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推荐8篇)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 篇1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变化 姓名:涂 洁

学号:2011202110152 学院:计算机学院

班级:2011级计算机应用4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变化

内容摘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在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从此,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来,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简单论述了1978年以后的30多年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发展过程中随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1978,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综合国力,存在问题

30年弹指一挥,30年沧海桑田。3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实现改革,改革与开放形成了发展中的“双轮驱动”,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不仅摆脱了“一穷二白”的生活面貌,解决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提前实现了小康社会,而且在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国际地位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进步,并成为一个在解决诸多全球问题时不可被忽略的且在当今世界大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世界大国。

一、从身边的生活变化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的概括。之所以把“以人为本”放在第一位,顾名思义,它才应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应该是以百姓为本,这符合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长期以来,我们的党不断把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落实到百姓的生活起居当中,真正做到了为百姓谋福利、谋发展。在我的老家,当地政府就认真的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精神,现在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变化可以从百姓生活变化中看出来,科学发展体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收入水平、教育文化、居住条件、交通通讯、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历程中看出来,可以说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过去,我感慨万千。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的童年开始在安徽西北部的农村。

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我们家里都是通过煤油灯或是蜡烛来照明,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手电筒了,自行车是当时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当时的农村温饱问题已经不再问题了,家家户户每年上交完公粮后都能剩下一年的粮食。但是,当时的生产力欠发展。麦收季节时,每家每户所有能拿镰刀的人全员出动,争分夺秒的抢收成熟的小麦,生怕天有不如人愿;春季耕种时,有牛的人家靠牛耕地,没

全国1500多座煤矸石山,累计堆存30多亿吨,占地超过15万亩;全国74家重点钢铁企业,有18家建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国还是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我们每增加1元的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倍,是日本的6倍。我国生产一吨钢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10~40倍,开采一吨原油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6~26倍,生产一吨纸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3~10倍; 企业的高消耗、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高污染。追求片面发展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改革不全面。如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完全相悖离、相冲突,成为“三农”问题的祸根,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户籍的制度安排,使得城市可以无限度地榨取农村的财富、富裕地区可以无限度地掠夺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而无须负责。迁徙自由本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却得到了限制。诚然,实行户籍制度是出于我国特殊国情的考虑,是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更好的发展。然而,除了户籍制度,难道没有更好管理方式吗?就像是计划生育一样,日本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密度也远大于我国,日本的发展也很成功。发展不能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发展是为了人民。在民主化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户籍制度急需改革。

三十年的激荡改革,成绩斐然,暴露的问题也很多。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 篇2

1978~2006年,山东GDP年均增长12%。进入21世纪以来,年均增长达17.74%,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1]。但是山东省区域差异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集中在差距分析、成因剖析和战略对策等方面[1-8]。本文拟采用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二阶嵌套分解方法,用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项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区域总差异和地区间差异演变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二、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资料来源

在区域上,分两种地理区域概念作为基础分析:一是以山东省现有的17个地市作为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变分析的基本单元;二是将山东省分为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东部经济地带包括烟台、威海、青岛、潍坊和日照市,中部经济地带包括淄博、东营、济南、泰安、莱芜和临沂市,西部经济地带包括滨州、济宁、枣庄、菏泽、德州和聊城市。

在时序段上,选择1978—2006年连续时间序列,以减少短期波动影响,准确反映区域差异的演变规律。为使面积、人口不等的地理区间具有可比性,采用地理区域的人均变量指标来衡量区域差异状况。

所有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1、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度量方法。它不是取区域指标平均值的偏离值,而是把所有区域的指标值取差,然后加总所有的绝对差距。区域差异是“两两区域之间差异”的加总,再通过除以所有区域的个数(区域总数)和区域指标的平均值,从而得出基尼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1)中:G为基尼系数,Pi为每一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Wi为每组指标占总指标比重,Qi为从第一组到第i组的累计数据比重。基尼系数越大,表明区域之间的差异越大。

2、锡尔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锡尔(Theil)系数又称锡尔熵,最早由Theil and Henri于1967年提出,包括锡尔T和锡尔L两种算法,其中锡尔T以GDP比重加权,锡尔L以人口比重加权,下面的锡尔系数计算与分解公式只就锡尔T在本文的运用展开。锡尔T的计算公式为

式(2)中,n为区域个数,yi为i区域GDP占全省的比重,pi为i地区的人口占全省的比重。锡尔T越大,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以山东省17地市为基本空间单元,对锡尔T进行一阶分解,可将山东省总体差异(Td)分解为东、中、西三个地带内差异(TWR)和三个地带间差异(TBR),公式为:

以县市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对锡尔T进行二阶嵌套分解,可将山东省总体差异分解为地市内差异(TWP)、地市间差异(TBP)和地带间差异(TBR),公式如下:

定义;,则Td可进一步分解为:

式(5)中,Y为全省GDP,Yi为第i地带GDP,Yij为第i地带第j地市的GDP,Yijk为第i地带第j地市第k县(市区)GDP;P为全省总人口,Pi第i地带总人口,Pij为第i地带第j地市的人口,,Pijk为第i地带第j地市第k县(市区)人口[4]。

3、变量指标的选取

本文在生产方面选取了人均GDP和人均农业总产值两个指标,在生活水平方面选取了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两个指标,运用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二阶嵌套分解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测度。

三、山东省区域差异测度

(一)区域差异的基尼系数测度

根据公式(1)计算出1978——2006年山东省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值(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山东省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的总体变化态势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4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基本处于平稳不变状态。第二阶段,1985—2006年,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变化平缓并呈下降趋势。

就单个指标而言,首先从人均GDP指标来看,其基尼系数呈总体下降趋势,但不同时期的下降幅度不同。1978——1989年基尼系数基本保持不变,1989——2006年呈快速下降趋势,表明山东省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山东省各地区的耕作方式基本相同,本文基于1978——2006年农业生产总值统计资料对山东省农业生产差异进行测度,发现在研究时段内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的基尼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山东省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差异较小。

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是反映区域生活水平差异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时段内其基尼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山东省内生活水平差异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缩小。但2006年的数值为0.6057,依然超过境界线。

人均商品零售总额是衡量区域生活水平差异的另一指标,运用基尼系数的方法对该指标1978—2006年进行测度,虽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但较其它三项指标,下降速度最为缓慢。其2006年数值也是四项指标中最大的,为0.9045。

(二)区域差异的锡尔系数测度

根据公式(5),以地市为基本空间单元对山东省东、中、西部1978——2006年人口、GDP数据进行锡尔系数一阶分解(图2)。

从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来看,1978—2006年间山东省区域差异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以1984和1993年为分界点划出的1978—1983、1984—1992和1993—2006年3个阶段呈现时段内差异缩小、时段间差异逐年增大的趋势,三时段的锡尔T均值分别由0.039增长到0.045、0.065。可见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有阶段式突增、阶段内逐年减少的特点。若考虑到经济软着陆成功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以1990年为分界点,可发现1990年之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趋于降,1990年后则呈上升趋势。

从三大地带锡尔系数分解来看,中部地带内差异占主导是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特点,1978~2006年对总体差异平均贡献率达46.58%,且呈现减少趋势。地带间差异位居其次,平均贡献率为31.96%,总体呈增长趋势,自1995年开始赶上并超过中部成为影响山东总体差异的主导因素。东部和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但比中部要缓和一些,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若从俱乐部趋同的角度,东西部分别形成了发达和欠发达俱乐部,而中部正处于分化或向其他两部靠拢的过渡阶段。

四、结论

1、山东省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1978—1984年基本处于平稳不变状态,1985—2006年变化平缓并呈下降趋势。说明山东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经济差距呈缩小的趋势,表明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2、从锡尔系数的变化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有阶段式突增、阶段内逐年减少的特点。1990年之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趋于降,1990年后则呈上升趋势。1984、1993年为两个临界点,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中部地带内差异占主导是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特点,东部和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但比中部要缓和一些,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东西部分别形成了发达和欠发达趋同俱乐部,而中部正处于分化或向其他两部靠拢的过渡阶段。

4、山东省应注重加强区际协调发展,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产业、产品、投资、人员来往和技术交流,推进经济互补的同时,增强经济的融合性。东中部尤其是东部在强化经济优势的同时,应加强对西部的辐射带动;此外,全省要积极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优化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郑国,赵群毅.城市经济区与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1):8-12.

[2]徐晓鹰,刘泽.贡献系数及在山东省区域经济评价中的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3,17(1):16~18.

[3]陈培安.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0,15(2):16~17,27.

[4]张文信,刘春艳,殷昭国.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2):104~106.

[5]袁忠香,武晋一.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30(3):102~105.

[6]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5):611~614,620.

[7]杨国安.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实证分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21(4):482~48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 篇3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政党制度的多样性。一个国家,实行何种政党制度,是由该国历史的和现实的国情及社会发展的历史传承所决定的。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政党制度的首要特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中国政党制度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推进政党制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在这30多年中,逐步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明确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准则和重要原则;逐步规范了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内容、程序与形式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政党制度的发展。

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方面,逐步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共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上显然是有所不同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她的最高纲领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还带有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性质。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这30多年中,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探索、奋勇前行。中共把经济建设和促进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民主党派也紧紧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各自党派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自己,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所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政党制度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而且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启示在于: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巩固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基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绝不能照搬西方两党制、多党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模式。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把党的政治领导寓于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之中,在统揽全局中,充分协商讨论,使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民主党派的共识,变成共同奋斗的自觉行动。充分尊重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政治准则基础上支持民主党派独立开展和处理自己内部的事务,巩固和发展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

二、切实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保证了国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实现了高效发展。

第一,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切实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团结动员全国人民,共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委托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协商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其中许多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所采纳。近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还向中共中央就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重大的书面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采纳,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支持民主党派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各民主党派结合自身特点,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活动,大力推动和实施智力支边、光彩事业和“温暖工程”等活动,开展职业培训、兴教办学、捐资救灾、扶危济困等公益事业。积极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帮助引进项目资金和捐款,培训各类技能型人才。在近年来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动员和组织广大成员和会员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向灾区群众伸援手、献爱心、送温暖。

第三,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多种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社会结构中分化出了一些新的阶层和群体,各阶级阶层的构成状况、规模大小、意识倾向、利益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各民主党派作为代表和联系广泛的政治同盟,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反映广泛收集来的本党党员及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表达他们的意志,为各自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提供了组织、程序和途径,从而让党和政府充分了解了社情、洞察了民意,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启示在于: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多党合作的中心任务,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多作贡献。中国政党制度只有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立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才能不断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做到围绕发展推进多党合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推动科学发展。切实做好团结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同他们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鼓励他们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加社会财富多作贡献。

三、不断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良好局面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明确多党合作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十六字”方针,把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9年以来,中共中央先后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制度层面保证了多党合作运行机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政治协商机制层面。中国共产党坚持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之中,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行广泛协商。各民主党派充分运用人民政协等各种协商方式,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对各民主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进行协商讨论。此外,中共中央每年都要召开或委托召开各种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和谈心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研究、及时反馈。

在民主监督机制层面。各民主党派运用政协视察、大会发言或以其他形式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近年来,民主党派成员担任特约人员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他们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参与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研究,参加对重大案情的调查,发挥参谋咨询作用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履行民主监督职责。

在参政议政机制层面。各民主党派成员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政协委员们就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教育等问题建言献策,提案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如政协委员建议“公务员道德立法”、政协委员剖析“看病贵”,“统一死亡赔偿标准”等提案,其中许多提案得到采纳实施或成为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启示在于:制度化建设不仅是解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功能的客观要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最高形式是法治化。应着重从内容、运作和保障等方面入手,即:应当明确哪些内容由哪些级别协商,何种形式协商,以及协商监督的权利和义务,结果的答复和处理等;具体运作上把协商监督的活动纳入党政部门相关的工作程序中。只有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使中国政党制度更加科学化。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更多内容应当在宪法中得到体现。

四、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多党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在中国政党制度格局中,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并不是彼此孤立、各自为建,而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中共更加重视民主党派队伍建设工作,在不断加强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同时,协助与引领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

一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自身建设。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自身建设:以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强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为重点,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通过30多年自身建设的实践,促使党逐步与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及所担负的实际任务相协调,也使党的建设逐步走向成熟、更加定型,为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提供了保证。

二是发挥中共自身建设对民主党派建设的引领作用。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越加强,执政方式越民主,参政党自身建设的积极性和效率就越高;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越加强,参政党的作用、水平就发挥得越好。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政党的任务后,参照共产党加强“三型”执政党建设要求,各民主党派也提出了不断加强学习型参政党建设,进一步增强政治把握能力的要求,进而实现了学习型执政党建设与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双向互动,最终达到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

三是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与进步性广泛性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成员结构等均发生了变化,参政党自身建设难度增大、任务加重。能否把握好参政党的性质和参政党建设的政治方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的进行,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成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这使领导班子的知识和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领导班子建设带来新的活力。各民主党派着眼于从政经验、政治阅历、政治把握力以及个人威信等方面,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在实践中磨炼提高,更快地成熟起来。

启示在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大团结大联合的力量。各民主党派是实现“中国梦”力量中一支特殊的中国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要维护这个联盟的大团结、大联合,就必须以创新精神处理好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保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让这一制度永葆生机和活力!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住房发展及问题 篇4

目录

标题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住房情况的发展变化

1.总的概述一下家乡改革开放以来住房情况的发展变化(从1980年~~2010年)。

2.运用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平头镇的住房变化情况。3.详细列举出平头镇住房的改善情况。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住房改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分析住房改善情况都存在哪些问题。

2.运用对比的方法一一列举出问题的关键点。

3.分析这些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对家乡住宅变化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

1.对家乡住房建设的基本要求。

2.对以后建设规划家乡住房的建议

3.对改善家乡人民的住房观念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住房发展及问题

平头镇的住房变化

摘要:在我国,住房是农村居民第一需求。虽然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始终高于城市,但是从住房的结构类型看,人均钢筋混凝土房屋占居住面积的比例较低,居住条件尚待提高。文章基于山西省平头镇1980—2010年的居民住房数据,对家乡居民住房的发展情况、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家乡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以及预测家乡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下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改革开放

住房发展

平头镇

正文:在我国,住房是农村居民第一需求。居民房屋主要受当地的经济条件影响,居民房屋通常被作为反映当地经济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在遭受地震、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农村经济损失的大小与居民的住房情况密切相关。我国曾在1985年由建设部进行过大规模的全国建筑物普查,但是最近10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迅速,东、中、西部居民住房变化十分巨大[1-6],尤其农民富裕以后,最先想到的是改善居住条件,住房普遍追求高大、气派、宽敞,目前农民房屋正逐步向楼层更高、面积更大的方面发展,少数富裕户的住房已向别墅式发展[7]。因此需要准确分析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的房屋价值和分布情况,为预测我国农村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下的经济损失提供科学依据。农村住房主要包括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房和生产用房。生活用房是指实际住人或可以用来住人的房屋。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 篇5

-----------------以昆山为例

抚今思昔,感慨万千。改革开放,这个30多年来日述夜讲的名词,到底给中华民族的命运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显而易见地,是它引领着我们伟大的祖国逐渐地由积贫积弱、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新时代。而苏州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是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缩影。

过去30年中,苏州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5%和18.7%,苏州以占全国不到0.1%的土地和0.7%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2%的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了全国1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苏州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昆山,作为苏州代管的县级市,因其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昆山之路”而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典范。其市域面积仅927平方公里,但就是在这片热土上,昆山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吸聚了占全国千分之十九的到账外资,实现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五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五的GDP。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昆山位居第一。

然而,30多年前,昆山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的农业县。

其经济总量在苏州当时的八县中排名末位,人称“小八子”,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51.4%,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县仅有化工、化肥、通用机械、农机和油脂、粮食加工等十几家县属企业。

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指导加上勤劳积极的昆山人民30多年的艰苦努力,昆山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亿元激增至2007年的1151.8亿元,增长475倍,翻了近9番,年均递增23.7%,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466元增加到2007年的100969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216倍,年均递增20.4%,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5.2%;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870.4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年均递增28.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0.1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21亿元,增长2468倍,年均递增30.9%;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0.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01.8亿元,增长582倍,年均递增24.6%,扣除物价因素,年均递增18.2%;人均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66元增加到2007年的29691元,增长449倍,年均递增23.4%。截止到2007年,私营企业达到21038家,注册民资402.4亿元;个体工商户达到41885家,注册资金159.5亿元。昆山农业发展保持稳定,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978年的45861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94370万元,翻了一番多。

同时,昆山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迅速。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从1978年的496元增加到2007年的29704元,增长约59倍,年均递增15.2%。

扣除物价因素,年均递增9.3%;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813元增加到2007年的21927元,增长约26倍,年均递增16.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201元增加到2007年的10615元,增长约52倍,年均递增14.7%,扣除物价因素,年均递增9.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从1978年的0.115亿元增加到313亿元,增长2716倍,年均递增31.3%;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由1978年的22元增加到2007年的45995元,增长2090倍,年均递增30.2%。

改革开放30年,昆山外向型经济发展从零开始,从弱到强,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合同利用外资项目数从1985年的仅2个发展到2007年的452个,累计批准外资项目5307个;合同利用外资从1985年的151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9.91亿美元,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达到2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从1990年的308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7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31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从1990年的4251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534亿美元,年均递增52.2%。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光电产业等主导产业集群。2007年,昆山生产的笔记本电脑达3000多万台,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数码相机1200多万台,占全球产量的八分之一,生产的各类传感器占全球产量的六分之一。

由以上数据可以简单明了地看出昆山地区的发展之迅速。一个事物的发展趋势总是有着特定的外部原因及内在原因。当然,昆山的发展也不例外。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而其自身又

具备怎样的发展条件呢?

由以上表格中昆山经济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及其影响可知,改革开放30年来昆山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经验是,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在坚持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同时,又不断根据国际分工的最新发展趋势和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变化,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在以后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以及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上,我们应该借鉴昆山发展的道路及模式,走符合实际的创新型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得更加美好。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朝鲜语系吴梅倩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 篇6

范 军

(东北师范大学 党建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培养思想经历了从坚持以思想建设为首位的原则,到提出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的新理念,再到形成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新思想,清晰地勾勒出党的党员培养思想的科学发展轨迹。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员培养思想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共党员; 培养思想; 思想建设; 执政能力; 先进性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形成了一整套马克思主义的、独具特色的党员培养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员培养思想与时俱进,得到了科学发展。在新形势下,深入探讨党员培养思想的发展轨迹,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大有裨益。

一、坚持以思想建设为首位的党员培养的新观点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果断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恢复和坚持了毛泽东注重思想建设的党员培养思想,并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党员培养的新观点,开创了新形势下中共党员培养思想科学发展的先河。

1.恢复和发扬毛泽东党员培养思想

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他“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有完整的一套。”[1]作为毛泽东党建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党员培养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党员、怎样培养党员的重大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毛泽东党员培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精辟,特点鲜明。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按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要求培养党员。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就申明,要使“每个党员不应是在言论上表示是共产主义者,要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是共产主义者。”[2]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培养共产主义者的思想。红军时期,系统地提出新党员入党的条件,即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包括阶级觉悟),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不赌博。在抗日战争时期,指出“我们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3]要按照“两个先锋队”的要求培养党员,使党员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远见卓识的模范。二是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培养党员。毛泽东认为,党的建设是在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党就能正确处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因此,党的建设必须密切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培养党员,关键是教育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政治路线,并模范地贯彻执行,同时与干扰党的政治路线落实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三是遵循思想建党原则培养党员。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原则,是毛泽东在领导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成分极其广大的国家,我们党是处在这个广大阶级的包围中,我们又有很大数量的党员是出身于这个阶级的。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若不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的任务,是

完不成的。所以,必须把党员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项建设的首位。要紧紧抓住党员的世界观问题,“依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4]要对党员进行正确的政治路线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阶级利益和党的利益教育、组织纪律教育。毛泽东提出的思想建党原则,不仅为克服发展党员“唯成分论”的错误倾向提供了理论支持,重要的是为培养合格党员确立了首要前提。

毛泽东和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党的老一代革命家创立的党员培养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最不知疲倦、无所畏惧的、可靠的先进战士”[5]思想的直接继承,而且是对列宁培养“完全觉悟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6]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成为建设一个好的党的力量源泉。但是,由于党内曾一度“左”的思想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错误导向,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毛泽东党员培养思想受到了残暴的篡改和歪曲,甚至是抛弃。粉碎“四人帮”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气魄彻底地进行了拨乱反正。邓小平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反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给党的建设、党的作风带来了很大危害。我们必须“把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和党的一整套作风恢复起来,发扬起来。”[7]他要求全党要真正地领会毛泽东思想,就一个领域、一个方面的问题来说,也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使党的建设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也使毛泽东党员培养思想重新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2.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党员培养思想

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党员培养方面的混乱和错误,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党员培养思想的主张。

首先,解决好党员合格的问题。他认为,有些党员“不能成为群众的模范,”[8]入党是为了享受在先,吃苦在后。所以,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要解决党员合格的问题。对党员的要求一定要严格,要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整顿。他还提出,九大、十大搞的党章,实际上不大像党章,所以要重新修改。在邓小平指导下,党的十二大党章恢复了八大党章关于党员条件、党员权利和义务等规定,增加了现代化建设对党员新要求的内容,规定了党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

其次,解决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问题。邓小平继承毛泽东从思想上加强党员培养的思想,十分重视对党员的思想路线、政治方向和优良作风教育。邓小平认为,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基础,又是贯彻政治路线的保证。共产党员要忠实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和每个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都来做促进解放思想的工作。[9]邓小平要求党员在改革开放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做到有理想、有纪律,决不允许自视特殊,自行其是。在党员作风建设上,他特别强调,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否则就会被群众抛弃。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发扬革命精神、密切党群关系等方面,培养党员的党性观念。要“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党性,要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明显的进步,党员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觉悟有明显的提高,党和群众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善。”[10]邓小平关于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思想,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培养的总要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员培养的重要方针。再次,解决好制度规范问题。邓小平认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成员众多、活动频繁的大党来说,如果没有建立起规范思想、组织、作风等自身建设方面的经常性制度,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不可能的。他一再强调,要结合党章及其他规则的学习、讨论,在全党进行党章教育,按照党章的规定和组织规则开展培养党员工作。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我们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党员教育、组织整顿、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党内民主生活、清除腐败分子和处理不合格党员、吸收优秀分子入党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如《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等,使党员培养工作得到了有力的制度保障。邓小平制度建党思想在党员培养方面的运用,升华和发展了党的着重从思想上培养党员的原则,使之达到了新的境界。

二、提出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的党员培养新理念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基于邓小平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政治交代,从提高执政能力入手,站在“三个代表”高度,积极破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培养党员的时代课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党员培养思想。

1.从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高度重视党员素质建设

江泽民反复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个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而解决这两个历史性课题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加强党员素质建设。他指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11]所以,要从质量上建设党。

加强党员素质建设,一是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江泽民指出,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首先要把好入口关,不能允许滥竽充数的现象存在。必须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地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历史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要加强党员教育。江泽民要求,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把全体党员锻炼成坚定的共产党人。坚持首先在思想上入党的原则,教育党员深刻懂得,入党、当干部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富裕,而绝不能为个人升官发财。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实地践行党的宗旨,才能实现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三是加强党员管理。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在党内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弘扬正气,反对歪风。严格处理不合格党员。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决清除腐败分子。

2.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培养党员

江泽民指出,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都要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培养党员,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落实到党员培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培养党员的观点,是我们党的党员培养思想的新突破。首先,回答了新时期党员培养的理论依据问题。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理解,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和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也成为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工人阶级的利益也成为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目标和利益的一致性,要求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必须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培养党员,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其次,回答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发展方向问题。江泽民认为,按照时代要求培养党员,就是要使党员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为此,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再次,回答了新时期发展党员的新标准问题。江泽民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作为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根本依据。“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党员的主要标准。”[12]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培养党员的思想,回答了新时期党员培养的新课题,提出了新理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党员培养思想。

三、形成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党员培养新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坚持与时俱进,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推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培养思想的不断创新。

1.明确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标准

胡锦涛指出,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更加鲜明地强调党的先进性这一重大课题,更加鲜明地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的自身建设规律,更加突出地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主线,从而使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更加鲜明,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全面、更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他反复强调,共产党员是党的先进性的实践主体,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新的时代标准培养教育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胡锦涛认为,新时期培养党员就要从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坚持“两个务必”六个方面全面加强教育。这六个方面的要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先进性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员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完善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提出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共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13]

这些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员培养的新任务,提升了对党员培养标准的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员培养思想上的高度自觉。

2.开拓了共产党员培养的实践路径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共党员培养教育实践的重大创新。

首先,发展了党的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适当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党中央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发扬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针对党员队伍的新特点、新问题,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避免了以往“运动式”的弊端,创新了新形势下党内教育的方式。其次,走出了把先进性教育同党的执政使命相结合的新路。胡锦涛指出,开展先进性教育,就是要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把党内教育同执政使命紧密结合的教育方法,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新的洗礼,大大地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再次,创立了党内教育与群众参与、监督和评议相结合的新模式。先进教育活动明确把党内教育置于人民群众的参与、监督之下,开创了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人民民主促进党内民主的新局面。

胡锦涛指出,加强党员培养教育关键是完善制度,要通过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队伍的长效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14]使之切实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一是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入党程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三是加强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人文关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党员在党员培养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

导。[15]这些措施,是尊重党员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有效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党员培养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党员培养教育的视野,开拓了党员培养的实践路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培养思想科学发展的历程,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是党兴旺发达的生动体现,沿着这条轨迹发展前进,党的肌体必将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 篇7

1. 个私经济崛起并曲折发展阶段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纠正了多年来的“左”倾指导思想, 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现了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历史性转变, 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中国个体私营经济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79年2月, 国家工商管理局召开了“文革”结束以后的第一次工商管理局长会议, 就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镇积压待业人员700~800万的巨大压力, 向中央和国务院请示。基于增加就业和搞活经济的考虑, 1979年3月, 国务院第一次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的问题。此后, 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的补充出现在华夏大地上, 到1979年底, 中国出现了31万个体工商户。虽说此时已承认个体经济存在的合法性, 但对其还是有所限制的。1982年经邓小平提出、中央政治局讨论并通过了对私营企业采取“看一看”的方针。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之后, 党对私营经济逐渐加以肯定, 中共中央1987年5号文件一方面去掉了以前对雇工人数的限制, 另一方面明确提出“允许存在, 加强管理, 兴利抑弊, 逐步引导”的十六字方针, 但党的纲领性文件和宪法, 都还没有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这一时期, 党对私营经济的政策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 因为如何对待私营经济是改革开放后我党遇到的一个十分敏感而又复杂的新问题, 党对私营经济持比较慎重的态度, 是很自然的。1987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是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十三大第一次公开明确地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和发展, 并提出党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是鼓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继续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 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都要继续鼓励他们的发展。”从党的十三大闭幕到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之前, 党对私营经济基本上是采取单一鼓励的方针, 到1989年底, 全国私营企业户数就达到9万, 从业人员185万, 但是由于党的十三大将私营经济仅定义为“存在雇佣关系的经济成分”, 定性不够明确, 对其作为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产生的消极作用重视不够, 因此, 这种单一的鼓励政策在实践中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经过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 党认真地总结发展私营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慎重地调整了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 既要鼓励其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发展, 又限制其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消极作用。1989年以后, 受国家经济政策紧缩的影响,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回落, 针对这种情况, 1990年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个体和私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 在这一规定的指导下, 个体、私营经济又重回正确轨道, 稳步发展。

2. 进一步扫清思想障碍, 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至1997年党的十五大) 。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 吹响了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号角。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 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犹如强劲的东风, 吹遍了特区, 吹遍了全国, 吹散了人们头脑中的种种疑虑和禁忌,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讲话中“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 为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扫除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障碍, 也为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 各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党的十四大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进一步为个体经济确立了重要地位, 即确立了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不但要长期存在和发展, 而且要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互相合作、互相竞争, 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之后, 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鼓励、扶持和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放宽了私营经济的经营方式, 简化了私营企业的登记手续, “除了关系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的行业外, 原则上都允许个体、私营经济从事生产经营。”1993年5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促进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更多更新更有利的规定。1993年11月, 中共十四届三中会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指出:“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 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同时还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等方面, 而有的地方, 有的产业可以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 并不需要在各行各业中在数量上都居绝对的主体地位。”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所作的以上决定,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同时也回答了理论界热烈讨论和人们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 对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1995年9月,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进一步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明确提了出来。在邓小平南方重要讲话及之后党的各项新的经济政策的鼓舞下,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作出了进一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 相继推出具体政策和措施以扶持、鼓励个私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节”, 其发展速度空前迅猛。

3. 从根本上解除思想障碍, 个体私营经济迎来二次发展好时机阶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之后) 。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进一步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纳入中国基本经济制度, 十五大报告指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 使之健康发展。”这一论断是对传统所有制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 传统理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但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而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把他们看成社会主义经济以外的经济力量, 难以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摆到正确的位置上, 而党的十五大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解除了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 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再次明确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指出, 必须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2005年国务院通过并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并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党的这一系列政策, 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环境, 使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规模越来越大, 户业结构由过去流通型、服务型向生产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和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方向发展;领域不断拓宽, 由传统的第三产业向第一、二产业发展且具备一定竞争实力;个体户向私营、联营发展;在深化企业改革中通过兼并、租赁、承包、购买等形式与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 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混合经济形式。

二、对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的思考

实践再一次证明, 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所有制形式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并为之服务的,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就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就是生产力不发达, 总体水平低, 而且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中国所有制形式必然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同时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发展。如果只搞单一、纯粹的公有制经济, 否定、排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就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现阶段, 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理应继续鼓励其发展, 使其展现出更大的魅力。

摘要: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就是生产力不发达, 总体水平低, 而且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中国所有制形式必然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同时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 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梳理回顾其发展历程, 总结其经验教训, 对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徐志宏, 秦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3]王瑞璞, 郭德宏.共和国经济大决策:第4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4]有林, 郑新立.国史通鉴[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8.

[5]郭德宏.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历程[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7.

[6]董生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理直气壮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4, (3) .

印度1991年以来的经济改革 篇8

当前,由于印度经济的繁荣现象,受到了世界最广泛的关注,都在试图了解印度在议会制下是怎样实现经济增长的。印度从首任总理尼赫鲁开始,主要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那时社会政治、经济中有一些社会主义的因素。这一经济政策从1991年起发生了本质改变,国家在经济上更多吸收和更加依赖外国资本,并尽可能地从经济领域中退出,尽力为各种私人经济活动让步,给予私人资本以更大空间。我要谈的主要问题是,印度经济为什么会在1991年发生大的转变,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转变后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一、 印度经济改革的历程及1991年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

印度经济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此前经济战略和经济改革的失败。而经济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往的经济改革是在土地所有者和中产阶级的主导下而不是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实现的,因此,印度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有利于普通民众的经济改革,改革的结果只能是有利于印度的中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

印度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印度又是一个穷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行土地改革,至今都没有能力形成完善和成熟的国内市场。究其原因,国家机器由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所操控,因而不可能把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生产的剩余通过税收收归国有。印度政府征税的手段非常弱,征税能力不足,尤其是通过经济手段征税的能力非常弱。国库应付日常支出依赖两个渠道:一是向私人借贷,二是通过中央银行向双边、多边的国际金融机构借贷。国家财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进口,包括资本进口。另外,政府不是直接征税,而是通过商品经济进行间接的征税。国家没有向富人征税的手段,只好扩大税收面,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即通过通货膨胀来获得收入。印度一个研究机构发现,印度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低收入甚至是极低收入的人群。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穷人的影响非常大,导致穷人更穷,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由于印度对国外进口的依赖,必须通过约束富人进行平衡,通过约束来保证国内市场的稳定。但印度国家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政府不可能对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施以约束,导致无法生成足够的资金支付进口。使印度经济状况雪上加霜的是,印度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富人群体,这个集团有能力并且愿意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热衷于高消费,这就导致印度外汇偿还能力每况愈下。这一时期,政府采取了对包括可口可乐等国际大公司从印度退出的管制措施。

从1966年到1980年的15年,被印度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滞胀的时期。这时期的印度经济增长率很低,制造业也没有发展起来,农业虽然有绿色革命但也没有很大起色。面对经济的长期低迷,印度政府决定放松管制。之所以发生从加强管制到放松管制和倡导宽松经济政策这样的转变,原因在于不管是哪一个时期,在印度这样的以中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为主导的国家里,通过外资为印度进口提供融资,惟一的渠道就是依赖双边的或是多边的国际援助机构。对于印度来说,不管是进口也好,投资也好,不可能通过私人资本来获得融资,也不可能在国际私人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的机会。

在印度占主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他们掌握着社会资本,过着奢靡的生活,而没有将剩余资本进行投资或进入生产领域,使得印度肯定要经历进口远远大于出口这样一个阶段。这样,就会出现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就需要有渠道来融资。而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着的失衡,只有通过国际援助机构来解决。而国际援助机构提供融资又是有前提条件的,即经济自由化和对外开放,这就满足了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需要。在当时,如果实行经济自由化和对外开放,印度很快就会面临国际收支危机;假使向市场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也是经济要收缩,增长率要下降。也就是说,国际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是有条件的。因此,经济自由化和开放不是印度可能的选择。

为什么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印度又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又依赖国际私人资本了呢?这是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但这个变化不是发生在印度国内,而是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

第一个变化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欧佩克卡特尔的形成。由于石油危机,国际金融市场需要大量资本,在这次石油危机中,石油输出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其中一小部分用于他们本国的发展,一大部分存入国外银行。外汇储备过剩导致了流动性过剩。首先反映在发达国家和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里。流动性过剩导致发达国家对石油消费的增加,进一步导致石油输出国外汇储备的增加。这种流动性过剩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使得私人资本的投资除了面向发达国家之外,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亚洲、少数非洲国家等。当时,印度正处在缺乏外国资本的时候,由于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有了可能获得大量的国际资本的机会。

第二个变化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当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显然不再独领风骚,但美元的强势地位却没有改变。美国随时可以发行美元,财政方面没有任何限制。储备美元仍是许多国家储备货币的首选,美国不仅能够为本国的进口提供融资,而且还为其充当世界警察提供了物质条件。大量的国际货币进入储备市场,进入欧洲美元市场,由此出现了两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大量的美元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美国的出口却远远小于进口。

第三个变化是由于一个重要现象的出现。美国战后出生的人进入了为自己储备养老金的时期,这导致美国的养老金迅速膨胀。为了避免风险,这些人不仅在美国投资,也在海外投资。这些养老金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投资对象,使国际市场上私人投资盛行。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国际资本,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对外开放与经济自由化就不失为一个政策选择。

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选择这一战略都能成功。像墨西哥,它没有能力偿还从国际市场借贷的资本,从1982年就进入了金融危机,偿还利息和本金的沉重负担使得金融危机日趋严重。从1980到1990这十年间,印度的外债占其GDP的比重翻了一番。到了20世纪90年代,印度外债数额非常巨大,而印度的经济增长又不够快,不能支撑其借贷,私人资本卡断了借贷的流入。当时印度的外汇储备只够支付两周的进口,印度只得把黄金储备拿到英格兰银行作为抵押,来获得贷款支持其进口。

二、如何看待印度经济的成功

印度经济成功的几个标志:第一,高速的经济增长。原来只有3%年增长率,现在达到了7%,再过几年的预期是9%。第二,是相对强大的外汇储备。虽然跟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能比,但是同20世纪90年代初期只有两周的外汇储备支付能力相比,已经是很大的了。第三,印度IT产业的威慑力,特别是针对美国的出口。印度是受外国投资资本青睐的投资地,是一个很不错的股票市场。印度的股市比中国的股市成熟,年回报率达到10—15%。印度出口很高,同1991年相比,增加很多。印度同中国不同之处在于,出口分两部分,一是商品,再一个是服务。印度的商品出口没有什么增长,印度出口的成功,主要是服务的出口。今天的印度服务业占GDP的50%以上,服务业所占比重还有持续加大趋势。在服务业的出口中,主要是电子产品的出口。每年服务业的收入有500亿美元。这是印度同中国不一样的地方,中国主要是农产品出口。

印度还有一项收入,就是国际汇款收入即海外收入。印度人在美国或其他国家工作,其收入通过国际汇款再进入印度。如果加上这一项,那么印度的服务业收入的比重就更高了,重要性也就更大了。因为印度商品出口少,还有一部分商品需要进口,如果将出口服务业同进口商品相比,还是进口所占比重大,还是存在赤字。

如果把印度商品的净进口和服务的净出口相抵消,印度还有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之所以多,是因为在印度历史上曾有过大量的美元存储,导致美元相对于卢比的汇率下降,影响到印度出口的竞争力。因此,印度中央银行要买进大量的外汇储备,加上大量外国资本的流入,共同抬高了外汇储备额。外国资本的流入,不是投资流入,而是流入资本借贷市场。即使是投资资本,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而是投机资本。进入印度市场的投资都具有投机性,或是购买股票,或是购买某企业的股票进行控制。这些资本都是国际剩余资本,进入印度市场是为了投机或购买印度的国家资产。

大量外国资本的进入,使印度对于国际资本非常敏感,既感到了压力,也感到被控制。例如,体现在政府的税收方面,在印度,资本投资利率是不收税的,即使某企业资本投资利率一年收益高达45—50%,都不用交一分钱。但大量外国资本的进入,使得印度出现了矛盾:为了让外国资本所有者高兴,政府不敢征税,但如果对资本利率不征税,政府就没有收入,就有很大的财政压力。结果是政府没有钱进行教育等公共开支。没有公共开支,印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就受到限制,就更加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

印度不像中国,在基础建设方面有许多开支,印度的公共工程很少。印度的上述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矛盾,导致政府在医疗、教育、削减贫困等方面的投入能力有限,印度人民没有从经济增长当中获得好处。比如,印度的服务业增长很快,但是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数没有增长。IT业的产值现在大概占印度GDP的5%, 但就业率仅占就业总人口的不到1%。即使在印度经济繁荣时期,就业也没有实现相应的增长。此外,价格调整后的印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工资收入分化也很严重。印度每天都会有亿万富翁产生,如果考虑这一现象,收入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因此可以说,印度经济增长的成果没有为普通民众所分享。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印度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并不高;第二,经济增长完全集中在第三产业,主要在服务业,这是一个不平衡的增长;第三,由于上述矛盾,政府的财政能力很弱,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很差,印度随时可能会出现金融危机。

上一篇:张籍《秋思》赏析下一篇:药品调剂小组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