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经验论文
一、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国情。科学判断形势是制定政策的前提,认清国情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正确的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和新世纪面临的新形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了对国情的基本认识,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必然存在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正确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是我们能够成功改革的基础。
二、坚持解放思想,勇于理论创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放思想是改革成功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要把握好与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统一。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坚持渐进改革,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开放的步伐要坚定,步子要稳妥渐进。最典型的特色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经济特区建设、国企改革、税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农村基层选举改革等,无不在试点基础上推开的。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保持社会稳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意志和行动。
四、突出经济中心,推进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根据解决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决定的,必须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而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这 30年中, 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所有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的, 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又都要回到实践中经受检验, 对的就坚持, 不对的就纠正, 不足的就加点劲。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时代条件的变化,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思想, 从大的、不断变化的国际背景来思考和把握改革开放的全局; 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国情,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作为一切理论创新的根本依据; 我们实事求是地评价党的历史和毛泽东同志, 很好地处理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我们实事求是地对待改革开放中的每一个问题, 及时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要做到实事求是, 就必须解放思想, 这是一条重要经验。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进程中, 解放思想总是起先导作用的, 它是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先决条件和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二, 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中心任务。这次!相结合的目的, 就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指导中国如何发展的理论。我们所有的理论探索都是围绕发展问题展开的, 都是为了回答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的。正是伴随着发展的成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地确立了起来, 理论内涵逐步地丰富了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发展问题越来越复杂, 我们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 不断有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新的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过程, 就是我们对发展问题不断探索、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三, 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和立场。我们的理论是来源于人民的,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理论创新的源泉; 我们的理论是为了人民的, 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在人民群众丰富而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寻找理论创新的感觉、思路和语言, 以人民群众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作为理论创新的标准。我们的理论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同时也逐步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拥护, 并变为自觉行动。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和立场, 坚持群众路线,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法宝。
第四, 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我们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 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原则。所谓中国化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特色, 讲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不能丢。这是相结合的根本前提。我们搞改革开放, 进行理论创新, 要有主心骨。没有主心骨, 就会丧失独立性, 成为别人的附庸。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 我们排除了多次干扰,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进程中, 这样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了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但是我们的指导理论, 也是我们的核心价值, 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运用所取得的 在不断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导下, 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系列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制度 新举措, 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原则下, 我国创新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这种现实灵活的经济制度大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社会生产力在不同区域 不同环境下都取得了很大提高 又如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 我国也在具体情况下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 还有诸如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民主政治制度, 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等, 这些不同领域新举措的实施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使得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形象逐渐明朗, 逐步得到国民和世界各国的认可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关键是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善于从政治和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解放思想、理论创新作为自己的责任。
认清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得出的最重要的判断,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这个根本问题上对当代中国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国情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作为执政党也要与时俱进、反复认识国情才能实行正确领导和科学执政。
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既紧紧围绕促改革、促发展,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顺应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明确党的历史方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哲学入手,从端正思想路线起步的。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一个精髓和灵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的观点。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平时很要紧,关键时刻很要命”,是否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杨春贵指出,邓小平同志把实践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成败的认识标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开放社会效用的历史标准,把人民利益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价值标准,因此才能冲破各种思想和体制的阻力,顺利地展开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哲学对各项工作的指导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上就是哲学命题。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坚持和发展意识形态和文化能动的反作用的原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原理。同样,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体现。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坚持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原理;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中社会主体和社会价值原理的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方法就是辩证思维,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就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法。
苏州大学陆树程教授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西方古希腊哲学中关于和谐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和谐社会思想、民主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中的社会和谐思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安徽省委党校姚传旺教授强调,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才能正确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和根本经验
____省委党校李恒瑞教授指出:不能仅仅从战略、政策的层面看待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性。首先,现在的世界是改革开放的世界,当今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改革开放是新时代的重要性质和特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在革命和改革中不断走向开放,历史越来越成为真正世界的历史,人也越来越从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发展尤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中央党校庞元正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破解了历史难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非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完成了发达国家二、三百年才能实现的历史任务,这是时空压缩的正面效应。但是,由于“后发劣势”,在三十年中,也把发达国家二、三百年中不断出现、不断解决的矛盾与问题集中到了这一时空中。使中国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是时空压缩的负面效应。时空压缩的正面效应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可能;时空压缩的负面效应又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和现实任务。因此,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时空压缩的双重效应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提出了紧迫的必要性,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关键词: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经验
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蕴涵着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 这就是: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 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同时, 报告在回顾总结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历程、经验以及阐述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问题时, 有两句斩钉截铁的话, 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句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 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另一句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所阐明的这样一篇全面的、发展的“改革论”, 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是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有助于齐心协力完成改革攻坚的。
1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 无疑是最壮丽的史诗、最华彩的篇章。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 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 并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三十年前, 党在严重的困境中重新奋起, 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面对困境和压力, 我们党科学分析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 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大智大勇, 坚定地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
在这个问题上, 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三句振聋发聩的话。第一句是:“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1]第二句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第三句是:“不坚持社会主义, 不改革开放, 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3]这就表明, 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 要摆脱我们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 要加快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 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必须通过改革,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开放, 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当时的背景以及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大力度地概括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4]
2 永远铭记和深刻认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为推进改革开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景式、大跨度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 用“三个面貌”的变化和新时期“三个最”的论述, 令人信服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伟大历史成就;用“三个永远铭记”, 浓墨重彩地讴歌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和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功绩;用“十个结合”, 全面深刻地总结了改革开放新的宝贵经验。这样, 党的十七大就把论述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的发展进步, 落实到了既见物又见人上。
应当说,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回顾改革开放伟大历程时, 开宗明义强调的关于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这“三个面貌”的历史性变化, 是对我们党在新时期伟大成就实事求是、鼓舞人心的精辟概括;同样应当说,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新时期“三个最”的举世瞩目成就的估价, 是对我们党在新时期伟大成就, 在另一个层面的实事求是、鼓舞人心的精辟概括。
近30年来,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 我国所出现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党的先进性的全面增强, 在这些论述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示。
近30年改革开放带给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还深刻地体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阐述的新时期“三个最”上。
事实雄辩地证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5]
当代中国的这一切发展进步, 是怎么来的呢?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抚今追昔、饮水思源, 做到“三个永远铭记”。紧接着这“三个永远铭记”, 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有一段承上启下的重要论述。这就是:“十六大以来, 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6]
这段重要论述表明, 先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继承和发展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3 深刻理解我们党在近3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和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 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党的十七大从总结近30年改革开放整个历史进程着眼, 紧扣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才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全方位、大力度地总结概括出“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动因时, 曾经这样说过, “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 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7]造成的结果是:“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 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 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8]正是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 引发了我们党的深刻反思。反思的结论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 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9]
贯穿“十个结合”的一个最本质的结合, 就是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 “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实际上阐发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超越于表面发展成就的更为本质的成就, 那就是中国制度文明的特色和发展模式的特点。这也就是说,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文明的成功和发展模式的成功。这个制度和模式就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43.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50.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0.
[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7.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0.
[6]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8.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41.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64.
摘 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决定党和国家的大事。总结党的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实践;经验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启动了波澜壮阔的政治经济改革,时至今日已历30年,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领域、对内对外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综合实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大踏步的前进。这些都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决定党和国家的大事。总结党的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1 始终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关系中国各族人民命运问题,关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问题,关系国家稳定和统一意志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历史使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两者是统一的,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改革开放不是改向变色,更不是放任自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实行的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健康地发展,在于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中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其理论内涵在生动的、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向前发展。
3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把市场经济与社会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有力 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使得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的水平。
改革开放中,我们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这种观念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认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对立的。党在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论断,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方式,计划多一点还是 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我们都可以利用,搞市场经济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的多年艰苦探索和实践,在不断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对市场经济达到统一认识,党逐渐把市场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相结合,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两个文明都抓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必须协调地、全面的发展。党坚持两手都要抓,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使得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努力用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
改革开放中,坚持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互为基础和前提,党坚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着眼于人民群众现实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以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满意度成为评价其成败的标准,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5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中,党多次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们这个底子薄、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效率,公平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先进性也就无从谈起;强调效率不是无视公平,否则效率的提高就不能持久。我们坚持效率优先,使得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适当拉开差距,刺激和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也是符合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的。
提高效率不是搞两极分化,制造贫富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有拉大的现象,党和国家通过个人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社会捐助和慈善等再分配形式,以及规范收入分配关系,在不影响效率和发展的基础上,坚持统筹兼顾,缩小个人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努力形成社会发展由人民共建、社会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局面。
6 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近二十多年时间内,我们始终不渝奉行“走出去”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对外开放,逐步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开放过程中,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同时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坚持了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正确处理了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的关系。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地基本方针,并把它作为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我们积极利用国外市场、国外资源来发展自己,更重要的是依靠我们自己国内的市场和资源,防止受制于人和对国外市场的完全依靠性,以便有力地抵御外来的冲击,缓解外来的消极影响,避免了社会经政治局势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重大动荡。
7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根据具体情况,党统揽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做到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着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成败,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和党的认同。改革开放中,党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有利条件和机遇,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通过改革消除旧体制的弊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改革的成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我们可以从过去的30年与如今的成绩相比较,真实的数据说明了一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人民币,比1980年(4517.8亿元)增长54.6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比1980年(1085亿元)增长47.3倍;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1738亿美元,比1980年(181.2亿美元)增长120倍;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科技教育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突破了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四国民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三外贸总额——这一切的辉煌成就将令世人震惊不已。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三十年的时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战略目标,由饥饿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贫穷落后、商品匮乏、定量供给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经济总量已名列前茅,人均收入也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1980年(478元)增长28.8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1980年(191元)增长21.7倍;个人家庭住房面积从70年代末的人均不足10平方米到现在的人均约30平方米。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不仅解决了我国十三亿人民衣食温饱问题,而且生活质量、膳食结构大大改善。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 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是建立了稳定和谐的发展氛围。自粉碎“_”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表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在世界地位的提高;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面对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灾害,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怎么会有抵御和战胜特大自然灾害的国力和民心。
五是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民主更加充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基本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了以全国人大及其会的立法活动为核心、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同时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具有比较科学、完整的立法制度,人民民主法律制度得以日益完善, 公民的权利得到进一步的实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和民主制度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民主形式、民主渠道逐步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得到拓展,一大批党外干部被提拔使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化,广大人民直接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
六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们将在一个更为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下,以平等的条件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WTO的共同规则还将对稳定我国多边外贸关系、加强 世界贸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启示 改革成就辉煌,成就带来启示,我们要看到在改革开放30年来,是不断改革的30年,是不断开放的30年,更是经验不断总结发展的30年。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尤其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所作出的英明决策,在改革开放30年中的每一个关键时期,又是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力挽狂澜,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也就没有30年的光辉成就和稳定发展。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制定的这条思想路线,使我国突破教条主义和传统理论的束缚,扭转了““””积重难返的局面,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分析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新变化,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进一步把握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提出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今天,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使以解放思想为本质的党的思想路线与当代中国的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质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因此要不断开拓主观认识客观的道路,认识解放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法宝。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解放思想的程度和力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效能和发展的质量与速度。
摘要:改革开放30周年,最重要的是系统地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并将其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其主要任务是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在于从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的判断标准是“生产力标准”,而科学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其中,我国现阶段的历史定位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结经验,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30周年,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继续解决那些尚未根本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
一、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伊始,中央就明确提出,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凡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都应当清除。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判断是非、正误和取舍的标准,只能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尤其是生产力标准。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同现实的生产力相适应。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必然超前了。党的“八大”发现了这个矛盾,但并不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超前的生产关系,而是落后的生产力。其实,在这种名为“先进”实则超前的生产关系中,生产力不仅不能发展,而且受到了束缚、阻碍甚至破坏。改革开放就是要改变这种形式上超前而实际上倒退的生产关系。
改革开放的根本判断标准只能是“生产力标准”。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四个化”,就必须实现“四个转变”: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的转变;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由贫穷愚昧落后向富裕文明发达的转变。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就是高度发达和科学的生产力;二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包括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消灭阶级和剥削;三是人本身的文明状态,就是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离开生产力谈论社会主义,就完全失去了社会主义的内涵。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认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事实上不够格”。
二、改革开放的社会性质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改革开放看做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于明确改革开放的性质、对象、重要性和艰巨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改革开放本质上是一场真正的社会革命。正确认识和判断改革开放的性质至关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曾经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改革的对象是传统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作为真正意义的革命,自然是革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命”。但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总体和制度化形式就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因而,改革的对象应当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能不能深化,就在于能不能根本变革原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三个革命性转变:一是由两种公有制转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二是由统制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三是由供给制和平均分配转向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应当搞市场经济;但对三个转变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真正的革命性变革是从党的十三大开始的。十三大报告虽然没有提出“市场经济”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样的概念,但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提出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把经济形式定性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甚至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思路。
三、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是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我国改革开放的任务是实现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但从根本上讲是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并实现由传统社会主义道路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这是根本突破“左”的教条主义束缚的关键所在。
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要害是超越发展阶段。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落后国家不具备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但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走一条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前提是: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胜利后还必须经历一个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做准备的特殊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处在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第二阶段即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必须完成通常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完成的“四个化”的任务。既然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这个阶段必然包含着社会主义的成分和因素;但就经济社会形态的基本性质来说,还不是社会主义的。毛泽东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其性质来说,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既不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国革命是分作“两步走”的,但民主革命胜利后便急急忙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力图跨越必经的发展阶段,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出现的困难、挫折乃至“走回头路”现象,都与超阶段有关。
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发展道路的转变。改革开放一定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但其前提是必须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形态、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式的科学定位问题。科学定位的实质是发展道路的转变。只有从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把改革开放归结为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是理论认识上的一大飞跃,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四、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曾经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改革开放不能不“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改革开放可以没有理论依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基本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四个层次的理论创新:历史定位理论、经济制度理论、经济形式理论、科学发展理论。
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理论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我国现阶段社会形态的历史定位,决定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式的性质。十三大报告强调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毫无疑问,也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是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科学发展理论是改革开放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论依据。前面已经指出,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改革开放就是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扫清体制性障碍。但是,已有的实践证明,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情况下,发展的结果才是最积极、最有效、最经济、最文明的。马克思肯定了李嘉图的这样一种看法,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有利于生产、最有利于创造财富的生产方式”,“资本关系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趋势和结果就在于: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效率本质上是资本增殖的效率,对于我们来说,只一般地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不够,还应当讲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的客观依据,来自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规律的认识。在这个阶段起作用的经济规律,主要是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第二阶段的一般规律。
五、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是积极稳步地向前推进
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总体战略部署的正确。其基本经验是积极而稳步地向前推进:由农村到城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内部到外部。
我国的改革以农村为起点和突破口。我国体制改革的重点部分是国有经济和城市经济,但是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然后从农村转入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农民的生存问题是当务之急;农村初步的改革只在于改变经营方式和放松管制,比较容易进行;农村的改革很容易见效,而且不需要国家支付成本;农村的改革不会引起社会动荡;农村的改革可以为城市改革探路。
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向前推进。在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和城市改革试点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转向国有经济体系的改革。改革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总的来说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从内外隔离的改革开放到在全面开放中深化改革。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得很早,而且对改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示范作用。不少人把改革和开放看作是两件事情,其实,邓小平一开始就把它们看作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把改革也归结为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把开放看作是改革的实质内容。
注释:
政策引导 努力推动殡葬事业和谐发展
——在全省殡葬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政府 2014年10月24日
望城是雷锋同志的故乡,总面积969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街道),总人口54万,全境已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省会长沙最大、最新、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区。2008年11月以来,我们按照“惠民、绿色、文明、和谐”的殡葬理念,强力推进殡葬管理改革,率先全省推行全境火化,七年来共火化死亡人员遗体1.9万多具,成为湖南首个全境死亡人员火化率100%、骨灰50%以上到公益性墓地安葬的区(县),2010年荣获“全省殡葬改革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荣获“长沙市殡葬工作目标管理一等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着力营造殡改工作合力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受入土为安、厚葬为荣等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我区广大群众对传统土葬、大办丧事习以为常,乱埋乱葬现象屡禁不止,殡改工作推进缓慢。为革除殡葬陋习,保护生态环境,节约集约用地,从2008年开始,区委、区政府下决心全面实施殡葬改革,全区境内所有死亡人员遗体一律实行火化。一是政府主导强推动。坚持把殡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殡改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的殡改工作领导小组及殡改执法队。区殡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殡改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二是上下联动聚合力。区委、区政府紧扣殡葬改革的目标任务,将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服务、丧葬用品生产销售等工作职责分解、细化和明确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区、乡镇、村三级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区领导包乡镇、区直机关单位包村、镇村干部包户,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条块结合、上下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的殡改工作机制。三是严格考核促落实。将殡改工作作为绩效考核、文明创建和民政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办法,对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格问责,确保了殡改工作顺利进行。
二、坚持政策引导、规范管理,着力强化殡改工作保障 殡葬改革是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刚开始推行肯定遇到较大阻力,要让人民群众自觉自愿接受,必须要在政策上引导,设施上保障,管理上严格。一是在政策上积极引导。我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的通告》,将望城全境划为强制火化区,从2008年11月起,区财政对农村村民和城乡低保户死亡人员遗体的火化费按320元/具、运输费按280元/具给予补助,2012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丧葬费用全减免,补助费每具达到1520元。2 同时,区政府组织开展土葬工具收缴行动,对户主给予每副600-800元补助,集中销毁龙头、杠具、棺木2760副。二是在设施上切实保障。区财政将殡改工作经费列入预算,近五年累计投入6569万元,分步解决了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寄存楼、集中悼念场所等硬件设施的基本建设费用。从2009年6月起,我们在全区范围内规划建设农村公益性墓地10处、总面积483.5亩,区财政按3万元/亩投入建设资金1450.5万元。所有公益性墓地建设均以乡镇为主体,实行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目前第一期建设任务已经完成,预计可用30年。在公墓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环保生态理念,墓碑安放形式上尽量平卧,植树造林要求树种多样化,使墓地达到生态化、园林化的标准,以较低的丧葬成本,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导群众主动将亲人骨灰安葬到公益性墓地。三是在管理上严格规范。为解决过去乱埋乱葬,特别是村民私自接收外来墓葬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我区严格查处了非法建造活人墓、豪华墓、永固性坟墓和非法接受外来墓葬的行为,做到发现一例、处罚一例,不留后患。比如2011年针对谷山森林公园北面私设陵园问题,我们组织800余名工作人员,投入290多万元,平毁坟地1482座,恢复了谷山森林公园原有的生态环境;我们结合大众垸基本农田平整改造,迁移坟墓1200多个,采用在原墓址上栽树、种花的形式平毁大型永固墓、豪华墓148座。同时,我们还结合城市管理,大力实施城区丧葬综合整治行动,基本杜绝了城区室外搭设灵棚、设置拱门、悬挂气球、燃放鞭炮、吹奏哀乐 和出殡时沿街燃放鞭炮、抛撒冥钱等治丧行为,实现居民治丧方式由分散、繁琐、无序向集中、简朴、有序的转变,有效规范了城区丧葬秩序。
一、起锚:改革开放初期的贵州工业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省不断清除“左”的错误影响,逐步端正经济发展的方向,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贵州各工业部门和企业,在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业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整[2]。1979—1980年,全省工业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工业生产获得恢复性发展。但是,一些部门和地区执行调整措施不力,调整工作进展不快,以致工业内部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其结果是由1979年工业总产值的45.72亿元降到1980年的45.19亿元,下降了2.6个百分点[3]。1981—1984年,在企业整顿和工业调整过程中,各部门和各地区抓了一些改革工作,使国营工业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工业生产总值由1981年的44.83亿元发展到1984年的81.41亿元,四年间,工业生产总值将近翻了1番,年均增长率达到20%[3]。1985—1991年,全省把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把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改革全面深入发展。这一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全省工业取得了很大成就。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18.16亿元,并超额完成1986—1990年的“七五”工业发展计划,五年中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4.44%;199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6.75亿元,又比上年增长13.11%。1992年以后,各部门和企业按照中共贵州省委的部署,认真贯彻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逐步健全以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全省工业改革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八五”期间,全省工业生产比“七五”时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199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31.93亿元,比1990年增长143.83%,年均增长28.77%,比“七五”时期年均增长率(24.44%)高4.33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贵州工业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九五”计划超额完成,是贵州较好完成的五年工业计划之一[2]。总之,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9年),贵州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轻工业快速发展,基础工业大力加强,产业资源的配置从计划导向转到市场为主。其工业总产值从1979年的45.72亿元到西部大开发提出前的1999年967.94亿元。二十年间,实现了21倍的增长,在速度和规模上都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一段时期。
二、跨越:西部大开发时期的贵州工业发展
为了提高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国防,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中央审时度势,于2000年3月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在这一时期,贵州省委、省政府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领导全省人民在工业领域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一是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01—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4%,比全国快1个百分点,除2002年与全国增速持平外,其余年份均快于全国增速。但与西部地区比,贵州低于西部地区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二是在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下,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取得重大突破。凭借明显的能源资源优势,在“西电东送”这一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带动下,全省能源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贵州电网总装机容量由1999年的433万千瓦扩大到2009年的3 245.9万千瓦。2009年全省发电量达1 380.02亿千瓦时,比2000年增加2.4倍,电力工业增加值272.24亿元,比2000年增长4.96倍。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和扶持了以烟草、白酒、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其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38.8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6.99亿元,增长了1.1倍;铝及铝加工由12.3亿元增加到39.71亿元,增长了1.3倍;磷及磷化工由5.05亿元增加到54.73亿元,增长了6.6倍。三是在能源工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全身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308.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 262.67亿元,规模工业以上由2000年的216.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 170.29亿元,十年间,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翻了两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也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部分产品在西部地区乃至国内占有重要的位置[4]。
三、腾飞:工业强省战略时期的贵州工业发展
为了全面同步实现小康社会,贵州省于2010年10月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四年的努力,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2010年贵州省工业增加值是1 423.03亿元,全省规模以上500万口径工业增加值是1 355.19亿元,到2013年贵州省工业增加值达到2 686.52亿元,规模以上达到2 531.92亿元。四年里,全省工业平均增长率以14.5%迈进,全省规模以上500万口径工业平均增加率以16.5%发展,短短四年间,全省工业突飞猛进,工业增加值翻了1番。二是园区建设快马加鞭,截至2013年9月,全省已有产业园区111个,累计投资达4 873亿元,入园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已达7 189户和67.5万人,产业园区已经成为贵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三是以“五张名片”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业迅速增长,白酒产量、产值实现翻番,特色食品增加值年均增长26.2%。四是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承接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各项扩大就业政策逐步落实,工业直接吸纳和间接创造社会就业的作用明显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人数每年超过30万人,呈逐年上升态势。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 753元。五是工业“上带一产、下促三产”,有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全省城镇化率从2010年33.8%提高到2012年的36.4%。六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与生态双赢,全年化学需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4.41%和10.04%,森林覆盖率达到42.53%。总体来看,这四年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运行质量最佳、发展环境最优的时期[5]。
四、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工业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强省战略背景下,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经验,这为贵州工业发展今后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贵州工业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政府把沿海地区作为工业化进程的重点发展对象,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流向了这些相对具有区位优势的地方,这段时期,贵州工业发展相对处于中央政府政策的“盲区状态”,发展迟缓,工业化进程速度放慢,与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现状,中央政府审时度势,于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放战略,贵州工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特别是2010年,贵州工业强省战略提出后,贵州工业发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历史的飞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际国内还是西部发展来看,都可得出一个结论,即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同国家发展政策密切相关。国家干预和倾斜的政策,对西部工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贵州作为西部的一个重要省份,其工业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伴随着政府政策而起起落落。二是贵州工业发展必须优化投资环境,吸引资本投资,加快资本积累。改革开放以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起锚”,到西部大开发时期的“跨越”,到工业强省战略时期的“腾飞”,我们可以看出,贵州工业布局和结构主要是依靠投资而形成的,工业投资的多少与工业发展的速度成正相关关系。贵州省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工业自身资本积累机制缺失,外来资本和政府投资是贵州工业发展资本需求的主要渠道。因此,在贵州工业发展进程中,必须要优化投资环境,吸引资本投资,增强工业本身资本积累的功能。三是贵州工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创新。贵州工业要想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创新。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只有加强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实行品牌效应,贵州的工业才能得到更好、更持久的发展[7]。四是贵州工业发展必须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和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努力把贵阳、遵义建设成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或高质量产业转移工业园区[8]。依托贵广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沪昆高速公路、夏榕高速公路大通道沿线的资源优势、民族文化优势、特色农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贵州东南部(南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建设,重点承接珠三角向外转移产业,重点发展轻工业、机械制造和物流业。
参考文献
[1]陈厚义.贵州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两大战略[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1).
[2]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工业经济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32-38.
[3]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工业经济大事记(1949—1995年)[M].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1988:349.
[4]贵州省统计局.西部开发十年,我省成就凸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报告[N].贵州日报,2010-12-29.
[5]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强省战略实施情况报告[N].贵州日报,2013-10-17.
[6]杜肯堂,张蓓,任佩瑜.西部工业发展历程——四川工业强省战略的政策启示[J].财经科学,2006,(5).
[7]肖勉之.依靠科技进步转变贵州工业发展方式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2,(5).
从国际上看,不少发达国家也有过国企改革问题,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从总体上仍有一些可以明确的原则和思路。
推动改革先要明确权责
在新加坡,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经营管理效率较高。其中,淡马锡控股公司在政企委托代理机制的开拓实践上拥有成功经验。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学者顾清扬告诉记者,淡马锡是新加坡的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新加坡财政部拥有其100%股权。而淡马锡除直接拥有40多家公司股权外,还通过其他投资方式控制500多家公司。淡马锡在上层管理上具有“政府-控股集团-企业”三层模式的特点,这种安排一方面将政府和被投资企业隔离开,尽量避免企业经营导向受政府意志干扰,另一方面通过股权收益及董事会监督下属企业管理层,实现股东(国资)利益最大化。
韩国通过“自律责任经营”管理模式,赋予企业自主经营权,同时使其承担“事后受评责任”,形成较好约束激励机制。韩国监察院评价委员金秀宗受访时说,“自律责任经营”模式包括经营目标确定、经营评价、董事会制度、监事制度、高管人员任命等,这些制度设计兼顾了对国企的监管和国企活力的保持。
改革实施要控好节奏
英国的國企改革在节奏控制上值得学习。自1979年以来,英国一直遵循由浅入深、由边缘到核心的国企改革次序,并坚持分阶段、分类型、系统化、延续性改革思路。
第一阶段主要针对竞争性行业,时间跨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涉及航空、铁路、酒店、计算机等行业。其中,业绩好的企业公开上市,业绩不佳、不适合上市的企业则整体出售给私人部门或转为职工内部持股。
第二阶段主要针对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持续到90年代初期,涵盖电信、石油、天然气行业以及钢铁、煤矿、甚至供电等要害部门和企业。近年邮政、金融等部门也在完全私有化或股权多元化方面持续取得进展。
经过30多年改革,目前英国政府控股或者持股的企业约20家,主要集中于气象、航空等公共服务部门,以及核能安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等私营部门无力或不愿参与的领域。
隐性担保必须谨慎防范
在借鉴海外国企改革一些成功做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吸取一些国家国企改革不顺利的教训,例如隐性担保问题就应尽量避免。
日本政府与大型企业间长期存在“约定俗成的指导和保护关系”。目前,日本财团中以三井、三菱、住友、富士、劝银、三和等六大财团实力最雄厚,它们与日本政府在多层级保持共融互通,还通过组建联合会、民间智囊、游说机构以及参与官方调研项目等方式,对政府各项决策发挥重要乃至决定性作用,形成所谓“企业国家”的特殊形态。这种政企关系容易导致官商勾结、非法献金、政府包庇企业、牺牲公众利益的情况。
【改革开放经验论文】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11-29
评价改革开放论文10-07
改革开放的变化论文11-03
关于改革开放的高中论文范文09-22
改革开放40年国企改革09-0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改革研究10-30
改革开放文献综述06-10
改革开放高考作文07-26
对改革开放认识09-2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