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创新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技术与创新(共8篇)

科学技术与创新 篇1

时代呼唤满足社会、国家和用户需求的.技术集成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永恒的课题.本文从现代意义的产品内涵和外延的角度,构建了由设计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支撑技术组成的产品技术集成创新系统;论述了反求技术创新的方法、原理、内容与程序,为企业技术创新以技术和方法上的指导.

作 者:朱浩 章荣中 ZHU Hao ZHANG Rong-zhong 作者单位:朱浩,ZHU Hao(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章荣中,ZHANG Rong-zhong(合肥荣事达电器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41)

科学技术与创新 篇2

一、技术创新研究的社会学视野

自从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eseph Schumpeter) 提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创新理论 (他把技术创新看作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 即在生产体系中引入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1]后, 人们大多在经济层面上研究技术创新活动。通常, 人们把技术创新理解为研发新工艺或新产品, 并使之产业化和市场化, 从而优化组合生产要素, 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经济过程[2]。然而, 随着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技术、经济、社会的交融互动日益增强, 技术进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 把技术创新仅仅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研究的经济学视野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局限性, 因而拓展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视野, 把它置于一种更为宽广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制度结构中作为一种社会行动进行社会学研究, 既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也是推进技术创新理论向纵深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在现代高科技社会, 技术与社会是一种系统集成的耦合互动关系。技术创新活动愈来愈超出了单纯的个体行为, 深深地嵌入到了社会结构之中, 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社会行动, 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与意义, 成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创新主体的激情与动力来自社会文化与制度激励。技术创新是主体的一种内生性活动, 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激励和推动。创新作为一种高度创造性活动离不开激情、意志、冲动、先进的理念, 这些表面上看源于主体内心, 但实则源于社会创新文化的滋润和创新教育的浇灌。技术创新的深厚动力来自制度的激励和政策的支持。例如, 从技术创新的微观层面, 即企业创新来说, 只有当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技术集成应用主体、创新收益主体以及成功的创新能安全地获得高回报并能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后, 企业才会产生持续而强大的创新动力。这些依赖于一定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

(二) 创新的要求来自社会发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刻根源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技术创新以社会的要求与公众的需求为直接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个行业和不同区域对技术创新的要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 从而不断拉动和推动着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

(三) 创新系统的构建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创新系统的构建包括技术创新主体的培育、创新共同体的组织、交流与互动、创新链的培植、创新资源的整合、创新平台的搭建、创新体系的建设等, 它是涉及到众多社会组织行动的活动, 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 它要靠社会各个方面不同组织的协同努力与密切配合。这一系统的发育通常是各种社会组织在各自社会利益的驱动下, 在市场的引导下以优化系统要素组合为目的的非线性自组织过程。

(四) 创新系统的运行是在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类型的互动作用中展开的。技术创新系统的运作, 例如创新规划、设计、决策、实施、管理、模式选择、路径形成、成果评估等都是由不同社会群体、组织在多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下实现的, 它受制于一定的社会体制与机制, 受到社会价值观、创新系统内外环境以及创新组织交往互动结构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五) 创新环境的营造是政府主导下的自觉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在高科技时代, 技术创新活动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同时它又与社会多种要素耦合作用集成为多行为互动的复杂巨系统, 技术创新成为这个复杂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 技术创新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 (包括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市场环境等) 。这种社会生态环境不是自然形成的, 也不是单靠市场调节就能形成的, 它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 在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支配下, 通过对技术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整合重构, 进行自觉的社会规划、设计与建设, 其中主要手段是法律法规制定、政策设计、社会舆论的营造、价值导向的牵引等, 从而架构起一整套相互衔接和配套的制度、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起新的适合于各种组织创新的社会模式, 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

(六) 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技术集成和社会协同过程。一项技术发明或技术构思想要真正成为在商业上应用的产品, 还必须要经历各种技术集成的阶段。以飞机为例, 从技术构想的形成 (莱特兄弟的发明) 到真正实现商业应用 (麦道公司的DC-3商业航空) 是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 其间经历了整整30年。在这30年内, 无数的商业飞行实验都失败了, 只有DC-3才第一次将五项重要技术 (即可变间距的螺旋桨, 可伸缩的起落架, 一种质轻铸造而成的机体构造, 辐射状气洛式引擎, 摆动副翼) 有效集成而形成为一部成功的飞行器。这一技术集成过程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融合协同过程, 协同过程不完全是一个技术过程, 更多的是一个社会过程, 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思想、愿景、价值观、理念彼此交流互动和整合的过程[3]。

(七) 技术创新以技术的社会实现为目的, 技术创新的价值是社会赋予的。技术创新作为科学技术的应用, 其核心是科学技术价值的实现过程, 而价值实现需要一些社会条件和机制如制度创新、系统创新、观念创新等。技术创新的实施有明确的价值指向,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它是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并创造价值的目的出发, 通过实际的技术操作和社会建构最终为社会和公众所接纳、消费与享用, 进而获得价值实现的。技术创新的典型特征是创造出市场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 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必然要追求技术的社会实现。任何技术创新的要素 (发明、构想、创意、工艺等) 只有进入人们的生活、实践, 在规划-设计-制造-控制-消费-使用的整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其现实价值形态。同时, 技术创新的成果是由社会来评价并认可的, 其有无价值、价值量的大小都与社会价值观与价值标准直接相关, 也就是说其价值的实现是由社会赋予的。

根据上述考察, 大体可以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技术创新概念作一界定, 它是指在社会利益的驱动下以新技术构思、新产品、新工艺的社会化应用或社会价值实现为目的, 多种社会因素参与并耦合互动的创造性社会行动。这样, 才能对技术创新活动作出整体、系统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二、 当代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要求

当代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交叉化、融合化等发展趋势使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同时由于高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互动、系统集成, 因而当代技术创新对社会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是:

(一) 高度智能性的创新。当代技术创新表现为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高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包括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在内, 它是一个高技术群系统。高技术是体现人类最新科学知识的技术, 也是有效利用了最强大自然力的技术, 它的主要特征是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等[4]。在高技术背景下, 技术创新的实现必须围绕开发高度智能性劳动, 抢占高科技制高点, 寻求高端技术的突破上下功夫。这些对创新资源的开发运用, 对创新系统的运作管理方式,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对创新理念的转变, 对国家、区域、政府、企业和不同主体的技术创新战略、目标、计划的策划与设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整体联动式的全方位创新。现代高技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关联性和耦合互动性, 并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扩散性, 某一项技术创新会迅速引发和带动另一项技术创新, 由此辐射、渗透和扩散到众多相关技术领域, 并推动传统产业技术的升级, 呈现出高技术的强联动效应。因此, 在高技术背景下, 某一高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会产生联动效应, 形成整体联动的全方位高技术创新[5], 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整个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力。可见, 当代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整体的提升和推动作用。这种特点一方面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 另一方面它也为技术创新的制度、体制、机制建设与社会环境营造提出了新的社会要求, 它要求我们要重视技术创新系统要素、创新系统结构优化以及创新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协调问题, 建立一整套与技术创新活动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系统。

(三) 动态的持续不断的创新。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呈现出知识爆炸、技术爆炸的强劲态势, 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 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因此, 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不可能一劳永逸, 已有的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被刷新, 对于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产业、企业来说, 技术创新呈现为“一波”“又一波”不断创新、持续进行的进程, “创新-创新-再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趋势与潮流。由于持续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这就对各种创新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模式与组织交往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社会要求。

(四) 高风险性的社会探险活动。创新就是打破常规, 创造出新的东西。因此, 创新是充满风险的挑战性事业, 尤其是高技术背景下的技术创新, 由于创新的难度增大, 不可预期的因素增多, 所牵涉的空间领域日益扩大, 因而成为风险性很大的深度社会探险活动。与高风险性相伴的是高回报性。在当今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高科技时代, 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升, 因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回报率也越来越高。技术创新的这些特点要求建立创新风险的社会承担机制, 同时对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制、企业创新决策机制等提出了新的社会要求。

(五) 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多面性创新。当今世界处于大科学、大市场、大开放的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 国家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基于各自利益追求使技术创新的竞争性日益激烈;另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态势也促成了不同层面创新主体的相互合作, 国际合作、区域合作、企业合作、团队合作的空间越来越大, 机会越来越多。这种合作有利于不同创新主体共享科技信息, 优化配置全球创新资源, 活化创新思维, 凝聚创新思想, 分担创新风险, 降低创新成本, 共享创新成果。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多面性创新使技术创新的形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对于创新组织形式、企业人才流动制度、创新共同体的交往互动方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提出了更高的社会要求。

(六) 非线性复杂化过程。技术创新从表面上看似乎体现为由于新要素的引入而产生的工艺方法、生产装备、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产品的创新。但是, 在当代社会, 技术创新本质上则体现为创新思想、人才、理念、管理、制度、体制、文化、法规、政策、信息、资金、设备、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效聚集、优化组合、高度集成、非线性作用而产生的整体突现, 具有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复杂性特征, 是一个极具复杂的社会实现过程。这一特点对创新系统的结构优化、对创新要素的集成整合、对创新生态链的培育、对制度创新与环境创新以及对创新系统的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要求。

(七) 交叉渗透与融合集成的综合化创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一个重要特征, 即综合化整体化趋势, 与此相联系的是, 各门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渗透在当代科技发展和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代许多有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都是在学科交叉的交叉点上取得的。当代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体化特征, 许多重大的尖端技术、高技术都具有多个领域的技术相互融合与集成的性质。融合是组合已有的科技成果发展成为新技术, 集成是将多种因素 (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科学因素与人文因素等) 按照某种价值理念集合为一个互为关联的有机整体, 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协同效应。融合也好, 集成也好都是非线性的, 它们是一种互补和合作的关系, 进而创造出新产品和新技术。这说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了融合集成、全面突破、综合创新的崭新阶段, 这种特点要求我们按照崭新的思想原则——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系统集成的创新理念组织创新团队、规划研发活动、策划创新过程、指导科技管理、改革教育体制、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等。

当代技术创新的这些特点, 说明当今社会成功的技术创新不可能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 也不再是单一技术领域突破所能实现的, 而是一种高度制度化、组织化、协同化、集成化、综合化的社会性探险事业, 是多种社会要素系统集成的结果。因此, 促进和推动技术创新, 不能仅仅从技术、管理、经济等层面上思考, 而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是要从社会变革、社会创新的社会层面上进行深度的思考。

三、技术创新的社会支持平台:社会创新网络体系

(一) 技术创新需要社会变革与创新网络的支持。

当代技术创新的诸多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一种在特定的技术——社会集成互动关系系统中运作, 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约束而趋近某种价值目标的开放性社会行动, 它需要相应的社会变革与创新网络的支持与维护。如果缺乏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观念创新、文化创新、组织管理制度创新, 如果缺乏鼓励创新的社会制度与政策环境, 缺乏支持和服务技术创新的社会网络体系, 缺乏支撑技术创新的科技运行机制, 那么, 个别组织的创新冲动就会被扼杀, 创新行为变得不可预期, 创新动力就会不足, 创新行动难以为继, 创新风险难以规避, 创新成本就会加大, 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就不能保持持续活力, 一些组织的创新就难以转化为社会时尚, 使其社会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实现。因此, 从社会学的视野分析, 技术创新绝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而是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各阶层共同承担、协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主要依赖于国家和区域政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配套改革与整体推进, 要有体制、机制的创新, 法律法规的保障, 社会政策的激励, 先进文化的滋润和强有力的社会价值导向的牵引。

(二) 积极培育支持技术创新的社会创新网络体系。

当今的技术创新是在大自然观、大科学观、大实践观指导下, 创新主体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高度互动的动态网络系统, 在这一系统运行中, 创新主体居于核心地位, 起决定作用。因此, 如何合理地规划、设计、建构一定的社会关系模式, 优化社会结构, 充分挖掘、激励并提升创新主体的能动性, 实现对技术创新动态网络系统的有序调控, 使其优化地运行, 并向优化的目标靠近, 就成为推动和促进技术创新的根本之举。

1.培植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 除了必要的经济激励之外, 还需要深厚的社会文化的滋润与支撑。创新需要不断的学习、冷静的思考、执着的探索、百折不挠的毅力, 需要宽容的氛围、自由的思想交流、大胆的想像, 需要创造的热情、激情和敢为人先的闯劲, 为此必须更新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观, 张扬个性, 尊重差异, 善待人才;树立协作开发、合作共赢的现代竞争观, 营造良性竞争的良好氛围;构建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倡导学习、尊重创造的良好文化环境, 才能使人们创造的激情迸发, 创意不断, 创新成果迭出, 才能造就个人、组织、社会普遍的学习力和创新力, 提升全社会的创造力。

2.构建规范、约束和激励创新的完善制度与体制。

当技术创新活动从个人行为、企业行为演化为区域行为、国家行为时, 其顺利实施就越来越需要一种制度和体制的支撑。制度是一整套稳定的社会规范体系, 它对人们的行为可起到有效而持续的激励、规范和约束作用。为推动技术创新活动有效开展,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领导作用, 在合理整合技术创新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基础上, 搞好技术创新的制度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 创新制度安排尤其是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以及企业制度, 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组织结构、活动方式和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等, 大力培植创新型企业,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建立健全国家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完善技术创新的社会评价体系, 建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元化利益激励在内的技术创新社会评价机制, 有效保护和正确引导创新行为;健全和完善支撑技术创新的技术产品市场, 完善保障商品性研发的金融制度和风险投资机制等。通过构建一整套完善的创新制度体系, 重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 使技术创新活动获得良好的生长土壤和适宜的社会生态环境, 规范、约束和激励引导技术创新活动健康发展。

3.创新社会政策, 优化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

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线性的或机械的过程, 而是一个多元异质要素耦合互动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科技、经济和社会诸多方面之间处在连续不断的、多方面的相互作用之中, 从而形成互促互进的创新互动体。技术创新活动中通常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这一生态链具体包括企业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信用担保、信息服务、物流平台等, 完整的创新生态体包括创新政策、创新链、创新人才、创新文化等。政府在创新生态体培育中的重要职责是, 通过制定创新社会政策, 改善社会关系结构, 规划、设计并建构一个优化的创新生态体, 搭建一个完善的创新生态园, 最大限度地集聚和整合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 活化创新因子, 使资本、技术、人才、知识、信息、创意等创新要素和谐共生、有效集成与耦合互动, 产生系统协同效应, 形成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成果, 提高创新效率[6]。为此, 针对当前我国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社会政策。首先, 建立科技开发与产业激励紧密结合的配套化创新政策体系, 克服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政策相脱节的现象, 强化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其次, 建立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技术创新型企业倾斜的各项政策, 大力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再次, 加快建立和完善鼓励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 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最后, 制定更加灵活宽松的创新人才政策和创新激励政策, 挖掘创新潜力, 凝聚创新力量, 鼓励创新行为, 增强创新活力。

4.建设社会化的创新服务网络体系。实践证明, 企业是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在其内部要素与外部社会因素交互作用与耦合互动中完成的。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要使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企业保持持续的创新激情、旺盛的创新冲动、获得积极的创新体验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效益, 除了创新法律、法规、搞好制度建设和政策扶持外, 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建立配套化的经济社会支持服务系统。为此, 必须大力引导、支持并培育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系统:培育具有价值发现能力、市场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融资机构;培育专业化的创新服务、孵化、辅导体系;培育健全的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创新公共基础平台, 发展支持创新的公共信息平台, 健全公共数据平台, 支持共性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包括企业、研究机构、个人等多样化主体构成的社会化的科技研发组织、机构, 培植官产学研金 (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财金和中介机构) 紧密结合一体化发展的技术创新合作体系;建设支撑技术创新发展的国家、区域等不同层面的知识创新平台, 大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如此等等, 使企业技术创新获得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完善化的社会服务。

摘要:在现代高科技时代, 技术创新已深深地嵌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成为一种社会行动。当代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一系列崭新的特点, 对社会变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社会要求。拓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视野, 从社会学视角探讨技术创新所依赖的社会条件——社会创新网络体系, 对于深化和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推进技术创新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技术创新,社会创新,社会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73

[2].昊未, 郭铁成.关于自主创新的对话[N].科学日报, 2006, 7:28

[3].金吾论.创新文化:意义与中国特色[J].学术研究, 2006, 6

[4].刘诗白.论当代技术创新[J].经济学动态, 2006, 7

[5].刘诗白.论当代技术创新[J].经济学动态, 2006, 7

科学发展与党报创新 篇3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思维创新

随着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翻新的技术变革创造着日新月异的媒体形态和经营模式,给报刊等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就党报来说,笔者认为,思维创新是党报创新的前提。党报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运营机制以及操作手法都形成了一套既有的模式,这个模式的背后潜藏着报人对报纸发展的固有的一套思维认识。要想变革,就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认识,实现创新。第一,认识创新。以新的视角来看待报纸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重新审视现有的市场格局与营销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的运营模式。第二,方法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就要大胆地尝试新的机制,使用新的方法,逐步改变传统的管理框架。第三,理念创新。以科学的心态看待报业变迁,以市场规律权衡进退,以读者需求衡量得失,以精确数据辅助决策。只有拥有创新的思维,才能在改变原有办报体制和模式的过程中获得灵感。

比如,现在大部分党报的观念是趋同,而读者受众的心理是求异。针对这种情况,党报可以在层级管理上鼓励创新,突破惯性思维和趋同思维,尊重员工的个性化和独创性,鼓励思想碰撞和自由创造,营造创新氛围。

再比如,网络对党报的冲击不言而喻,大多数的报纸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目前的措施是报社也建立自己的网站,把平面资源转移到网上,以形成报网互动。可许多报人还没有形成思维的转变,对网络的认识还不充分。其实网站与报纸之间的差别除了技术、成本以外,最大的差别在于网站以新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资源的价值分配,建立全新的劳动分配制度。如果党报仅仅建立网站,而仍然用原有的制度来套用管理,那么新建网站也只是报纸的一个附属延伸,并不能起到真正的创新作用。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产品创新

办好党报第一要务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此基础上,实现产品的创新。笔者认为,党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产品创新:一是讲深度,有内涵。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在深度和内涵上深挖、细挖,提升版面价值,给读者带来信息、娱乐、教育、审美等诸多方面的满足。还可以通过扩版来调整现有的版面构成,增加一些更吸引读者、更具竞争力的栏目内容,打造报纸的整体风格与形象。二是美化优化版式设计。版式设计是影响报纸形象的主要因素,编辑既要使内容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也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官要求,对文字、标题、图片、线条、色彩等进行合理搭配,以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三是提高印刷质量。印刷质量直接影响到读者的购买意向和报纸的美誉度,它需要我们认真查找影响报纸印刷质量的问题,加大投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党报形象。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有效推动新闻转型,以适应新情况下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人才、制度和文化。

一是改革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一方面要形成立体化的人才格局,改变人才结构单一、经营人才奇缺的局面,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使人才能快速成长。新形势下,选拔和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是不少新闻单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从战略上制定培养新闻人才的对策:增强树人意识,抓好基础教育;强化业务训练,提高业务技能;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人才。要通过实施“人才工程”培养造就一批面向新时期的新闻人才,以改善新闻队伍结构,提高其整体素质,为新闻竞争奠定基础,进而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生机。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发展提供保证。党报应通过制度创新,引入利益调节机制,健全分配、奖惩、考评、人才选拔及聘用等管理制度,把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有建立具有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监督奖惩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报人的潜能,树立质量效益观念,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服务。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环境。文化建设是报纸发展的催化剂,更是报纸健康发展的基础。党报的领导都应该自觉地做文化建设的第一倡导者、第一力行者,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氛围,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品牌创新

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党报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实行品牌创新,持续增强党报的竞争力,是一项长期的建设过程。一是重视品牌宣传。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科学的品牌推广计划,探索品牌建设的新思路。比如,策划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与多种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做好新闻宣传的同时注重自我宣传,提升品牌价值,扩大知名度。二是培养与读者之间的亲和力,这是党报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公益活动,树立起良好的媒体形象,在读者心目中加强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三是建立专有网站。党报应该以新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网站的价值。有了专有网站,方便读者,吸引讀者,留住读者。报纸还可以通过网站展示产品、服务和媒体报道,展示自己的综合实力。

(作者单位:阿拉善日报社)

技术开发管理与核心技术创新 篇4

课程针对在竞争环境下,企业技术开发管理和核心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产品开发必须基于货架技术,通过产品平台与技术平台以及产品共用基础模块(CBB)的建设,达到快速而低成本开发产品的目标。详细介绍了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的区别,产品开发的层次和并行开发的方法,以及怎样构建产品树和技术树,怎样梳理出共享技术,怎样梳理出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怎样评估技术,怎样形成技术平台和技术规划及如何进行预研,如何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以及如何对技术人员进行绩效管理和激励。

【课程对象】

公司总经理以及分管研发的核心高管、技术总监、系统级工程师或总师、研发中心主管、技术管理部经理、项目管理部经理、研发项目经理、技术开发经理、核心技术骨干。

【课程特色】系统讲解、案例教学、互动研讨、理论总结、现场答疑

【课程解决问题】

1. 如何通过区分研发的六种产出模式,进而明确公司研发体系的定位和作用,设计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推动企业的快速成长?

2. 技术人员并不是越多越好,如何区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通用技术和一般技术,并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和资源聚焦的投入,以减少公司非核心的研发人员,有效控制研发成本,提高研发的竞争力和投入产出比;

3. 如何通过预先研究突破产品开发中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完成关键器件验证,实现预研和产品开发的相对分离,以减少产品开发中的风险,确保产品准确、快速的推向市场;

4. 如何针对技术在产品中的不同应用状态,提炼出能够共享的技术包,形成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CBB),以解决技术共享和成熟度提升的问题;

5. 如何保证高水平人员做预研和和共享平台开发,如何保证研发团队核心成员从预研开发到产品开发到批量转产的不同管理模式下全流程的流动,而不是分段式的隔离,造成资源和成果的极大浪费和低水平重复开发;

6. 如何通过产品规划和市场规划结合技术创新主动的做技术规划,而不是仅限于围绕国家项目或某一单个客户项目进行被动的技术研发,以实现技术支撑产品,产品带来规模化效应;

7. 如何建立一套管理机制,让技术专家主动的参与客户的需求和规划研讨,并通过对自己的技术规划和产品规划的宣讲引导客户,牵引需求,并主动参与技术客户关系管理;

8. 如何建立一套管理机制,确保技术带头人通过高层技术交流,标准和论坛的参与、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管理、技术文章的发表等方式提高技术影响力、构建公司的技术品牌;

9. 企业如何保证技术路径的创新滞后于功能的创新,研发工具的创新滞后于业务的创新。

【课程收益】

1. 竞争环境下技术型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2. 如何进行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分离,构建技术货架和CBB 3. 如何进行产品树与技术树的分解,以确保技术对产品的产出效益 4. 如何构建技术平台和CBB是提高研发效率的.最佳方法 5. 技术的分类,技术定期分级和评估的要素 6. 技术路标规划与产品路标规划的区别及评审要素 7. 研发人员的绩效管理,怎样保证技术成果的市场成功 8. 怎样进行知识产权管理

9. 如何进行技术规划管理以及如何进行预研管理

【课程大纲】

第一讲:技术型企业商业模式设计及竞争环境下的研发策略

1. 竞争环境下技术型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2. 企业研发的六种产出模式

【案例分析】:INTEL/华为/联想/思科/亿阳/大唐/航天的产出模式分析 3. 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研发策略是准确、快速、低成本的进行产品开发 【案例分析】:华为公司为什么在进行创新的研讨

华为是如何理解创新必须为产出服务而不是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 4. 预研开发、技术平台开发、产品开发和定制项目开发的区别及定义 【案例分析】:预研与平台开发和产品以及项目开发如何进行转化

如何确保技术领先的同时,实现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分离以及技术货架 5. 什么是研发的细腰形架构?如何形成?

第二讲:技术分类及核心技术创新管理

1. 如何进行技术分类?

2. 如何区分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及一般技术和独有技术? 【案例分析】:技术是越多越好吗?技术人员是越多越好吗? 3. 如何识别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及独有技术?

a) 核心技术的六个特征

b) 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及独有技术的区别 c) 业界对技术管理的误区研讨

【案例分析】:识别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及独有技术的研讨 4. 核心技术的层次划分和区域划分以及时间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系统集成技术与领域技术和专业技术的关系 系统集成技术如何构建?

5. 如何进行技术梳理,梳理流程和工具?

国外技术梳理的流程以及工具 6. 什么是产品树?

【案例分析】:产品货架层次模型 某公司产品树示例 7. 什么是技术树?如何分解技术树?

a) 技术树的定义 b) 技术的层次划分 【案例分析】:某产品技术树

c) 技术树分解原则 d) 技术树的评价要素 e) 技术树的评审流程及评审表

8. 如何用FFBD(产品功能技术分解定义)实现产品树与技术树的关联 【实战演练】:产品树与技术树的关联,识别核心技术 9. 技术梳理的步骤及技术评价的三要素

技术战略定位及投入策略 10. 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管理和培育

a) 核心技术的管理过程 b) 核心技术的人员管理

第三讲: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管理

1. 为什么要进行平台管理 2.平台管理的好处? 3. 什么是平台?

a) CBB、货架和平台的定义 b) CBB、货架和平台的关系

【案例分析】:硬件的七层货架与软件的七层货架的示例 4. 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的区别是什么?

a) 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的定义 b) 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的区别

c)平台的形成过程之一:项目中沉淀与共享 d)平台形成过程之二:通过渐增规划平台

【案例分析】:华为公司四大技术平台和五大产品平台的形成过程

e)平台开发需求的三个来源分析 f)平台形成的七个步骤 5. 如何制定平台的激励方法

a)平台定价原则 b) 项目成本补贴激励 c) 任职资格奖励原则

第四讲:预研管理

1. 预研包括的内容是什么?

2. 技术探索与技术攻关及平台预研与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的关系是什么? 3. 专业技术预研、系统预研、产品预研的定义和区别?

【案例分析】:某公司为什么核心和关键技术不解决不进行产品开发而进行预研? 为什么新器件选型要先进行预研? 4. 预研流程、模板和活动说明

5. 如何进行预研项目管理(进度、质量、资源和成本)? 6. 预研团队角色职责定位

【案例分析】:某公司预研部门为什么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7. 如何对预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任职资格和KPI) 8. 如何选择预研人员?

【案例分析】:某公司预研人员为什么不选用毕业生和低层次的人员?

第五讲:基于市场和产品需求牵引的技术规划

1. 技术规划包括三部分内容及区别:技术战略研究和技术路标规划以及技术发展计划 2. 基于技术发展推动的技术规划的方法、工具、模板 【案例分析】:技术战略研究模板 技术路标规划样例研讨 3. 如何制定技术路标规划? 4. 技术规划制定的W型流程

【案例分析】:某公司的技术规划的层次划分及流程分析 体系规划与领域规划及专业规划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进行层次划分和对接?

第六讲: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

1. 企业技术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2. 如何制定专利管理流程

3. 如何在研发中确保知识产权的建立

4. 研发流程评审中知识产权的评审要素 5. 怎样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 【案例分析】:某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案例

第七讲:研发人员的绩效管理和激励原则

1. 研发绩效管理的三要素与薪酬的对应关系:任职资格与行为规划及KPI和PBC与薪酬的结

构对应关系

2. 研发人员的任职资格如何管理?

【案例分析】:华为研发人员七级任职资格与薪酬关系

3. 研发人员的KPI和PBC设计和激励

预研与产品开发人员的KPI和PBC以及激励如何设计?

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的KPI和PBC以及激励如何设计?

【讲师简介】周老师 资深顾问 高级讲师

原华为公司研发副总裁、华为公司研发及项目管理的创建者,兼任华为特级讲师;曾任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裁。在企业战略设计、组织架构设计、研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绩效测评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产品开发管理及管理的推行上有一套独持的经验,能让管理经验和方法落地和推行。

【课程时间】 2天

【课程费用】 30000元/天(食宿差旅 实报实销) 【联系方式】

北京融通协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辉 客户经理

科学技术与创新 篇5

基于以上专业定位,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涉及专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规划,机器人实践平台升级,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评估反馈机制建设等。通过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出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对专业人才知识及能力要求的创新课程体系,为国家、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面向“工业4.0”的创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在已运行4年的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完成课程体系面向“工业4.0”的课程群知识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设计;总结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完成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遵循工程教育思想,以项目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将项目设计和实施贯穿于大学4年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与运作,获得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企业真实项目实践与学校理论教学的无缝对接。设置面向“工业4.0”的创新课程群及项目群,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3.1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行业与社会需求为根本。在此基础上确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TOPCARES-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定制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最终建立面向“工业4.0”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

引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制定全新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学计划,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以设计为中心,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具体表现在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理论课程的整合要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基础理论平台课程群与专业模块化课程群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依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以“学中做”和“做中学”为方法,统筹安排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与实践、创业训练与实践、综合实训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与企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学期教学内容逐级递进、逐步深化;将实践学期实训内容与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紧密衔接。系统化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贯穿于大学教育全程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采用自顶而下的方式设计各级项目。一级项目(智能机器人综合设计项目)的设计直接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学期的二级项目和基于专业课程的三级项目分别是一级项目培养能力的分解。

采用基于社会实际岗位的逆推法设计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按照人才职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将专业培养目标抽象为若干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再根据每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划分不同的课程群。

设置课程群不仅要考虑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递进关系,还要充分研究专业相关的重点行业、大型企业岗位特点,针对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把行业、企业、岗位所需与“工业4.0”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平台、新规范纳入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及行业、企业的有效对接。目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专业定位侧重于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传动与驱动技术、智能机器人系统构建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包括智能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开发,以及智能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等。虽然该体系与面向“工业4.0”相关技术有一定的匹配度,但还需进一步改革,拟融合“通信规约”“IoT”“工业现场总线”等知识模块构建“工业4.0”的CPS虚拟网络课程群,融合“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检测”等构建“工业4.0”的CPS实体物理课程群。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围绕KUKA工业机器人开设相关的课程实验、课程项目、实践学期项目及实训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岗位应用技能课程、专业方向和专业技能拓展课程4个阶段。注重岗位需求对课程设置的对应性,前两个阶段与传统大学基本一致,只是深度上浅显一些,后两个阶段面向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着重培养企业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3.2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做到了常项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考核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取管理学确认有效的5W1H(Why-What-Where-When-Who-How)和PDCA(Plan-Do-Check-Action)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保证各环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持续改善。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包括TOPCARES-CDIO系列评估、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学过程评价3个部分。TOPCARES-CDIO系列评估主要评价专业、课程、项目、教材以及素质教育等环节落实工程教育理念的效果。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对重点课程的评价、对重点教材的评价等,由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组成。教学过程评价,主要从课程考核、实践学期以及毕业设计(论文)3个关键环节展开。

3.3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关注师资队伍的培养,不断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关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内部培训、教学研讨、企业实践、学术研讨等全方位的培养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研科研水平高、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实施“引聘训评”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方案。

3.4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完善改革课程的教学大纲,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材、试题库、项目库、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升级机器人系列实验室。

4结语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篇6

技术创新是企业乃至国家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是保护智力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两者在知识的呼唤下进一步联系起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成为法律界和企业共同的呼声。本文着重论述两者的联系,最后谈如何增加知识产权意识,在技术创新中提高企业实力。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联系

企业的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创造的活动,这种创造的过程和成果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比如,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出来的新产品等都可以通过工业产权中的专利制度予以保护;技术创新中设计的软件文档和设计图纸等可以通过著作权法予以保护;如果创新的成果投入市场时辅以商标战略,就涉及到企业商标的保护了……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多个方面,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整体保护。此外,知识产仅制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具有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以下将详细论述。

1.1 从历史发展来看,知识产权制度在技术创新中完善和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的产生,几乎是与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同步。近代科学始于15世纪下半叶,而世界上第一个知识产权的法律―――第一部专利法产生于1474年的威尼斯,这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互相呼应的一种客观反映。

1.1.1 保护领域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而延伸

知识产权保护首先从专利法开始。到1623年,英国为了发展新工业,颁布了《垄断法》(被称为现代专利制度的“鼻祖”),1803年法国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带有商标法性质的《关于工厂、制造场和作坊的法律),1857年法国又制定了关于使用原则和不审查原则为内容的制造标记和商标的法律。从15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时期,也是技术创新最活跃时期。正是在这个时候,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从专利、著作权到商标,逐步拓展,其基本法律体系也逐步形成。

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不同形式的知识产权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要求日益迫切,以高新技术为例,组成高新技术核心的计算机、生物工程与新材料技术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交叉边缘科学。在法律上与之最密切的知识产权中各个专门法也不应再孤立地加以对待或人为地划分种种界限,例如计算机软件需要著作权法、专利法、商业秘密法,乃至商标法的综合保护,其中一种手段占主导地位并不因此否认其他手段的存在。21世纪的知识产权保护要突出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性,这不仅有益于我们解决由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生物医学尖端边缘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新问题,而且对智力成果的所有人而言,知识产权的整体保护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1.2 保护地域随技术创新的发展而扩大

最早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在一定行政区域或个别国家内部实施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形成,人们突破了区域甚至国界的限制,作为知识产权的保护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一国延伸至多国范围。目前,已经缔结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共有20多个,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专利合作条约》、《国际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建立,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已走向国际化和国际规范化。

1.1.3 保护层域随技术创新而高层化

随着智力劳动的高级化和技术创新的高层化,人类的智力成果已超出了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相应的保护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尤为突出,一系列新客体如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产品、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等都给传统的著作权制度带来一系列冲击。这些都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之相适应,呈现出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如果我们将代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最新趋势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与传统的两个知识产权公约(巴黎公约和伯尔尼公约)相比较,就会明显地看出一些变化。首先,以工业产权和著作权为客体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了。就专利而言,最新趋势的保护客体包含了包括药品、化学品和微生物菌种在内的几乎所有技术领域的发明;就著作权而言,扩展到包括数据库、计算机软件以至音像作品。其次,在整体的知识产权范围内,已经出现并正继续出现某些与传统的保护方式相互交叉或自成一体的新一类的保护客体,如集成电路,植物新品种的保护。

1.2 从单项技术创新的过程来看:其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专利制度)的利用和保护

1.2.1 创新的准备和开发阶段:从专利文献获取信息

专利文献是将世界各国的发明创造按专业类别和时间顺序的统一标准管理的技术文件,从中能够清楚完整地获取反映发明创造实质性内容的信息,因而通过专利文献系统,可以详细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最新技术情报。这种宝贵的资料可以开阔设计人员的视野,避免重复开发,提高研究与开发的效率。据统计,有90%~95%的最新技术资料首先反映在专利文献上,查阅专利文献可以缩短科研时间约60%,节省40%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专利信息的指引和导向,美国有人对技术创新作了一次调查,作出的结论是:“不重视专利信息,凭空构思,只有1%~3%的方案能够成功”。

1.2.2 创新的实施阶段:靠知识产权制度来维护权益

技术创新的成果在高科技的今天,特别容易被仿冒、仿造和复制,给技术创新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知识产权制度是维护创新者利益的利剑: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一定期限的垄断权,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其发明创造;对于某些特定的工业技术,如计算机软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图、生物技术等,也可以相应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创新者的权益;此外,对于大量的专有技术(Know how),也可以通过商业秘密的法律加以保护。从经济角度来看,知识产权制度的这种独立性向创新者提供了“产权激励”。因此,它是保护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力手段。离开了知识产权制度,创新者在仿冒、仿造与复制的打击下就会失去动力。

1.2.3 创新的应用阶段:在知识产权制度下,通过技术贸易获取高额利润

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对知识产权无形财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都有相应的规定。以此为基础,专利技术和Know how、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参加经济活动才成为可能。知识产权可以出售、许可转让、抵押,所以创新者可以利用它进行资金周转,获取高额利润,充分利用自己的无形财产权可以在经济生活中处于有利地位。另一方面,创新者可以通过生产、销售其所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或者通过转让、许可取得收益,可以对技术创新中所付出的智力劳动、物质消耗及所谓的风险进行补偿,进而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可以转化为促进下一轮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进入良性循环。

1.3 从社会整体的创新活动来看,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与利用

首先,拥有新技术、新产品的产权对技术创新及其扩散收益具有法律保护作用。对专利使用费、软件使用费等知识产权费用的征收,将提高他人模仿的成本,有利于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技术垄断并回收创新的投入。其次,新技术的产权对其竞争者的创新是终止信号,避免其重复研究开发,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再次,知识产权的保护还能进一步帮助创新的企业不断投资于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新技术成功应用于产业创新环境。最后,知识产权促使发明内容的公开,促进了技术的扩散,节省其他发明的创新时间,促进其在更高水平层次上进行新的创新的竞争,这反过来又推动了技术创新活动。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在技术创新中提高企业实力

我国自1985年4月1日专利法施行以来至1997年,国内共授予专利权332209件,其中发明专利14822件,占4 5%;实用新型专利253528件,占76 3%;外观设计专利63859件,占19 2%.这里,发明专利授权量少的原因主要是对发明专利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依据专利法的规定,要求其同申请日以前已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同时,发明专利申请要经专利局进行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才能授予专利权。所以获得发明专利权是不容易的,它是专利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其数量可作为一个单位或地区科技实力质的标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占3种专利合计授权量的3/4以上。对它的技术要求比发明低,要求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同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不经实质审查而是“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的,即授予专利权。所用的审查时间短,批准授予的数量较多,其数量可作为一个单位或地区科技实力量的标志。外观设计专利不像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是“新的技术方案”,而是指为了使产品符合市场需求、让顾客满意而“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同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也只是经初步审查就能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专利用意在于市场,所以其数量可以作为一个单位或地区市场经济意识的标志。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与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向市场推出新产品,这种新产品采用新的技术方案或新的设计,且在工业上应用。这样,新产品作为技术创新的成果很可能同时具有专利法所规定的新颖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亦即符合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但企业要获得专利权必须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过审查,符合规定的条件,才能被授予专利权,成为企业的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企业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有利地位。如上所说,企业拥有的授权专利的数量和是企业科技实力和市场经济意识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宝贵的无形资产和有力的竞争武器。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研究开发新产品,要取得专利权必须是新的技术方案或新设计。据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它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所以企业在着手开发新产品前要做广泛而细致的调查,对自己提出的技术方案或设计进行专利文献检索,是否国内外已提出或实行过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或设计,假如自己的技术方案或设计构不成新的技术方案或设计,而别人相同或相近似方案或设计又是受专利保护的,再去研究开发,就属于重复劳动,做无用功,据此推出的产品将侵犯别人的专利权而引起侵权纠纷或诉讼。没有技术创新,在技术上重复研究,对企业是十分有害的,会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实力。经过调查检索,若企业提出的确属新技术方案或设计,而此方案或设计还在完善之中,应注意保密,一旦方案或设计完成,一般应及时向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因为“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所以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中,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将技术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从而受到法律的保护,提高自己的科技实力,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把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归结为五个方面:①鼓励研究开发新技术;②为新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产业创造环境;③促进技术的扩散;④为制定技术发展规划和战略提供依据;⑤为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提供制度化的结构。而《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也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的目的,应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技术转让和技术传播,有利于生产者和技术知识所有者的相互利益,保护和实施的方式应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福利,并有利于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综上所述,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本来就是随着技术创新应运而生的;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所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不但必须而且必要,这应当成为社会的共识。

谈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 篇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技术的范畴也在不断变化, 如图1所示。对技术含义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了技术管理活动, 并会在技术战略的制定、技术管理对象的选择、技术的评价以及技术管理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表现出来。

技术管理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人们产生了研发 (R&D) 活动的管理理念。20世纪80年代, 创新管理、技术规划和战略管理学派相继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技术管理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从关注技术活动的某个阶段 (研发阶段) 发展到关注技术活动的全过程 (技术创新) , 从关注单项活动 (研发活动) 演进为关注多项活动 (技术开发、组织、人力资源开发) 的集成, 从关注局部活动 (技术性活动) 变为关注多项活动集成的成果;从静态的管理向动态管理推进, 并强调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及时调整。

企业发展战略通过技术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外学者从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管理关系的角度将企业技术管理对象进行了分类, 见表1。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时, 技术管理以关注质量体系、集成管理、团队组织、人力资源环境为主;以低成本战略为主的企业, 技术管理以关注工序优化和工艺创新为主。但是, 企业实际上的战略选择并不是唯一的或离散的, 技术管理关注的对象之间往往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大多数企业迫于市场认可的压力, 通过了IS09O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但研究表明, 全面质量管理 (TQM) 对企业质量业绩有很强的预期影响力, 但却和创新行为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技术管理不仅对企业质量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并且和企业创新的有效性存在着很重要的关系。

技术管理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技术创新是从经济角度研究技术进步的活动, 其目的在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是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 进而又培育和发掘技术优势, 形成技术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纯技术的观念, 而是技术和经济的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管理活动与技术活动之间配合的有效性, 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往往孕育着成功的技术创新, 成功的企业大多同时进行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 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在企业竞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扩大与深入, 技术管理的方法论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管理的技术化在企业技术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国内外先进企业已经将其作为基本竞争力之一。

2 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密不可分, 对技术创新的要素 (如图2所示) 实施精心有效的管理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由创造发明、技术开发、商业应用及创新扩散等环节间的节点组成一条有机组合的技术创新链, 任何一个环节、节点的削弱或断裂, 都将导致创新的失败。技术创新的动态性对企业技术管理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企业技术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技术能力一起构成了直接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有效的产品创新是制造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产品创新一般分为3种模式, 见表2。3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显示了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研究表明只有14%的创新概念能够进入产品创新过程并最终获得商业成功。

产品创新是一个步骤连续而又彼此交互作用的过程, 包括了大量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和外部资源的集合。传统的技术管理缺少高层管理者关注, 组织不适应, 技术和组织集成不当, 技术部门和商业部门缺少相互理解、沟通和合作, 从而经常导致技术实施后失败、技术吸收率低等不良后果。

图3是当今产品创新管理基本模式的图解。图中将产品创新管理概括为环境分析和识别机会、形成创新设想和授权、项目规划和选择负责人、优化方案的选择和组成项目组及执行产品创新计划5种活动。产品创新管理模式识别了组织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执行了何种活动以及执行活动的要求, 从而保证了对每一个活动需要的输入、输出等方面的识别与调整。每个活动都要考虑很多因素, 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每一步的成效。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 产品创新管理过程涉及很多必要的因素, 其中产品创新环境平台和整体规划是产品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 也是企业技术管理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

3 技术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围绕产品研发进行技术管理, 分析技术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的影响。国外学者已在企业质量管理、制造技术管理、成本管理与研发技术管理的结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这也应成为国内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对技术管理的技术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和企业信息化资源 (如PDM, ERP, OA等) , 建立科学、易于评价和识别的企业技术管理体系, 尚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摘要: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是当今企业关心的重要议题。探讨了技术管理应关注的对象和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提出了企业产品创新管理的基本模式。

于淑珉:技术、创新与管理 篇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兼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在担任总裁的7年中,于淑珉带领海信集团成为一个政令畅通、行动迅速的企业集团,取得极大的发展。2007年1月当选为“中国十大女杰”之一,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首届“三八”红旗手标兵等。

前瞻观点:

只有自主创新,只有坚持研发最新的技术,才能领跑市场。同时还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否则也很难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终将导致技术和创新领先地位的丧失。“技术立企业,创新谋发展,管理出效益”是企业永远的主题。

2006年影响力:

2006年,海信成功收购科龙,成为国内惟一拥有“海信”、“科龙”、“容声”三个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并拥有沪、深、港三地两家上市公司。2006年海信电器的年度销售收入为435亿元,累计增长16.2%。海信电视的市场占有率为国内第一,平板电视在国内市场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核心技术的缺失是中国家电企业发展的最大隐忧。要发展,实现从大到强的蜕变,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对海信来说是如此,对所有的中国企业来说都是如此。中国的家电企业是中国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行业之一,因此更要在这个方面起表率作用。2007年,中国企业要将自主创新提到日程上来,并切实地实施下去。

海信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以往所有的电视芯片都产自国外,这意味着中国电视没有决定自己产品的权力。于是,在巨大的投入风险之下,海信2000年组建了芯片研发团队。2005年6月,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视频处理芯片——“信芯”在海信研制成功,我国年产近7000多万台彩电无中国芯的历史就此打破。同年,海信又研发成功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矢量变频冰箱控制技术。此外,海信还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体系,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在数字视频处理芯片、矢量变频技术、智能交通、3G手机等关键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04年海信明确提出了平板电视将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规律,到今天平板电视市场的突飞猛进充分证实了海信在技术创新上的发言权。2007年,海信将全面进军多媒体,成为“全球多媒体产品提供商”,率先布局多媒体,相信也会取得成功。

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突破,海信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日前,海信冰箱刚刚捧得“中国家电行业科技创新示范产品奖”,不久,变频专家海信空调、保鲜专家海信冰箱又荣膺由中国制冷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大奖,海信成为惟——家获此殊荣的空调品牌和冰箱品牌。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海信的技术优势与创新精神。

只有自主创新,只有坚持研发最新的技术,才能领跑市场,这就是“技术立企业,创新谋发展”。但是,只有这两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制度,执行力低下,那么有了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产品也很难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终将导致技术和创新领先地位的丧失。因此,在2007年,企业执行力的加强也是十分必要的,所有企业都要重视这一点。

海信的员工必须要有在最短时间内学习战略精神和贯彻战略思想的能力,这样企业的决策才能快速实施。为了保证执行力贯彻的良好效果,企业要以关键的少数制约次要的多数,重点转变这些“关键的少数”的思想观念,以这些“关键的少数”去影响“次要的多数”,企业的经营革新工作才能贯彻到底。这就是我常说的“管理出效益”。

综合起来,“技术立企业,创新谋发展,管理出效益”是企业永远的主题,2007年则要在2006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继续将这三点贯彻下去,树立良好品牌,为建立百年海信努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成功营销网站:www.marketingchina.com.cn

欢迎订阅《成功营销》杂志!

上一篇:一周工作日志范文下一篇:小学作文《我学会了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