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工程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种子科学与工程(精选8篇)

种子科学与工程 篇1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19 更新时间:2010-9-30 11:10:14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21世纪培养掌握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从事作物种子生产、加工、检验等具体技术工作;参与种子市场经营及相关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一定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通过学习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各类选修课,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了解作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规律及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掌握有关种子的物理性、贮存化学成分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方法;具备进行种子基本加工、贮藏和相关性能指标检验的基本技能;结合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种子生产和加工、检验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植物保护学、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检验技术等课程。

种子科学与工程 篇2

1 种子科学与技术

种子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子的利用、生产和研究可追溯到人类定居之初。公元前372年, 欧洲就有人对果实与种子的区别、种子成熟及萌发习性等进行观察。我国农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汉朝氾胜之编写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代韩鄂的《四时纂要》、元代王祯的《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均有关于种子贮藏、检验或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种子学 (Seed Science) 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876年奥地利科学家Nobbe发表了《种子学手册》, 被推崇为种子学的创始人, 距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的一些科学家对种子生物学和种子生理学做了许多研究, 如Sachs (1859、1865、1868、1887) 对种子成熟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行了研究, Nawashin (1989) 对被子植物双受精进行了研究;Haberland (1874) 等对种子寿命进行了长期研究, Wiesner (1894) 对萌发抑制物质进行了研究, Cieslar (1883) 就光对发芽的影响和光谱的作用进行了研究;Sachs (1860, 1862) 研究了温度对发芽的影响, 这些研究对种子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 随着人们对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 推动了种子科学研究的发展。种子解剖学、种子形态解剖学、种子生理学、种子生物学研究, 包括种子发芽生理、种子寿命的研究, 种子休眠及后熟研究, 种子活力研究, 劣变研究。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研究, 包括物理方法种子处理技术, 光、热处理种子技术, 温、湿处理种子技术, 种子层积处理技术, 硬实种子处理技术;化学方法种子处理研究, 药、肥处理技术, 包衣处理技术;生物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种子生产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化的技术研究;种子贮藏科学技术与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研究。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研究, 包括电泳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在种子纯度及健康检验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这些技术的研究应用, 对世界种子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 随着全世界种子产业发展和种子产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 生命科学的异军突起以及种子科学和技术研究的深入, 种子科学在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 (如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 的基础上, 已扩展为种子科学与技术 (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研究已从群体拓展到个体, 从细胞水平拓展到分子水平。一方面, 其基础理论研究包含了种子形态特征、发育成熟、化学成分、生理生化、种子寿命、休眠与发芽、种子活力等方面;另一方面, 其应用技术部分包含了种子生产、种子加工 (精选、干燥、处理和包衣) 、种子鉴定、种子检验、种子贮藏、种子管理、种子经营和贸易等范围。目前, 种子科学已经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农业生产服务。

2 种业科学

种子产业是为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要而专门从事与种子整体产品生产及经营有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包含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繁殖、加工销售、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具体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创新利用, 新品种 (组合) 的引进与选育, 区域试验、示范, 审定认定, 亲本 (原种) 繁殖, 生产繁制, 储藏保管, 加工精选, 种子包衣和处理, 规格包装, 标牌标签, 质量检验, 供应销售, 服务管理等。种子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发展种子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农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 也是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另外, 由于目前作为产业主体的种子企业并不完全具备种子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 品种权交易也是种子产业活动的主要内容;同时, 种子产业还包括与育种、种子生产加工、营销管理和信息服务配套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它构成种子产业的补充。

种业科学是一门研究种子产业发展的的理论和技术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应用学科, 研究育种、种子生产、加工、储藏、营销、管理和服务等有关的理论和技术, 是研究种子产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以不断提高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为主体, 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 研究优质高产种子生产加工基地的建设与技术体系, 提高商品种子质量和再生产效益, 研究种子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 探索构建种子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理想模式, 实现种子产业化。

种业科学因涉及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种子生物学、种子和种苗生产、种子加工和储藏、市场营销和管理学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作物育种学的作用是选育农业生产所需的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种子生产本身也是农业生产, 每个品种也有自己的特点, 也需要有配套的栽培技术支持才能发挥其最佳潜力。种子加工、处理、储藏是为了保持和增强种子活力、健康度和抗逆能力等, 提高商品种子的质量, 提高再生产能力, 离不开种子生物学的研究。种业工程科学是种业科学与现代工程学、信息技术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综合应用各种工程技术知识, 为改善种子产业链各环节的工艺技术, 为育种、种子生产、加工、储藏、营销、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化和最优化提供重要手段。种子市场营销学是以种子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科学, 是建立在种子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基础上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的科学。种子市场营销学是研究种子生产经营者使用适当的种子产品, 以适当的价格, 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 用适当的方法销售给尽可能多的顾客, 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需要, 提高农业生产优良品种的覆盖率, 达到增产增效。构建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理想模式是种子产业化的内涵, 提高我国种子产业化水平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种子产业化的立足点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动力是优良品种的选育与科技创新, 核心是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 根本要求是育、繁、销一体化。在我国种子产业化进程中, 应重点研究解决种子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 服务社会化问题和对全系统的营运和成本效益实行企业式管理问题, 实现布局区域化、科技高效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加工机械化、经营集约化、市场法制化, 服务社会化, 提高种子行业的组织化、集团化程度, 从而推进育、繁、销一体化, 并拥有高水平的管理和调控职能, 使种业走上自我发展, 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3 种业科学的研究方向

3.1 新品种选育研究

品种选育是种子产业的核心技术所在, 包括优异种质的发掘与创新及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技术。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 发达国家各主要生物技术公司对生物资源及其知识产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其核心就是对种质资源的争夺。我国是植物遗传资源大国, 应广泛搜集农作物种质资源并进行多学科系统研究, 发掘出我国农作物育种中急需的重要基因, 利用远源杂交、诱变、细胞和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倍性育种等技术, 创建符合作物改良要求的新种质, 为高产、优质、抗病、节水、环保、营养健康等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遗传材料。加强高新技术育种方法的研究, 在突破传统的育种模式的条件下, 利用现代的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使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 快速、高效培育出在品质、产量、抗病虫和抗逆境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的各类新品种, 加快品种更新。探讨商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遗传育种新理论、新技术, 提高育种效率。

3.2 种子生产技术研究

研究不同作物类型、不同品种类型的优质、高产、高效良种繁育技术, 着重研究各种雄性不育系杂交种种子生产的关键技术, 原原种扩繁和原种提纯复壮, 有机种子生产技术等。研究转基因品种及应用远缘杂交等其它高新技术育成品种的稳定性、安全性、繁种遗传完整性。

3.3 种子加工、贮藏、处理和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研究种子的发育成熟、休眠、萌发、寿命及其调控技术, 种子加工技术, 储藏保鲜技术, 种子处理技术, 包括破除休眠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和引发技术等, 提高种子产品的播种质量和商品性。研究常规种种子、杂交种种子纯度检测技术, 着重研究农作物DNA指纹检测技术和其它生物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 种子活力检测技术和健康度检测技术。

3.4 种子市场营销研究

在市场体制下, 新品种推广是靠种子市场营销实现的。种子用户对种子实物和技术需求具有连带性, 在种子的营销中, 重视品种及配套技术在目标市场的示范展示效应, 从品种选择、肥料选用、实用栽培技术、植保措施、相应农产品开发和增效技术等多种技术与措施上进行综合宣传, 在满足用户对种子实物的需求的, 同时, 为用户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和相关咨询服务。应研究影响种子市场营销的重要因素, 影响和制约种子企业营销活动的各种宏观和微观环境因素,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土地集中、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加快, 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多样化, 对营养、保健、健康食品越来越青睐, 这些均将对品种的需求和商品种子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农业企业家、农业合作社、农场主、一般农户等各类购买者的行为。研究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种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种子企业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以及市场营销管理与营销策略。

3.5 种子产业化和种业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种子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理想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探索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种子产业发展模式, 大型企业育繁推一体化, 中小企业做强种子产业链的某一环节, 科研与企业联合, 企业之间联合, 甚至行业之间联合, 由市场因素促成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围绕建立我国现代种子产业发展体系和科学管理技术体系, 在目前农作物品种水平和品种结构、农业生产水平和种植结构、产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种业管理水平和管理组织结构基础上, 针对影响种子产业的各个环节, 研究有利于以种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类项目, 包括品种审定和推广的新机制、种子质量保障和市场执法管理的新体系、种子企业管理和经营贸易新策略, 以及科研育种和种子经营推广紧密联系、种子市场和相应的农产品市场同步发展的新理论, 推动我国种子产业和相应农产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 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 种业是农业的源头产业。种子产业的社会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 并通过不断选育新品种和提高良种覆盖率来实现。种子产业的社会目标是种子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种子产业发展的基础。种子是种子产业的主导产品, 种子也是新品种推广的载体, 种子作为特殊的和不可替代的农业再生产资料, 其开发和利用水平是衡量种植业发展水平和实现种子产业社会目标水平的重要标志。种子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种子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 提高种子的再生产能力, 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 理论研究包括育种学、种子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理学等, 技术应用包括种子生产、种子贮藏、种子加工、种子检验等, 其中技术应用部分也是种子产业的重要组成环节。为强化新品种的高效利用, 种业科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从产业发展的视野研究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和储藏、种子市场营销、种子管理、种子产业化和种子产业体系及种业发展模式, 是在种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

参考文献

[1]钱虎君, 洪德林, 姜建友, 等.种子产业化研究的策略分析[J].种子科技, 2011, 29 (9) :1~4.

[2]钱虎君, 李雪怡, 庞鸿伟, 等.我国种子产业做强的制约因素与瓶颈及其对策分析[J].种子科技, 2010, 28 (10) :1~5.

[3]钱虎君, 张红生.种子产业的社会目标是不断提高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J].种子科技, 2009, 27 (5) :6~7.

[4]钱虎君, 张红生, 杨五一, 等.发挥农业高校教学科研优势推动种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种业, 2003, (5) :1~4.

播下科学的种子 篇3

科学DV的沃土——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开始于2010年,已成功举办2届,是开展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平台。我第一次接触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在2009年12月郑州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科学DV活动骨干辅导教师培训班上。初次接触,我就像发现了一座宝藏,从此便被深深吸引,并连续参加了首届和第2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我指导学生的科学DV作品《蚊虫最爱什么色?》和《原住鱼死因探秘》分获首届和第2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一等奖和特等奖。如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已成为科学DV活动的沃土,这项新颖的活动的影响日益扩大,也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和喜爱。

选题如播种,播什么种要根据土壤的特点来确定,在进行科学DV选题时,只有全面了解了这项活动的宗旨和要求,认真研读每年的活动文件,才能把握科学DV活动的正确方向,也才能在青少年中开展好这项活动。可以说,科学是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灵魂,科学DV活动播下的应该是科学的种子。

那么该如何指导青少年进行科学DV的选题?科学DV选题的具体范围是什么?选题方法和原则怎样呢?

凡能探究,皆可DV

科学DV活动就是使用DV技术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科学DV的选题范围其实十分宽泛,不仅可以把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地理、气候、宇宙、环境等学科的现象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同样也可以研究安全、防灾、交通、考古、民族、美术、工艺、医疗、福利、老龄化、民族文化等人文科学,甚至是民俗庆典等社会科学的问题,可以说凡能探究,皆可DV。

下面我结合首届和第2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获一等奖及特等奖的49部科学DV作品的选题,分析科学DV选题的具体范围和优秀选题的共同特点。

借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分类方法,我将科学DV作品分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物理与化学)、地理与环境、技术与设计、其他等5个大类。

首届和第2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获得一等奖和特等奖的科学DV作品共计49项,其中生命科学22项,占44.9%;地理与环境11项,占22.4%;物质科学6项,占12.2%;技术与设计6项,占12.2%;其他4项,占8.2%。

通过对近两届的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科学DV作品的选题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科学DV作品的选题来源十分丰富,既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中小学自然科学学科,也包含环境保护、社会调查、发明创造、建筑历史等领域,可谓来源丰富。

(2)科学DV作品中生命科学的选题占比近一半,大多数选题均源自学生的生活、贴近自然,优秀作品的选题具有探究主题鲜明、研究结果科学实用的特点,例如《打造沙漠绿洲》模拟探究了“尿不湿”在沙漠水土保持中的作用,为沙漠治理提出了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措施。

(3)部分作品的选题涉及的并非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Vc+果汁=中毒!?》,看似生物学的问题,但却使用了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原理解释。

综上所述,科学DV的选题范围十分宽泛,不仅包括自然科学领域也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优秀科学DV的选题具有源自生活、贴近自然、生动有趣、科学实用的特点,作为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辅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确定选题范围时,要准确把握这一特点,尊重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身边的世界选择科学问题进行拍摄和研究。

启迪智慧自主选题

科学DV活动是一项科学探究和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活动。学生是这项活动的主体,好的选题首先一定是适合学生的选题,在进行科学DV的选题时,应坚持“自主选题”的原则。作为辅导教师只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他们创新的潜力就会迸发出来!

20lO年首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上,我的学生在现场多媒体制作比赛中,制作了宣传短片《地球的心跳》并获得了最佳创意奖,这部作品是这样选题的。

首先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宣传片?什么样的宣传片最打动人心?孩子们通过两个问题的思考,一致认为主题鲜明、制作精美、创意独特的宣传片最打动人心,并认同创意和主题是宣传片的灵魂。

我让学生结合“低碳生活”的主题,思考如何制作新颖独特、有创意的短片。开始时,孩子们担心自己水平有限,无法实现想法,思维总受到限制。我引导孩子们,抛开技术问题,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只要你有好的创意,要实现它总会有多种方法,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孩子们从低碳生活想到了二氧化碳,想到了呼吸困难,想到了把地球比喻成人,面对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地球的呼吸困难,心跳急促……于是一个用拟人手法呼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地球环境的创意应运而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DV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相信你的学生,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学会自主选题。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选题的效果和质量,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选题时间和科学的选题方法,为此,我给学生提出了5点具体要求:①准备一个课题专用本子;②随时记下感到疑惑的问题;③每天强制自己记下至少3个问题;④1周后反思,看看哪些问题有价值;⑤将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转变成课题。

那么该如何才能选出好课题呢?我们下期“专栏”继续聊!

我与科学DV

我们在准备这次实验时约定:不管怎样,4个字——坚持到底。

这次是我们第一次实实在在地去发现一个问题,然后对它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一次实践过程,它培养了我们的严谨态度,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

我们学会了更多地去观察世界。以前我们只想着学习的事情,只顾着纸上谈兵,自从参加了这次活动后,我们学会了怎么去发现问题,学会了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一步探究。这个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知识的伟大,感受到了知识被实际的运用起来时是那么的快乐。

因为是第一次自己动手进行探究,所以进展很不顺利,第一次实验也很不科学。不过,我们及时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很多专业上的问题与老师商量后重新进行实验。

第二次实验我们就显得熟练和专业了很多,实验出来的结果真是一场飞跃。我们发现,“舍得”这个词很有创意——舍在前,得在后。因为舍去了第一次不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得到了第二次更加好的作品。现在再细细品味下泰戈尔那句话:“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你将错过月亮、星星。”如果我们不肯放弃第一次实验的内容,我们将会失去更多。虽然再做第二次实验艰辛苦,但我们收获了更多的甜蜜。三个人变得更加团结,各自的任性也收敛了很多。我们也首想要放弃过,也抱怨过,但那些消极的情绪很快被打消掉了,因为当一个人消极了还有两个人在她身边,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毕竟约定好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科学的种子教案 篇4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孩子的口吻写成。诗歌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科学、富于想象的特点。本诗通过对“我”奇思妙想的描写表达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大胆畅想未来,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从小学科学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作贡献。

写作方法分析 篇章中突出的写作方法

1、运用过去与现在对比的写法,说明时代不同。

2、词语优美,想象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此写作方法在段落中的体现 诗歌的第3、4节针对第2节中父母儿时所爱,说“我”的所爱,进行对比,感到时代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

易考点

1、朝多音字、乘与潜字的正音。

2、默写课文。

3、进行词语搭配。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对科学产生兴趣。

2.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并且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奇思妙想。

教学难点: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学的种子”,且种子已萌发。

重点环节的步骤

采用的教学方法

或手段

1、比较爸爸妈妈与我的做法体会时代的变化

2、想象,以读代讲。

3、抓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本课学生掌握的阅读或写作方法 比较阅读体会重点语句。

仿写点 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在练笔本上。(分层要求)

A写一、二句话,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B写一、二小节,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快速读课文,回答,能够把课文度正确、流利(整体感知课文,按要求回答)

(我是一个爱奇思妙想的孩子,胆子大的孩子)

板书:奇思妙想

二、精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爸爸为什么说我爱奇思妙想,妈妈为什么说我胆子大?

1)读一读课文,画一画相关的语句。

2)认真读一读自己画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的意思。

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3)引导学生将3、4两节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加以比较。

2.引导学生重点体会3、4小节,体会我有哪些新奇的想法,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进行比较?在体会中学习重点句子。

1)“乘飞船探访天涯”、“潜入富饶的大海”在爸爸、妈妈的眼睛里为什么是“奇思妙想、胆子很大”?你能不能说说他们的理由?

2)引导学生用换位思维的方式去感悟。

读出自己的体会。

指名有感情朗读,评价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3)有感情齐读3、4节。提问:知道了小作者的奇思妙想,你是不是也有过奇思妙想?这是不是你心田之中科学的种子?把你的奇思妙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今天的“奇思妙想”在明天就会“梦想成真”,引导学生可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

引读:小作者种下的科学种子已经萌发了,快去读读。

自由读5、6小节。

读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进一步熟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1、说一说每一小节讲了什么内容,共有几句话,指导学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练习把每一节的内容连起来进行背诵。

2、同桌互相帮助,互相检查背诵,比一比看谁先背诵下来。

会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

3、选做:或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或自由发表学完课文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粒科学的种子,只要我们敢想、敢做,那粒种子就会萌发。快去学习科学知识吧,让我们心中的科学之种萌发后能够茁壮成长!

板书设计 敢于奇思妙想

—— 梦想成真

萌发科学种子

仿写设计 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在练笔本上。(分层要求)

A写一、二句话,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B写一、二小节,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学生练习反馈情况

反思(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及制定改进措施。)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按课文内容填空:

1、科学种子指的是(“我”的奇思妙想。)

2、“我”的奇思妙想是(乘飞船探访天涯,向往潜入富饶的大海去采矿、牧鱼、安家。

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读书情况、学生测试题完成情况、学生上课学习状态等方面自查自评。

评价量规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规

评价方法:1优秀——10分

2良好——7分、8分、9分

3合格——5分、6分

4不合格——5分以下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重视朗读训练,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本课是一首诗歌,以孩子的口吻写成。诗歌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科学、富于想象的特点。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所以理解不是难点,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自读感悟来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学习在感悟基础上如何来进行语气的表达,也适当渗透朗读的一些技巧性知识。

2、在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仿写。

大班科学活动 找种子 篇5

找种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找种子

来源:山东省蓬莱市教委幼儿园 于红娟

【设计思路】

一次,孩子们在吃间点香蕉的时候,蔡玺昆小朋友问我:“于老师,香蕉里的这些小黑点是什么?”我告诉他这是香蕉的种子,其他孩子们听到后特别感兴趣,他们一边吃一边找种子在哪里。这时陈文臻又问我:“于老师,昨天我妈妈在炒茄子的时候,我看见里面也有一些小点,那是不是茄子的种子。”听了问题后,孩子们的兴致立刻膨胀了起来,见此情况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发动孩子从家里带自己喜欢的蔬菜和水果到幼儿园,一起寻找种子,于是“找种子”的活动便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并且自己寻求问题答案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种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4、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各类蔬菜和水果的种子,同时了解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活动准备】

1、各类水果、蔬菜若干

2、盘子若干

3、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蔬菜的种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鼓励幼儿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称相互介绍一下,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二)引导幼儿将蔬菜、水果分类

引导幼儿按照豆类、瓜果类、青菜类等进行分类。

(三)提出问题,幼儿分组进行找种子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你要给什么蔬菜或水果找种子?它有没有种子?种子在哪里?找到的种子是什么颜色、形状,大小如何?

找种子的过程中,提醒幼儿辣椒、葱比较辣,注意别弄到眼睛上,以免辣到眼睛。同时提醒幼儿把找到的种子分别装到盘子里。

(四)各组一起讨论找种子的情况及结果

1、有的蔬菜有种子,如:茭瓜、南瓜、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豌豆、菜豆、扁豆等。

2、有的蔬菜没有种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

3、西瓜、香蕉、葡萄、苹果、梨、橘子、枣、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都有种子。

4、种子的颜色:有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紫色的、黄色的,还有带复色斑纹的。

5、种子的形状:豌豆的种子是圆球形的;菜豆的种子是肾形的;而扁豆的种子却像被脚踩扁了似的;西红柿辣椒的种子一粒粒的小、圆而且特别多;茄子、香蕉的种子黑又小不容易发现;茭瓜、南瓜的种子与西瓜种子相似,但颜色不一样;苹果、梨的种子非常相似等。

教师小结:有些蔬菜虽然现在找不到种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但是这些蔬菜是有种子的。当这些蔬菜成熟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慢慢边老直到开花结种)的时候,这些蔬菜也就有了种子。引导幼儿观看、认识这些蔬菜的种子。

(五)延伸活动:

借助孩子们吃水果间点这一日常环节,来支持孩子找种子的探索活动。

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动中逐渐积累相关经验。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种子娃娃有办法 篇6

起源:秋天来了,我带领小朋友走进田野,去认识多彩的秋天。他们看到了红红的小野枣,飘飞的蒲公英……自然会产生一些问题,“野枣为什么会长在这里?”“蒲公英要飞到哪里去呢?”……由此我设计了《种子娃娃有办法》这一活动,让幼儿探究种子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依托:《好吃的种子》这课让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风的作用》和《梨子小提琴》都简单涉及到种子的传播,基于以上活动,进行拓展和延伸,设计生成了《种子娃娃有办法》这一活动。

内容:本活动主要以蒲公英,苍耳,莲子为例,让幼儿具体感知种子是如何通过风,动物,水来传播的,继而激发幼儿探索其他传播方式的兴趣,最后以《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童诗结束,让幼儿探索自然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了,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而且大部分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也有少数幼儿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淡薄。《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知识是在幼儿的探究之后,在幼儿交流讨论中形成的。所以教师应通过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有效的互动,鼓励幼儿交流发现。

【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并且考虑幼儿对种子已有的经验和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在本活动中我预设了以下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情,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活动的重点是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难点是引导幼儿在提问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讨论交流,在合作中探究。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我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种子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带领幼儿到野外实地观察体验,收集种子,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

2.实物准备:蒲公英,苍耳,莲蓬、放大镜,脸盆,水,这些实物可以让幼儿形象直观的了解探究的对象

3.课件准备:自己提前制作 【教学方法】

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和讨论交流来进行学习的,我为幼儿提供接近乡土生活的活动材料,幼儿也更喜欢动手摆弄,这时候他们一定会跃跃欲试,期待着去操作去寻找种子的各种传播途径。三个平行的小实验也将不断扩展幼儿对种子传播的认识,教师在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观察法、操作法和交流讨论法,进一步帮幼儿梳理思路,提升经验。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开始,以《蒲公英》这首儿歌导入,歌词和优美的背景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同时声像结合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活动。教师引导,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蒲公英吧:“小朋友们,请你轻轻地拿起桌上的蒲公英。”

2.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①外形:仔细观察蒲公英的外形,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目的是让幼儿对蒲公英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种子特点:取一粒种子观察、讨论:蒲公英的种子有几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什么颜色的?捏一捏,什么感觉?吹一吹这粒种子,想一想为什么它可以随风飘扬?师生一起交流总结出,种子长着白色的羽翼,这是它飞翔的工具。③风力与远近:做实验,请一部分小朋友静静地拿好蒲公英,另一部分小朋友充当风的角色,分两次吹动蒲公英,第一次吹的时候,用力小一点,第二次吹的时候,用力使劲大一点,让幼儿观察蒲公英两次飘落的位置,在远近上的差别。教师在充分引导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风越小,种子飞的越近。风越大,种子飞的越远。幼儿在实验中,形象的感知了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并且传播的远近与风力有关。

3.苍耳的传播方式

①苍耳的形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幼儿分发一些苍耳种子实物,让幼儿用眼睛看,用手摸去感知苍耳,教师提问,当你摸苍耳时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发现“有好多刺”。

②苍耳的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苍耳的刺。放大镜下,苍耳的刺是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主动交流,对苍耳的刺能做关键性性的描述——有个弯弯的钩。在看清楚小钩钩后,让幼儿快快动手,“把苍耳放到你的衣服上吧,别让它掉下来呀。”接下来问问幼儿“它们为什么能够牢牢得黏在你们的衣服上呀?”从而总结出:苍耳的刺像弯弯的小钩子一样紧紧抓在动物的毛上。

③苍耳的传播:以此为基础,思维拓展,种子依靠动物传播需要的条件。4.莲子的传播方式

①漂浮的莲蓬:教师设疑:你见过莲蓬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由小朋友动手进行操作和观察,将莲蓬放到水盆里,看看它是怎样的?用你的小手指把它按到水里,当你的手指再次离开的时候,它还在水底吗?在试验中得出结论:莲蓬能漂浮在水中。

②莲子的传播:教师与幼儿一同想象莲子在水中漂啊漂,漂到到哪里就在那里安家。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交流。最后启发幼儿思考:还有哪些植物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种子靠水传播。可以出示课件,也可以根据幼儿经验帮助幼儿提取知识。

5.经验升华

《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易懂,语言凝练,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关于种子传播途径的知识,而且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活动延伸】

种子科学与工程 篇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步深化, 越来越多的农业科研单位将研究与开发并举。面对这种形势, 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如何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迈进, 种子开发在科研单位的作用愈显重要。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条件下, 农业科研单位在育种上应走种子育产销一体化道路,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实力, 促进种子产业化发展。

所谓种子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基础, 以效益为中心, 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为载体的产业化体系。它包括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销售和种子管理五大系统和品种审定、原种繁殖、良种生产、精选加工、包装贮藏、商标品牌、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环节。发展种子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是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促进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主要桥梁。

一、新时期推进种子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是农业增产增收的第一要素, 而推进种子产业化发展, 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具体来说, 新时期推进种子产业化发展, 形成以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推广和种子服务等配套的产业链,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种子产业化经营, 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农业科研单位已被推向市场。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 都成立了自己的开发实体, 加大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 向市场要效益, 在竞争中求发展。走种子产业化道路对云南省农科院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 增加了本单位的经济收入, 为科研不断发展提供充裕的经费来源;其次, 可提高科研与开发效率, 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使科研和开发分开, 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搞研究, 开发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开发, 可使科研和开发工作得到双赢。

(二) 种子产业化经营, 有利于促进种子产业自身的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对种子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有良种供应, 而且还要有可靠的售后服务;不但要有优良品种, 而且还要求提供配套的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只有发展育产销一体化的种子产业, 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同时, 走产业化道路, 不仅可以解决种子育产销的“小、散、低”的问题, 又能实现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发挥整体功能的规模效应, 还可以克服育产销脱节的矛盾, 将种子选育、繁殖、经销等环节有机结合, 形成统一的整体, 缩短良种选育到应用的年限, 使科研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三) 种子产业化经营, 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农业科研单位选育出的优良品种由自己繁育、销售、推广, 可以减少种源的流失和扩散, 有利于保证亲本和杂交种的纯度, 最大限度的发挥种子的潜在效益。同时保护了育种者的利益, 调动了育种者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加快实施种子产业化, 把云南省的品种资源、地域环境、人力资源和科研积累等优势充分利用起来, 培育科技型的大、中型专业种子公司, 通过参与国际竞争, 促进种子的改良和云南省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实施种子产业化是贯彻落实云南省农科院党委提出的“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把成果留给农村农民”的总体要求, 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强农业基础,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二、云南省农科院实现种子产业化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紧紧依靠下属粮食作物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等所雄厚的科研实力, 及各所控股几个种子公司的加工、营销等实力, 进而推动种子产业化发展。多年实践证明, 走种子产业化之路是完全可行的。

(一) 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

云南省农科院现有挂靠机构国家水稻改良云南分中心、云南省农作物原种繁育中心、农业部 (云南) 大豆原原种繁育基地、云南省海南冬繁育种基地、云南省作物学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等育种基地及实验室, 为种子研发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 经过多年的发展, 农科院培养了省劳模、省先进工作者、国突专家、省突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学科带头后备人才等一大批高端科技人才, 为种子的研发及培育提供了较强的人才保障。雄厚的科研实力, 辅以一定水准的育种手段和设备, 为育产销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 种子生产初具规模。

近年来,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对玉米、豆类、马铃薯、亚麻等种植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 取得了突出成绩。选育并推广了云陆52 、云育大白芸豆、云豌4号、云粮5号、云豆694、优质高产常规芥菜型油菜新品种、优质高产高抗蓖麻新品种等一批优质高产的粮食及经济作物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已在云南及其他省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为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及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小粒咖啡、热带水果、晾晒烟等热区经济作物的良种选育与配套技术研发, 其累计推广面积达200万亩以上, 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达100多亿元, 有力地促进了小粒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产业化发展, 为云南热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已初步形成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依靠粮作所下属的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云南珍禾丰种业有限公司及其他研究所下属种子公司的加工、营销实力, 加强了质量管理, 种子产后加工和包装以及售后服务, 取得了信誉, 赢得了市场,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销售网络, 为推进种子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推进种子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推进种子产业化发展, 必须结合云南省及云南省农科院的实际, 充分整合省内、院内的人、财、物资源, 不断推进种子产业的持续发展。

(一) 大力发展“一体化”运作模式。

种子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产、购、加、销一体化水平的高低, 必须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和模式:一是加强种子基地建设。要想加速种子推广, 必须建立种子繁殖基地。种子繁殖基地实行“统一供应原种、统一技术方案、统一去杂去劣、统一收购标准”。坚持从田间入手, 对生产的全过程建立一整套的管理体系。不断加强繁种基地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繁育队伍的技术水平, 保证种子质量和数量。推广种子包衣、包装技术, 确保优良的种源。抓好种子的精选、包衣、包装。实现育、繁、销一体化。加速打造优质名牌品种, 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以优质产品赢得市场。搭建起农户与种子企业、与市场相对接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二是加强与种子企业的联手联营, 优势互补。彻底改变分散订单、各自经营、互不协调的状况, 聚合人、财、物资源, 把购销企业的购销储运优势与加工企业的加工转化优势联结为一体, 实现种子产业链条延伸和种子企业实力膨胀。

(二)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近些年来, 科研经费显得相对不足, 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 不断研究、开发出优质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走种子育产销一体化道路。保持育种科研的可持续发展。要按种子利润的一定比例向育种课题提供补助, 增强其发展活力和后劲。

(三) 强化种子加工环节, 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要加强下属企业在加工各环节的管理, 除了严格执行繁种技术规程外, 要切实加强种子加工工作, 实行机械化加工、精选和包装, 增加种子的科技含量, 充分发挥成果优势, 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 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四) 扩大品种知名度, 抢占市场。

加强控股企业的监管、指导, 通过参加科技大集, 利用新闻媒体、开现场会、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形式, 扩大品种的知名度, 不断增加联销点、代销点、扩大良种的市场覆盖面。完善种子信息网络建设销售网络、信息网络和服务网络建设, 是开辟市场、做强做大的关键。种子公司应根据自己的经营范围和销售区域, 尽量扩大销售网络, 巩固老用户发展新用户, 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当今信息时代, 没有信息网络, 必将被动挨打。当前, 信息网络对农业企业来说, 基本上是一个盲区, 严重制约自身发展。要加强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运转高效的服务网络, 与农户建立起良好的买卖关系, 不断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五) 促进科技产业化人才的培养, 为发展产业化提供保证。

人才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科技开发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搞好开发的决定性因素, 必须尽快提高。要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用户就是上帝”、“市场就是需要”的观念, 不断学习经营管理知识, 提高自己的能力, 使之成为产业化管理的中坚力量。

推进种子产业化发展, 农民是关键。农民是种子产业的直接受益者, 农民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着种子的推广。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 加大对农民的指导培训力度, 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在销售种子的同时要进行跟踪指导, 确保售后服务周到落实。

摘要:发展种子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是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促进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主要桥梁。本文阐述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走种子产业化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实现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农科院,种子,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刘宗贤.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取向[A].中国农业在线专家论坛[C], 2003.

[2]郭志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3, 4 (6) :7-9.

[3]徐丽珍.农业科研单位应走种子育产销一体化的道路[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6) :27-28.

[4]张龙, 闫艳.种子产业化的探讨与发展[J].新疆农业科技, 2006, (3) .

种下科学的种子绽放智慧的光芒 篇8

关键词:科学探究兴趣

《新纲要》强调: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克服传统科学教育只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弊端。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是培养幼儿成为未来人的素质教育。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不只是一个认知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幼儿科学情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应渗透在教师有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幼儿自身产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以及家庭教育当中。

一、结合有组织的活动,引发幼儿探究兴趣

(一)活动的导入

教师应努力使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究者,让幼儿积极地动手、观察、思考。幼儿只有参加了操作活动才可以使探究过程成为幼儿主动的探索过程。

1.从教师演示人手引起幼儿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各种各样的筛子》实验中,教师表演魔术,把各种豆子很轻松分离出来,当幼儿感到十分惊讶时,教师说:“你们一定也想学这个魔术吧,你们也来试试吧。”

2.教师根据课题的目标和内容,从环境和材料开始,提出简短的指令或问题,使幼儿轻松进入课题。如小实验《转动的陀螺》,教师可以提出:“请你们看看你前面的东西是什么?玩一玩,说_说你发现了什么?”

3.从讨论日常见闻人手。例如在小实验《有趣的泡泡》中老师问:“你们玩过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吹泡泡工具吗?这些东西吹出来的泡泡是不是就变成别的形状了呢?”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在探索过程中,让幼儿主动与周围环境中的科学信息产生交互作用

1.多一些倾听,少一些告知。

在探索过程中,幼儿一定会遇上一些困难,他们时不时地会来求助于老师。老师要有耐心地倾听、观察他们。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下一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观察他们遇到困难的源头,引导他们自己解决。幼儿成功了,老师要及时给予赞许;幼儿失败了,我们要给予更多的鼓励,间接地去引导幼儿走向成功,从中体验探索过程的快乐。

2.多一些体验,少一些概念。

教师要创造机会多给幼儿亲身体验,不管成功或失败,不管惊喜或顿悟,而尽量少将科学概念灌输给幼儿。如在《奇妙的拓印》活动中,幼儿只有通过多次尝试,才会深刻了解原来只有凹凸不平的东西才能拓印成功,较薄的很容易拓印,厚的就不容易拓印出来。如果教师注重科学概念的灌输,忽略了幼儿的亲身体验,即使幼儿知道这个概念,但这是模糊的、是幼儿没有理解的,就会使科学活动显于形式,失去了意义。

3.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责备。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贫乏,往往在探索中表现得幼稚,此时教师要尊重他们,认真对待他们的每一个发现。在幼儿反复探索而又一无所获时,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是责备。教师给予幼儿的是欣赏、鼓励,使幼儿感受到自己探索的价值,由此激发幼儿更大的探索热情。教师要给予幼儿尝试错误的机会,让幼儿更加重视自己的探索结果,学会把握自己的行为,获取更多积极的经验。

4.多一些等待,少一些催促。

科学探索活动的关键在于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在操作中积极地探索。所以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教师要耐心地等待。当然,这种等待不是放弃或放任,而是伴随着观察,观察幼儿“走过的弯路”,等待他们刹那间的感悟,与幼儿一起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三)组织幼儿讨论、小结,丰富扩展经验

操作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操作的过程以及发现的变化、联系等。如果有不正确的,可再操作并及时加以纠正。如果有新的发现,也可由他们介绍给其他的孩子们。根据事实得出结论是培养幼儿形成完整学习的过程,是探究活动必然的结果和产物。如果幼儿探究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一致,将强化幼儿原有的认识;如果幼儿探究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将会使幼儿调整原有认识,建立新经验。

二、结合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幼儿操作欲望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在成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或是一些偶发的事件,让幼儿对此刨根问底。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飘落的小树叶……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新奇,他们会忍不住去看一看,玩一玩,玩中正蕴藏着他们的探究兴趣。那么怎样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可操作的活动,使幼儿得到答案,也使他们在这个活动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呢?

除了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外,家庭中的科学启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幼儿园生活外,幼儿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科学现象,家庭也能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如果家长能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那么幼儿的科学情感就会被挖掘,相反就会被抹杀掉。玩水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他们经常会在洗手时放水玩,此时家长不妨满足一下他们,给孩子一盆水和一些玩水玩具。他们会在玩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感受水的性质。同时,通过摆弄玩具,感受到沉浮现象,寻找到不同材料的物品。有的幼儿会问:“为什么会下雨、下雾?”家长可以在烧开水时让幼儿观察锅盖上的水滴,洗澡时让孩子观察镜子上的雾气,通过身边这些易于让孩子接触到的现象来让孩子进一步了解雨的形成,雾的形成。再如“蚯蚓喜欢干燥的还是潮湿的地方?”不妨让幼儿为蚯蚓准备两个“家”,一些干燥的泥土和一个潮湿的泥土,然后把两条蚯蚓各放入一个“家”中,观察两条蚯蚓的变化。孩子们做起这些事情是那么认真,他们会经常跑去看看两条蚯蚓,渐渐地发现,干燥泥土中的蚯蚓死掉了,从而得出结论:蚯蚓喜欢潮湿的地方。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是受益非浅的,长此以往孩子的科学探究欲望、兴趣会大大提高,这些好习惯将伴随他们终身。

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应更多地在一日生活中随机生成。我们教师和家长,应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有意义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保持幼儿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幼儿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深化改革 细化管理 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下一篇:爱国卫生公益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