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经济发展建议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黄石市经济发展建议(通用10篇)

黄石市经济发展建议 篇1

根据《关于印发黄石市2009议政风行风跟踪检查实施意见》精神,按照“黄石市国土资源局开展政风行风评议跟踪检查的总体评价”,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纪委八届五次和州纪委七届五次全会工作和县纠风办的统一部署,以2009年行风评议中查找出的突出问题为主线,认真开展跟踪检查,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红线这条主线,标本兼冶、纠建并举、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切实解决社会关注程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根据2009风评议跟踪检查xx市国土资源局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手段切实解决影响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各种政风行风突出问题,以达到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深化职能服务,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土资源管理政务环境。

二、整改目标

对此次跟踪检查社会评议征求到对12个国土所的意见建议,进行深入分析,深入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解决方案,切实进行整改。坚持围绕“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作风纪律,加强执法监管,改进服务水平”的目标。积极构建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政令畅通,保障有力的国土资源所干部职队伍,确保影响和制约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全面解决落实,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服务。

三、认真梳理归纳,提出整改方案

根据我局跟踪检查集到的意见建议和结合县行评组反馈的意见建议,通过梳理归纳为以下5条进行整改:

第1条 加大土地违规违法用地的执法查处力度。

整改措施: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大对违法用地的巡查力度,土地违规违法行为预防、查处、监管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构建土地监管的长效机制,推进与相关部门联合办案,有效打击各类土地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杜绝违法用地行为,从源头抓起,也就是从村一级抓起,真正依法用地,依法管理,对违法用地进行全面清理。责任部门:11个国土所、县局综执办、督察室 责任领导:各国土资源所所长整改期限:长期坚持 第2条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

整改措施: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列入重要日程。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掌握国土法律法规,积极围绕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开展土地矿产资源保护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社会公民国土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自觉承担保护国土资源的责任。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工作要求,工作责任,采取不同方式和方法开展好国土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责任部门:11个国土所、市局综执办、办公室 责任领导:各国土资源所所长 整改期限:长期坚持

第3条 理清思路,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整改措施: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积极支持干部队伍的各种业务培训,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继续选派人员到县局跟班学习,使之成为国土所的骨干力量,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清理思路、拓宽领域、提高层次、加强服务上下功夫,勇于创新,努力争先,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责任部门:11个国土所、市局督察室、办公室 责任领导:各国土资源所所长 整改期限:2009年10月前

第4条 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政务公开

整改措施: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对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内容,都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政治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搞好政务公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确责任,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从6月开展自查一次,对未公开的政务要在7月10日前全面公开,并坚持每年自检自查,接受群众监督。责任部门:11个国土所、市局督察室、办公室 责任领导:各国土资源所所长 整改期限:长期坚持

第5条 严格纪律,加强建设 整改措施:要求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加强机关工作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干部职工的自觉意识;加强干部职工对国土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监督管理,严格考勤,提高工作问责和处罚的约束力;加强软环境建设,依法文明办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努力打造廉政高效型服务机关,树立国土部门的良好形象。

责任部门:11个国土所、市局督察室、办公室 责任领导:各国土资源所所长 整改期限:长期坚持

四、具体责任内容

(一)理清工作思路,认真促进整改落实。紧密结合国土工作实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使干部职工树立起挑战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勇于思考、敢于争先、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敢于承担责任,提升创新力、执行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政令畅通。(二)完善体制,提高素质。一要用“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标准选拔任用干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发展,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专业管理干部队伍。对干部队伍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认真执行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为民措施和工作人员禁令。二要坚决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四项制度,坚决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国土资源干部队伍的执政水平和防腐拒变能力。树立“等不得”的紧迫意识,“慢不得”的危机意识,“低不得”的目标意识,把作风改进立足在增强党性和落实宗旨意识上,立足在解放问题和狠抓落实上,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提前谋划,周密设计,积极主动,通力合作,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整改方案落实。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施。

(二)明确要求,限时办结。要求进一步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制度化,使整改工作目标更加清晰的、要求更加明确、责任更加落实、实施更加到位,在落实过程中跟踪问效,确保在整改过程之后有人过问、有人来抓,有人指导、有人监督,开展动态监督检查确保逐步予以落实。

黄石市经济发展建议 篇2

一、农机维修网点发展现状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 属丘陵半山区, 是吉林省粮食主产县市之一。2013年末, 我市有15个乡镇街, 266个村委会, 970个自然村, 耕地面积153.9万亩, 农村人口43万人。农机总动力为44.6万k W, 农机具9.8万多台套, 农机维修网点145个, 其中三级网点31个, 专项维修点114个, 有维修技术合格证的126个。三级网点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专修点主要从事电气焊修理、散热器修理、电器修理、轮胎修补等单项维修业务。从总体上看,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民政策的实施, 农机总量急剧增加, 促使我市农机维修市场不断扩大、稳步发展。

二、农机维修网点现存的问题

1. 现有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均, 机具得不到及时维修。

从我市维修现状看, 现有农机维修网点的乡镇村145个, 还有121个村没有农机维修点。网点分布不均, 交通便利的村甚至有几家维修点, 相互竞争抢活干, 造成资源浪费;在偏远乡村, 交通不便, 却没有一家农机维修点, 机具出现故障时, 只能到有维修点的村镇去维修, 故不能及时维修, 贻误农时, 甚至造成机具放置废弃的局面。

2. 修理技术差, 维修质量不能保证。

原因表现为:一是多数网点维修设备陈旧简陋, 无专用维修设备, 达不到维修网点应具备的维修设备标准;二是多数网点投入资金少, 维修设备更新慢或得不到更新;三是有的网点根本没有修理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柴油机的能力, 却说能够修理, 愚弄农机户;四是没有营业执照、维修场所、量具、拆装专用工具, 却照常营业;五是有的修理网点主修理靠拆换零件, 经修理后, 照样毛病百出。多种原因, 造成机具维修质量不能保证现象时有发生。

3. 大型农机具故障维修更加困难。

大型农机具指的是玉米和水稻联合收获机、精量播种机和免耕播种机、插秧机及拖拉机配套机具, 这些机具技术含量高, 结构复杂, 目前, 我市没有这些机具维修点和专业维修技术人才, 况且, 这些机具县级以下农机销售点没有配件供应, 机具在作业中一旦出现故障, 靠厂家的“三包”服务维修不及时, 耽误农事, 严重挫伤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4. 从行业业务量和收入看, 农机维修业收益低。

一个村级三级维修点普遍存在设备少、房屋简陋、维修技术人员少 (仅1人) 、占地规模小等问题, 仅能完成常规简易故障维修, 而对大型收获机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 缺少维修配件。这样的维修点年收入2万元, 还包括房租水电设备折旧等维修成本支出, 可见维修点只能维持生活需求, 就谈不上扩大再生产投资了。

5. 农机部门依法对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虽然赋予农机部门一定的执法权利, 由于人员少等原因, 执法力度不够, 存在有的维修点无证经营、有的网点使用假冒伪劣配件充斥维修市场现象, 严重影响农机维修质量和使用寿命, 危及农机安全生产, 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对策及建议

1. 强化培训, 提高维修人员素质能力。

各级农机部门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手册和明白纸等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 举办培训班, 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和维修新技术, 提高修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具体方法抓好四结合:即与阳光工程培训、职业技能考试考核、农机科技进村入户、实际操作相结合, 保证农机维修人员培训质量。

2. 政策扶持, 促进网点上档升级。

为促进维修网点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 加强农机维修网络建设, 应尽快安排财政补贴资金, 逐步对符合标准的农机维修网点配备先进适用的维修设备, 提高整个维修业装备水平和维修能力, 从而提高维修质量, 为农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3. 加大对农机维修网点监管检查力度, 严格核发《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

各级农机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定》, 建立农机维修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归口管理。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的标准, 不定期地对网点逐个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证件, 认真核实, 符合一个核发一个, 不弄虚作假。对达不到开业技术条件的网点责令其参加相关培训, 办理相关手续。工商部门将合格证作为核发“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 保证维修网点的相关证件和经营的合法性。

4. 进一步规范农机市场秩序, 保护农机用户合法权益。

黄石市经济发展建议 篇3

【关键词】 黄石;资源枯竭;产业转型

一、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困境分析

黄石市是以铁矿、铜矿、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生产钢、铜、水泥等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资源型城市。目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本身丰富的资源开发逐渐进入后期,持续发展的上升空间受限,成为在产业和城市发展方面都遇到诸多困难的资源枯竭城市。为缓解资源性城市在当前或未来发展中可以面对的严重危机,国家制定并已经开始实施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2009年3月,黄石被列入全国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就黄石市的具体情况而言,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其一,黄石的主要工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是原材料的采掘输出和资源型产品的粗加工。这个定位也就决定了黄石经济结构上呈现“三多三少”状态,即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由于经过了长期大规模的开发,目前黄石主要矿产资源均进入了开采晚期,保有储量大幅下降,煤、铁、铜、钴和金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25%、23.03%、39.68%、26.90%和39.52%,可开采资源严重不足。资源型产业生产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导致城市发展失去资源收益的支撑。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并且最终会彻底的丧失这一传统优势,如何利用现有的优势,在优势丧失殆尽之前培育出新的可以持续发展的新优势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其二,黄石的城市历史虽然悠久,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处于一个特殊的工业化背景之下,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突发性。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发展受到国有资源开发企业的诸多垄断控制和影响,具体表现为城市的企业化或企业的城市化。这一过程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配套设施不完善,黄石也存在相近的情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非合理分配。矿业企业发展态势好的时候反哺城市少,但当矿业企业进入衰退期后却遗留大量的历史成本需要城市来消化。截至2008年,黄石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其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左右。因为资源枯竭关闭企业多、老企业多、中央省属下放困难企业多等综合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黄石现有离、退休职工13万多人,其中市区10.3万人,市本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计高达3.6亿元。

其三,资源开发积累了沉重的环境保护负担。在过去的资源开发过程中,开采模式粗放,技术水平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经过近60年的高度开发,黄石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治理的矿山植被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开山塘口400多处,工业尾砂库153座,占全省三分之二,大量的尾矿、尾砂堆积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地质灾害严重,历年开矿形成了8.4平方公里塌陷区、290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7万余亩矿山废弃地,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此同时,矿山安全生产的压力也非常大。

二、黄石市经济转型的特色优势

尽管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境,也要注意黄石市的在一般共性之外的具体实情,尤其要注意产业共性中的特殊比较优势。黄石市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地理上的区位优势,有黄石市近百年工业发展积累沉淀下来的扎实产业基础,以及黄石市在过去对企业进行改制,对城市进行改造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

其一,黄石有着其他资源型城市所不具有的产业传统和坚实的产业基础。黄石在商朝就开始了青铜的冶炼。19世纪末,两湖总督张之洞在黄石建立大冶铁矿,由此谱写了近代中国冶金工业的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在黄石集中投资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使黄石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经过建市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黄石已形成包括冶金、建材、能源、服装、机械、化工、医药等14种主导产业在内的工业门类,拥有2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百年老厂、10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借壳上市),拥有工业产品5000多种、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湖北名牌50个。

其二,黄石地理上的区位优势明显。一般性的资源城市都是因矿设厂,因厂设市,在建厂建市的过程中大都缺乏地理上区位优势的考虑。黄石则不同,黄石是国家134个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国家运输主动脉沪蓉高速穿城而过,106、315国道在黄石交汇,武九铁路贯穿黄石,把华中、华东路网连成一体。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两个5000吨级的外贸码头与其它泊位一起,货运年吞吐量仅次于武汉。未来5年将形成一条长江、两条铁路大动脉(武九线连接京广、京九铁路)、三座大桥、三条高速公路(沪蓉、大广、杭瑞)、三大物流园区(花湖、罗桥、棋盘洲)的交通和物流格局。在2007年,在湖北省政府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将黄石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其三,黄石改制转型的历史经验丰富。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工作。1996年黄石大力度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改组改制,直接消化企业呆、坏账6亿元,签订债转股协议6.38亿元,对企业实施封闭贷款2.45亿元,盘活企业存量资产20多亿元,使一大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1998年12月,黄石市委确立了“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三大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即经济发展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城市发展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人民生活由整体脱贫向小康生活跨越。

三、黄石市实现产业转型的有效措施

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具体内容主要是指其结构性转换,即从主要依赖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向依赖非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其中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载体;城市功能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前提,是产业转型的基础保障。

结合国内外资源枯竭性城市的转型实践来看,各国与地区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形采取针对性很强的措施,将具体的方针和策略细化,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企业的作用,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努力,实现资源枯竭地区或城市的和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例如美国对资源型城市采取“产业再开发”战略,即改造传统产业,又开辟新的产业途径,国家在休斯顿布点了宇航中心,带动了为它服务的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使休斯顿成为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德国的鲁尔采取多元化转型战略,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日本九州,采取资源型产业整体退出模式,直接将该区域转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并制定鼓励该产业的政策,建立新的产业体系。法国为扶持老工业区发展,设立了地区开发奖金、工业自应性特别基金、工业现代化基金等多种形式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倾斜;还通过对行业税、劳工税、不动产转让税、公司税、所得税等税收不同程度和时间的减免来吸引外来企业进入老工业区。辽宁阜新把转型方向瞄准现代农业,初步形成八大农业产业化链条框架;黑龙江双鸭山也把农业作为重要的替代产业来发展,同时通过煤炭液化、失重式电子秤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在实施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黄石必须指定并实施具体的措施来贯彻国家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引导,积极管理;必须充分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各项政策和措施必须符合黄石市的具体资源禀赋实情、产业结构实情和生态环境实情;必须积极的借鉴经验,总结教训,结合实际,长远规划,高效执行。

针对矿产资源趋于枯竭导致的矿业企业和相关产业危机问题:(1)要根据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和非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步伐,正确发挥城市政策对需求结构的引导作用,坚持资源条件的可行性、产销双方的一致性、经济效益的择优性,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2)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高效循环的利用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接续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产品优势,形成特色的产业链优势,而且把利润转移到关联行业和其他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跳出产业衰退循环。逐步减少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培育和发展非资源性产业作为接替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3)要巩固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技术改造,制定适当的扶持政策,改组改造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工业畸形发展和改制引起的沉重社会保障负担问题:(1)要积极有效的利用国家政府的财政转移性支付的帮助,通过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拓宽税收渠道,为改善目前大量低收入人群的经济状况提供政府财政支撑;(2)要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过去企业办社会的历史负担以及债务税收负担重等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同时制定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3)注重就业转岗方面的培训。 改善下岗待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和知识储备,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保护问题,要坚决贯彻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来规制企业的具体行为,强调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 社会责任。

四、结语

综合而言,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大都是共生,是环环相扣的,必须理顺各类不同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理清不同问题和原因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比较分析黄石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性城市所面临的与其他同类城市相似相近的一般共性问题和黄石自身的特性问题,在一般问题上多借鉴,多吸收经验;在特性问题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长远规划,也要不断的自我修正,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根据客观实际培育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产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繁荣。

参考文献

[1]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l,21(6):96~99

[2]周多明,白银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追在眉睫[J].中国经贸导刊.2003,19(12):36~37

[3]刘玉劲,陈凡.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框架[J].东北大学学报.2004,6(3):184~187

黄石湖泊的保护与城市的健康发展 篇4

1005班王玄201010102050

4滚滚长江,飞流直下,特意在鄂东段迂回汇聚成弧状,深情地张开双臂,托起举世闻名的“中华矿冶之都”——黄石这颗璀璨的“江南矿冶明珠”。近年来,黄石人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和谐的生态宜居环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个“半城山色半城湖、碧水蓝天入画图”的生态园林卫生城市——黄石,正以其独特的活力和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昨日上午,记者在市水利水产局了解到,我市今年将启动磁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金额达14.13亿元。首先启动的是磁湖江湖连通与湖泊清淤及污泥处理处置工程,总投资4.46亿元,施工期为3年,本完成投资1.5亿元。据了解,磁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措施除了有江湖连通、湖泊清淤外,还包括河岸植被修复、污水截留、人工湿地以及建设植物浮床、投放微生物菌剂、人工水草等综合措施。作为一个老的重工业城市,黄石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湖泊污染。在黄石,湖泊共有 258 条,水资源总量达 42.43 亿立方米,以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等主要湖泊为主,构成了黄石密密麻麻的湖泊体系。湖泊的形成总体上是由长江的活动 造就,所以黄石的湖泊与长江的联系叫其他地区的湖泊更为紧密。黄石湖泊污染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重工业污染,这也是黄石这样的重工业城市所无法避免的顽疾。这里有全国排名前三的华新水泥,“十强特种钢材生产基地” 大冶特钢,占湖北产量 87%的铁山铁矿,56%的大冶铜矿。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发展重工业企业的动力。黄石也没有让湖北失望,新中国第一个现代钢铁公司“汉冶萍”钢铁公司就是其工业历史的最好例证。重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黄石经济的腾飞,也留下了众多的污染。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使昔日美丽的湖泊改变了其原有的面貌。

早在2003年,黄石市政府就颁布了黄石湖泊治理的规划方案和十点意见,启动了再照青山绿水的项目。每一个黄石人正满怀激情的为美丽城市的创建出上自己的一份力。近期,国家发改委下达利用亚行贷款 2010—2012 年备选项目规划,黄石市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被纳入该备选项目规划。主要对黄石市磁湖、青

山湖、青港湖三个湖泊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内容包括管网及污染源普查工程、污水截污工程、湖体清淤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污泥 处置工程、机构能力建设等6个子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恢复黄石市自然水系的循环,并清除湖泊污染物,增大蓄洪能力。它的实施将在湖泊治理方面为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样 板。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4亿元,其中借用亚行贷款约1亿美元。由此拉开了黄石湖泊治理的新局面。

黄石市财政局 篇5

黄石市民政

黄财社发„2008‟52号

黄石市财政局黄石市民政局

关于下拨2008年中央救灾资金的通知

区财政局、民政局:

近期,我省持续出现全省性雨雪天气,积雪和低温冷冻给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根据鄂财社发[2008]12号、18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紧急下拨你区雪灾应急救济资金万元,以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请将此款列入2008年政府收支科目“中央自然灾害救济补助”(第2081501科目)。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区接此通知后,财政、民政部门务必尽快制订本区及所属乡镇灾民的救灾应急资金的使用方案。此次下拨的救灾

应急资金应与地方政府安排的相应资金配套,主要用于解决受灾群众应急期间的基本生活困难,确保转移安置群众救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天10元,确保受灾较重灾民的基本生活和御寒所需,决不能困为救灾资金安排和发放不到位导致灾民饿死、冻死及流浪街头。

二、此次救灾资金实行现金和实物发放,现金的发放要尽量实行“一卡通”的方式直接发放到灾民的银行(或邮局)账户。资金和实物必须于春节前(2月6日)前发放到灾民手中。同时,各区财政、民政部门应将此次救灾资金的发放情况(包括所属乡镇的发放情况)于2月15日前上报市财政、民政部门。

三、各地要切实加强救灾资金的监督管理,各部门各单位都不得挤占、截留、挪用救灾救济资金。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核实灾民人数,登记造册。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核拨救灾资金,确保救灾应急资金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

二OO八年二月三日

主题词:救灾资金通知

黄石市财政局办公室2008年2月3日印发

附件:

2008年救灾资金分配表

黄石市经济发展建议 篇6

□ 赵梦君政法1301班学号:2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定居城市,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小区也随之增多,消防安全形式随之严峻起来。而消防工作在小区建设乃至城市建设中,可以说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能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的力度,了解黄石市黄石港区小区居民的消防意识以及相关部门开展消防工作的相关情况。我走进了学校附近的小区,对这几个小区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黄石港区 小区 消防安全 社会调查

一、调查背景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小区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小区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小区消防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备受重视。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走进了黄石港区的部分小区,开展了我的调查。

二、样本的选取过程

(一)调查方法:问卷法、访谈法

(二)具体过程:为了了解黄石港区小区的消防安全现状,同时也考虑到小区的数量跟调查的现实型可行性,我和我的队员决定抽取部门小区来调查,首先我们选取了学校周围的10个小区,分别以物业费的不同,来区分小区的等级,具体的是分别以每月每平方米收取的物业管理费0、0—0.5、0.5—

1、1—2(元/平方米)来区分低、中低、中、高等小区。选定了调查对象后,我和我的队员将制作好的问卷前前后后一共打印了150份,并且每个小区分配了15份,分别在每个小区对不同楼栋,不同年龄层的居民进行发放。最后共回收了14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是145份。除了问卷法之外,我们还采取了访谈法,采取随机的方式在小区内与部分居民和小区保安进行访谈。通过聊天的形式,让居民在欢快的气氛中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三、调查数据分析(部分数据)

1.请问您所居住的小区,每月每平方米收取的物业管理费是多少?

2.请问你现在所居住的小区楼道里有哪些消防装置?

3.您认为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有

4.请问您平时通过何种渠道了解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

5.请问你所居住的小区内是否存在车位占用消防通道的情况?

6.您认为应如何解决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四、现象原因分析

(一)各方主体的消防意识淡薄。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涉及到的主体有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居委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等。经过对上海市部分旧住宅小区的调查,由于物业管理费偏低,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保洁、维修和看门等服务。小区的秩序维护员多数由街道委任或由退休返聘的五六十岁,消防经验不足的人员组成,有些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没有。居住在这里的业主和住户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基本的消防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章装修、私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和公共部位等行为比比皆是,反而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机率。

(二)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的老化、缺损、停用、瘫痪。这些现象在当前的旧住宅小区较为普遍:有些住宅的自动报警系统不能工作后,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相互推诿,都不愿承担维修费用,物业服务企业索性就将消防水泵设施为手动挡;更有甚者,消防设施设备常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器材被盗被挪用、疏散标志缺失、消防通道堵塞,整个小区的消防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三)小区的商业配套设施、“居非改”现象、违规使用的地下车库和机房等都成为严重的消防隐患。旧住宅小区的商业配套设施多数产权为个人所有,由于个人的逐利目的和无序的租赁,小区的消防设施要么被拆除,要么被弃之不顾。

(四)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严重缺失。由于物业服务行业在我国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并且消防安全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致使物业服务企业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自1994年国家全面开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原有的多元化权属状况导致旧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费无法与市场接轨,面临着人工成本的日益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使得这些小区的经营管理入不敷出,物业服务企业失去了积极性,再加上政府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大多数旧住宅小区的消防管理形同虚

[1] 设。

正如上面所说的各方主体消防意识淡薄、消防设施和器材老化等问题、小区的商业配套设施出现安全隐患、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严重缺失,这些也正是我们所调查的数据中反映出来的原因和本质。

五、建议与对策

针对我们的调查数据,我做出了一些建议以及对策:

(一)增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在上面的原因中也分析到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目前小区消防安全现状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实施“人性化去”的“散兵游勇式”培训方式。结合每户内部建筑构造、装饰布置、人口年龄结构等特点,将整个小区消防安全培训,从过去以宣传教育和外部巡视为主的方式转化为“化整为零”、“因户制宜”、“因人施教”的针对性很强且凸显高度“人性化”的“散兵游勇式”培训方式上来。具体而言,即消防部门与社区职业消防小组一起,每年平均1—2次进入每户人家中,有针对性的对每位成年人讲解自家消防安全知识,强调火灾的危害及防火的重要性,再借助携带去的、安全度较高的灭火及逃生器材,手把手教灭火、避火及逃生技能。按此方式培训,即可实实在在地强化高楼住户消防安全意识,提高防火自救乃至救人的能力,还可持续调动广大住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甚至可激发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造高层住宅室内附属消防设施以供各种逃生器具储存和使用的兴趣。“住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开发商投资消防设施的积极性”,会促成各类已有的或新发明的自救逃生器具扩大销售面,从而降低高层住宅或小区消防管理难度,也会因许多人熟练掌握自救或救人方法且有现成的逃生器具可用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

[2]损失。人的行为是受到意识的影响的,通过这种方式,为居民逐渐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创造条件。

(二)增加或强化小区的消防配套设施。

在这一点上,可以实施配套管理模式,包括“点面配套管理”和“信息配套管理”。“点面配套管理”是指政府消防工作中对高层住宅小区这个“面”与高楼单元住户或用户这个“点”的配套管理,并将管理重心落到“点”上,因为单元住户是整个社区或社区消防事业的细胞,其重要性如同“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如果社会经济发展不落实到一个个企业,则不能形成实体经济;如果社会消防工作不落实人口高度密集的高层住宅小区每一户人家,则消防安全保险度不能提高。“信息配套管理”是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多层级的火警信息沟通与通讯工具配套管理。这除了消防部门内部各层级人员之间的信息及沟通的配

[3]套管理外,这里还建议有关部门启用“防火逃生专用对讲机”号码信息及使用配套管理。通过不断增加

并完善小区消防配套设施,从而减少小区发生火灾的几率或降低火灾的损害力度,也使得在火灾暴发的第一时间,能够有效制止。

(三)完善社区管理机制。

除了以上说的两点之外,还要注意的就是完善社区管理机制。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善小区消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组织,夯实小区消防工作的群众基础,促进小区消防建设的全面落实。街道办事处,小区委员会要明确一名领导分管消防工作,要成立相应的小区消防安全委员会或建立消防联席会议、社区代表消防安全议事会。在新型的小区中,小区消防的共同建设者应包括各方组织,形成各组织与居民共同参与的小区消防工作协调运行机制。

六、结束语

城市小区建设作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正在全市逐步展开,而消防工作如何有效地融入进小区建设中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通过我们的实践,对黄石港区小区消防安全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调查,在调查之后经过我们的思考讨论,对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背后的本质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而在思考之上又对如何解决这一现状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我相信这一次的调查研究能够为消防工作有机融入城市的基层管理机制,并通过小区建设深入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提供参考。也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之下,小区消防安全工作将开展的更好,小区消防安全现状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1]

[2] 仲勇《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防范对策分析》《应对高层住宅或小区消防管理和培训难点的对策建议》

黄石市经济发展建议 篇7

十五年来, 扬子建安向社会奉献了一大批工业、民用及公共建筑精品, 工程履约率100%;工程创优率90%;工程创优质结构率100%。多项工程荣获市优良工程、市优良样板 (铜都杯) 工程、省优质结构工程、省楚天杯工程。一座座美轮美奂的优质建筑耸立于荆楚大地、异域他乡, 仿若天地画卷中颗颗璀璨的明珠, 交织成一曲曲扣人心弦的华彩乐章。

细处着眼, 质量至上出精品

“细节决定企业的成败, 创新是企业唯一的出路。”

——扬子建安董事长、

总经理罗克佐

在古希腊, 有这样一个神话:大力士安泰其力量只源于土地, 只要他不离开土地, 任何人都不能将他战胜。对于扬子建安来说, 他们的力量源自于质量, 只要严把质量关, 任何一个建筑都是精品。

扬子建安人视质量为生命。他们响亮地提出“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质量管理永远是企业的核心问题, 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的铮铮口号。

是宣言, 是承诺, 也是一面猎猎高扬的大旗。

扬子建安的掌舵人深深意识到, 人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此, 他们把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作为工作重点, 把员工的培训工作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新员工学习公司的质量标准和工艺工法, 使公司的质量标准和工艺工法得到传承和发扬。同时, 充分发挥老员工的示范作用, 通过老员工的“传、帮、带”和示范作用, 不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素质。对老员工, 也引导学习新标准、新的施工方法, 使新、老员工能感到公司的温暖和关怀, 增强施工队伍的凝聚力。

万丈高楼平地起, 质量表现在一砖一瓦上。公司从细处着眼, 注重过程管理。每个项目开工前, 根据各项目的特点由公司总工牵头, 质量技术部主持, 项目部参加编制满足该项目质量标准、进度要求的切实可行和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对各项目的重点、难点部位还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 确保了工程质量。

公司要求各项目部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 严格加强过程控制。如严格控制钢筋的规格、品种、直径、间距、排距、数量、搭接、保护层厚度完全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模板的截面尺寸和砼振捣密实, 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孔洞、柱角现砂、烂根现象的发生。严格控制砌体的组砌合理、构造柱马牙槎留设规范、表面平面度和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严格控制装饰粉刷的表面平整度和垂直度、阴阳角方正、垂直、表面无空鼓、开裂现象的发生。外墙面线条顺直, 外墙砖勾缝严密、表面平整。保证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每一道工序, 都由质量技术部和项目部进行质量控制, 执行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 直到检查合格达到质量标准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的一致性, 公司要求各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工序在施工前都必须做出样板, 经公司和质量技术部认可并报业主、监理同意后, 才能准许大面积施工。

公司在注重质量管理的同时, 还注重质量回访, 近两年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公司每年定期进行质量回访, 未出现用户对工程质量的投诉, 并进行了用户满意度的测评调查, 用户满意度在96分以上。

由于注重质量, 黄石二中多功能科技楼工程、黄石二中学生公寓楼、黄石市技术监督局综合楼、黄石市检察院白马山庄A1、A2、B栋住宅楼等优质工程, 分别赢得了黄石市建设系统及建筑业观摩和全省建筑业数万人观摩学习, 深得一致好评。在湖北省建筑业协会和省质量监督总站联合举办的《首届楚天工程论坛》中, 扬子建安“工程结构质量及施工工法”名列全省前茅, 赢得了省厅领导、行业专家及同仁的高度评价;2007年6月, 公司捧回了国家质量管理奖审委会的质量管理二等奖;2007年9月, 公司承建的至尊门第1#、2#商住楼工程在建设部全国质量安全执法大检查中受到建设部领导及专家们的好评, 并在全省通报表扬。

严字当头, 安全管理树品牌

质量就是生命, 安全重于泰山。

安全生产是项目部各项指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基础, 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多年来, 扬子建安公司始终以“安全生产出效益、文明施工树形象”的理念来抓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每个项目开工前, 由公司对项目部制订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考核目标, 根据考核目标由公司与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人员、各班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用考核目标来规范、约束每一个人的安全生产行为, 同时, 建立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第一责任人、安全员是主要责任人、各班组长是具体责任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做到目标明确, 责任到人。

持证上岗是一个建筑公司最起码的要求, 在扬子建安, 这项工作却当做马虎不得的大事来抓。公司对塔吊司机、指挥工、施工电梯司机、电工、电焊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均做到持证上岗, 保证按安全规范操作。

项目开工前, 由公司安全部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学习公司制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JGJ59-99安全检查标准, 每个班组上岗前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组织一次三级安全教育和多次安全技术交底, 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加大隐患排查的力度,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公司安全部和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每天对各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巡查, 特别对重点部位如深基坑的支护、临时施工用电、塔吊的安装与拆除、施工电梯的安装与拆除、脚手架的安装与拆除以及“三宝、四口、五临边”等加大隐患排查的力度, 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部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定人定时定措施限期整改, 并作好整改记录,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扬子建安将现代元素引进管理之中, 施工现场实行数字化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向信息化迈进。

汗水浇开荣誉花。一项项荣誉如期而至:《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进施工企业》、《先进私营企业》、《AAA银行信用等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安全管理先进企业》、《省质量管理优秀企业》、“黄石十佳建筑业企业”等不胜枚举。

扬子建安公司连续荣获2 0 06、2007、2008年度湖北省质量、安全管理优秀企业;2007年至今历年被评为湖北省建筑施工先进企业, 2 0 08年12月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评为2008年度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罗克佐总经理也连年被湖北省建筑业协会评为“湖北省优秀项目经理”;2007年7月被中国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协会评为“全国建筑业优秀企业家”。

黄石市住房分配货币化进展情况 篇8

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我市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总体部署,2000年底,我市出台了《黄石市职工住房货币分配试行方案》,并于2001年元月1日起正式实施。经过八年的努力,市直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部分事业单位已建立了住房补贴制度,住房货币分配工作正向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和部分效益好的企业单位推进。截止今年10月底,住房货币化补贴已审批274个单位,补贴对象11133人,补贴资金10112万元,住房分配货币化取得重大进展。

一、主要作法

一是明确住房补贴对象。规定全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的下列职工均属住房补贴对象:⑴无房老职工,即2000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单身职工或双职工家庭配偶双方均未租住或购买公有住房(含集资建设的住房)的职工;⑵住房未达标老职工,即2000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单身职工或双职工家庭配偶双方虽已租住或购买公有住房、但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的职工;⑶新职工,即2001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未分配住房的职工。

二是确定住房补贴发放办法。⑴无房老职工和未达标老 1

职工的住房补贴,采取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相结合的形式发放。即对老职工2000年12月31日以前工作年限的住房补贴一次性核定,由各单位根据住房资金的转化情况,按职工工龄、职级、住房情况等因素综合排序,轮侯计发;对发放年限不足25年的老职工,2001年1月1日以后的住房补贴,按其月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在剩余年限内逐月计发,但发放年限累计不超过25年。⑵新职工的住房补贴,按其月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逐月计发,发放年限累计不超过25年。⑶双职工家庭配偶双方的住房补贴,按各自的住房补贴标准由所在单位分别计发。(4)离退休职工符合条件的,同样享受住房补贴。

三是制定住房补贴计算标准。(1)金额标准。一次性住房补贴包括基准补贴和工龄补贴;基准补贴为每平方米160元,工龄补贴为每年每平方米5元。按月补贴按职工月标准工资的18%计发。(2)面积标准。分四个等级:行政职务为科员及以下、科级、县级、市级;专业技术职务为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分别对应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是:75平方米、85平方米、100平方米、130平方米。同时规定普通工人工龄满25年以上的,补贴面积标准为85平方米,工龄未满25年的,补贴面积标准为75平方米。

二、主要措施

一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包括禁止行政事业单位自建住

房和限制企业单位集资建房,从源头上堵住住房实物分配。从2001年起,全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一律停止自建住房。没有住房的职工,通过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发放住房补贴,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及自筹一部分资金,购买商品房或经济适应住房来解决住房问题。对有自用土地的企业,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计划的前提下,经市政府批准,可以组织本单位无房职工集资建房,所建住房必须按建造成本出售,不得作为福利房向职工分配。

二是拓宽住房补贴资金来源,保证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到位。首先立足于原有购、建住房资金的转化。其次是各单位售房资金在留足20%维修资金后,全部用于发放住房补贴。再次是财政列入预算拨款。从2005年起,财政拨款单位住房补贴资金由财政全额预算拨付。

三是大力推行市场价减住房补贴出售公房。从2001年起,存量公房向职工出售,统一实行市场价,并对符合住房货币分配政策的职工计算住房补贴,其补贴额直接冲抵购房款。作为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辅助方式,这种售房模式效果非常明显,省房改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多次介绍和推广我市的经验和做法。截止今年10月底止,全市共有1548名职工通过购买公房,兑现住房补贴1802万元。

四是适时调整和完善住房补贴政策。我市职工货币分配

试行方案出台后,在执行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边总结边完善,并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于2002年8月研究制定了《黄石市职工住房货币分配实施细则》,对职工现有住房以及情况特殊的住房明确分类界定;明确了职工住房面积的核定和计算方法;规定了职工职务晋升后住房补贴的调整办法以及职工住房补贴核定和发放操作程序等。针对近几年普通房价上涨过快,原有的住房补贴标准相对偏低的问题,我们研究制定了提高职工住房补贴标准的调整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待批。

黄石市极峰工业气体土方工程协议 篇9

甲方:黄石市极峰工业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金山店镇新楼村

为了尽快将黄石市极峰工业气体有限责任公司场地平整完毕,甲方先将该厂场地交与乙方平整,经双方共同协商,特订立如下协议:

一、工程量:以甲方指定的有关资质的土方测量机构测量为准。

二、工程要求:乙方必须按照甲方的设计要求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施工要求,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返工。

三、工程价格:没立方米10.00元计算(不含税)

四、工程期限:自乙方开工之日起十五天完工,遇雨天顺延。

五、安全责任:乙方必须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完全承担安全责任,由于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

六、工农关系:乙方必须确保处理好工农关系,由于工农关系问题造成工程不能正常施工,由乙方自行协调解决。

七、付款方式:自开工之日起,付工程款5万元,余款按工程量分批支付。工程结束后、验收完毕、付完余款。

八、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

九、未尽事宜、另行协商。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黄石市经济发展建议 篇10

黄石是传统的矿冶城市, 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 正面临着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产业转型的重点是逐步淘汰或转变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工业企业, 而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类别, 其中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旅游业在黄石的蓬勃发展正逐步成为矿冶城市转型的巨大推力之一, 具有积极意义。旅游是一种关系复杂、涉及面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统一体。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 SWOT的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机遇 (Opportunity) 、挑战 (Threat) 。2000年以来, SWOT分析已成为我国旅游规划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因此, 基于黄石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提出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对于整个黄石地区产业转型特别是旅游等新兴绿色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黄石旅游业发展现状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 长江中游干流下段南岸, 是长江中游首批开放城市。黄石有着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中国人居环境优秀范例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诸多美誉, 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文明成果辉煌灿烂,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 全市已有国家4A级风景区1处, 3A级旅游景区4处, 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处, 省级生态旅游景区1处, 省级森林公园1处, 同时将重点建设和管理磁湖、西塞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仙岛湖4处旅游景区, 努力打造知名旅游品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20多家旅游酒店、40多家旅行社也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

作为老的工业矿冶城市, 旅游业起步较晚,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黄石的旅游业也在逐步发展, 从2002年到2009年的8年中, 黄石市的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66800万元, 增长约11倍。统计数据表明, 2009年全市国内旅游总收入26.68亿元, 占GDP的4.67%, 低于全省7.56%的平均水平;接待入境游客8152人次, 创汇348.66万美元, 仅占全省入境旅游收入的0.68%, 整体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三、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一) 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1. 优越的交通条件。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 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 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 北接鄂州市, 西靠江夏区, 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 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县接壤。200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了4490公里, 其中等级公路4467公里, 市内全境公路联通;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市区北隅, 上通渝蓉, 下通宁沪, 方便快捷通往全国各地;武 (昌) 黄 (石) 九 (江) 铁路, 东连浙赣线, 西接京广线;水路依托长江可出海, 对外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

2. 优美的山水风光。

黄石市区形状呈“入”字形, 三面环山, 一面临江, 有东方山、西塞山、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飞云洞等旅游景点, 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 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下辖的大冶市有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小雷山风景区以及三台八景 (天台、云台、宫台和金湖湛月、铜海飞烟、鹿头夕照、龙角朝暾、太和云雾、雪岭石林、沼开叠翠、虹经钟灵) 。阳新县有仙岛湖、七峰山等著名风景区。可见, 黄石山水风光交相辉映, 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名副其实。

3.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黄石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发展历史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历史可追溯到唐虞之世, 自西周开始形成的独特青铜文化。距今3000多年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已发掘出自西周至西汉的采矿井、巷360多条 (个) , 古代冶铜炉7座, 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铜矿遗址。

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其前身是历经百年开采的具有444米落差的露天采场, 也被誉为“亚洲第一采坑”, 也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平视察过的惟一一座铁矿山, 通过植被修复已经形成面积达247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的硬岩绿化复垦基地, 是产业转型的成功典范。作为革命老区的阳新县, 拥有像革命烈士陵园、伍家宗祠、王平将军纪念园等极具教育意义的红色旅游景区。

4. 完善的旅游产业基础服务体系。

目前, 黄石地区拥有旅行社43家, 其中国际社2家;旅游宾馆23家, 客房2000间, 床位数3700张, 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 三星级5家;旅游汽车客运公司4家, 旅游汽车100辆;内湖游船100艘。2009年6月成立的“东楚美食联盟”拥有近40家加盟店, 基本覆盖了黄石地区各类风味品牌名店。此外, 南京路以“来宾发”为主体的5家卤味店、延安路上的10余家龙虾店平均每天都要接待4000余名食客。以新百百货、威伊盛购物中心等20余家购物中心广泛分布于市区。从“食、住、行、购”等服务要素方面充分保证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5. 较为丰富的客源量。

数据显示, 来黄旅游人数从1999年的64.93万增至2008年的426.84万, 近10年间增长约6倍, 年均增长达23.67%。其中1999-2004年游客人数增长较缓, 年均增长率仅为9.22%;而后4年增长迅速, 年均增长达43.41%。2009年, 纳入全市旅游统计系统的22家旅游饭店客房累计出租率为74.8%, 其中三星级以上为83.9%, 三星级以下为65.7%。在对游客的一项调查中显示, 来自湖北省内的游客占83.5%, 有52.1%的游客表示愿意和非常愿意把黄石景区推荐给他人, 愿意重游黄石各景区的占43.3%。

(二) 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劣势

1. 产业结构问题。

黄石是一个典型的以工矿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 主要以高能耗的工矿业企业为主, 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较大,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强化, 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则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使其相对处于弱势地位, 据相关部门统计, 黄石地区2008年第二产业比重已达到到53.45%。长期以工业为主导和中心的单一产业结构势必导致城市的发展规划难以充分考虑旅游景观的开发和规划, 像黄石地区现有的如西塞山、黄荆山、牯牛洲等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上就显得缺乏规划和长期投入, 其他景观更是如此。

2. 生态环境问题。

以矿冶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势必导致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 有学者通过对黄石市1999-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发现, 其生态赤字由1999年1.30909hm2增加至2004年的1.81928hm2, 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范围, 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同时, 矿冶三废的排放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2009年黄石市废气排放量达19.67万吨, 其中工业来源的占91.51%;废水排放总量1.99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0.87亿吨, 而黄石市的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处理生活污水能力仅为427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全年产生量达1170.11万吨, 其中尾矿、冶炼废渣、粉煤灰和炉渣占78.78%, 无疑将会给“绿色”的旅游产业带来负面影响。

3. 旅游资源质量问题。

长期以来, 黄石地区虽然拥有多种旅游资源和众多的旅游景点, 但各旅游景点和资源的质量整体层次相对较低。张大鹏通过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主要选取要素、市场和区位三个因素对黄石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黄石地区每一个旅游资源都有某个因素存在着非良好的评价, 如表1所示。可以说, 黄石还没有一个可以真正称得上极品的旅游资源, 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没有极品的旅游资源, 其规模和效应自然较小, 在此基础上更谈不上全国甚至区域的强势旅游品牌。另外, 黄石地区的旅游资源相对分散, 各自的发展状况也不平衡, 更没有统一的协调规划, 不能形成具有合力的拳头旅游产品。

(三) 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机遇

2007年12月12日, 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 (即“两型社会”) , 黄石市被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2008、2009年, 大冶、黄石相继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在国家、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 黄石市进行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地方政府也提出了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可见, 黄石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好的机遇, 其产业结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 发展的投入和支持会大大增加。2010年8月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节便是最好的例证。

同时, 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 旅游产业作为典型的低碳产业之一, 是各地优先发展的产业, 对于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更是如此。2010年7月, 国家发改委将湖北省、辽宁省等5省和天津市、重庆市等8市列入首批国家低碳试点范围;2011年1月9日, 黄石与广州等城市成功入选“2010中国十大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因此, 无论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 还是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 黄石市在低碳经济发展和建设方面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而旅游业是低碳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获得更多的支持。

(四) 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的挑战

胡学璐选择区位与基础设施、环境和技术、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四个指标,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12个省辖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黄石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为11位。可见, 黄石地区的区域旅游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截至2010年, 全国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一共有339个, 隶属湖北省的有12个, 而黄石显然不在其中。黄石作为一个老的矿冶城市, 旅游业的发展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或者超过部分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水平, 将面临很大挑战。因此, 黄石旅游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区域内快速发展, 做好科学、长期规划, 为迎接省内乃至国内同等城市和地区的竞争而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对策与建议

(一) 政策支持引导, 科学合理规划

要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转型, 努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 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因此, 以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制定相关政策, 结合地方特色全方位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将给黄石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与此同时, 要制定旅游业开发和发展的长期、合理规划, 确保黄石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如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开发和发展一批低碳旅游项目, 不仅可以跟上国内旅游强市的步伐, 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还能推动整个地区的低碳经济建设。

(二) 突出自身特色, 打造旅游名片

旅游品牌推广的目的在于解决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认知与接受, 通过各种媒介的运用, 将会促进广大游客对旅游品牌产生认同, 并以感性的行为接受旅游产品, 提升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黄石市旅游业在对外宣传推介上都还没有一张精致的“名片”, 旅游形象的宣传主题概念不明确、不独到、不生动, 对于游客缺乏感染力和冲击力。与大城市相比, 黄石的城市单元小, 适宜发展宜居城市, 而磁湖、大冶湖丰富了黄石的城市形态, 在打造宜居城市的过程中, 可以以开发磁湖为契机, 打造黄石的城市界面, 形成城市印象。“以山为屏, 以水为画”的磁湖理应成为黄石的一张旅游名片。同时, 3000多年的青铜史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充分地营造青铜文化氛围, 生产一系列青铜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 同样也将推动黄石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

(三) 创新开发方式, 推动发展产业

黄石地区旅游景点众多, 但却具有分布较散的特点。因此,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景点独立开发, 导致很多旅游资源开发不当, 没能真正挖掘出其潜在旅游价值。而且, 因为黄石是资源型的产业结构, 税收结构中地方留存部分相对较少, 也导致各地区用于旅游开发的资金偏少, 很难得到保障。鉴于此, 合理引进外资, 拓宽招商引资行业, 积极推动社会资金的参与将给黄石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与此同时, 推动旅游业中的“产学研”共赢体系, 充分利用黄石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帮助挖掘旅游潜力提出意见和研究方案。

(四) 整合旅游资源, 打造精品线路

黄石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但需要科学地整合各种旅游资源, 打造矿冶文化旅游特色, 把矿冶文化游、生态休闲游、佛教游、神舟·端午民俗文化游和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使之真正契合“矿冶文明古都, 山水宜居城市”的旅游主题。同时, 充分利用旅行社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引导和鼓励旅行社开发和推出典型的特色旅游线路。比如将红色旅游和矿冶钢铁旅游结合起来就可以开发一些军旅体验线路;比如黄石地区非常有名的“金牛千张”、“灵溪豆豉”、“汪仁布雕”等产品均可开发出体验产品, 让游客自己制作, 亲自参与。因此, 整合地方资源, 发挥个性特色, 开发出一系列的体验旅游产品不但可以突破旅游发展的瓶颈还能建立若干稳定的精品线路。

(五) 开展环境治理, 营造健康氛围

旅游业是典型的环境依托型产业, 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环境问题, 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旅游业得以迅速、健康发展的前提, 是保持旅游产业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黄石市是一个老工业区, 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区生态环境都急需得到改善。针对黄石地区发展特点, 坚持开展长期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改善科研项目;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治理, 比如对重度富营养化的青山湖以及中度富营养化的磁湖、大冶湖和保安湖等水域的治理。另一方面, 积极改善建成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公共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新城、妥善改建旧城, 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小区。促使黄石市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良、独具魅力的山水宜居城市, 营造出健康的旅游氛围。

五、结束语

黄石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 在矿产资源逐渐枯竭时, 只有成功实现产业转型, 推动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继续引领同类城市, 并推动黄石地区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通过对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 只有不断创新, 以政策为引导, 不断挖掘旅游潜力, 努力改善区域旅游环境, 打造特色品牌, 才能克服自身生态环境的不安全问题和抵御外部不断创新的旅游产品的冲击, 才能走在同类城市前列, 步入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刘婷.基于SWOT分析的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8.

[2].周玲强, 张文敏.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规划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 2009 (10) .

[3].冯奇, 吴胜军, 蔡述明.黄石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 (61) .

[4].张大鹏.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黄石旅游资源的定量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 .

[5].王建鸣.以城市转型为契机加快发展黄石旅游业[J].政策, 2009 (6) .

[6].低碳旅游成为2010年关注焦点, 发展低碳经济, 倡导低碳旅游[N].亚太经济时报, 2010-08-12.

[7].胡学璐.湖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暨南大学, 2009.

[8].任云华.浅析媒介在旅游品牌推广中的作用——以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商业研究, 2009 (3) .

[9].祝红梅.武汉城市圈背景下黄石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9 (2) .

【黄石市经济发展建议】推荐阅读:

黄石小学创建健康校园自查报告07-01

上一篇:活动方案开幕式下一篇:反对邪教 关爱生命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