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降低成本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任务是降低成本,使医院服务的效益最大化。文章分析了做好医院成本核算,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的相关问题,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机制,从而保证医院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第一篇:降低成本论文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

【摘 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成本竞争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间常用的基本竞争策略,那么该如何降低成本,利用低成本优势取得高额利润,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如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入手,首先介绍了成本管理的任务,接着对如何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实现责任制成本管理,不斷降低成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成本管理 降低成本

引言:

建筑工程的成本,是施工企业—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它如同一面镜子,集中地反映这个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成果。诸如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材料消耗的节超,机械利用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等等,都要综合地反映到工程成本这个指标上来。所以,分析建筑产品的成本构成及其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实际上也是全面剖析施工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各方面工作情况的过程。

1.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任务

工程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足对工程施工过积中各项耗费进行计划、控制、考核与分析,以便用最少的物质耗费、劣动耗费与资金耗费,取得最优的经济效果。工程成本指标是施工企业各方面工作成果的综合反映,因此,加强成本管理,不仅能够促使企业节约生产费用支出,增加施工利润,而且还可以总结企业各方面工作取得的经验,揭露尚存在的缺点,以便企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改进企业的施工技术与经营管理工作。概括起来,工程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

1.1认真编好成本计划,并且把成本降低的任务,层层落实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工程处、工区、工程队和施工班组,使其真正起到动员企业各部门和全体职工努力降低消托,节约开支的作用。

1.2建立与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购成本开支范围,控制成本的支出,促使企业以最少的生产耗费,保质保量地按期或提前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1.3加强成本的考核与分析,及时总结成本工作:的经验,克服缺点,促进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

2.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为了使工程成本的计划、控制、考核与分析工作,具有扎实的客观基础和真实可靠的数据,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做好定额管理;健全原始记录制度;建立与健全材料物资的验收、保管制度;建立严格的计量工作。

2.1加强定额管理

施工企业的定额,主要有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设备利用与工具消浇定额等等。它是企业在现有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的条件下,各项消耗应该达到的标准。它既是编制计划的依据,又是的量实际耗费节约或超支的标难。施工企业在编制成本降低计划,确定单位工程施工预算,控制工程成本文出,分析成本节超的原因等,都离不开定额。实践证明,加强定额管理,不断完善定额资料,对于控制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2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验收、保管制度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验收、保管制度,一切材料物资的收入、领用、退库,都应有一定的制度与手续。这样他不仅可以保护社会主义财产的安全完整,同时也是正确进行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如果对材料物资的管理工作混乱,验收入库,领用、退库等没有必要的规章制度,不仅会发生大量浪费,而且使成本核算的资料失实,不能如实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消抵从而使成本管理工作无法进行。

2.3严格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是科学管理企业的主要条件,也是做好成本管理的前提。只有对经营过程中引起的物资变化,准确地进行计量,才能获得正确可靠的数字资料。如果计量工作不健全,计量结果不猴砌,则据以反映在原始记录和各种凭证中的数额就不真实。根据这些失实的数据,是无法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因此,企业必须设置必要的计量工具,按照规定的计量标准,对各种物资的量的变化进行严格的计量。为了保证计量结果的正确性,对计量工具应定期检查与维修。

3. 实现成本管理责任制

为了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加强经营管理、讲求经济核算的积极性,使他们都来关心工程成本的节约,把降低成本的目标与要求也列入到自己的业务工作范围里来,施工企业就应该把工程成本这一指标,进行分解,按照备个业务部门的业务性质,把降低成本的要求,层层落实到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与施工班组,建立起由备部门与班组都直接参与的成本管理责任制。所谓成本管理责任制,实质上就是动员企业各部门及其职工都来参与成本管理,明确他们在降低成本中各自应负的责任,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的一种管理制度。

目前,多数施工企业,实行工程公司、工区与施工队三级管理体制。工程公司是整个施工企业的管理中心,所以,整个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应由工程公司统一领导。它指导所属单位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组织与编制企业年度成本计划;核算公司本身发生的管理费;审查所属单位报来的成本报表;汇总企业务施工单位的工程成本;定期召开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会议,全面进行成本分析。

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一般应以财务部门为主,由财务部门会向其他职能部门,按业务性质,实行成本的分口管理。这样使成本管理工作组成了一个横向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成本分口管理的具体职责如下:

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施工、财务计划;加强生产调度,确保施工生产进度;指导有关人员编制施工预算,合理掌握工、料使用;按期提出已完工程量与未完施工等资料。

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贯彻执行技术组织措施开展技术革新,提高施工的经济效果,按期提出技术措施执行情况等有关资料。

质量安全部门负责制定和贯彻质量和安全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

物资部门负责编制材料、工具等采购计划和降低成本计划,加强材料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执行材料消耗定额,指导和协助施工员(工长)签发定额领料,坚持材料盘点制度,按期提供材料收发、耗用和结存等,降低材料成本。

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加强设备调度;执行设备使用定额和物料消耗定额;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提高设备完好率,按期提供机械设备运转记录和机械费核算有关资料,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有关费用计划和节约措施;加强管理,节约开支。

财务会计部门配合计划部门组织编制成本计划、开展成本分析;负责执行成本开支范围和有关的费用标准,核算工程成本。

成本的分级管理是施工企业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与各职能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的一种形式。做好成本的分级管理就能调动整个企业各方方面的积极性,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不断降低成本支出,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利润。

4. 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为了实现成本计划,首先应该将成本指标和各项措施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分解,层层落实到基层,使各部门都能明确自己在成本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对于技术组织措施应该向生产班组的工人交底,使他们了解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便在日常施工中贯彻执行。企业应定期检查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计算它已实现的成本降低额,预测未来尚能获得多少节约额。对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以保证各项既定的节约措施,能够得到顺利地实现。

结束语:

加强成本对施工企业来说是很必要的,成本控制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只有真正搞好成本控制,企业才能得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军.关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05.

[2]李静.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之我见,财会通讯,2009.

[3]胡润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分析和研究,会计之友,2010.

(作者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姜晓娟

第二篇: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助推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降低

降低费率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国务院做出的重大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从而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2016年8月22日国务院公开发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要求在符合条件的省(区、市)阶段性地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费率,将降低费率政策提升到中央政府政策层面,纳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综合性政策措施,必将助推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降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发展,稳定就业,促进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负担且受益面大

国务院关于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决定减轻企业负担效果显著:一是有条件地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初步测算每年可降低企业成本380亿元;二是失业保险总费率按降低0.5个至1个百分点测算,每年可降低企业成本约300—600亿元。综合测算,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每年可降低企业负担600—1000亿元。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在实体经济企业中执行,当前我国企业中实体经济企业所占比例高,政策受益面大。

降费率不会降低职工社会保险待遇

国务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对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提出了明确要求。降低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费率条件:一是有条件的省份降低费率。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9%;二是降低费率的期限暂按两年执行。降低失业保险总费率条件:一是降至1%—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二是费率降低期限暂按两年执行。

降低费率不会降低职工社会保险待遇。个人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计发与增长不受费率影响。一是养老保险方面。新增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根据其退休时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等因素计算,以后参考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增幅而调整。降低养老保险单位费率,不会影响养老金待遇。二是失业保险待遇根据当地社会平均(或最低)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并根据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增幅而调整。

从待遇发放角度来看,个人待遇也是有保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2016年4月份出台进一步阶段性地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费率政策,明确要求要确保参保人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标准不降低和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降低费率要求提高政策制定和调整水平

费率是社会保险制度设计和平稳运行中的重要政策参数,它既决定筹资水平,又决定保障能力。从筹资来看,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单位负担能力,如果因为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过重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无法实现企业缴费,就背离了制度设计目标;从保障能力来看,要考虑待遇水平和基金平衡,如果待遇保障不足或过度,也会偏离保障职工基本生活的制度保障目标,同时基金或者结余多而效率低下,或者不足而难以持续。因此,社会保险费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而及时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险费率长期保持不变,并不说明社会保险政策参数是长期固定的,也不说明政策调整机制是僵化的,而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稳定,费率政策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基础。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适应形势变化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开启了费率调整工作,未来还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建立和完善费率调整机制,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高政策制定和调整水平。

降低费率会减收当期征缴收入,需采取综合措施补充资金缺口促进基金长期平衡

降低社保缴费率后,基金当期缴费收入会减少,但不会影响基金近期平衡。从全国情况来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2015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期收支结余3528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余35345亿元。当前,从各地情况来看,大多数省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持了当期收大于支,基金结余不断增加;部分省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结余基金不多,可通过加强基金调剂、落实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来保证待遇发放。2015年,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083亿元,大多数省(市)都有结余。降低费率后,部分省份失业保险基金当期会出现收不抵支,可以通过使用累计结余和省级调剂金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支付。针对降低费率对基金近期平衡的影响,我们应通过加强基金征缴、稽核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同时,规范待遇享受资格,加强基金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将降低费率对基金平衡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从长期来看,可通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以及支持各地通过拍卖、出租政府公共资源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开展基金投资运营,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同时,加强基金征缴和支出管理,从收、管、支三个环节同时着手增强基金收支平衡能力,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增加社会保险制度应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能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吃透政策精神,抓好政策落实

社会保险费率调整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各地区参保单位经营状况和人员结构有别,基金支撑能力强弱不同。各地要充分地吃透政策精神,把握好阶段性政策和长期性政策的关系,精心测算,制定好降低费率政策,并确定工作方案,跟踪方案实施情况,及时研究实施中问题,把政策落实好。

作者:汪泽英

第三篇:刍议如何做好医院成本核算,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摘 要: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任务是降低成本,使医院服务的效益最大化。文章分析了做好医院成本核算,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的相关问题,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机制,从而保证医院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关键词:医院 成本核算 降低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医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从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机制、明确责任入手,来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效益水平,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医院实施成本核算是适应当前医院竞争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医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措施。

医院成本核算是将企业会计理论运用于医院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相应费用相比来考核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营质量,既可以完成对外报告的要求,又可以达到对内核算的目的;有利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医院对成本的控制,有利于医院实现规范化管理。医院成本核算包括三个层次:院级成本核算、部门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院级成本核算是以医院为成本核算单位,反映医院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向外部投资人、医院决策者和主管部门提供信息,供决策者比较和评估。部门成本核算是一种内部管理,是以部门为成本归集与核算的单位,反映医院部各部门的经营情况,供院级领导对部门经营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决策,并将信息反馈给员工,调动员工努力创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积极性。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单个项目或单个设备为核算单位,以满足医院相应管理要求。如医院的核磁共振、B超、CT等单台价值较高,又能独立作业的设备都可以进行单台设备的成本核算,考核设备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有利于医院加强设备管理,合理调剂余缺,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益。

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任务是降低成本、使医院服务效益最大化,因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在激烈竞争的医疗环境下,医院要靠提高服务、提高技术吸引患者,靠先进的管理提高效益。因此,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从成本核算的必要性、意义等不同角度广泛宣传,目的是让员工了解成本核算不仅是一种会计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手段,让员工意识到成本核算不光是一个部门或几个人的事情,而是每个员工自身的事情,从自身做起,严格控制成本,积极创收。

 

二、搞好全面清产核资工作

 

由于多年来医院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实行差额预算,每年除正常的国家财政补助经费外,还可以从行业主管部门争取一部分基建拨款、设备购置专项经费,造成一些医院经营上没有压力,拼命争投资、争设备,但疏于管理,设备管理家底不清,情况不明,账、卡、物不符,损坏丢失严重。

成本核算如果没有准确基础数据,就难以顺利实施。因此,在成本核算前要进行彻底的清产核资,摸清家底。资产清查要成立由1名主管院长负责的清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下设办公室,负责清查领导工作,由各职能部门抽专人对各部门的财产物资包括房屋、固定资产、总务资产等实物资产进行逐一登记、界定、确认、核实、入账,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如盘盈盘亏设备、需报废设备、不需用设备,由清查领导小组写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交由院长办公会议研究解决。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经营质量办等部门,要根椐各自的工作特点,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定期报表制度,加强实物支出的管理和控制,使成本核算真实准确、完整、科学、连续。

 

三、制定内部服务价格

 

医疗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劳动,为了完成某项医疗服务有时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与协助,为了明确医院内部各科室、班组的经济责任,医院应对物资在各科室、班组之间的流动,以及相互提供的劳务采取内部结算的形式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类计价办法。(1)设备类:按资产原价和折旧率,按月计算折旧,按谁使用谁负担的原则,将折旧费计入科室成本。(2)房屋、建筑物,按各部门实际使用面积分摊折旧费。(3)供水、电、汽按表计量,直接计入科室成本。(4)供应消毒、器械维修、工务、电务、车辆使用等分别按科室消耗的工作量,折算出价值,计入科室,作为分摊的依据。

 

四、准确计算科室收入

 

医院内部核算如何确认各部门收入是个难点,也是关键点,因为医院营业收入种类繁多、构成复杂、交叉性强。如果手工统计,工作量大且不准确,尤其大型医院,涉及面广、患者信息量大、环节多。要使成本核算做到高效准确,应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将各科室收入合理的分类、正确归集、准确汇总、正确分析和及时反馈各层次的收入信息。信息系统正确的前提,首先是物价部门编码在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前提下,适合成本核算分类;其次,还要保证收费系统录入的准确;再次,信息处理统计软件归类正确。

 

五、费用进行合理的归集与控制

 

按照“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医院成本核算在归集与分配费用时,应按照各部门、科室、班组受益程度进行。属于单一部门支出的费用,直接归集到这个部门;属于几个部门共同承担的费用,根据实际情况按受益程度进行分配。谁多受益,谁多承担费用,做到分配合理,分摊公平。

医院成本控制要体现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医院要建立材料的领用、审批、入库、出库等制度,领导要严格把关,做到物尽其用,减少浪费。(2)对各科室的人力成本也要加强管理,各科室应根据业务量合理配备人员,实行满负荷工作制,减员增效。(3)加强设备、物资、办公用品的管理,减少采购的中间环节,对用量大的都要采取招标,对大型设备要严把进价关,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管理、事后监督,提高设备的使用率。(4)提高员工成本责任意识,养成节约习惯,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让每个员工都参与控制成本。

 

六、健立健全合理的考核分配制度

 

醫院实行成本核算后,职工个人收入与医疗服务质量、科室经济效益、病人收治量挂钩,从根本上调动全院职工参与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改变过去单一的分配模式,调整和规范医院、科室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技术、风险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医院成本核算最终目的是使医院效益最大化,职工收入逐步提高,医院应将成本核算的结果作为科室发放奖金的依据,而奖金分配作为成本核算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既要体现统筹兼顾、公平合理,又要奖勤罚懒,要使劳动报酬与劳动质量和强度相结合,使成本核算为奖金分配提供依据。

 

七、成立专门机构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从上到下要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以经济核算部门为成本核算中心,科室、班组配备兼职核算员,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医技部门,全院全员,互相配合的成本核算系统。具体而言,医院应成立经济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成本核算及奖金分配工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目标管理的各项标准,进行定期考核,并计算出综合系数,与科室的利益分配挂钩;同时,还应将重要的医疗指标(如:诊次、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医保超标等指标)完成情况直接与科室奖金分配挂钩,这样使医务人员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收入,同时也必须重视科室医疗指标的完成与提高,从而保证医院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辽宁大连 116001)

(责编:若佳)

 

作者:王亚琴 张 明 高 玲 刘冬梅 曹 琳

第四篇:降低医疗成本 减轻患者负担

[摘要] 介绍青海红十字医院根据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标准对医院物资采购进行创新管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实现了库房“零”库存管理。

[关键词] 降低消耗; 采购计划; 服务理念; 物资采购管理“零”库存管理

[

医院的大量流动资金被药品和各种材料占用,由于我院药房托管的成功实施,使我院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解决了400万元的流动资金。因此加强对医院各项物资采购工作的管理是医院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环节之一。我院为了降低消耗,规范物资采购行为,减少成本,打造节约型医院,满足临床使用一次性卫生材料的合理性、安全性和低价性,提高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在严格执行青海省卫生厅集中招标采购中心的产品目录的基础上,采用医用耗材代销合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有医用耗材在我院进行议价,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实现了库房“零”库存管理(是指除计划范围内正常采购的医用耗材、办公用品以外的临时或急需物资,按使用数量采购回来进行进货验证后,医院库房办理入库、出库手续后直接交送使用科室使用,医院库房、科室库房不再存放)。按照我院的办院方针和经营理念,针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医药费虚高的现象作出以下规定:所有物资采购(除大型设备、药品外)必须由采购部门统一采购,其他科室和个人不得以各种理由私自采购;大宗物资需进行招标、议标后,报院采购领导小组审批,执行采购计划;物资采购入库前执行物资进货验证制度;并由监察科、质管科、财务科对采购行为进行监督,如有违规采购或采购流程不符合规定的物资,一律禁止入库,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经过几年的运行,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我院的物资采购供应工作更加合理规范,工作有制度、人员有落实、环节有监督、质量有保证,特别是我院目前实施的物资进货验证制度,在全省医院属首创,此举切实防范杜绝了假冒伪劣物资流入我院,切实保障了医疗工作的安全有效。

1 加强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青海省医疗机构集中招标采购的医用材料中标目录,在中标目录中优先选择优质低价的品种应用于临床,并且协调计价部门严格控制零售价,切实落实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发的《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集中招标药品价格及收费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的精神,使患者进得起院,看得起病。对未列入招标范围的卫生材料,在院采购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院监察审计科的监督下,在院经济资源部的直接领导下,进行议标、议价,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所使用产品必须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范围;二是使用前必须小批量试用合格方可申请采购,并有质管科对其资质进行ISO9000:2000质量认证;三是所申请的材料必须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分别议价,最终确定采购。采购供应部门根据院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程序,结合各科物资使用情况以及库房物资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办理审批手续后根据院、科领导签字审批的数量进行采购,未经领导审批的物资,不得盲目擅自购入。

(1)事前批准,并严格按采购审批权限执行。所有采购,必须事前获得批准,未经计划并报审核和批准,不得采购。采购员必须根据需求计划选择供应商和报价,报价单必须经采购管理会计审核签名并经财务科长认可后送院长审批,审批后的报价单作为依据由采购员填制正式采购订单,同时分送采购管理会计留存备查。所有采购的审批,必须按权限明确分工进行。

(2)召开采购管理会议。针对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采购管理的政策修改或更新、重大的采购事项,财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主持召开采购管理会议,采购管理会议可以固定在每个月末举行,也可以根据需要临时性召开,一般由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主持,各成员及相关主管人员参加。

(3)医用表格的印制。医用表格属院级受控文件,印制应按照《医院质量手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分别由医务科、护理部、质量管理科审核审批,报送质量管理科认证备案,凭审核部门签发的《医用表格印刷审批单》办理印刷。院印刷厂与有关审核科室协商价格后,再进行印刷,并将审批单和验收入库单报送财务科,作为付款的依据。未经审核审批的不得印制。

(4)为了规范财务制度,防止科室在采购活动中出现违规现象,经院长提议要求材料会计由财务科指派,人事关系隶属财务科监督管理,从而预防了事故的发生、增强了监督机制。为了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要求保管员与会计每月进行对帐,并要求次月5日前将结果上报财务科核查,要求半年度盘点库存,并将效期物资按规定作出相应的措施,不允许库房有过期失效物资和报损物资存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解决了以往医院多报损的现象,达到近七年内库房“零”报损(是指医院库房内储存的计划范围内采购的医用耗材、办公用品的储存期限一般定为一个月,最长不超过两个月。在管理过程中,物资除自身材料及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等因素以外,没有发生因人为保管不当造成霉变、损坏、过期、腐烂的情况发生)的目标。严禁卫生材料供应厂家(商)利用非法手段对其产品在我院做促销活动,一经查实立即停止其供货资格。

2 严格采购流程[1-3]

为了规范医院物资采购的程序,在经济资源部的领导下与财务科等其他相关科室协商制定了《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医院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医院卫生材料、器械采购管理规定》以及《办公用品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使采购工作进一步规范。根据院办公会关于降低消耗、创建节约型医院的精神,我院对医用耗材进行院内招标采购,得到了预期的效果,部分材料的供应价比卫生厅中标价低30%以上,使患者得到实惠、使用科室降低了消耗。在采购过程中为了降低消耗,减少使用成本,采取了采购物资货比三家、比值比价的原则,有效解决了价格虚高、质量一般的现象。并要求供货商将大宗物资送到医院进行进货验证记录,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日常工作中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标准执行,采购供应部门日常采购物资分为计划采购、临时采购和急需物资采购三种。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购买的物资,均应由质管科、使用科室和保管员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后办理入库和建帐手续。

(1)计划采购由库房保管员根据医院需要,提出书面申请,报请科室主任、财务科、经济资源部逐级审核后,由院长批准后实施。

(2)临时采购计划由使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先报请采购部门、主管副院长逐级审核,院长批准后,由采购供应部门实施。要求申请科室对本科室申请的材料在有效期内用完,并要求采购部门与供货商签订《青海红十字医院医院医用材料代销合同》,从而控制了申请科室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控制了库房物资的积压现象,达到“零”库存管理目标。

(3)急需物资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报经济资源部批准,由采购供应部门实施后上报院长批准。

3 效果

我院经过对物资采购制度及采购流程的规范,做到了采购有计划、有审核,既有集中招标采购,又有临时议标采购,实现了临床一线的即时性。做到优质、低价的原则。通过完善物资验收制度,坚持了不验收的物资不入库;要求供应商的三证齐全,确保了物资的质量、物资的储备始终处在有效期内。认真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办院”的方针,做好物资的供应分配工作,做到上接、下送,坚持按医院的有关规定发放定额物资。在财务科的监控下,材料会计办理出入库手续时认真负责,缺一份单子都不入库,严格执行物价政策,坚持与保管每月核对帐物,确保出入库物资帐物相符,未出现明显差错,实现了“零”报废的记录。坚持所有物资入库的制度,杜绝了消耗成本无法正常核算到科室的现象。入库的物资库存时限原则上不超过两个月,实行谁申请谁使用;不使用或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申请科室的责任,做到“零”库存管理。采购人员及时清理债权债务,遵守财经纪律,物资采购工作的帐目做到一月一清,在院纪委的领导监督下与供应厂家签订廉政责任书,杜绝了医务人员和采购管理人员收受“红包”的现象,净化了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树森,王伟. 强化采购管理 降低医疗成本[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 3:49-50.

[2] 陈朝春. 新时期加强医院资产质量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方法浅析[J]. 市场论坛,2007,9:48-49.

[3] 亓军堂. 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医院两个效益[J].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6):573.

(收稿日期:2010-03-30)

作者:李 蔷 马成德

第五篇:怎样降低药品流通成本?

加入WTO后,我国的医药商业企业为应对全球的医药市场竞争,逐步开始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并且通过资产重组、并购等方式,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经营的医药商业企业,这在提高医药商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一些的成绩。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参与全球医药市场竞争。而事实上,目前医药商业在新一轮重整后的成本并没实实在在地降下来,还存在许多制约我国医药商业发展的因素:

首先,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的成本费用过高。我国的药品流通利润空间占了总价差份额的约45%,而医药商业的大部分价差利润就变成销售成本费用。有统计表明,中国的医药商业企业费用率奇高,其毛利率平均为12.69%,费用率平均为12%左右。

其次,目前我国医药商业企业亏损严重。目前医药商业全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不到1%,全国30个省市有15个省出现汇总体性亏损。医药商业企业利润空间占流通领域利润空间的大部分,而商业亏损如此之大,我们不得不重新分析我国商业的运作模式是否合理。

再者,新形势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抬头。在集约化,规模化,连锁经营的形式下,企业为了抢占市场,迅速在各地组织配送人力和运输工具,争相建立连锁配送中心,出现了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现象。

最后,医药商业企业的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问题突出,严重减少医药商业的利润和降低资金利用率。

 

药品流通领域成本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医药商业的不断扩大发展,以上这些问题将会进一步突出,而且还将会有新的高成本问题出现,因此,研究目前如何降低医药商业企业成本问题十分必要和迫切。

1、药品规模化经营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为应对国外医药商业的竞争,规模化和医药连锁经营的已成趋势,连锁经营的方式势必有药品的大批量的物流,因此,为提高医药商业的竞争力,有必要降低药品流通领域的物流和资金流的成本。

2、增加我国的医药商业的竞争力的需要。与国外的医药商业相比,我国的医药商业竞争力不强。根据WTO的相关协议要求,我国已向外资开放药品分销服务,我国的医药商业企业不得不面对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就目前国内医药企业还不能在规模上迅速成长以提高竞争力之时,在成本控制上积累足够优势显得尤其关键。价格是首先考虑因素,而价格的下降必须依托成本的最低化,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占大部分利润空间的流通领域的成本。

3、遏制又一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需要。药品的物流已经成为药品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企业为抢夺市场,争相建立自己的连锁配送中心,却没有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和成本最低化,又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因此,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流通成本势在必行。

4、降低药品价格,更好满足全社会对药品需求的需要。我国药品的价格已经一降再降,而且还会逐步地降低各类药品价格,而药品流通领域占了药品利润空间的大部分,更有必要尽快降低成本,以满足医疗改革的需要。

 

对策研究:

医药商业企业的运作全过程包括两个程序:其一是药品顺利的供应到消费者手中。其二是销售资金的快速收回。前者称为物流,后者可以称为资金流,而这两个程序的顺利完成就得有畅通高效及时的信息流。药品流通领域的成本和费用就是用于执行这两个程序,这磨损掉我国的药品流通领域利润空间的极大部分,另一方面它使得我国的医药商业这企业亏损严重。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目的,信息流是保障,此“三流”的高度协调统一是药品流通领域降低成本,增强医药商业的竞争力的根本。

 

信息流:

医药商业运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有准确、及时、通畅的信息流,它是资金流和物质流在医药商业企业完成的保证。在商业企业从采购业务到销售部门将货款收回的全过程中,销售管理人员应当时时刻刻关注:哪种药品急需采购,哪一批药品正处于订货阶段,哪一批药品正在运输途中,哪一批正在仓库中;客户是否签收,药品的销售数量,已经收回货款的量及比例,还有多少的货款没有收回等等情况。采用网络信息化管理,通过联结不同物理地销售点、配送中心、仓库等,保证信息的及时互流,首先使医药商业企业能监控整个订单流动的各个状态;然后通过Internet技术,把订单状态发到各个环节管理人员,使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对每一项业务的状况了如指掌,这样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由于信息不畅带来的高价采购、库存积压、缺货等等情况,以保证药品能以消耗最少的资源传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尽快将货款收回。信息流及时、通畅、准确,是医药商业企业运作井然有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系的基础.

 

药品物流: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康柏斯提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另一半”。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也认为:“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药品的物流是药品流通全过程的一个程序。我国的药品物流系统还处在起步阶段,物流运作管理还成熟,有待转变运作方式,不断完善。目前我国的医药商业企业不得不经历从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传统的医药商业流通将采购、存储、分装,销售、配送等功能活动分割开来、独立运作,而这些功能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目标和计划,它们可能会发生冲突,增加内耗,提高成本。所以,想要药品的销售全过程的协调一致,低成本运作就要对商业企业运作各个环节采用过程管理。

所谓过程管理就是在药品的采购、到储存、养护、运输的各个环节的每一道工序采用标准操作规程(sop)管理,协调一致、统一行动,严格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基于药品流通的特殊性,药品的物流更要注重每个环节的管理, 在药品的流通的每一道工序中由专业人士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化组织和管理方式将运输、仓储、装卸、分装、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整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制定标准操作规程,指定专人负责完成并记录,由第三人核对记录。其目的就在于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同时保证花费最少的时间和资金完成既定的任务。

 

资金流:

医药商业企业的另一个运作程序就是将货款尽快的收回。商业企业的销售货款未能即时收回则形成应收账款,导致资金周转率下降,实际上这将导致企业的损失.

依据应收账款的资金损失量化公式:(1) A1-销售利润、S-销售量、 I-银行利率、-迟延时间、C-回款费用、D-坏帐损失。随着收款的时间的迟延销售利润率将会不断减少,直到亏损。更有甚者,如果时间超过信用期,可能导致坏帐损失,导致直接损失。

根据折扣方式现金销售公式:(2) A2-销售利润、P-折扣率、其它符号含义与(1)式同。随着折扣率的提高,销售利润不断下降。因此在二种渠道之间,首先考虑A 值大于零,保证药品销售有利润,其次,比较A1和A2的大小,选择可以获得较大利润途径回款。这是医药企业重视,但是往往很难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医药行业是买方市场,销售方要求回款一般处于被动的处境。因此,如何迅速收回销售资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可以采用的渠道,其一是与客户签订合同以明确回款日期,不至于到最后成为坏帐,避免坏帐损失,其二可以研究如何在折扣上适当下调,以换取买方的及时回款。

 

作者:黄 佑 冯国忠

上一篇:国家安全观论文下一篇:行车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