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形势下婚前医学检(共9篇)
摘要:目的:分析《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后,广西婚前保健的情况,提出促进广西婚检工作的措施和办法。方法:收集~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婚前医学检查年报表,并对婚检人数及疾病检出情况进行计算。结果:在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后的婚检率为23.34%,同年政府实施婚检免费政策,20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婚检率上升至88.46%,结论:免费婚检提升了婚检率,由于婚检率的降低导致传染病发病率上升,出生缺陷儿增多,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应加大宣传,提高公众的婚前保健知识知晓率与重要性。加强婚前保健服务队伍建设,规范婚前保健服务内容,完善婚前保健机制,促进新婚人群进行婚前医学检查。
关键词:医学检查;婚检模式;广西南宁市青秀区
婚前保健工作关系到新婚人群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健康,同时还关系到出生人口素质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后,婚检由强制变为自愿,但是,造成的结果是自愿参加婚检的人逐渐减少。可能会给新增人口带来社会问题。随后政府提出对婚检进行免费,婚检率才有所上升。本文分析2010-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婚前保健状况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促进婚前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1]。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所有资料来源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卫生年报2010~2011年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婚前医学检查年报表,妇幼卫生年报的数据来自三级网的数据。
1.2方法运用年报数据对免费婚检人数、医学检查率和疾病检出情况进行分析。
1.3 检查项目 乙肝两对半、ABO血型,女性加查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抗体等项目。
2结果
2.1疾病总检出率及顺位。20共婚检3130 人,检出患病人数729例,总患病率为23.29 %。检出疾病〔1〕顺位依次为指定传染病 663例,检出率为21.72%;生殖系统疾病464例,检出率为14.27%;内科病245例,检出率为7.8%精神性疾病3例,检出率为0.03%;严重遗传性疾病2例,检出率为0.01%。
2.2 检出疾病性别分布。男性检出疾病60例,检出率为11.76%;女性检出疾病64例,检出率为12.55%。其中HB-sAg阳性男48例,检出率为9.41%,女性41例,检出率为8.04%;生殖系统疾病男3例,检出率为0.59%,女10例,检出率为1.96%;其他疾病男4例,检出率为0.78%,女7例,检出率为1.37%;内科病男2例,女2例,检出率均为0.39%;传染性肝炎男2例,检出率为0.39%,女1例,检出率为0.20%;性传播疾病女2例,检出率为0.39%;遗传性疾病男1例(智力低下),检出率为0.20%,女1例,检出率为0.20% (精神病)。
3 讨论
在健康教育、咨询及了解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征得夫妻双方同意,通过医学检查,掌握准备婚检夫妇的基本健康状况。同时,对可能影响生育的疾病进行专项检查。按常规操作进行男性免费婚检项目包括:询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胸部透视、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梅毒筛选、淋球菌检查、地中海贫血筛查、艾滋病筛查,并提供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卫生咨询等。女性免费婚检项目包括:询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胸部透视、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梅毒筛选、淋球菌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地中海贫血筛查、艾滋病筛查,并提供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卫生咨询。其他特殊检查:支原体、衣原体检测、精液常规、B超、心电图、乳透、阴道镜、优生优育、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四项、肾功能、Rh血、ABO血型等非常规检查项目,由受检对象根据自身情况和医师的建议自主进行选择,费用自理。
自2010月以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强制婚检,全国婚检率从约60%的原始下降到接近零的水平。婚前医学检查是防止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但婚前医学检查下降的原因,使这道防线几乎是必然导致在有出生缺陷的儿童增加,影响了出生人口素质。由于传染病、性病患者及不宜生育或结婚的患者结婚或生育,必定会导致传染病发病率上升,先天性艾滋病和梅毒患儿的出生率提高和出生缺陷儿增多,这将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婚检是优生监督的第一关,也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一级预防措施[2-4]。尤其是在婚检实行免费制度后,参见婚检的人数有所上升,婚检率所占的比例加大。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因此,应做好婚前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婚前保健知识知晓率。要做到经常性宣传与重点性宣传相结合,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介绍婚前保健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对自身和下一代健康的好处,使公众充分认识到婚前保健对结婚男女家庭和婚姻幸福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觉参与婚前医学检查的自觉性[5]。
参考文献:
[1]赵悦淑,姚海玲.婚检率降低对河南省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17(9):2141.
[2]万焕忠,李雅珍.实用围产医学与保健[J].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53.
[3]王清霞,崔保忠,王彩香·婚前医学检查疾病检出情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 19 (12): 12
[4]赵玉英,刘 玲·平邑县婚前医学检查人群中生殖器官疾病统计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9 (11): 101
1 高性能战斗机“三高”特点对航空医学训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1 高性能战斗机对飞行员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中高载荷, 且持续时间长, 反复出现, 载荷增长快, 对飞行员的心血管贮备能力和反射与适应状态提出了严峻挑战[1]。高角加速度, 特别是与持续高过载联合作用, 对飞行员前庭功能、空间定向能力和植物神经功能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统计, 4%~10%的军事飞行作业失误是由空间定向障碍所致。高度复杂的座舱仪表信息、夜间及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对飞行员的特殊视觉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全” (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 和“两长” (续航时间长、作战半径长) 的飞行特点对飞行员的飞行耐力和体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高性能战斗机对飞行员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性能战机所具有的高认知负荷对飞行员心理、智能和人格特征提出了较高要求;高强度和高耐力的飞行任务对飞行员的情绪管理、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飞行中的应激状态更是对飞行员的心身状况和调节提出了更高要求。
2 飞行员医学训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军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和装备高性能战机以来, 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 积累了较好的航空医学训练经验和方法, 形成了以离心机训练为主体的航空医学训练体系, 建立了场站、联勤医院空勤科和疗养院、航空医学研究所的三级训练模式[2], 初步制定了航空医学训练的方法和标准, 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飞行员及各级医训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与空勤医疗和疗养相比, 飞行员及各级医训人员对航空医学训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上仍停留在只要身体健康无病患就可以飞行的基础上, 重“医”轻“训”和重“养”轻“训”的状况仍存在, 没有充分认识到航空医学训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2 缺乏统一的航空医学训练教程及标准
目前的航空医学训练仍是依托各地的现有条件, 自行组织航空医学训练, 缺乏统一的训练方法, 这就使得各地训练效果参差不齐。且目前仍没有制定出规范的训练教程, 也没有确定量化的训练标准, 以致对训练结果无法做出精确判断, 使得航空医学训练工作不能完全适应高性能战机对飞行员的要求。
2.3 航空医学训练设备相对陈旧落后
目前的航空医学训练设备仍比较落后, 缺乏大量仿真设备, 特别是缺乏针对高性能战机的专项航空医学训练设备, 医训人员难以采集真实情况下的各项数据。同时, 难以进行场景再现和回顾, 从而使得医训工作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论证。
2.4 医学训练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航空医学训练工作与普通的空勤医疗工作不同, 是一个在健康飞行员中“优中选优、优中创优”的工作, 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工作, 需要有较强的航空医学知识背景, 因此, 对从事航空医学训练工作的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目前无论从场站还是到鉴定训练中心, 这样的专业医训人员尚比较缺乏。
3 对策及建议
3.1 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到航空医学训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新时期高科技战争的需要以及高性能战机不断的列装和其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一定要高度重视航空医学训练, 要把航空医学训练工作提高到和空勤医疗及疗养相同等的地位, 纳入飞行员的日常工作中, 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各级航卫保障部门和飞行部队要进行科学组织和管理, 定期评估和审核, 充分认识航空医学鉴定训练工作在提高航卫综合保障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
3.2 注重实际, 积极制定有效实用的航空医学训练教程和标准
要立足现有, 特别是针对高性能战机的特点, 科学合理运用医学知识, 根据不同的机种和不同飞行任务做出不同的医学训练要求, 除目前开展的体能训练和离心机训练外, 要特别注重加强飞行员的其他专项航空医学训练。尤其是在空中黑视、错觉、晕厥、特技飞行呼吸不适、加速度性肺不张、抗缺氧、抗负荷、前庭功能稳定性、应激状况下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等方面, 要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航空医学训练教程和标准, 为医学训练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3.3 转变模式, 着力构建新型的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体系
2009年空军收回5家疗养院并改制为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形成了场站、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航空医学研究所三级鉴定训练体系, 这是航卫保障体系模式的新突破, 对完善航卫保障体系, 深化联勤制度改革, 提高航卫保障质量,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 可以将体能训练和一般仪器训练安排在场站完成, 鉴定训练中心定期完成较复杂仪器训练、相关心理训练等基层保障力量无法完成的航空医学训练科目, 航空医学研究所完成离心机医学训练工作并对基层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带, 形成系统化、科学化、多层次、多水平的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模式, 充分发挥这一新型航卫保障模式在改善飞行安全、提高部队战斗力等方面具有的重大作用。
3.4 加强投入, 大力抓好专业人才培养及专项设备研发
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研用结合的工作, 可以依托航空医学研究所和第四军医大学等单位, 加强解决航空医学训练中实际问题的攻关科研能力[3], 不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人员, 为科学开展鉴定训练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此外, 一方面需要在航校、场站、鉴定训练中心等单位普及一般医学训练设备, 同时要根据高性能战机的特点, 加大投入力度, 不断引进和研发先进的专项航空医学鉴定训练设备, 为做好新形势下鉴定训练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
关键词: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1]武留信.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专项医学选拔与训练[J].航空军医, 2002, 30 (1) :36-39.
[2]徐珀, 安瑞卿, 陈立明.联勤体制下的航空卫生保障问题[J].航空军医, 2006, 34 (1) :24-25.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粮油质检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检化验工作是粮油收购的“总阀门”。粮油收购是粮油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收购粮油的检化验工作,是做好整个粮食工作的关键。
1、检化验工作是执行国家政策的有力保证。国务院出台的“三项 政策”中规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必须常年常时挂牌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不得拒收、限收和停收:这就要求收粮人员面对“常时收粮、工作量大”的实际,掌握好检化验知识与技能,操作娴熟,应对自如,确保售粮群众来得愉快。走得满意,交粮顺利。
2。检化验工作是依质论价的可靠依据。去年为加大农业种植结构的 调整力度,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国家粮食局又颁布了包括普通小麦、强筋小麦、弱筋小麦。普通玉米、工业用玉米等在内的新的粮油质量标准。在这个新标准中。增加了玉米容重、小麦粉降落数值、面团稳定时间等理化检验指标,这就要求质检人员加强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尽快适应业务需要、建立快速、科学。准确的质量等级评价方法,最大限度地防止因验质不准确而导致论价不合理现象。
3。检化验工作是粮油安全储藏的前提条件。去年国家颁布的新的粮油质量标准。早籼稻和春小麦退出了保护价的收购范围,收粮人员要根据对所售粮食的检验。准确判断其品种及分类,确定是否予以收购。同时。对水分、杂质或不完善粒等严重超标的粮油坚决不予收购,确保粮油在整个储藏过程中的安全。
(二)检化验工作是反映储存粮油陈化和稳定状况的“晴雨表”。
1。检化验工作可及时反映粮食在储藏期间的陈化状况,为是否需要轮换提供参考。粮食在储藏期间,随着时问的延长。由于酶的活性减弱,呼吸降低,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理化性状改变,从而出现陈化现象。除小麦外、大多数粮食储藏一年。即有不同程度的陈化现象,尤其是成品粮比原粮更容易陈化。 粮食陈化的生理生化变化,无论是含胚与不含胚的粮食。主要表现为酶的活性和代谢水平的变化、储粮脂肪的水解、游离脂肪酶的逐步增加、淀粉酶活跃、 储粮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糊精,还原糖增加、蛋白质的水解变性、游离氨基酸的上升等。因此。建立以检验储粮品质为主的粮油品质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对粮食感官特征的变化。粮食生理指标的变化。基本营养成分的变化。粮食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等相应指标的检化验。就可较有效、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储粮的陈化程度,为是否需要轮换提供参考,做到有计划地推陈储新,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检化验工作还可及时反映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稳定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储粮技术和处理措施:粮食在储藏期间。受温度、湿度、气体、微生物、虫害、仓房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粮食的储藏稳定性下断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粮粒的形态。色泽、气味等均不同程度发生变化,粮粒的干粒重、容重会逐步降低,散落性也逐步下降,吸水量、延伸性,降落数值等物理特性逐渐变小。因此,通过对粮粒外观和所含化学成分的检化验,就可判断储粮的稳定程度。特别是当储粮发热。虫霉侵害、霉变时。其检化验结果与正常值反差更大。
(三)检化验工作是人们健康的“保护神”。人们在膳食中摄取营养物质、满足感官需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摄人粮食及食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粮食本身含的有害物质、残留农药 等,如果粮食存储单位对国家规定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执行不力,或保管措施下当,造成粮食的发热。霉变。则这种霉变的粮食中就会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致病菌及霉菌素等。特别是受污染。生霉严重的玉米、花生等粮油,含黄曲霉毒素Bl(简称AFTB1)的量则更大。另外,青霉、镰刀菌、葡萄状穗霉也极易因储粮水分过高和保管不善产毒很多。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我国粮食检化验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的粮食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粮食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既有政府行为。又有企业自身行为。必须同对发挥政府与企业的积极性。一方面应该加强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应该健全粮食系统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国家对粮食质量的监督与管理采取了一定的宏观调控措,但收效还不理想,大多单凭粮食部门自身力量,很难达到顶期效果。
(二)粮食质检人员素质还偏低。目前,粮食存储企业的质检人员技术普遍较低。特别是县及以下粮食企业,只能进行简单的出人库定等、常规物理品质检验,多数还无力开展难度较大的品质检验工作。
(三)检化验仪器。设备不完善。多数粮食存储单位的经费一般都很紧张。有的也舍不得在这方面投资,导致了检化验仪器设备的配备相对不足。即使有,也比较陈旧。检化验结果的准确率也不够理想。类似粉质仪这类价格昂贵的仪器,单位更是无力购置。使得去年国家颁布的新粮食质量标准在具体实施上难度很大。(四)质检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还没有引起个别单位领导的足够重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粮食检验住往不为本部门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卫生指标的检测)。因此粮食检验验不受重视的现象仍在个别单位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同时。而对汹涌的国际化大潮带来的影响也没肯定足够的认识在对质检工作的要求和管理上仍比较粗放,与新形势不相适应。
三、加强新形势下粮食质检工作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粮食行业大变革,国际国内的粮食形势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其中既有良机,更面临着挑战。粮食质量检验工作要适应这种变化和挑战。笔者认为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观念要与新形势的具体要求相适应:有关领导和业寻人员要对新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摒弃老的思维模式,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工作新思路,从思想和行动上支持。热爱稂油检化验工作。
(二)加强我国粮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粮食流通过程囊括了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锖售等诸环节。而质量管理体系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健全粮食系统内的质管体系,形成政府与企业同抓共管的“合力”。要在尽快制定和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为依质论价奠定基础的前提下,抓紧制定粮食法规和新的粮食质量管理法规,从总体上建立起有法可依,领导重视。有质检队伍、有经费保证的粮食质量管理体系。
(三)加强人本管理,提高粮油质检人员的业务水平。做任何一项工作,人的因索是第一位的。面对新的粮食形势。要建立一支数额足。索质高、能战斗的检化验队伍,让那有知识。懂业务、具专长、素质高的技术人员充实到质检队伍中来。要采取经常化。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建立检化验人员的资格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适时轮换制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索质。以保证国家标准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贯彻执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四、要充分发挥新形势下粮食质检工作的重要作用。
1、指导作用。粮食质检工作要正确指导粮食收购时的分级定等、依质论价、分类储存;正确指导粮食的安全储存、科学储存、适时轮换、推陈储新,避免损失;按粮食的用途和市场需求,正确指导合理用粮、满足不同消费,为企业赢得效益;正确指导粮食生产、促进品种结构调整、保证生产符合最终使用品质的产品。
2、监督作明。粮食质检工作的监督怍用与它的指导作用是相统一的。就是要加强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粮食最佳用途的实现:
3、评价作用。粮食质检工作要及时对粮食及其成品的品质优劣程度和所含的理化成分及营养价值作出评价,对粮食贸易分歧作出客观、科学、公正的裁定。
一、涉检信访概述
涉检信访在社会中仅为一个简化语,它代表的不是一个多么标准的法律概念或者是规范的法律术语。在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对于涉检信访案件的解释为:我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通过信访的渠道进行反映。这类案件的主要原因是,相关公民、法人或单位对人民检察院的最终决定表示不服。
二、涉检信访问题的成因
1、内因
在分析涉检信访问题的成因时,首先先对在信访中,个别存在的无理信访情况进行忽视。需要事业单位从机关的内部情况进行分析工作。主要是由于造成涉检信访问题的根源就是机关内部的相关问题。因为,如果工作单位或者是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执法工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执法标准,不留瑕疵,自然就不会给他人借题发挥的机会,通过涉检信访进行扩大问题。所以要想进行防控好涉检信访问题,就必须从问题出现的源头上找原因,就必须从在检测机关的内部找原因。从而才能针对问题矛盾的主体,更加有效的进行解决工作。
(1)出现涉检信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事业单位的检察人员的执法理念不端正的问题。其不理解党和人民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充分利用职责为人民提供服务,反而把检察工作看做是一种权利,更甚者还通过检察权为个人谋取利益,在人民群众面前摆架子耍威风,扭曲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
(2)执法模式不合理的问题,也是引发涉检信访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的检查工作中,通常情况下都会以口供为中心,轻视在案件中证据的重要性。并且这一情况,逐渐已成为了一种检查机关的固定工作思维和执法模式。从而引发执法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
(3)另外,信访工作人员的执法作风问题,也会导致涉检信访问题的出现。一些检察人员在接到人民群众的举报和申诉等信息时,对于这些问题丝毫不重视,简单的进行查看一下就不了了之,对于这些问题就再也没有下文。尤其是人民群众在行使监督权力时,所进行的举报,往往会直接被信访人员所过滤掉。是群众的举报有去无回,问题难以解决。并且这一问题逐年累月,极大的打击了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干部群体的积极性,从而引发涉检信访问题的出现。
(4)同时,还存在信访机关执法监督不到位的现象。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最为主要的还是信访机关监督体制不合理所造成的,另外单位没有树立保证执法工作与监督工作同步进行的意识。在一些工作人员的思想中还具有,监督会得罪人的想法,从而导致相关人员不愿进行监督工作等等。
(5)在分析完上述主要原因后,还要三个细节性的主要原因会导致涉检信访问题的产生:首先是信访工作人员的措辞不当的问题,在涉检信访问题中,有很多情况都可以在进行初访的初期就可以进行解决,但是有些时候,就会由于接待人员的措辞问题,从而导致了涉访人员的情绪不稳定等现象,从而使其可能会引发重访甚至缠访的问题。其次工作人员的接访失范问题,其对待群众的问题态度较为冷漠或者轻视,把群众来信束之高阁敷衍了事,对群众的来访置之不理推诿虚迂,使问题不等真正得以解决。最后还存在处置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检察机关对群众所反应的情况,进行否定,在思想上不认同,导致了问题的难以解决。
2、外因
外因主要是指信访人产生信访的原因,从信访人的角度出发,会出现信访的主要因素有:
(1)在信访人认为自身的权益被侵害时,就会选择信访,例如在其被迫进行刑讯逼问之后。针对信访人权益问题,还有一种是在信访人申请合理救济无果时,就会选择信访。
(2)信访人对于其执法不公平现象、信访工作人员的不廉现象、执法工作的不规范现象、执法方式不严谨等问题不服。
(3)信访人自身问题也是涉检信访出现的重要原因,一旦信访人员被利益所驱使,就会出现严重的重访、缠访的现象,利用事业单位,需要在社会中树立一定的威严和公信力的做法,反复扰乱单位正常工作,企图得到不正当私利。
(4)在极少数的信访人中,有一些具有不可告人的非法目的,其进行涉检信访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扰乱正常的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办案。从而使自己的非法目的得以实现。另外,还有一些信访人进行举报甚至是进行控告,是为了对一些信访工作人员进行报复,又或者是对信访单位进行报复。
三、如何做好信访工作
1、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在信访工作管理中,首先需要进行建立一个完善的相关信访监督管理机构,并在该管理机构中,对其中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权利以及职责进行严格规范,使其有效连接信访工作各部门的有关工作,保证意见统一。更加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整体效果,保证进行信访工作的整体规范性。并且,在进行选择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时,首先要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保证其能够在管理机构中针对不同的信访问题进行制定出不同的对策,更为有利于信访工作的进行。
2、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需要首先从信访工作的相关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使其能够正确的引导信访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有效保证信访工作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能够保证其规范性。进一步推动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信访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更需要把管理规章的落实制度和对工作人员的奖惩相关联,加强信访工作控制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使信访工作的工作人员真正能够较为主动的配合监督检查,主动将信访工作进行落实。同时,加强奖惩制度的有关落实情况,使其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另外,进行创建文明信访工作管理体系,使文明信访工作管理体系能够保证信访工作的工作质量。
3、培训信访工作人员
信访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较差等问题,已成为阻碍提高信访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已刻不容缓,需要进行信访工作人员的培训,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然后让这些信访工作人员进行实践工作,并对它们的工作进行观察,选取一些能力较强并且责任心较大的工作人员,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分期进行定期学习输送。
四、结束语
充分做好涉检信访工作,尤其在建立我国事业单位的威信力和公信力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涉检信访工作的完善,还可以充分推动我国检察事业的发展。而现阶段我国涉检信访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反复性,从根本上这是由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所引起的。特别在针对检察人员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了这一系列涉检信访问题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情况。而现阶段,涉检信访问题的多发原因就是不服检察机关决定,所以更需要检察机关进行改正,针对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对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循证检验医学;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96-03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其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的David Sackett教授等提出的定义,即“谨慎、明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最佳证据对每个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的决定”。[1]将循证医学的原则应用到检验医学中,即为循证检验医学(evidence-based labo ratory medicine,EBLM),它是基于循证医学的概念,通过临床实验室和临床科室更紧密的沟通,从而提高实验的实用性和有效性。[2]检验医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现代化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它是涉及多学科和多种技术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许多检验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都来源于基础医学的理论,循证检验医学是临床检验医学发展的结果。[3,4]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医学检验专业新的培养目标提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而传统检验医学课程体系内容陈旧,理论过深,忽略了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检验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适应循证检验医学飞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实用性、可塑性和富有创新性的高级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少循证检验医学环节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开始了循证检验医学教学的探索,还没有正式开设循证检验医学这门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明显缺乏循证检验医学相关课程群,缺少现代医学检测技术、实验室管理学、分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等部分方法学、新兴学科内容的融入。
2.缺乏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医学院校往往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过分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实习检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言语粗俗,行为失范,缺乏一名检验医学生应该具有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缺乏思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根据历年实习检查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评价,我们了解到实习生在学校时虽然机械地掌握了一些医学检验基本知识,但思辨能力低下,缺乏医学检验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临床实践中碰到的实验现象,他们缺乏分析思考,判断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只会按照带教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相应的内容,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创造能力。
二、教育改革措施
1.深化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根据循证检验医学发展需要,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我校至今已有五届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基本分布在省内各大医院检验科,他们是根据前几轮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而成的。在修订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时,除了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之外,还可以广泛征求历届毕业生的意见。他们对教学计划最有发言权,可以提供一些实用性意见。在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我校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改革和尝试。
(1)注重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将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医学检验课程体系共包含了五个课程群,即公共基础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临床医学课程群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这些课程群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构成了科学规范、井然有序的课程群体系框架。以五年制医学检验为例,可以分三个阶段培养。
第一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阶段,即公共基础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和优质选修课课程学习阶段,历时五个学期。此阶段的培养过程中,重点发挥我校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管、理、工、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引入循证医学思维,加强学生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第二阶段:临床检验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即临床医学课程群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学习阶段,历时三个学期。此阶段充分发挥我校临床教学资源优势,加强学生临床检验综合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创新思维和循证医学思维培养为主,把现代医学检测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分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等部分方法学、新兴学科的内容融入此阶段,以适应循证检验医学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第三阶段: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即临床检验实习阶段,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实践学习阶段,历时二个学期,另外还包含暑期专业劳动、暑期社会实践和暑期医院见习三个环节。在见习、实习过程中,重点开展临床检验技能培训和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此阶段充分发挥我校各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资源优势,注重医学检验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思辨能力,培养实用性人才。
(2)以第二课堂为抓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本专业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增强有赖于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在新课程体系中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对实验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与筛选整合,突出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建立涵盖临床生化、临床检验、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临床血液学及分子生物学检验为一体的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第二课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第二课堂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类科技学术作品大赛、各类暑期小学期劳动、暑期社会实践等,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局限与不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科研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可塑性、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nlc202309010644
(3)增加优质限定选修课,丰富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丰富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要对医学检验专业限定选修课进行较大的优化,增加了限定选修课的类型和比例。新课程体系的选修课增加了方法性课程、人文社科类和专业选修课等综合素质课程,减少了与基础医学和专业课教学内容重复的课程。
2.利用生命科学学院开办医学检验专业优势,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是国内中医院校中较早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院所,科研氛围浓厚,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同时加大省级示范中心生物技术教学实验中心开放力度,让检验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入到实验室,充当科研助手、教学实验准备助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
3.充分利用实习医院教学资源,引入循证医学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敏感性和对专业的认同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办学地处省城的优势,可以聘请省级或市级三甲医院检验科主任或具有高级职称的检验师为学院客座教授,组建高级检验教学组,让这些检验领域的专业人士深入教学一线,将检验医学最新研究的进展带入学校课堂,引入循证检验医学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敏感性,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另外,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进学生与医院检验科主任或高级职称检验师之间的感情,为将来能顺利实习和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校附属第一医院、浙一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实习的学生普遍反应,由于分管实习的带教教师或检验科主任就是平时上检验专业课的教师,一下拉近了实习生与检验科的距离。学生可以尽快进入角色,及早融入到实习单位的大环境中,为后期能留在实习单位工作或就业推荐提供很大的帮助。
4.增强专业英语、计算机分析和统计学等相关应用性课程的学习,培养实用性、可塑性医学检验人才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专业英语、计算机和统计学等相关应用性课程在检验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满足医院对实用性和可塑性医学检验人才的需要,我校增加了专业英语教学,在国家取消学位与英语四级通过挂钩的大环境下,需要制定适宜措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增设专业英语培训班、专业外文文献检索和翻译讲座等方式,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同时,增加医学统计学教学环节,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到医院检验中心后从事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
5.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级医学检验人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专业课、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强爱心和责任心教育,培养检验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小学期劳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义工帮扶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并纳入德育考核。同时,在整个大学教学活动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动自发的提升人文素质的意识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三、小结
总之,检验医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为了满足循证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为用人单位培养实用性、可塑性和富有创新性的高级医学检验人才,医学院校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教学各种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循证检验医学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Cartabellotta A.Evidence-based medicine.The transfer of research results to clinical practice.The Italian Group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GIMBE [J].Recenti Prog Med,1998,89(3).
[2]Kawai T.Evidence-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a new trend in laboratory medicine[J].Rinsho Byori,2000,48(3).
[3]万腊根,胡意.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9).
[4]王恩顺,李玉香.检验医学与循证检验医学[J].Chin J Lab Diagn,2006,10(8).
关键词:农民收入;经济结构;科教兴农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0402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10%以上高速平稳增长,发展态势良好。2006年,国民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四位,比2002年上升了两个位次,直逼德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与此同时,城乡差距加大、贫富两极分化、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就业难、农村发展缓慢滞后、农村返贫现象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所谓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变现出不和谐的一面。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广泛关注和重视。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掀起新一轮的农村改革;2005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全面加快农村发展;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确实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就业,提高待遇。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三农问题远远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依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十六大以来的农村改革,为我国全面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下一步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村生活水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充分认识当前形势,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顶多只能解决生存问题,要求发展必须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因此,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1)因地制宜,适当扩大经济作物、养殖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的气候、土质、水源等自然资源,因此,充分认清自身自然资源状况,发挥自身优势,适当扩大经济作物、养殖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实现区域内资源自然经济价值是取得农业优势地位的关键。
(2)因时而变,大力发展原生态绿色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营养与健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原生态绿色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极大的优势,一方面既响应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3)顺应市场,推进农产品的产业化,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统一。传统的农产品粗加工成本高、利润小,产业链与价值链严重脱节。因此,按照市场的要求,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保险、储运以及销售,实现产业化运作是充分获取农产品价值的关键。
(4)合理规划,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毫无疑问,三大产业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工业和服务业不仅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增加农民的额外收入来源。
2大力推进科教兴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农的方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1)以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为目的节本增效技术;(2)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优化动植物品质技术;(3)以扩大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4)以高效节约为目的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5)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环境保护技术。我们必须认识到,要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农业科技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使科技成果尽快变成现实生产力,是农民从运用科技中得到实惠。要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技推广,引导企业对农民开展科技服务,扶持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人才的作用。实践证明,办好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试验示范,培育优良品种,向农民现场展示、传授技术,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沟通连接农户的推广渠道,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而且可以使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劳动力分流
农民增收难,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民所受的教育水品普遍偏低,使得他们就业难或者只能从事低报酬的工作。要改变这一现状,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提升素质,从而实现劳动力分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具体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开办技校,教授一技之长;(2)举办农技培训,传授种植养殖技术;(3)聘请农技人员,深入农户指导;(4)组织考察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5)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丰富闲时文化娱乐生活;(6)引进人才,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城市的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服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思想是既要育才、输才,又要引才、留才,实现农村人才素质结构的合理配置。
4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虽然,传统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几千年的农业历史,但由于现代化进程慢、水品低,我国农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表现得极为脆弱。鉴于这种情况,我国要振兴农业,发展农村,惠泽农民,必须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1)资金支持,包括信贷支持、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2)技术支持,包括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传授;(3)人才支持,包括人才培育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的引入;(4)信息支持,包括气候预测、市场供需变化、政府政策走向等方面的信息;(5)法律支持,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维权,确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6)制度支持,健全农村保障体制,增强农民风险抵御能力;(7)政策支持,包括各种优惠政策和农产品的保护政策,减少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差距。
总之,增加农民收入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需要把它置于三农这个整体中,放在全国这个大局中加以考虑,予以解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付志方.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1,(1).
[2]李晓超.农民收入增长为何变慢[J].经济月刊,2000,(4).
[3]牛若峰.中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1,(1).
[4]课题组.正视现实,反思差距[J].调研世界,2000,(10).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贯穿于医疗卫生行业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中。可见医德教育是一项从事医疗行业人士均应接受的教育,不仅是已在职人员,更应该从学医伊始便注重医德的培养。我国政府1988年制定颁布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作为全国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准则。[1]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对于伦理问题较原文件可谓是空前增加。[2]在新形势下,各级部门都在全力贯彻党中央的指示,大力开展医德教育,以校级部门为例,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思想品德课程,从而不断提高医学生的道德素质。医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医疗行业的人才,在校期间就必须学习医德知识,配合医德教育实践,从中培养良好的素养,为今后真正走上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对于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因此医德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基础有必要大力重视起来,医学生有义务进行系统的医德教育。我们必须引起医德教育在学校和学生两方面的重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带动。
2 新形势下需要更加深刻的医德教育
医术学习是高校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学习成果与学生在个人成长,知识积累,医学实践以及日后从事职业均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医德教育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医学生培养有利于我国医学事业改革发展,同样,重视医德教育必然是医学生全面培养的重要环节。医疗卫生行为是一个对外展示行业服务文明和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窗口,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也是新时期矛盾多发的问题所在,可见新形势下民众普遍要求医务工作者拥有更高的医疗行为规范。这就要求医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提高自己的医学修养,重视医德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把严谨的态度始终作为学习和实践的核心,担负起救死扶伤的高尚职责。
2.1 强化道德教育,提高医学生医德境界
高校医德教育应始终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理想,贯穿整个教育过程,防止医德教育与当代社会大环境出现偏差。积极树立以为患者服务为宗旨的思想核心,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程加大对医学生的道德拉力。通过思政课程,学生了解国家最新社会形势、基本国情,逐步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未来的就业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道德的本质以及规律,有助于医学生提高对医德的认识,加深对医德教育的理解,坚定医德信念,逐渐形成良好的医德品质。医德教育可以渗透到专业课程学习中,特别是临床课程教学,强化医德意识,在专业知识中体会其中蕴含的道德思想。
2.2 抓好理想在教育中的崇高性,提高学生医德情感
如果医学生确定了崇高的理想,那么学生定会用严格的要求去自觉探索学习,从而产生巨大的道德力量,时刻激励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遵守道德规范,想着崇高理想而奋斗。高校在抓好教师授课情况的同时,鼓励学生找寻目标,加强自我教育。同学们在做好自我教育的同时,校园学风建设得到提升,激发更多学生学好医学知识。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可以校园文化作为载体,这需要学院方面加大校园环境建设,从建筑到花草,为师生营造一个优雅整洁的校园,打造文明环境。
2.3 加强医德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剂
高等学校的医德教育对于医务界的品质道德提高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好与否关系着学校是否能为社会医疗单位输送更多合格优质的医学人才,这是当今国家医疗服务行业的大事,关系着国民健康素质是否能够提高。只有在国民健康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也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相符合。党的基本路线中在教育方面提出要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这样的人才是符合新形势下我国基本国情的,有利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3 提高医德教育水平的几点建议
3.1 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医德教育
高校开展思想品德课程与马列课程中,把医德教育紧密贴合于两课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等理论的基础上,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增强学生思维活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社会不良现象的抵制。此外,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活动中,把理论知识与医学专业特点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同学们上课积极性,把社会问题放到课堂上,结合实际讲理论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医德教育授课主体为老师,那么课堂上老师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素质与责任心在课程传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关系到学生是在什么环境下进行医德教育,甚至影响到医德教育的传承。因此,高校开设医德教育课程的同时,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样重要,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3]可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同样是高校增强医德教育的关键。利用榜样教育方式,可以鼓励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老师为模范,以德育德,优秀的老师才会教育出优秀的学生。
3.2 在实践中体验医德教育成果
医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实践学生能够直观和真实地体验医德教育感受。高校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实践中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有益于学生对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条件等有一个主观认识,更加坚定他们献身医学的信念。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做指导,传授最直接的职业伦理精神示范工作,是见习生跟随老师的脚步逐渐培养严谨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处理临床道德悖论的能力。[2]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新医改的环境下,推动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从中了解基层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亲身体会患者的痛苦心理,从中树立服务为本的价值观。
总之,医德教育是塑造医学生优秀品质的灵魂工程,做好医德教育与培养工作,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医德素质与修养,同时今后会为医疗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国家医改任务顺利进行。
摘要:目的:探究新形势下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问题。方法:搜集相关关键点文献,得出结论。结果:医学生医德现状令人担忧,并且新形势下决定着更深刻的医德教育,要求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结论:课堂教学中要逐渐渗透医德教育,并且要在实践中体验医德教育成果。医德教育是塑造医学生优秀品质的灵魂工程,做好医德教育与培养工作,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医德素质与修养,同时今后会为医疗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国家医改任务顺利进行。
关键词:医学生,医德教育,道德,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曾俊,张炏。浅谈新形势下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圈,2007(24):180-181.
[2]伊记远,李秋心,和清。新医改视角下的医学生医德教育模式[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27-29.
一、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大学诞生于西方中世纪, 初始以教学为中心, 课程以“七艺”为主体, 注重绅士教育, 强调人文素质培养。 19世纪初, 随着科学技术知识进入高校课程, 柏林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同时, 尤其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 期望学生能够以理性驾驭科学技术, 造福人类。 20世纪以来, 针对人才日益“技术化”、“工具化”的倾向, 美国大学更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学“通识教育”, 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 芝加哥大学的“名著阅读运动”等, 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是“舶来品”, 初始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20世纪50年代院校调整后, 随着过细的专业教育发展, 人文教育便逐渐弱化, 在一段时期, 甚至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代替。 20世纪90年代第二次院校调整后, 人文素质教育又逐渐进入大学教育视野。 可以说, 一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就是一部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
(二) 医学教育的特殊性, 要求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社会、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 是众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 医学研究对象和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人。 医学是人学, 更是“仁学”, 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 还是从对患者的关怀角度, 都蕴涵对人类价值的关怀。 因此,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职业, 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 还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就医学教育而言,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西方很多医学院, 在课程体系建构上, 都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学、医学三大部分, 把社会学理论、医学法律学、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等列为必修课。 有的高校还建立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研究机构。 本世纪,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并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并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1年末, 中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了高等医学教育工作会议, 2012年上半年, 又联合发文, 部署医学教育改革工作, 提出要采取措施, 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三) 当前医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医疗事故, 客观上要求对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诸如此类的医疗事故, 出现原因主要不是医学技术水平不高, 更多的是由于医学价值观不正确, 对病人缺乏关爱, 没有坚守住医学职业道德的底线。 这些方面, 都属于医学人文素质的范畴。 这表明了医学高等教育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一) 观念上不重视, 人文素质教育让位于专业知识教育。新的医学模式, 要求高等医学院不仅教会学生诊断和治疗, 而且对学生进行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教育。 但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仍然强调注重人的生物特性, 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学生的智力训练, 忽视德育培养;重专业教育而轻人格修养;重知识传承而轻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没有将医学与人文统一对待。 另外, 由于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效果难以像临床课程那样在人才培养上即刻体现出来, 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成了“软指标”。总体上看,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处在医学知识技能教育的从属地位。
(二) 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性, 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开展。 一是人文素质类课程所占比例小。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教材为例, 只有《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较多地体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某些要求。 很多高校在课程体系建构方面,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更多的是起“陪衬”、“应景”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大都是以选修课的身份存在。 有的高校以思想政治类课程代替人文素质类课程, 把二者混为一谈。 二是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贝克说:“当真正反映事物本质的知识按人类的需要组合起来并满足人们的希望时, 智慧就会从知识的背后呈现出来。 当这一过程完成时, 科学家的发现就转化成为人文科学。 ”也就是说, 医学专业知识课程, 比如《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 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但学校在课程教学要求中忽略了这一点, 只是对任课老师在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提出了要求, 使得医学人文教育失去了宝贵的一类载体。
(三) 教师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学方式难以胜任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要求。 部分医学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教师知识面狭窄, 知识结构单一, 难以把课程讲授提高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 比如解剖学老师, 只是单纯讲授人体解剖学知识, 对本学科发展进程很少涉及, 对学科中伟大而又鲜活的事例不涉及, 知识上升不到智慧层面。 更多的任课老师, 则是来自于思想政治类课程的老师, 这些老师, 更多的是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讲授人文素质类课程, 致使效果大打折扣。 且人文素质类课程主要是要求理论讲授, 缺乏实践的锻炼和升华。 因此, 总体上看, 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素质类课程, 最后要么缺乏理论的系统性, 要么缺乏实践的生动性, 内化成为学生素养的效果不显著。
三、改进和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 树立适应新医学模式要求的教育观念。 人文精神的培养取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这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 确切地说, 努力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 摈弃传统医学模式将医学仅仅视为生物医学、自然科学的观念, 更好地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逐步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 用系统观念指导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统一思想认识, 齐抓共管, 在医学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同时, 传授人文医学知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把提高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 构建新的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与医学发展的要求, 遵循教育规律, 优化和重组医学课程结构, 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 既要有必修课, 又要有选修课。 不仅要开设医学史、医学文化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传统的医学人文课程, 而且要开设美学、文学、艺术、礼仪等课程。 同时, 要开发解剖学、 生理学、 外科学等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知识内涵, 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融汇、 相互渗透。 大一、大二阶段, 以学习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为重点, 大三至毕业阶段, 以实践类课程为主。
(三)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高等医学院校应将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规划, 定期组织培训, 开发多重渠道, 提高教师人文修养水平, 培养出一支专兼职结合, 专业、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一方面, 引进专门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师, 另一方面, 对担任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能力的培训。 同时, 建立比较科学的考评机制, 对老师实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
(四) 构建有效的人文教育方法。 作为一种体验性和反思性知识, 人文知识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展现出的是一种主观感受和智慧。 单纯讲授式的人文素质教育虽不能完全排斥, 但这种方式往往让受教育者生厌。 可采用对话、讨论等方式, 借鉴各种传媒技术, 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 这比单纯的知识传授, 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更有利于人文知识的内化。 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必须改变单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 协同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 多渠道、多层面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和体验人文精神的价值, 发现和反思内心矛盾与冲突, 最终形成医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五) 加大社会实践教育的力度。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多领域、形成合力开展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 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会主题实践活动等, 促进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等人文素质的养成。要有计划地举办专题学术活动, 如各种人文专题报告、辩论会和人文艺术节等,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另外, 充分利用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的机会, 促使学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 亲身体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 体会医学职业的庄严和神圣, 从而增强献身医学事业、呵护人类健康的信念。
四、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 高等医学院校需准确把握时代对医学赋予的新要求和内涵, 从整体设计、合理安排, 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辉.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革新之研究[J].上海高等教育, 1997 (2) :38-41.
[2]刘献君.知识经济呼唤人文素质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2) :12-16.
[3]张锡昌.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J].学海, 1997 (6) :18-21.
电力行业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针对新形势下的窃电现象进行加强管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职责,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够对国家的经济损失得到减少,同时也能在用电管理的水平上得以提升。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加强电力系统发展中窃电管理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新形势下窃电的主要问题及其特征体现
1.1新形势下窃电的主要问题分析
电力能源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正面临电力能源紧缺的问题,所以构建电力负荷系统对其在管理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就比较重要。从电力系统的窃电发展情况来看,在诸多层面都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窃电行为的惩罚力度还不够,并且在防窃电的意识上较为薄弱,我国对窃电行为一向是采取重罚轻打,这样就对窃电者的窃电行为起不到震懾的作用,并对其嚣张气焰有了助长。而对于电力系统的管理上也缺乏专业的人才,对反窃电的技术应用不理想,在打击的力度上也不够等。再有就是窃电问题在高耗能的企业发展中表现的比较突出,一些私营企业为能够提升经济效益就采取窃电违法的方法,对当地的供电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当前的一些防窃电的装置和措施还存在着相应的局限性,有很多窃电行为并不是针对计量装置,但现有防窃电装置及措施都是对计量装置进行考虑的,所以在实时性上就相对较差。对窃电的方式来看也是多样化的,其中的对电流进行改变而实现的窃电,以及使电流回路开路的方法进行窃电,对电路的接法进行改变来达到窃电的目的等。还有是断开电压联片以及在电压线圈上实施串联分压电阻,将电能表电压连接片松开,开启电表的外盖通过电阻串接在电压线圈上来起到分压的作用等。针对这些窃电的问题要能够充分的重视,尽快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1.2新形势下窃电的特征体现
从新的发展形势能够看出,电力系统的窃电自身也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在窃电的事件发生频率上不断增多,并且在窃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也不断扩大,这些都对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窃电用户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高耗能企业的窃电行为比较严重,从窃电的手段上来看,不断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一些窃电的高科技也在窃电中得到了实际应用,窃电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窃电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性,对电表结构能够通过分流断流以及调相移相等方式来实现。
新形势下的窃电行为更加的隐蔽,在经过改接之后能够在普通方法上很难检查出来,在实际的电能计量管理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同一地址进行设置不同类别计量电能表实施查询用电状况就会存在不足,窃电者就能够安装电能表进线时反接出线,从而就对窃电的隐蔽性得到了体现。还由就是在窃电的技术不断升级过程中,一些高技术含量在窃电过程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窃电者会对接线进行更改来减小电压,从而来达到窃电的目的。
2.新形势下窃电的管理措施探究
2.1新形势下窃电问题的原因分析
窃电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最为主要就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诱惑,有的私企和承包租赁的企业等将窃电作为是对成本降低的重要方法,从中来牟取暴利,就逐渐将窃电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从个体到了单位。还有就是对窃电现象的查处工作存在着举证难的问题,所以这就给公安司法机关的立案存在着诸多的难点,即使是有着调查的材料由于司法调查机关对电力业务没有熟悉,对这些相关的材料认可度就不高,所以就为进一步的严惩窃电行为形成了阻碍。切点问题的发生还有是用电管理上存在着诸多的漏洞,以及在营销的各个环节间制约监督作用的效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些层面的原因就为窃电问题的发生提供了机会。还有是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都逐渐的使用了一户一表的方式,这就对电力企业的管理增添了很大的困难,由于用户比较多,所以对反窃电的管理难度也相应比较大。
2.2新形势下窃电管理措施实施
第一,处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针对窃电的管理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加强,最为主要的是在法律法规层面进行完善化,窃电现象之所以比较严重就是因为在相关的法律制约力度上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一些法律条文的规定不明确。由于法律法规对窃电行为没有进行明确化,所以对窃电个人以及单位的调查处罚等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要想能够将窃电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就要加强法律层面的完善,对窃电行为以及处罚等明确化。
第二,对反窃电的相关宣传工作要能够积极做好,从而来营造良好法制的氛围,通过对多种宣传工具的运用,对电力法的完善内容实施宣传,让用电客户以及企业等对窃电的法律意识进行加强。同时也要能够对反窃电的工作进行跟踪报道,通过网络以及电视、报纸等媒介加强宣传,这样对窃电行为的防治就有着重要的帮助。
第三,要能够建立完善线损管理体系,根据台区、线路等计算得到理论线损,同时对线损进行考核,通过制定与实际相吻合的措施来降低线损,形成完善的奖惩管理办法。同时,要采取“分线分台区”专人负责的方法,对各个部门班组、个人等进行详细考核。另外,要发挥所有部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强化对供电企业内部的管理与考核等措施,杜绝出现企业内部内外勾结的窃电行为出现。一旦发现内部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形成完善而健全的线损管理体系。
第四,对反窃电的技术应用也比较重要,可通过对电量监视器的安装来达到防窃电的目的,这是通过先进方法进行设计的,能够对用电量情形实施在线监察,这一装置在当前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另外还可以对有着防窃电功能的电能表加以应用,对于脱钩以及倒转和一线一地的诸多窃电方法等就可选择这一类型的电能表加以防治。还可以通过对合适的电计量设备的选择,通过电流互感器的应用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窃电效果。
第五,在管理上进一步的加强,用户将送电基础资料移交并归档之后,用电检查人员要做好营业管理之间的部门衔接与协调工作,同时对用户每月的用电量予以跟踪,同时将每个用户的单月用电量以及日平均用电量和符合利用率等归入档案中,给日后用户用电变化情况的分析提供数据资料,用以判断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提高窃电查处工作的提供依据。用电用户的供电线路必须尽量采用暗敷电缆,以提高反窃电、反违约用电的能力。
第六,对窃电行为的防治要在全社会中开展反窃电的专项斗争,将反窃电的工作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并要能够健全领导以及组织机构,这是开展和做好反窃电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在有组织以及有步骤的计划下才能够将这项工作得到完成。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中的相关规定,线路的功率计量点必须尽量设置在用电设备产权分界处,或者直接安装在用户工程电源的接入点。并综合考虑后续使用过程中是否方便抄表、易于进行用电检查等因素,避免用户在表前接线或者将进表线更改。另外是要能将公安及各级的司法部门的沟通联系得到加强,只有在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下才能够在反窃电的专项斗争中获取实效。再有要加强对用户的负荷管理,对反窃电的功能加大开发的力度,通过电压监测以及电表在线监测管理等诸多措施将反窃电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3.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当前我国的新形势发展,对窃电行为的管理要进一步的加强,只有通过各个层面的措施实施才能够将窃电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先进的反窃电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就比较重要,在作用的发挥上也会愈来愈充分,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探讨新形势下婚前医学检】推荐阅读:
新形势下《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11-06
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的探讨12-05
对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问题的探讨10-17
新形势下基层会计管理问题及措施完善探讨09-07
新形势下基层烟技员队伍建设的探讨11-30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06-04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07-04
新形势下从严治团05-29
新形势下零售客户经营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