乱收费和截留挪用水费的问题突出,既加重了农民负担,又助长了水资源的浪费。导致农业水价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承受能力较低;二是大部分地区
333
3的末级渠系水价没有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畴;三是计量设施不完善,无法实现计量收费。综上原因,应进一步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加快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步伐,促进节约用水,保护和优化配置水资源。[1]国外农业水价执行情况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引起了广泛重视,人类有责任不断去探求摆脱水资源困境的科学途径。各国的水价制度与本国的水资源禀赋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其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下分别介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农业水价的相关政策。
美国的农业水价
美国水利工程投资来源主要有联邦政府的拨款或贷款、州政府的拨款或贷款,水价构成及核算因不同投资来源兴建的水利工程对各类用户而有显著不同。政府通过限制资本投资收益率来监管私营水务公司,使其获得合理的收益。水费必须收回成本。但又不能高于成本,并且规定水供应者是非赢利企业。美国几乎所有的水管理局都是依据平均成本确定水价,水价一般包括输水成本、供水设施的修建和维护成本等。农业用水一般由灌溉管理局负责,这些灌溉管理局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负责水库和输水渠道的维护和改造等。如联邦供水工程对灌溉农业用水的偿还条款是十分优惠的,灌溉用水水价一般包括运行维护费和在规定的偿还期限内偿还灌溉分摊的全部联邦投资(不包括利息)。2.2 加拿大的农业水价
加拿大现行水价只与提供供水服务的成本有关,无论哪种用水对象,其水价标准都远低于供水成本,更谈不上供水利润。加拿大灌溉用水一般是要交费的,但农业用水的收费形式不尽相同。目前主要是根据灌溉面积收费,而不是按实际用水量收费。水价标准不仅省与省之间差别很大,省内不同地区也有所不同。以艾伯塔省圣玛丽灌区为例,水费一年收一次,用户在8月31日前交清的,可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12月底未交清水费的处以罚款。另外,根据灌溉法规定,用水户连续2年不交水费的,灌区管理局有权没收其土地,再过1年不交纳水费的,管理局可卖掉其土地。强有力的水费征收措施,保证了灌区内几乎所有用水户按时交纳水费。
2.3 澳大利亚的农业水价
澳大利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所有权属于州政府。州政府将水的配额权授于水管理局,农民取得许可证后才能取水。农民取水灌溉时都使用计量设施,在维多利亚州,计量设施由水管理局安装并进行维护,如果农民用水量超过了他们所允许的量,那么他们将被送上法庭。水管理局每年对用水户收费,收取费用用于供水的开支、安装计量设施的支出以及诸如消除盐渍化等环境问题的花费等。农民如果没有按时付费,将暂停取水、取消许可证,甚至拍卖 2 财产方式进行处罚。澳大利亚农业灌溉供水一般实行两部制水价,即按取水许可权制度的固定水价和按取水量计算的计量水价。2.4 法国的农业水价
法国的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4.9%,但法国农业用水水价的制定与流域或地区水资源开发规划密切结合,通过用水户与供水机构签订合同,来履行相关的权利与义务。法国农民缴纳的灌溉服务费一般包括水输送费、压力管道输送费、灌溉设备费和劳动力费用。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在水价中合理引入了水的成本费和税费的概念,水的成本费是农民根据合同所支付给供水机构或者企业的,水的税费主要考虑的是一些调控合理用水的因素(如鼓励农民在水供给相对充足或过剩时用水),这种双费构成制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2.5 印度的农业水价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印度法律规定,农业水价的制定和计收统一由各邦负责,水费收入的估算和计收一般由各邦的灌溉或者税务局负责,灌溉水费与灌溉工程的运行和维护费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其水费收取一般有如下原则:水费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农民增收的净效益的50%,一般在20%—50%之间;在缺乏灌溉前和灌溉后单位土地面积作物产量资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作物总收入制定水费标准,可控制在5%—12%之间,上限适用于经济作物。绝大多数情况下,印度农业水价按耕地面积计收水费,但有量水设施的灌溉系统则应按实际供水量为依据,还有一些灌区实行合同水费,每年或者几年订一次合同,不管用水与否,均按照合同缴纳水费。灌溉水费的计收一般都是由税务局负责,但也有些灌区开始实行农民用水户协会直接向农民计收水费。2.6 菲律宾的农业水价
菲律宾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全国性的灌溉用水事务由国家灌溉管理局负责,国家灌溉管理局既是一个行政管理部门,又是一个经济实体,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修建灌溉工程及灌溉工程的运行维护,并以固定水费逐级向灌溉用水户计收水费。菲律宾还设有农民自己管理农田水利的组织——农民灌溉管理协会。菲律宾对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是多层次多渠道的,主要有国家投资、利用外资、地方集资和农民投入(劳动力和材料)。
以上各国供水价格的形成机制及管理经验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业水价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各国的水价形成机制在以下5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农业水费建立在成本基础上;二是农业供水组织是非盈利组织;三是国家对农业供水给予政策倾斜;四是运用农业两部制水价计收方式;五是对超定额农业用水有一定的惩罚措施。
[2]新形势下农业水价改革措施
在我国,由于农业供水的准公益性、政府的价格管制和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制约的原因,农业水价受到严重扭曲。尽管如此,通过农业供水价格机制产生的激励对农业用水的供给与需求特别是对农业节水还是可以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 3 措施,建立有效激励的水价制度,促进节约用水。3.1 实行终端水价制度成为农业水价改革的必然选择
农业终端水价改革是规范末级渠系水价,改革农业供水管理体制,保证工程良性运行,促进农业节水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按照促进节约用水和降低农民水费支出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实行国有水利工程水价加末级渠系水价的终端水价制度,加快灌区改造、完善计量设施,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实行以供定需、定额灌溉、节约转让、超用加价的经济激励机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3.1.1 加快灌区改造工程建设
我国的气候条件与水资源状况,决定了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的发展程度,也决定了灌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为推行终端水价制,应做到“配水到户、计量到户、计帐到户、收费到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加强灌区改造与更新的同时,在末级渠系安装计量设施是执行终端水价制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减轻农民负担。
截止2007年底,国家利用国债资金投资233亿元,启动了376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通过工程改造与管理改革,灌区工程状况有所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2008年,中央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累计安排小农水建设专项资金49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和农民投资投劳97亿元,建设了6000多个项目,累计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300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000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亿公斤,新增节水能力40亿立方米,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地区小型灌排“卡脖子”工程问题,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3.1.2 终端水价的核算方法
农业终端水价是指整个农业灌溉用水过程中,农民用水户在田间地头承担的经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最终用水价格,由国有水利工程水价和末级渠系水价两部分组成。在农业供水各个环节中,农业供水成本费用沿着干渠、支渠、斗渠和农渠逐级累加,在农渠出口处达到最大、形成农业终端水价。
1、终端水价等于国有灌区工程供水成本费用与末级渠系合理费用之和除以终端计量点计量的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P=[3]
P1W1P2W2W2
P1/η+P(1)
式中: P—以灌区为单位的终端水价;P1—国有水管单位支渠出口农业成本水价;W1—国有水管单位支渠出口计量的供水量的多年平均值,0 2、末级渠系供水费用的确定 末级渠系供水费用的确定是终端水价核算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末级渠系由于大多属于国 4 家出资、农民投劳修建,因此不计算末级渠系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养护工作随工程所处区域而异,一般有渠道清淤、除草、渠顶(坡)养护、渠道破损修补、裂缝处理、涵闸的维修养护、计量设施的维护等。根据调查情况并进行分析,确定末级渠系维修养护费有以下2种方法。 第1种,按末级渠系固定资产一定比例测算。斗渠及以下的末级渠系有固定资产明细台帐的,其固定资产按帐面值确定。末级渠系供水费用可按末级供水管理组织所管理的斗渠和农渠等末级渠系供水固定资产的3.5%左右确定。无台帐的通过水行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协商估价,建议一般可按15-25元/m综合估价确定,经济贫困地区可按15元/m估价。 第2种,按单方水价格均值测算。大多数省份目前未实现终端水价,末级渠系合理水费通过“一事一议”、招投标等方式制定,农户参与到供水管理当中,末级渠系管理经过几年探索实践趋于合理。末级渠系供水费用一般为3-5分/m。3.2 从供水源头到用水户建立农业水费补偿机制 水利为社会提供的是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其服务对象不能像一般竞争性产品和服务那样能够加以自由选择或排斥(或排斥的成本过高),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形成良性的投入产出关系。虽然水利工程供水从收费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但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加上水利工程供水工程大多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水利工程供水不仅具有经济目标,同时具有政治目标,如实现社会安定和社会公平等,为了保证水管单位的正常运行,就必须建立合理的价格补偿机制。有许多灌区长期亏本运行,工程老化失修,职工收入低,严重影响到灌区的生存和发展。如宝鸡峡灌区单方水供水成本费用为49.3分/m,而2001年省政府批准的农业水价为17.5分/ m(含电费、外购水源费),仅占成本的35.5%。 由于水利工程的准公益性,在水价不到位的情况下,其运行维护不仅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受益者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因此,设立水价补偿金,专门准备补偿水管单位农业水价不达成本部分,此外,由于干旱缺水水管单位无水可供、农田干旱歉收无法缴纳水费而造成的困难,亦应由财政补贴,以维持各级水管单位最低水平的维护运行。农业水费要建立国家、地方、用水户多层次的合理补偿机制,并合理确定国家、地方、用水户的补偿比例。在政府补贴农业水费方面,河北省邯郸市已迈出了一步。近2年,岳城水库供邯郸市的农业供水水费(水价标准3分/m)已由邯郸市财政解决。3.3 推行农业补偿水价,体现以工补农政策 当前,对国家和农业用水户补偿后的农业水费仍达不到成本的供水单位,在水价测算中,通过测算方法适当调整供水成本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分配。在有条件的地区,对用水量大、承受能力强的非农业用水户考虑实施以工补农的水价制定措施。水价制定体现以工补农是公平可行的。农业补偿水费的使用要加强管理,以促进水利供水工程的可持续运行。 1、在水价核算中,通过适当调整测算方法计算供水成本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分配。 333 [4]在水价核算方法上,采用按供水服务成本和按用水户承受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在计算出来的供水资产折旧全部或部分由非农业用水户承担,不再分摊给农业用水户,进而提高非农业供水成本,降低农业供水成本。 2、继续维持目前的较低的农业水价,其成本缺口除依靠财政补贴外,不足部分采取提高非农业用水水价来补偿。农业补偿水价的计算方法如下: PN=K(PC-PZ)×WN/WG(2)式中:PN为农业补偿水价;PC为农业成本水价;PZ为当前农业执行水价;WN为农业供水量;WG 为非农业供水量,K为修正系数,0< K<1,视非农业供水量与农业供水量的比例及非农业用水户的承受能力而定,通过确定K值,分步实施农业补偿水价。 以某水利供水工程为例,此工程2009年经物价部门成本监审后,农业供水成本0.063元/m,非农业供水成本0.205元/m。农业平均年供水量23719万m,由于水库移民主要安排在农业供水受水区,再加之,受水区的农业水价长期未作调整。2001年国家批复的农业水价0.035元/m一直没能到位,实际结算水价0.02元/m。根据国家惠农政策和受水区农民承受能力,在定价中考虑结算水价和定价成本的差即以工补农资金为1019.9万元,按非农业供水量53604万m分摊,运用公式(2),计算影响非农业供水成本即农业补偿水价为0.019元/m。由于水利工程为工业供水挤占了农业供水指标,受水区的用水量大且经济承受能力较强,水利工程农业供水成本缺口考虑采取由非农业用水水费来补偿,即非农业成本水价包括自身成本水价和农业补偿水价两部分内容。经计算,农业补偿水价占非农业测算水价的5%,对非农业用水户的影响较小。水价制定体现以工补农是公平可行的。 在水利供水工程水价按区域定价的地区,对该区域的多个水利供水工程也可以按照公式(2)计算该区域的农业补偿水价水平。 3、农业补偿水费的管理。在实行农业补偿水价之后,对农业补偿水费的管理可设立水价补偿金科目,专门准备补偿供水单位农业水价达不到成本的部分。水管单位要健全水费使用管理制度,增加透明度,实行账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杜绝不合理的成本开支,不断降低供水成本,完善水费使用管理办法。3.4 落实征收农业水资源费政策,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 水资源费是调整水资源供求关系的重要杠杆,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起重要作用。各地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制定水资源费标准要根据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按照“优先开发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原则,提高地下水的水资源费的标准,遏制地下水的超采。 征收农业用水水资源费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费的性质决定了应征收农业用水水资源费。水资源费与农业税还是有区别的,它是国家资源所有人收益权的体现,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农业用水又是最主要的用水户,应该征收水资源费。二是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0%,而灌溉用水普遍管理粗放,利用率低,征收农业用水水资源费有利于筹集农业节水资金,促进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三是考虑农民经济负担问题,设定了征收前提,[5] 333 33只有当农业生产出现了超定额用水时才征收水资源费,其目的主要是制止用水浪费,促进农业节水。四是农业用水在许多地方,由地表水改为地下水灌溉,破坏水生态环境。 农业用水水资源费缓征5年的政策早已到期,2006年开始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通过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和健全计量设施等措施,开展农业用水水资源费征收工作,以制约过度开采地下水,并能考虑优先使用地表水。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及逐步取消了统筹、村提留等收费项目,农业水资源费问题成为当前农村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前些年有关省市制定实施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中,大多数对农业灌溉用水不收或暂不征收水资源费,也有部分省市征收农业水资源费,但其征收标准远低于工业和生活用水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对农业用水的水资源费分不缴、免缴和低标准缴纳3种情况进行了规范。[6] 目前,全国有较少省市对农业用水征收水资源费。如,北京市水资源非常紧张,农业绝大多数使用井水灌溉,已实行对农业超定额用水部分征收农业用水水资源费的政策。3.5 改革计价方式,推行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 按供水经营者向用水户计收水费的不同方式分为单一制水价、两部制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阶梯水价、丰枯季节水价和季节浮动水价。这些计价形式,是基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各地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和水利工程供用水特点考虑的。改革计价方式的目的是促进节约用水、维持供需水的相对平衡、均衡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 全国绝大多数农业灌区采用一部制水价,必须尽快改革水价的计价方式,推行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可根据水资源条件和供水工程情况实行分区域或分灌区定价;在实行农业用水计量的条件下,可适当引入丰枯季节差价或浮动价格机制,加大水价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继续推广计量水价和容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以促进水资源合理分配和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要尽快制定科学的农业用水定额,为推行两部制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丰枯季节水价或者浮动水价等科学的计价方式打好基础。参考文献 随着****三角特色经济区的加快形成,**作为重要的一角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必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县工作重点将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客观地讲,我县虽然区位优势明显,并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无法回避地是全县 58万人口53万在农村的现实。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是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并全力而为之的一件大事。[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把农业和农民作为重要的链条,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此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农业总产值完成11.92亿元,比2002年增长17.16;粮食总产量达21.08万吨,比2002年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2元,比2002年增加261元。“南烟北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2006年烤烟种植面积达5.1万亩,预计产量12万担,烟农收入7500万元,比2002年增加2.4万亩、8万担、5924万元,产量、效益稳居全区第一,成为**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并已通过全国农业生产(烤烟)标准化管理示范县验收;桑蚕生产实现突破性发展,2006年桑园面积达到2.17万亩,预计全年鲜茧产值突破500万元。甘蔗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产值2000万元。生姜、水果、茶叶等传统经济作物生产通过引导和扶持实现稳步发展,中药材生产成为新兴的农业产业。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取得重大成效,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2005年肉类总产量达3.79万吨,水产品产量达4600吨,比2002年增长28.04、48.39。退耕还林工程和“路、城、点”森林生态群带建设顺利实施,累计完成造林10.1万亩,林业经济效益显著。 当前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爬坡阶段,一个充满希望和战略性调整的转折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市平均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去总结、推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运用好、坚持好、发挥好。 一、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就是要求我们借鉴工业的组织形式培育市场主体,移植工业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采用工业技术手段推动农产品加工,运用工业营销策略搞活农产品流通,全面创新抓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从我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来看,应该努力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明确三个方向。首先是树立以工业带动农业的意识。农业所处的阶段迫切需要建立与农业相配套的加工业,依靠工业发展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物资装备,改善生产条件,吸纳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配置农村资源,使农业获取更高效益。其次是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农业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带动,吸引各类资本和市场主体投资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再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按标准组织生产,培育农产品市场品牌,壮大产业产品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二是把握四项原则。把握非均衡发展的原则,突出壮大龙头企业群,避免建设上的“平面推进”;把握主导产业优先的原则,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发展及与之相联的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形特色鲜明的加工企业群和主导产品群,我们近几年在“南烟北桑”结构调整思路的引领下,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烟叶、茧丝、生姜系列、果品加工等加工业蓬勃发展,迅速成为全市乃至全区重要的企业群和产品群;把握互惠互利原则,大力推动产业化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让农民不仅享受到出售农产品的直接利润,而且逐步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间接利润;把握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和政策激励,调动农民参加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 关键词:农业物流;重要意义;发展策略 传统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参与主体不同,农民负责生产,相应的企业或者代理商负责销售,这样限制了产业化发展链条,影响了农业产业的深化发展。农业物流将农业生产以及农业销售联系到一起,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所以,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业物流的支持力度。 一、农业物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物流以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为目标,提供生产资料、服务、农业产品到消费源的组织和管理,由农产品生产、储存、包装、流通、加工、分销、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组成,农产品通过农产品物流可以实现保值增值。 (一)农产品物流推动产业链条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形式单一,缺乏系统的生产、运输、包装、分销以及配送等,形成的物流成本较高,无法获得良好的效益。而农业物流的建设促使企业和农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使农业物流企业更加专业,进而使农产品的流通更加顺畅,效益更大,同时增加了企业和农民的效益。 (二)吸收剩余劳动力 农业物流在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又可以吸收剩余劳动力,不仅合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使农民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农业物流中来。 (三)促使生产和消费对接到一起 传统农产品生产无法和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一般是通过超市、分销商进行销售,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可是将农业物流管理引入整个农业产业化体系中,就会促使农产品直接走向销售,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时间和成本。 (四)拓展了农产品的价值空间 二、农业物流的发展策略 以上对农业物流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充分表明农业物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展农业物流。 (一)从政策上扶持农业物流发展 农业物流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推动三农发展,所以政府部门一定要加以重视,并积极宣传,促使人们意识到农业物流的重要意义;然后政府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税收、财政政策,激发农民和物流企业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对当前的农业物流管理机制进行改善,进而统一和协调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提高物流技术 (三)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的转变物流模式,就要对观念进行更新,重视第三方物流的重要作用;并且形成共赢的理念,紧密联系物流服务商和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也要不断提高服务,以顾客为营销中心,进而挖掘更大的市场价值,降低物流成本;还要建立健全公共信息平台,从信息上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1 发展品牌农业的重要意义 1.1 发展品牌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 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比重逐渐降低, 农业生产资源也受到了极大挑战, 农民收入增速放缓, 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和季节性过剩时有发生, 普通农产品滞销或价格低迷, 直接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市场调查发现, 品牌农产品价格坚挺, 市场销售火爆, 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中的重要生力军。因此,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 是连通普通农业生产与高端消费市场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2 发展品牌农业是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需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 多数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然而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内高端市场占有率明显不足, 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依然凸显, 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国外一些农产品, 凭借其品牌效应, 不断抢占国内市场, 对我国传统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冲击。发展品牌农业, 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有效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变数量优势为质量优势, 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 从而有效提高国内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1]。 1.3 发展品牌农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形式 当前, 随着各级监管部门的不断努力和共同治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但是由于标准化生产推广不够, 农民素质偏低, 生产管理粗放, 监管和检测不到位, 农产品质量问题仍时有发生。品牌农业其实也就是质量农业, 通过品牌农业的创建,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就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近几年的“三品”认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成了国内品牌的典型代表。 1.4 发展品牌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新型农业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现代质量要求来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也是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种养、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社会化服务的过程, 因此,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体现[2]。 1.5 发展品牌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农业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数量的增加, 而是质量和效益的比拼, 发展品牌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要素向品牌要素转化, 有利于实现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符合转型发展的需要, 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2 品牌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2.1 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 当前, 我国正处在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 农业竞相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 品牌农业发展正逢其时。品牌农业是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 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品牌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有力体现, 抓住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机遇, 加快品牌农业的发展步伐, 通过品牌工程实施, 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促进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3,4]。 2.2 农业组织化的机遇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内容,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关键在于土地的规模经营、农户的集约经营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这些更离不开品牌的培育和发展, 只有实现品牌化发展, 规模化和组织化的效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才能得到充分激活。抓住农业组织化的机遇, 抓好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的品牌培育, 促进农业品牌率的提高。 2.3 消费者需求的机遇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人们不仅只注重吃得饱, 而且逐步向吃得好转变, 农产品的消费也将逐渐由商品消费向品牌消费转变, 产品的供求关系也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 只有迎合消费需求, 大力发展质量有保障、产品可追溯、品牌有声誉的品牌农产品, 才能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实现农业的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3 品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地方政府重视不够 品牌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已经引起了高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纷纷出台政策、开展活动进行支持和鼓励, 但是许多地方政府仍然没有从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中转变过来, 没有把品牌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导致品牌农业发展的“上热下冷”, 没有应用于农业发展实际。 3.2 农民群众认识不足 当前许多地方都在深化农村改革, 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农民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思路不广、方法不多, 仅仅局限于产量的提高和市场规律的主观认识, 缺乏对品牌发展的研究, 同时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难以创建有影响力的品牌, 品牌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难以显现。 3.3 品牌建设管理不力 当前, 在品牌建设上, 重创建, 轻培育, 缺乏必要的宣传和管理, 品牌的生命力不强, 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评选和有效的监管, 个别认证机构把关不严, 各类品牌评选泛滥、质量不高, 失去社会公信力;品牌获得单位缺乏对品牌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规范生产约束力, 品牌质量得不到保证, 品牌发展受制;政府对品牌的监管保护不力, 假冒伪劣品牌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声誉度。 3.4 品牌市场培育滞后 当前,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在开展各类品牌农产品评选活动和“三品”认证, 许多合作组织、企业和个人也认识到品牌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纷纷参加品牌评选和各类认证, 但是由于品牌农产品市场培育不够, 获得品牌的产品不能实现优质优价, 极大影响了群众创建品牌的积极性, 这是品牌农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4 品牌农业发展的对策 4.1 广泛开展品牌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 各级各部门应该开展不同形式的品牌农产品评选活动, 筛选出具有地方特色和质量保障的产品进行命名、包装、宣传和推介, 提高地方农产品的知名度;要积极组织参加不同类型的品牌推介活动, 让本地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宣传推介自己的特色产品, 让地方品牌农业走向全国, 走出国门, 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2 全面加大对品牌农产品的扶持力度 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相关企业发展品牌农业, 培育出更多的地方品牌;要在科技、信贷、项目等方面进行支持, 让品牌拥有者增强发展后劲, 提高发展活力, 促进品牌农业做强做大。 4.3 有效提高品牌农产品的质量水平 在品牌创建和品牌监管上下功夫, 严把品牌农产品质量关, 提高对品牌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频次, 全面检查, 严格要求, 认真把关, 加大惩处力度, 把品牌农产品做成放心安全的农产品;要把品牌创建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载体, 使之彼此相依, 共同提高。 4.4 切实加强品牌农产品的保护力度 加大对品牌农产品的保护力度, 打击假冒和损害品牌农产品的行为, 维护品牌农产品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把品牌农产品的保护等同于其他商品品牌的保护, 工商、农业、质监等部门共同参与, 构建品牌农产品的致密防护网。 4.5 全力构建品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利用“农超对接”等有效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积极组织相关企业探索优质农产品流通的新领域、新方法, 利用现代物联网等信息技术,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拓展流通方式, 加快交易速度, 构建全新的品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摘要:阐述了新形势下发展品牌农业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品牌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品牌农业发展的对策, 以为发展品牌农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品牌农业,转型发展,意义,机遇,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晓明.实施农业品牌化的战略意义[J].农业与技术, 2012 (9) :34. [2]王中.高端特色品牌农业及其发展机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 :48-51. [3]王中, 卢昆.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基本内涵及其经验启示——以平度“马家沟芹菜”品牌培育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12) :42-46. 关键词:农村经济 农业结构 劳动力 竞争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34-1 1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1.1 村、镇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很多乡村镇企业由于竞争力低下而不得不停产、倒闭或者改制,给村镇经济留下了沉重的负担,导致负债十分严重,甚至有的乡镇的负债高达几千万元,平均到村经济也会达到几百万元的负债数额,严重影响了村镇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许多村组织在经济发展上缺乏思路,不敢担风险,步伐缓慢,甚至还存在“空壳村”的现象。有些村虽然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但实际上还欠银行贷款,导致集体公用资金仍然是负数。面对这种情况,村镇干部失去了威信,集体凝聚力越来越弱化。“无钱办事”的现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 农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近几年,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越来越多样化,并逐渐向高品质方向转变。因此,农业结构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政府部门虽然积极帮助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是由于很多农户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未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投入多、产出少、销售难的局面。加之,目前很多农村中但凡有些文化的知识青年都外出打工,不愿意从事种植业,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妇女或老年劳动力,缺乏文化不说,接受新技术、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思想保守,不愿意向水产品、畜产品、果品、蔬菜、花卉等既高产又高价的农产品转型。久而久之,形成了农业生产的恶性循环。 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农业生产中的恶性循环。 1.3 农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战略眼光 一些村镇干部由于整天应付日常工作,很难有精力关注经济建设。还有的农村干部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大搞“形象”工程,缺少理性思考。很多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在干部精简之后,工作量猛增,而工资待遇却没有变化,甚至还要完成上面的硬指标,产生了很大的不满情绪。工资低且不到位,养老保险也得不到解决,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村干部由于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对于经济政策缺乏深刻的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缺乏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魄力和能力,这些因素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4 农民观念陈旧,没有市场意识 大部分农民的素质还比较低,他们的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形成市场意识。面对较为复杂的市场经济,对于当前的资源优势认识不清,而是盲目的跟从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和支柱产业。虽然村镇干部千方百计的引了外资,为农民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政策,但是农民并不配合,导致很多好不容易争取的项目却无法实施。农民更多的是观望,缺少实际行动,个别村庄的村民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效益,甚至阻碍项目的落实。 2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 2.1 政府要加大力度帮助农民提高经济发展的情绪 近几年,种子和化肥的价格不断上涨,但是粮食价格却没有同步提高,导致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因此,我国的粮食基础变得逐渐薄弱。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帮扶力度,给予农民更多的土地补贴。同时,应该限制种子和化肥价格的增长速度,提高粮食价格,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农民种植的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种植的积极性。 2.2 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改进力度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新时期加强农村经济建设,重振乡镇企业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一方面,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财力补贴,为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提供更多资金贷款;另一方面,乡镇企业自身要从自我做起,调整经济发展方向。第三,乡镇企业也要聘请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这些都是乡镇企业需要改进的。 2.3 加大对农业、农民、农村的投入,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首先,政府应整合资源,加大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基础建设的投入,例如水利水电设施、通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其次,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提高对农业发展的信贷力度。只有农民手里的钱充足了,才能投入更多的农业生产项目。第三,发展农村的科教文卫事业。增强农村的师资力量,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深入农村,完善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拒绝文盲;加强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2.4 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外出务工人员是农村少数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青年,他们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对建设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为农村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由于科学文化水平有限,农业技术落后,加之一些务工人员在外打工,没有充足的劳动力而导致农村经济的停滞和落后。如果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在外取得一定成就之后返乡回村创业,不仅能够带来充足的资金,也会为农村带来先进的知识技术,有了资金和技术,农村的经济发展便会相对容易。其次,农民应转变消费观念、外出务工的人员回到乡下创业,带来了先进的思维方式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城市的管理模式为农村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先进的管理模式也会得到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因此,农民要改变消费观念,改进思维方式,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赖景生.新时期西部农村贫困特征与反贫困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3). [2] 任辛平.重视农村社区教育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J].甘肃农业,2010,(07). [3] 马国新.发展合作事业 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的探索与建议[J].经合论坛,2008,(01). 【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推荐阅读: 浅议新形势下旅游发展09-23 新形势下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趋势06-08 浅谈新形势下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09-21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06-04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07-04 农业产业化发展考察报告06-02 新形势下从严治团05-29 新形势下零售客户经营09-14 加强新形势下档案工作10-15 新形势下平安医院10-23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篇5
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篇6
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篇7
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