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022-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动力和基础改革目标,该学科对全面发展学生的素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任课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力推进教材改革,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分析了当今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今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做一些经验借鉴。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重要性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开设得较晚,这必然导致教学模式不成熟,教学宗旨不明确,使学生的信息素养下降。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着重讲授的是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等方面,注重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应用,而不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所喜爱的内容,但就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只局限于使用和操作,知识面变得狭窄,偏离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

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不高,因此专业性教师较少,这就导致教师在备课时,教学设计混乱潦草、照本宣科,无法合理地安排理论和上机的课时,以至于学生不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面对的学生大约是14~15岁的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是接受信息技术的最好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我国卓越发展的阶段,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因此为了今后他们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竞争环境,培养出高素质、高信息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就必须加强对其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2l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领域越来越被人所重视。同时,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渴望也在加深,但他们的了解较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任课教师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用一种创新的思维来看待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开拓创新思维。

2.信息技术教育能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中的许多构思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任课教师如果运用好现实中的材料,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创新,通过引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以至于主动去思考去搜集信息,从而让其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乐趣,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知识。

3.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立,为学生课余时间提供了一些丰富知识,提高了自身素养。学生通过在课上自主学习以及对信息技术的探索,享受到成就感,找到了一种成功的感觉。在一堂信息技术课上任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做一些东西,然后根据他们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和修改,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数量不足,教学内容难取舍

根据我国教育部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规定,信息技术课在初中阶段应不少于70学时。但由于我们中学教育的重点仍然是应试教育,所以往往一些主要科目会占用信息技术课程,最终导致这门课程实际课时只有35学时左右,这与我国教育部的规定相差很多。与此同时,从最新规定内容来看,信息技术基础课时仍未完善。这就直接导致这门选修课被彻底砍掉,尤其是农村中学。而教学课时的不足,会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最终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并且由于中学阶段学生的兴趣喜好多样,知识程度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干脆将课堂变为自由活动,任学生自学。

2.教师过分强调实用,上课用书像软件参考书,课堂纪律严重涣散

自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开设以来,每年都会对其进行教学改革,其内容一直在变,所以无法固定一个长期的教学模式。这是我们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再来看我们上课所用教材:《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表格与文字处理》《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等,再加上一些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办公软件应用……,乍一看貌似一本计算机软件使用说明书汇编,教师好像开设了一个软件培训班。即使教师再认真备课,再改进教学方法,也无法提高学生兴趣。

3.没有考核机制,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

由于信息技术课并不影响升学,因此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包括学校领导并不重视这门课程,有些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形同虚设,只有书面显示,实际并没有任何课程安排。就算真正开设了,也没有一个正规的考核标准和制度。最后的成绩教师也只是象征性地打分,几乎同一个水平。这种情况客观上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一种负面影响。

4.教学模式单一,课上氛围死板

有些信息技术课教师是“半路出家”,中途转岗,本身专业基础就很薄弱,再加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教学方法完全按照传统学科的模式,死板地讲述理论知识。虽然有些教师上课地点选择机房,但授教模式完全没有变化,只是地点变了,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情况,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建议

1.优化教学手段,灵活应用现有资源

教学质量的高低与硬件设备的好坏息息相关,因此任课教师逐渐更换硬件环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授课时多一些生动的语言,切勿死死板板照本宣科,随着学生的态度变化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举个例子,在我们讲到压缩文件的时候,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大家平时日常生活中肯定看到过真空压缩袋吧,这种压缩袋既保鲜,又可以减少空间,可谓一举两得。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压缩软件winRAR就是这个道理,这种软件就如同大真空袋,可以将你的文件保存在一起,方便管理还省空间。

这样的启迪和生活贴近,让学生记忆深刻,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教学模式新颖,具有创新性

任课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敏锐的思维。在授课时,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室,利用现有软件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随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比如,有节课是Flash软件教学,授课教师可以这样讲:

同学们,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呢?没错,大部分同学都爱看动画片,像《喜羊羊与灰太狼》《海绵宝宝》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动画片,大家思考一下这段动画片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对了,就是用我们面前的计算机制作成的。那么,是什么软件有这么大的威力?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软件——Flash。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也能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画来。

这种授课方式吸引住了学生,促使学生渴望了解信息技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能力。

3.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是通往成功之门的垫脚石,但没有哪个教材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尤其是信息技术这种发展迅速的学科,教材更应该不断地完善和更新。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多媒体教材的开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材快捷、生动的特点,及时向学生传达最新信息,改变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的传统教材形式。

五、总结和展望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尊重、共享、平等新理念,树立他们的信息安全与道德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单单只是网络和软件的使用,它包含的内容既有独立性,又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始终以实践为主,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做好基本信息技术教学,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作用,为信息技术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来国,王雪梅.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J].网络科技时代,2008(16).

[2]赵明.试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0(05).

[3]彭顺路.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思路[J].成才之路,2008(02).

[4]李晓霞.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0(29).

[5]马飞.如何搞好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J].新课程:教师,2010(05).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双阳中学)

作者:何招贤

第2篇:信息技术队伍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摘 要: 各高校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建设的内容,而忽视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信息技术人员是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文章指出了发展信息技术队伍的必要性,分析了信息技术队伍组成应包含的要素,以及在现有状态下如何扩充信息技术队伍。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队伍 重要性

一、引言

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生活和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国家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因此做出了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重大决策。但是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中并非易事,国内大部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远落后于信息化技术的飞速成长。首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管理者和教师难以接受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坚持固有的管理和教学方式。其次由于生活中用到的信息技术产品都很成熟和稳定,即使接受模式的改变,往往也会因信息技术产品的缺陷和不稳定而放弃使用。再次高校推进的教育信息化还停留在物理网络和管理系统的建设面层,缺乏更高层次的利用。问题的产生需要人解决,如果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好的信息技术队伍作为支撑,仅仅认为网络覆盖或使用软件管理就是教育信息化,那么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就本末倒置了。但是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引入信息化技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需要有强大的信息化队伍作为支撑,从高校信息化发展方向、整体建设规划、具体实施阶段等方面进行宏观的把控、过程的监督及结果的维护。信息技术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然而信息化部门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存在建设方向模糊、组织机构不明晰、职能定位不明确、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信息维护人员较少等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要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组建一支结构合理、配置完善、分工明确、技术过硬的队伍。

二、信息技术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信息化着重物理网络、管理系统建设,这只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教育教学改革,高校信息化部门应该加快转变,从物理网络维护中脱身出来,促进和加紧资源建设、开放教学讨论平台,让师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教和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释放学生的求知能力,信息技术才实现与教育教学的完美融合[1]。

在各个高校扩招扩建的过程中,而信息技术队伍仍在原地踏步,少量的信息技术人员需要承担起全校的信息化管理维护工作,每增加一项建设内容,工作量随之增长,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多,师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何来人手开展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在美国高校,信息技术服务部门人数从100到500不等,人均服务师生数在100人左右,占学校全部管理人员的10%,国内高校仅清华大学拥有超过百人的信息化专业人员队伍,人均服务师生数在300人左右[2]。而大部分国内高校,信息化技术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主要精力都分散在物理网络的维护上,很难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有所改变,要在高校信息化工作中有所突破,必须壮大信息化技术队伍,没有人员做支撑强行前进,信息化成果很难巩固和延伸,导致资源难以整合,信息孤岛遍地。体制性障碍已经成为制约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瓶颈,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前进的步伐[3]。高校信息化工作应该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以服务为导向,致力于资源的整合、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提升,高校的信息化技术人员不仅要精通技术,更要懂得教学与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信息化建设队伍组成分析

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参考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果,合理的信息化建设队伍至少应该包含以下组成要素:

1.发展决策人

即信息化建设决策人,可以借鉴美国高校信息化管理模式引入CIO(首席信息官)体制,在明晰学校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方式的大前提下,由CIO领导和统一管理高校的信息资源,参与高校的高层决策,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信息化战略方针,全程监控信息化项目进程,适时调整教育信息化前行轨迹,有效调配信息化建设资金,管理高校信息技术服务部门。CIO的使命是避免学校盲目引入信息化技术,从全局和整体的需要出发,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

2.规划设计人

即信息化建设管理者,学校信息技术服务部门的负责人,在学校教育信息化指导方针下,详细规划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与使用信息化资金,参与信息化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参与信息化技术人员和信息资源的管理,主持信息技术服务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规划设计人需要具有丰富的信息化知识与建设经验,负责安排学校内的各项信息化工作具体的走向,定期组织开展工作汇报、项目督办监察,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朝着既定方向有序开展。

3.建设实施人

即负责项目的信息技术人员,参与到各个建设项目具体工作当中,一方面进行监管,另一方面参与建设。作为参与建设的实施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安全管理、硬件维护等方面;此外他们要善于交流,可以很好地协调校内人员与校外人员的沟通与合作。建设实施人是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人数最多、实战技术最强的技术力量。他们的能力,均会在各个信息化平台的使用过程中逐一体现。

4.管理维护人

即负责平台或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熟悉平台或者系统的具体设置、操作,熟悉平台或系统所对应的用户的使用模式或业务流程,具备简单的软硬件维护知识与技能。管理维护人一般需要直接面对用户,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与问题、是用户与建设者之间的桥梁,他们是信息化建设的一线工作者,组成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联络网,及时有效地反馈用户的建议与体验,有效帮助平台或系统的升级与改进。

四、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

根据上述分析的情况,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更要重视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教育信息化才有可能发展得更长远,现就目前国内高校形式,提出以下信息技术队伍发展措施。

1.改变信息化管理体制

引入CIO体制,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参与学校学术、管理等方面的决策,转变信息化建设工作辅助性、从属性的地位,以CIO为核心,形成以集中管理为主,分散管理为辅的模式[4],在CIO的带领下,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建设规划、各项标准、管理规范及资金配置预算,从而改变现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固有模式,教育信息化工作才能得以推进。

2.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扩充信息化技术队伍

(1)从现有各个部门征集信息化管理维护人员1名,负责所在部门信息化管理、联络、服务工作,对该类人员进行基础信息技能的培训,不定期的组织汇报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2)引入信息企业的信息化人才,以挂职或培训的形式参与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该类技术人员的项目经验,提高信息化建设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素养。

(3)引入教师团队,鼓励计算机专业教师组建项目开发团队,参与到校内项目的研发与测试,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信息技术队伍建设保障

信息化技术人员不同于专职教师与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具有多元负责的特点,在高校的职称体系下,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发展难以保障,导致信息技术人才的流失,学校需建设相关的保障体制,切身考虑他们的发展需要,为学校的发展留住信息化人才。

五、结语

建设信息技术队伍的过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部分,队伍中包含高校所有类型的人员,从校领导到学生无一例外地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当中,潜移默化地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因此,在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俊良.高校信息化“云中求变”[J].计算机世界,2013(18):1-2.

[2]王磊.浅谈高校信息化联络员队伍的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140.

[3]李雅琴.CIO:高校信息化建设亟待管理机制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28.

[4]吴斌,张聪闪.美国高校信息技术(IT)部门人员队伍建设探析[A].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43.

作者:许亦男

第3篇:电子信息技术对汽修行业的重要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过去的机械与电器的简单维修发展到电、机、光、液一体化的复杂高科技维修,而这些都是基于信息电子技术之上的。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技术会应用到汽车领域,维修人员如果只具备机械维修技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的发展趋势了。笔者认为在汽车修理行业应加强维修技术人员的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

目前,汽车信息电子技术化已经被公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信息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標志。增加汽车信息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信息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车上信息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过去的16%增至40%以上。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量甚至更多,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目前信息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中来。如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等。由于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装置数量的急剧增多,为了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重量,网络、总线技术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讯线路将各种汽车电子装置连接成为一个网络,通过数据总线发送和接收信息。电子装置除了独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还可以为其它控制装置提供数据服务。由于使用了计算机网络化的设计思路,简化了布线,减少了电气节点的数量和导线的用量,使装配工作更为简化,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送的可靠性。通过数据总线可以访问任何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读取故障码对其进行故障诊断,使整车维修工作变得更为简单。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信息电子技术尤其是总线结构的发展。当前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向集中综合控制的方向发展:将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集成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PCM);将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综合在一起进行制动控制;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架、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通过总线进行连接。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将车辆行驶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UCC)。

由以上事实分析可知,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已经大量使用,作为新时代的汽修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新兴的信息电子技术才能在未来的汽车维修领域发挥更大力量。

汽修技术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不同车型故障不同;同一车型不同时期的故障不同;同一故障在不同的路面上的反映不同。现代维修企业,如果没有比较先进的检测设备,要在简陋的环境下解决复杂的疑难问题,这就要求维修技术人员的维修技术相当过硬。针对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现实情况,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新兴信息电子技术培训,就成为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的必然选择。

维修人员首先要掌握电子计算机使用技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为主的高科技技术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多。电控汽车是汽车的主导产品和发展方向。因此,汽修技工必须要掌握电子计算机使用技术,会用电子计算机查找维修资料、检测故障代码、寻找故障排除的手段、网上技术咨询和网上修车等。而这一切均依赖于新兴信息技术培训。因此信息技术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尤其是结合修车查找资料等网上作业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这样迅速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实际维修效果。比如下载某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相关程序。可见,对汽修技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其次要掌握好较为全面的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这些都依赖于电子技术培训。

ECU是英文单词组合缩写,意为“电子控制单元”,简要的说就是车载电脑。现在很多轿车发动机大都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其中有一个形似方盒子的控制元件就叫“ECU”,简单地说,ECU由微机和外围电路组成。而微机就是在一块集成芯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单元。所以ECU就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发动机管理系统就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把各种检测器或者传感器采集来的各种信号(比如进气量、项位角等)进行相应的模拟/数字技术处理通过总线传送到单片机(或ECU)里,然后在经过相应的程序控制与数据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指定执行机构进行相应的操作(加大节气门开度)。

现在一些中高级轿车上,不但发动机上应用ECU,在其它许多设备上都可发现ECU的踪影。例如刹车防抱死制动系统、4轮驱动模式转换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悬架调节系统、安全气囊系统、以及多向可调电控座椅等都配置有各自的ECU模块对其进行控制。运用修车的现场实例加以指导与讲解,学习效果会更好。

再次要具有对故障的综合诊断与排除的能力。汽车电控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同时,增加了故障自诊断功能模块。它能够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不断监测电子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根据特定的算法判断出具体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下来,同时起动相应故障运行模块功能,使有故障的汽车能够被驾驶到修理厂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可以利用汽车故障自诊断功能调出故障码,快速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依据故障自诊断功能配合相应的解码器,方便的查找出故障的原因所在而不单单依赖原始经验积累。因此,电子信息技术培训可以大大提高综合诊断与排除能力。

电子信息技术目前已经在汽车领域大面积推广使用,未来会发展更快,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已经以飞快的步伐在改变着传统的汽车行业,大大提升了汽车的各个方面的性能。针对汽车维修人员技术含量不高的现实,汽修专业应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的培养,以追踪高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同时更好的提高汽车维修企业的整体实力。

作者:王立义

第4篇: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的革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传统的课程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例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等,并要求各门课程都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革新原有课程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带来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是单单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助于课程评价的变革和改善,信息技术与课程评价整合后,将带来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的革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了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与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5篇:论信息技术提升的重要性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我们身边的信息每时每分每秒都在不断的更新,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走进信息时代,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尤为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培训,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对于教育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一名教师,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需要。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求,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每一位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时代的信息,以创新的方式进行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6篇:(20111110104358884)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赋予人才素养以新的内容——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2000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并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教育部又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

2003年2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出台,并确定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开始实验高中新课程方案。同年7月,教育部核准五家出版社根据新课标编写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材,并于今年秋季将这五套教材推进实验区进行课改实验。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迅速掀起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讨论、学习的热潮,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渐渐注重研究新课程的目标,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学习并总结更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成功案例。

几年过去了,信息技术课进行得怎样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方法是否已经渗透到了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教师和学生们进行了采访。

一、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信息技术课实际不受重视

一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某网站的信息技术教育论坛发表了一个“信息技术的悲哀”的帖子,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共鸣。他们普遍认为,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很多学校不被重视。甚至有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希望高中考电脑,初中考电脑,小学也考。虽然我们会有压力,但那也是对我们的重视”。我相信这些话都是教师们感情的自然流露,不管是抱怨,还是沮丧,他们希望在教育中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并通过它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但高考能解决问题吗?从现在正在各大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上热烈讨论的“我拿什么拯救你,高中信息技术课?”中,我们似乎读出了信息技术教师们的无奈和矛盾心理。 再看看正在进行高中课改的几个实验区。某省教师反映该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的新课表是这样安排的:高一的第一学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学分;第二学期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2学分。信息技术一共就4学分,高一修完以后,学校在高

二、高三都不打算再开设信息技术课了。原来,很多地区在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时,从省级培训就开始划分高考和非高考科目,每个高考科目中又分为高考和非高考模块。“一个好端端的课程在实验阶段就开始严重走样了!表面上是在追求升学率,其实留下了很多隐患。”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研究部主任苗逢春博士在评论一些省区的做法时,如是说。 2.从教师到学生,新课改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虽然新课标已经颁布一年多了,但教师和学生们对新课标的接受过程却并非想像中的那么顺利。 一方面,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接受还需时间。新课标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改变了原有的“技术本位”的观念,又进一步提出了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理念,增加了许多人文素养的内容,使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由原来的混乱走向有序,从随意走向规范。虽然多数教师认可新课标的思想性和前瞻性,对新课改的积极性也很高,但由于新课改的理念与教师们以往的教学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信息技术教师们接受起来遇到很多困难。随着教师们根据新课标所进行的研究增多,他们关注的层面多元化了后,反而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组织不起正常的课堂教学来。他们期望多一些可供参考的优秀教案。由此可见,对于信息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贯彻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需要专家和一线教师进一步地沟通。

学生对新课标也存在困惑。学生是新课改的受众,下面让我们来听一下学生们的声音:“上了近两个月的课,感觉上课所学内容大部分在初中和小学都学过,所以大部分课都觉得很无聊,自己做自己的。有几节课讲了编程,个人很感兴趣,第一次感到在信息技术课学到东西了,而且是很实用的东西。希望老师以后多上编程的课,或其他多媒体制作的内容。”不少学生反映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是“换汤不换药”,还没有改变实质,枯燥、无聊而且过于公式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反思和建议

1. 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价值性分析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不被重视的现实引发了教师们的疑问“信息技术课程生存的空间到底有多大?”,不少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上具有相同的目标,二者实际上在做着同一件事情,因此怀疑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价值性。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自我的设想。

课程整合承担的是应用层面的信息技术内容。它作为课程教学(如语文)的工具手段,强调的是在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信息技术课承担的不仅包括一般的信息素养,还要向学生传授技术层面的内容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思想、方法、原理。因此,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并不冲突。就好像识字、写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在语文课中进行系统培养,而在其他课中进行应用。

在这个问题上,苗逢春博士也明确了同样的观点:“在大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信息技术整合不成熟的今天,信息技术课作为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培养的主渠道责无旁贷。在国家层面,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地位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会被削弱,反而会被加强。当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及其他渠道相对成熟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自身会相应发展、成熟与分化,信息技术课将以新的形态继续存在,与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共存互生,仍会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多样化、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育。” 2. 课程建设不能顾此失彼,要两相兼顾

既然明确了信息技术的地位,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探讨怎样去建设和完善信息技术课程。

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曾说过一句话,“技术是形,文化是神”。同样,苗博士也探讨过信息技术中“信息”与“技术”的关系,说它们是“道”与“术”的关系。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课程时,要改变原来“为操作而操作的倾向”,但也不能只片面强调信息素养的培养,而忽略对技术本身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科学原理的系统掌握。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完善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才能为信息技术课程未来的发展铺筑道路。 3. 教材建设应更贴近实际

到底什么样的教材能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满意,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但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是否已经处理好了以下问题。

(1)放开教材的地方垄断,增大教材选择的透明度。许多教师由于没有选择教材的权利,了解其他教材的机会比较少,偶尔看到好的教材时,对现有教材就会产生反感,因而减少了遵循教材教学的内驱力。 (2)教材的研发要“以人为本”。许多教材不受教师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一线教学不够贴近。许多教师抱怨:“教材的研发基本都是高校专家以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研究生们编写出来的,虽然对方向性的把握比较准,但根本没有办法根据这些教材组织教学。”教师们担心这样的教材只是坐而论道,缺乏实践的土壤,会脱离教学的实际。

(3)教材要考虑各个学段的衔接问题。由于没有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各个出版社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编写差异甚大,好多初中与小学的教材缺乏衔接性。与高中阶段教材的衔接问题令各个地区的教研人员和教师困惑,学生也由原来学习信息技术非常积极主动的状态,开始觉得内容重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4)要具备自己的特色。教材虽然种类很多,但教师们反映真正既具有权威性、有特色、又得到广大师生一致认同的教材比较少见。

现代技术模式化的整合课

一位前几年就着手整合课探索的教师说:“网络环境中的语文教学似乎走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导入,发现问题——上网,解决问题——收集整理资料——网下交流。搜集资料替代了语文的朗读感悟,留言板、BBS交流、在线聊天替代了语言表达的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似乎落入了一个又一个模式化框架。 按照有的人的“理想”,通过研究出一种整合课,形成一种整合课例,供广大教师依样画葫芦岂不更好?殊不知,这就违背了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和规律,所谓教无定法,如果有一种理想的课程整合模式的话,试问还需要什么创新和发展呢?

尴尬现象五: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引进和本土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我们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美国的现代教育技术是用于解决美国的教育问题的,我们要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需要的是借鉴别人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全盘照搬,更不能机械地模仿。以引进网络探究(WebQuest)和英特尔R未来教育为例,这些本来是很好的教学策略,可是我们的一些课却把这两种模式的应用推向极端,不分析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机械地照搬照抄。笔者观摩过不少小学语文课,千篇一律的祖国大好河山学旅游,学生无一例外成为导游,为了突出公开课的效应,更把明明要用几节课时间才能完成的探究全过程浓缩到一节课内完成,于是活动和表演很热闹,但有活动没体验,整节课中阅读和理解课文没有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也没有了。观摩后,笔者总有一个不便公开说出来的困惑问题,这是语文课吗?这是本来意义的WebQuest吗? 这种现象决非个别。相当一部分教学者追求教学的形式化,导致教学策略和目标倒置,不是围绕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而是把千差万别的课程“整合”到一种教学模式中。结果导致重教学设计、轻教学实施,网上发布的成千上万的教学设计,究竟有多少真正上过课的,上过课的又有多少真正取得学习成效,如果真的进行统计,其结果恐怕不容乐观。 尴尬现象六:整合背后的道德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要用到信息,而我们在采集、处理信息的时候就要深刻思考信息的负面因素。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技术,信息大多是零散的、有偏向性的、经过别人加工和“污染的”。概况地讲,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四类活动的循环——探究、交流、建构、表达,还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学习社群或者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社群或者学习共同体可以帮助本来不可能见面和交流的人们开展交流。但在虚拟交流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本来有思想仍然有思想、没有思想还是没有思想;有道德的仍然有道德,不道德的会更加不道德……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技术”,我们在使用技术时,技术也在“使用”我们、改造我们。但这种改造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要把我们带向哪里,现在尚无定论。切忌将信息技术当作解决教育问题的万能药,因为各种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绝不是技术的匮乏和落后。

教育技术

我们反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与困惑,不是要否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其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使信息技术在提高教育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围绕学科与课堂,以课程目标为本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师的教学。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以学科课程目标为本,按照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要从一节课的“整合”扩大至一个学习单元乃至一门课程的“整合”。瞄准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全局性的问题,探索应用信息技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例如,基于互动学习工具插件(Interaction Java Applets)的数学和科学教学实践推广策略。

(1)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有一个观念的先导。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变革学习观念,从传统灌输的、单一的学习观念中转变过来,倡导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 (2)确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策略。观念之下就要有具体的实践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认知工具、环境构建工具四个方面来认识。

(3)可供选择的整合模式。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当梳理出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很多,包括WebQuest模式、英特尔R未来教育、网络主题探究模式等。当然,我们也希望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实践创造出更加切合实际的模式来。 (4)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评价进行研究。 (5)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综合实践。

网络建设:应用决定成败

自2000年以来,我国“校校通”工程建设蓬勃发展。但是反思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方方面面,“建网容易用网难”仍然是近几年来各方面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在逐步理性地发展,但是“应用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大家,专家对此的研究也没有大的进展和突破。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专家,都认同一个观点:网络建设,应用决定成败。

一、应用“核心价值”思想的缺失

“一谈到网络应用,我们总是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将用不起来的原因归咎于学校的管理机制、教师水平,或者是软件的设计不到位、安装复杂、操作烦琐等。不可否认,这些虽然也是影响网络应用的一些因素,但我觉得,无论是企业开发,还是学校采购,缺乏深层次应用需求的细致分析,缺少应用的核心价值思想,是导致应用障碍的最重要原因。”一位教育局长如是说。

在教育行业,网络应用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再听听另一位教师的声音:“目前的软、硬件建设基本上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人家建网你也建网,人家买资源库你也买资源库,但到底你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哪儿?你买的这些东西能解决什么问题?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投入和应用体现是否合理?这些看似很普通的应用思考却几乎很少有人真正仔细地分析过。我认为这些是网络没能真正用起来的主要原因。”

一位专家道出:“目前的网络应用应该集中体现在软件应用的层面,而软件应用应该重点考虑解决用户的应用需求,可很多用户并不清楚自己的应用需求是什么,其实也就是要重点分析教育网络应用的核心价值。我们常说,使用教育软件可以做到省时、省事、省钱、拉近空间、海量存储、快速检索、协同工作等等,但大多数用户在购买时缺少科学的分析。很多企业在开发产品时急功近利,没有仔细地调研一线应用中的具体需求,做出来的产品很难体现出网络应用的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一词,我们在此不必过多地剖析。有人认为只要符合一线实践应用需求的教育软件就有其使用核心的价值,而网络的应用价值正好通过软件应用体现出来。“应用难”的首要问题可能是在我们没有把握好网络应用中的核心价值分析,所以才导致网络建设中的盲目。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何时走出矛盾困境

从教师的主观需求来看,他们是希望接受信息技术培训的,主要体现在生存需要、终身学习需要和自身专业发展需要三个方面。在我们深入一线教师的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声音是“一朝学习,终身受用”的观念已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也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有近一半的在职教师认为至少5年一次的培训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愿意接受这样的培训,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和工作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具备新的知识,具备适应新需要的技能,而且要终身进行新观念和新方法的学习,用信息技术改造、创新我们的教学。我们只有具备了信息技术的相关意识与技能,才能真正享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和乐趣。”一位有25年教龄的老教师如是说。

从客观效果来说,信息技术培训对于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初期的几年,信息技术培训集中解决了当时教师面临的技术使用问题,其收效是显著的。另外,培训使学科教师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知识,一定程度上既缓解了原来由各校计算机教师承担的培训任务,也使计算机教师有机会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举步维艰的信息技术培训

按照常理推断,教师既然需要信息技术培训,它就应该是有市场的,是应该受到欢迎和好评的。但随着各种形式、各个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蜂拥而上时,教师的反响就不再那么积极了,大多数教师对目前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并不叫好,甚至还有些抵触。本应是“及时雨”的信息技术培训转而成为教师排斥、埋怨的众矢之的,这无疑是一种矛盾。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矛盾状况的产生? 1.在组织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1)培训成了“政绩工程”

对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其最终目的应该是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只有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才能有力地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这种培训工作有时却成了某些人追求“政绩工程”的手段,导致出现过分追求培训人员的数量、忽视培训质量的现象,从而失去了培训的真正意义。 (2)培训成了创收的途径

教师接受继续教育,需要参加一定形式的培训,并且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考核认证。这一政策使各种形式的培训火了起来,也为某些部门提供了一个创收的良机!于是,培训过程中的材料费、上机费、考试报名费等纷纷出台,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教师对培训望而生畏。

培训应该是给予教师的一种最好的福利。但现在的情形是上级开展培训,下面怨声一片。教师们认为那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不过是交钱拿个证书,考核找个人替考就可以过关了。更令人费解的是,某地区明确规定所有教师(不论计算机水平如何)必须参加该地区的培训班,否则不允许报名参加等级考试。于是,为了那一纸证书,教师们还是乖乖地走进了培训班。试问,这样的培训最终的效果能打多少分呢?

在教育技术中发挥教师的培训主体地位

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是培训活动的参与者,但从培训内容到培训形式,教师的主体性常常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培训工作忽视基层教师的主体性,没有考虑教师的需求,没有教师的主动选择和参与,没有教师的配合和接纳,这种培训必然是低效的,这也就是以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受到有关领导批评和教师不欢迎的主要原因。深圳广播大学龙岗分校米久奇老师认为,有效的、高效的培训,既要基于改进工作的目的,充分了解教师目前工作的难点和未来工作的需求点,也要从教师发展出发,体现教师的个性化和专业化需要,进而来确定针对性强的课程内容、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从内容到形式,真正体现和培养基层教师的主体性。只有当教师成为培训自觉、主动的参与者时,培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活动。

2.分层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差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大致可以分为领导层、骨干层和普及层三个层次。领导层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各区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区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的执笔人的培训。针对这些学员,培训者应以信息中心、市教委领导及高校的专家教授为主,培训重点是使他们建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并掌握应用信息的一些基本能力。骨干层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及专职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他们是对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主要力量。针对他们,培训者可以以高校技术专家、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普及层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学科教师的培训。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普及,使他们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整合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使他们树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观念。针对这些学员,相关教研员、教材编写者、高校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可以一齐上阵,担任他们的培训者。

培训的内容同样也应具有针对性,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培训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这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基础的内容。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教学模式的讲授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与教学设计方法等。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指向实际的教学应用的策略和方法。第三个层次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在教师所教学科中的具体应用的经验与案例,这样安排相信更加具有针对性。

3.培训方式要更灵活、更互动

根据记者的调查,教师最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仍然是专家讲座形式,但并非是传统、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形式,而应该更多地注入互动的色彩。参加培训的基层教师都有思想、知识、技能、经验基础,通过互动交流式的培训能够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碰撞出思想和创造的火花。专家授课时应设计适量的思考题,并留有充分的时间与学员共同研讨。可以采用圆桌式、马蹄型、对话型、活动型等培形式,组织小组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经验交流、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微格教学等学习形式,实施民主的、创造性的教与学,建立起培训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坦诚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助共进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7篇: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究是时代的需要,是课改中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学科的情况分析,结合实践从三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1、利用信息技术,走近并完善学科教学内容。

2、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并更新学科教学方法。

3、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以生为本的学科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中力求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致力于改变学科教学的模式与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乐意、充满活力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生为本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学习革命,迫使人们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和合作性,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新生议题,信息技术技术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因此,早在1999年末,教育部宣布我国中小学从2000年9月份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并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时至今天,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隔离的语意、书面符号交流,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指出: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成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下面,本人就工作中的感受和实践体验,谈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利用信息技术,走近并完善学科教学内容。

各学科教材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必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信息存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以语文教学为例,现行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局限于时空、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所写之事,所绘之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而且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本身又具有片面性,缺乏必要的知识间联系,所以此时如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势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司马光》一文,本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但文中所写的人和事距离学生较远,所以,如果只将文章内容呈现给学生,难免会使学生的感受停留于表面,但如果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寻一些关于司马光的资料,势必会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他们在掌握、收集存储信息的同1

时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以数学教学为例,现在的数学学科内容具有较强抽象性及逻辑性,而小学生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已开始贴近生活化,但由于学生受知识的限制,受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出现迷惑及不解。所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浅显易懂;能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激励教学动机,矫正教学程序,检测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克与千克》,本单元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很少去市场买东西,很少接触到称量物品,因此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但通过课件的展示及互动,能让学生把抽象知识转化为他们的直观知识,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二)、完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仍以语文教学为例,纵观小语各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因受传统教学内容的局限,在同册教材中我们很难看到那些描写同一景观,同一事件,同一风格的,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也很难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风土人情辅以有利的佐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跨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还要强调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的统一性,改造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如:有这么一位语文教师,她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的同时,将作者的另一首风格一样,同是描绘西湖美景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搬上了课堂,并为其配上了动听、舒缓的音乐,找到了符合诗意的图画。当主课内容学完后,自然地将它呈现了出来。顿时,还沉醉于西湖美景中的学生们又被眼前的诗情画意陶醉了,都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诗文中,连平时最怕朗读的学生也入情入境地朗诵了起来„„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不仅可以实现以一篇带多篇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而且也加大了现有的教学内容,使教材真正鲜活了起来。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并更新学科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式决定了:教学方法无论怎样改变,也难以适应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小学生。因此,在教材内容日益丰富,教学方式不断翻新的今天,集声音、图象、文本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认识和利用。这不仅使教师可以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而且可以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特性,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抽象化为具体,降低学习与思考上的阻碍,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同时还能激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认识,产生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欲望。

(一)、创设适当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科学习氛围。

情景是促进学生探索知识、激发情感和形成技能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或计算机网络再现和虚拟真实的情景,唤起学生的思维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和联想、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概括知识,形成概念,发展能力。俗话说:“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信息技术正因为其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所以在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例如在制作小学英语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 ”课件中,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妈妈带着Ben去商店购买动物面具的录像,创造一种真实的氛围。由于课件图、文、音并茂,

学生观看后,兴奋盎然,跃跃欲试。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又如在制作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三个儿子》一课的教学课件中,我考虑到本课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并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但由于学生没有文中的生活经历,并不能体会到文中妈妈提水的辛苦。针对这个情况,我根据课文制作了一个动画,让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下,细细品味三位妈妈的艰辛,与文中的老爷爷引起共鸣。

(二)、制作实效课件,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课件的制作应以学科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充分考虑到课件要围绕教材重点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的要求,要明确:为什么编制这个课件,怎样解决教学上的问题,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制作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我们成功了》一课的教学课件时,我考虑到这是一篇激情昂扬的美文,但由于文中所描述的欢庆场景对于没有身历其境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以想象的,那么,自然也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读时难免显得空洞。然而,有感情地朗读该文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将网上下载的北京申奥成功后,人民上街庆祝的有关录像、照片制作成视频,配以相对应的文字、音乐呈现了出来,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觉需求,使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领悟了文章的中心,再读起来,自然饱含激情。

如在制作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的课件时,考虑到梯形面积公式较难理解与掌握,并且学生容易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混淆,容易把梯形公式的除以2 漏了。为此,我特意制作了多种梯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动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并不会把除以2漏了。而三角形与梯形关系得动画,让学生了解到,如果梯形的上底为0,那这个图形将会变成三角形,从而能清楚地区分三角形与梯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运用公式到计算中去,为了凸现信息技术的无可代替性,本课件还制作了一个练习考评系统,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练习,电脑判断对错,并把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到教师平台上,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能根据系统进行拓展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考评系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本节课的学校情况,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也提高了完成速度,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制作广州市版信息技术第二册《嫦娥奔月——电子小报设计》的课件时,考虑到这节课是综合练习课,学生已掌握了制作电子小报的基本技术,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及审美能力,制作出精美的电子小报。为此,我结合国家大事制作了一个网络学习型课件,让学生在情感上被课件所吸引,也让学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这样学生所制作的电子小报才不会流于技术层面,而会添加一些爱国元素到电子小报里。为了突破重点,课件内还添加了一些制作精美的电子小报范例,让学生通过模仿、参照、学习、评选,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以生为本的学科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带来了理想的环境,同时,学生学习的方式也随着学习环境、资源的改变而转变。学生将通过自主实践、主动探索的方式来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共享,可以说,网络与信息技术也给课堂带来了全新的展示与交流方式。传统课堂上师生、生生的言语交流立体性不强,交流面不广,信息量不大,而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通过学习平台上的学习展示区,可以让学生把学习成果即时地发上去,用平台将这些学习成果管理起来,所有的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并进行互动,形成学习中的互补。

以我校网络班的学习为例:教师在进行生字教学时,将各种信息资料加工后存储于电脑中,(如生字的读音,笔画、字义、相关练习题、拓展阅读等)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或独立学习,或两人一组,或邀请老师共同学习等);自由点击列于主界面的“生字”、“练习”、“拓展”等学习内容(如学生进入识

字环节,则在识字环节主界面上又会列出一二类生字,点击任何一个生字,均能进入具体识字环节。假设学生进入“我”字识字环节,界面又会显示出“读音”、“笔顺”、“结构”、“组词”、“英文”五个学习空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知识水平和兴趣,进行自主选择:或自学笔顺,或自学结构,或自学组词„„);自行根据计算机中的评价(如:“答错了,再试一试”“真棒,答对了”等)做出相应的学习调整„„这就为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字,自己动脑想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加大了师生间、生生间、人机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在提高熟练运用计算机能力的同时,完成了生字的学习。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科教学腾出了一个极为广阔的伸展空间,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资料:

1、李克东著,《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电化教育研究》,2001.8、2001.9。

2、李克东著,《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0.4

3、雷晖著,《树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正确观念》,载《华南师大继续教育》2004年第2期。

4、何克抗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载《中小学电教》2001年第

1、2期。

第8篇:浅谈信息技术课中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摘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因此,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是每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必要考虑。

关键词:教学艺术 整合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精彩是其课堂秩序是否井然的很关键的因素,尤其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魅力远不及网络、游戏带给学生的魅力,此时的教学设计更为重要一些。相对初中学生来说一星期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而作为教师,则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进行一次信息技术游,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一、教学设计前,先要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什么是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让学生能有所得。

教学艺术来自于每个方面。一个老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教学内容良好的把握,便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着力难点,阐释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有条理地让学生掌握熟练了,学会应用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码清楚,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收获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理解,建立起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点。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准确把握本章节、课时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应用要求,从而确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再分析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何去突破它。

如我们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幻灯片的一些工具栏按钮的基本运用时,其实学生在七年级下册接触WORD时,大部分都已经学会了。所以我们没必要讲解得太透彻,否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假如我们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在记忆的海洋中找寻相似的模块,反而更能激发起他们“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中,可以兼容各学科特色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信息越及时、越全、越广,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现在信息技术课越来越被重视,地位不次于数学、语文、英语这三门工具性学科。我们怎样才能最优的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的现代人呢?对各学科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综合等,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实施信息技术最优化教学,也即今所说的课程整合。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信息技术的整合可分为本学科内部的整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种方式。

1、本学科内部的兼容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本学科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对信息技术有较深一部的认识。

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辅助本学科教学。这种情况多为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对课件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件接受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通过内部的整合,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感兴趣,同时教学任务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这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只对个别学生进行讲解、辅导,更多的是扮演一名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如在教授画图中的一些简单工具时,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课件的热区功能来制作教学课件,当学生把鼠标指针放在一个工具上或在这个工具上单击鼠标时,工具的旁边就会出现这个工具的作用及用法等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看资料来自学这些工具。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效,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使用。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兼容

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即以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其它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主要是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它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并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用”这个字上来。

例如在学习艺术字的过程中,给学生几篇短文,让学生掌握方法后去给这些文字归纳标题,并把标题用艺术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修饰短文。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归纳、总结、审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例如数学课上经常要求学生一题多解,多方法解决问题,同样,信息技术也可以要求学生多方法、多途径去完成某一任务。如插入艺术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绘图工具栏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也可以利用插入→图片→艺术字,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又如在教学多张幻灯片的插入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途径来尝试,如在大纲视图中单击右键,实现新幻灯片的插入,或单击插入→新幻灯片,等等。

三、教学设计实施中可以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现实界的多种事物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这样,人们根据现实事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的关系的不同,常常产生不同的态度,并以带有某种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理学家把学习过程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前者包括感觉, 知觉和分析信息,以便理解。后者包括感觉,知觉和驾驭情绪,以便获得感受与评价。只有当这两个过程相互联合又相互促进时学习才臻于完善,因此情感教育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他的感觉,知觉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感情,他的价值定向,态度,情绪,利他主义和道德观。通过情感教育调节和协调人的粗暴不满失落等情绪,塑造出一个健康的并能发挥指挥功能的人格。而作为教育受体——学生的积极情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教育和定向培养。

学生的情感领域是丰富而复杂的,还会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时,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坐立不安、睡觉等情况,自制力弱的学生还可能发出怪声、扮鬼脸或做其他调皮动作。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情感需要上去作考虑,则易于一味地责怪学生不听话,简单草率地认为他们是不守纪律的孩子。如果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他们乐此不疲,能够自发地进行行为调试,协商解决矛盾,想办法克服困难,活动结束时还恋恋不舍。所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重视学生的积极情感教育。

例如我们平常上计算机课时,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如不能随便移动显示器,不能非法关机等等;为了让计算机教室看上去整洁,离开之后要记得做什么事,如把键盘、鼠标归位,把凳子整齐的放好。还有,我们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现在blog很流行,学生也对此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点教学学生如何申请博客,如何利用博客来记录平时的一些生活感悟,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来浏览别人的博客,并进行发表评论或留言。这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品德的教育,不能在网络上中伤别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小网民。

四、教学设计落实后应做到以评促学

新课程实验强调和落实“以学论教”的管理思路,即以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能力发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业绩。按照这种思路,我也实践了“以评促学”的教学思路,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把教学工作和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作业质量和特色展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采用等级量化的办法给每位学生评定每节课的得分。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变化及其进步情况。我还发动骨干学生参与到这种学习评价中来,使他们逐渐认同并在乎自己每节课上的评价表现,并把进入典范水平、奖励加分当作努力目标。在此基础上,我按章节单元、阶段复习、期末统测进行了若干次测验和考核。平时则根据每个单元的基本要求进行简单的重于了解的上机测试,期末则侧重综合各种操作技能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上机测试。

目前很多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策略性思维以及良好品质行为的关注和培养,这些恰恰是现代人极需具备的核心内涵。在新课程推进期间,师生发展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在各种操作层面上应予以充分关注。只有借助丰富生动的教学设计、精细实施的课堂教学和高效和谐的研修活动,才能更好地帮助师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第9篇:信息技术重要性

[ 2009-4-19 17:50:00 | By: zhaobinbin123 ]

近年来一些从事未来教育模式的专家学者均指出:•进入九十年代,“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杠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当前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各种外语、计算机资格认证和驾驶执照是通往下个世纪的通行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应该拥有计算机能力”这一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美国信息学家尼葛洛庞帝和信息业绩巨子比尔.盖茨分别在《数字化生存》和《未来之路》中指出计算机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可见放弃计算机将不能很好地衣、食、住、行,而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生存能力.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信息技术课正逐渐成为各类中小学必修课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已成为必需。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到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的高度;让学生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了解计算机性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到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的高度。

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自行开关机器、能用画图软件进行画图、能独立进行Windows的操作、能用字处理软件作一些文字编辑的能力,能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将计算机能力提高到学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高度,有深刻的社会原因,这与现在常常提到“功能性文盲”有关。 “功能性文盲”最初的含义是指未能获得读、写及计算能力的人,他们无法与同时代的人沟通,尽管他们可能上过学,并获得过文凭。当今的信息社会,读、写及计算能力有了巨大的扩展,“功能性文盲”的标准也有了更为广泛的涵盖面。

我们有义务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新的“功能性文盲”,如果自己成为“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尴尬局面:在用途越来越广泛的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幕前无从下手;手持信用卡却在ATM自动取款机前取不出钱来;在家庭的自动化器具面前不知如何使用;在浩如烟海的INTERNET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全面的培养中学生使用计算机、运用计算机、让计算机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这仅是我们层次教学的第一层;我们的第二层是利用计算机领域的一些先进的思想意识来增强我们学生的现代意识、独立意识和创业意识;第三层利用计算机领域所发生的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事例来向我们的中学生宣传、教育、培养爱国意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立体”指的是我们的计算机教育不仅是利用统一教材来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材料和各种途径向广大中学生来传播、宣传计算机所代表的先进的社会理念。

二、让学生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

“计算机文化”一词是90年代初在国际上流行起来的概念,既然属于文化的范畴,那么我

们就应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的地位、作用和内涵,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会计算机应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接受并掌握其基本知识与技能,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内容。

例如:在上“学会操作计算机”这课的时候,介绍课内知识后,适当地插入一些课外知识,如当今电脑的品牌种类(联想、方正、同方、浪潮、IBM、HP等),品牌机与兼容机各自的特点等;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展望计算机的未来等,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

教学生认识计算机应用,如:就学科上来划分,计算机可以进行事务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门类,从社会分工角度看,还包括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社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等。其中的社会自动化内容更为广泛的,涉及到商业、银行、交通、通讯许多领域。计算机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也将随之而改变。由此形成的信息时代的特征文化就是计算机文化。它不是一种地域文化,而是一种时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文化。

让学生们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动态地看待信息技术知识及其重要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开端。

三、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了解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需要学生们的规范使用和护理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因此在最初就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计算机, 使学生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严肃的学习风气,这对迅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四、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1、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操作过程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要解决把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形象的东西。必须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从而研究出一般性的规律。

3、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不拔意志、深刻思维、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功能、分析操作方法,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勇于进取、善于独立探索的能力。由于计算机运行的自动化和程序化,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

稍有疏漏便会出错,因此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谨性。

信息技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解决自身生存中所遇到信息问题,适应社会的需求。可见,信息技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信息技术的作用:

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包括:网络课件的内容,从网络上或者是其他资源光盘上收集到的一些视频,小的课件等这些内容。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开阔思路,了解到各种观点。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信息技术可以形象地演示一些难以理解或者看不到的内容。比如耳,我们讲声音的时候,除了讲声音的特点之外,一定要说到人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就要说到人耳的内部结构,那我们在外面看的时候,只能看到外耳,内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图片非常清楚地看到。声音通过外耳道骨膜,到听小骨,然后到半规管传到神经传到大脑,用这样的图片能清楚地看到相应的难以理解的内容。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电子邮件,各种网络通信工具、博客等所有这些内容都可以使得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以及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平台。好多地方的老师已经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留作业,用短信信息平台和家长沟通等等。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在教学中的体现,一个是在教学研讨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表达的工具,例如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前面让学生收集资料,收集资料之后让学生用PPT展示出来,非常清楚,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还有一个用交互式的电子白板。我们可以看一小段,这是北京市奋斗小学里的李莹老师在讲食物链的时候,通过交互式白板的简单的交互功能,比如说讲食物链的时候展示图片,学生通过这种互动的白板是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展示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交流,把相应的内容展示出来。

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式学习的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是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作为交流的工具的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可能用的不是特别多,那么作为学习工具,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小学科学教学主要是强调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科学家发现自然规律,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虽然说在小学阶段学生不能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但是他可以学习科学家探

究的方法,运用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建立科学概念,了解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体验和培养探究能力,这一点也是我们小学科学课程的要求。科学探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是一个动态的多层面的过程。科学探究所包括的这五个要素,比如说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数据、整理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体现出来。

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主要是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评价的功能、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评价的功能,原来主要是评价学生、评价教师教的好坏,然后通过考试来评价哪个老师教得好,哪个学生学得好,现在评价的功能应该有所变化,它的变化是变成了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诊断的结果,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与学。同时关注学生的能力及其发展的过程,重视过程性的评价。评价的内容,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另外需要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考试、档案袋评价、课堂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调查问卷等多种评价方式。

上一篇:机关作风建设年下一篇:超市促销员管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