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论文(精选10篇)
「内容提要」本文从作业成本会计的主要特征来说明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集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系统。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提供的是一种动态信息。在此基础上,阐述和分析了作业成本会计在发达国家应用的现状,从而进一步说明作业成本会计应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具体提出在我国推行作业成本会计的基本思路,即根据我国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在引进作业成本会计时应做的基础工作和实施步骤。
「关键词」作业/作业链/作业成本会计/价值链
「正文」
一、作业成本会计的主要特征
作业成本会计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按照詹姆斯。A.布林逊在其《作业会计》一书中的解释,所谓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作业成本会计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成本按各个作业进行归集,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直接归集于产品外,制造费用则按作业产生的原因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按作业产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将成本库中的.制造费用向各种产品进行分配。成本计算体系不再按各个生产部门进行,而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分作业划分核算环节而进行的成本计算。作业的设立是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目的,由此而设立的前后有序的作业集合体,又称为是“作业链”。例如,从产品的研制开发到组织订货、安排生产、产品对外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就是一个有序的作业集合。在“作业链”的连续经营和操作过程中,因为产品的生产消耗了作业,而作业消耗了资源,即每完成一项作业就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作业的转移实际上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既是全部作业的集合,又是价值量的集合。因此可以说,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作业都能形成产品价值或称作业价值,所以,一般又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增值作业”,反映作业消耗的有效性;而“不增值作业”则反映作业工作的无效性。作业成本会计,就是要力求消灭非增值作业的一种系统管理活动。它所关注的是怎样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能在企业决策、控制的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系统,它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上,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提供的是一种动态信息。因为作业成本会计,是按具有代表性的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分配,从而使产品成本中有技术经济依据,能直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成本比重大大增加,而按照人为标准分配于某种产品的成本比重大大缩减,从而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应该看到,作业成本会计是在传统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成本会计的一种超越。因为,传统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不同产品生产耗费的全貌,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往往使生产量大、技术上不很复杂的产品成本偏高,而生产量较小。技术上比较复杂的产品成本偏低,形成不同产品之间成本的严重歪曲。作业成本会计则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之所以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是因为作业成本会计能够打破间接费用的单一分配标准,是按成本产生的动因,采用多种分配标准,增强了费用分配的因果性,从而使产品成本计算更趋于合理性和准确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其中, 制造费用是一种间接费用。成本会计发展之初, 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 直接人工成本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造费用数额较小, 由于制造费用的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具有一定相关性, 且直接人工成本数据易于取得, 因而, 直接人工成本便成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 现在的生产过程日益高度自动化, 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部分大大减少, 而制造费用部分显著增加, 并且其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渐失相关性。例如, 在完全自动化的高新技术环境下, 工人完全被自动化设备所取代, 根本就没有直接人工成本,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制造费用。这时,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适应性显而易见。它导致一些产量大, 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成本偏高, 而产量低, 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成本成本偏低, 从而扭曲了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 造成产品生产经营决策尤其是定价决策的失误。
由于传统计算方法的不适应性, 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来代替它, 作业成本法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及应对措施
作业成本法 (ABC法) 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 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 通过分析成本发生的动因, 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较, 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作业成本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现有生产条件下, 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作业的划分。在作业过程中, 一些产品, 尤其是结构复杂的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产成品产出往往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个工序。要按这样多的工序划分作业和作业动因来计算产品成本的话, 会带来巨大的计算工作量, 这在实践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是作业成本归集的准确性。在作业过程中, 一些无效作业, 主要是贮存和运输, 这些无效作业不增加产品价值, 却造成费用, 增加产品成本, 造成产品真实成本信息的歪曲反应。鉴于此, 近几年来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上。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而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无法迅速推广。还有学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推广作业成本法是不可行的。
由局限性可以看出, 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 有赖于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无效作业的消除。随着管理理论与技术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一些新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为之提供了可能。
2.1 企业流程再造 (BPR)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在传统的分工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和管理学者提出和发展了组织分工理论, 在工业革命以及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成本, 尤其是对大量生产标准化产品的效果更为显著, 由此大大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这种过细的分工, 把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产品工序分割得支离破碎, 造成了过多的工序, 不利于作业和作业动因的归集。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 所面临的社会和经营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曾经行之有效的分工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组织结构, 管理体制与业务流程, 日益呈现出不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弊端。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正是为了克服这种弊端而应运而生的。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流程进行基本的再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 它的一个根本设想, 就是以首尾相接, 完整的整合性过程来取代以往的各部门割裂的、不易看见也难于管理的支离破碎的流程。它不是对企业进行肤浅的调整和修补, 而是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改造, 抛弃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以及陈规陋习, 另起炉灶。这种改造摒弃了传统的分工理论, 从核心业务流程入手, 对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程序、组织体制、人员组合等进行创新设计。
作业实际上就是业务流程。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乃至企业再造本身就是企业作业链优化的表现形式。经过再造之后, 提高了企业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精简了作业流程, 使原来许多的作业被较少的作业或作业组所代替, 使作业和作业动因的归集变得相对容易, 减少了作业成本归集的工作量。另外, 经过流程再造之后, 企业的生产流程更为通畅, 减少或消除了原材料与半成品在工序之间的搬运量, 降低了无效作业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2.2 准时制生产 (JIT)
在传统的分工模式下, 以福特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模式靠单一品种的规模生产来降低产品成本。大批的产品生产出来之后, 首先经过库存, 再通过市场营销的诸多手段推向市场, 即传统的“推”式生产。库存不会增加产品价值, 却增加了产品的作业成本。另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经济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顾客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 “推”式的大量生产方式的不适应性日益显露出来, 准时制生产就是在解决如何根据顾客需求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问题上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方式。
准时制生产首先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它变传统的“推式生产”为“拉式生产”, 即根据顾客需求来安排“准时适量生产”, 由于是按顾客订单来安排生产计划, 产品生产出来之后, 无须经过库存而直接到达客户终端。这就消除了产成品的库存这一无效作业。
准时制还是同步化生产。所谓同步化, 就是要求物料的运动完全与市场需求同步, 即从采购, 生产到发货的任一环节都与市场合拍。生产的同步化通过“后工序领取”的方法来实现。即把产品生产流程中的后一工序视为前一工序的用户, 后一工序在需要的时候, 向前工序领取必要工件, 而前工序提供该工件后, 为了补充被领取的量, 必然会向更前一道工序领取所需零部件。这样逐层向前工序领取, 直至粗加工以及原材料部门。把各工序都连接起来, 这样每个工序都是根据需要生产, 就避免了工件与半成品在工序之间的储存, 消除无效作业。
准时制生产的同步化需要合理的设备布置来保障。它要求各设备根据加工工件的工序顺序来布置, 这样又减少了一部分产品在工序之间的搬运量。
3 结论
企业流程再造和准时制生产表面上看只是对企业流程和生产方式的改进, 但它们几乎涉及了企业的全部。它们的贯彻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外, 科学的流程设计和准时制的生产方式能够灵敏地对顾客需求变化做出反应, 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更重要的事, 流程再造和准时制生产, 简化了生产流程, 减少或消除了无效作业, 降低了作业和作业动因归集的难度, 使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其应用必将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当然, 实施作业成本法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多方的配合。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外, 还要求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管理人员及职工观念的改变等方面的工作, 才能使作业成本法真正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根尧.生产与运作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
[2]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3]周爱丽.浅析作业成本法[J].会计之友, 2004 (1) .
一、企业物流成本及其核算内容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活动中,物品在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包括时间资源)的货币表现的总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是根据企业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采用相应的核算模式和方法,按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的物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计算出一定期间企业物流活动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支持管理者决策,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成本核算应该解决成本种类核算、成本位置核算、成本承担者核算三方面的内容。
对一个企业而言,要想维持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且提高服务质量,就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案,在保持和吸引客户的同时,保证公司利润的最大化。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由于所提供的成本信息缺乏相关性,难以适应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物流成本量度,而作业成本法恰好可以规避以上缺点。
二、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源于一种新的企业观,就是将企业看作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的最终产出,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力图找到资源耗用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产品成本。
(一)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也称为活动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作业成本计算首先将企业所消耗的资源通过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形成作业的成本,然后再将作业的成本通过成本动因分配到成本核算对象上形成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作业成本法核算的步骤:
(1)分析确认企业的资源。物流成本的计算首先就是要分析各项物流活动消耗了哪些资源,资源在作业的基础上确定,每项作业必然涉及到相关的资源,对企业来说资源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提供物流服务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
(2)分析确定物流作业。作业是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资源消耗地工作,说明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如何被消耗的。
(3)确认资源动因。作业决定着资源的消耗量,这种关系叫做资源动因,资源动因联系着资源和作业,将物流资源分配到各个物流作业中心,形成物流作业成本库。
(4)确认作业动因。作业动因反应了成本对象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选择作业动因,设立成本库,每个成本库汇集他所在的作业中心因作业而引发的成本。
(5)作业中心成本归并。资源费用依据资源动因系数分配到作业成本上,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进行归并。
根据作业成本基本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可以得到:单位物流成本=作业数量×单位作业成本=作业数量×资源动因×资源动因成本分配率
(二)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成本核算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
(1)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以及生产企业的物流活动中,间接费用所占比例很高,且都不能归入直接成本,同时许多间接作业与产品产量并不直接相关,这使得运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可能会扭曲产品成本。而作业成本法正是针对间接费用比例很高的企业提出的。
(2)物流企业提供的是无形服务,每个客户的需求都不一样,个性化生产(服务)要求较高。而作业成本法正适合在产品(服务)品种结构复杂、工艺多变、经常进行生产调整的情况下使用。
(3)作业成本法揭示了资源耗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从前因看,可以通过作业追踪到产品的设计环节,因为产品的设计环节决定了产品生产的作业组成和每一作业预期的资源消耗水平,以及最终对顾客提供的价值的大小;从后果看,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有效信息,优化产业链,减少浪费,寻求最有利的投资方向,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经营整个价值链的价值。
三、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作业成本法有着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但是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一)应用范围受限 不是所有的成本费用都可用作业成本法处理,有些费用如物流生产能力不足时所产生的成本不能纳入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一些难以在短期内见效的作业也不能用这一方法评价其合理性。
(二)成本效益方面的障碍 对于成本而言,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支撑。企业从引入到应用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费用和相关人员的培训费用等,同时需要具备详细的基础资料,带来较高的管理成本。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效益没有一个客观的计量依据,没有办法准确地计量。对于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更重视其任期内企业的效益水平,因此很难会为了产生非短期收益而花费大量成本。
(三)没有考虑时间成本同样的物流流程其作业量可能相当,但花费时间不同,造成库存持有成本、订单响应成本、缺货成本等可能不同,即作业成本法不能准确核算所花费的时间成本。
(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需要更多的基础数据 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不能够提供其所需要的生产过程信息。因作业成本法并非仅限于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其更是一种管理制度。因此,如果企业无法做好资料的收集与处理工作,那么将会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形成很大的障碍。
(五)作业成本软件系统不成熟妨碍了各作业中心之间的控制 目前我国尚没有成熟的作业成本软件系统,缺乏能够开发该软件的合作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即以作业为中心。该方法只能公布成本因素的变化情况,而并没有对各个作业中心之间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未能揭示构成物流成本的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不利于物流系统总成本的降低。
综上所述,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不能反映资源消耗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有对作业成本法加以改进,才能正确计算出一定期间企业物流活动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进而为控制成本和合理定价提供重要条件。
四、改进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策略
改进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策略应是将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结合为基础,以成本效益为前提,合理核算时间成本为保证,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和引进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关键环节。
(一)将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结合 应强调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作用,对性态复杂的物流成本,如物流生产能力不足时所产生的成本和短期内难以见效的作业,其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要求不高,可以将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一方面,可以通过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对成本进行核算,满足财务报告的需要;另一方面,将作业成本法运用于企业的物流流程的设计和定价,顾客获利能力分析、质量管理等诸多方面,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
(二)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前提 尽管提倡采用作业成本法,但不能不顾企业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如果一个企业的成本动因太多,导致作业中心过于分散,成本核算过于复杂,或者物流作业不是按照作业中心来安排,那么采用作业成本法就会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付出很大的成本。由于获得的收益不能够在短期内准确地衡量,因此,作业成本法并不会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应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结合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分析作业成本法在本企业的适用性。
(三)合理核算时间成本 在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总成本时应考虑时间成本。作业成本是消耗有形资源的成本如装卸搬运、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时间成本则是占用时间资源而引发的成本,如作业之间的衔接、系统规划的合理性、信息的顺畅度等造成的物流流程流转时间的变化,从而引起资金利息、贬值、过时等与时间相关联的成本。从整个流程的角度核算物流成本,注重流程之间的衔接,提高运作效率。同时引进时间维度,考虑物流流程时间的长短对物流效率的影响,进而核算对物流成本的影响。
(四)将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不同营运部门的作业,其类型和数量是与企业本身的经营运作方式紧密相关的。因此企业应针对自身特点,界定本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以各个作业为单位,分门别类地搜集物流要素的数据。如运输部门的流程作业,可以界定为运输方案和路线的安排、车辆调度、实物集运、运价的决策谈判和后期的成本审核四个部分。以作业为单位搜集物流要素数据及成本信息有利于进行成本的局部控制,把成本核算进一步深入到作业层次。
(五)引进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作业中心之间的控制和管理 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复杂性和所需数据的多样性,实施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尽快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作业中心之间的控制和管理。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改善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状况,建立基础数据库,为实施作业成本法所需的数据信息提供加工处理的平台。
(2)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对接。同时归集财务资料与非财务资料,将其中的财务资料直接转化为物流作业的资源耗费,而非财务资料根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日志单独输入管理信息系统。
(3)各个作业中心之间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引入责任成本考核机制,企业的管理者定期公布企业物流总成本的变化情况,将着眼点从“作业”转移到物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加强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进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设计高效、适用的作业成本核算体系,有利于有组织、有秩序地核算企业物流成本,保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为管理者进行成本决策提供依据,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物流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国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综述》,《物流科技》2007年第3期。
[2]朱霞:《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利润分析》,《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年第7期。
作业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
近一、二十年来,在电子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适时制(JIT)采购与制造系统,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零库存、单元制造、全面质量管理等崭新的管理观念与技术应运而生。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的商品需求,快速地、高质量地生产出多品种少批量的产品。在这种崭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传统采购与制造过程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原来为传统采购与制造乃至企业决策服务的产品成本计量与控制、会计决策、业绩评价等会计理论和方法也将发生相应变革。例如,在先进制造环境下,许多人工已被机器取代,因此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固定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70年前的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今天大多数公司的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成本的400~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今天不到10%,甚至仅占产品成本的3~5%.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消耗,从而不能正确核算企业自动化的效益,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有用的会计信息。其最终后果是企业总体获利水平下降。
一、作业成本法的定义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作业成本计算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认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企业受到双重损失、总体获利水平下降。
二、作业成本核算的应用
作业成本核算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产品生产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
作业成本核算是基于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分配不真实而提出来的。在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一般采用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台时,这种分配方式在以前起过积极作用,即在产品品种少或间接费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比较适用,一般不会对产品成本水平产生较大的冲击波。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生产产品品种较多,工时或机器台时在各产品间很难精确界定,又由于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较高,分配也难以做到合理。在作业成本制度下,成本归属从因果关系出发,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不在各产品间直接分配,而在各作业项间进行分配,这种就体现了费用分配的因果性,从而使作业成本乃至产品成本的计算较为准确。
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思维是:作业消耗间接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发生。可以看出,作业成本的实质就是在资源耗费与产品耗费之间借助作业这一“桥梁”来分离、归纳、组合,然后形成各种产品成本。
三、作业会计对传统会计成本观的突破
由传统的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发展到现代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因为面对间接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的比重日趋增大、产品品种的日趋多样化和小批量生产的市场需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和贸易壁垒消除的新市场条件,继续采用早期成本会计控制大批量生产条件下产品成本的方法,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如质量检测、试验、物料搬运、调整准备等),以及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等等,必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从而引起经营决策失误、产品成本失控。传统成本计算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却处处隐藏暗礁,隐藏着不盈利的产品。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不同的是,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不仅发生了量变,而且发生了质变,它不再仅限于传统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它不仅局限于多元分配基准,而且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并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质量检测时间等)。这种量变和质变、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相结合的分配基础,由于提高了其与产品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能使作业成本会计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与传统会计成本观相比较,作业会计实现了几个重大突破。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溯本求源,改变成本动因传统成本法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唯一动因,并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按照这一思想,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作业会计的成本计算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费用应根据其发生的原因,汇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产品生产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计入产品成本。按照这一成本动因将成本划分为:①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短期内仍以产品数量为基础,与传统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长期变动成本,以作业为基础,作业量是其成本动因。某种产品分配的长期变动成本数额在传统成本法下多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给定的时期内不随任何作业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也是变动的。
在传统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取决于间接成本分配的合理性。而在现代企业制造过程中,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最终产品和劳务吸纳的间接费用大增。这种情况下,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分配将会使产品成本信息严重失真。因此,应从成本产生的源头入手,分析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作业成本法(ABC法)应运而生,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二)、强调成本的战备管理,延伸成本概念传统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但随着市场格局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产品的价值实现比价值形成更为重要,因此,应选择实施按成本管理要求的全程管理。
ABC法正是立足于这种全程的成本概念进行管理,将成本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将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阶段,且尤其重视在产品投产前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如果说价值工程强调在设计阶段剔除产品过剩功能,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ABC法则强调在设计过程中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对于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在不影响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也选用低成本作业。因此,ABC法被看作是价值工程在成本会计应用中的深化、细化。
(三)、强调决策的成本关联性,辅助相关成本决策法相关成本决策法是管理会计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管理决策方法,它将与某种决策相关的成本和收入进行配比来做出决策,只考虑随决策而变动的成本,忽略不受决策影响的成本。相关成本决策法假设决策对成本在短期内发生影响和多项决策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相关成本决策法考虑了决策的短期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①一旦某项决策敲定,与该决策相关的变动成本就会成为与其他决策无关的固定成本;②所有成本均是变动的,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仅仅只做一项决策,前期决策会对后期决策产生影响。换言之,某些成本就某单个决策而言是固定的,但就一系列决策而言却是变动的。相关成本决策法假设决策互为独立是脱离现实的,生产中企业总是面临许多决策,一些决策还同时进行,其相互影响既体现在机会成本上,又表现在未来的潜在成本上。相关成本决策法没有考虑这种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使用它将导致一定时期内从各项决策取得的收益不具可加性,即整体效果小于单项的决策效果之和。ABC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能辅助相关成本决策法,它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一项决策不仅要考虑其对同期决策的影响,还要考虑其对后续决策的影响;不仅需要预计未来的机会,而且还要掌握成本的长期习性,其中包括那些不随单项决策变动,但随多项决策变动的成本习性。ABC法通过揭示各种成本的动因,了解各决策方案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使决策后系统的总体效果大于各单项决策效果之和。
(四)、重新界定期间费用,完善成本概念传统成本观下,产品成本是指其制造成本,就其经济内容看,只包括与产品成本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产品成本按费用的经济用途设置相关项目。而在作业成本观下,产品成本是指完全成本。就一个制造中心而言,该制造中心所有的费用支出只要是合理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品有益的支出,就应计入产品成本。即作业成本观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论其是否与产出直接相关。
作业成本观下,也使用期间费用概念;但此时期间费用汇集的是所有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即所有作业无效耗费的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作业耗费的资源价值,而不是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支出。企业将它们计入期间费用,是希望通过改进相关作业以消除这些耗费。另外,作业观念下成本项目是按作业类别设置的。这种成本和期间费用的重新界定,是对管理内涵深层次认识的体现,有助于考核企业的管理效益,同时也完善了产品的成本概念。
(五)、降低成本的主观动因,完善责任会计在产品成本的形成中,除了受产量、作业量等一些客观因素的驱动外,还会受人为主观因素的驱动。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在作业成本观念下,按作业设立责任中心,使用更为合理的分配基础,易于区分责任,减少成本的主观动因。同时ABC法还特别强调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和质量检测时间等非财务变量,因为它们与产品实际成本耗费也有极强的相关性。
ABC法是适应于现代企业的制造环境而产生的,弥补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现代企业制造系统中的一些缺陷,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尽管我国企业目前还没有采用ABC法的现实基础,但完全可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借鉴其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比如:①成本的全程战略管理思想。使企业在“开源”过程中,就对拟使用的资源作好预先的筹划和安排,使日后的潜在成本得到事前的控制;②成本分配思想。当企业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计算的成本可信性受到怀凝,已影响到企业决策时,如工艺复杂、难以生产的产品在其售价未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情况下,会计资料却表明该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具有很高的盈利能力时,可采用ABC法对产品成本重新加以验证;③对成本过程进行剖析,并尽量消除非增值作业的思想。这启发我们在企业的生产中要强化成本意识,尽量减少无谓的操作,控制和降低成本。
四、实施作业成本法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切合现代高新技术生产环境的成本计算方法,纠正了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扭曲产品成本的现象,不论产量高低、制造工艺复杂与否,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较准确地反映产品与其所耗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接近于真实成本。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环境与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情况下,更能为企业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也优于管理会计早先提倡的变动成本法。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作业成本法是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计算出产品成本,还在于计量各种作业耗用资源的成本,本质上是计量分析资源的流动。
2、实施作业成本法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一个成本系统并不是越准确就越好,关键还须考虑其成本。作业成本法增加了大量的作业分析确认、记录和计量,增加了成本动因的选择和作业成本的分配工作,支付成本大增,作业成本库的选择,可使成本――效益平衡。
3、作业成本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在作业的确认、成本动因的选择和同质成本库的确认上,不同的会计人员会有不同的结果。这种主观随意性有时会带来与实际较大的偏差。
4、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的完全成本制度,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产品成本包括以前不能追溯的期间费用,计算出来的成本指标值比按传统的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差异很大,实施时应注意与现行成本制度的衔接或融合。
5、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取得单位最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做好全体员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避免和消除无效作业,消除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人为因素的阻力,以促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这是作业成本法的精髓。
6、实施作业成本法,应做好会计有关的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否则,假账真算,运用成本昂贵的作业成本法,无异于劳民伤财。
五、ABC、ABM发展前景
作业成本计算是在先进制造企业中产生并有显著效果的。但是它并不仅仅适用于先进制造企业,像西安农械厂这种非先进制造企业,由于其生产产品数量差异大,制造费用与直接人工费用比值高,也同样适宜ABC运行。与先进制造企业不同的是,其运用效果稍差。国外一些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都有成功应用ABC的案例。目前,在我国有很多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采取多品种,少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推广运用ABC,不但会给它们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方便其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相关资本支出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而且还会通过作业管理的实施提高其管理水平,促使管理现代化,增加企业的价值。
作业管理把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比传统的以“产品”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在层次上大大深化了。正如生物学深入到分子水平而形成分子生物学,在生物科学上形成重大变革一样,企业管理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而形成的作业管理,可视为本世纪初泰罗创――立“科学管理学说”以来,在企业管理上又一重大的革命性-变革,它对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方物流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前提是准确的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则能为物流企业提供较为准确的成本信息,本文通过实例对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了探讨.
作 者:任怡 石玉峰 REN Yi SHI Yu-feng 作者单位:任怡,REN Yi(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成都,610071)
石玉峰,SHI Yu-feng(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成都,610031)
刊 名: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F502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作业成本法 应用
一、选择题(1-
5、11-15题为多选,6-
10、16-20题为单选)。
1.经济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有()。
A.标题B.开头和结尾
C.层次与段落D.过渡与照应
2.公务文书的特点包括鲜明的政策性、严格的时效性和()。
A.法定的程式性B.法定的权威性C.程式的规范性D.程式的权威性
3.根据通知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通知分为指示性通知、转批或转发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
A.奖惩性通知B.发布性或印发性通知C.会议通知D.任免通知
4.请示的的特点有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A.行文事项的单一性B.行文语气的祈请性
C.行文关系的隶属性D.行文目的的祈复性
5.会议纪要的特点有()。
A.纪实性B.记要性C.规范性D.约束性
6.()是简报的核心部分。
A.目录B.正文C.报核D.按语
7.广告文案的别称是()。
A.广告文B.广告宣传C.广告内容D.广告艺术
8.以下表述中,能作批复结束语的是______。
A.上述批复如无不妥,请参照执行B.特此批复
C.上述批复如有不妥,请予回函D.此复在执行中若有新问题,必须立即上报
9.()是要求报告人自我述说在一定时期内履行职责的工作实绩情况。
A.自评性报告B.报告性报告C.自述性报告D.论述性报告
10.通报具有内容真实、()、目的导向等特点。
A.沟通引导B.传达精神C.警示告诫D.事件典型
11.经济应用文结构的特点包括()。
A.程式性B.便捷性
C.条理性D.逻辑性
12.公务文书的特点包括()和法定的权威性、程式的规范性。
A.鲜明的政策性B.鲜明的规范性C.优良的时效性D.严格的时效性
13.根据通知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通知分为()和发布性或印发性通知、会议通知、任免通知。
A.指示性通知B.转批或转发性通知C.奖惩性通知D.知照性通知
14.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在于()。
A.制发机关不同B.行文的目的不同
C.行文时间不同D.受文处理的方式不同
15.根据会议性质的不同,会议纪要可分为()和()。
A.讨论会议纪要B.办公会议纪要
C.类型会议纪要D.专题会议纪要
16.报核是()的核心部分。
A.通报B.报告C.报导D.简报
17.广告文指的是广告的()。
A.语言艺术部分B.语言文字部分C.宣传手段部分D.创造构思部分
18.不能作为请示结束语的是()。
A.以尽快批复为要B.上述要求妥否,请批复
C.上述要求如无不妥,请予批复D.请速批复,谨致谢忱
19.()是要求报告人一句岗位规范和职责目标,对自己任期内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作自我评价、自我鉴定、自我定性。
A.自述性报告B.讨论性报告C.报告性报告D.自评性报告
20.通报在写作时,不仅要求事例要典型和事实、分析要中肯客观,还要求()。
A.理论要画龙点睛B.语言要平实庄重
C.语言要华美秾丽D.感情要激昂向上
二、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
1.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是上行公文。()
2.请示具有强制回复的性质,上级在接到下级的请示后,必须在一定期限予以回复。()
3.函适用于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会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
项。()
4.秘密公文根据涉密程度,分为“绝密”和“机密”两个等级。()
5.请示的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
6.述职报告要充分呈现述职人的工作政绩,要实事求是地写,但更应该以谦虚为美德,推功揽过。()
7.在工作中,简报可根据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出版。()
8、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或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材料,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内容要到最后一段才显示出来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结构。()
9.标题即合同名称,由合同的性质和文种组成。()
10.在撰写求职自传时,只能机械地说明求职者的经历。()
11.报告是适用于向有关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是平行公文。()
12.公文的生效日期就是公文的印发日期。()
13.函的行文使用灵活、简便。可以上行和平行,但不能下行。()
14.秘密公文根据涉密程度,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15.请示对主管的领导机关也可以抄送。()
16.述职报告要充分呈现述职人的工作政绩,要实事求是地写,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过于 谦虚而缩小。()
17.在工作中,简报是根据情况不定期出版的。()
18、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或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材料,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内容要到最后一段才显示出来的结构是“金字塔”式结构。()
19.合同的标题可以直接用“合同”二字。()
20.简历只是机械地说明求职者的经历,而求职自传则更侧重文学色彩。()
三、简答题
1、简述应用文的含义及学习写作应用文的基本要求。
2、市场调查的步骤有哪些?
3、简述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4、简述经济应用文主旨的含义及确立主旨的要求。
5、市场预测的步骤有哪些?
6、总结的写作要求有哪些?
四、应用题
(一)指出下面每份文件中的5处错误,并予改正。
文件1中国人民银行××市××区分行文件
银×字〔二○○六〕××号
关于发现变相货币的通报
市人行:
最近,我区内××专科学校用计划外收入资金,发给教职工每人100院购物券。据了解,这是该校与××百货商场商妥用支票付给××百货商场20000元,教职工凭该校发给的购物券到××百货商场选购商品。据了解该购物券共印一百张,上有编号和学校财务公章,但未标明金额,购物有效时间为12月15日至12月25日。因该购物券已在规定时间内购齐商品而销毁,故我们未见到实样。
为此我们先后向××专科学校和××百货商场指出,上述购物券虽未表明金额,但仍属于变相货币,是违反国家现金管理规定的。这两个单位表示承认错误,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此类问题。
根据总行关于“禁止发行变相货币的规定”,特此通报。
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印章)
2006年12月25日
主题词:现金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市××区分行办公室2006年12月25日印
文件2××省人民政府文件
×政发〔04〕20号签发人:×××
关于将我省杂交玉米制种等
项目纳入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的报告
国务院:
我省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天然隔离条件好,是杂交玉米制种的理想场所。„„
为了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切实按照温家宝同志的要求,把河西走廊建成全国最大的国家级制种基地,今后5年,我们将以建设国家北方种业基地为目标,在河西走廊建设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和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农作物改良中心„„。为此,我省拟新建以下项目:
一、河西杂交玉米制种项目。„„
二、中部红薯种薯繁育项目。„„
恳请国务院将以上项目纳入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给予扶持。
以尽快批复为要。
2004年7月25日(印章)
主题词:农业项目请示
主送: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4年7月25日印
(二)请按要求为以下产品写出广告标语。
1、为顺畅牌自行车拟一条赞扬式广告标语。
2、为宝乐婴儿产品拟一条情感式广告标语。
3、为某品牌的汽车拟一条标题式广告标语。
4、为凯胜文具产品拟一条综合式广告标语。
5、为某品牌的浴霸拟一条号召式广告标语。
五、写作题
假如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请结合自己的情况写一封求职信。每份求职文书的字数在600字左右。
要求:
1、版面要求
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
其次,字体要适中;
再次,尽量少涂改,切忌乱涂乱画。
2、写作内容
(一) 作业成本法计算原理
作业成本计算 (ABC) 是以作业为联系资源和产品的中介, 以多样化成本动因为依据, 将资源分配到作业, 将作业成本追踪到产品, 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可分为以下步骤:一是确认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确认主要作业就是将与企业间接费用发生有关的作业活动进行分类。理论上作业的区分是越细越好, 但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 公司常用重要性和同质性找出主要作业。一个作业中心即是生产程序的一部分, 如检验中心就是一个作业中心。按照作业中心披露成本信息, 便于管理当局控制作业、评估业绩。二是将归集起来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每个成本库所代表的是它那个中心所执行的作业, 因此, 这一步骤的成本动因是要确认每个成本的资源耗用量。这一步骤的分配工作, 反映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规则: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 资源的耗用量的高低与最终的产出量没有直接关系。这种资源消耗量与作业间的关系是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是第二步骤分配的基础。三是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如整备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整备小时或整备次数;整备次数假定每次整备作业耗用的资源都相同;整备小时则假定资源的消耗是随产品所需要的整备时数的变动而变动。这一步骤的分配工作反映的作业成本法规则是: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这种作业消耗量与组织产出量之间的关系是作业动因。
(二) 作业成本法主要优势
作业成本法能够比传统成本法提供更准确的关于经营行为和生产过程以及产品、服务和顾客方面的成本信息, 它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对传统成本核算的改进:作业成本法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作业成本法间接费用的分配由统一分配改为若干个具有同质成本动因的成本库分别进行分配, 标准也由单一标准分配改为多标准分配;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详细的成本资料, 增强成本的可追溯性、可归属性, 从而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和投资决策。
二、案例应用
(一) 传统成本法下成本核算
DW公司是吉林省著名的散热器生产企业, 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 现已形成了大规模的钢制翅片管、铝合金、铜铝复合、钢柱散热器、热风幕、空调、水暖管和PEX地热管生产体系。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 竞争压力的增加, 成本控制的作用日渐突出, 本文以其民用钢制翅片管车间产品成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前该车间生产的产品主要有3种型号, 分别是DWGC (以下简称A) 、DWSL (以下简称B) 、DWSX (以下简称C) 。产品A是三种产品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 年销售8600套;产品B工艺相对复杂一些, 年销售22000套, 在三种产品中销量最大;产品C工艺最复杂, 年销售4200套。该公司有关成本资料如表1所示。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 DW公司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基础分配制造费用, 得到制造费用的分配率为32.06, 如表2所示。传统成本法下A、B、C各产品的产品成本如表3所示。
公司经市场调查决定将产品的预计销售价格定为产品成本的125%, 产品预计及实际销售价格如表4所示。
近段时期, 由于同行企业加入市场, 使得市面产品种类增加, 竞争更为激烈, 本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B是正常销售, 没有太大的波动。产品A正常出售, 但来自其他公司产品的竞争使得公司被迫将产品A的实际售价降低到220元, 低于预计售价35.23元。产品C的售价定为257.73元时, 公司收到的订单的数量非常多, 且其他公司在产品C的市场上无力与本公司竞争, 随后公司决定将产品C的售价提高到400元, 即便到这个价格订单依然没有任何减少。此时产品C的订单已经超过企业的生产能力, 随后企业的管理层决定暂停产品B的生产, 全力生产高利润的产品C, 然后企业经过2个多月的转产后, 非但没有盈利, 反而产生亏损, 这引起了企业管理层的注意, 为什么全力生产C这种高利润的产品反而会亏损, 而原来正常生产的时候企业会盈利呢?按照市场来看本企业的产品C和其他企业的同类型产品并无太大技术优势, 为什么提高将近70%的售价, 订单仍然不断?是否由于公司成本的核算方法使得成本数据失真, 导致产品价格定位不准, 进而影响利润呢?
(二)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核算
DW公司决定改变一直以来沿用的传统成本计算方式, 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经过工作人员对该车间产品数据采样后发现, 公司在这几项产品上发生的作业主要包括:翅片压制、零部件排序、压焊、冲洗、喷涂、质量检测和包装。按相同类型的作业归集成本形成成本库, 如表5所示。经过分析后, 确定各个产品的成本动因, 进一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作业成本, 如表6所示。最后将作业成本库中的制造费用按单位作业成本分摊到各产品中, 如表7所示。经过重新计算, 得到新的产品成本资料, 如表8所示。
(三) 两种方法对比分析
作业成本法取得的产品成本资料与传统成本核算得出的结果差异很大, 具体数据详如表9所示。
产品A和产品B在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都低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产品成本, 而产品C的实际成本却大大的超过了传统方法下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解释公司生产经营方面遇到的困境。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 产品A的目标售价应是203.75元, 公司原定255.23元的目标售价显然是不合理的, 超过市场平均价格的25%。产品B的原销售价格为372元, 实际售价与目标售价基本吻合, 因而销售比较正常。企业亏损的问题主要出在产品C上, 在传统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显然低估了, 公司制定的目标售价过低, 使得产品C的售价在上涨70%之后仍然低于实际成本。公司的管理层由于被错误的成本数据误导, 转入被认为是高利润的产品C, 使得企业经营亏损。
三、结论
通过DW公司民用钢制翅片管的实例,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比传统成本法更准确。作业成本法计算出来的成本信息比传统成本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产品的实际消耗, 据此进行的利润分析结果更为准确;依靠作业成本信息做出的产品定价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在本例中, 企业使用传统方法核算时, 产量较大的产品B, 成本被高估了, 同时定价也相应地提高, 在现有市场形势下缺乏竞争力, 这些产品的销量逐渐下滑,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而产量较小的产品C, 由于市场需求较少, 且生产准备、工装、调试等环境消耗过多的资源, 造成实际成本严重超高, 蚕食企业的利润。在产品定价上, 成本分摊的偏差造成了对实际成本的误判,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弥补了以上缺陷;利用作业成本信息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分析进行作业成本管理, 找出哪些是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 哪些是关键作业和一般作业, 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 改进增值作业, 优化作业链, 最终增加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一)作业成本法计算原理 作业成本计算(ABC)是以作业为联系资源和产品的中介,以多样化成本动因为依据,将资源分配到作业,将作业成本追踪到产品,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可分为以下步骤:一是确认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确认主要作业就是将与企业间接费用发生有关的作业活动进行分类。理论上作业的区分是越细越好,但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公司常用重要性和同质性找出主要作业。一个作业中心即是生产程序的一部分,如检验中心就是一个作业中心。按照作业中心披露成本信息,便于管理当局控制作业、评估业绩。二是将归集起来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每个成本库所代表的是它那个中心所执行的作业,因此,这一步骤的成本动因是要确认每个成本的资源耗用量。这一步骤的分配工作,反映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规则: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资源的耗用量的高低与最终的产出量没有直接关系。这种资源消耗量与作业间的关系是资源动因,资源动因是第二步骤分配的基础。三是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如整备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整备小时或整备次数;整备次数假定每次整备作业耗用的资源都相同;整备小时则假定资源的消耗是随产品所需要的整备时数的变动而变动。这一步骤的分配工作反映的作业成本法规则是: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这种作业消耗量与组织产出量之间的关系是作业动因。
(二)作业成本法主要优势 作业成本法能够比传统成本法提供更准确的关于经营行为和生产过程以及产品、服务和顾客方面的成本信息,它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对传统成本核算的改进:作业成本法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作业成本法间接费用的分配由统一分配改为若干个具有同质成本动因的成本库分别进行分配,标准也由单一标准分配改为多标准分配;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详细的成本资料,增强成本的可追溯性、可归属性,从而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和投资决策。
二、案例应用
(一)传统成本法下成本核算 DW公司是吉林省著名的散热器生产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现已形成了大规模的钢制翅片管、铝合金、铜铝复合、钢柱散热器、热风幕、空调、水暖管和PEX地热管生产体系。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竞争压力的增加,成本控制的作用日渐突出,本文以其民用钢制翅片管车间产品成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前该车间生产的产品主要有3种型号,分别是DWGC(以下简称A)、DWSL(以下简称B)、DWSX(以下简称C)。产品A是三种产品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年销售8600套;产品B工艺相对复杂一些,年销售22000套,在三种产品中销量最大;产品C工艺最复杂,年销售4200套。该公司有关成本资料如表1所示。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DW公司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基础分配制造费用,得到制造费用的分配率为32.06,如表2所示。传统成本法下A、B、C各产品的产品成本如表3所示。
公司经市场调查决定将产品的预计销售价格定为产品成本的125%,产品预计及实际销售价格如表4所示。
近段时期,由于同行企业加入市场,使得市面产品种类增加,竞争更为激烈,本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B是正常销售,没有太大的波动。产品A正常出售,但来自其他公司产品的竞争使得公司被迫将产品A的实际售价降低到220元,低于预计售价35.23元。产品C的售价定为257.73元时,公司收到的订单的数量非常多,且其他公司在产品C的市场上无力与本公司竞争,随后公司决定将产品C的售价提高到400元,即便到这个价格订单依然没有任何减少。此时产品C的订单已经超过企业的生产能力,随后企业的管理层决定暂停产品B的生产,全力生产高利润的产品C,然后企业经过2个多月的转产后,非但没有盈利,反而产生亏损,这引起了企业管理层的注意,为什么全力生产C这种高利润的产品反而会亏损,而原来正常生产的时候企业会盈利呢?按照市场来看本企业的产品C和其他企业的同类型产品并无太大技术优势,为什么提高将近70%的售价,订单仍然不断?是否由于公司成本的核算方法使得成本数据失真,导致产品价格定位不准,进而影响利润呢?
(二)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核算 DW公司决定改变一直以来沿用的传统成本计算方式,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经过工作人员对该车间产品数据采样后发现,公司在这几项产品上发生的作业主要包括:翅片压制、零部件排序、压焊、冲洗、喷涂、质量检测和包装。按相同类型的作业归集成本形成成本库,如表5所示。经过分析后,确定各个产品的成本动因,进一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作业成本,如表6所示。最后将作业成本库中的制造费用按单位作业成本分摊到各产品中,如表7所示。经过重新计算,得到新的产品成本资料,如表8所示。
(三)两种方法对比分析 作业成本法取得的产品成本资料与传统成本核算得出的结果差异很大,具体数据详如表9所示。
产品A和产品B在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都低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产品成本,而产品C的实际成本却大大的超过了传统方法下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解释公司生产经营方面遇到的困境。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产品A的目标售价应是203.75元,公司原定255.23元的目标售价显然是不合理的,超过市场平均价格的25%。产品B的原销售价格为372元,实际售价与目标售价基本吻合,因而销售比较正常。企业亏损的问题主要出在产品C上,在传统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显然低估了,公司制定的目标售价过低,使得产品C的售价在上涨70%之后仍然低于实际成本。公司的管理层由于被错误的成本数据误导,转入被认为是高利润的产品C,使得企业经营亏损。
三、结论
通过DW公司民用钢制翅片管的实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比传统成本法更准确。作业成本法计算出来的成本信息比传统成本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产品的实际消耗,据此进行的利润分析结果更为准确;依靠作业成本信息做出的产品定价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在本例中,企业使用传统方法核算时,产量较大的产品B,成本被高估了,同时定价也相应地提高,在现有市场形势下缺乏竞争力,这些产品的销量逐渐下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而产量较小的产品C,由于市场需求较少,且生产准备、工装、调试等环境消耗过多的资源,造成实际成本严重超高,蚕食企业的利润。在产品定价上,成本分摊的偏差造成了对实际成本的误判,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弥补了以上缺陷;利用作业成本信息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分析进行作业成本管理,找出哪些是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哪些是关键作业和一般作业,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最终增加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种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市场的多变性使得会计人员在一定范围内不得不采取会计估算的方法确定会计期间的收益和损失。为了减少会计估计的随意性,降低财会报告的风险,重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成为必然。本文着重于企业在会计处理时针对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应用,以及应用中的不足与完善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不足与完善;会计应用;
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概念及其必要性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是资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在国外有两种情形;一是有限应用,如美国应用谨慎性原则的方法大致为广泛采用成本与市场价孰低法、谨慎估计或有损失、不设秘密准备。二是较广泛应用,如德国、日本等,允许计提各种形式的准备。在我国,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当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是什么呢?首先,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为精确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就必须按照规定标准来估算。其次,企业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式,面对的风险也日益加剧,只有谨慎才能抵御风险,更具竞争力;再次,依据谨慎性原则来处理会计工作,确认会计信息,可以防止利润和权益的夸大,掩盖不利因素,有利于保护出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形式的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
二、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主要应用
(一)坏账准备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此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在商业信用的情况下企业的产品售后往往不能立即收到现金,而通常采用赊销方法,由于市场的变化,购货方存在着破产倒闭或其他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将意味着货款可能无法收回,其直接后果将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影响。为了避免货款发生上述情况,我国现代企业会计允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账准备金,以抵消可能对企业发生的破坏作用。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估算方法,根据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企业的应收账款应以将来可实现的价值为准,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估计入账。目前我国会计实务中规定只能采用应收账款百分比法,即企业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实际发生坏账时再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应收账款。
备抵法克服了直接冲销法在发生坏账时直接将损失计入管理费用,企业利润大起大落,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弊端。提取坏账准备使企业逐步消化坏账损失,保证了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避免了企业虚列资产,能够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符合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
(二)存货跌价准备
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的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进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级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具体方法有:当企业的产品发生滞销时,为了抵偿存货报废发生损失对企业的消极影响,或者防止商品因大批削价而影响经营利润,企业可以提取削价准备。按财务制度规定,提取削价准备的企业,每月应按库存商品期末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削价准备,年末再按为销售而储备的库存商品余额的3‰--5‰进行清算。计提时,增加商品当期销售成本,企业发生削价损失时,冲减削价准备。
(三)加速折旧
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是谨慎性原则的又一典型应用。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实现价值补偿。总的来说,我国不少企业的折旧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不能适应企业技术更新、发展生产的内在要求,为此现行新会计制度在强调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同时,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如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其中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许多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早期的营业收入大,为做到收入与成本恰当配比,就应让这些资产具有最大经济效用的早期多计提折旧;二是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无形损耗,使得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价值应在短期内收回;三是加速折旧因减轻了前几年的所得税负担,等同是国家为企业提供变相的无息借款,有利于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四是由于维修费会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加速折旧法下,每年折旧和维修费用的综合要比采用平均年限法平稳。因此,允许一些行业,一些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中选定一种方法进行加速折旧,是完全必要的,既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又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谨慎性原则的不足
(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由于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加之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很难认定。实际操作主观性很强,受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影响,会计信息很难验证。
(二)计提被滥用,因为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而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两年亏损将ST处理,三年连续亏损将停止上市,上市公司就可能少提减值准备虚增利润,而有些上市公司股东为了逃避债务而多提减值准备。同时可能会产生前期谨慎后期不谨慎,或前期不谨慎后期谨慎自相矛盾的情况。
(三)现行税法对税前列支的费用规定有别于会计制度的规定,当计提减值准备时,还需补交所得税,增加企业现金流出,限制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并且谨慎性原则与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存在相冲突的方面。
(四)有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有的资产按市价计价,缺乏一致性,当市价高于成本时资产负债表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可能会歪曲企业的年度收益状况,在短期内延缓国家税收,而且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者不能做出最优决策。并且在不同企业实际运用不均衡,只在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而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非上市国有企业未明确规定。
谨慎性原则屡遭诟病,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其在实务操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以及如今演化成为部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的工具。
四、谨慎性原则应用改进策略
(一)扩大谨慎性原则运用范围与适度运用相结合 在上市公司进行谨慎性原则的实施试点,将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推进各种企业在同一市场展开公平的竞争,提高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分析的可比性,使得会计信息真正成为决策的有效信息。一个有效的方案就是找出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谨慎原则的优点,把它的不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当然,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之间影响到“适度”的程度,因此对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和缺陷会计人员必须准确理解掌握。
(二)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 会计核算使用适度谨慎性的时候,可以适当约束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前提和条件,使会计人员核算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受到限制。例如,美国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中对存货应用做了如下规定:“①预期销售价格将下降;②制成和销售存货的成本将增加”,除此还规定,只能在规定的上下限范围内应用存货的市价,资产折旧的提取额必须在原始成本以下。因为受到这些约束条款的限制,谨慎性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使用依据职能主要依据客观前提,使得操作中的随意性大大减少了。这样使得谨慎性原则和其他会计原则的使用上的冲突得到了一定的预防和控制。
(三)合理确定各项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 真实性居12条会计原则的首位,因此必须在维护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贯彻、运行谨慎性原则。要根据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来解决谨慎性原则和责权发生制、配比原则之间的冲突,当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为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反映要先考虑前者。除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和其他会计原则的使用顺序。
(四)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政策范围做出的判断性估计和决策。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以会计政策的范围为依据,在缺乏明确的规章的情况下根据经验作出判断。现在,要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在判断能力上还有很大不足。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提高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第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加强培养;第二,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对会计专业知识做到系统的掌握;第三,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其专业知识不断进行更新。
(五)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 像上文所说,实际操作中谨慎性原则容易产生倾向性和主观随意性。所以为防止谨慎性原则的滥用和曲解,一定要严格审计监督,防止人为因素是他与其他原则的冲突加剧。同时企业内在约束机制也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提高,规范其行为,更加合理地运用谨慎性原则。
参考文献:
[1]刘爱华.关于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的思考.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马军卫.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探讨.山西建筑
E n g i n e e r i n g
No . 7,2 0 0 8
价 值 工程 2 0 0 8年第 7期
基于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法的
物流成本核算研究
Ca l c ul a t i o n
o f
Lo g i s t i c s
Co s t
Ba s e d
o n
t he
Co mb i na t i o n
o f
Co s t
Ac c o un t i n g
a nd
Ac t i v i t y-Ba s e d
Co s t i n g
王玖河 Wa n g
J i u h e ; ~ Me n g
X i a n g we i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秦皇 岛 0 6 6 0 0 4)
(S c h o o l
o f
Ec o n o mi c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Ya n s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Qi n h u a n g d a o
0 6 6 0 0 4)
摘要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和 ABC作业成本法在核算企业物流成本 时各有优 劣。通过设置与物流相关的会计科 目,将二者
从形式上结合起来. 提 出将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分配率的选择,用于正确分配“ 间接费用”。通过例证说
明: 两者的结合既 易为会计人 员接 受,其核算 出的物流成本也更为准确。
Abs t r ac t :T hi s
pa p e r t r i e s t o c o mbi n e t h e c o s t a c c o u nt i ng me t ho d a nd t he a c t i v i t y—b a s e d c o s t i n g
me t ho d t o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l o g i s t i c s
c o s t
o f
a
c o mpa n y,co n s i d e r i n g
bo t h
t he
a d v a n t a g e
a n d
di s a dv a n t a ge
o f
t he
t wo
me t h o ds .F i r s t
i t
i n t r o du c e s
t he
b a s i c
t h e o r y o f
t he
t w o
me t ho d s . t l l e n
i t
p u t s
f o r w a r d
t h e
i d e a
o f
c o mb i n g
t h e
t wo
f r o m f o r m a n d
t h e
i n d i r e c t
e x p e n s e s
a l l o c a t i o n
r a t e . An d
t h e n
i t
e x e mp l i f ie s
t ha t
t h e
c o mbi n a t i o n
i s
a c c e p t a bl e
t o
t he
a c c o u nt a nt s
a nd
t he
l o g i s t i c s
c o s t
i S
t h e n
mo r e
a c cu r a t e.
关键词 :成本会计 : 作业成本法 ; 物流成本
Ke y
wo r ds :c o s t
a c c ou n t i ng: a c t i v i t y— ba s e d
c o s t i ng; l o g i s t i c s
c o s t
中图分类 号: F 2 7 5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4 3 1 1(2 0 0 8)0 7 ~ 0 0 8 2 — 0 4
0 引言
物流是企业“ 第三利润源泉”,已成为企业界的共
识 如何有效地进行物流成本核算也成为企业界和学
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并
建立有效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日益突
出
原有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无法直接准确计算出物流
成本.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成本管理,又有实施难
度。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其研究将具有现实意义和理
论价值 相关基本理论
(1
l 成本会计核算物流成本的原理及缺陷。
在传统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下.物流成本的核算
是按职能部门进行归集与核算.并对不同部门的物流
成本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一手数据均来源于企 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原有会计体系中成本会计核算方
法是指将与成本核算对象相关的费用归集并分配至该
成本核算对象的具体方法.它以产品或部门为核算对
象. 核算成本与费用。
由于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制造企业习惯将物流费用计入制造成本和诸项费用
中: 流通企业则将物流费用包括在商品流通费用中。因
此. 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流通企业. 不仅难以按照物流
成本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 .而且已被生产领域
或流通领域分割开来的物流成本
也不能单独、真实地
计算并反映出来,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真实全貌。表 l为
物流显性与隐性成本主要项 目及会计处理。
表 1 物流成本主要项 目的会计处理
物流成本
物流功能
项 目(支付形态)
会计处理
隐性
成本
库存成本
保险、积压物降价处理、呆滞产 品成
运输成本
本、产品损失、退货、缺货损失等
散落于各相关
返 程或起程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
会计科 目
输 重复运输 等。
表 1列举了物流成本中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所含
主要项 目及会计处理。
与物流成本相关的各项支出.在实际发生时被归
集入各相关会计科 目,从性质上难以划分,金额上难以
作者简介: tF A~(1 9 6 8 一),男,吉林榆树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孟祥伟(1 9 8 4 一),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物 流与供应链管理。
一 8 2一
维普资讯 http:// V a l u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N o . 7,2 0 0 8
价值 工程 2 0 0 8年第 7期
剥离。能否正确分离、核算 . 将是影响物流成本核算的关键。
(2)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作业成本法(Ac t i v i t y — B a s e d
C o s t i n g),即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 . 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 通过
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
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
上去的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其理论基础是: 产品消耗
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
作业成本法模型及分配方式如图 l所示
与传统
成本会计不同的是. “ 作业”作为联系资源——即各项
费用与“ 成本对象” ——产品、服务、作业、生产过程等的中介,通过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 资源最终精确的分 配到成本对象上去f ”
作
图 1 作业成本模型
素
动 冈
成本动 因是成本分配的基准 .对于成本信息 的准
确性和相关性有重要影响。是进行成本分析的基础 ; 通
过成本动 因可 以建立成本分析 的因果关系。因此,成本
动因的确定是作业成本实施的重要内容[ 2 1。
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
原有会计体系无法直接准确计算出物流成本. 而
作业成本法的复杂性使其应用于物流成本管理. 又有实
施难度: 因此. 本文将尝试就二者结合作理论性的探讨. 1结合作业 成本法设置 与物流成本 相关的会计
科 目
(1)物流成本分类与物 流作 业成本 分析要 素。
①首先,参考一般物流成本的分类。并根据会计准
则 中的重要性 原则进行选择 .笔者将物流 成本按照特
流作业功能,主要分为: 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信息处理成本五项 ; 而将花费少、对
管理决策不具有重要影 响的功能 .则放在其 他物流费
用中。
物流作业是企业使投入转变为产出的活动
上述
这五项物流功能可认为是物流作业中心: 再根据“ 作业
层级” 的概念逐层分解,作业中心则由各项具体的作业
组成。
②物流资源表明物流作业所消耗的成本 按支付
形态来 划分物流成本,包括人 员工资、福利 费、包装材
料费、水电费、折旧费、物流管理费、保险费、修理费等 .
可看作是耗费的各项资源【 3 J
(2)科 目级别设置。
关于将 “ 物流成本”、“ 物流管理费用”、“ 物流财务
费用 ” 设 置为一级科 目还是二级,我们认 为 : “ 物 流” 是
企业的支撑性活动.每一项功能都是与生产运作其他
功能相联系的。如运输 与原材料 的购进、产成 品的销售
等有关。这也正是物流隐性成本难以剥离的原因。由于
在原有会计核算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支出散落在多
个会计账户中. 在不打破原有的财务会计的框架下. 应
在各级含有 物流成本 的一级科 目下设置 为二级科 目
如此 既不违反 财务会 计制度 .又将 物流成 本纳入了管
理会计体系. 有利于物流域本的管理与控制
在二级科 目下按物流范围设“ 销售物流成本、供应
物 流成 本、生 产物流成本、退 货物 流成 本、废弃物流成本 ” 三级科 目进行归集 在三级科 目下按物 流功能设置 四级科 目.再按 支
付形态下设子科 目
物流成本核算科目表如图2所示
品
成 i
妻
j 物 流 范 围 I 物 流 功 能 j 支 付 形 态
成 本 对 象 I
』
盅
f f 资 源
图 r 2 物流成本核算科 目表
由上.便可以将会计核算方法与作业成本法从形
式上结合起来
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 科 目设置是灵活可变的 一
方面.可能会因为科 目设置级别过多过细带来核算不
便. 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与自身条件. 选择级别设置的层级数目; 例如,企业极少设计退货或废弃物流. 不需
要独立 了解该方面的信息 . 则可不设置“ 退货物流” 与
“ 废弃 物流” 的三级科 目 . 而将 按功 能划分 的科 目设置
为三级科 目
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对物流成本的分类依
据不 同而产生 了不同的类别 .所 以在进 行明细科 目设
置时 . 一定要结合本 企业的实际情 况 视企业需要得到
哪方面的信息而定。按支付形态类别进行科 目设置. 企
业可以很清楚地掌握物流成本在整体费用中处于什么
位置,物流费用中哪些偏高: 按照物流功能设置科 目,可以明确各物流环 节的责任与成 本
总之 .物流成本会计科 目的设置 因类别不 同而有
所差异。我们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 应结合本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流程等实际情况.设置一套相适应的
会计账户体系. 这关系到物流成本核算是否有效 . 关系
到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是否完整_ 2间接费用分配率的选择
“ 间接费用” .是指不 可直接 归集到最终成本对象
一 3—
维普资讯 http:// V a l u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N o .工程 2 0 0 8年第 7期
上的费用。在第一步的设计中,仅仅将二者从形式上结
合起来是不够的。作业成本法较传统成本会计科学之
处即在于它分配率的选择——即成本动因的选择。如
第一步设想我们设置了相应的会计科 目.但金额的准
确性将直接关系到归结出的物流成本的准确性
我们
认为. 可按照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的选择、设定与计
算引入间接费用的分配上.将成本动因作为间接费用的“ 分配率”
关于成本动因的选择需 要考虑 到以下几方面 :
f 1)相关程度。
在分配过程中.我们假设分配源的成本与动因的
数量是线性相关。在实际中,存在着多个成本动因,而
成本动因数量与分配源总成本线性相关.最好的成本,2 0 0 8 价值
动因是最恰当的成本动因:这样才能保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2)行 为导 向。
不 同的成本动因有不同的分配结果 :不 同的成本
分配结果以及基于分配结果的管理决策.会对组织和
员工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因此,必须仔细分析成本动
因的行为导向。
(3)成本收益。
一
次分配需要针对每个分配目标采集成本动因数
据. 无法采集的数据则无法分配。确定成本动因时,必
须考虑成本数据的采集成本.保证相关的数据易于获
取 . 如果数据采集成本太大 . 则可能使得 作业成 本无法
实施 阁
应用范例
笔者将设计一个简单的应用范例 .比较传统的会
计核算模式下与二者结合的模式下。归集到最终成本
对象上的物流成本有何不同
3. 1范例设计
假设某公司的生产需要 A、B两种原材料. 由公司
自有运输部负责运输。现购进 A、B各 1吨,发生的资
源和费用如表 2所 列
表 2 运输部资源和费用
(单位 : 元)
现假设原材料 A体积大而数量少. 仅 4名装卸人
员即可
而原材料 B体积小而数量多. 故动用了 6名
装卸人员。传统的会计核算将采用单一分配率,按照原
材料重量进行分配。会计分录如下:
借: 原材料——A——运输成本0 0 0
— —
B ——运输成本0 0 0
贷: 银行存款等0 0 0 0
实际的帐务处理将通过 “ 物资采购”帐户进行归
集. 待原材料检验入库后再转入“ 原材料” 帐户。此处为
方便理解,直接计入“ 原材料” 帐户。
一 4一
采用作业成本法的思想,A、B两种材料因特性不
同,应分担的装卸费用也不 同 ; 如再单纯按重量在 两种
原材料间分配费用 . 就会 出现 问题。而按照下列过程进
行归集. 计算出的结果将更为科学,见表 3和表 4。
表 3 ABC方法下间接费用分配率的计算
资源
运输人员
装卸人员(1 O人)
车辆损耗等
总计
费用 4 0 0 0 0 0 0
l O O O
l O 0 0 o
圆 J . —— „ 表 4 ABC方法下原材料费用归集成本
此时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 : 原材料一 A一 物 流成本一 运输 成本0 0
一
装卸成本0 0
原材料一 B 一 物流成本一 运输成本0 0
一
装卸成本0 0 0
贷: 银行存款等00 0 0 . 2结果分析
公司自运输部发生的费用为间接费用 在本例中.
前后对 比可发现 : 原材料 A的运输成本 由原来的 5 0 0 0
元降低为 45 0 0元. 而 B的运输成本则相应由50 0 0元
上升至 55 0 0元。
可见. 在原有核算体系下. 不能反映原材料成本中
真实 的物流成本 比重 .进而造成下游环节 即产成 品真
实生产成本的核算不清。而在作业成本法下算出来的成本更接近实际情况 增加“ 物流成本” 等各级明细科
目. 可用于有效分析原材料成本构成中. 明确物流成本
所 占的比重及金 额以及物 流成本 的结构构成 .从而挖
掘成本降低空间。
结论
在不打破原有财务会计框架的基础上.将成本会
计核算方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通过设置 “ 物流成
本” 等相关科 目. 各级科 目分级汇总. 可以有效地核算
和归集出工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及其构成 :并且在此基
础上,可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成本控制。两者的结合,既易为会计人员接受.又使核算出来的物流成本也更
为准确
维普资讯 http:// V a l u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N o . 7,2 0 0 8
价 值 工 程 2 0 0 8年第 7期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
制造企业原材料库存控制
S t o r a g e
Co n t r o l
o f
Ra w a nd
Pr o c e s s e d
M a t e r i a l s
i n
M a n uf a c t ur e
Fa c t o r y
Ba s e d
o n Fu z z y
Co mp r e he ns i v e
Ev a l u a t i o n 丁雪 Di n g
Xu e: 施文 Sh i
We n
.
’
(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 0 0 0 4 4)、(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e n t,C h o n g q i n g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Ch o n g q i n g 0 0 0 4 4,Ch i n a)
摘要 :模糊综合评判是具有多 目标、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在分析供应链环境下制造 企业原材料评价 因素的基础上 . 将模糊
综合评判法用于企业原材料 库存管理,改进传统 的 ABC分 类法。应 用实例说 明. 该法对改进 生产制造企业物料库存 管理方式 具有可行性。
Abs t r a c t :Fu z z y c o mp r e h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i s
a
c o mp l i c a t e d s y s t e m c o n s i s t i ng
o f
mul t i p l e
t ar ge t s,mul t i pl e
h i e r a r ch i e s .On
t he
b a s i s
o f
a na l y s i s
o f
e v a l ua t i o n
f a c t o r
o f
r a w a nd
pr o c e s s e d
ma t e r i a l s
i n
ma n u f a c t ur e
f a c t o r
i n
t he
s u ppl y
c ha i n.
e
p a pe r
i n t r o d uc e s
t he
f u z z y c o mpr e h e n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t o t h e ma n a g e me nt
o f
r a w an d p r oc e s s e d
ma t e r i a l s
t o i mp r ov e
ABC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n me t h o d.An
e x a mp l e
d e mo n s t r a t e s
t h a t
t h e
p r o po s e d
me t h o d
i s
f e a s i bl e
t o
i mp r o v e
t h e
ma n a g e
mod e
o f
s t o r a ge
c o n t r ol
o f
mat e r i e l
i n
ma nu f a c t u r e
f a c t o r y .
关键词 :模 糊综合评判 : 原材料库存控制 : ABC分类法
Ke y
wo r ds :f uz z y
co mp r e he n s i v e
e v a lua t i o n; s t o r a g e
c o n t r ol
o f
r a w a n d
p r o c e s s e d
ma t e r i a ls ; ABC c l a s s i f i c at i o n
me t ho d
中图分类号 : F 2 2 4 ; F 2 5 32 2。
【 2 】李敏: 《 物流成本会计建立的初步设想》 [ J l ;(~i ~ t)2 o o 4
(1): 2 5 — 2 6。
【 3 】张亚萍: 《 浅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 叨; < 商场现代4)d)2 0 0 6
(1 2): 1 5 —1 6。
【 4 】 彭建: 《 物流成本核算: 会计核算制度的一个补充》 [ J 】 ; 《 集团
经济研究} 2 0 0 6(9): 1-1 3。
【 5 】王爱轻、盂群波: 《 物流成本核算的实现及其实证分析》 【 R 】 ;
《 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 0 0 7。
一 5—
【浅谈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论文】推荐阅读: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研究综述的论文06-16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11-07
试论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成本会计论文12-13
成本的理念论文07-16
浅谈我的初中英语作业评语12-21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思考论文09-26
成本核算方法的优劣分析的论文11-05
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论文11-12
高校后勤实体成本控制的思考论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