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教育”平台建设在新时期的实践探索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师范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内容。“三全育人”平台构建是师范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要求和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师范院校要构建课程资源、特色文化、实践育人、阳光心声与产教合作等多层次平台,落实“三全育人”,更好地实现对师范生的思想引领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关键词: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平台;构建

引言

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一重要论述既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又指明了高校育人工作的方向。而要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立德树人渗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平台是基础。可见,结合新时代要求与院校实际,构建具有师范特色的“三全育人”平台值得持续深入地探索与实践。

师范院校“三全育人”平台构建的重要性“三全育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维度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2]。“三全育人”平台是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必需的载体支撑,是将“三全育人”落地落实落效的现实需要。对于以培养未来教师为目标的师范院校来说,“三全育人”平台构建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1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内容。师范院校肩负着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核心使命,而要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教师,关键是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培养人、中心在“育”、重心在“全”上,要求在人员组成上全参与、在时间跨度上全连续、在空间范围上全覆盖,实质上是对“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具体回答。然而,从师范院校的育人实践来看,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立德树人的问题,如教师对自身的育人职责认识不到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学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师范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存在着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现象,未能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的融合;学校不重视育人平台的构建或没有特色,导致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从而影响着育人的实效等。与此同时,师范生一方面为了提高考证考编通过率,片面追求笔试和面试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培育和追求;另一方面部分外部社会环境干扰了师范生的政治信仰、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等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从而加大了育人工作的难度。这必然要求师范院校要聚焦于新时代教师的新要求和师范生的新特点,以育人平台建设为抓手,优化育人资源配置,丰富育人工作内容,从而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从师范生入学直至毕业的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虚拟与现实等各环节。因此,“三全育人”平台构建是师范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

1.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要求

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3]。育人平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整合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抓手。师范院校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其所培养的大多数师范生将会从事教师的工作,这一特殊性决定着师范院校与其他类别高校相比,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要求也更高。然而,仍有不少师范院校还未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特别是缺乏具有师范特色的育人平台,已经成为将立德树人任务落实落细的主要瓶颈之一。为此,师范院校要以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全面深化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师风、豁达的人生态度等要求融入培养目标,重构与立德树人任务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以具有师范特色的实践育人平台为依托,开展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将学科知识转化为从教技能,在实践中强化师德修养;要与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等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创新“校-校”“校-园”协同育人机制,将教育行业资源转化为师范院校的育人资源,从而形成育人的系统效应,增强育人整体合力;要依托校园特色文化平台,创新育人载体,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灵魂,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地落实落细。因此,“三全育人”平台构建既是师范院校思政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要求。

3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

师范生,在校接受的是师范教育,毕业以后一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4]。教师职业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自身灵魂来塑造灵魂的高尚职业,这对师范生在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着比其他学生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师范院校的培养对象基本上是“00”后学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一般具有良好的家庭物质条件,但其价值观从小受到互联网、西方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发展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且普遍存在着自我中心意识强、抗压能力弱、网络化思维模式、需求碎片化等人格缺陷,因而需要给予师范生更多的教育培养。面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时代新要求,师范院校要坚持因事而化,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紧扣青年学生的专业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着力构建吻合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与期待的多样化的育人平台,将思政教育贯穿师范生学习和成长的全过程,引导他们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育人的本领,在各类活动中增强责任意识,形成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思想引领与核心价值观塑造,实现育人工作与教育教学、文化建设、专业实践、社团活动等各项工作全面融合、相互促进。因此,“三全育人”平台构建是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

师范院校“三全育人”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

师范院校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牢牢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育人这一关键,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将师范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教师,使他们在将来工作岗位上能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福建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在育人实践中大胆实践与探索,构建了具有“师范”特色的五大育人平台,有效实现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1建设课程资源平台,发挥育人主渠道功能

课程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基本单位,是育人的核心载体。为把思政工作贯通于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之中,创造出学生获得感强的课堂教学形态,更好地发挥育人主渠道功能,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是前提基础。首先要建设思政课程共享平台,发挥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学校通过建设思政课精品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视频与网络资源,实现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与教学方式数据化,同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在线学习与在线互动,推进基于平台资源和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培育与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与此同时,通过建设自媒体微平台,打破课堂的时空界限,设置党的十九大、教育精准扶贫、新时代教师等专题,用微课、微视频等形式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与难点,强化正面引导,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融合;二是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平台,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秉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制定《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标准》,建立由专业课、通识课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组成的混合师资团队,重构课程体系,修订专业教材,共同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重新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将“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落地落细,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塑造灵魂、启迪心智、涵养品德、学习知识与培养技能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塑造并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立德树人。

2.2构建特色文化平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所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和心理的综合体现[5]。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能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贯通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还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质量与育人工作实效。对于师范生而言,不仅要学习学科理论、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而且还要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才能真正做到提升职业境界、关心爱护学生,才能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感、艺术感悟、反思精神等全方位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在开设人文素养必修课、选修课和情感、意志、态度、性格等多样化的人文素养讲座基础上,着力构建了三个特色文化平台,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是“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台。结合师范院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特征,定期举办知行讲堂、道德讲堂、经典诵读、书香阅读和经典著作赏析等系列活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思想教育资源,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师德,增加思政教育的厚度,增强育人工作的文化内涵,巩固思政教育工作的根基,培养和提升师范生的社会和谐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二是校史校训校风文化平台。以“校训校风”传承为主题,以校史馆、校歌《启航》、“教育百年风,你我共传承”等活动为载体,弘扬“自强进取,树己树人”的校训和百年办学凝集的“爱国爱校、爱严相济、爱拼敢赢”三爱精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校训校风传承与人文素养提升的结合;同时通过合唱艺术团、指尖艺术社、刺桐红鼓乐队等社团,以及科技文化艺术节、手工与书法作品展等活动,拓展学生人文视野,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与艺术欣赏品味,以美的情操陶冶心灵;三是海丝文化平台。将泉州独特的海丝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艺术创作、作品设计、绘本制作、校园文化建设与对外交流合作之中,让学生时刻感受海丝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在提升学生的开放包容、互利共赢、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等人文素养的同时,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断内化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意志品格。

2.3打造实践育人平台,提升育人工作实效性

实践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思维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育人是增强育人工作实效性的关键举措。学校坚持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结合、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打造多层次的实践育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用相长、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磨炼意志、锤炼品格。一是打造校内实践平台。基于实践育人理念,按专业群建成一批具有教学实训、师资培训、创业实践与素质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如学前教育专业群建成了由蒙台梭利模拟工作室、音乐实训室、美术创意室、幼儿结构游戏实训室、戏剧表演实训室和附属实验幼儿园等组成的泉州市学前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认知技能、学科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技能,实现技能培养与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结合;二是建立校外实践平台。根据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在小学、幼儿园以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等地建成了一批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感受教师职业之美、感悟师德、反思教学行为、坚定从教信念,培养家国情怀;以志愿服务精神为引领,构建学校、系部和班级组成的志愿服务网络,在送技能、送文化、送爱心、送服务等志愿服务中,加深对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在用技能和爱心服务社会中激发学生的责任担当;三是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成由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功能区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组成的省级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开展校级、全省、全国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活动与竞赛,引导学生树立成果转化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锤炼创新创业品质;四是建设数字化实践平台。聚焦线上线下对接,应用智能化、虚拟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建成教师教育数字化技能训练平台,把思想价值引领深度融入信息化环境下技能训练的各环节,增强实践育人的时代感与吸引力,把“三全育人”理念落细落小落实到具体项目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润泽学生心灵。

2.4创建阳光心声平台,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从教师职业特点出发,结合师范生的心理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养成、爱岗敬业精神培养、从教能力提升等工作相结合,不仅对师范生的成长很重要,而且对其未来所教的学生更重要,这是因为只有教师身心健康才能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为此,学校创建了具有教育、实践、咨询与预防等功能的心声阳光平台,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是心理教育。在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为不同专业学生量身打造“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教师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以及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方法;二是心理实践。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实训室,根据师范生的心理特点,提供不同的活动情境,设计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三是咨询疏导。成立由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组成的心理育人队伍,分层次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实现咨询服务与管理育人相结合;四是预防干预。构建“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工作机制,开展“四个一”(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心理健康档案、办好一份《心声》心理健康报、创办一个心理社团、举办一个“525”心理文化节)心理预防工作,同时对心理不佳的学生提供及时帮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5建立产教合作平台,实现多途径协同育人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与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汇聚社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是师范院校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关键。产教合作平台是师范院校推进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师范院校对接社会需求、实现质量提升的有效举措。为此,学校构建了以幼教集团、名师工作室、“校中校”与“园中校”为载体的产教合作平台,多途径多举措推进“校-地-园”协同育人。

学所需的场地、设备等硬件资源必须由校地双方协商解决,其他所需的办学资源短期内可以通过与母体高校资源共享的渠道予以保障。

4.3.4经费保障机制

“乡村振兴学院”日常运行经费由校地双方共同予以保障。在实际操作上,可以确定校地任意一方为主予以保障(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另一方以定额补助、人员贴补等形式为辅。“乡村振兴学院”开展教育培训、技术攻关、政策研究、示范建设等项目经费,可以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同时通过多种社会化筹措方式补充。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政府部门应该明确“乡村振兴学院”的经费来源渠道,在政府财政预算中予以单列。

5结语

校地共建“乡村振兴学院”是新时代校地合作的新产物,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举措。作为一项新事物,“乡村振兴学院”在办学初期既无相关理论支撑,也无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各地各校完全是因地制宜地自发探索,适时开一是建立以幼教集团为载体的合作平台。成立由教育主管部门、幼教机构和教育研究机构等组成的泉州市幼儿教育集团,建立《“校-地-园”合作管理办法》等制度,推进“校-地-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使校内外不同主体形成育人合力,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贯穿于协同育人的始终;二是建立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的合作平台。聘请一批小学、幼儿园的名师入校建立工作室,发挥他们教育经验丰富、教学技能突出等优势,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展教育研究、共同打造校本课程、共同建设课程资源、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以名师为榜样引领学生成长;三是建立以“校中校”与“园中校”为载体的合作平台。学校与小学(幼儿园)签订“校中校”(“园中校”)合作协议,开展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推进协同育人,双方合作设计教育内容、合作指导教育实践、合作实施考核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从教能力与职业素养双提升。

3结语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展理论论证和规范性总结,有利于加快推广校地共建“乡村振兴学院”的经验做法,有利于提高“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的理论自觉和能力水平,有利于丰富我国乡村振兴实践研究内涵。当然,理论源于实践,本研究的探讨还是十分粗浅的,随着“乡村振兴学院”办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这方面的研究必然会持续深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20-06-03].http://www.gov.cn/xinwen/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3]马永斌,王孙禺.大学、政府和企业的三重螺旋模型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29-34.

[4][5]熊惠平.高职院校校地合作办学“二次下移”战略[J].职教论坛,2018(8):21-26.

上一篇:基于5G技术的实时三角测绘在测绘信息中的应用下一篇:右美托咪定在喉部显微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