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作文是占分比重较大、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模块。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写作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与学生展开了探究与讨论。支架理论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成果,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写作中的一些问题,文章则对写作与支架理论二者的结合使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支架理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支架理论属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强调利用概念框架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利用各种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帮助学生学习水平与理解能力获得较大跨越,进而逐渐减少教师的帮助与支持,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运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借助支架理论来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写作知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写作。

一、 支架式教学理论与小学写作教学的关系

随着支架式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其方法论所创建的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应用。因此,笔者就支架式理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得出更具独特优势的教学方法。就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认知能力与学生的思维建构而言,探索支架式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它可协调支架式理论与作文教学的关系,使得理论与教学中的学习观念与教学观念紧密相联,从而实现支架式教学的有效性。

(一)符合小学生作文创作能力的现状

作文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和要点。小学生个性更为洒脱,思维较为稚嫩,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作文教学绝非易事。首先,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作文写作兴趣不足,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得学生专注于学习。而支架式教学法形式多变,以新奇的活动为基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每个儿童的发展都是具有个性的,并非每一个儿童的发展轨迹是一致的。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情的观察,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出发,制定教学任务,从而推进作文教学的顺利进行。然后,由于现在小学生阅读量较少、知识面较小,写作素材积累不足,仅停留在词汇运用、句型应用等阶段,写作时语言运用能力不足。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引导,通过各活动教学的支架搭建使得学生能够更快速地把握写作方法,积累生活素材,在更好的写作氛围中加强写作能力。如通过情境教学支架,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积累,加强对生活的观察;或者通过任务支架,推动学生主动收集素材、加强阅读,提高阅读接触面,从而加强语言写作能力。

(二)与新课程改革相匹配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文可以记录生活,采用情感化、哲理化的方式来记录生活的点滴,用更有趣味的方式展现社会,使得人文性的东西得以保存。写作是每个人都需具备的技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要点。从语文教材可知,小学每个学年阶段的课程要求中都对写作能力有着具体教学目标的安排。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把握基本词汇的句子构造;小学中年级阶段的作文练习着重在对作文结构与素材的应用;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求作文应具备感情色彩,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由此可知,语文课程的写作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在写作中表达自身的情感,实现个性化创作。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创造性,并不只要求对作文的文体的把握,还要求学生能够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这与支架理念是相匹配的。它要求学生加强语言能力的练习,从而增强素材积累能力,实现对教材知识的内化。新课标强调学生能够利用语言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通过生活学习提高语言能力,注重语言知识与生活的双向迁移。这便对教师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考验,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能否实现学以致用。而支架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及时有效地探知学生的生活素材应用情况。通过支架教学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搭建不同的学习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整其学习方式,制定不同的学习支架,从而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设计分层学习,让学生不断地突破自我,增强学习自信;构建活动支架,制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再进行兴趣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等。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写作课上变得更为主动好学,使得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推进学习探究。

搭建支架式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提高生活化学习的有效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写作技巧。从教学效果上看,支架式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多变,效果更为显著。

(三)在作文教学中更为灵活多变

传统的写作教学一般是教师先讲解例文,然后学生进行仿写,课堂教学较为固化,学生处于坐定听讲的位置。小学生的个性较为跳脱,因此难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渐渐地会失去对写作的探索与爱好,对写作不甚上心,对于写作的理解仅是对例文的仿写与结构的应用,缺乏创新。而应用支架式教学则可以更好地发挥课堂优势,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化被动为主动。一般而言,课堂教学分为四大部分:课堂导入、课中听讲、课堂练习与课堂评价。而采用支架式教学则是通过搭建支架,即设置教学框架和流程,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小组学习与课堂反馈。这五大部分是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权威性的教学为主,教师以一言堂的方式授课,向学生灌输知识,追赶教学进度,脱离学习的学生,教学效果较差。而支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不同的是,其更为系统,层层递进的教学结构有利于探究式课堂的存在,通过支架的搭建,教师可加强对学生学情的观察,发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师生间的交往,实现两者共同进步。如学生在创作一篇作文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例文,帮助学生归纳写作的要素,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每一个要素,将仿写变成创写。在例文讲解以后,教师可以通过搭建支架,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探究,分享对例文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作文学习,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能够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及时弥补学生写作中的不足,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的困惑。支架式课堂较为系统紧凑,符合学生的学情,以快节奏的方式促进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使得学生的专注力始终保留在课堂学习中。

(四)利于合作式学习探究

支架式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支架的搭建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及时调整、拓展的助力。当学生不满足于教材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手段帮助学生拓展更多的知识,以写作素材为例,当学生写作素材过少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时事新闻等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教师也可以通过逐步增加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做到以学促教。从小学生的发展天性看,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较少,但是想象力较为丰富,思维洒脱,在写作建构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奇特的构思。比如,笔者布置了一项以“我的爸爸妈妈”为主题的写作练习,有个学生的作文标题较为新颖——我的狗爸爸与猫妈妈。笔者向这位小作者提问:“为什么爸爸妈妈的形象是这样的?”小作者认为爸爸是个忠诚于家庭的男人,每天需要打工干活;而妈妈是一个顾家的人,每天都窝在家里。通过支架法,教师仔细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从孩子的视野去看待他们的问题,从而实现情感的互动。这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相互构建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写作的方法,增强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逐步加深理解,能够及时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督促自身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支架式教学与小学作文教学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将支架式教学理论引入小学作文教学合适且可行。

二、 支架理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普及写作理论

通过研究支架教学理论,笔者发现支架教学的核心是概念构建,即让学生在开始学习知识时就先对知识的概念进行一定的理解与钻研,有了知识基础,学生才不会在进行探究与应用时跌跌撞撞,找不到路。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普及的概念很多,学生需要明确一篇完整的习作应如何展开,而文体都有哪些类型,在写作时要怎样进行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描述。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写日记,日记内容多是流水账,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人特色,更不要说取得好成绩。为了引导学生走出写作困境,教师应探究如何为学生构建概念框架。如日记的内容比较随性,但随性并不意味着将当天发生的所有无关紧要的小事进行大量描绘,而应充分论述与精简语言,在控制内容、明确重点的前提下进行到位的描写与记录。同时,日记内容往往比较活泼,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将写作视野放宽,选择绘制一两幅符合自己当日心情经历的简笔画,简笔画的内容应精简而有趣。

在向学生传授日记概念与写作技巧后,学生会感到茅塞顿开,原来日记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有特色的改变,学生会认识到写作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进行自由发挥,一篇有灵魂的习作、能够打动读者的习作是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心力与创新的,而在向学生输入写作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已经带领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主旨。

(二)营造写作情境

支架式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来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学习水平之下进行创新式突破,逐步提升学习水平。支架式教学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情境,学生要在欢快的情境中了解写作背景,培养写作情感,从而写出内容丰富、情感饱满的作文。因此,为了调动小学生写作的热情,教师应关注写作情境的营造,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情感,写出情感真挚的作品。

在进行“我的心爱之物”习作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热情,在写作时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教师在开展写作导入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或视频,为学生的写作做好情感铺垫。教师不妨为学生展示一间充满童趣的卧室,卧室中摆满主人心爱的收藏,这些收藏品既体现了主人的兴趣与爱好,也引起了学生的感想。此时,教师不妨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喜欢的物品。在表达自己感想的过程中,教师一边听学生自由论述,一边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心爱之物进行全面论述,如从外观、喜爱的理由、特点、用途等方面论述。

通过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作情境中学习如何有情感地进行写作。写作不是一件困难的工作,也不是空泛的文字累积,而是有感而发,学生能够从自己现实的经历、自己所获得的情绪感悟中找到写作灵感。在该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教师所给予的学习情境来进行创作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写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迸发。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充分证明了支架式教学的优势。

(三)开展合作学习

支架式教学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脱离教师掌控,自主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去。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显然不适合他们当前的学习基础。因此在支架式教学指导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致力于探究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写作互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写作过程,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使学生享受学习状态,学习写作技巧。

在带领学生进行环境描写时,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加入写作互动,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如何进行详细而又细致的描述,描述内容应尽量体现环境特点,充分展现环境特色。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场景,如学校小花园的一角,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花园的了解与认识,以及教师展示的图片来进行灵活描写。这个学生一句“小花园里的柳树姑娘到了春天就开始梳理她秀美的长发”,那个学生一句“一下雨,泥土的清香充斥着花园的角角落落,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感到一阵舒心与愉悦”。在合作过程中,写作内容越来越充实,学生能从同伴那里学到不少有用的写作技巧。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有效互动,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写作互助的重要性,多方写作交流促进了集体写作技巧的进步。

三、 结语

利用支架理论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所进行的大胆而有效尝试,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写作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肯定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自主性的发挥,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支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蕾珍.支架,为作文起步领航: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习作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26):70-73.

[2] 陈玉和.基于语文素养发展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搭建支架改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9):13.

上一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下一篇:以能力与责任意识培养为导向的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