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课程纲要(推荐6篇)
荥阳二高
高二历史组
2014021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程纲要
荥阳二高 高二历史组
课程类型:选修课
课程名称:高中历史选修一 授课课时:34课时
教学材料: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授课老师:高二历史组 授课对象:高二文科学生
一、课程目标:
课标对学习目标的阐述很笼统,《课标解读》对它的阐述也不充分。我们应根据课程理念,全面理解学习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要了解各次改革的背景,进程和措施,掌握改革家的主要活动。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相关的史料,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通过相关改革的比较,提高比较分析能力;通过了解改革的影响,正确认识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理解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高正确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了解改革家的活动,学习改革家坚韧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同时,吸取历史智慧,提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使命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作好准备。
二、教材设计分析
选修课程《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反映的是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外重大改革。
改革通常是由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利用政权的力量,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为革除社会制度中的弊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革命与改革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现象。在过去极“左”观点影响下,多采取扬革命而抑改革的观点,肯定革命,贬抑改革,改革成为改良、不彻底的代名词。新课标破除这种学术偏见,充分肯定了改革对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改革的过程是艰辛的,改革虽不像革命那样急风暴雨和刀光剑影,但同样面对重重荆棘和障碍。所有改革都是在与旧势力的激烈冲突下进行的,新旧观念的冲突,新旧人物的较量,甚至导致激烈的斗争。改革者的勇气和献身精神同样应该值得人们的尊敬。改革家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向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
课标选定的九个学术专题,只是局限在古代和近代,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调整,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特别是新时期中国全方位的改革都没有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三、教学内容简介
本模块有九个学习专题,按照历史时序,依次是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人教版教材,基本依照课标编写。
1、梭伦改革
雅典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象征,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这些与雅典历史上最重要的梭伦改革有着直接关系。梭伦改革是在内部纷争不断,平民酝酿暴动,外部面临强敌,社会动荡和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发生的。梭伦在当选为执政官以后,积极除旧布新,进行全面改革。他的改革,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旧的生产关系,但是他追求的“中庸”和平衡,并未消除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后来梭伦只好离开雅典。但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成果得以保留,为雅典民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是社会剧变时期,原先的统治秩序被打破,频繁的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随着铁器和牛犁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各国出现了改革浪潮。商鞅变法是这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变革。秦国特有的国情又为商鞅施展“强国之术”提供了客观条件。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在法律、经济、军事、行政、社会风俗等方面,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古代变革的成败与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有关,由于秦孝公的去世,商鞅被敌对势力杀害,但变法措施仍然推行。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因而成为战国时期最为彻底、最为成功的变法,对秦国和当时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少数民族中有远见的统治者,也进行过许多变法,孝文帝改革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为适应北魏社会的发展,冯太后和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等各方面。具体说来,经济上推行均田制、租调制和三长制;政治上整顿史治,改革官制;社会风俗方面推行汉化政策等。由于最高统治者的坚决推行,改革取得成效,大大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推动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4、王安石变法
由于北宋执行“不抑兼并”和重文轻武等国策,致使北宋中期出现“三冗”现象,社会矛盾激化,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统治危机加深。为克服危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全面变法。理财方面,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强兵方面实行保甲法;教育和科举方面,兴学校,改革科举制等。这些措施在经济和军事等方面收到了成效,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由于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再加上王安石的举措不当,新法个别措施的缺陷等,导致变法失败。
5、欧洲的宗教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后在宗教领域发生的变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成为欧洲社会进步的阻碍,这是导致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欧洲的宗教改革以德国的马丁路德为代表。他的“因信称义”思想,提高了《圣经》的地位,打击了教会和教皇的权威,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此后,宗教改革在欧洲进一步扩展,瑞士创立了卡尔文教,英国创立了国教,新教在其他国家得以流行。这些构成了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宗教改革也是欧洲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欧洲精神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剥夺了教会的特权,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农奴制的矛盾是改革的主要原因,克里木战争的惨败成为改革的直接因素。为了摆脱俄国的落后状态,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颁布解放农奴的法令,废除农奴制,还进行司法、地域自治、财政、教育等方面改革。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的,一方面,广大农奴人身获得解放,从劳动力和资金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这次改革具有很大局限性,它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是后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和对外扩张的因素之一。
8、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在日本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封建统治对日本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发生的。代表新生力量的中下层武士,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掀起倒幕战争,经过戊辰战役,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先是以破除旧体制为重点,废除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体制;继尔实行了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发展近代工业,倡导文明开化,制定宪法,建立国会等等,这样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日本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同时,也大量保留了封建残余,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9、戊戌变法
面对甲午战争后中国被瓜分的形势,中国的有识之士做了深刻反思,积极寻求救国之路。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甲午战争后的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得以壮大,成为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在此背景下,康、梁与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之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积极宣传西方的维新变法思想,发起“公车上书”,通过光绪帝发动了百日维新。变法措施虽有一定局限性,但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由于顽固派的镇压,戊戌变法失败,但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仅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场爱国运动,还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四、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1课时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1课时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2课时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1课时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1课时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2课时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1课时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课时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2课时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1课时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课时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2课时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课时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课时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2课时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1课时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课时 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2课时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1课时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课时 第3课 明治维新 1课时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2课时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课时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1课时 第3课 百日维新 1课时 第4课 戊戌政变 2课时
五、新的史学观点简介
对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的评价,是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两种方式究竟哪一种好,不能一概而论。过去是扬革命抑改革,近年来又抑革命扬改革。纵观历史的发展,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动力,但在一定条件下,改革也能起到变革社会的作用,历史上无数的改革证明了这一点。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到底应采取哪种形式,完全取决于历史状况、政治经济条件和阶级状况。
革命不是万能的,革命后须借助改革才能奏效;而改革也不排斥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德国的统一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纵观历史上的改革,一般不发生政权转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争破坏和社会动荡,对社会生产破坏小。但改革对旧制度改造的力度也小,一般都保留了大量旧的残余。俄国、日本改革后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总的看来,革命或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到底采取哪种方式,要看具体情况和社会环境,要看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具体到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其性质、作用等,史学界也有争论。
六、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教师教授法、案例教学法、导学法、学生自学法”。
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外延伸:开展探究性课题。
七、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1、过程性评价:
学习态度:课前预习及上课准备;课堂表现(问答、讨论、合作)
评定等级:A积极主动 B按要求 C欠主动 D被动 书面作业:试卷、资料上布置的习题 评定等级:A 按时、按量上交,完成质量高
B 偶尔不按时、不按量、完成质量尚可 C 经常不按时、不按量且完成质量较差; D 不上交
研究性学习:根据参与度、完成的结题报告质量评定
2、结果性评价:默写;单元、期中、期末测试
评定等级:A 80分以上 B 70-79 C 60-69 D 60分以下
(二)、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
1、过程评价:三个方面统一,综合按等级评定;
(一) 命题特点
1.试题形式:材料情境, 两至三个问题。
2.试题的命制:小切口, 深层次, 提供新情景、新材料。
3.材料和问题设计:材料的呈现简洁明了, 阅读量不大;问题设计上, 对考生理解题意和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4.试题类型主要有, (1) 分析改革的原因、背景类; (2) 比较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 (3) 概括特征类 (观点、内容、变化) ; (4) 评价类 (影响、作用、意义) ; (5) 启示认识。
5.体现新课程新史观, 特别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 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于测试过程中。
6.试题的区分度主要在准确地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正确地撰写答案上。
7.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深挖和琐碎性记忆, 突出对“大概念”的掌握和能力考查。
(二) 学生答题主要存在的问题
1.获取信息不充分:基础知识不扎实, 无法读懂材料。
2.调动知识缺乏针对性:知识与材料脱节, 不能真正理解题意, 不知道运用哪些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分析阐述缺乏全面性。
4.表达见解缺乏准确性。
5.答题缺乏规范性, 答案采点难。
大部分考生失分的原因是表达不到位、不准确, 只具体, 不概括;照抄材料;语言繁琐;不量体裁衣。
二、高三复习教学建议与对策
(一) 高三复习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与专题核心知识的定位
高三复习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 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 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2];依据各省《考试说明》的考查范围、能力考查要求, 灵活处理, 重点选择对必修教材具有互补性, 以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为主线。高三复习中不要只是简单的回顾与记忆, 理解比记忆更重要, 考查的落脚点也都是每场改革的“核心知识”, “主要历史影响”, 建议高三复习重点分析每场改革的核心知识点、主要的历史影响、认识等。
如:梭伦改革———民主政治
商鞅变法———社会转型, 封建化的历程 (政治、经济、文化) ;秦国的崛起
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
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
欧洲的宗教改革———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历程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社会转型, 近代化进程
(二) 依据模块内容的特征确定重难点, 提高复习效率
弄清模块的特征和把握课标关键的行为动词及其对象, 有利于复习课重难点的确定, 为复习课目标的有效实现奠定基础,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以下简称《改革》) 模块课标关键的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 (历史背景、条件、根源) 简述概述归纳 (主要内容、措施) 探讨分析、评价、认识 (历史作用影响特点) 。重点是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内容, 难点是对改革的评价及其认识、启示。
(三) 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能力
建构主义原理:“教学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学,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的知识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理解得出来的, 而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得到的;在学习中应该正确发挥学生的非理性的因素, 注重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每个学生都有其学习的思维和方法,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找到这种最适合他的思维方法, 而不是把某种思维方法硬塞给他”[3]。
1.整合模块知识结构, 扎实知识基础, 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阅读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等不同版本教材, 理清历史上重大改革的纵横架构, 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所进行的改革, 可分为: (1) 以历史发展的时序性、联系性特征为依据, 将中外历史上的9次改革归纳为3个时期:古代历史上的中西改革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 (2) 社会变迁:渐进性微变———王安石变法宗教改革;创新性巨变:梭伦改革商鞅变法;传导性巨变 (受外来的诱导) :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2.寻找古今中外改革的可比点, 归纳知识的异同点。以历史课程内容的可比性、整体性特征为依据, 联系比较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改革, 比较相关联的改革背景、进程和影响, 寻找可比点, 归纳知识的异同点, 主要有:社会转型、政治体制、经济政策、土地制度、教育人才、移风易俗、背景影响、改革者的命运、素质与品格等, 认识改革的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如:探究古代中西的“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可比点有:打击旧贵族的特权、工商业政策、对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
3.处理好必修、选修模块间的知识联系,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一般说来, 必修内容可以体现在选修部分的命题中, 但选修内容通常不体现在必修模块的命题中, 复习教学中应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与深化, 可结合必修模块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改革, 或以选修模块的知识加强对必修模块知识的理解, 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整体的通史知识体系, 提高复习效率。 (1) 联系相同阶段必修知识的阶段特征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容, 深化对选修内容的理解。 (2) 结合选修知识内容, 拓展相关必修知识的视野, 形成较完整的通史体系。总之, 可结合必修模块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改革;以选修内容完善通史体系, 这样有利于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
4.用新史观统领教学。“以文明角度看历史”, 关注文明历程, 历史上的改革与社会进步是相伴而生的, 复习教学中可不断渗透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史观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上的不同改革。 (1) 文明史角度:梭伦改革———奴隶制, 海洋文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封建制, 农耕文明;戊戌变法、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 工业文明。 (2) “戊戌变法”不同史观的复习角度。文明史观: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 发展资本主义,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现代化史观:政治上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 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历程, 是19世纪末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是近代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重要历程之一。全球史观: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 探索救亡道路的重要阶段, 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由“器物”到“制度”的重要历程, 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三、概括选修模块规律性认识, 总结选修模块的学习方法
1.改革的主要含义。 (1)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学习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 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4] (2) 从改革的进程来看, 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 因此, 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抗, 这就决定了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2.为什么要改革———背景。 (1)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护统治; (2)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需要做出相应变革 (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3) 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 (4) 外部工业文明 (先进文明) 的冲击, 对外战争的失败激发统治者改革奋发图强等。
3.改革成败的一般原因。根本原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反映先进生产力及其政治的发展需要;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客观原因:反对派力量和改革派力量的对比;外部环境是否有利;主观原因:改革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和坚定政治魄力;改革措施是否符合实际, 改革策略是否正确;用人是否得当。
4.如何正确评价改革: (1) 标准:是否推动生产力、社会、历史发展, 是否达到目标, 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2) 方法:辩证、客观、全面、抓主流。 (3) 不以道德标准, 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作为衡量改革成败标志。
5.从改革中得到的启示。 (1) 定位: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和前进, 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2) 背景:改革是新与旧势力的激烈较量。 (3) 内容:改革是对新制度新思想新文化的催生, 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4) 改革的道路往往是曲折坎坷, 充满着复杂性、艰巨性。 (5) 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魄力。 (6) 改革的成功与失败都留下教训。 (7) 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 策略得当、方案合理、用人得当。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 [5]是高考试题中选考的组成部分, 近年新课程高考根据各省的教学实际, 自主命题, 各省试题中的选考模块、分值比例有所差别, 分值在10~15分之间, 但《改革》几乎是各省必选的模块, 把握好《改革》模块的高三复习将是学生高考的锦上添花之作。
摘要:分析近年新课程高考选修模块的命题特点, 从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模块内容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能力、必修、选修模块间的知识联系、新史观统领教学、模块规律性认识等方面对高三选修模块复习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三复习,选修,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201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Z].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
[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Z].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
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用暴力推翻旧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即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而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之内实行变革,即调整或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虽然不像革命那样轰轰烈烈,却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如下: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矛盾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相对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化。
2.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平和的社会环境。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根本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3.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如梭伦改革等)、封建主义的改革(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中国洋务运动等)、资本主义的改革(如欧洲的宗教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等)和社会主义的改革(如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如,对封建主义改革的小结: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建立或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如,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生产技术的一场运动,就整体而言,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在内政外交方针所作出的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洋务运动则发生在近代时期。它们的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改革的原因和目的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阻碍了社会发展;为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2.重要原因: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或统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等。
3.改革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救亡图存,实现富国强兵。
四、改革的实质
调整或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五、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1.根本因素是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成功的改革必然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改革不一定就能成功,然而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改革必然失败。
2.改革与反改革力量之间的对比。
3.改革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坚定的意志和推进改革政治魄力。这是改革成功的主观因素之一。
4.必须立足国情,不能照搬他国经验。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进行。
六、关于改革的作用和影响
1.分析改革的作用和影响既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分析,又要分析对本国、本地区和世界的影响,还要分析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2.成功的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历史(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安定稳定,有利于社会和谐,符合人民群众要求。
七、评价改革的标准
放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考察,看其是顺应还是违背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否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
八、关于改革的认识和启示(经验教训)
1.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3.对改革的具体要求:(1)改革应该顺应历史潮流;(2)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意志;(3)改革必须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4)改革要讲究策略,尽可能减少阻力,原则坚定性和政策灵活性相结合;(5)改革措施要得当,全面彻底,行之有效;(6)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7)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作者简介:张彩榕,女,1979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
3、统治面临危机,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4、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
5、吸收先进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
6、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二、改革成败的原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3、改革必然会损失一部分人的利益,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实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补充】内外环境,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军事。是否利于发展
三、改革的作用。
1、改变了社会形态(怎么改变?以商鞅变法为例,有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
2、清楚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补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四、认识。
1、每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在改革的同时,必须要有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战胜旧事物。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
4、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补充】改革要有强大的后盾(当权者的支持)和核心人物,改革要有灵活的政策
五、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1、方式: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中央政府发动的和平方式,革命是自下而上的群众发动的暴力流血手段。
2、目的:①改革:挽回旧制度,维护自己的统治。②革命:是推翻就政权,建立新政权,对旧制度的根本改进。
3、改革不会对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革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补充】 改革就是“变”除旧布新 【问题】为何要挽回旧制度? 维护封建统治
【第一单元】雅典该往何处去
一、雅典往何处去。
1、雅典改革的必然性。①雅典的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政治阶级矛盾)②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③雅典面临的外部环境(萨拉米岛危机)
二、对王政———贵族共和国的评价
1、进步性: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和终身制,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
2、局限性:少数贵族集体统治,普通民众无权参与,缺少监督和有效制约,贵族侵吞平民财产,激化社会矛盾。
三、德古拉立法是白的根源
1、法典回避了雅典尖锐的社会矛盾,没有改善贫民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利地位(根源)
2、法典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采用严刑峻法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重要原因)
3、由于审判权完全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中,法典成为平民受压迫地位的象征
四、小点
1、最主要的矛盾为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2、城邦制的特点①小国寡民②独立自治③直接民主④工商业发达⑤民主意识强烈
3、基伦暴动失败的原因:雅典是贵族共和国,雅典公民形成了反专制的观念
4、萨拉米岛危机反映出雅典内部出现尖锐的社会矛盾
二、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
1、梭伦改革的可能性:①上台执政②爱国精神③执政理念④授权立法
【补充】执政理念是:中庸政策,但是却偏袒了工商业奴隶主。
2.梭伦改革的目的:①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直接目的)②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根本目的)
3.梭伦改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颁布解负令;采取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措施;颁布土地最大限度法,规定了公民占地的最高限额,以防止新的土地兼并②政治方面:按财产多少把全体自由民分成四个等级,各等级分别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并为军队提供不同的兵种;提高公民大会作用,增设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丙、移风易俗,破除原始时代遗留下的陈规陋习,树立新风尚。
4、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①改变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方向,使雅典逐渐走上了民主制的发展道路②确定了雅典经济的发展方向,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走上了农工商并重的经济发展道路③扫除了氏族制的残余,调整了自由民内部的关系,恢复并稳定了独立的小农经济,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政治地位,奠定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④增强了国力
5、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①局限性:
1、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3、梭伦改革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地产,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
②进步性:扩大了民主权利的基础,打破了贵族的世袭特权,维护了富裕工商业者的利益,为雅典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6、梭伦改革成功原因: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根本原因)②梭伦个人因素发挥个人作用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7、小点
①梭伦出走的原因:梭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梭伦坚持民主信念,不远建立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 ②梭伦改革的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③梭伦改革的特点:革命性与中庸性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必法古
1、春秋大变革的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②频繁的战争对各国提出变法的要求③法家思想的推动。
变革目的:富国强兵,维护统治,适宜争霸,时代需求。
2、商鞅变法的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①连坐法的推行②轻罪重罚③税务劳役沉重
3、重农抑商的原因;①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小农经济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经营模式②小农是国家赋税和要以的主要承担者,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慰,因此,采取措施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成为时代的需要
【补充】商人流动性大,不利于管理,商人不参与农事,囤积货物以谋暴利的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统治者统治
4、重农抑商的影响:①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商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历代封建政府基本的经营政策。
5、商鞅变法的评价:积极性。(1)历史作用:①政治上,有世卿世禄向二十爵级制度转变,军工地主成为秦国维护统治的重要支柱,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②军事上,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③经济上,根本确定了土地私有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场变法
局限性;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百姓负担②改革不完全彻底③重农抑商政策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④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摧残了文化,加强专制统治,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6、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①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②秦孝公大力支持③商鞅的政治胆识④变法深入人心
二、秦国的崛起(影响)
小点 因为这一节不是重点,所以,知识点很少。
1、战国初期,我国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主要是因为它直接受到诸侯争霸的冲击
2促使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向赐爵制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利与地位
3、赐爵制成为秦国统治阶级的重要支柱
4.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创造了一个能上能下、鼓励军民立战功的灵活用人机制,加强了秦军战斗力
5、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李毅,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商鞅采用铁腕手短,加强思想统治,压制和打击旧贵族,加剧了他与保守势力的矛盾。
6、影响:①秦国基本建立起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法初期形成的崇尚耕战的风气得以延续②在秦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面前,兼并战争开始演变成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
【补充】 影响从背景和措施中得出。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1、统一北方的意义
①初步结束了西晋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2、北魏社会矛盾激化
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表现: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加重了各族人民的负担,还随时强迫百信们服役当兵,甚至对他们任意杀戮。
②统治阶级的内部危机四伏。表现:拓拔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方官僚也是心存不满,常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
3、孝文帝迁都原因
①政治上,孝文帝推行的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阻力重重
②经济上,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应
③地理上,平城便居塞上,管理中原困难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根本原因)②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③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④孝文帝的胆略和知识,冲破了阻力,毅然改革 小点、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更充分的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改革鲜卑的落后文化习俗,摆脱旧势力的阻碍。也是为下一步改革措施做铺垫,让其汉化的阻力减小。
二、北方经济的逐渐发展
1、北方农业逐渐恢复的原因
①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政府的重视)②犁和牛耕以广泛使用(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行)③民族大融合和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2、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表现
①多个少数民族不断迁居中原,经过长期的通婚杂居,相互融合,胡汉差别逐渐消除(也是融合的原因)
②汉语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③南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部落也把他们先进文化成果带到中原,成为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评价 积极性: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② 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③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局限性: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4、小点
①民族融合的实质:落后民族被先进民族同化
②民族融合的概念:形成共同的生活区域,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一、积贫积弱的北宋
1、冗兵现像出现的原因。
①政府每逢灾年就把成千上万的流民编入军队②从全国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③应付辽、西夏的侵扰,在边塞上大量囤兵
【补充】囤兵主要是囤老弱病残的兵在边塞,然而,编入禁军的都是强壮的,还有,军饷被贪官贪污一些,军粮军饷无法满足士兵的需求。所以形成冗兵现象。虚外固内,70%的兵力在都城内,其余散步全国各地。
2、冗官现象出现的原因 ①朝廷为了削弱官员的权利,实行一职多官制②每年又通过科举考试和嗯荫赏赐大量授予官职傻帽大批官吏因循苟且,奢靡腐化,相互牵制,效率地下,庞大的官僚机构日益腐化
3、冗费现象的原因
①财政开支的激增②大兴土木③皇室开支不断增大④北宋政府每年向辽和西夏缴纳“岁币”
4、学习思考。北宋战胜了辽国,为什么却要每年给辽送岁币? ①北宋长期以来在对外战争中少有胜利,长此以往君臣丧失了进取心
②北方游牧民族已经把战争和抢劫做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锲而不舍地骚扰和进攻中央王朝。而对于北宋来说,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和商业需要和平稳环境 ③于北宋一贯的强干弱枝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5、小点
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内容:①裁剪那些老朽、病患、贪污无能的官员②政绩考核③推翻恩荫政策
庆历新政的作用意义:揭开了北宋改革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
二、王安石变法
1、性质: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
直接目的:挽救危机,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
【还有一个版本的】根本目的:改善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学习思考 P45 富国”政策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解决政府财政收入问题。“富民”主要是指天下百姓丰衣足食
3、变法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王安石变法只是局部调整,并未从根本上改革
重要原因是:在新法的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更主要的原因是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有些地方官拒绝执行新法。
直接原因: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马光当政,新法被废除
【补充】王安石变法只注重开源却忽略节流也是失败原因之一
4、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局限性:①它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未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拜托封建统治的危机
②编发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进步性:①增强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5、补充
①王安石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 ②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③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专题五被跳过了
【第六单元】穆罕默得·阿里改革
一、等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1、埃及衰落的原因
①马木鲁克的残暴统治②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剥削,不注重农业工程③封建统治,不与外部建交
2、对法国入侵埃及的评价
有利影响:削弱了埃及旧势力,促进了埃及文化事业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社会的进步
不利影响:人民受到侵害,文化受到侵害,经济受到破坏
【补充】影响从政经文三方面答。
3、拿破仑入侵埃及的原因 ①与英国争夺在埃及的地位
②占领埃及这个战略位置,有利于向动扩张 ③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材料 【补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4、埃及为什么成为英法列强侵虐对象
①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量原材料 ②埃及战略位置重要
③埃及经济落后,给英法可乘之机
6、阿里改个的可能性 ①阿里掌握政权 ②独立的民族意识 ③人民的支持
④阿里本人的远大抱负
二、中兴埃及的改革
1、阿里改革的性质
一场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实质作用于加强埃及的封建统治
2、阿里改革的特点
①改革具有对外开放的特点,但开放是有限的
②它是在保存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有近代化色彩,但性质是封建性的 ③涉及内容全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主义,所以改革是失败的
3、阿里改革为什么首先是从农业开始 ①埃及传统上是个农业国家
②马木鲁克时期是由于实行包税制,农民苦不堪言
③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为工业建设积累了资金
4、阿里改革的积极影响
①政治上,阿里改革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基础
②经济上,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工业,开启了埃及经济近代化的大门,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化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埃及技术和思想的近代化
④军事上,建立了一批近代化军队,推迟了被西方列强侵略的进程
5、埃及引进西方技术发展工业的意义 ①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埃及近代化 ②促进埃及民族经济的房展 ③有利于巩固统治
6、阿里改革的积极作用
①消除了割据分裂的局势的状况,强化了中央集权 ②保证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④加强了同西方的交流,带来近代化的曙光
⑤拥有了中东地区最强的武装力量,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7、为什么要仿照西方教育制度?
①可以摆脱外国利用科技技术来控制埃及 ②推动本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8、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也是改革失败的原因)①阿里改革只是单纯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硬性嫁接到本国封建制度(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②阿里很快走上了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道路(重要原因)
材料 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代汉建新。建国后,王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
公元9年,王莽颁布了一道著名的变法诏令:“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以极欲,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逆天心,悖人伦,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诏令发布后的第三年,宣布取消“王田”“私属”制度:“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
——《汉书·王莽传》
(1)根据材料指出王莽改制的目的。并概括公元9年王莽变法诏令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王莽改制失败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第一问目的,从“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可知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从“建国后,王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知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第二问内容,据材料分析概括即可。第(2)题从材料可知原因带有复古色彩,违背历史潮流,采用高压手段,不得人心等。
答案:(1)目的: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内容: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实行土地国有制,不得买卖;多占的土地分给宗族邻里;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如果有人煽动人破坏法令,则将其流放至边境地区。
(2)原因:带有复古色彩,违背历史潮流;脱离社会实际;触犯地主和官僚集团的利益;采用高压手段,不得人心;错误吸取秦亡教训。2.(2015·太原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纳贡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原有地方厅官或各乡各村就地征收之税目,亦一并按照土地价格征收之,但所征金额不得超过地税金额三分之一。„„今后对于茶叶烟草等其他商品,均将逐步课征商品税,及至国家商品税岁入超过二百万元时,当按照商品税岁入之比例,于已实施改正之地区,逐步减低地税。
此次改正地税之事,举办非易。因土地情况之不同,改正亦有缓急难易之差别。„„原有税法,于地税改正实施之前,继续有效。改正之后五年以内,土地价格因土地买卖而生增减,均按照最初核定之土地价格。
——明治六年《地税改正条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时期地税改革的措施及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时期地税改革的历史意义。
【解析】第(1)题第一问“措施”,依据材料可以归纳调查土地占有情况等。第二问“特点”,结合措施即可分析,首先是调查土地情况,然后是从实际出发征收地税,并且随着商税的增加而不断调整。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举措还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政府资本积累;改变了原有社会结构。
答案:(1)措施:调查土地占有情况;政府统一征税标准;限定地方税目金额;地税随商税收入增长而减少。特点:注重调查,从实际出发;逐步调整、推进。
(2)意义: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政府资本积累;改变了原有社会结构。
3.(2015·长沙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力排众议,全面推行“养廉银”制度。具体做法是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注:耗羡,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耗羡”或“火耗”。)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
——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
材料二 作为高薪养廉的典范新加坡的做法应当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加坡总理年薪22.84万美元,而同期美国总统年薪是10万美元,而新加坡政府内第四级公务员(从事体力劳动的打字员、司机、杂役人员等)的收入是产业工人的16倍强。除此之外,新加坡的公务人员还有优厚的福利待遇没有计算在上列数据内(如退休金、假期、医疗照顾、在职培训、贷款等等)„„在新加坡要成为高级官员是非常不容易的,新加坡从早期教育就开始寻找从政人才,对他们进行严格培训,并常常派他们到国外深造,并不计较家庭背景,而重实际能力。„„在新加坡,由于立法周全而明确,执法严明,使贪污行为很容易被查处,而且还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腐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答案:(1)“西方的脚步”:工业文明。“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
(2)影响: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5.(2015·福州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自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由修身、开智、展才艺可得,而其修身、开智、展才艺,非学不能。由此,设学校之缘由,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自今以后,一般人民须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明治政府《关于奖励学事的被仰出书》(1872年)材料二 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醉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
——明治天皇《教育敕语》(1890年)(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体现的教育方针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
【解析】第(1)题第一问教育理念,根据材料一“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归纳为学习实用之学;“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归纳为学问是立身之本。第二问背景,从明治维新措施以及传统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角度回答。第(2)题第一问不同,根据材料二“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归纳为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第二问评价,从教育的作用即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回答;局限性从教育目的,即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回答。
答案:(1)理念:学问是立身之本;学习实用之学;教育(机会)平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背景: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殖产兴业(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
(2)不同:强调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
评价: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提高了国民素质;为近代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为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
没有成熟的可行性方案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备选习题】
1.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2)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题第一问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等信息可推断商鞅变法实行连坐制及严酷法律。第二问效果,根据材料一“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可推断秦国的战斗力增强;根据材料“秦民大悦”“乡邑大治”可推断社会秩序良好。第(2)题根据材料二“免而耻”可推断道德观念淡薄;根据材料二“恐惧和贪欲”可推断存在重利轻义的风气;根据材料“严刑峻法”可推断出好战嗜杀要点。答案:(1)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
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六国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影响:功利之风盛行;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道德观念淡薄;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形成,容易导致暴政。(回答三点即可)2.(2015·开封二模)女性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是近代社会变革不可回避的话题,并成为衡量社会变革程度的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传播本教派的教义,扩大新教影响,争夺更多的信徒,路德极其重视教育,他强调国家兴办学校,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得到普及。他认为,开展学校教育不仅有利于教会,也有利于国家。因此,他要求国家应强迫所有儿童不分男女与贫富都要入校学习,父母要对自己的子女受教育负责,而教会更应积极地办好学校教育。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革命、改革 学习本模块必须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无论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革命(暴力)
1、历史上重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义革命等。
2、根本目的:
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
3、领导力量和方式:
由下层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二)、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改革(和平)
1、历史上重大改革:
(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10)中国的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
2、根本目的、实质:
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领导力量和方式:
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三)、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力量不同:
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3、根本目的不同:
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
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一)改革的定义: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国家政府机器、法律与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二).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3.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A、奴隶社会的改革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
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三).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四).改革的原因(背景)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关于改革的原因目的内容作用之间的关系:
A、改革原因:一般情况下改革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经济方面,然后是政治方面 B、关系:原因决定目的目的决定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决定作用
根本原因决定本质内容
本质内容决定作用
(五).改革的过程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六).改革的结果 ①成功:
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七).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 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八).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 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 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 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九).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 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
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 肯定或否定。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 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十).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课程纲要】推荐阅读:
抗战重大历史事件06-13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材料06-23
历史文化旅游规划纲要11-15
无重大违法记录的声明06-17
历史上的今天2月10-15
新思想的四层重大意义06-09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中的反思(已得奖)09-09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07-23
微课程高中历史07-04
关于重大项目招引的调研报告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