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策建议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育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我国一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开始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2018年教育部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立智能教育环境,促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本文对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外高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情况,重点讨论了高校如何发展与发展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旨在助力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一、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信息系统的分析

我国教育信息化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前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1.0和教育信息化2.0阶段。

其中教育信息化2.0是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的,指出对各个学校未来教育信息化的总目标,并详细列出行动细则与保障措施,开启现代化教育的新征程。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学校要一体化建设“互联网+教育”新平台,并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发展,即实现宽带通、资源通、学习空间通、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具体行动措施上,则包含: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等等多个行动[1]。经过对当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的调研,发现教育信息系统在建设、管理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2.0在行动推进过程中,“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建设愈加重要,可以创建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教育体系,以此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学习更便捷的学习社会。而“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建设更是为推进“互联网+教育”奠定基础,可实现网络学习空间、教育数字资源的普及。第一,“互联网+教育”平台包含哪些内容。教育资源对学校发展与人们的学习都产生重要作用,为了保障数字教育资源的全网覆盖,就要依赖平台的建设。且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可通过该平台上传或下载教学资源、提升知识的创新性,所以还要建设网络公共交流平台。第二,“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中还需要教育信息与资源的互相连通。当下虽然很多教育知识资源与人才信息数据库都已经建成或者在建设中,但是使用概率还不高,各地教育部门与学校的教育资源往往还在局域互联网中,主要面向学校教职工人员与政府机构管理人员,还未实现公开、整合。社会其他领域的学者很难获得教育信息。第三,“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在安全稳定上有待商榷,只有好的、稳定的平台运行才能发挥其指导性作用。平台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作为系统运行的基本因素,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融入,网络安全越来越受重视。规划设计方面,可以根据学科与阶段进行划分,助力人们在查找信息与学习知识的时候更加高效方便。还要有个性化服务机制与信息数据库资源,这对于优化网络教育体验有促进作用。

三、移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与发展,通过移动设备开展线上教学也是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其便捷性、灵活性与多样性备受人们喜欢,将来势必成为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将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教育信息化也要推动移动教育平台的开发与利用[2],此时移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必然就成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教育部门决定开展“停学不停课”网络教学模式,这对于移动教育平台的开发与建设是一次推动,“网课”、“线上课”进入人们的视野,此时移动教育平台的匮乏让很多高校教师感到困扰。而且在移动教育管理体系的普及下,平台对各大高校与政府教育部门实施信息共享、信息沟通、教务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所以要重视移动教育平台的开发与运用,加快现代化进程。

四、复旦大学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很多困难与阻碍,但是复旦大学积极应对,顺应形势。2003年,复旦大学建立专门建设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小组,由校长全面负责。信息化小组成立后,管理人员一直力求健全信息化组织工作,以满足广大师生教学与管理需求为根本,制定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计划,与学校将来发展不谋而合。工程进度上,则实行分阶段建设管理信息化项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不同,资源分配也各有轻重,信息化应用与硬件基础、软件环境的建设工作同步进行。信息化办公室是良好的工作载体,减少了各部分职能部门工作中互相推诿,并将软硬件建设人才整合,财务、项目、设备管理等都在此统一。此举措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统一管理来说十分有益。

五、北京大学全面建设了综合信息化网络

早在人们对网络还不了解的时候,北京大学就开始了信息化管理工作。当时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迎合学校发展战略,为学校中心工作提供服务。进一步为高校教育、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提供保障,同时也是想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占领先锋地位,赶超世界一流大学。实际实施上,内容包括面向人才的培养、以驱动实现共享、统筹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创新[3]。具体行动上则是利用高校需求,以此进行信息化建设与IT治理,谋划信息化机制体系建设。总的来说,北京大学重视全面与综合性强的信息化网络的构建,最关键的就是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的校园网、教学信息化、电子校务、电子文献资料与信息化标准体系等。协同学校管理信息化工作之外,北京大学还开展了制度保障、机制优化与发展规划方面的工作,先后成立信息化建设协调、管理与专家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现状,制定一系列信息化管理措施,完善与其配套的法规与政策等,实现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巩固。

六、哈佛大学建设IT战略指导信息化

哈佛大学作为当今世界顶尖教育学府,以CIOAnneMargulies为领头人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主要负责战略规划与政策、行政服务等几方面领域。每一个服务区域都由学校IT高级领导团队专门负责。该学校网站服务类别更广、更宽,学校教职工与学生都能随意访问。学校IT战略规划的制定工作还是由CIO委员会直接负责,工作小组先后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究,同时对影响本校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因素与校内主要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都整合到IT规划中,从而确定学校在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的多种因素,然后确定工作重点。哈佛大学与其他学校相比,其IT愿景实际上就是一个顶层规划,是为了以信息化管理建设辅助学校教学与教研工作。

七、日本开展“未来校园”项目

日本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教育信息化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被提出,并在后期加大了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未来学校推进事业,简称未来校园,已经是日本国家级教育信息化重要项目之一,并于2010年由日本政府主持正式启动。在2015年之前完成了一对一电脑应用系统、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平台的建设,并在2020年前将此应用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该项目的建立不止为了推进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有就是解决日本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自2010年开始,日本总务省与文部省就在全国范围内层层甄选,挑选多所学校进行科学研究。基于“未来校园”项目包含的内容广,将其上升到国家教育政策与信息网络架设上。日本政府在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在破除体制障碍、构建未来教室、破除教师中心模式上,完成了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

八、发展与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策研究

当下高校教育管理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借助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学校各部门与可利用的办公地点、设施设备、数字化信息资源等,组织与建立资源整合共享系统、建设教育信息收集处理机制,真正完成教育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使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人们提供更完善的学习与教学服务场所,并在互联网平台上与全国教育信息资源实施共享互联,如与知识信息资源数据库、专业教学视频网站、公共网络交流论坛等进行合作,为全国乃至世界民众提供教育资源与信息,解决高校教学、招生、信息资源查询等问题。因此,在建设共享互通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平台的时候,还需与其他平台合作,如公共图书、视频查询平台与交流平台,积累并收录人类智慧——图书、影视等,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教育信息,令人们的学习与交流更加便捷,以此提升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

一方面,建立国家网络公共学习平台。在“知识改变命远”共识下,将人做为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为了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就要全面增强民众综合素质,实现人的终生学习[4]。在此,网络成为个人学习最主要的形式。通过在线教育,让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科技,进行快速学习。近几年兴起的在线教育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现在网络学习资源混杂,人们获取信息的子渠道也不同,如新闻、视频、音频等多种传播媒介,让人们在家中也能获得信息,令学习更加智能。但是基于网络信息的繁杂性,人们难以辨别其优劣性。为了避免有害、误导性教育信息被使用,大众急需一个全面的、更权威专业的平台。此时就可建立国家级网络公共学习平台与国家公共网络图书馆或者视频、音频等平台,为大众提供专业、免费的教育平台。在健全教育资源共享数据库基础上不断增加图书或者视频资源的内容,保证网络更高效。“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建设,需结合互联网教育、国家公共网络图书馆系统、教学视频网站等,达到教学资源使用的全面性与合理性。

另一方面,建立国家公共交流学习平台。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论坛不断壮大,但是其问题也随之到来,如论坛中信息的真实性下降,人们在此讨论时也增加自己的主观意见。在此基础上就需要有更专业与权威的网络论坛。教育性论坛的改进需建立国家级网络公共交流学习平台,提升学校教育论坛在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并将此作为完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

九、实施移动教育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运用

为了实现高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的推进必不可少,要通过建立覆盖全国高校行政部门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提高教育监管与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为现代教育管理信息化提供保障[5]。高校还可使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共享教研成果,充分发挥推进现代信息化建设主阵地的优势,增强高校办学水平。移动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的推广为开展移动教育与学习提供了便捷性,能快速实现数字化智慧校园的建设。可结合高等教育的需求,开发高校移动教育学习管理软件,并增加信息管理、人员管理、综合知识学习与教学办公等多种功能,完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十、鼓励多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移动平台的开发运用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在多数民众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设备,并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流趋势。移动学习、移动通信、移动图书馆、移动支付等功能的使用,都可提升人们学习生活的便捷性,移动教育的发展与推广也开始走向教育信息化教学舞台的中心,被政府与教育部门所重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移动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开发与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当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包含全国教育体系所有内容,并已经成为规模,但是移动软件中此信息平台的开发与运用却很少。结合高校发展,教育部门要配合其开发移动信息平台,让师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教与学,管理人员也能随时办公,提高工作效率。社会各界人士也可通过该平台,进行有关信息的查询,令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服务更加智能。

十一、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

当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管理系统杂、整合效果不好、信息共享程度不足等问题,并受当前教育管理条件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完成多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根据对高校多方面分析,还需建立与完善教职工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进而助力学校快速掌握信息变动情况,如教师工资的计算方法与发放查询、养老保险与医疗的查询与报销等。这就需要完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平台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进而增强管理水平,完成所有数据的电子化录入,优化决策。对于工作流程的电子化与规范化,可促使办事效率的提升,减少在职工作人员的数量,降低管理成本。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建立还能科学协调学校内的多个部门与机构,统一安排教学与教研工作,促进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了保证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在多层次工作的统一、高效性与便于管理人员的工作,还需保证系统界面的人性化与便捷性。另外在进行系统完善设计的时候还可扩展功能模块。运用信息化理论发展智能工具,进而大大增强工作效率。

十二、增强校际资源的整合

高校进行信息的共享,不只有学校多方面的资源,还要有不同地区、不同主打专业高校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6]。也就是说每一所高校都要结合自己的发展情况,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并与其他学校合作,完成教学资源的共享。对于大学联盟的构建,需借助高校自身专业特点,挑选适合的联盟对象,并试行互认学分、互选课程与图书馆资源共享策略。突破院校围墙,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另外完成校际资源的整合,还可使用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形式实现。具体为联盟高校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以一学科中的课程为试点,尝试共享教学资源,并对资源库结构与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完善。

十三、共享学校中各级门户的信息资源

高校往往不同的院系与部门都有对应的门户网站,所以在学校中管理网站具有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特点,师生使用便捷性不强,久而久之便弃用。这样即使开展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工作,师生也不能充分使用,各部门与院校的信息资源共享还是存在隔阂。因此应使用“平台+资源+共享”模式的资源共享平台,完善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基于对当下我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运用,高校应对信息化管理工作时刻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方向进行预测。详细来说就是依据当下数字化资源,立足学校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完成对各级各院系数据信息的采集,然后储存到云端,按需分析数据,深度挖掘教学资源与管理等数据,探寻关系,重新构建信息资源索引,借此改善信息资源运用时效率低与质量差等问题。

十四、结论

无论是站在教育发展角度分析,还是从高校自身发展探究,管理工作信息化都是高校将来必然的发展道路。但是要想更好发展与完善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从观念到制度再到组织结构的完善,即在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下,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移动教育管理系统、构建管理信息化机制等,进一步落实高校管理信息化工作。

[参考文献]

[1]贾庆楠.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资源融合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9.

[2]阳小.城乡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应用水平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3]苗国芳.四川省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8.

[4]李伟涛.基于“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的教育决策支持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5]李向阳.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7.

[6]常凯,赵艳莉,黄文峰“.新常态”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以福州大学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7(01):71-76.

上一篇:高职护生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途径探讨下一篇: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大数据下的发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