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论文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论文(精选9篇)

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论文 篇1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成本控制

1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现状

我国火力发电厂众多,这些火电厂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用电需求。火电厂的主要燃料就是煤炭,而且每一年煤炭消耗量都在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煤炭市场面临的问题比较多,火力发电厂的燃煤使用情况也不似从前。第一,火电厂的煤炭市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卖方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样就使得煤炭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第二,受到运输距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电煤重点合同也无法得到合理保证。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火电厂燃料管理水平的提升。

1.1电煤合同内容不能充分兑现。

虽然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但许多火电厂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内容,而这必然会影响到火电厂的燃料管理。第一,煤炭市场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煤炭的价格充分遵循市场规律,但是火电厂的燃料成本却无法下降,火电厂无法自己掌握电价。第二,电煤重点合同无法保障火电厂燃料的所有权益,煤炭一旦涨价,就会使得合同中没有兑现的内容进一步增多,合同的执行率大大下降。火电厂对电煤合同没有约束力,在燃料管理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1.2电煤质量较差。

目前,火电厂使用的煤炭质量已经不如从前。第一,电煤重点合同对于煤的价格和质量都缺乏保障,使得煤炭市场陷入比较混乱的局面。一部分火电厂通过采购汽车煤增加燃料,殊不知,这种方式不仅无法保障煤炭质量,反而会因运输成本高、煤炭资源掺杂等问题大大提高火电厂的运行成本。第二,火电厂收到的电煤的发热量已经远远低于设计值,灰分却随之提升,这就意味着电煤的质量下降。

1.3燃煤掺配掺烧不均匀。

目前,火电厂使用的燃煤的掺烧不够均匀,这样就会导致煤炭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偏大。虽然各大火电厂推行了配煤掺烧制度,但是在将不同类型的煤搭配燃烧时缺乏有效的方法,或者对煤的配比没有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会导致燃料成本没有降低,反而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1.4燃料计量和采制受到人为因素影响。

在煤炭计量和采制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人为的影响,使得采制煤缺乏代表性,对计价较为不利,极有可能会提高成本。还有一些燃煤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中间掺杂其他杂质,严重影响燃煤正常燃烧。据了解,汽车进煤的掺杂和分层问题比较严重,这样就没有办法保证煤的采样精确度。

1.5存煤管理不合理。

目前,火电厂的存煤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这样就可能无法满足电厂的燃料需求。第一,火电厂用燃煤的分类有所不同,每一种煤炭具备不同的热值,在管理时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分类,必然会影响煤炭的正常使用。第二,受到计划、煤炭储存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煤场的存储量无法保障。第三,针对煤场开展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这样就会导致存煤得不到充分利用,或者由于调度不利而影响煤炭的质量与存量。

2影响火力发电厂燃料成本的主要因素

对于火电厂而言,如果没有燃煤就无法正常发电,因此,火电厂必须要重视燃料的成本管理。当前,火电厂的燃料成本迟迟未曾下降,反而有攀升的`趋势,主要的原因如下。

2.1燃煤的价格。

燃煤的价格是影响火电厂燃料成本的直接因素。燃煤价格包括含矿价、运杂费、卸煤费和其他费用的到厂煤价,这几个内容若有一个发生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到燃煤价格和燃料成本。

2.2燃煤质量。

煤炭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火电厂的燃料成本。因为火电厂的燃煤价格是以热量为主,如果燃煤低位发热量比较高,这就意味着价格与之成正比。如果燃煤质量没有保障,使用了劣质煤进行发电,这给火电厂带来的损失不言而喻。

2.3技术经济指标与管理。

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论文 篇2

一、坚持“点、线、面、体”相结合,创建燃料成本管理新模式

1、抓住燃料管理关键点

抓“点”。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把握燃料工作实际,认真分析燃料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重点从“人”和“事”两方面入手,抓住燃料管理系统中的关键点。“人”的方面,结合燃料管理对人员的新要求,加强培训,要求持证上岗,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岗位管理考核机制,以“人才强企”为目标,选拔思想、技术双过硬的人员担任燃料各个环节工作。同时全面细致地规定每一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做到管理职责分工及岗位设置相互分离,各自职责明晰,并制定监督办法,确保各个岗位廉洁风险可控在控,杜绝内、外各项因素对燃料岗位的渗透影响,保证所有岗位各司其职。“事”的方面,重点按照燃料管理的流程,做到燃料计划采购、接卸验收及采制化监督的部门实行分离,燃料的采购供应、接卸验收、入厂入炉采制化等过程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防止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2、全程管控燃料管理线

管“线”。抓住燃料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掌握燃料管理各环节的管控要点、难点,点点管控,以点连线,坚持发挥燃料“三大项目”作用,对燃料合同采购线、入厂验收线、接收设备线、煤场管理线、化验数据线等进行全面流程管控,数线并行,整合横向业务,在原始数据采集、现场作业支撑、燃料集中管控上下大力气,实现防外管内,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提升燃料管理精准化程度。其中,对燃料采购合同的管控坚持抓源头、看中间、查结算,对整个合同签订执行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每月登陆燃料结算管理系统,对合同的收供货单位、到站(港)、矿别煤种、供货时间、方式、数量、质量、价格、检验方式、结算方式、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条款进行查阅。对入厂验收线设备管理方面,使燃料计量设备、自动采制样装置列入主设备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维护管理,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制定例行工作计划,开展定期巡回检查,并列入生产管控平台,纳入月度绩效考核,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可靠性管理水平。

3、准确定位燃料协作面

定“面”。燃料管理是基层发电企业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要实现燃料管理的制度流程完善,职责分工明确,制衡效率兼顾,授权清晰合理,工作持续改进,就必须准确定位,明确职责,树立“大燃料”管理理念,以“挖潜增效”为目标,将做好燃料管理作为全企业的共同工作。清楚界定燃料部、发电部、经营部、设备部、财务部、监审部等部门在燃料管理中承担的具体职责,加强部门间的相互合作。形成在厂行政领导主持下燃料部门为主体、各部门协调合作的“大燃料”管理网络,全盘掌控部门协作面。

4、构建管理体系立体化

立“体”。点到点,线接线,面叠面,有了燃料管理的点、线、面管控的基础,就要坚持在管理体系的构建上下功夫,以基层企业为基础,以省公司为枢纽,以集团公司为统领,明确三级责任主体,努力构建燃料管理立体化系统。依托“三大项目”,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做到自下而上的层层数据上报、自上而下的管理责任落实,实现纵向数据、管理的贯通,形成管控一盘棋、业务一条龙的燃料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推动燃料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积极打造“三大项目”,促进燃料成本管理新发展

1、严格监管入厂验收,原始数据采集真实准确

按照国标对相关作业环节的要求,通过对现有采样机、计量器具等硬件设备进行改造和新增部分设备与程序,对入厂煤进行机械采样、集样、制样等业务流程实现计算机程序自动闭环控制和视频全程监控,并通过网络信息、移动通讯等手段将现场实时采集的数据自动上传到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关的管理者通讯工具中,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现象,减少人为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加大监督力度,确保燃料验收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透明性。

2、建立数字化煤场,全面掌控煤场基础数据

严格执行相应规章制度,加强耗用及存储管理,建立数字化煤场,按照安全、经济、环保的配煤掺烧方案及煤场管理、采购供应的实际需求,对存煤进行堆放区域划分,保证煤场存煤量科学合理,入厂煤堆放有序。以皮带秤等设备采集入场煤分区堆放的数量,以堆取料机、原煤仓、入炉皮带秤等设备采集入炉煤,从煤场各分区取送的数量,实现原始数据采集。以三维数字化方式实时动态展示各煤场和各煤场分区进、耗、存煤的量、质、价、时间等参数状态。自动计算标单、耗用煤量等指标,结合每月定期对煤场存煤开展的盘煤工作,召开盘煤会议,全面掌握煤场煤量盈亏情况、热值损耗情况等各项具体数据。

数字化煤场的建设,采用燃煤入场、堆取、入炉等各项数据联动,实现煤场库存数字化管理,对燃煤收耗存数据的全面管控,为配煤掺烧提供准确及时的现场燃煤信息,也为燃煤采购计划提供了参考性数据支持。

3、建立数字化标准化验室,提高化验结果准确性

建立数字化标准化验室,通过视频门禁、三级二维码、数据同步传输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制样管理、化验流程、存查样管理、化验数据管理、化验在线检测等关键流程,达到了化验过程控制及化验数据贯通。实现检测信息数字化、检验检测资源虚拟化、检验检测档案无纸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检索智能化、用户使用方便化,最大限度发挥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使检验过程规范化、标准化,检验信息追溯效率化,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

4、优化配煤掺烧,有效降低燃料成本

以“三大项目”为根本,通过数字化煤场的功能模块,综合考虑季节因素、负荷时段划分对掺烧混煤煤质要求不同的特点,以热力实验(电厂经验值)为掺烧基础数据,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环保排放达标的前提下,以混煤标单为最低寻优目标,建立配煤掺烧数字模型,得出最佳配煤方案,使配煤掺烧由粗放型掺配向精细化掺配转变,提升配煤掺烧综合管理水平,降低燃料成本。

5、加强燃料设备管理,提升设备可靠性

加强对燃料采、制、化等设备的投入,引进当前先进的燃料系统软、硬件设备。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校对、检验、维护,提高设备投用率,保证入厂、入炉采样装置、制样装置、化验装置等安全可靠运行。规范设备维护检修流程,对设备进行责任划分,确保责任到人,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登录缺陷,安排人员消缺。对设备投用率低等情况,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对设备负责人、负责部门进行绩效考核,确保燃料设备管理出实效。

三、竞价采购与长期合作相结合,保证燃料成本管理透明合理

一是建立燃料电子采购平台。引入有实力的供应商,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通过网上电子竞价平台进行市场煤采购,积极开辟量大、质高、价低的优质煤源,降低市场煤采购价格,拓宽增盈渠道。

二是强化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准入管理制度,严把入口关。建立并严格执行供应商评价系统和黑名单制度,实行供应商动态管理和考核淘汰机制,综合考量供应商的信誉、实力、服务,优胜劣汰,创造良好供应环境。

三是实行重点合同计划。在电子采购平台之外,积极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研究,掌握煤炭市场发展动态,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保证煤量优厚、煤质优良、煤价优惠,增强燃料管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四是加强燃料“量质价”的综合分析核算。及时掌握燃料量、质、价变化情况,结合企业实际,优化进煤结构,制定燃料采购计划,确保燃料采购合理、高效、科学。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燃料成本管理高效阳光

1、开展廉洁从业教育,提升从业人员思想认识

加强对燃料系统各个岗位廉洁从业教育,举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廉政党课,促进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意识的提高。学习剖析典型案例,明确燃料管理中潜藏的职务犯罪风险。组织人员赴监狱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清楚违纪犯法的严重后果。设计制作“清风”水杯、鼠标垫、钥匙包等特色文化日用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营造廉洁从业氛围。开展廉政约谈活动,党政一把手与燃料主管领导、中层干部与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廉政谈话,纪委书记对关键岗位人员集体廉政约谈,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思想意识,确保燃料管理系统中各岗位人员受教育率达100%。

2、强化燃料流程监督,确保管理风险可控在控

制定燃料专项监督方案,充分吸收燃料管理、合同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切实发挥职能部门专业优势,实施联合监督,提高监督实效和监督质量。明确监督职责、监督方式、监督内容、考核措施等,落实燃料专项监督责任。全面监督燃料管理中采购、入厂、取样、制样、化验等各个环节,加强对采购合同、燃料结算的审计力度,监督、审计齐发力,实现监督全覆盖、审计有实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建立监督检查的考核通报机制,针对燃料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责成责任部门进行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要建立相应的整改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燃料管理风险可控在控。

3、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实现岗位责任追本溯源

燃料管理各环节责任明确到人,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实现对燃料工作人员的“四严”,即严把业务水平、严肃工作态度、严查工作作风、严防从业风险。以责任追究规范工作人员从业行为,规范燃料管理工作流程。严格对照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对燃料管理各环节开展监督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定责任、定时间、定要求,及时责成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按照相应规章制度、法纪法规进行考核和责任追究,保持燃料管理高压态势,做到责任追究到人、考核落实到人,实现岗位责任追本溯源,确保事前预防和事后严惩的两结合,提升廉洁风险防控实效,打造燃料管理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论文 篇3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 PLC; 温度控制; 相对湿度控制; PID控制

中图分类号: TM 911.42文献标志码: A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1].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燃料电池,具有高功率、低污染、无噪声、低温运行、快速启动等特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电动汽车、航天、军事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满足车辆、船舶排放的环保要求,因此适用于新一代交通工具动力[2].随着燃料电池关键部件成本的降低、可靠性能的提高、使用寿命延长以及氢源问题的解决,实现商业化是完全有可能的[3].但是目前技术仍不成熟,成本居高不下,使用寿命有待延长,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质子交换膜的成本和质子交换膜的水管理.质子交换膜中的H+迁移必须伴随着水的迁移.在膜缺水的情况下,H+的传导性显著下降;但水过多不利于气体反应物扩散到催化剂上,也会使膜的机械强度降低,多余的水分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以及在高电流密度下受传质限制造成的电压降[4]、低电流密度时的电压稳定性[5]、冷启动时的可靠性[6].所以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温、湿度控制非常重要.王诚等[7]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净水迁移进行了研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80℃时,阳极侧质子交换膜相对含水量降低.同时因为从阴极向阳极的浓度差梯度增大,扩散系数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净水传递系数降低.基于此,本试验将模拟燃料电池在温度为80℃、相

对湿度为80%、三种不同空气流量(1、6、10 g·s-1)

下的控制系统,通过系统出口处的压力调节阀,将压力维持在180 kPa.

1燃料电池膜水环境模型

燃料电池膜水环境模型是将干空气进行加热加湿(从空气加热器出来的干空气和从蒸汽发生器出来的湿蒸汽混合于加湿器内,过程近似于等温加湿)后,经过质子交换膜,记录湿空气经膜前后的温、湿度变化.试验台流程如图1所示.整个试验装置由空气压缩干燥机、流量控制器、空气加热器、蒸汽发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以及阀门、连接管道及保温材料组成.系统设计有上位计算机及数据测量与控制系统.通过程序设计实现试验工况的自动调节,空气参数的测量、显示、存储、计算等功能.由于燃料电池膜对于温、湿度要求较高,在试验台调试阶段,未达到控制要求指标前用金属波纹管连接试验段进、出口.

1—空气压缩干燥机;2—压力传感器;3—球阀;4—流量控制器;5—空气加热器;6—蒸汽发生器;7—加湿器;

8—湿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金属波纹管;11—压差传感器;12—压力调节阀

1.1干燥空气来源

本试验所用干空气(模拟燃料电池空气系统)由干空气发生器产生.该干空气发生器可提供500 kPa的干燥空气.其出口空气温度为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为-40℃.当环境温度为5℃及以上时,可保证最低相对湿度为15%;当环境温度为30℃及以上时,可保证最低相对湿度为5%.

1.2质量流量计

空气系统对燃料电池的安全和寿命影响很大[8].空压机对比产生空气流量无法控制,所以需通过质量流量计严格控制空气流量.流量控制器设置在空气压缩干燥机的出口,保证空气流量的测量不受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测量范围为0~10 g·s-1.

1.3空气加热器

空气加热器的设计需保证空气和加热器翅片

充分接触及空气的混合,以保证空气温度均匀.设计加热量根据最大空气流量和试验工况最大温升并增加一定裕量后确定,本试验中设计加热量为710 W.空气加热器配置调功器后接入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信号端,控制系统根据当前空气温度调节加热器的电加热功率,从而控制空气的温度.空气加热器放置在加湿器的前面,有利于空气的加湿过程.

1.4蒸汽发生器

空气加湿通过将干蒸汽喷射到空气中实现.干蒸汽由蒸汽发生器产生.加湿器最大加湿量是根据最大空气流量和试验工况最大湿度变化量并增加一定裕量后确定.本试验的加热功率为6 kW.加湿器的控制信号接入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信号端,控制系统根据当前空气相对湿度调节

加湿器的加湿量,从而控制空气的相对湿度.

1.5温、湿度传感器

空气温、湿度测量采用Vaisala HMT337双探头相对湿度仪,其独特的专利探头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速度.Vaisala HMT337相对湿度测量量程为0%~100%,在-40~180℃环境下其精度为±(1.5+0.015 a)%(a为湿空气相对湿度);温度测量量程为-70~180℃,在80℃时其精度为±0.35℃.

2温、湿度控制的实现方法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PID控制是控制器中最常用的控制规律[9].PID控制是由P调节的比例增益和消除稳定偏差的I调节,以及抑制超调量的D调节决定调节的反馈控制.该控制器参数容易调整,稳定性好,工作可靠.本试验的温、湿度控制通过PID控制实现.

2.1温度控制

假设稳定时空气需要的加热量Q由空气温升所需的加热量Q1和散热量Q2组成,空气温升需要的热量为

别为温度设定值和空气的进口温度.

根据试验数据确定比例系数c1=Q1/Q,则稳定时需要的加热量为Q=

3温、湿度控制结果与数据分析

三种不同的空气流量(1、6、10 g·s-1)下,温度控制在80℃±1℃,相对湿度控制在80%±2%.

图2~4给出了空气流量分别为1、6、10 g·s-1时,温度和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稳定时间为20 min.

流量为1 g·s-1时,温度控制比较平稳,但相对湿度波动较大,并且相对湿度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空气流量小时,从加湿器喷出的蒸汽量也小,造成压力不稳定从而引起相对湿度的波动.因此,压力是该系统优化非常重要的参数.

流量为6 g·s-1时温、湿度控制效果比较好.从图3来看,前5 min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大,温度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小,说明相对湿度的波动对温度影响不大.

流量为10 g·s-1时温度和相对湿度都产生了不稳定的突变,发生突变时温度从81.00℃降至77.22℃,对应同一时刻的相对湿度从79.93%升至91.66%,而此段时间压力一直维持在181.6 kPa左右.分析得知,流量大时,带出的蒸汽也随之增多,此时的蒸汽是含有部分液态水的湿蒸汽,湿蒸汽温度低于干空气温度,于是当湿蒸汽与空气在加湿器内混合后,湿蒸汽中水分蒸发需要的潜热正好等于干空气失去的显热,导致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上升.

4结论

建立了燃料电池膜水环境模型,利用PLC中的PID调节和力控组态软件,控制不同流量下试验段进口的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80%;流量为1 g·s-1时,湿度波动在81%±8%,显然达不到控制要求,在以后的试验中需要减小蒸汽发生器到加湿器之间的阀门开度,使此处的压力稳定;流量为6 g·s-1时,温度和相对湿度都达到了控制要求;流量为10 g·s-1时,所需的蒸汽量大,蒸汽发生器中生成的湿蒸汽容易结露,需改进蒸汽发生器,使其在大流量时也能生成干蒸汽.

参考文献:

[1]VIELSTICH W,LAMM A,GASTEIGER H A.Handbook of fuel cells:fundamental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Wiley,2003.

[2]吴玉厚,陈士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水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杜春慧,陈建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2,18(1):48-53.

[4]华周发,余意,潘牧.动态响应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研究[J].电源技术,2011,35(11):1358-1363.

[5]OWEJAN J P,TRABOLD T A,GAGLIARDO J G,et al.Voltage instability in a simulated fuel cell stack correlated to water accumulation measured via neutron radiography[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7,171(2):626-633.

[6]JIAO K,LI X G.Cold start analysis of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0,35(10):5077-5094.

[7]王诚,毛宗强,徐景明.PEMFC净水传递研究[J].电池,2004,34(6):391-393.

[8]谷靖,卢兰光,徐梁飞,等.燃料电池系统空气流量振荡分析与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8,44(12):112-117.

[9]陶永华,尹怡欣,葛芦生.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0]徐振勇.湿空气流量计算方法[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2(3):56-59.

3温、湿度控制结果与数据分析

三种不同的空气流量(1、6、10 g·s-1)下,温度控制在80℃±1℃,相对湿度控制在80%±2%.

图2~4给出了空气流量分别为1、6、10 g·s-1时,温度和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稳定时间为20 min.

流量为1 g·s-1时,温度控制比较平稳,但相对湿度波动较大,并且相对湿度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空气流量小时,从加湿器喷出的蒸汽量也小,造成压力不稳定从而引起相对湿度的波动.因此,压力是该系统优化非常重要的参数.

流量为6 g·s-1时温、湿度控制效果比较好.从图3来看,前5 min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大,温度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小,说明相对湿度的波动对温度影响不大.

流量为10 g·s-1时温度和相对湿度都产生了不稳定的突变,发生突变时温度从81.00℃降至77.22℃,对应同一时刻的相对湿度从79.93%升至91.66%,而此段时间压力一直维持在181.6 kPa左右.分析得知,流量大时,带出的蒸汽也随之增多,此时的蒸汽是含有部分液态水的湿蒸汽,湿蒸汽温度低于干空气温度,于是当湿蒸汽与空气在加湿器内混合后,湿蒸汽中水分蒸发需要的潜热正好等于干空气失去的显热,导致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上升.

4结论

建立了燃料电池膜水环境模型,利用PLC中的PID调节和力控组态软件,控制不同流量下试验段进口的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80%;流量为1 g·s-1时,湿度波动在81%±8%,显然达不到控制要求,在以后的试验中需要减小蒸汽发生器到加湿器之间的阀门开度,使此处的压力稳定;流量为6 g·s-1时,温度和相对湿度都达到了控制要求;流量为10 g·s-1时,所需的蒸汽量大,蒸汽发生器中生成的湿蒸汽容易结露,需改进蒸汽发生器,使其在大流量时也能生成干蒸汽.

参考文献:

[1]VIELSTICH W,LAMM A,GASTEIGER H A.Handbook of fuel cells:fundamental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Wiley,2003.

[2]吴玉厚,陈士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水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杜春慧,陈建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2,18(1):48-53.

[4]华周发,余意,潘牧.动态响应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研究[J].电源技术,2011,35(11):1358-1363.

[5]OWEJAN J P,TRABOLD T A,GAGLIARDO J G,et al.Voltage instability in a simulated fuel cell stack correlated to water accumulation measured via neutron radiography[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7,171(2):626-633.

[6]JIAO K,LI X G.Cold start analysis of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0,35(10):5077-5094.

[7]王诚,毛宗强,徐景明.PEMFC净水传递研究[J].电池,2004,34(6):391-393.

[8]谷靖,卢兰光,徐梁飞,等.燃料电池系统空气流量振荡分析与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8,44(12):112-117.

[9]陶永华,尹怡欣,葛芦生.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0]徐振勇.湿空气流量计算方法[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2(3):56-59.

3温、湿度控制结果与数据分析

三种不同的空气流量(1、6、10 g·s-1)下,温度控制在80℃±1℃,相对湿度控制在80%±2%.

图2~4给出了空气流量分别为1、6、10 g·s-1时,温度和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稳定时间为20 min.

流量为1 g·s-1时,温度控制比较平稳,但相对湿度波动较大,并且相对湿度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空气流量小时,从加湿器喷出的蒸汽量也小,造成压力不稳定从而引起相对湿度的波动.因此,压力是该系统优化非常重要的参数.

流量为6 g·s-1时温、湿度控制效果比较好.从图3来看,前5 min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大,温度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小,说明相对湿度的波动对温度影响不大.

流量为10 g·s-1时温度和相对湿度都产生了不稳定的突变,发生突变时温度从81.00℃降至77.22℃,对应同一时刻的相对湿度从79.93%升至91.66%,而此段时间压力一直维持在181.6 kPa左右.分析得知,流量大时,带出的蒸汽也随之增多,此时的蒸汽是含有部分液态水的湿蒸汽,湿蒸汽温度低于干空气温度,于是当湿蒸汽与空气在加湿器内混合后,湿蒸汽中水分蒸发需要的潜热正好等于干空气失去的显热,导致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上升.

4结论

建立了燃料电池膜水环境模型,利用PLC中的PID调节和力控组态软件,控制不同流量下试验段进口的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80%;流量为1 g·s-1时,湿度波动在81%±8%,显然达不到控制要求,在以后的试验中需要减小蒸汽发生器到加湿器之间的阀门开度,使此处的压力稳定;流量为6 g·s-1时,温度和相对湿度都达到了控制要求;流量为10 g·s-1时,所需的蒸汽量大,蒸汽发生器中生成的湿蒸汽容易结露,需改进蒸汽发生器,使其在大流量时也能生成干蒸汽.

参考文献:

[1]VIELSTICH W,LAMM A,GASTEIGER H A.Handbook of fuel cells:fundamental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Wiley,2003.

[2]吴玉厚,陈士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水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杜春慧,陈建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2,18(1):48-53.

[4]华周发,余意,潘牧.动态响应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研究[J].电源技术,2011,35(11):1358-1363.

[5]OWEJAN J P,TRABOLD T A,GAGLIARDO J G,et al.Voltage instability in a simulated fuel cell stack correlated to water accumulation measured via neutron radiography[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7,171(2):626-633.

[6]JIAO K,LI X G.Cold start analysis of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0,35(10):5077-5094.

[7]王诚,毛宗强,徐景明.PEMFC净水传递研究[J].电池,2004,34(6):391-393.

[8]谷靖,卢兰光,徐梁飞,等.燃料电池系统空气流量振荡分析与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8,44(12):112-117.

[9]陶永华,尹怡欣,葛芦生.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论文 篇4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区域内的公路工程建设在快速崛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地方公路工程建设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对工程项目计划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提高建筑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降低公路建设运行风险。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的重点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审计控制

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和科技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几年,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很多企业的改革。公路工程建设企业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水平和经济收益,在工程建设中对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提高领导人员的决策水平。现阶段,公路建设企业正在转型中,对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的实施力度不够,在工作工作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落实经济管理制度,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一、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度和经济的建设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一些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市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励。建筑市场逐渐呈现出“僧多粥少”的状况,公路建设单位获得的建设投资越来越少,公路建设企业对工程的投资也越来越低。为了保证公路建设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公路建设单位的竞争实力,在企业中进行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减少对公路建设的运行风险和提高经济收益。公路建设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是企业发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提高企业人员的经济管理水平与审计控制思路,能够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创新。

二、公路工程建设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的现状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公路建设企业在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工作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公路工程建设企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在开展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时没有相关的约束和标准对工作内容与实施途径进行控制,经济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企业中缺乏企业审计控制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的人员缺乏专业性和积极性,企业的审计控制水平低。很多企业缺乏注册过的会计师、审计师和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增加了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方面思想改革的难度。

(二)企业没有重视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工作

公路工程建设企业在发展中对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工作的认识不全面、不具体,重视施工项目的投入成本,忽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一些领导人员对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的工作理解有误,认为只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项目,就不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工作人员不重视经济管理及控制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关注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不注重管理认为工程经费的超支和节约都与自己没有关系,经济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存在着一些误区。

(三)工程预算与计划投资不同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公路工程的筹措资金渠道越来越广泛。在目前工程建设中常常会出现增补工程项目计划代替预算批复,但是资金跟不上的情况。工程的建设资金无法顺利到达,导致工程进度延缓,增加了工程的成本费用。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缩短工期,在工程建设阶段赶工,导致工程的质量无法保证。工程预算和计划投资无法同步进行,无法有效监督和控制工程的费用,增加了工程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的难度。

(四)经济管理与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低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晚,企业中的很多管理理念和制度体系较为落后。经济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经济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在企业出现一些决策性问题时工作人员无法快速的做出判断,降低了企业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水平。经济管理人员对相关经济管理的知识和理论认识不全面,经济审核工作不具体,无法明确工程在施工阶段的节约和浪费情况,工程投入与企业收益的账目出现问题。审计人员没有做好现场监督工作,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导致工程投入与后期收益不成正比。

三、加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形式下,企业正在进行着转型。有很多企业在发展中过于重视经济,忽视了管理,导致企业的内部管理混乱。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环境,需要健全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的法律体系,利用相关标准对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管理和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招聘专业的审计会计师,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降低投资风险。在公路工程项目的计划阶段使用《公路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相关经济的法律法规,保证公路工程资金链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和审计控制标准

各方面的工作的开展都在合理的制度和标准下进行,公路工程建设企业应该制定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审计控制标准,深入开展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工作。各单位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吸取其他企业的优秀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工程施工环境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实行奖惩机制,提高审计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加强专业会计审核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水平。

(三)完善企业经济管理的结构

在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力度和审计控制工作的同时,需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结构。根据经济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经济管理结构进行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企业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中使用先进技术,建立经济管理系统,提高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力度。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对各项资料进行统一规划,明确企业的收支情况。公路工程的投资大、施工范围广、涉及企业多,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都会影响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非要重要的作用。完善公路建设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制定相关审计控制标准,加强审计人员的技能培训,能够提高企业内外部环境,促进公路工程建设企业的额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秋菊.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13):196-196.

[2]韩佳丽.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12):3066-3066.

[3]秦联锋,沈克技.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59-359.

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论文 篇5

摘要:对医用耗材的成本管理进行了探讨,对降低成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医用耗材的采购费用、计费管理等,增强了管理和控制意识。论述了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医用耗材的合理管控能够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医用耗材;管理对策;成本控制

目前,医院的耗材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医用耗材的种类多、规格型号复杂,在医院的管理和控制方面是个难点,对医用耗材的管理急需科学化、系统化。对医用耗材的合理管控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医用耗材是医院最常用的医用卫生材料,包括医用低值消耗品、一次性消毒用品、手术中的特殊用品等,提高对这些物品的管理,标志着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1医院耗材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医院的医用耗材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降低医疗成本的问题。有效进行医用耗材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成本,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1医用耗材支出费用所占比例较大

医用耗材在我国各大医院医疗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在我国大中型城市的三甲医院中,医用耗材的年支出占总医疗费用的1/5左右,这个占比还在逐年增加。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生治愈率,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出发,应该加强各大医院耗材支出的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1.2部分临床科室超量领取医用耗材

在我国的大中型医院中,各大科室医用耗材的`使用量非常大,这也成为病患的一部分支出,各大科室在使用医用耗材方面存在浪费现象,耗材方面的支出始终居高不下,在申请领取医用耗材方面也有超出使用量的问题,给医用耗材总库存量的统计造成缺少的假象,采购部门会误以为缺货,从而提出进货申请,这样就会造成医用耗材的积压和仓储空间的浪费。这种现象在个别使用耗材量大的科室普遍存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以重视,提出整改意见。1.3医用耗材计费环节不规范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对医用耗材的管理没有做到细化和量化管理。对于低值医用耗材的领取和使用没有一定的规范,计费标准也不统一,还有很多科室的计账方式是手工记账,给日后的统计审核留下了问题,与当前科学规范的管理形式极不相符。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化、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医用耗材的使用量应该与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相对应,不能出现超量使用或挪用的现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医院的管理也急需网络化管理,医用耗材的总库存量应该与科室的备品量统一管理,使数据更准确更真实。

1.4医用耗材信息管理系统有待改进与完善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也需要应用新的网络管理系统,使数据的共享更加快捷,统计的数据更加准确,对领导的决策、采购部门采购计划的实施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医院中还存在着医用耗材数据不统一的现象,也就是库存仓储的总量数据和科室的备品数据不能联动,还有医用耗材对应病患的使用不能量化的现象,同一病种、不同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医用耗材的使用量偏差很大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使用医用耗材的标准不统一,急需制定统一的耗材使用标准。另外,还存在领取数量与实际使用数量不符的现象,这些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各大医院中急需进行耗材管理数据化、信息共享化、应用透明公开化。我们应该应用科学的管理,提高管理意识,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医用耗材成本控制对策

2.1强化科室人员的耗材成本管控意识

要在全体员工中大力宣传加强医用耗材管理和控制的意识,号召全员节约使用医用耗材,宣传节约医用耗材对医院的意义和对社会的意义,把节约医用耗材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思维上认识上去了,下一步的工作才好开展。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使用量要记录在册,建立奖励和处罚条例,使每一个医生、每一个护士都成为节约医用耗材的践行者,对各个科室耗材的发放情况进行通报,各个科室间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调整,积极开展各个科室的自查活动,每个月的使用情况要张榜公布,自己科室也要对比数据,找出每月耗材用量的变化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还要走出去,进行学习交流,发现有更节省耗材的经验就要去学习,把好的医用耗材管理经验学来,营造一种节约耗材光荣、浪费耗材可耻的良好风气。

2.2健全医院耗材全流程管控制度

对医用耗材的分析结果显示,医用耗材的总消耗量仅次于药品的消耗量,患者的医疗费中,医用耗材的占比仅次于药品占比。为了减少患者的费用支出,减轻我国医保的压力,提高我国的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要从多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在采购方面要做到价格与质量的完美统一,不是要采购最低的,而是要采购性价比最高的耗材,在质量和数量上要保证正常的临床应用,不能出现短缺现象。对于高值的耗材,要进行严格的分步登记,做到追根溯源,全过程无盲点、无死角的进行管理,对整个过程都要登记备案。要发动全体院职工提出合理的节约方案,要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基础上。医生要对治疗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使之减少耗材的整体使用量,对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奖励推广,这对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和增加医院的经济收入有积极的作用。

2.3拓展医用耗材管理信息化手段

在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方面要走网络管理之路。第一,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对医用耗材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流程管理,对采购、物流、使用和消毁进行监控。第二,利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对采购管理系统,运送管理系统,科室的储备系统进行共同管理,进行数据共享,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对医用耗材的数量、价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医用耗材的数据要实时更新,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与准确。第三,利用ERP管理系统整理医用耗材数据,优化医院的数据平台,进行耗材信息共享,对现有医用耗材的采购、申领、使用进行无缝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化管理技术的优势,降低患者在耗材上的费用支出,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提升医用耗材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

随着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用耗材管理部门必须创新思维模式,将耗材数据与医院患者信息、收费、电子病历、财务、采购与配送等数据转化为一体化的融合数据,并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理念和手段,探索医用耗材的使用规律,发现医用耗材与医疗收费、耗材使用量与耗材成本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最大限度地提升医院的综合效益。

3结语

提高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降低医用耗材的支出。耗材在医疗过程中的占比仅次于药品的占比,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节约耗材的意识,提升管理耗材的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晓芸.医院卫生材料成本控制方法与实践[J].卫生经济研究,,(12):34-36.

[2]梁燕妮,曹铁军.基于军卫医院信息物资管理系统的高值耗材管理方法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35(04):144-145.

[3]王长青.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医生激励机制构建[J].中国卫生经济,,26(02):51-53.

探究电厂成本管理策略论文 篇6

加强电厂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工作中,电厂也重视采取相关的策略来加强成本控制。但是,大多数电厂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材料费用控制不到位,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相关人员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更好的加强成本控制工作,结合电厂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相关策略。

1)做好电厂造价材料费用控制工作。

材料对电厂成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并且电厂所用的材料多,对成本的影响大。具体的策略可以是以下几点:根据电厂运行的实际需要,明确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保证材料的供应,不会发生短缺现象,加强对材料的检查,保证材料的质量,满足电厂的实际需求。在材料采购的时候,应该全面了解材料供应商的基本情况,选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保证所供应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在材料发放上,应该执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满足电厂运行的需求,避免材料的浪费。

2)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

要加强成本控制工作,必须有相应的成本管理体制作保障。所以,电厂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明确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落实责任制,使各项制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在整个成本控制体系当中,要明确每个部门和每个责任人的职责,发挥奖惩机制的激励作用,使他们充分履职自己的职责。

3)合理编制电厂的成本预算。

事实证明,合理有效的预算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条件,电厂在加强成本控制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编制成本预算,并实现对预算的动态管理。在预算编制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所有成本要素。为了提高预算的经济性,对于次要的成本预算可以采用定额法进行,对于一些难以预测的费用可以采用概率法进行。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厂面临的经济环境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实施动态预算管理。在最初编制预算的时候,应该根据当时的工程量、物价情况等进行编制,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应该对预算进行动态和合理的.修改,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预算的合理性。

4)加强电厂的成本核算监督工作。

在成本控制当中,成本核算员需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及时收集工程变更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于变更,应该办理签证手续,定期向经营部门上报审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及时掌握成本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这样既有利于竣工结算,还有利于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此外,电厂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发挥约束和激励作用,以促进成本核算员认真履自己的职责。

5)严格执行相关的考核制度。

在考核方式上,采用的是量化的考核方式,对工作人员的政绩和业绩进行分级考核和管理,由于考核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并且相关的规定都联系在一起,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对考核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保证考核工作的科学性,促使员工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6)提高整个电厂工作人员的经济意识。

成本控制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参与,因此,必须提高全员的经济意识,使其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来。工程项目经理应该与电厂上级领导签订相关的责任书,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在项目部内部建立相应的考核小组,加强对每道工序的考核,使其满足相关的要求,保证项目部的任务得以完成。

7)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成本控制的执行者是人,成本控制又牵涉到多个方面,因此必须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对成本进行控制。一方面,电厂要重视对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加强职业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管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以更好的适应电厂成本控制的实际工作。

8)重视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工作。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电厂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加大自身技术革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例如,在热电联产企业当中,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来实现成本控制,使用新型生物质燃料、以泥煤为掺烧燃料,实现对能源的综合利用;创新操作方法,实现节能、节水、节电。

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论文 篇7

由于市场煤、计划电调控模式和电煤市场价格的节节攀升, 兴泰公司发电成本不断增加, 政策性风险使企业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 为挖潜增效, 公司精打细算, 外拓市场增效益, 内抓管理降成本, 不断寻求管理创新, 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实施背景

近几年来, 随着发电用燃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和政策性原因, 兴泰公司发电成本不断增加, 经营压力日益严峻, 资金流极其紧张。在这种宏观压力的大环境下, 兴泰公司不断探求管理路径, 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和管理环节尝试打开企业求取生存和发展的突破通道。燃料降本增效管理措施的实施正是能够为企业争取利润空间的有效管理方法。兴泰公司勇于创新燃料管理方法并积极应用, 为企业减少了燃料成本支出, 带来了效益, 奠定了企业扭亏控亏的良好基础, 有效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 提升了盈利水平和企业在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2 实施过程和主要做法

2012年, 兴泰公司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实现盈利为宗旨, 对公司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结合建投集团公司提出的目标, 明确了职责和工作任务, 组织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 全面推进减亏控亏工作, 确保目标实现, 促进兴泰公司绩效提升, 科学发展。

2.1 转变燃料市场采购思路和策略降低采购费用支出

2.1.1 敏锐把握市场及时调整适应市场的电煤定价机制

兴泰公司全面关注煤炭市场和相关信息, 时时掌握周边电厂的电煤价格变动趋势, 深入了解山西、河北一带煤矿的产量、价格和销售心理;时时关注国家有关价格的法律法规以及计价方式, 在此基础上, 建立适应市场的燃煤价格管理体系和价格监测体系, 制订电煤价格管理办法。同时, 根据掌握的大量信息, 进行深入分析, 对市场煤价格进行动态管理, 实行超前一步降价的“前瞻性”的定价策略, 变被动为主动, 让公司价格牵动市场煤降价, 最终达到市场煤的采购价格在同时间、同区域内最低。

2.1.2 细化采购措施降低燃料成本

在煤源管理方面, 兴泰公司严格执行以国有大矿为基础, 适度发展个体煤供户, 控制市场中间商的煤炭采购基本原则, 形成国有、个体相互调剂、汽运及时补充, 国有大矿煤、个体煤、洗混煤和煤泥参与掺烧的格局。注重加强对燃料市场的研判, 定期分析煤炭市场走势, 形成报告供决策者参考。随着煤炭市场逐渐形成买方市场的有利局面, 兴泰公司强化燃料采购分析, 坚持以重点合同煤为进货主渠道, 市场采购为辅助的原则, 以“采购多元化、煤炭适烧化、成本最低化”为宗旨, 保证燃料充足, 采购成本最低。公司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动态, 及时研究制定采购及管理策略, 及时调整供煤结构, 调整市场煤采购价格及采购量, 提高来煤煤质, 做到标煤单价最低煤炭优先进厂, 构建以采购成本最低化为原则的采购渠道。

2.1.3 持续完善燃料采购计划确保燃料采购与可控在控

在保证发电燃料供应的条件下, 为使燃料费用降至最低, 兴泰公司运用系统论观念, 从负荷预测准确估计未来时段内要消耗的标准煤量, 综合考虑机组是否经常竞投备用、无功调控市场等一些可能煤耗量较小的运行工况, 综合考虑制定合理安全燃料库存量, 还对所有采购方式、现金周转情况、采购路径、运输方式 (车、船、铁路, 单程直接运输或多程联运) 、运输所需时间、采购指令下达时间、质量、价格等状态进行定期分析和监控, 选择制定出综合指标较好的采购方案和采购计划。

2.2 强化科学经济掺配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电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近几年, 由于燃料成本的逐年上涨, 兴泰公司的发电成本由0.400元/ (k W·h) 上涨到0.418元/ (k W·h) , 公司成本压力空前增加。经测算, 若加大低质低价煤 (煤泥和洗混煤) 的掺烧, 发电成本将降至0.382元/ (k W·h) , 公司的发电成本将大幅下降。

基于此, 兴泰公司把低质低价煤 (煤泥和洗混煤) 采购、接卸、加工、掺烧作为重点工作, 经统计, 2012年全年采购并掺烧煤泥23.94×104t, 同比增加15.55×104t, 占总耗煤量的8.3%, 节约采购费用约1 680×104元, 全年采购洗混煤30.7×104t, 同比增加11.82×104t, 占总耗用量的10%, 节约采购费用约1 550×104元, 全年掺烧低质低价煤 (煤泥和洗混煤) 节约采购费用3 230×104元。

2.2.1 灵活采购控成本

公司加强政策分析和市场研究, 定期考察周边矿点煤泥和洗混煤煤源、煤质和运输条件等情况, 不断加大主煤源渠道优化和分煤源开拓工作力度, 形成梯级采购方案, 确保燃料供应。公司加大催发催运力度, 监督各发运单位足额装车, 减少亏吨亏卡现象。发挥公司身处煤炭基地短途运输便利的优势, 加大汽车煤供应渠道并实现24 h随到随卸, 减少延时费用。针对煤炭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采购策略, 提出“滚动控制、以烧定购、合理余量”的库存优化方案, 及时了解掌握各矿点的煤泥、洗混煤供应量、质、价及销售变化情况, 合理控制采购节奏, 通过增采、停采、减采、缓采等方式努力压降煤泥和洗混煤价格, 适时加大高性价比煤泥、洗混煤采购量, 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战略实现了由“保供控价”向“控量压价”的转变。

2.2.2 探寻掺烧新路径

为确保煤泥掺烧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掺烧之初, 公司采取“掺烧试验, 步步为营”的掺配方略。通过掺烧试验, 根据入炉煤掺配后的技术参数与锅炉燃烧、结焦、排渣等情况确定入炉煤最低稳燃指标为:热值≥15 MJ/kg、空干基挥发份≥15%、含硫量≤0.8%、水分在12%以下, 并摸索出不同负荷条件下、不同原煤与煤泥掺配方案。同时, 公司还做好燃烧分析, 逐渐调增掺烧比例。“低成本”优势较好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3 科学配煤增效益

公司提出“高负荷稳出力、低负荷稳燃”的配煤原则, 兼顾脱硫、电除尘、除渣设施不超负荷运行, 实现达标排放。制定《煤泥混配管理办法》, 明确煤泥到厂后根据矿点和热值等参数差异进行分区堆放, 公司燃料部化验班每日提供入厂煤化验数据, 将信息及时提供给生产部门, 生产各部门根据负荷曲线并保持与燃运班长、机组长的紧密联系, 结合负荷和设备运行状况确定最佳掺配方案。为实现精细掺配, 公司安装了斗轮机皮带秤, 密切监视取料煤量, 精控掺配比例;为防止上煤与掺配不均, 及时调整上煤方式和调度掺配车辆;为使好钢用在刀刃上, 实行分时段按负荷配煤, 在高负荷时配热值高的煤确保机组“顶得住”, 在低负荷时配煤只要保证“烧得稳”;有计划地在负荷低谷时消耗全水大、低热值煤泥, 优化库存结构。

2.2.4 明确奖惩构长效

按照“确保安全、提高比例”的原则, 公司制定了《煤泥掺烧奖励管理办法》, 量化掺配煤合格率、精准率等经济考核指标, 将煤泥掺烧按比例分为以上3个区间, 对应给予不同奖励。对因煤泥掺配不均等原因造成上煤困难、空仓、降负荷、投油、影响AGC投入率等情况的给予相应处罚;对造成熄火、解列停机的, 扣除责任班组当月全部煤泥掺烧奖。经营策划部每月根据入炉煤计量和月末煤场盘点数据, 核定奖励金额经分管公司领导会签后报总经理批准执行。奖惩规定涵盖煤泥掺烧全部关卡, 建立了公司、部门和员工三级掺烧考核体系, 及时兑现掺烧奖惩, 构筑长效激励机制, 较好地调动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2.2.5 严控关口质量好

公司严把燃料入口关, 对燃料采购、合同执行、入厂煤验收、采制样、结算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确保燃料质量。a) 管理程序严密, 监管力度到位。加强来煤质量的“三方比对”, 做到车车过磅, 分层抽检, 发现问题立即复查, 对问题燃料及时索赔或做退货处理;b) 加强制度建设, 推行规范操作。结合燃料管理体制特点, 制定并完善《燃料管理制度》《采制化人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并确保制度执行到位;c) 实时监控, 全程覆盖。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监控系统, 对采、制、化、计量、煤场接卸、验空出厂等重要信息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 并采取数码相机拍照、保存记录备查的方法, 有效控制不良现象;d) 推行自动化计量装置, 加装火车、汽车采样机, 通过机采和人采数据的比对判断煤质数据的可靠性, 提高煤炭质量检测分析的准确性, 定期校验入炉煤电子皮带秤, 降低操作误差, 避免因人为和设备因素造成煤质化验结果偏差;e) 坚持轮岗制度, 对燃料采制样员工实行定期轮岗制, 定期进行廉洁从业警示教育, 避免燃料管理环节腐败现象滋生。

2.2.6 规范管理减损耗

公司制定“煤场煤种堆放示意图”, 在标牌上注明含硫量、挥发份、热值以便工作人员准确掌握存煤情况, 为掺烧工作奠定安全基础。配煤管理按来煤先堆先取、烧旧存新原则, 严格执行“三分一禁止”, 即分炉配煤、分仓上煤、分时段调整配煤方案;对未经化验的不明煤种, 严禁直接入炉掺烧。树立“储煤也是经营”的理念, 利用价格低谷期大量储煤。在晴好天气加大湿煤泥摊晒力度, 并对晾晒后的煤泥进行碾压、破碎, 制成“半成品”待用, 同时尝试外购干煤泥作为补充, 保证煤泥和洗混煤的供应。在高温天气, 对挥发分高、含硫量高的煤堆进行定时测温, 利用推煤机进行分层压实, 以减少空气含量, 防止自燃。完善排水设施, 在雨季做好应急预案, 防止煤场积水、塌方。做好露天煤场的整形、苫盖等工作, 减少煤源流失。

2.3 开展区域对标强化成本控制

兴泰公司燃料对标是以指标为先导, 明确列出对标分类指标, 通过树立标杆值, 查找差距定措施, 制定改进计划与实施等措施开展技术攻关和强化管理, 解决影响指标的关键问题。

2.3.1 建立指标对标体系标杆值将燃料管理对标贯穿入厂到入炉全过程管理各环节

兴泰公司根据计划指标, 加强与企业内部指标管理, 建立对标指标:标煤单价环比涨幅、标煤单价同比涨幅、运输损耗率、盈亏吨率、质价不符率、库存告警天数、硫份超标率、热值差、水分差调整占耗用量比例、二次费用折原煤单价等。通过跟踪行业及电煤动态, 及时更新标杆值, 在此基础上, 严格公司内部管理, 加大考核, 有效降低标煤单价。

2.3.2 建立日监测周分析月考核的管理机制

建立量、质、价各类日报表, 实施每日动态监测。公司定期召开燃料管理协调会, 以周为周期对阶段完成指标、同区域对标数据进行分析, 对形势预测、燃料价格、采购结构进行调整, 以月度计划和月度行业对标为依据, 每月由公司经营策划部对指标完成情况落实考核。

2.3.3 综合分析工作“关口”前移加强指标预控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考核”

a) 依据燃料采购价格和市场形势的历史资料, 考虑当前的条件和形势, 与燃料对标管理相结合, 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对耗用量、采购结构、市场资源、燃料价格进行判断, 对公司的燃料采购和指标作出科学预测, 明确采购方向;

b) 对开展的具体工作, 以公司各类报表信息以及行业对标数据为依据, 对燃料采购和指标完成情况急性分析评价,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c) 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及进行事后分析, 通过指标分析, 对完成的指标进行评价, 研究和掌握其变化规律, 改善指标的预测和控制。

摘要:叙述了燃料管理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背景, 从3个方面阐述了燃料管理降本增效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

探究园林工程施工控制与管理 篇8

关键词: 园林工程; 控制与管理; 施工

引言

城市园林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的象征和文明标志。城市绿化能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创造新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规划的布局质量,保护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吸引投资,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城市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园林绿化成为热门,城市绿化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广场绿地、景观大道、小游园、花园小区……层出不穷,然而繁荣背后,也暴露诸多问题。

1. 园林工程的特点

园林工程是一个多学科结合的综合领域,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工程管理的一些的特性:工程营造的艺术性。园林绿化工程在建筑小品的建造、植物的配植等方面讲求艺术性,其景观效果就是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如绿化配植,哪株宜直、哪株宜斜,植物的朝向、呼应是否生动有趣、顾盼生姿,这些都是要靠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设计意图的把握了。实施对象多是活体的特殊性。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的实施对象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乔灌木、花卉、地被、草皮的栽植与配置,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形态特征及季相变化,来达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温度、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的功能。工程建设的广泛性和附属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的需求,园林建设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型的公园、绿化广场、高速公路等都成为了较集中的园林工程的展示场所,而大部分的社区、住宅小区及一些功能性建筑物的周边,园林绿化工程更多地作为配套的附属工程。建设材料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材料品种繁多,市场价格的变动大,难以及时把握,对园林工程的造价界定带来了困难。施工的季节性和管护的长期性。园林工程尤其是绿化种植季节性强,讲求适时适地种植。施工时受自然条件影响大[1],因而施工质量较其他的工程质量更难以控制。

2. 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程序安排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项目实施和工程施工管理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施工程序的安排是随着拟建工程项目的规律、性质、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变化,既有固定程序上的客观规律,又有交叉作业、计划决策人员争取时间的主观努力,因而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地贯彻执行施工程序的安排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施工程序的安排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中必不可少的两大重要内容,也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

3. 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因此,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园林施工企业被戏称为城市农民,忽视经营管理,更不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因而企业管理较为落后,在一些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技术不求进步等问题。从施工现场管理来看,主要反映在混乱,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等。因此,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力得不到较大增长,经济效益不高,工程质量不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当前,园林工程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用户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新产品,而生产一个优良产品,除了设计、材料供应等因素之外,主要靠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一般来说,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对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每个工程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确定,成本的控制,降低成本的措施等方面。其中降低项目成本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内容[2]。

4.1编制项目成本

首先按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工程合同和预算编制原则,编制工程施工预算,扣除项目部应上交的管理费后,作为项目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指标进行分解,纵向层层包干到底,横向责任到边。从横向上分解到每一个项目部成员,从纵向上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把每个项目和施工点的成本都计算出来,分别制表上墙,公布于众,使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各施工班组长都了解明白,实际施工过程中处处要以工程成本为核心。确定工程成本的主要计算依据: 项目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实际的细目工程量,现行的工程预算定额和材料价格文件,当地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价格,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等。其主要内容包括: 预算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运杂费、施工管理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绿化养护费、计划成本降低额等。

4.2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确定分解后,为保证其实施,建立项目成本管理保证体系,并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成本分析,财务处经常性的组织有关业务人员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对照成本,逐项分析实际执行的情况,找出超出成本的各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原因,采取相应的降低成本措施。工程成本确定和保证成本实现的管理体系建立后,最关键的成本管理内容是降低工程成本。因为只有制订和采取科学有效的降低成本措施,才能从实际施工中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成本目标的实现。

4.3成本的控制方法

通過内部招投标模式,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成本。园林绿化企业将施工工程项目在公司内部采用招投标模式选定中标施工队(组)。对在施工工程项目中占较大比重的开支实施重点监控。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支出。在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中,按施工图预算实行“以收定支”,或者叫“量入为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5. 加强园林工程安全质量监督

园林局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负责市行政区内市园林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养护和维修,同时应负责市园林工程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监督范围市行政区内所有园林工程项目,包括国家、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建的市园林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委托监督站实施安全质量监督,否则,市园林局不予办理市园林工程的综合验收、管理养护接收和竣工验收备案的手续。监督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和法规性文件包括国家、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建设工程、市政园林工程等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规章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法规性文件。市园林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包括现行园林绿化工程及其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含设计变更),这些文件须符合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勘察设计合同要求、签证齐全并经过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批准。

参考文献

[1]刘卫国,吴森.张家界市省级园林城市建设的初步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09(3):33-35.

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论文 篇9

摘 要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主要探究了工程成本管理中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工程成本管理中合同管理的重要作用,希望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所帮助,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工程管理 成本管理 合同管理 重要作用

一、引言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合同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增强合同索赔意识、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等,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合同管理,进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二、工程成本管理中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贯穿整个建设过程,从合同的制定到合同的履行,都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而且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施工活动都要以合同内容为基础,符合合同规定,进而推动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承包单位往往只对合同的签订引起了重视,却忽略了后期的管理工作。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工程合同管理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合同索赔意识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只重视合同的签订过程,而对于合同的管理和索赔问题上还存在不足,认识不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当出现违约行为时,不能及时按照合同相关内容进行索赔,来保障自身的权益。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企业相关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并且要对合同内容有全面的了解。一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索赔。

(二)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组织

合同管理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括经营、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专业性比较强。要想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對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些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组织,并聘请相关的专业管理人员。另外,要不断优化自身的合同管理组织,提升合同管理和索赔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三)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合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提升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就要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引起高度的重视。全面了解相关人员的实际情况,并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包括合同管理、索赔等专业技能,以及责任心的培养等,可以使其充分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真正地落到实处。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交流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开展。

三、工程成本管理中合同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合同管理是当前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企业都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获得更多的利益。如果没有合同的制约,那么企业就可能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如材料方面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这将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而且一旦出现返工的情况,势必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影响到工程成本的管理。所以,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可以制约企业的施工行为,明确双方之间的职责,规范其行为,在保障质量以及符合合同条款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这是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合同管理是工程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一目标。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合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可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少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由于缺乏积极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其在国际市场中屡屡发生各种操作失误。这让国内企业难以在国际竞争市场中保持主动地位,甚至会给国内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所以,国内各公司应该提升合同管理水平,严格遵守国际管理,切实推行工程监理体系,减少或避免因合同管理问题产生的纠纷,为国内公司全球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支持。

(三)人工费用方面的控制

在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以及材料运输、配料等辅助人员的费用大约占成本费用的30%左右。为了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在人工费用方面实施内部劳务承包合同管理。该合同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一是专业作业人员通过合同签订,采取多劳多得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能使人员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进而保障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二是可以有效地规范员工工资的发放形式,对于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签订合同,规定员工工资发放的日期和形式。财务部门会将工资直接下发到员工的工资卡上,防止出现作业管理人员无故扣工资,少发、漏发等问题,避免因为工资出现纠纷。这进一步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也有效控制了人工费用成本。

(四)材料费用方面的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材料,如果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难免会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进而影响到工程的成本控制。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对材料的损耗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此环节中,签订相应的合同可以有效实现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可以增强施工人员的材料节约意识,通过签订合同,专业班组会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结合相关的数据资料,计算材料的损耗数量,一旦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耗损过多,则按照相应的材料费在施工班组的劳务费中扣除,对施工的用料情况进行了有效的监管;第二,在合同中规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增强其责任意识,并实施监督管理和考核,避免出现采购材料与发放材料数据不符的现象,加强工作的执行力度和责任意识。

四、结语

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实施合同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合同管理过程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的管理,进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熊静.浅谈公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J].江西建材,(08):150+153.

[2]赵其铸.浅谈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合同管理[J].低碳世界,2017(11):260-261.

上一篇:崇尚科学反邪教论文下一篇:创新创业大赛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