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精选8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快速的遭到破坏。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经济建设 可持续性
正文: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还提出新的要求。
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次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思考,它是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而造成的一系列资源和环境破坏所进行反思的结果。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但却带来了资源的高生产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而进一步威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两个个方面: 和谐性指的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让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符合生态法则,必须改变以往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
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工业文明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资源不同,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学是一门将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由工业革命的发起国英国的两位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提出并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他们发现了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并提倡以税收和固定污染配额等方法来制约人们的污染行为。从传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到现代观念中追求的福利最大化,人们将自身及后代的利益指标体系延伸到了生活环境的优化,这即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种体现。因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表现为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
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本身的一种体现。”2003年,党中央领导人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而且是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
建设,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齐头并进,才构成了人类发展的科学可持续性。
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资源环境的约束将迫使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相辅相成,依靠科技进步,广泛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既高速增长又不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既提升结构又能扩大就业的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必然选择。落后的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力,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实质上并不冲突。其本质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结合资源有限而人类欲望无限的现实,在实际操作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结合现今实际情况,已有一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尚有一些举措缺乏实践环境。
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宪法没有明确“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 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 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资源型经济的内涵,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 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 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4、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6、在各行业实行绿色GDP的统计方法
2011年,中国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这一经济数据背后却掩藏着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Pm2.5”这一概念被人们逐渐熟知,可入肺颗粒物正是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GDP统计体系需替代简单的生产额加总所产生的GDP。
绿色GDP是将生态成本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从GDP中扣除经济生产中投入的环境成本。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使人们深刻并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从根本上改变各行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5 的现状,从而推动生产作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7、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及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科学研究,第22卷第12期,2009年12月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环境保护
[3] 王国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总第71期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5] 新华社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6日 [6] 李红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术论坛,2007年 第6期
[7] 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2006年第九期
[8] 陈训迪,建党90年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网 china.com.cn,2011年6月
四、优化产业链, 构建循环经济
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品, 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解决这一问题, 冀中能源运用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优化产业链, 将传统的单向直线式经济发展模式变为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打造消耗废品的下游产业, 利用循环产业链消解内部工业废弃品, 使上一级的废物变为下一级的原料, 形成了矿井只有煤炭产品输出, 无废水、无废渣、无废气外排。
通过近几年的尝试, 章村这一百年老矿井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循环经济圈, 做到了无废物产出, 走出了一条“煤-电-建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章村矿矿井生产的原煤首先进入选煤厂洗选, 优质的洗精煤作为工业用煤, 用于炼钢和化工;劣质煤以及煤矸石作为坑口电厂的燃料;采矿产生的矿井水经过净化处理后, 一部分作为电厂的冷却循环水, 一部分作为选煤厂的生产用水, 还有一部分作为厂区内生产及生活用水;坑口电厂发的电作为矿井生产和水泥厂生产所需;电厂的粉煤灰和炉渣作为水泥生产的配料;电厂产生的余热为办公区、家属区供暖;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供矿井生产、维护使用;水泥生产过程中利用回转窑产生的余热发电, 供水泥生产使用。目前, 章村的生产模式正在向冀中能源其他条件相似的矿井推广, 并且初显成效。
近年来, 冀中能源集团以“绿色开采, 生态矿山”为目标,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从2008年以来, 有90多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将这些科技成果在矿井进行有机集成, 大大推进了绿色生态矿山的建设步伐。
五、绿色开采, 生态矿山的建设与发展
冀中能源集团通过推进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 使企业在规划、部署、安排生产时, 主动摒弃原来粗放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实现了企业在发展造福地方经济的同时, 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强化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 冀中能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 绿色开采、生态综合技术的应用, 冀中能源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44万吨, 消灭矸石180万吨, 日处理污水16万立方米以上, 年节电1865万千瓦时。事实证明, 煤矿不污染或低污染, 照样能高效生产。
目前, 冀中能源集团已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大力展开了生态矿山的建设步伐, 在去年建成梧桐庄矿、章村矿两对绿色生态矿山示范矿井的基础上, 今年将把东庞矿、邢东矿、邢台矿、云驾岭矿等4对矿井建设成为绿色生态矿山, 并计划在“十二五”末, 全面改造现有矿山, 将具备条件的矿井全部建成低碳生态矿山。通过积极建设低碳生态矿山, 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冀中能源集团将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 向绿色开采、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全力挺进。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邯钢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 也是河北钢铁集团核心企业, 建厂于1958年, 现有总资产740亿元, 职工2.4万人, 优质钢综合生产能力1300万吨。20世纪90年代, 邯钢通过推行并不断深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 创造了闻名全国的“邯钢经验”, 被誉为“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近年来, 邯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邯钢, 企业实现了向“品质效益型、科技创新型、生态工业型”的转型发展,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持续技术改造, 加快结构调整, 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以来, 邯钢坚持“高起点、低投入、出精品、可持续”原则, 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走出了一条低成本转型发展之路。一是把握钢铁工业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 投资近200亿元, 建成投产了新厂区500万吨钢规模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二是依据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 投资100亿元, 谋划实施了老厂区装备综合配套改造, 目前老区改造主要项目已建成投运, 迅速实现达产达效。三是以加快绿色发展为动力,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先后淘汰了5台烧结机、7座白灰窑、2条落后轧钢生产线、4座中型高炉、3座中型转炉及配套精炼设施, 累计淘汰炼铁产能170万吨、炼钢产能215万吨, 全面完成了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淘汰落后任务。
目前, 邯钢1995年以前建设的主体装备已基本淘汰, 整体装备实现了大型化、现代化, 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结构、盈利能力以及厂区环境状况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十一五”邯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04亿元, 利税108亿元, 利润56亿元, 分别比“十五”增长158%、27%和55%。与2005年相比, 邯钢总资产由256亿元增长到740亿元, 增长189%;人均年产值由121万元增长到250万元, 增长116%;年销售收入由204亿元增加到602亿元, 增长195%;净资产累计增加142亿元, 增长161%,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五年再造了一个新邯钢。
二、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低碳发展
邯钢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促进节能减排放在重要位置, 实施低碳运行,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了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以来, 邯钢平均每年总投资的15%以上用于节能环保设施建设, 累计投入38亿元, 实施了CCPP发电、富裕煤气发电、焦化1#、2#干熄焦、400 m2烧结机烟气脱硫等一大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 实现了资源充分利用、能源高效转化、环境持续改善, 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十一五”期间, 邯钢吨钢综合能耗由633 kgce降至548.0 kgce, 超承诺目标 (590 kgce) 42 kgce;实现节能量52.64万吨标准煤, 超承诺目标 (48.93万吨标准煤) 3.71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27%, 吨钢排放量控制在2.83 kg以内;化学耗氧量排放总量消减44%, 吨钢排放量控制在0.182 kg以内;烧结 (机头机尾) 、炼钢 (一、二次烟尘) 、炼铁 (出铁场) 工序烟粉尘排放分别为:0.34 kg/t产品、0.1 kg/t产品、0.1 kg/t产品, 全面完成了向省政府承诺的污染减排任务。加强能源集中管控, 投资1亿元建设能源管控中心, 实现了物流、能源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目前, 邯钢利用二次能源年发电能力达到35亿kW·h, 自发电比例60%;工业污水实现闭路循环再利用, 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7.13%;吨钢耗新水降至3.0 m3, 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炼铁高炉瓦斯灰、炼钢除尘污泥、轧钢氧化铁皮等固体废物料, 全部实现了回收利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幸福指数, 实现和谐发展
邯钢坚决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指导方针, 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争当河北钢铁航母“先锋号”活动、“素质提升活动”、“3+X”构建和谐工作关系活动为载体, 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大力营造富有亲情、体现关爱、充满和谐的人文环境, 形成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邯钢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架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队伍成长通道, 为各类人才脱颖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实施重点课题技术攻关为载体, 建立完善专业技术专家和操作技能专家体系。加大职工培训力度, 2008年以来, 累计举办培训班1500余个, 培训职工67396人 (次) 。每年召开科技大会表彰优秀科技成果和优秀科技人才, 2011年奖励金额达540万元。三是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职工幸福指数。大力实施厂区环境综合整治和6S精益管理工程, 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厂容厂貌焕然一新, 厂区环境质量大幅提高。目前, 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 实现了向“厂在林中、林在厂中”的绿色生态型工厂转变。2008年以来, 累计投入3600余万元, 为职工办理实事好事50余件, 慰问离退休职工、救助特困职工等9万余人次。通过多种方式, 确保职工收入持续增长。职工医院23层病房楼开工建设。2010年完成了生活区危旧楼一期改造, 启动了二期工程。
四、创新发展、绿色化转型, 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 我国工业发展的主题将由“调整和振兴”向“转型与升级”转变, 工业结构将从装备化向技术化转型。邯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河北钢铁集团的正确领导下, 加快“调结构、转方式”, 按照《关于推进邯钢工业区建设的框架协议》精神, 着力打造国家级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基本思路是以现有产业和规模为基础, 以创新型、绿色化为特点, 加快产业升级, 延伸产业链条, 向多元化集约发展, 建成融精品钢材、延伸加工、非钢产业、新兴产业、社会融合为一体的国家级钢铁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谋划实施主业功能群、钢铁产品延伸加工功能群、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功能群、城市服务友好功能群、新兴产业群“4+1”功能群, 建设“精品钢材、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建材、服务城市、新兴产业”六大基地, 拓展钢厂三大功能, 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一是钢铁产品制造功能:主业强、精、特、优。以流程与工艺创新、产品结构创新, 开发产品价值, 形成品种、质量、成本新优势。二是能源转换功能:追求流程能效最大化。以开发工艺过程能效价值和优化集成能源介质, 实现工艺过程能耗最小化和系统能效最大化。努力实现发电自给、冷-热-电-化工多联产、开发冶金能源介质转换的高附加值。三是废弃物处理消纳功能:追求清洁发展与社会友好, 开发流程对环境和社会的服务功能价值。以企业“三废”资源化治理、消纳城市废弃物的资源化闭路循环, 实现废弃资源的价值开发、高效利用, 建设城市服务功能产业群。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本期开始,本刊设立《科学发展高层论坛》专栏,邀请有关方面的知名人士,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撰写专文,以飨读者。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扩大态势。西方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走了一条高物耗、高消费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并将其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危害逐渐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由于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一时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淡水资源逐渐枯竭、荒漠化现象逐步加剧,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基础的功能越来越弱,直接影响全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空间,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严峻的背景和形势下,“关注生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并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生态健康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关系的健康,也就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健康,包括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健康,人居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代谢环境的健康,以及产业、城市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健康既是硬件,包括人和环境的完好程度;又是软件,是人与各类物理、生物、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协同进化关系;生态健康还是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大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综合表象。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谋求和谐,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生产和生活方式,正视矛盾、化解矛盾,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求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
生态健康是“天人关系”或“人地关系”和谐与活力的功能表征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而认知、体制、物态和心态领域的生态文明则是调节生态健康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
关注生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富裕强盛的根本出路。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经验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升华。这充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是建设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强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但由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基本沿袭了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破坏情况突出,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生态安全。目前,全国已有1/3的国土面积受到水土流失的侵害,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有限的耕地资源受到面积锐减和土壤退化的双重威胁,宝贵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在下降。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疾病流行、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增多,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身心健康和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安全。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各种自然资源相对有限,生态环境脆弱,已经无法承载早期工业化阶段粗放式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模式。因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方式,革新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前景广阔,任重道远。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部署了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的目标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关注生态健康,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日期:2010-11-1 10:29:35
来源: 阅读次数: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商丘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学习传达贯彻的初步意见和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贯彻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圆满完成全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奠定良好基础,努力构建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胡锦涛总书记作了两次重要讲话。15日上午,全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了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就《建议》作了说明。18日下午,全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会议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焉荣竹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日新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康日新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9年12月29日作出的给予康日新开除党籍的处分。全会的精神集中体现在4份主要文件中:一是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二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三是温家宝总理就“十二五”规划《建议》所作的《说明》;四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与会同志一致表示,要在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上下功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扎实做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可以说,这次全会时机重要、议题重大,举国关注、世界瞩目,是一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会议,是一次发扬民主、统一认识、明确方向的会议。
10月21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卢展工书记主持会议并就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郭庚茂省长传达了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及温家宝总理就“十二五”规划《建议》所作的《说明》的主要内容。卢书记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准确理解把握五中全会精神。卢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六个方面:一是认清形势,二是坚持主题,三是把握主线,四是确立目标,五是明确任务,六是强化保障。第二、要结合河南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卢书记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二是深化研究、科学谋划,三是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四是着力民生、着力民心。第三、要做好当前工作,完成各项任务。卢书记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二是抓紧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三是着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四是切实树立良好作风。
10月22日,商丘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王保存书记主持会议并就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陶明伦市长具体传达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王书记在商丘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二是要抓紧谋划商丘市“十二五”规划《建议》,三是要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下面,我就全市传达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领会,全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一)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总结了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所做的各项工作,回顾了“十一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报告,总结了一年多来集中力量抓的六件大事,回顾了一年来所做的八个方面的工作,客观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和不足,明确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个总揽全局、求真务实、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结束时的重要讲话,重点强调了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以及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论述精辟,既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又有许多新要求、新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体现了宽广的全球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使我们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更加清醒深刻,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做好当前工作的把握更加全面准确,必将对当前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全会通过的《建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温家宝总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就《建议》作的说明,系统阐释了《建议》的主要内容,分析深刻,说明透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一要准确把握“十一五”时期的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二要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会全面分析世情、国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指出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全会作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适应世界发展大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全面深刻,精辟透彻,准确到位。三要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要把握指导思想,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科学发展,这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党的意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也是《建议》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反映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关键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要明确五个目标,抓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十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这是整个“十二五”期间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三)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传达学习全会精神,要以胡总书记两次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重点,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以认真负责的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在普遍传达学习的基础上,对重要思想观点、重大决策部署,要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轮训、思想政治教育、党课教育和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央《建议》和省委、商丘市委有关文件,并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全社会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学习全会精神,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层。要深入实地,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手段、宣传载体,精心组织好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新闻宣传部门要制定宣传方案,持续广泛地宣传五中全会精神,使广大干部群众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发展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美好前景。要大力宣传我市“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总结报道各乡镇、各单位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进展情况,在全市营造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积极实践五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编制,统筹安排,抓紧研究制定我市“十二五”规划建议科学谋划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对于“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从永城的基本市情和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认真谋划好关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基础性的重大问题,把“十二五”规划谋划好,把未来五年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好,把未来五年发展的思路完善好、目标任务制定好、工作重点安排好。
(一)把未来五年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好。“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内外发展环境将发生诸多变化,经济社会将加速转型,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
一要把握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在“十二五”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背景下,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将快速推进,对于我市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力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二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升级,有利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三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全面实施和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构建,这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难得的机遇。四是全国及全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环境使得我市加快产业优化调整的动力极大增加,促使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从而实现转型发展。五是我市独特的区位、资源、交通、旅游、项目、人文等诸多优势,加之各级班子团结实干、社会稳定、人心思干、人心思齐,全市上下呈现出好的态势、好的趋势、好的气势等等。我们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
二要正视存在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一是作为内陆资源型城市,随着国际国内环境保护和低碳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我市传统的增长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环保问题将成为制约永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十二五”期间,各地争资金、争项目、争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市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也将会日益加大。三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必然会有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处理不当将影响社会稳定。四是随着科学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之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诸如先进性不强、作风不实、行为不廉等问题,将使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面临重大考验。对此,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冷静地分析,准确地把握,沉着地应对,做到抢抓机遇而不丧失良机,迎难而上而不消极坐等,加快发展而不停滞懈怠。
(二)把未来五年发展的思路完善好。目前,我市正在坚持推进的工作思路,已被实践证明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永城发展实际,符合全市人民意愿、行之有效的一套思路。“十二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要持续既定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优化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紧紧围绕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这一方向,大力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生态名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打造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态之市,加快推进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把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制定好。经济发展方面,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中位次前移,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方面,要大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和城乡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建设创新型城市,建成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社会建设和民生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均居全省前列,民生得到较大改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基层民主得到加强,法制社会得到巩固,人民群众道德品质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严格落实生态市建设规划,巩固深化“四城联创”成果,扎实推进新农村“五大重点”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打造“生态之市”,初步建成环境优美宜居市、自然生态和谐市、循环经济示范市、节能减排创新市,大幅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平安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安定因素的发生,搞好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把未来五年发展的工作重点安排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市委、市政府始终比较关注的有六项重点工作:一是经济建设,主要包括招商选资、重大项目、民营经济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二是“四城联创”;三是新农村“五大重点”建设;四是道路交通建设;五是平安建设;六是干部作风转变。抓好了这六项工作,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点、抓住了民心,掌握了科学发展的主动权。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明确重点,紧盯不放,坚定不移、始终不渝地把这六项工作往实里做、往细里做、往深里做。
在抓好这六项重点工作的同时,“十二五”期间还要着力谋划好、实施好八项主要工作:一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构建经济增长内生机制,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做优做强战略支撑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升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着重发展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发展房地产业,优化发展其他服务业;五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市发展,促进城市转型升级,破除体制障碍,加强支撑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六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七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八是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优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公共安全,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市委结合中央、省委、商丘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正在谋划和制定我市“十二五”规划《建议》。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元月份3个月的时间内,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把谋划 “十二五”规划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
三、创先争优,求实求效,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现在距年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目标任务,时间十分紧迫,任务非常艰巨。全市上下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商丘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市委年初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统筹安排,加快进度,持续做好我市当前各项工作,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确保全年和“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完成,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紧盯既定目标,抓好经济运行。一要超额不欠账。对照年初确定的任务,对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加大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调控,查找差距,找出不足,明确完成时限,冲刺第四季度,对主要经济指标任务,实行倒算账的办法,量化到每个月、每个单位、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逐月进行调控,确保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和节能减排任务“双完成”。二要转型不转轨。坚持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同时,充分利用畜牧业发展良好时机,重点加快畜牧业发展;在搞好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扶持低耗能、高附加值企业发展。三要抓大不放小。坚持一二三产业协调推进,重点在提升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上下功夫,在抓好重点大中型企业生产的同时,重点促进建筑业和规模以下工业等中小企业发展,做到抓大不放小,全力保税源,完成全年主要经济指标任务。
(二)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要一如既往地抓好重点项目、招商选资、民营经济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一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要继续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想方设法推进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于在建项目,要倒排工期,加快建设进度,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用、早收益;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抓到底”责任制,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尽快开工;对于前期工作项目,有关部门要提高效率,加快审批;对项目的谋划,要拓宽视野,提升水平,抓紧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我市更多的项目纳入省、国家“十二五”的大盘子。二要加大招商选资力度。要紧紧抓住当前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重大节会活动,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和产业集聚区招商,力争引进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加大招商项目的协调力度,真心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资金、项目审批等实际问题,提高项目洽谈成功率、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三要加快集聚区建设。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和主要载体,在坚持“四规合一”的基础上,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项目入驻的吸引力和项目的承载力。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快项目进驻和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抓好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各项服务措施,及时解决集聚区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推进“四城联创”,提升城市品位。一要巩固创建成果。深化巩固“四城联创”成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把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作为今明两年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动员,全力以赴,积极申报,确保明年一举创建成功。年初计划确定的各项城建项目要加快推进,规范和创新城市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面貌,优化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二要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速度,解决好进城落户农民的就业、安居、就学、社会保障等关键性问题。按照城镇体系规划,加快东、西城区和中心乡镇建设,完善道路、绿化、管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三要加快道路建设。加快济祁高速公路征地安置补偿进度和郑徐高铁的前期工作,推进工程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国、省道和县乡道的改扩建步伐,尽快形成畅达的交通体系。要压实责任目标,创优施工环境,确保道路工程顺利实施,达到“零阻工”要求。年初确定的农村路桥修建项目要保质保量、限期完成,尽快改善我市城乡道路交通落后的局面。
(四)打造新型社区,促进城乡统筹。一是好的势头要持续。今年以来,特别是8月23日新农村建设车集座谈会召开以来,尽管受用地问题的制约,我市新农村建设仍得到了正常推进,主要表现为各乡镇和行政村的合法用地意识在增强、规划先行意识在增强、市场运作意识在增强、创先争优意识在增强、工农共建意识在增强,全市140个中心社区的规划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公示和评估,新农村“五大重点”建设正按照预期目标,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二是好的思路要坚持。实践证明,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方法措施切合永城实际,符合上级要求,已经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坚持做到“五个不动摇”:坚持五大重点不动摇,坚持规划先行不动摇,坚持严格管理不动摇,坚持城乡一体不动摇,坚持工农共建不动摇。三是好的做法要推行。在具体运作中,要借鉴不少乡镇成功的经验做法,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开发新农村建设,统筹使用好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市直有关部门在申报上级支农项目时,要主动与我市规划的140个新农村社区相衔接,更好地集中项目资金使用,提高支农项目的使用效益。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进一步炒热全市上下关注、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要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兑现奖惩,形成加压紧逼态势,强力推进工作开展。
(五)强化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建设。始终牢记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巩固深化“平安建设年”活动,继续保持良好的社会稳定形势。要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严格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继续完善坚持市、乡、村三级公民恳谈日制度和大接访、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机制,积极主动地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生产度、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要牢固树立“民生大于天”的执政理念,以年初确立的民生工程项目为重点,注重办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抓住薄弱环节,强化督促检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件一件地落实,确保各项民心工程如期完成,做到承诺有信。在年末岁首,要组织开展好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让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六)转变干部作风,提供坚实保障。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硬任务,事关事业成败,人心向背。一是导向要正。要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基层、打牢基础。当前,要特别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做到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要坚持以科学的标准、发展的眼光、公正的态度选好人、用好人,以正确的导向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落实。二是责任要明。要继续实行市四大班子成员负责制,把“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捆起来分工,从四大班子领导到各乡镇、各局委一把手,明确责任人和承包人,每项工作和重点项目都有一名市领导牵头,实行目标管理,责、权、利相连,压力动力同时给,月调度、季回顾,年底考核,一抓到底,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作风要实。要大力推行“三具两基一抓手”和“一线工作法”,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各级领导干部对工作要问细、问到底,对重点工作要一点一点地过问,一项一项地抓。要大力提升执行力,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安排、有结果。四是执行要严。要按照“有职必有责、任职必负责、失职要问责”的原则,加大问责力度,把明责、示责、问责结合起来,层层加压,严格督查,跟踪问效。要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六条纪律”,落实“五条禁令”,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对人讲诚信、对事敢负责、对己严要求,做到思想作风求真、工作作风求实、生活作风求廉,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同志们,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商丘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创先争优,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谋划好“十二五”发展,为加快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构建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禁止转载
(编辑: 作者:)
作者: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建设提升到文明的高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近年来,广东抓住率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机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坚持全面发展,制定“绿色广东”战略。早在2004年,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绿色广东”的战略决策,发展循环再生的绿色经济,培育以人为本的绿色文明,建设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并将“绿色广东”战略与经济强省、法治社会、人民富裕的目标有机地衔接起来,构成了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
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环境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根据广东实际,省委、省政府提出珠三角要坚持环境优先,东西两翼要在发展中保护,山区要保护和发展并重,坚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根据这一思路,划定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三条红线”:对新建项目,凡环保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过改造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在着力构建国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的同时,又针对其固有的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特点,着力解决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广东经济一直以速度型、外延型增长方式为主,土地告急、资源短缺、人口超负、环境透支的状况,省委、省政府提出,必须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市场的引导与有效的宏观调控,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9∶61,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634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万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4700亿元增加到1.87万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过50%的关口。
加强环境保护规划,使生态建设进入科学化轨道。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先行。从2003年起,省政府与国家环保总局(现为国家环保部)共同开展了《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山区生态屏障的保护和建设。编制和实施了广东省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碧海行动计划,以及全省主要江河水质保护和防治污染等一系列规划。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树立法律、政策的权威。省委、省政府坚持依靠法制来规范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出台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广东省节约能源管理办法》、《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党纪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逐步形成了环保法规体系框架,依法处置各类环保问题。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和查处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切实履行环境执法监督职能。
推动节能减排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把节能减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建立并实施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加强对重点耗能行业、企业的跟踪监管,严格项目准入。制定节能降耗、节电、节水、节材、节地等强制性能效标准,限制能耗高和工艺落后产业的发展。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消除污染隐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实施能耗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落实土地管理制度,调整土地利益机制,全面实施土地管理领导问责制。
抓好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省委、省政府创新环保责任考核机制,把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等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机制,推进企业清洁生产,逐步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创新投入机制,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增加环保投入;推进环保市场化改革,增加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协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河流水质达标责任追究机制、流域区域生态补偿制度等。
通过几年的工作,广东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共赢。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3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占全国1/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财政总收入77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7%。经济总量的大幅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6年,全省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99座,日处理能力达到724.3万吨,化学需氧量(COD)年削减能力达到44万吨,居全国第一。建成烟气脱硫的火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586万千瓦,二氧化硫年削减能力达40万吨,居全国第一。新增生态示范村镇113个,总数达475个。
总结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们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短期内,虽然生态建设、节能降耗会付出一定成本,但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腾出环境容量,培育一批新的产业,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要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影响,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要着眼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生态文明建设,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物,在良好环境中生产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要重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也包括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和提升生态文明观念,发展生态文化,培育生态道德。要把生态建设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经济、社会、教育活动之中,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树立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四个文明的有机统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只有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摘要: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
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营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环境保护
正文: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便是一例。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史是以已往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亦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包括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索总结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及规律性的学科。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进行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曾经对生产劳动作过如下解释:“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改造、利用白然条件,以此取得对自己有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求得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因此,可以说自然界或者生态环境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础。也可以说,不仅是生产劳动,自然界也是社会物质財富的源泉。假如没有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包括众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人们要进行生产是不可能的。从原始的集体采集、渔猎,古代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到近现代的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或直接、或间接,无不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则是一种消费过程。因为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后果与经济效益相比较具有下述特点:这就是说由于经济效益与生产者、生产单位有更为直接、切身的关系,成为首先被关心的对象,并且较为迅速具体地体现出来。在科学不发达,人们的认识受到局限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反的生态坏境后果便往往被眼前的经济效益所掩盖而不易披人们注意。如毁林开荒活动,垦殖者首先关心和得到的是粮食生产效益,多为维持目前生计所为。至于森林过度砍伐后造成植被破坏,将会引起水土流失等恶果则不易引起重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19世纪的情况,在当今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而很少顾及到比较远的影响。③这前者即指经济效益,后者则是指生态环境变化的后果。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各个因素都处于不断地演变之中。局限在某一时间点上的考察难以完整把握。只有联系已往的情况进行系统考察,才能对变化加以说明。一般说来,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是缓慢的,即使出现某些突然的变化,亦多属长期过程中积累的结果。
有时候,变化被自身的持续反馈过程所遏止,或者被相关的其他因素所掩盖、补充,直到无数次产生相同性质的生态效益的生产活动反复进行,其累积量达到相应的临界状态,或者有了适当的契机或某种关键性的力量出现时才得以发生。仍以毁林开荒为例:始初零星的或个別的小面积砍伐垦殖。影响甚微,尤其在实际感觉上体现不出来.当垦殖者不断增多,规模扩大、时间持续久远,森林被毁面积达到了足以影响本区生态环境时,或因暴雨等因素导致剧烈水土流失现象出现,山地因此流为石田,湖河因此淤塞,所谓的生态环境问題至此才真正显露出来.而事实上,变化早巳开始了。
更有甚者,在强烈的经济欲望或者生存动力的驱使之下,有时即使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产生,也不能及时措置、妥善解决之,以至于继续“饮鸩止渴”,致使问題愈益严重。例如,我国宋代东南地区以及清代湖广地区发生的盲目围湖造田活动,到后期都曾有不少人认识到了过度围垦湖河水面,造成了“洪涝无蓄水之地,干旱无灌溉之水”,从而导致了频繁遭受水旱灾害的恶果,提出了严禁围湖造田,实行退耕还湖的建议,亦曾有过掘废围田的行动。但是,在强大的人口压力和土地集中等社会经济因素推动下,却不能善始善终。④一直到解放以后,盲目围湖造田的问題尚仍存在。
生态环境问題的暴露,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历史上甚至发生过一定范围内文明急剧衰落,尚不知祸源就在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近代或现代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題,其发生可能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导致其变化的力量或因素则存在更早。要清楚、准确地把握生态环境问題,就必须从历史、特别是社会经济史人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所施予它的种种影响,包括正面的、反面的,考察这种影响下生态环境量变的范围和质变的程度。过去世界上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普遍不足是缺乏社会科学的有力配合,而社会科学中最能考察、说明以往情况的包括社会经济史在内的历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参与研究的更是少得可怜。结果造成了研究途径狭窄,论证不够充分、全面的局面,更有不少问题无法得到解释。试想以这样的研究成果如何能够给现实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呢?所以说,研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但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尚离不开最古老的方法之——研究历史。
结合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社会经济史,势必引入现代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以社会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内容和原则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一致,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局部效益和总体效益的协调一致。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效益既是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又是整体的、长期的经济效益。在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之间,生态平衡处于主导的一面。因此,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同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由于区域资源禀
赋不同和市场决策与政府调控的不完全竞争性,在单纯的市场价值与政府宏观调控下,很难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区域整体发展最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尽可能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实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如何,在这个部门内,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2]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生产力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是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4]。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5]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与自然界的。”[6]人类生产“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7]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是人们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组成。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对象,既有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自然物,如:森林,矿藏,土地等,也有间接来自自然界的物品如:棉纱,钢铁等。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人类社会的生产不能离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8]。
自然条件是地区一切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如气候状况直接决定农、林、牧、渔业发展的比例、重点和生产效率;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决定了交通运输业及城镇的布局;各个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状况直接影响不同地区工业投资的重点及投资的分配比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可持续发展理论除了要求弥补代内外部性成本以维护生态和谐外,还致力追求代际公平,因资源使用造成的代际外部性成本也必须得到合理补偿,真正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环境的自净能力,因其不可耗竭性,在它的再生能力限度内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果按劳动价值论则无价值可言[9]。
在贫穷落后的地区,人民迫于对生活的压力,往往借助于当地的生态资源,以过量消耗矿产、土壤、森林、植被等资源为代价,发展了许多自主型、无序型的效率低下的企业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当前部分经济利益的所得,却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后果[10]。
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长三角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珠三角与港、澳经济日趋融合,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保持良好势头。在建设区域经济过程中,应注意既提高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增长质量,又提高文化力和社会文明程度;既使国民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又保证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运行质的提升;既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经济活力,又妥善处理发展动力与资源压力、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等矛盾,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1]。
经过了多个“五年计划”之后,我们发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恶化,在提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再以资源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来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经济了;而是发展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
共赢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的经济。
企业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来源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必须从微观上对企业加强控制和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就是要把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每一个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都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拟定出合适的环保标准,合理开采资源。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能力。[12]抛开社会道德与公众利益,企业理想的追求的是内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恶化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水平内涵的低下,应该算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之内,但这却让社会来承担了。所以政府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企业的内部经济成本,使企业来承担生态环境损失成本。企业在对生态环境摄取资源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需要政府通过一定方式的税收来加以及时的补偿的。当生态环境出现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时候,先进的技术对于消除生态环境恶化是相当重要的,技术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同时也可以预防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13]。
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区域经济应当是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增长,而是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和谐的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指在高效的利用生态在一个度之内,使之不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反过来能大大地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这样一个和谐的、协调的发展的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将是我国构建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和支持,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的关系是和谐的、可持续的、双赢的。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0页。
④参见拙作《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农业考古》1987年第l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8-399.[2]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290483[EB/OL].q.sohu.com/forum/20/topic/290483
1 将林业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总框架之中
森林是区域生态系统之中具备有良好自动净化功能的组成部分, 其地位相当重要, 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其他基础设施所不能够替代的作用。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在解决水、土壤、生物多样性问题等方面能够发挥出相当重要的作用[1]。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森林生态系统保育是一项不能够被忽视的工作。同时, 作为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需要对生态建设、生态产业以及生态文化进行整合, 并通过三要素的耦合来实现生态文明。因此, 需要将林业建设纳入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之中, 这样才能够对林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
2 育林、造林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中国各个地区地形复杂, 所具有的生态系统也多种多样, 物种相当丰富。在林业建设中, 首要任务应是对当前现存的天然林以及珍贵物种进行充分的保护。
对于造林工作的开展, 应该要效法自然, 做到因地制宜。对造林所在区域的自然地形、地貌、水文、植被以及历史背景等进行充分、综合的考虑, 尤其需要对原有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以及水体进行保护, 根据当地的的地势, 对乡土植被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充分体现,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组合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 适合栽种林木的就栽种林木, 适合种草的则种草。与此同时, 还需要根据功能分区、对具有不同主导功能的森林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例如在河湖渠等水网的沿岸需要
3 合理调整林业政策
3.1 从生态保护逐步转变为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
森林不仅仅可以保护改善气候与生态环境, 还能够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 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为此, 可以利用森林资源来提供一定的经济来源。首先, 需要加速对森林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要不断发展森林生态休闲基地, 并对相应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 不断提升服务的水平[2]。其次, 对非规划林地造林的发展进行重视。要鼓励农村居民在可以利用的地方种上适合当地的珍贵树种, 同时还需要对处置权进行放开, 对收益权进行保护。最后, 加强林下经济发展。要鼓励农户积极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独特优势, 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的符合生产经营模式。
3.2 合理调整造林树种结构
在过去, 造林基本是采用单一树种, 这样虽然能够快速地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但是对于生物多样性以及造林保护都是不利的。为此, 需要对林种、树种结构单一的情况进行改进, 合理调整造林树种结构。
3.3 对传统经营方式进行转变
大力发展人工林, 需要积极转变人工林经营方式, 实现可持续经营。在人工林建设过程中, 要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进行保护, 让森林的复合功能能够得以发挥, 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林地整理开发必须采取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 保留山顶的林木以及原生植被, 在山场中部需要预留原声植被草带, 并根据山场坡度、坡向的具体情况, 适度地营造出防护林带、行道树。
总之, 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带动的是全方位的发展, 林业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应引起高度重视, 并需积极运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观念来指导, 为林业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巨大的成果与林业建设的成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 需要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理念来为林业建设提供指导。本文主要从林业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总框架中、遵循自然规律的育林与造林以及对林业政策的合理调整等3个方面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发展林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丹.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现代化[J].林业经济, 2013 (01) :28-35.
2013年春节期间,从2月9日至15日的七天长假,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74个城市中,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最大日均值为426微克/立方米,最大超标倍数为4.7。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74个城市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4.7%,超标天数比例为45.3%,其中空气质量属轻度污染占23.1%,中度污染占10.5%,重度污染占8.8%,严重污染占2.9%。
春节长假刚过,我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卷土重来,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担忧。2月17日以来,受雾霾天气影响,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境内局部路段通行受阻。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研究认为,机动车、燃煤等污染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谋”。
这个专项组通过中科院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的15个PM2.5监测站对今年1月份京津冀地区的5次强霾污染进行了监测分析。专家认为,雾霾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此可见,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现象目前还是十分严重的,形势可谓严峻,生态治理任务繁重,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有软硬两个方面,犹如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一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如果公民具备有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实行绿色生活、低碳生活,那么,生态环境就会好些。
正如2013年2月8日蛇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工作时所说:“前一段出现的雾霾天气,对市民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治理雾霾天气要多管齐下。”我以为,这个“多管齐下”,既包括诸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硬举措,也包括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这样的软举措。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明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称:“三代之上,人人皆知天文。”是说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华夏儿女就具备了较高的天文学知识和科学素质。
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开始了测量公民科学素质的工作。当时采用了美国米勒 (J. Miller)提出的科学素质的三个纬度,即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科学素质三个纬度的具体内容既包含了基本稳定的科技常识,也包括与当代公众密切相关的各种与科技有关的新问题,如纳米、辐射、污染、环境、生态、低碳、绿色食品等等。
因此,从公民科学素质本身包含的内容来看,生态和生态文明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科学素质内涵来说,公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才会更理性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才会具有良好的资源观、环境观、生态观,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才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才会更自觉自愿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无论是发展生态经济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需要以一定的高新技术作为支撑,说到底是以科技创新作为支撑。从科技创新内在需求来说,要有较高科学素质的科技人才,良好的科学素质是科技人才从事科技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从科技创新的外在环境来说,需要公民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因为只有科学素质高的公民才会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价值,从而能正确认识并支持社会的科技投人。
生态文明建设仅靠政府的主导是不够的,而要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这最终要落实到每个公民的具体行动实践中。行动是素质的外化和体现,公民的素质,尤其是公民的科学素质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生态意识、文明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十年前,我有幸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战略研究,并担任第十九专题“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组组长,同时,我也担任了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起草组组长。在当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两个《纲要》都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重点制定了“十一五”期间(2006—2010)的科学素质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其首要是: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还制定了以下四个重点人群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的首要任务是在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由此可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从一开始,在“十一五”期间,就突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四)党的十七大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高度强调了对生态文明的要求。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出具体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的本质在于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学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协调,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十七大报告一方面提出要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提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两个方面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同时抓好的两个任务。后一个任务为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离开“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个思想基础,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自此以后,生态文明科普教育纳入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供了工作机制和工作条件的保障。同时,把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构成的重要内容,加大了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重点在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类人群中开展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科普教育,以带动全民生态文明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将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科普教育进课堂、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大中小学开设了生态和环境保护课程,各级党校也为干部培训开展系统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农村和城镇劳动力的培训有了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内容;科普、教育、宣传等相关部门协同组织编写了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科普读本;广播、电视发挥了在生态和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提高了公民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知识的知晓率,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一个关心、重视并自觉维护生态和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十二五”期间科学素质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文明
经过“十一五”期间五年的努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从2005年的1.6%增加到2010年的3.27%。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有所缩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进一步安排“十二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要达到5%。要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深入贯彻落实。重点宣传普及低碳生活、创新创造、公共安全、身心健康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比“十一五”的科学素质目标更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
在“十二五”时期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中,《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内容,使未成年人不断提高科学认知水平,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推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知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的首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提高科学素质贯穿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选拔录用、 教育培训、综合评价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执政的能力。
“十二五”的《实施方案》增加了一个重点人群:“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其重点则是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健康生活等知识,促进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已经把生态文明作为了重要和主要的内容,比“十一五”期间的要求更高。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并作为重点内容,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
(六)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美丽中国愿景
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报告还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我们一定要在科学素质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的科普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201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时,再次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建设过程是和公民科学素质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实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惠共赢。
(七)历史的启迪 文明的演进
人类文明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原始文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几百年的工业文明,现在进入到了起步才几十年的生态文明阶段。
原始文明是从人类文明的溯源意义上而言的,农业文明是建立在土地上的黄色文明,工业文明的后期是机器大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黑色文明,生态文明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最洁净的绿色文明。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着青春,代表着活力,代表着未来。以绿色为形象代表的生态文明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凝聚力,成为人们普遍的崇尚和追求。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首要条件。在节奏紧张、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优美的生态环境对人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哪里有生机盎然的绿色,哪里就有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哪里就有五彩缤纷的大世界。
中华科技文明,从六七千年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即世界四分天下有其一,到两三千年前同古希腊罗马东西交相辉映,即占世界半壁江山,到一千多年前中世纪时代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直至近三五百年前仍是独领风骚,可以说是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只是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仍然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华帝国远远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J. Needham)在其7卷本34分册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近现代科技发展中,特别是工业文明后期,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对大自然着重征服、索取,而不注意保护,结果受到严厉报复: 资源匮乏、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珍稀物种灭绝、自然灾害频仍等。而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传统科技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中国的“天”,不是“神”,不是“上帝”,而是自然界、客观规律。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可见,中国自古就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中国古代的区域开发和经济发展,强调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学说,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内省自身”,强调生物界的和谐和“各得其养以成”,这对当代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
至于天体演化、大地构造、地震预报、气候变迁、海平面升降、环境演替、生物进化等当代重大科学热点乃至社会热点,是与自然史和历史自然科学相关的问题。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大量类型多、系列长、连续性好、地域覆盖广阔、综合性强的有关自然现象,特别是异常现象的观察记录,这是中国古人几千年来留给今人、贡献给世界的一个自然史信息宝库,它已经在射电天文学、地震震中分布图和烈度区划图、5000年气候史重建、500年旱涝史重建及其隐含周期的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黄河小浪底工程大坝高程设计是以黄河1843年洪水的复原研究为依据,长江三峡工程防洪设计是以1870年洪水时下游荆州大堤不决口为前提的。
大型工程设计论证早期有物理模型法、数学模型法,现在中国学者又创立了历史模型法,服务于科技和经济建设重大工程中长期规划的自然背景评估。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仍。而依据我国古代儒家和经史子集文献中丰富的气象、气候、物候、地理等资料,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于1961年和1972年先后发表《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和《中国近五百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证明了20世纪气候逐步变暖的事实,并预言了21世纪气候变化的趋势。至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灾害,在地方志中也有可供借鉴的资料。
《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鼓舞了多少人求新创新,《易经》中包含了一些科学思想和数学结构等成分,能为近代科学研究提供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但在历史上衍生出来与易经有关的方术活动,如算命、相面、占星、堪舆之类,则要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其中的科学和迷信的成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伪存真,古为今用,这才是对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所应取的正确的态度。
爱因斯坦说得好:“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具有强有力的性格的人物重新加以刻勒,而且总是使之适应于雕像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如果这种真理不总是不断地重新创造出来,它就会完全被我们遗忘掉。”
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必须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的优秀生态科技人文文化,也要在引进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既不数典忘祖,又不封闭排外,壁立千仞,海纳百川,为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
责编/宋文芳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生态意识、文明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高度强调了对生态文明的要求。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王渝生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推荐阅读: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商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06-29
科学发展观演讲稿与科学家 获奖感言10-31
党十八大与科学发展观11-20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06-27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政府职能转07-12
中医与科学技术发展01-07
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88分06-23
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09-29
当代人文科学发展的状态与对策01-06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