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走过了重建与复兴、探索与调整、严格与强化、规范与完善、创新与优化五个阶段。经历40余年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有坚持党的领导和管理不动摇、坚持把提高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坚持适应时代要求而创新等等。当前,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素质的时代性、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学科支撑、提升教师素质优化的内在动力,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DOI:10.15924/j.cnki.1009-5128.2021.06.01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独一无二。作为思政课设计者与引领者的思政课教师,其素质的优化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建设在探索中恢复、加强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着重回顾与考察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历程,深入分析总结其中的经验与启示。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历史脉络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迄今为止,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已历经五个主要阶段。

(一)第一阶段:重建与复兴(1978—1984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改革开放之初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缺、水平低、任务重、后继乏人”[1]73。为了重建思政课,扩充思政课教师队伍,恢复并完善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机制,党和国家恢复并出台了一些重大举措。

1.迅速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

为弥补教师数量的巨大缺口,国家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尽量在短时期内调回远离教学岗位的合格理论课教师;二是每年从高校有关专业的毕业生、研究生中遴选优秀分子充实教师队伍;三是吸收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校内党员干部参与教学;四是在各大地区委托一些高校开设马列主义师资培训班;五是复办中国人民大学并扩大招生名额,培养新生的理论课教师。

2.恢复并改善思政课教师的物质待遇和学习工作条件

1980年,教育部印发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以最多的篇幅论述了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其中规定了“同工同酬”的原则,确保马列主义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在职称、待遇方面的权利相同。教育部还多次发文强调及时向理论课教师传达文件精神、放宽文件阅读限制、将课程教研经费纳入校预算等原则,尽可能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营造较好的现实条件。

3.恢复并制定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的政策制度

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恢复了被“文化大革命”中断的理论课教师业务职称评聘制度。面对现有教师理论水平不足的局面,国家通过恢复暑假举行的全国理论课骨干教师讲习班、委托部分高校开办马列主义教师进修班等方式分期分批进行培训。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全国12所著名高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以学科建设促进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

4.重建并加强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领导机制

1978年,根据教育部规定,各高校恢复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受学校党委直接领导。1979年,教育部成立政治理论教育司,部分省市也成立了指导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高校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会。此外,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党委派出一位书记或常委分管政治理论教学,鼓励其参加教研室会议、兼职教一门课,使校领导在教学一线充分认识到讲政治的重要性。总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回到正轨,短短几年间初步扭转了教师数量不足、素质较低的局面。

(二)第二阶段:探索与调整(1985—1989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带来国内经济、社会和国民思想的巨大变化,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受到冲击。1985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85方案”),开启思政课改革。该方案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课程体系,而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仍以解决“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为主,亮点体现在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上。“85方案”提出要实施启发式教学、组织学生的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介绍并评判当代社会思潮,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1986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指出教师是改革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开展教学改革试点。应当肯定,这一时期的思政课及其教师素质建设的改革是及时的,一些措施也富有前瞻性,但仍滞后于时代发展。1989年,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国内外严峻形势的共同作用下,一些城市爆发了严重的政治风波。这对高校思政课及其教师素质建设来说,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

(三)第三阶段:严格与强化(1990—2004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吸取了1989年政治风波和东欧剧变的教训,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重在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的战斗力,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严格把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991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理论的纯洁性,思政课教师言行要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坚定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分析、批判西方资产阶级思潮及其典型著作。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突出强调高校德育问题,加强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之后,党和国家系统规划了德育体系,具体规定其各项指标,完善课程教学的框架。

2.拓展教师培训路径

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98方案”),进一步深化课改。方案规定了新课程体系,要求各地各校在2000年底前对“两课”教师普遍培训一次。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鼓励青年“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力争5年内培养硕士3500名。从2000年到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选拔“两课”教师进行滚动培训和学习班培训,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全国思政课教师素质在短期内有了明显的提升。

3.大规模开展社会实践

在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不断创设条件组织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其形式包括:组织教师到工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考察,安排缺乏实践锻炼的青年教师去基层挂职并担任学生班主任或辅导员,加强教师对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社团活动的指导,部分教师兼管党务思政工作等等。社会实践增强了教师运用理论解析国情的能力,丰富了教学素材,提高了教师政治素质和教学能力。

4.注重运用表彰机制

1994年,中共中央就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提出要引入表彰机制的意见。之后,国家教委和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联合主办了全国首届普通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于1997年10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表彰大会,雷洁琼等领导同志为评选出的101名优秀教师颁奖,对广大思政课教师起到了巨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在世纪之交,我国大力推动思政课教师素质与时俱进,努力铸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

(四)第四阶段:规范与完善(2005—2011年)

进入21世纪,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多样性和易变性日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对此,中宣部、教育部于2005年2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05方案”),开启新一轮思政课改革。这一时期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主要举措有:

1.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化

“05方案”指出要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同年底,经专家论证研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下属的5个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即为五个二级学科之一。2008年,又增加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给予思政课教师明确的科研归属,推动思政课教师培养走向专业化、科学化。

2.设立思政课教师工作标准

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新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且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在政治上与党中央坚决保持一致,初步建立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在科研组织方面,要求各高校设立独立的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这一机构接受学校的直接领导。《意见》使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愈加规范化和体系化。这一时期,党和国家致力于解决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相关的政策制度更加规范合理,教师队伍的力量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升。

(五)第五阶段:创新与优化(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将办好思政课摆在显著位置,努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学人才。这一时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树立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新理念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5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才能改变高校教育重智轻德的状况,全方位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优秀人才。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向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素养要求,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3]5“六要”和“八个统一”构成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基本标准,为扎实推进教师素质建设提供了遵循方向和行动方略。

2.大力改革思政课教学模式

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并选若干高校建立教改实验基地进行试点。2017年被教育部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为打好提高课程质量的攻坚战、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出台了总体工作方案。越来越多的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案例式、问题式、互动式、专题式等教学新方式,得到总书记的充分肯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对思政课教学创新的热情。在新时代,教育部还通过设立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举办融媒体思政公开课、打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等多种措施,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推广新兴信息技术。

3.夯实筑牢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

2013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这是新时代的首个思政课教师培养规划。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在职攻读硕博士、国内考察、国外研修、以项目选人和选人给项目等途径,形成多层次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2019年,在第二个五年规划中推出专题理论轮训计划,组织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点学习。这一计划包括开设周末理论大讲堂、专题培训、实践研修等活动,通过更为广泛的路径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理论素质。

4.完善领导管理体系和政策制度保障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多个重要文件,详细规定了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聘用、培训、考核、管理等事宜。此外,还启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及多项教学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举办思政课示范教学巡回展示、思政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推选活动等,在人力、资金、奖励等方面为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提供强力支持和保障。

5.营造有利于思政课建设的氛围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个环节的要求。会后,教育部提出要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由此全国掀起“课程思政”的热潮,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中,实现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在铸魂育人方面的协同一致。党和国家还通过加强对思政课建设典型的宣传力度、主流媒体节目播放展示杰出思政课教师理论成果、支持思政课教师在党报党刊上发表文章等措施,不断扩大思政课教师的影响力,创造有利于教师自我提高的社会环境。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侧重于在适应个人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推动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经验总结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管理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具体到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层面,党领导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思政课教师能否正常履行以马克思主义培育人才、引领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职能。党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领导和管理,是思政课教师素质提高的根本保障。

1978年,在人民教育事业百废待兴之际,教育部办公厅就指出建立健全各级领导体制是解决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诸多问题的关键,由此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思政课教师队伍重新建立并逐渐走出困境。20世纪80年代后期,“党政分开”一度成为当时改革的流行思想和措施,受此影响,部分高校试行校长负责制,直接削弱党对大学的领导,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质量大大下降,致使一些大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发生严重偏差。这之后,党和国家重新加强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出台文件指导思政课改革的深入开展,并多次召开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布局思政课建设。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一系列推进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制度和政策得以建立并趋于成熟。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针对思政课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和部署,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迈上了新台阶。由此可见,唯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才能不断提升;一旦动摇和减弱党的领导,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就会停滞甚至倒退。党是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党的领导始终是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优先提高教师政治素质

思政课具有突出的阶级性。作为这一课程的教学主体,思政课教师是深入贯彻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关键因素,把握着课程的基本性质和方向,这就要求其在政治上绝对可靠。此外,思政课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为主干,不可谓不深邃,需要思政课教师真信、真懂、真感兴趣才能讲深讲透,同样意味着其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4]385在思政课教师所有的品质中,政治素质当居于首位,教师的素质建设也必须将提高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改革开放初期,在高校紧缺思政课教师的情况下,一些具备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的党员干部被吸收进入教师队伍,保证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水准。“八九政治风波”后,国家教委严格规定思政课教师的言行举止,强调其“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141。此后,在思政课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着力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为一显著特点。2008年后,我国实行思政课教师的任职资格制度,新任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两个核心条件:一是原则上应为中共党员;二是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不低于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这两个条件从政治面貌和专业背景方面规定了思政课教师应当坚持的政治方向,确保教师队伍的战斗力。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提出的思政课教师“六要”标准中,“政治要强”统领其他方面的要求,位于第一位。正是在坚持优先提升教师政治素质的前提下,党和国家造就了一支热爱马克思主义教育事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了一代代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实践;另一方面,实践在决定认识的同时也受到其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在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中,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科研工作,较高的理论水平是其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唯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准确把握国情、世情,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成长。1980年,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倡导业务课教师也要做思想政治工作,并在之后的文件中将“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锻炼”列入对马列主义课教师的要求中。[1]9720世纪90年代,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大规模开展,增进教师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同。自2009年起,中宣部、教育部牵头组织思政课骨干名师在暑期赴国内多地参观考察,帮助思政课教师了解最新的社会发展情况、开拓思维和视野。一批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也在全国各地建立。各高校也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调查研究和观光学习,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活动走向制度化,课程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大大增强。事实证明,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促进思政课教师素养从根本上得到提升的有效路径,需要在未来继续传承和发扬。

(四)坚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联系”[5]109,人们只有在承认、理解、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动性,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强化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同样必须遵循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诚然,一个人的素质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养成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外部环境特别是有计划的教育的影响,其内在思想在矛盾中运动,推动自我发展,这告诉我们:我国的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除了为思政课教师创设理论学科平台、教育培训机制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外部条件外,更重要的还是激发教师自觉进步的内驱力,实现素质提高自外生型到内生型的转换。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建立起涵盖中央、地方和高校三级的立体化培养培训体系,促进思政课教师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修炼理论内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与信仰;提高思政课教师在校园和社会的地位,增加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保障其物质利益福利待遇;评选并表彰思政课教师中的模范,加大激励力度,大力宣传教师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激发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建立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手拉手”备课机制及跨学段的交流研修机制,在教师个体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实现集体自我教育。这些措施符合人的发展规律,有效培植思政课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坚持适应时代要求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6]6自新民主主义革命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启了本土化进程,这一进程与我国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紧密联系、同向推进,在改革开放后更是大大加快。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师必须以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跟得上时代前行的脚步,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成果和思维方法,才能把马克思主义讲清说透,为学生所接受。

一部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历史,就是为实现与时俱进的革新历史。改革开放之初,在青年一代自我意识的苏醒与传统的灌输式共产主义革命道德教育产生激烈碰撞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印发“85方案”,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同时倡导思政课教师实行启发式教学,用事实论证观点,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党和国家要求新形势下的思政课建设吸收和反映新的科学理论成果,教师要研究讲解学生普遍关心的国际共运、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等教育改革等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特别重视学生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后,党和国家抓紧思政课教师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通过“读、听、讲、谈、看、走、写”等多个课堂环节增加思政课的生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和国家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新教育理念,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运用新传媒、新科技赋予思政课活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思政课教师的培训研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保持的鲜明特色。

三、新时代深入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素质的时代感

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新的社会事件和社会思潮层出不穷;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极大地降低了每个社会成员制造、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成本,客观上消解了思政课教师因长期垄断知识资源形成的权威。面对这些新问题,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实现教师素质时代化为目标,继续深化教师素质建设的改革。首先,思政课教师要以新思想充实自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凝结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璀璨结晶,是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科学指南。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两个维护”,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师培训,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权威著作,用好“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在第一时间解读党和国家新近出台的方针政策,并及时将其加入课程内容中,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师生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其次,思政课教师应拓展自身看待问题的视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和上万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越来越多地凸显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与此同时,西方某些势力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对华实行全面遏制与打压,妄图西化、分化中国,这势必会引起部分大学生的疑惑与焦虑。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培养更为开阔的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既要从中国历史纵向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诠释“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逻辑,也要横向比较中国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现状,准确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趋势,解读我们国家社会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最后,思政课教师必须掌握运用新的教学载体和形式。素有“网络原住民”之称的“95后”“00后”已构成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同前几代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知识基础更扎实、思想更活跃、情感更丰富、个性更鲜明,对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摒弃“填鸭式”理论教学,大胆运用各种新兴信息技术及深受学生欢迎的应用软件,使用更接地气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缩短理论与青年人的距离,通过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交互性、立体性赋予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优化的内在动力

自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党和国家推出一系列加强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政策和方针,尽可能为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思政课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也均有明显提高。然而,相较于为思政课教师素质提高创设外在条件、设置更高要求,如何增加思政课教师对所从事工作的认同和责任感,使其以讲授马克思主义为毕生之荣耀,激发思政课教师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更为根本的问题。要充分释放思政课教师全面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还需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首先,建立思政课教师自我学习机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强动态性与跨学科性,要求任教教师自身坚持不懈地通过阅读书籍、关注时事、投身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点滴积累理论学养,为此应制定强化和改进教师工作学习的方案。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在本院教师实际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制定能够严格执行的学习规划,明确时间与内容安排,积极邀请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名家进行指导和交流,增加教师在岗位上的收获,并对教师的学习状况进行定期考核,激励教师不断钻研思考。其次,创造互学互鉴的组织文化。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了“互惠内驱力”的概念,意即与他人的和睦交往、互惠互利是个人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的基本动机。对于各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来说,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是教师成长力量的一大来源,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素质的高度。高校应当重视集体对成员发展的作用,打造优秀的团队文化,如安排本校思政课教师开展心得交流讨论会、教学科研评比大赛等活动,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突出的优秀教师带头组织集体学习和课程调研,向其他教师传授先进经验,在良性的互动与合作中让每一位思政课教师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怀。最后,加强物质保障。1977年,邓小平同志主管教育科技事务时就殷切嘱托:“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鼓励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7]51这对今日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仍具有现实意义。要继续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管理制度,将思政课教师管理、科研、教学、福利待遇等所需资金纳入高校财政预算中,必要时可设立专项津贴资助,尽可能满足思政课教师的正常物质需求,让他们在减轻生活负担的同时能够专注于事业。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调动他们的干劲,才能在其素质建设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进一步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学科支撑

学科建设是“大学最具有整合力和影响力的工程,是在高校各项工作中起龙头作用的关键环节”[8]8。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思政课教师人才培养和队伍管理的一个有力抓手,有助于其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历经十余载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取得丰硕成果,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但是,还应当看到,目前学科的建设状况仍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部分思政课教师尚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理论水平偏低。这就要求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只能进一步增强力度,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动摇。为继续促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厘清学科在未来几年的建设方向,将提高思政课课程及其教师队伍水平作为学科发展的核心目标,切实抓好学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及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善于挖掘政治话语所蕴含的学理意义,聚焦思政课教学中的疑难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将思政课的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建设等作为重要课题纳入国家和高校的研究规划中,努力推出较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学研究成果。再次,鉴于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成熟程度还不高,还需进一步加强与哲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其他较为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借鉴其先进的学科建设经验及理论成果,开发利用更为优质的学科资源,更加深刻地把握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推动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最后,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精锐军团”,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自觉担负学科建设的责任,关注学科发展动态,接受各项研究任务,让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王沪宁出席[J].党建,2019(4):4-5.

上一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下一篇:简述中国美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