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的精神与

2022-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科学的精神与

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走向: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

关键词:政治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摘 要:在简要回顾了中国政治学科发展过程,尤其是1979年重建政治学以来经历的恢复与发展、反思与总结,以及在经济市场化推动政治变迁的背景下中国政治学科进一步学术化、科学化的三个阶段后,作者提出中国政治学研究应该注意多一点人文精神,多一点人丈关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中国政治科学走向发展与成熟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翼,理应成为共同支撑中国政治学大厦的基石,对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条件与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孙关宏 蒋一澄

第2篇: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摘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各高校开设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相对薄弱的状况逐渐显现。在从文、史、哲、艺术等方面“切入”和“突破”以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必要适时地考虑扩大战线。南开大学近些年来开设了一系列面向全校的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的同时,也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这方面的一种新理念。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新理念;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南开大学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隶属于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唯一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型的教学团队(其他均为专业课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中现有7个课程组,开设以下10门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校公共课:“世界科技文化史”、“科研方法论”、“数学文化”、“天文学概论”、“宇宙掠影”、“基础生命科学”、“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环境伦理学概论”、“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物理演示实验”。这些课程都在教学团队被批准之前早已开设,大多已经开设10轮以上,文、理科学生受益面相当广泛。

本文中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指的是由理工科教师讲授的科学教育课程,不是专业课,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公共课。

一、“开设科学教育公共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理念

关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长期以来许多领导、专家都有过论述。例如周济部长的《加强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周远清先生的《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杨叔子院士的《身需彩凤双飞翼》,王义道先生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刘献君先生的《科学与人文相融》,等等。

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关“科学与人文两翼齐飞”提法的过去和现在

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针对当时专业教育过窄以及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周远清先生说,“文化素质教育”的提法“切中时弊,顺应潮流,涉及根本”。所谓“时弊”,就是当时专业教育过窄和人文教育的缺失。

因此,长期以来各高校更多关注的是人文素质的教育,更多开设的是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课程。涉及“科学与人文两翼齐飞”时,也较侧重于人文的一翼。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正确的、必要的。当时教育部的表述是:“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文化”一词,既包含人文,也包含科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经过教育部和各高校十多年的努力,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人文课程逐渐壮大的同时,显现出科学课程相对薄弱的状况。现在需要更加注重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两翼并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

纵观历史和现实,人类社会的进步以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为第一生产力;科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科学实践中批判与超越、求真与务实的创新精神,都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科学研究中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系统的处理问题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原则,无一不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科学课程中也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让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地两翼齐飞,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在对学生人格养成、精神教化上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南开大学开设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特别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如文化素质教育专家张岂之先生说的:“大学应当具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

2、组织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困难

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理所应当由理工科专业教师讲授,但是许多高校的领导却发现,组织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公共课相当困难。

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困难,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的困难,一是他们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了解,二是他们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够擅长。客观方面的困难,一是承担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不大,二是承担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专业教师的“提级晋升”帮助不大。此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即理念方面的原因,笔者已经在2008年第8期《中国大学教学》上发表文章详细叙述。

事实上,开授理工类型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常常要比讲专业课付出更多的劳动。如果高校的领导不理解这一点,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就会有“吃力又不讨好”的感觉。

3、南开大学开设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

南开大学开设的10门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公共课,都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世界科技文化史”课程从“文化”的视角讲世界科技史,不仅是史实和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2000年以来该课程成为全校文科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正在向国家精品课程的方向努力建设。该课程的教材2002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科研方法论”课程从方法论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处理好科研基础、科研实践与科研方法的关系问题。南开大学多年来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百项工程”成效显著,许多学生反映:“科研方法论’这门课中学的东西,在‘百项工程’中用上了!”

“天文学概论”课程,讲述无穷无尽的宇宙;不但开阔学生眼界,而且使他们自然地把自己短暂的人生与浩瀚的宇宙相比较,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该课程的主讲教师苏宜教授,特别被邀请在全校“德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该课程的教材被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许多高校采用,并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

“基础生命科学”课程以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线,以生物结构与功能为理论基础,以生物与人口、粮食、环境、资源、能源、健康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专题的形式,对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生物科学与技术”的教育,提高学生生命科学的素养。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境伦理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树立生态文明观和科学发展观。

“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课程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授人们的认识如何一步步地逼近真理;对大到星团、宇宙,小到夸克、电子的物质世界进行探讨,并展现它们的演化和联系。

再加上“宇宙掠影”、“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及国家精品课程“数学文化”等,共

10门课程;教学团队的这些课程既有侧重理论的,也有侧重实验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2008年5月27日的《科技日报》以“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影响广泛”为题,报道了该教学团队及其中8门课程。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向我们咨询:如何开设科学素质教育课程?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支持下,南开大学于2008年11月9日至12日举办了全国高校“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试图以这10门课程为平台,为推动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公共课做些实事。在该研修班上,周远清先生作了题为“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的报告,王义道先生作了题为“文化素质教育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报告,笔者也作了题为“建设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助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报告。会议代表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不但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而且获得了一种“开设科学教育公共课,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新理念。

二、在课堂内外助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科学与人文双翼齐飞”

多年的实践表明,由于这些公共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并且有许多改革措施,所以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科学与人文双翼齐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课堂教学为文化素质教育增色添彩

例如“数学文化”课程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演讲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开创了以提高数学素养为中心的数学公选课,深受各专业学生的喜爱。

学生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既把多年来学习的数学知识上升到观点、精神、方法、思想的层次上,又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反观数学发展中的规律;既学习了历史上的重大数学事件,又学习了科学家、数学家的情感、品德和价值观;既了解到社会进步对数学的推动作用,又了解到数学发展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

有的学生说:“这门课使我们从一个崭新的领域感受到了‘文化’的深刻内涵,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品味数学,形成大局观念。”也有的学生说:“数学家从定理公式背后走出来,使数学中‘人’的因素得到凸显。例如希尔伯特捍卫真理、不屈从权贵的事迹,使我产生崇敬的感觉。这些,赋予了数学人文意味。”

“世界科技文化史”课程对于理论界的某些疑难问题,包括对某些有争议人物(如柏拉图)、有争议学说(如“以太说”)、有争议问题(如近代科学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有争议“时期”(如中世纪)的评价,在教师指导下实行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网络上讨论或辩论。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哲学专业一位学生写道:“许多文科同学过去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经济方面,殊不知科技发展史对于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益处。了解人类如何拨开层层迷雾,从洪荒世纪发展到火箭和信息时代所付出的汗水和鲜血,十分必要。认识了历史便有了一种责任,多了一份追求,少了一些迷惘。”

“科研方法论”课程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小组,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选科研课题做“大作业”。学生按照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实践,完成大作业。结课时,教师总结典型,集锦学生优秀成果并作为教学资源及时上传“南开教育在线”供学生观摩。同时,提供课堂演讲机会由学生自己介绍大作业的设计、研究及完成过程,模拟学术报告形式进行答辩。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目前已有数百件优秀大作业在教学中使用。

“天文学概论”课程以康德关于“道德与星空”的名言为引导,启发学生关于“宇宙与人”的哲学思考,影响着他们对人生重大问题的看法。

中文专业的一位学生写道:“一直相信‘人,诗意的栖居’,‘美的’比‘真的’更有价值;宁愿相信月中的玉兔,而不相信环形山。直到有一天,我走进天文学课堂,才发现自己的空间是多么狭小。我的心灵体验到一种极度的充盈,这种理性的美是感性的美所不可比拟的。”生物系一位学生写道:“我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曾经对人生抱着绝望的态度,有过轻生的倾向。天文课的学习,自然界极致的美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再次燃起了我幼时对大自然的兴趣之火。我必须忘却烦恼,感受豁达,走出疾病的阴影,走向光明的未来。”这位学生毕业后现在北京某研究所攻读博士。

“基础生命科学”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分布的实地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位学生写道:“老师在清楚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在课余时间带领我们参观自然博物馆,更是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希望下学期能够有更多的学生有幸选上‘基础生命科学’这门课。”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程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去天津郊区的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并在课程中引导学生看到,环境问题不仅是技术的、经济的问题,而且是文化的和价值的问题。在现场,教师结合自己20多年来的详细观察与研究,深入浅出地介绍七里海湿地特有的动物,植物,影响学生环境保护的价值观。信息学院的一位学生感慨地说:“七里海湿地的生态现状,折射出中国整体自然环境的问题”。

这些课程的教学,注意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开辟了新的途径。

2、课外活动为文化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内容

这些课程带动的课外活动,广泛、多样,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每一轮“天文学概论”和“宇宙掠影”的选修课,教师都要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认识星空,考察关于星座、月相、行星运行规律,学习黄道和赤道等基本天文知识。几年来还组织学生去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和怀柔观测站13次,总计参加人数约700人。在20世纪我国能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时,由南开大学教务处和“天文学概论”课程组织的南开大学日全食观测队,师生8人赴黑龙江漠河实地观测。物理系一名学生拍摄的日全食照片获得全国天文摄影竞赛二等奖。2008年8月1日,21世纪中国首次日全食,课程师生经过组织,又获得了日全食成功观测的成果。

“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与数学学院学生会一起,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陆续举办了四届全校范围的“数学文化节”,既使“数学文化”课学以致用,还丰富了校园文化,又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这些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的教师还结合课程教学举办讲座。自2001年以来,各课程负责人每年都应邀在校内外举办各种讲座。如笔者除在本校“南开周末论坛”做讲座外,还受邀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八十多所大学为本科生做“数学文化”讲座。李建珊教授、苏宜教授及笔者在天津科技传播发展基金会、天津市科协、《天津日报》等单位主办的“科学传播”系列讲座作过大型报告。张伟刚教授为南开大学及天津大学等高校作过多次“科研论文撰写方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科研方法”讲座及报告。苏宜教授在“南开周末论坛”作过“破解1999年人类大劫难”、“从神5

到嫦娥”、“黄道13宫与星座迷信”、“8大行星新解读”、“国际天文年与日全食观测”等多次讲座。李建珊教授在“南开周末论坛”作过“李约瑟问题的多视角解读”等讲座。王南林教授在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院战略研究所做了“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报告。这些讲座或报告受到广泛好评。

课程教师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课题研究。学生按照要求申请立项,获得资助,查找文献,钻研讨论,进行深入学习与科研实践,最后结题、汇报及评奖。学生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实践科研项目程序,感悟科学研究方法、体会创新思维,提高科研能力。

如张伟刚教授及笔者分别指导的学生,在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中取得优异成绩,几年来取得了“百项工程优秀项目”两个特等奖和五个一等奖,其中一项还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课程组教师也因此多次获得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奖”。他们指导的两个学生科研小组还分别获准万元以上的资助,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08年11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报道。

在天文选修课的影响下,南开大学天文协会于1996年成立。课程组教师用课程经费为其配备了1.5万元的小型天文望远镜及相关设备。协会还利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借中秋赏月、观测行星、观看“神七”等时机开展“路边天文”科普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社团的活动,提高兴趣,发展个性。南开大学天文协会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天文协会已连续举办8届“天津市大学生天文节”,在全国天文界和天津市科协系统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数学文化”课程组与“高等数学”公共教学部一起,以学生课程小论文中的优秀文章为主,组织编辑出版《数学之美》校内刊物,传播数学之美,阐释科学精神,融合人文精神。该内部刊物现已出版四期,每期有约50篇文章。这种方式受到南开学生的喜爱。2006年、2007年、2008年我们还在此基础上分别举办了三届南开大学大学生“数学之美”论坛。在每届论坛两天的活动中,《数学之美》论文的获奖学生每人做15~20分钟的演讲,既培养了他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素质,也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还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这些课程带动的诸多课外活动,成为校园内外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经常地、有效地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助力。

三、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应挖掘其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其实,每一专业课程中不但蕴涵着丰富的专业思想,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王义道先生说,“科学呼唤人文,人文导引科学”;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将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化。

对于各个专业课程中蕴涵着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两点:一点是要有挖掘的意识,一点是要善于去挖掘。我们教学团队中的每个教师,不但讲授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同时也讲授专业课程。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自从在讲授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中注意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讲授专业课程中也能主动去挖掘其中蕴涵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实施素质教育;而且这样做以后,觉得更加抓住专业课程的本质和精髓了,课堂也更加生动活泼了;我们教师自己也有一种“教书又育人”的成就感。

需要特别再次强调的是,这里的措词,不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而是它们的“融合”,这种“融合”是水乳交融的、水到渠成的、有机的“融合”,而不是混合的、勉强的、凑合的“结合”;这一点对于提高课程的实际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打算另文表述。

笔者以为,理想的愿景是: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成为素质教育的课程,学校的所有教师都成为素质教育的教师,所有的课程都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责任编辑:文和平

作者:顾 沛

第3篇:试论图书馆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 要:图书馆作为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结合的产物,其科学性和人文性尤为突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图书馆工作之中,并以相互作用的结果来推动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图书馆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着图书馆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图书馆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受到一定的冲击。在图书馆学中,引起科学理性与人文取向的争论,提出了图书馆工作是坚持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图书馆理论及实践工作中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因为,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人类的福祉而言则是中性的,科学不能保证其自身的正确使用,需要人文精神指引其走向健康。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重视人文精神,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实现完美的结合。

1. 图书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的两种精神指向,它们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图书馆作为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结合的产物,其科学性和人文性更为突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图书馆工作的过程之中,并以相互作用的结果来推动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发展。

1.1 图书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其内涵和基本要求是: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独立思考、严谨求实。对于图书馆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崇尚科学,尊重科学,重视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图书馆人在工作中要善于学习、思考,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务实求真的态度开展文献信息的收集、组织、储存与传播,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在网络环境下,广泛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整合网络资源,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和知识,实现高效率的服务。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其基本内涵是;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对于图书馆而言,人文精神是指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所蕴含的对图书馆员和读者的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在图书馆建设和服务过程中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性化服务的理念。

1.2图书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

科学精神是以物为本的精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在当今图书馆,科学精神给图书馆以理性的冷静及先进的技术手段,讲究科学和注重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反过来又能推动人的创造力,创造出更多的科学技术,使科学精神得以弘扬,使图书馆在科学道路上和人生“真善美”价值追求上更相通互补。

2 我国图书馆发展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2.1技术决定论

现代科技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显著的进步,人们对图书馆学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技术导向,许多人相信高科技的应用必然给图书馆带来彻底的解放。因此从学术研究到实际工作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偏面追求技术手段,增加计算机中介,加大“数字鸿沟”,忽视读者对精神的需要,忽略人性的平衡与完善。不切实际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软硬件资源方面投入过大,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占据了大份额经费和优势,人力资源、用户的主体地位被掩盖,这些现象实质上反映了图书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与分离。正如韩国图书馆教授李炳穆所说的:“图书馆中的信息技术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技术的威力太大,往往会导致将目的和手段混为一谈的错误倾向”。

2.2人文关怀缺失

近年我国不少图书馆出现计算机管理系统不断升级而文献的利用率却不断下降,设备先进但落后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却与之不相匹配的现象。这实际上反映了图书馆工作中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当前,我国图书馆服务中普遍存在平等意识薄弱,区别服务中含有歧视因素,服务细节处缺乏人文关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图书馆服務中不平等现象屡见不鲜。如读者资格的不平等,图书馆资料的不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的不平等,执行图书馆制度的不平等,等等;第二,图书馆区别服务的依据本来应该是读者需求类型的不同,而不是读者身份的不同,然而有的图书馆区别服务是一种身份区别而非需求区别,对身份显赫的读者的需求高度重视,而普通读者则得不到这种待遇;第三有些馆员人文意识薄弱,对读者缺乏应有的耐心和热情,缺乏对读者阅读心理、检索水平、专业特长的了解,对读者的信息需求不予重视,为读者服务只停留在口头上;第四,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只是加强对软、硬环境和文献的管理,以硬性管理手段和大众化服务为主,禁忌多于诱导,惩罚多于教育。

3 图书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图书馆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图书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我个人认为要从服务与管理角度切入图书馆工作。

3.1明确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理念,提高馆员素质,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理念,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理念。图书馆应强调为所有人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图书馆接纳能力的加强,图书馆应放开办证限制,让所有想利用图书馆的人能够得到满足。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将图书馆的教育范围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延伸,这种没有围墙的大学将吸纳任何希望从图书馆获取知识的人随时来学习,让图书馆教育与终身教育实现完美结合;提倡多元化服务,图书馆员应广泛应用互联网、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信息知识,依据读者需求为不同人群解决不同问题,起到知识导航的作用。

目前,困扰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馆员的整体素质问题,除人文意识薄弱外,许多馆员无法运用已有的技术、设备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因此,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素质,引进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提高馆员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馆员的思想水平;二.提升服务理念;三.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能力;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由于图书馆的服务依赖于馆员予以体现,所以只有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才能确保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3.2资源建设按需化,技术管理人性化

资源建设按需化就是在文献建设方面做好调查和信息反馈,以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调整馆藏结构,优化资源体系,使图书馆在馆藏文献内容与结构上最大限度地接近本馆读者的真正需要;技术管理人性化就是倡导图书馆信息技术管理的人性化,改变以往只注重引进和使用先进技术设备而信息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改进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加强信息资源的宏观协调管理,使信息资源共享渠道更加畅通,更好满足各个层次咨询服务的需要。

人文是科学之本,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希明.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走向21世纪的图书馆.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汤亚非 .图书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比较分析 .图书馆论坛. 2005 年第25卷第6期.

[3]郭志鸣 .付海萍 科技新环境下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新发展.来源:中国文化报网 2007.7.

[4]孙欣.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毕业论文】 2004.11

[5]邓文莲. 试析图书馆人文精神及其相关概念研究.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于文艳、田昊.试论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人文精神. 图书馆学刊 2004年第3期.

[7]栾荣. 图书馆工作中应体现人文精神.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7年第4期.

作者:林开敏

第4篇: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人文精神

理性的时代局限性与科学精神的永恒

从“精神关怀”的层面看,随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人类大致经历了神本、物本和人本三种思想形态,或

三种思想形态同时存在的现象。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它们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史前,人类的生存条件还十分

恶劣,那时的社会思想主要还是物本主义的弱肉强食思想。由于人类在早期与自然抗衡中薄弱的自身力量,因而必须

依靠“神”以获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依托。从物本到神本思想形态的转变,从神本到人本思想形态的转变,都经

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西方,中世纪教廷的神权统治时期,神本主义思想的统治达到顶峰。在中国,至少从夏启开始

就实行了神本的专制统治。而这种神本思想的统治在中国,一直延续到了清末甚至当代。在经过漫长的神本思想的发

展之后,人的力量得到了逐步的壮大,人们对“神”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人的理性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

提高,逐渐发生了由神本向人本的转移,人们反抗与挣脱“神权”统治的愿望日益增强。一旦历史条件成熟,人本就

必然会取代神本,而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形态。

作为人类社会的不同的精神存在形态,物本、神本和人本这三种精神形态在任何社会都会交叉存在和发展的,并

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思想形态所体现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物本思想在史前的社会主要体现为弱肉

强食,而在当代社会则可能主要体现为拜金、纵欲、价值虚无主义;神本思想在中世纪主要体现为对某种“天理”、“教条”的盲目遵从,而在当代则可能体现为另一种思想的专制统治,如科学主义等。中国社会在实现由神本向人本

思想的转变,较之西方社会显得更为复杂与缓慢,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科学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多少有一定的启蒙运动和反神本性质的作用。即使在五四运动那个年代,也是同时

请进了“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类似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具有人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来反对神权的专制统治。在我们复兴民族的当代,提倡科学,提倡科学精神,反

对封建,反对神权,反对伪科学,是绝对必要的。但决不能举“科学主义”这杆极端的旗帜,决不能用“科学主义”代替科学、代替科学精神,不能“以讹制误”,它会误国误民。

科学主义以经验证实原则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满足经验证实原则,也就是只有自然科学才

是科学。他们强调尊重科学,但把科学当做知识的唯一来源,把科学与人文和社会实践绝对对立起来,这就走到了极

端。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必然走向与人文精神的对立。强调狭隘的功利性是科学主义者另一个主要特点。科学和技

术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帮助人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具有某种工具价值。但是,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

有其他价值,如伦理和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因此,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置科学技术的其他价值于不顾,在实践中往往会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爱因斯坦在对学生的演讲中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

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要尊重科学,也要认清理性的局限,克服对科学的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竺可桢说:“提倡科学,不但

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精神。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算计利害”已成了时代特征,这正是我们民族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科学精神。

科学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生态、环境、资源、气候、物种等一系列问题日趋引人关注,并以“天灾”方式表现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及发展的极限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阶层、民族、国家、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等,并未随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而消失或减弱,而是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式存在,并时常以异常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信仰的冲突、理想的迷失、情感的漠视、行为的失范等种种现象被叫做现代社会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有人把这些现代病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制度文明及人文精神滞后于科学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来说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导致的后果。

重塑当代民族的科学精神,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看作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要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文文化交融和结合。要达到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其前提便是在对人文与科学的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人类精神,促进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成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健康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基础。立足当代人类实践,致力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体现。

要防止或克服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有必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当代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更清晰和准确,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就是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真善美在观念中的统一,最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巩固和实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活动的水平和方式有其时代性特点,真善美的统一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和水平。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化过程,是包含着真、善、美的人类精

神不断在更高的水平和更完善的程度上实现统一的过程。

第5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谈起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科学研究和人文探索中两种内在不同的精神构造。科学精神要求“实事求是”,也就是必须要崇尚理性思维,坚持真理。人文精神要求“以人为本”,也即调动感性,追求价值。而坚持真理与追求价值是辩证统一的,故要同时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不可偏废。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正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

【1】

。即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也即要求我们坚持真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1】。它要求我们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就决定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弘扬必须同时进行,不可偏废。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体现的是客体性原则,要求人撇开主观的兴趣和爱好,实事求是地、理性地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认识世界。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它体现的是主体性原则,人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尺度,不懈地追寻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效益—正价值,要求客体对象服从自己的需要。真理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天然的联系

【2】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否则只能是惨痛的失败。而因科学精神体现的是追求真理,人文精神则强调价值,故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偏废必然会给人民带来沉痛的教训。在历史的长河中,科学精神的弘扬,人类科学的进步,为人类获取了较大的生存空间和灵活性,“西方的科技照亮了整个世界,西方的理性滋润启发了不少的心灵”。由于科学在技术上的巨大功利被人们称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人们醉心于用新兴的科学去索取财富,而忽视了人文关怀。人类在强大富裕的道路上疾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积累财富所需的知识和理性活动成为文教界所重视的,而诗和想象力(指人文文化)由于其无助于直接换取市场上的优势而受到忽视”。科学和人文的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的不平衡,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抹杀了人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上的判断能力,从而把人变成了“单面人”

【3】

。体现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在用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破坏自身的生存环境; 1 在使科学的工具理性获得极度张扬的同时,也使人的价值理性、精神家园丧失,使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人文精神的缺乏使社会的发展迷失方向,使人迷失自我,出现人与社会的种种危机【3】。而在古代的中国由于封建统治者一贯重人文、轻科技,视西方科

【4】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所以必然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被动挨打社会发展的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停滞不前。

。进而使得中国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体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尺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而一定的科学精神的弘扬必须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之后人们才会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弘扬,试想倘使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大家都整天在想着如何才能吃饱饭,怎么可能有工夫去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在社会生活中科学精神的弘扬也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在一个愚昧落后民族,大家都固守残缺,不愿接受新事物,科学精神怎么可能在该地得到弘扬?另外即使一项科学技术再好,但不符合当地人的习惯,它也不能在该地得到弘扬。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1】。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世界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事情,也就节约了时间,以便人们用来从事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人文精神的弘扬使得人们的思想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得人们更乐意去接受新的事物,使得科学精神得到了弘扬。

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种优秀精神。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事实,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文精神则注重价值,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互补的,它们共同构成完整、完善的人类活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就其终极价值而言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同样不能忽视宗教、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文化形式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对立只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同时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故弘扬科学精神和弘扬人文精神不可偏废。

2

第6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40964036信计0902王圣雄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其具体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2)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3)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4)协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构成要素。

二.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

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虽然是两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概念,它们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及角度,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基础。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彼此隔绝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区别又统一互补。

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独立、彼此有别。它们在理论内涵、方法原则、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另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又相辅相成、统一互补。科学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人文精神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二者实现融合有内在的根据。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受到许多科学家的重视。笔者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关键不是机械决定论,而是辩证法的相互作用论。我们要放弃机械论的二分法,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高科技发展不仅要征服无知,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诺贝尔奖获

得者普里戈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化如此深刻,以致已能真正地进行一种人与自然的新的对话了。在这里,我们"不再是用那种以机械的世界观描绘出的被动呆钝的观点,而是用一种与自然的活性相关联的新的见解。"无论在自然科学中,还是在人文科学中,"代替'现在即意味着将来'的观念结构,我们正步入一个世界,在其中将来是未决的,在其中时间是一种结构,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这当中去。"未来的新世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世界。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在的一致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在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为人们所自觉地推动,成为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正如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之前所预料的那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首先,这种统一趋势表现在许多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自觉升华,跳出学科藩篱,放弃偏见,把自己的学术同人类的生活结合起来,密切关注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其次,这种统一趋势表现在高科技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人性化已经成为高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

再次,这种统一的趋势表现在大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上,这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反

思,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创造前提条件。其次,重建和传衍人文传统之根与凸现人文精神特有的否定精神和批判连续是现代化进程中人文建构的生长点,在创新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应当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最后,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推进人文科学和人文教育,加强日常生活的人文导向,发挥知识分子的人文导引和示范作用,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第7篇: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认识

本学期修了“科学人文讲座”这门课程,我的初衷就是熏陶一下自己,提升一下个人的文化素质,一节一节课听下来,我觉得选这门课是值得的。

首先,来谈一下科学精神。我认为科学精神就是科学观念和敢于坚持这种观念的勇气。它透漏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心理。科学精神至少包括五个方面: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其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

科学观念是现代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一切。科学使人明白过去做不出来的东西现在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够造福于人类,所以还要有人文思想即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生产的人文效应,产品的文化含量等,是人类的发展方向。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离的,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人文精神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思想的产生,而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学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可能造福人类,也可能不,如原子弹、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伤害。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有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的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科学思想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科学给人力量,而人为思想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走向美好的未来。

第8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地理101李慕白1001100017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看来一部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看完后,我觉得我被震撼了,这是一部纪录片,其中揭露了气候变迁的资料并对此做出预测,同时也在电影中穿插了高尔的个人活动。透过巡回全球的简报发表,戈尔指出全球变暖的科学证据、讨论全球变暖经济和政治的层面,并阐述他相信人类制造的温室气体若没有减少,在不久后全球气候将发生重大变化。

除了全球变暖这一发展后遗症之外,细数一下,由此造成的环境灾害还少吗?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就在我们享受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许多触目惊心的事情在我们周围不断发生;污浊的河流、如山的垃圾、浊水四溢的街道、充满刺鼻味道的烟尘、沙尘暴的袭击,震耳欲聋的马达声、通宵达旦的卡拉OK……污染并不遥远,污染并不陌生,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我们每天都有可能在制造着环境的污染.如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汽车排放的尾气、燃烧垃圾的烟尘,都会造成对大气、水体的污染,就连我们平时随手扔掉的塑料袋,饭盒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既会给我们带来生活上的便捷,同时,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生活上害处。不过到底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还是坏处,就要看我们是如何去运用它的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人文精神的指导。只有人文精神定好了一个好的方向,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才可能在收益的同时保护我们的环境。就像我们在发展工业时,由于环境恶化、二氧化碳过多,大气层增厚,红外线留在了地球上,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温度上升、水土流失······但其实我们还可以选择另一种双赢的做法。只要人类觉醒起来,保护环境,多种树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展开低碳生活,那么,全球变暖的阴影将会远离我们而去,我们的生存的环境又可以很美好的。

同样的,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所以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

第9篇:简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摘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实现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统一

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什么是人文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这便是人文精神的范畴。人文精神的内涵: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什么是科学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

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它的核心是 “求真”。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的核心是求善、求美。科学、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于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实践。科学和人文并不是必然分离的,必然对立的,在早期,他们是和谐统一的.。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 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四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科学精神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它包含了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即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坚持精神。总之它在科学的整体架构中占据统帅地位,是科学的灵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 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也是具有刨荔能力、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文,又是人文化的科学。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面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怎么交融的?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沿革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交融并不容易,科学与人文从分隔、分裂要走向互补、交融,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在不断争论中前进的过程。科学和人文的分离、分隔是一种历史现象、国际现象,其产生有必然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与发展。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和“形式”说的出现,使人文学异化为神学,造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压抑乃至泯灭。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大力倡导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传统和人文精神,全面清理了宗

教神学对人本主义的反动,重新唤起了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把个人从封建宗法关系中解脱出来,使人类自身获得了解放,从而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启蒙精神中获得了统一。同样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经历了分裂与弥合的过程,从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时期的科学与入文的分裂以及理性的单向度发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而使科学与人文精神得以真正的辩证整合,这是一个艰辛的历程。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本来在我们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艺术、人文,它是一个整体。那么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专业化了,艺术专业化了,人文专业化了,有时候往往反而把它割裂开来了。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科学可以理解为外,而人文可以理解为内。所谓“内外兼修、文理兼容”,就是这个道理。中宣部原副部长龚育之说:“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当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交融和统一。”

三、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第一,是维护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第二,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第三,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或只靠社会科学。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二者有机统一的结合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

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现代技术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科学精神的影响迅速扩大,如日中天。科学文化受到崇尚,科学教育受到青睐。人文主义相形见绌,地位降低,影响弱化。科学和人文精神正是从这时分道扬镳的,科学主义正是由此而背离人文主义,开始凌驾于人文知识之上,俨然

成了真理的唯一化身。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唯一正当的知识,是真理性的知识,而艺术、人文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不科学的,最多是前科学的,甚至是应该驱逐的。两者各执一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科学主义强调人的理性。然而,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理解,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来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表现在: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人文的辩证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种结果都将是造成人的不完整的发展,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走极端.而这又必将造成社会畸形发展.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 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作为求真、求实的探究,科学本身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才能被赋予善的目的。如果科学失去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制约,并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问题排除在外,只能陷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失去科学精神的光芒和照耀,只能是暧昧不明的喃喃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文精神都不能背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蕴涵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试错的检验方法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互补的。只有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重视一方、贬低一方或强调一方、忽视一方都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要想真正的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追求价值的完整性。所以,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必须的。

到这里我差不多就论述完了,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总觉得上面有一些东西我没有论述清楚,希望老师见谅。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们大学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正处在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渊源探究——马列教研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百度百科——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关词条释义》

上一篇:工作目标计划下一篇:防治结核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